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如何做到爱国守法

如何做到爱国守法



第一篇:如何做到爱国守法

如何做到爱国守法

一、爱国是教师首要的政治规范

(一)用爱国展现最高尚的情操。

作为这一情操的感染者、传播者的教师,我们更应该把爱国视为自己首要的追求目标。1.寻根溯源,把爱国主义情怀传承下去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祖国献出一切,也有责任和义务,把爱国情怀传承下去。

2.让爱国情感不断升华

作为教师,社会环境像源源不断的清泉滋润着我们每一个人心田上的爱国主义情感,它是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升华的一个重要条件。认识到自己对祖国义不容辞的责任,才能真正迸发出炽热的爱国情感,尽自己所能报效祖国。3.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具体方法

我们在这个国家里出生、成长,国家给了我们特定的种族遗传、生活基础、社会关系、价值观念和文化修养,国家民族的个性已经深深地融化在我们的血液里。因此,国家的名誉、利益和我们的名誉、利益是紧紧地连在一起的。

那我们究竟该如何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操呢?

⑴将建设祖国视为爱国的前提

⑵保卫祖国是爱国主义思想的最直接体现

⑶让爱国主义情感不断深化

⑷在教育实践中践行爱国主义

(二)了解祖国,热爱祖国

爱国情操是深刻的爱国认知、强烈的爱国情感、坚定的爱国行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爱国并非仅仅只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在深刻了解祖国现状后的有感而发,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其中。1.了解祖国,明确爱国方向

爱国有多种方式,爱国主义也有各种体现,但重要的一条是我们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要有“深刻了解”.爱国,首先要从了解国情、树立责任心开始。

作为成长在一个全面发展时代的教师,我们分享着改革开放的硕果,我们平时受到的爱国主义熏陶是国家**益富强的现实。

2.历史的发展充分证明:教育是改变和提高人口基本素质的根本途径,是一个社会或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发展的首要条件。3.做到“了解祖国,热爱祖国”的具体方法

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了解祖国的历史、把握祖国的现状,才能明确优势、认清不足,并确立起一个教师应有的爱国情怀,形成强我中华的历史使命感,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⑴了解自然国情,学会珍惜祖国自然资源

⑵了解土地国情,认清珍惜有限土地的重要性

⑶了解环境气候和地理生态状况,明确环境保护时不我待

⑷了解历史、现实和比较国情,才会更有努力地方向

爱国,需要“激于义”的忠诚、热烈与坚毅,更需要“止于理”的胆魄、智慧与远见。我们要用理性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在守法的基础上实施爱国的行为!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得重要保障。

二、守法是一个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一)文明的底线是守法

我们正在构建和谐社会,应当是高度文明的社会。我们作为社会成员,应当努力成为和谐社会的文明公民。

(二)严格自律,绝不做有损国家利益和形象的事

作为教师,既要做一个守法的公民,更要为人师表,教育学生成为守法的人。

(三)理性表达爱国情感的具体方法

1、立足本职岗位,做好自己的事

理性的爱国就是“立足本职岗位,做好自己的事”,为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2、坚持法制教育与师德建设相结合,提高依法执教水平

3、增强自己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4、认清冷漠与过激同样有害

总之,作为培养祖国接班人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成为理性的执法守法护法人,教育学生守法,维护法律尊严,我们责无旁贷!

第二篇:爱国守法

1、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2、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个人自律的突出体现。

3、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4、依法治教的主体,就是参与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

5、职业道德一般是在一个职业,一个领域应该具备的一些基本的素质要求。而人格则是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所以应该是人格范畴更广一些。

6、7、教师公正的核心是平等对待学生、爱护差等生、一视同仁、实事求是、赏奖分明、因材施教。8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教育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

9、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的影响。

10、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11、1.沟通。沟通最重要的真诚。只有别人认为你是真诚的别人才会与你沟通和交流。明知道你是抱着别有用心的目的谁会理你。真诚是最重要的。2.表达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方法一方面要满腹经纶,多读书。

12、一.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二.良好的职业形象。三.多元的知识结构。四.多向的教育交往。

五.完善的能力结构。六.健康的心理素质。

13、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14、15、教书是传授你文化知识让你知道人类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育人是教你做人的道理。

16、在职教师去家教,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他利用自己的班主任或者其他名誉达到强迫别人去家教的话,不但有悖于道德,也违反了教师法,应该给予教育或者惩罚。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首先社会的大环境必须是无需求,无市场才行,如果本地的基础教育存在误区或者不足,那抵制有偿家教就是空谈;其次,地方的小环境要有良好的教育体制和多种形式的课外教育体系,不然,抵制有偿家教也是枉然;

17、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18、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19对各个学生不同的不足之处要了解、尊重,并且积极因人制宜,做出让学生更加全面发展的措施~ 同时也发展个性化教学~ 20 深刻了解学生实际情况

同时要全面、充分、深入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把握住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

通过和学生的交谈、测试等方法,21教学常规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考核学生、听课、课题研究等基本环节上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2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3.推进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组织开展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大讨论。改革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评价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 24教科书

25学校教育管理的核心目的是教师的管理

26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7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是学生学习情绪的调动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是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所服务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一辈子的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教学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强大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不断学习探究的精神,唤起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变“要我学,教我学”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我要学,我会学”。

28、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对教师的期待,是教师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而且是学生发展的榜样,是学生学习的活教材。教师专业发展,尤其是在职的专业成长的过程内容丰富、范畴广阔,实质上构成了一门隐性课程,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无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还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9、1.反思总结法

反思总结法是指总结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的方法。2.对话反思法

对话反思法是通过与同伴交流研讨来检讨自己的教学行为,理解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监控能力的方法。3.课堂实录反思法4.教后记反思法5.行动研究法6.课后备课法7.阅读新知法。30、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

31因人而异,选择最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事先预设的教法,只能作为备案,走进课堂。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教师不能无视学生所呈现的生命信息,来选择教法。而教学的方法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知识水平和个性的差异、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以及学校现有的客观条件等。只有教师明擦课堂,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有好的教学结果。32、1.讲解。2.画图示意。3.板书。4.创设情境。5.课件。6.比较和梳理。7.学生预习。8.适当辅以肢体语言。9.播放相关视频。10.划分学习小组。

33、它要求教师要进一步树立课程意识,以新的课程观(学生观、教材观、课程资源观)来重新审视,规划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以更高、更宽的眼光来设计教学、看待学生,不仅仅局限在教材和一时的教学成效。

第三篇:爱国守法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二十字纲要脍炙人口,早在学生时代,我们就把这二十字纲要当作口诀来朗诵,但对其中的真正含义却不甚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对这二十个字的理解和感悟越来越透彻。特别是对于“明礼诚信”感触深刻。

生活在礼仪之邦,自幼懂得待人应“明礼”;接受良好的教育,从小明白做人当“诚信”。明礼是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而诚信则是人的内心状态,“明礼诚信”是一种无形的精神,需要一段时间的坚持才能够体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诚于内而礼于外,是对明礼诚信的最佳诠释。

武汉“孙氏兄弟接力还薪”的感人事迹是对明礼诚信的最好诠释。为了让农民工按时拿到工钱,哥哥一家五口在送薪的路上罹难车祸,弟弟接力完成了这项任务把钱送到民工手中,兄弟俩用生命和信义谱写了一曲感人的颂歌。在当今社会,能够做到明礼诚信并不容易,为了信义忍住悲伤善始善终更是难能可贵。孙氏哥哥是个诚信的人,冬天冒雪送薪,弟弟更是一个诚信的人,忍住悲痛完成哥哥未完成的事,这一份“诚信”的分量显得格外沉重。

明礼诚信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全国道德模范蒋引娣就是一个既平凡又不平凡的人,她整整10年,不买一件衣服,不买一点荤菜,终于还清家里20多万元的债务。作为一个柔弱的女子,“还债”这件事似乎不应由她承担,但她却坚守了10年,用女人最宝贵的青春去实现承诺,这样坚强的意志让人佩服。顺境中的诚信很难得,逆境中的诚信更可贵,逆境中的承诺需要更大更强的意志,去克复重重障碍完成目标。

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全国道德模范董忠岳,为了帮助跟随自己打工多年的农民工讨回被骗的工资,信守自己对他们的承诺,在7年时间里依靠自己外出打工和通过法律途径,为101位民工兄弟追到104万工钱。为了自己的利益吃苦不容易,为了别人的利益吃苦更不简单。7年的艰辛,远离家人的寂寞,只为民工兄弟们讨得薪水,董忠岳付出的不仅是汗水和泪水,得到的不仅是工钱,还得到了大家的信任与钦佩。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典范,他们平凡的身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逆境中,明礼诚信更难能可贵,在逆境中,明礼诚信更显坚强。

第四篇:爱国守法

爱国守法是师德的基础

“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我们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是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要做爱国守法的模范,用我们的言行去熏陶、教育下一代,使他们从小树立爱国守法的意识,为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也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不满意的一个重要标尺,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为了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们每位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精神,落实到我们实际工作中去,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中去。教师自身行为的道德规范直接和问接地影响着学生和社会,对于学校工作的和谐开展、社会新人的培养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师德修养是非常必要的。

教育需要爱。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教师师德的重要内容。高尔基说:“只有热爱孩子的人,才能配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成为师德高尚的教师。因为,为了学生,教师必然注重和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会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职业道德标准,会自觉地做到为人师表,从而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形象。甘于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教师精神的核心,是为人师表的体现。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孺子牛”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奉献者之歌。

第五篇:爱国守法工作总结

“爱国、守法、感恩”活动1月工作小结

为深入开展“爱国、守法、感恩”主题宣传教育活动,2014年1月13日,统计局组成工作组,深入列衣乡仲堆村开展“爱国、守法、感恩”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会上,铁军局长围绕主题,引经据典,用大量的历史实例,讲解了“爱国、守法、感恩”的具体涵义,并引导人民群众怎样去做,使广大人民群众受到了生动而深刻的教育,他诙谐朴实的讲解、大量实例的举证,让理性爱国、遵纪守法、感恩奉献的理念进一步深入到了广大群众的心里,取得了良好效果。会后广大人民群众纷纷表示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做一名发家致富的能手、爱国守法的公民,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5/130162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