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检阅教案(第一课时)

检阅教案(第一课时)



第一篇:检阅教案(第一课时)

《检阅》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五个生字,会写14个字,理解“检阅,、棘手,、挑选、鸦雀无声.、截肢”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关键句子“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

1、生字词语的掌握;

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三、教学难点

体会“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含义。

四、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棵时

一、学习目标

1.会认五个生字,会写14个字,理解“鸦雀无声.截肢”等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知大意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认读并理解“检阅,、棘手,、挑选、鸦雀无声.、截肢”等词语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了解“检阅”,导入课文

1、同学们,你们 知道我们国家的国庆节是哪一天吗?(学生自由发言);你们看过国庆时的阅兵式吗? 现在,老师就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国庆阅兵的视频。出示《人民解放军接受检阅》。

像这样的,在重大的节日或庆典中,各个方阵以统一的着装,整齐划一的步伐接受国家领导、外国贵宾及广大群众检查观看的隆重的阅兵仪式就叫检阅。(板书课题:检阅

学生齐读)

师:参加检阅的这些人都是千里挑一,最棒的。

2、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一起去看看波兰人的国庆节,感受他们不一样的检阅场面。

二.初读课文,识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

2、认识生字,记忆字形; 重点指导:

A、博 羡 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均匀。博 左小右大,羡 慕 上小下大。

B、“席”的笔顺 “截”的笔顺。

三、听课文录音朗读,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朗读,思考:

A、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观众们是怎样夸他们的?(小组间交流)

(课文讲述的是: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的检阅仪式上,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队伍的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队伍得了了观众的一致喝彩)

2、生回答上述问题,教师:说得真好,在这次盛大的检阅中,博莱克和他的儿童队员们出色的表现博得了观众的掌声,大家是怎样称赞他的? 生: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教师板书)

3、指名学生用夸奖的语气读一读,齐读这句话。

4、学生就这句话质疑。

四、小结:观众为什么要赞美博莱克和小伙子们呢,让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五、板书设计:

检 阅

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第二篇:《检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文档

《检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检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读5个生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情不自禁”、“截肢”、“棘手”等词。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感受博莱克的自信、坚强。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博莱克的自信、坚强。

教学难点:体会“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感受博莱克的自信、坚强。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揭题

1、同学们,每到国庆节,很多国家都会举行隆重的阅兵仪式。在那个时候,国家领导人、部队首长、甚至外国贵宾都会观看部队队伍和群众队伍。

2、大家看!这就是我国建国60周年中的阅兵仪式。(播放阅兵式录像)

3、看了这段视频,画面中的军人、部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像这样的,在重大的节日或庆典中,各个方阵以统一的着装,整齐划一的步伐接受国家领导、外国贵宾及广大

第 1 页 群众检查观看的隆重的阅兵仪式就叫检阅。(板书:检阅)齐读课题(读得铿锵有力)。

5、导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波兰华沙去看一场特殊的检阅。

二、自由读课文,感知内容

1、初读课文,要求: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认读生词,生字;理解不懂词语。

第一组:博莱克 拄拐 截肢

自己读,小老师带领读,把三个词语连起来说一句话,谁能用上关联词说一说。

第二组:队伍 情不自禁

自己读,个读,重点纠音:“伍”轻声、“禁”是多音字。

第三组:俱乐部 棘手 洪亮 纠正

自由读,小组开火车读

2、快速默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并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汇报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归纳: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的()仪式上,让()的博莱克走在()。游行时,他们的队伍得到了观众的一致()。

三、学习10、11自然段,感受欢庆场面的热闹

第 2 页

1、师:接下来我们就去看看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场面。

谁把课文中的描写检阅欢庆场面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出示10、11自然段(齐读)

国庆节到了。多么盛大的节日!多么隆重的检阅!街道上人山人海,楼房上彩旗飘扬,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

2、师:读了以后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从哪些词里看出场面的隆重?

预设:①我从“人山人海”“站满”看出人很多。

②我从“彩旗飘扬”看出场面打扮的非常的热闹。

③我从““步兵过去了,炮兵过去了……现在轮到儿童队员了。”检阅的队伍多。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看谁能把它的隆重和盛大读出来。(指名读)

一起来介绍介绍,让我们感受到你们的骄傲、快乐、激动……

3、对每一个波兰人来说,这一刻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看图片,你们觉得他们的队伍怎样?)观众是怎么称赞他们的?

请同学们快速地看一看课文,把观众称赞的话用横线划

第 3 页 下来。

学生回答后出示:“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四、走进故事,感悟博莱克形象

1、走进博莱克

师:观众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个小伙子是谁?观众为什么夸他真棒呢?

2、就让我们首先将目光聚集到博莱克身上。

(1)出示插图:你看到博莱克了吗?给我们说说。(你想说什么?)

(2)是呀,这就是博莱克,高昂着头,挺着胸脯,走得多精神呀!

(3)多棒的孩子呀!快找一找我们课文中是怎么写走在队伍中的博莱克的?

出示句子: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个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谁来读一读,把博莱克的出色表现告诉大家。(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这段话里的哪些词让你感受到他是很棒的?

A抓“他同全队保持一致”

师:“他同全队保持一致”说明了什么?

第 4 页

生:说体会(队伍整齐,步伐一致等)

B抓“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

师:“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说明什么呢?(很投入、很认真、很自信)

还有从“拄拐”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

生:左腿截肢,是个残疾人

师:是呀,博莱克是个残疾人,他左腿截肢了,那他平时走路的时候会怎么样呢?

生:走路不平稳,会摔倒,会很累,有困难等等

师:是呀,一个连走路都有困难的残疾人,怎么在队伍中走的这么好呢?

师:把这两个句子连起来,有没有问题要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肯定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汗水)

博莱克左腿截肢了,现在靠拄拐走路

在国庆检阅时,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4、同学们,博莱克是个残疾的孩子,却能走得那么好,同全队保持一致,你能想象这背后该付出多大的努力和艰辛吗,他平时都是怎么练习的呢?

师:那我们就展开丰富的想象,动笔写一写吧。

出示小练笔:

当博莱克的手掌撑破了皮时,他,这个小伙子真棒。

第 5 页

当博莱克重重摔倒在地上时,他,这个小伙子真棒

当其他队员结束训练离开时,他,这个小伙子真棒

当,他,这个小伙子真棒

生自由练习

师:看大家写得差不多了,一起来欣赏一下你的杰作。

生反馈交流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想到了一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博莱克的辛勤的苦练才换来今天得成绩,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检阅的那天,博莱克才能--生: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全班读

5、师:看课件,看,这位小伙子就是博莱克,看着这拐杖,看着这高扬的头,这挺起的胸脯,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博莱克?(板书)

C还有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博莱克是很棒的呢?

抓“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生:让我感受到博莱克和认真、很自豪、很自信(板书)

生:排在第一排,感到很光荣,很自豪

6、看到此时的步伐整齐、充满信心的博莱克,你想对他说什么?

预设:①博莱克,你真了不起,我佩服你!

②博莱克,你是一个勇敢的小伙子,我要向你学习。

③博莱克,我看到你的自信了,你真的很棒!……

第 6 页

6、师:同学们,这一幕幕镜头,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我看到,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的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所以大家由衷地称赞道:这个小伙子真棒!(课件)

多么坚强、神气的博莱克,不管是他的动作,还是他的神采,深深地感动了观众。观众不由自主地说:这个小伙子真棒!

我们就是那观众,我们也来竖起大拇指夸夸博莱克:这个小伙子真棒!。

7、师: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坚强迎来了观众的称赞,那么儿童队员们呢?他们可是手脚健全啊,走得好是应该的。为什么他们也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呢?他们“棒”在哪儿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书写“羡慕”,运用“羡慕”

1、指导羡慕:拄拐的博莱克不仅参加了检阅,还走在队伍的第一排,真是让人--羡慕。仔细观察这两个字,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慕字下面的部分是由心变过来的,小多一点,这个部分好眼熟啊,我们学过的哪个字里也有--添)跟着老师一起写。请你在抄写本二里羡慕两个字各写一个。

2、羡慕造句:羡慕是个好词啊,谁能用它说说话?

课件出示:我真羡慕。

艺术节上。

第 7 页

六、板书设计

检阅

“这个小伙子真棒!”----------自尊、自强、自信

《检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认“俱、拄、伍”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2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积累“检阅、俱乐部、鸦雀无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感受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入情境。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国庆节是在什么时候吗?(10月1日)

2.师:现在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看看我国国庆60周年检阅时的画面。(播放录像)

师:你觉得这样的场面怎么样?(隆重、盛大)

3、如果你能够亲自去经历一番这样的场面,你觉得怎么样?

二、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师:其实同学们,你观察一下,这样的场面啊,我用一

第 8 页 个词就能概括,你知道吗?

(检阅)

师:对,今天我们就要去学习一篇以“检阅”为题的课文。

揭题,板书:检阅

指名读课题,齐读。

三、初步感知,初探文本。

(1)师:检阅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让我们去课文中找一找。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请听清楚两个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容易念错的地方多念几遍;

2.读完课文,想一想,课文题目是“检阅”,课文讲了关于“检阅”的哪几件事?

(2)自读反馈:

1.师:同学们在读课文时都非常认真啊

2.出示词语:检阅、盛大、隆重、人山人海

沉默、棘手、羡慕、情不自禁

纠正、拄拐、截肢、鸦雀无声

(先请你自己轻轻地把词语读一下,然后指名读,一个同学读一行)

注意:拄拐(带读,什么意思?)

情不自禁(你会念了,那你知道它什么意思吗?我们能不

第 9 页 能用它来说一句话呢?)

齐读词语

3.指名读课文:同学们的词语读得真准确,那我们来试试读课

让我们来进行一次朗读接力赛,这个接力赛共有16棒,那我就要请16 个选手来参加,看看哪个选手能读得又正确又流利。

(指名16个同学)

那其它的同学也别闲着,帮老师来当当评委,看看哪个同学读得棒!

(分段读课文)

4.师的问题还记得吗?想一想,课文题目是“检阅”,那这篇课文具体讲了关于“检阅”的哪几件事?

指名说,两件事,分别是队员们准备检阅和检阅时的情景)

三、精读课文,抓住关键。

(1)感受热闹的国庆检阅场面。

师:同学们,我们在课前从图片中欣赏到了国庆检阅时那热闹的场景,接下去,老师请你默读一下课文,找出课文中能够反映这个热闹场面的句子。

1.学生默读课文

交流,课件出示第十自然段

第 10 页

2.你具体从哪里感受到场面的热闹的?

“人山人海”“多么盛大的场面!多么隆重的检阅!”相机指导朗读

齐读句子

(2)感受博莱克的品质

1.师:如此盛大的检阅,都有哪些人参加呢?

指名说,(步兵、炮兵、青年组织、儿童队员)

2.师:是呀。这么多人走过检阅台,走过成千上万的观众眼前,可是他们的视线都集中到了一个地方,都集中到了一个人的身上。那是谁?(博莱克)

师:观众们是怎样评价博莱克的?

板书:这个小伙子真棒!

3.观众为什么会称赞这个小伙子真棒呢?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读课文10-16段,找一找相关的句子,用直线划出来,如果你有什么感受,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开始吧。

交流,出示第12自然段

(a)你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

(b)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博莱克很棒?

“保持一致”,什么意思?

其他队员当时是怎么样的?

那博莱克又是怎么样的?(请个同学上台来做一做博莱

第 11 页 克当时的动作)

师:同学们,你觉得他怎么样?(很有精神,很庄严,昂首挺胸)

师:博莱克,你当时就这样走过检阅台,走过那么多观众,你的心情如何?那你有没有因为自己是个拄拐的孩子,而感到自卑呢?

(d)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博莱克,你当时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高兴、激动、兴奋、自信、骄傲、自豪……)

相机朗读:就带上你的感受读一读!

4.齐读:同学们的感受真深,我们就带着自己的感受一起来读一读!

四、自由写话,抒情达意。

1.师:这么昂首挺胸,这么有自信的博莱克,怪不得大家的视线都集中在他身上,怪不得观众们都发出了一样的赞叹(出示:这个小伙子真棒!)

谁想来夸夸博莱克?指名读,配上动作读一读

2.师:面对着这么棒的博莱克,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呢?

(学生写话,写在作业本上)

3.交流所写的话,老师评价。

五、留疑延伸。

师:这个小伙子真棒!这是观众对博莱克的评价,而有些

第 12 页 观众更要说,这些小伙子真棒!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他们会称赞这些小伙子呢?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解决。

今天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检阅

这个小伙子真棒!

第 13 页

第三篇:《 检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检阅》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滨城区滨北办事处北城实验小学 韩彩虹

一、教材分析:

《检阅》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四组的一篇课文,是围绕本组专题“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而选编的。反复品读文章,让我明白这已不是一次普通的检阅了,文中的“检阅”实则是对儿童队员们心灵的一次洗礼!

课文的语言描写很有特色,文中几个人物的对话实则体现了细致的心理描写。另外,课文洋溢着浓浓的人文关怀——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学生阅读这样的课文能初步感受到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结合本组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制订为: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认读“检阅、俱乐部、商定、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方便、羡慕、情不自禁”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棘手、鸦雀无声、洪亮、情不自禁的意思。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引导法、探究法。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初步感知,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总结方法,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朗读体会法。简化阅读教学中的讲读环节,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诵,在诵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以读促情,从而体会体会队员们美好的心灵。

总结归纳法,引导孩子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学以致用。

四、教学流程

我将用六个板块的设计来实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课件创设情景导入,揭示课题。2.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积累词语。3.默读课文,理清脉络,整体感知。4.探究课文主要内容。5.书写生字。6.畅谈收获,布置作业。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中国国庆节,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贵宾检阅队伍的场面。

2.体会“检阅”一词的意思。

3.出示课文教学挂图。画外音:这是发生在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一队少年儿童正经过主席台前。

4.请你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导入检阅并板书。生齐读课题:检阅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看看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生自读课文

2.认识生字新词,积累词语。(1)多媒体出示5个生字。俱 拄 伍 洪 纠

(2)认识词语,加以运用。俱乐部 拄拐 队伍 洪亮 纠正 3.出示句子,词语变红,理解。(1).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啦!(2).队长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的局面。(3).大家脸上露出笑容,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4).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

(三)默读课文,理清脉络,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多媒体出示默读要求:

一边读一边想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课文围绕检阅描写了哪两个场面?

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标划出重要信息 2.交流上面的问题。

(1)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课文围绕检阅写了哪两个不同的场面? 俱乐部 检阅台

(四)探究课文主要内容。

1.学习课文2——9自然段,理解发生在俱乐部里的事。(1)哪写自然段写得是在俱乐部是发生的事?(2)开火车读2---9自然段。(3)同桌说说这部分的主要内容。(4)用自己话说说这部分的主要内容。2.学习课文10——16自然段。

(1)那课文中描写国庆节检阅盛况的又是哪些自然段?(2)自由读2——9自然段,想一想这部分的主要内容。(3)全班交流。3.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2)交流。

4.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总结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2)同桌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3)全班交流。

(五)书写生字。

1.看一看田字格里的生字,再来读读这些生字。2.分析字形。交流哪些字形需要提醒大家来注意。如:俱乐部的俱里面有三横,羡慕的慕下面是小加一点。截肢的截不要丢了撇。羡慕的羡是上下结构。

3.重点指导:“博”“截”“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

师示范书写:博、截、慕。一边写一边提醒注意事项。4.书写生字。

(六)畅谈收获,布置作业。1.说说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2.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14.检阅

准备国庆节

俱乐部:开会 讨论 博莱克 主席台前:走过 保持一致 棒

第四篇:《检阅》第二课时教案

《检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并理解“检阅,棘手,挑选”等词语的含义.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3、以读引写,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阅读中的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重难点:

1,把握关键语句,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了解“检阅”,导入课文

1、出示《人民解放军接受检阅》,知道这是在干什么吗?(板书:检阅)

2、谈谈你对检阅的理解,生交流。师:检阅一般是在国庆节或重大节日里国家领导对各路军队进行的阅兵仪式,有的国家还会派出部分民众队伍参加,一方面是为了鼓舞士气,另一方面也有展示国家装备和威严的目的。2009年国庆节,我们国家也举行了场面恢弘、气氛隆重的检阅仪式,威武的解放军战士整齐走过天安门广场,快乐的小朋友们也整齐地举着鲜花接受检阅。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一起去看看波兰人的国庆节,感受他们不一样的检阅场面,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出示初读要求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完课文,想一想文中谁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为什么?

2、生交流,师相机引导出切入点“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板书(博莱克这个小伙子真棒!儿童队员们

这些小伙子真棒!

3、默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写这个小伙子真棒,哪些地方写这些小伙子真棒?

三、深入文本,感悟“真棒”;

(一)走进博莱克

1、出示自学目标(1)、自由朗读第10至12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检阅隆重的语句。(2)、把博莱克的表现用“—” 画出,体会他的心情,加上批注。

2、全班交流

(1)出示描写检阅隆重的语句。(指名读,齐读)

(2)这么场面恢弘,气氛隆重的检阅仪式,就让我们首先将目光聚集到博莱克身上吧。A、出示插图:你看到博莱克了吗?给我们说说他的表现。(你想说什么?)

B、是呀,这就是博莱克,高昂着头,挺着胸脯,走得多精神呀!此时此刻,他已经忘记了自己拄着拐杖,忘记了自己是个残疾人,看来他对自己有十足的信心。(板书:自信)

C、多棒的孩子呀!快找一找课文中是怎么写走在队伍中的博莱克的?(出示句子)

带着你的理解,把博莱克的出色表现告诉大家。(自由读,指名读,齐读)(3)师: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想到了一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同学们,博莱克是个残疾的孩子,却能走得那么好,同全队保持一致,他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通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博莱克训练时的哪些镜头?

A、师引导: 下雨天„„

那天,骄阳似火„„

放学了,同学们都回家了,只有„„

B、是啊,正因为他这么坚持,不怕辛苦不怕疼的练习,才有了今天这么出色的表现,博莱克真是一个坚强的孩子,(板书坚强)

C、面对这样的小伙子,你想对他说些什么?(生自由说)

D、是的,我们有许多话想对博莱克说,但都化作一句最为简单而又蕴含深刻的话,那就是—— 生:“这个小伙子真棒!”

E、这一幕幕镜头,一个个场面不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波兰观众也看到了,所以大家由衷地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

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让老师听到你发自内心的称赞好吗?(指名读,齐读)

(二)走进儿童队员

1、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坚强迎来了观众的称赞,那他得到这样的称赞是当之无愧的。那么儿童队员们呢?他们可是手脚健全啊,走得好是应该的,为什么他们也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我们走进检阅前的那次讨论中,去看看,去听听,去想想就明白了。(归纳出很为难)

2、出示合作学习目标:

(1)自由朗读第2至9自然段,用“—”画出能说明他们很为难的词、句。(2)小组交流讨论,儿童队员为什么会为难。

3、全班交流:课文中的哪些词句看出这件事让大家为难了?(1)生说第3段内容。“但是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真的那么为难吗?你给我们读读这句话,让大家感受一下好吗? ☆ “棘手” 师:棘手说明这件事很——?难办。你又从文中的哪些句子感受到大家的为难呢?(2)第6自然段

这里一连用了5个问号,多为难呀,把你的为难传递给大家?

自由读一读。汇报读(教师随机回答,评价)

师:所以,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4、老师有点儿犯迷糊了,这么简单的事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说呢?直接去问问博莱克不就行了吗?

(1)随机指名说。

(2)是呀!那是多么为难的事呀,大家都不愿意去说。不妨让我们小组合作来模拟这件为难的事,去劝劝博莱克。(3)小组汇报

教师评价:绕了一大圈,虽然不好意思但还是说出来。不仅从语言,还从表情上,都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劝说者的不好意思。

(4)询问:博莱克,听了大家的劝说,你有什么感受? 你呢?你刚才也听了队员的劝说,你有什么感觉?

(5)瞧!博莱克伤心了,绝望了,你们愿意这样做吗?

5、正因为这样,队员都不愿意开口,不愿意去问博莱克。这是一群多么善良的孩子们,他们既想使队伍整齐划一,更不想伤害自己的好伙伴博莱克,这可怎么办呢?是谁打破这沉默的局面?

(1)队长在哪?(怎么说的?)(出示第7自然段,指名读。)你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的局面。

(2)我想采访一下队员们,你觉得队长的提议好吗?好在哪儿?(生说)(3)是啊,你都想到队长的心坎里去了,再读队长的话。(指名读、齐读)

(4)队长的话音刚落,马上有队员接口说(出示第8自然段,读)谁也有同感?读——齐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想同意让博莱克走在—— 我听出来你很高兴,你高兴什么?

我感受到你很自豪,你自豪什么?

师:是的,此时,再也不是沉默的局面,大家的想法得到了统一。每个队员都欢呼着—<是一种什么精神让孩子们高兴地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呢?是什么让孩子们把机会给了博莱克?

【出示第9段】——俱乐部里鸦雀无声了。

师:刚才还是那么沉默的局面,而现在为什么都露出笑容,鼓起掌呢? 生:问题解决了。师:什么问题解决了

生:让博莱克就在第一排。师:这样可以保护——博莱克

师:真好,虽然队员们矛盾过,犹豫过,但最后大家用最好的办法,尊重了博莱克,送上关爱。(板书:尊重

关爱)

难怪,检阅上的人们由衷地赞叹——“这些小伙子真棒!”

看看自信坚强的博莱克,人们由衷地赞叹——这个小伙子真棒!

看看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尊重与关爱,人们又一次赞叹——“这些小伙子真棒!” 看看整齐划一的儿童队伍,人们再一次赞叹——“这些小伙子真棒!”

四、情感延伸,体验写话

1、大家想象一下,检阅仪式结束后,大家又回到了学校俱乐部里。这时,队员们会对博莱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伯莱克会对大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对博莱克说几句话,还要把这些话写下来。

五、拓展升华,总结全文

1、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像博莱克这样身残志坚的人,同时也有无私帮助他们的人。如《千手观音》里的聋哑姑娘们,小桑兰„„大家可以查阅资料读一读她们感人的故事。孩子们,作为健康人的我们,应像儿童队员们那样——尊重残疾人,关爱残疾人。如果是残疾人,也应像博莱克那样——残而不坚,身残志坚。

2、布置作业

板书:

14检阅

这个小伙子真棒!

博莱克

自信坚强

这些小伙子真棒!

儿童队员们

尊重关爱

第五篇:检阅两课时教案

检阅

教学目标:

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图片展示大阅兵 同学们见过大阅兵吗? 生:我在„„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大阅兵。

师:那同学们是什么样的感觉,能找出几个词来形容吗? 生:很隆重/ 很壮观/ 很正式„„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就像这样:各个国家在重大的节日或庆典中,参加检阅的各个方阵以统一的着装,整齐划一的步伐接受国家领导、外国贵宾及广大群众检查观看的隆重的仪式就叫检阅。(解释“检阅”)2 板书课题《检阅》,学生齐读。

看欧洲地图,找出波兰在哪里。我们刚学过《燕子专列》中的瑞士,波兰,同瑞士一样都是欧洲国家,全名为波兰共和国,首都华沙,本文小故事发生在波兰的国庆节,那大家知道是哪一天吗?7月22日 3 据图,导入本课。

师:那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你成为检阅队伍中的一员,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生:很骄傲/ 很兴奋/ 很紧张„„

师:同学们说的真棒!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检阅》,看看文中的这些孩子是怎样参加检阅的。二 合作交流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首先让我们自由的朗读课文。要求:1)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有——能让老师听到你读书的声音。2)思考课文讲了几件事情,分别是哪几件事情。好吗?

2、汇报交流,理清脉络

展示课文插图,就在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我们读了课文之后你知道课文写了几个场景啊?是哪几个场景?(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检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在交流中随机指名读相关段落,及时正音,如:鸦雀无声羡慕沉默的局面情不自禁等。

(二)学习生字词。

师:我听同学们刚刚读的非常流利,那我要检查一下你们对生字是否都会认读了。

展示生字,指明带读,齐读,组词,重点字记住构造。如: “截肢”,联系刚学的“裁”字,注意下边不是“住”,是四横; 解释“截肢”的含义:指的是把手或腿某一部分截断,(发生严重病变或受到创伤而无法医治时,把这一部分肢体截掉。)那就变成了残疾,行动会很不方便。体会博莱克的不幸。“羡慕”一词,“羡”的写法是:羊无尾,下边次; “慕”的下边记住是两点。联系添加的添字也是两点。“禁”这是一个多音字,本文中“情不自禁”读一声。

三、走进故事品读语言

在这一次盛大的检阅中,博莱克和儿童队员们以他们出色的表现博得了观众的称赞,他们是这样说的: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观众为什么称赞他们呢?难道仅仅是因为队伍走得整齐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你想说什么呢?(我知道博莱克得到大家的称赞是因为他左腿截肢了但依然走得很好。)

大家都想表达这一个意思,对么?好。下面我们就先走进博莱克,去体验一下,他“棒”在何处。谁来把博莱克参加检阅时的情景展示给大家?

(一)、走进博莱克

1.一生读。多媒体出示带有画面的文字。

2.生自由读,边读边想:哪些话让你感受博莱克棒。3.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重点品读: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①哪些词让你感觉到博莱克棒?(根据学生回答,抓重点词指导朗读。)

②想象当时博莱克在想什么?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体会人物心情,引导有感而读。)

③看着这拐杖,这高扬的头,这挺起的胸脯,你想对博莱克说句什么话呢?(进一步指导朗读)

4.博莱克真的让我们佩服。好!同学们,这一幕幕镜头,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的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让我听到你发自内心的称赞!生再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

二、品读课文

(一)、走进儿童队员(学习课文2--9段)

1.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坚强迎来了观众的称赞,那么人们为什么还要纠正说这些小伙子真棒!

2.没考虑这个问题是么?没关系,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我们走进检阅前的那次讨论中,去看看,去听听,去想想就明白了。(出示课文2——9段)读一读,想想自己知道了什么。3.讨论交流。预设情况如下:

生:我知道了在讨论时同学们因为要不要博莱克参加这件事很为难。师:从哪感受到大家的为难? 1)联系上下文学习“鸦雀无声”

生:从“大家都鸦雀无声”感受到了,谁都不愿意说这件事。鸦雀无声的意思是非常安静,没有人说话。但是在文中,表面看是一点声音也没有,那么大家内心又是平静的吗?这里的鸦雀无声说明了队员们表面上一点声音也没有,但是内心却很不平静。他们都在想些什么呀?

3)重点学习课文第六段 课文那一段写了队员们的想法呀?你发现这段有什么不同呢?是啊,这一段有5个问号,这是多为难哪。谁能把你的为难传递给大家? 指明读,想一想:队员在想出一个办法的时候,心理又会怎么想呢? “劝他不去?”——不行,少了他,我们的集体就不够完整了。“要不把他放在队尾?”——这样好吗?会伤害他的自尊心。“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这样可以吗?会不会更乱? “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也想不出怎么去说。“谁去跟他说呢?”——谁也不愿意去跟他说。

这么多问号,说明这件事的确让队员们左右为难,板书“左右为难”。一边要保证整个检阅仪式的整齐,一边要保护博莱克的自尊。他们的内心十分矛盾。板书“内心矛盾”。用课文中一个词来说就是:这真是一件——棘手的事。板书“棘手的事” 生再读,齐读课文第六段 4)学习队长的话

师:这我就不明白了,博莱克左腿截肢,很不适合参加这次检阅,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么?相信他会理解的,还用为难么? 生:不能直接告诉他,会伤害他的自尊心的。

师:哦,原来是怕博莱克伤心,自卑。这可怎么办呢?队长,队长在哪里呢?你可是儿童队的核心啊!你有好主意么?(生不敢举手,终于有一只手怯怯的举起来。)师:好!队长在这里,想说什么呢?

生:队员们,如果我们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的第一排„„还不是一般的队员!

(出示队长的话。)

师:这么好的主意怎么说的声音这么小?来,自信得说一遍,注意是用“洪亮”的声音说。生再读。

师:队长的话音刚落,马上有一个队员接口说——

生: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这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

师:你好像是在朗诵,不是说话呀!一名队员激动地说—— 生说(很激动的样子)

师:他的话音刚落,教室里议论纷纷,有的说—— 生:队长的主意真高!

师:也有的说—— 生:不愧是队长!博莱克一定会高兴的。师:还有的说—— 生:真是一个绝妙的主意!

师:大家都夸队长的主意好,但好在哪里呢?我怎么不知道?谁来帮我解决这个疑问?

生:队长让博莱克走在第一排,给了博莱克信心。

生:让博莱克感受到自己和普通人一个样,他们能做的事情,自己也能做!

师:说得好!让博莱克感受到自己和普通的儿童队员是一样的,这就是队长主意的高妙之处。

4.我知道博莱克也明白大家的良苦用心,所以,他在队伍中走得那么出色。让我们再来看看检阅队伍中的博莱克。(出示:在队伍的第一排„„睁大眼睛望着检阅台。再次指导朗读这个句子)

5.师:看着这整齐的队伍,看着这坚强的博莱克,想着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人们怎能不称赞呢?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三、走出故事,升华认识。

1.教师诵读最后一节。

2.这长时间的掌声是送给谁的?

3.虽然长时间的掌声淹没了观众的议论声,但你知道他们还会议论什么呢?(通过想象说话,升华课文主题。融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体。)

四、课外练笔,引申主题。

1.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也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1)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2)读了这个故事,我想说:„„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5/130480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