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语文(福建)二轮限时规范训练【9】(含答案解析)
限时综合规范训练9
(用时:45分钟 满分:37分)
一、名句名篇默写(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______。(屈原《离骚》)(2)暧暧远人村,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3)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4)浔阳江头夜送客,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5)____________,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6)录毕,走送之,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答案(1)固前圣之所厚(2)依依墟里烟(3)落霞与孤鹜齐飞(4)枫叶荻花秋瑟瑟(5)浩浩汤汤(6)不敢稍逾约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众人担忧军队进驻高家。觉新找同学帮忙,拿到了“军长张令:此系民房,禁止驻兵”的告示,使大家放下心来。(《家》)B.慑于赵伯韬的压力,杜竹斋退出了益中公司。为了打破赵伯韬的经济封锁,吴荪甫决定在公债市场上击垮赵伯韬。(《子夜》)C.当流浪汉攻打圣母院时,伽西莫多担心他们会杀死自己的救命恩人克洛德,便拼死抵抗,使流浪汉死伤惨重。(《巴黎圣母院》)D.涅赫柳多夫诱奸了马斯洛娃,然后给她一百卢布。马斯洛娃接受了这些钱,并希望他经常回来看望她,但他却一去不返。(《复活》)E.葛朗台太太提议为自杀而死的葛朗台弟弟戴孝,葛朗台害怕花钱,以“戴孝在乎心而不在乎衣服”为由来搪塞。(《欧也妮·葛朗台》)答案 CD 解析 C项“担心他们会杀死自己的救命恩人克洛德”应改为“担心爱斯梅拉达遭受侮辱”。D项“马斯洛娃接受了这些钱,并希望他经常回来看望她”应改为“她猜到是什么,就皱起眉头,摇摇头,把他的手推开”。
3.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操省悟,即唤庞德至阶下,令纳下先锋印。德大惊曰:“某正欲与大王出力,何故不肯见用?”(第七十四回)
曹操为何不让庞德担任先锋?庞德后来如何“与大王出力”?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宝玉忙道:“你不识字看书,所以不知道。这原是有的,不但花有一个神,一样花有一位神之外,还有总花神。但她不知是做总花神去了,这是单管一样花的神?”这丫头听了,一时诌不出来。(第七十八回)这丫头随后怎样回答了宝玉的问话?为此,宝玉当夜做了什么事?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答第()题:
答案(1)第一问:于禁说庞德的亲兄及故主马超都在辅佐刘备,庞德不宜当先锋。第二问:①庞德抬棺材赴战场,誓与关羽决一死战;②大战关羽,一箭射中关羽左臂;③水淹七军后,仍死命抵抗,直至遭擒;④宁死不屈,最终被杀。
(2)这丫头说晴雯死后做了芙蓉花神。为此,当夜宝玉撰写了《芙蓉女儿诔》,又备了四样晴雯素喜的吃食,在芙蓉花前,祭奠晴雯。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4.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②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孟子·离娄下》)注 ①中:合乎中道的人。②养:教育、熏陶。③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贤能的人如果不教育、熏陶不贤能的人,那么他们就违背了中道,有伤德行,与不贤能的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1)请概括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答:
(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4分)答:
答案(1)要推己及人(或:要行恕道)。
(2)孔子的话的侧重点是,推己及人是行仁的方法。孟子的话的侧重点是,贤能的人很有必要教育、熏陶不贤能的人(或:教育、熏陶不贤能的人,是贤能的人的道德责任)。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仁德的人,自己想要立身,就要先帮助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也要帮助别人通达。凡事都能从切近的生活中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啊。”
②孟子说:“合乎中道的人要教育、熏陶不合乎中道的人,有才能的人要教育、熏陶没有才能的人,所以人们都乐于有贤能的父亲和兄长。如果合乎中道的人鄙弃不合乎中道的人,有才能的人鄙弃没有才能的人,那么贤能的人与不贤能的人之间的距离,就近得不能用寸来
③①
②
度量了。”
三、小说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坐大巴 范子平
娘家舅舅摔伤了,金爱听说了,恨不得一下子跑过去看望。舅家在赵村,和娘家李村相邻,金爱就想坐大巴过去。
金爱老公叫郭为民,是这个县级市的“老一”。金爱想用车不用给老公说,一个电话打过去,机关事务局保证会以最快速度开过来。但金爱一是平民意识强,从心底里不爱搞特殊化;二是逆反心理强,用小车越方便越想坐大巴新鲜一下。另外这次坐大巴还有政治意义呢。这几天上级正在考察班子,要推荐一位德才兼备的副厅级领导。金爱想,关键时刻,没准儿自己坐大巴走亲戚,会成为老公廉政建设的又一个闪光点,为他的副厅级增加票数呢!为了躲避干扰,趁早饭时街上人少,金爱拎了礼品就走,万幸没碰见熟人。她步行到一个站点,等了一辆大巴上去。车上就有迟迟疑疑的目光扫过她的脸,金爱回看觉得其中一个面熟,就主动打招呼。一搭话才知是小学时的同班同学,几十年没见面了,这个小菊四十好几了还得来城里打工,人呀真是没法说。
坐大巴其实挺方便,赵村村口下车,拐两个弯儿就是舅舅家。但刚拐过村口,就见一辆摩托车呜呜叫着迎面过来,金爱认得正是表弟老胖。她打招呼说,老胖,你爸腿伤好些没?老胖一听喊才转过头,好像大吃一惊的样子说,我姐夫„„?金爱嗔道,光记得你姐夫,我不是来看你爸么?老胖就拐过车头,把金爱的东西放车上,推着往家里送。路上碰到辆捷达车迎面过来,到他们跟前刹住车,一张年轻的脸从车窗口伸出来道,老胖,来贵客了?老胖闷着头说,我表姐来了。对方立即现出吃惊模样:郭书记家你表姐?咋来的呀?老胖低头走路。金爱不无骄傲地说,坐大巴来的呗!到家门口,老胖把东西拎屋里,说姐你跟老爸说话,我跟别人约好得走。金爱赶忙过去问舅舅的伤势,谁知道舅舅也是先问她咋来的。金爱不由得叹气道,管我咋来干啥!你的腿受伤才是大事。谁知舅舅就有些急,反驳说我这条老腿算啥?就是折断也不会要老命,你坐啥车来才真是要紧,你坐辆好车来一趟,乡里村里头头至少一年都不敢低看咱家!你也坐大巴来,不是跟咱乡下人趟齐了?
谁知事情远比舅舅说的要严重——两天后推荐副厅级老公差了几十票!以至于落到“老二”后边去了,以前从没出过这种情况呀。老公暗让亲信了解。了解来了解去,问题竟然出在金爱身上!原来有些人见堂堂“第一夫人”坐大巴走亲戚,就想当然认为“老一”出事了,反正这年头出事的“老一”也不少,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竟然闹得满城风雨,这次投票就直接受到了影响。从来对夫人说话和风细雨的老公终于发了脾气:你做事怎么这么欠考虑,一点政治也不懂!你看你带来多大的危害!
后悔莫及的金爱满腹委屈:我本想„„谁知„„好,从今再不坐大巴!(选自2013年1月
1日《平原晚报》,有删改)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A.金爱想坐大巴新鲜一下,考虑到老公的因素,为了躲避干扰,故趁人少时走。这样写为文末出现意外结局埋下了伏笔。
B.舅舅关心金爱坐啥车来,是希望乡亲们知道自己有个有权有势的亲戚。从一个侧面表现了社会上某些人炫耀权势的错误观念。
C.金爱堂堂“第一夫人”坐大巴走亲戚,遭遇了人们异样的眼光,是因为人们的思想境界低,不能理解她的平民意识。
D.主人公金爱坐大巴是有她的政治考虑的,最终却被斥为“一点政治也不懂”。这里两个“政治”的含义是相同的,只是认识不同罢了。
E.小说写了金爱“坐大巴”去探望舅舅的普通事情,折射了社会百态,从而揭示了廉政建设工作的艰巨性,发人深省。
答案 CD 解析 C项“人们的思想境界低”的说法过于绝对化。D项两个“政治”的含义是不同的。
6.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列举两个特点并举例说明。(4分)答:
答案 ①以小见大。本文写的是金爱“坐大巴”的小事,反映出现实生活中人们存在的某些错误的思想观念。②层层铺垫。金爱坐大巴先是图新鲜,接着感到挺方便,然后舅舅不高兴,最后影响到老公的仕途。揭示了社会上某些急需改变的错误观念。③前后呼应。文章以金爱坐大巴开篇,以“从今再不坐大巴”结束,浑然一体。(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解析 本题设问角度较大,设问方向不太明确。“写作上”的“特点”其实可以理解为在写作时运用的表现手法。但是“表现手法”这个概念范围较为宽泛,内容较多。不过,根据经验,一般来说问“写作上有什么特点”,通常主要考虑在选材构思、结构布局方面的手法,或者其他的涉及整体上运用的手法(如象征、托物言志等)。
7.结合文本,说说文中主人公金爱坐大巴的遭遇带给你的深刻思考。(6分)答:
答案(示例一)坐大巴本来挺方便,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正常的事情,闹得满城风雨,反映了人们思想状态的复杂性。
(示例二)因为金爱坐大巴,影响了老公的仕途,这是社会的悲哀。
(示例三)坐大巴事小,闹得满城风雨事大,“坐大巴”反映出廉政建设极其需要培养廉政的土壤。
解析 作答本题,可以从多方面、多层次来进行思考。最直接的答题点就是其体现出的官场中的深层弊病;也可从社会层面来思考其反映出的国人的思想方面的痼疾;还可以从中
解读一些生活哲理,如事与愿违、阴差阳错的命运等。
第二篇:高考英语二轮专题限时训练动词与动词短语(含答案)
专题限时训练(五)[动词与动词短语(一)]
(限时:10分钟)
1.I don't feel I can ________ on their decision.A.recommend B.order C.comment D.summarize 2.As you ________ new words in the passage, it is a very good method for you to guess their meanings.A.come about B.come across C.come out D.come up 3.When I visited her, she was ________ in writing a lecture speech on AIDS prevention.A.occupied B.occupying C.taken up D.absorbing 4.Though having lived abroad for years, many Chinese still________the traditional customs.A.observe B.possess C.perform D.support 5.The 2012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________ to Mo Yan, Chinese writer,whose novel Red Sorghum was successfully filmed in 1987.A.returned B.distributed C.awarded D.went 6.Most young people can easily ________ the new life abroad.A.adjust to B.refer to C.prefer to D.look forward to 7.I'm writing to apologize for my absence from last week's meeting.I was unexpectedly ________ at work.A.picked up B.given up C.held up D.made up 8.Legal experts are ________ the Criminal Law to be changed after a number of incidents have come to light.A.looking for B.standing for C.sending for D.calling for 9.More and more rich people have promised to ________ their wealth after death to help the poor and the disabled.A.give away B.give up C.give out D.give in 10.It is the duty of the police to ________ social order.A.deserve B.reserve C.preserve D.conserve 11.This will be a year of action, and that action should begin by extending unemployment insurance for Americans who were________ in the economic slowdown.A.laid out B.laid off C.laid on D.laid down 12.Korea returned to China the remains of the Chinese soldiers killed in the Korean War,________ the friendly ti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A.distinguishing B.highlighting C.examining D.updating 13.To my surprise, at yesterday's meeting he again ________the plan that didn't sound reasonable.A.cheered up B.settled down C.brought up D.put up 14.Chinese vessels have ________ 646,000 square kilometres in the southern Indian Ocean in search of the missing Malaysia Airlines flight MH370.A.covered B.looked C.travelled D.searched 15.Meeting again by chance, Lucy and Amy are delighted to________ the friendship where it was left out years ago.A.break up B.pick up C.bring up D.build up 16.As a leading producer of greenhouse gases, China________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largest consumers of energy.A.describes B.joins C.controls D.influences 17.Going into a supermarket without a clear list, you might ________ picking up what you wouldn't necessarily want.A.give up B.take up C.make up D.end up 18.Traditionally, local midwives would________ all the babies in the area.A.handle B.produce C.deliver D.help 19.To ensure that children from poor areas can receive fair education, the government has planned to ________ more money to improve the miserable conditions of local schools.A.announce B.allocate C.advocate D.accumulate 20.—You've been in college for half a year.Are you familiar with your principal? —Yes.He is an outstanding leader who ________ his reputation.A.looks out for B.comes up with C.lives up to D.looks forward to 专题限时训练(五)【动词与动词短语(一)】
1.C 考查动词词义辨析。句意:我不觉得我可以评论他们的决定。recommend 推荐;order命令;comment评论;comment on就„„发表看法;summarize总结。根据句意可知C项正确。
2.B 考查动词短语辨析。句意:当你在文章中遇到新的单词时,对你来说猜测它们的意思是一个好的方法。come about发生;come across偶遇;come out出版;come up走近,出现。根据句意可知B项正确。
3.A 考查动词词义(短语)辨析。句意:我去拜访她的时候,她正在忙着写预防艾滋病的演讲稿。be occupied in doing sth忙着做某事;be absorbed in sth专心致志做某事;take up从事。故选A项。
4.A 考查动词词义辨析。句意:尽管在国外生活多年,很多中国人仍然遵守中国的传统风俗。observe观察,遵守,服从;possess拥有,占有;perform表现,表演;support支持。根据句意可知A项正确。
5.D 考查动词词义辨析。句意: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中国作家莫言,他的小说《红高粱》在1987年被成功地拍成了电影。return归还;distribute分配;award奖励;go to被授予,被„„获得。根据句意可知D项正确。
6.A 考查动词短语辨析。句意:绝大部分年轻人能很容易地适应国外的新生活。adjust to 适应,习惯;refer to 涉及,参考;prefer to更喜欢;look forward to盼望,期待。根据句意可知A项正确。
7.C 考查动词短语辨析。句意:我写信是为我上个星期缺席会议道歉,我在上班的时候没有想到被耽搁了。pick up捡起,恢复,习得;give up放弃;hold up举起,耽搁;make up组成,化妆。根据句意可知C项正确。
8.D 考查动词短语辨析。句意:一系列的事件曝光后,法律专家要求改变刑法。look for寻找;stand for象征;send for派人去叫;call for要求。根据句意可知选D项。
9.A 考查动词短语辨析。句意:越来越多的富人已经许诺去世后把他们的财产捐赠出来帮助穷人和残疾人。give away赠送,分发,泄露;give up放弃;give out分发,发出;give in屈服,上交。根据句意可知选A项。
10.C 考查动词词义辨析。句意:维持社会秩序是警察的职责。deserve值得,应受;reserve保留,储备,预约;preserve保护,保持,保存;conserve保护,保藏,保存。reserve比较常见,指为留作后用的保留,可指保留座位、权利、意见等;preserve强调保留下来收藏,使东西完好无损,侧重为了不至于灭绝、损坏而进行保护;conserve侧重为了减少浪费而进行的保护,而且强调对有价值的东西非常珍惜,并合理使用。根据句意可知C项正确。
11.B 考查动词短语辨析。句意:这将是行动的一年,而这个行动应该从扩大在经济减缓中被解雇的美国人的失业保险开始。lay out设计,陈列,展示; lay off解雇,裁员;lay on提供,安排;lay down放下,规定,放弃。根据句意可知B项正确。
12.B 考查动词词义辨析。句意:韩国把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中国士兵的遗骸归还给了中国,突出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distinguish区别,分清;highlight强调,突出;examine检查,考试;update更新。根据句意可知B项正确。
13.C 考查动词短语辨析。句意:让我惊讶的是,他在昨天的会议中再次提出了那个听起来不合理的计划。cheer up高兴起来,振作起来,打起精神;settle down定居,安顿下来,冷静下来,平息;bring up提出,抚养,呕吐;put up举起,张贴,搭建,提供食宿。根据句意可知C项正确。
14.A 考查动词词义辨析。句意:中国的海事船已经覆盖了南印度洋64.6万平方千米的海域,为了搜寻失联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客机MH370。cover覆盖;look看;travel旅行;search搜索,搜寻。根据句意可知A项正确。
15.B 考查动词短语辨析。句意:再次偶然相遇,露西和埃米很高兴能重拾多年前的友谊。break up关系破裂,结束,放假,(使)散开;pick up拾起,捡起,用车搭载,偶然得到,无意学会;bring up提出,抚养,呕吐;build up逐渐建立,增强。根据句意可知B项正确。
16.B 考查动词词义辨析。句意:作为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国,中国继美国之后成为能源消耗大国。describe描述;join加入;control控制;influence影响。根据句意可知B项正确。17.D 考查动词短语辨析。句意:没有清楚的购物清单就进入超市,结果你可能会选购你并非真正需要的东西。give up放弃;take up占用,拿起,开始从事;make up组成,补足,编造,化妆;end up结束。根据句意可知D项正确。
18.C 考查动词词义辨析。句意:传统上,当地的助产士会负责接生该地区的所有婴儿。handle处理;produce生产;deliver传递,发表演讲,接生;help帮助。根据句意可知C项正确。
19.B 考查动词词义辨析。句意:为了确保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接受公平的教育,政府计划分配更多资金来改善当地学校悲惨的条件。announce宣布,声称;allocate分配,分派;advocate提倡,拥护,鼓吹,为„„辩护;accumulate堆积,积累。根据句意可知B项正确。
20.C 考查动词短语辨析。句意:“你进大学已经半年了,你对你们校长熟悉吗?”“熟悉。他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能够符合他的名望。”look out for小心,当心;come up with提出,想出;live up to符合„„的标准,不辜负,实行,履行;look forward to盼望。根据句意可知C项正确。
第三篇: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训练及答案解析
语文学习资料
高频考点训练(四)
时间:25分钟
分值:100分
每日必练 15分钟限时训练
1.(2013·全国大纲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女红(ɡōnɡ)
.商埠(fǔ).B.莅临(lì).挟制(xiã).C.懦弱(nuî).两栖(qī).D.遽然(jù).坍陷(tā).D.“坍”应读“tān”。
答案 C 2.(2013·四川省南充市第三次适应性考试)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急躁 水蒸气 真知灼见 浮想联翩 B.妨碍 度假村 桀骜不驯 攻城掠地 C.寥廓 邻界点 一笔勾销 贸然从事 D.磋商 雷阵雨 惹是生非 忧柔寡断 解析 B.掠—略。C.邻—临。D.忧—优。答案 A 3.(2014·桂林十八中第一次月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全社会对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深入解读,“幸福感”“幸福指数”毋庸置疑地成....为民生改善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
B.有人多次为芦山灾民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C.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D.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解析 A.毋庸置疑:毋庸,不必。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符合语境。B.望文生义。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
安土重迁(zhînɡ).花团锦簇(cù).大放厥词(juã).蔫头耷脑(yān).
年高德劭(shào).沁人心脾(qìn).
精神抖擞(sǒu).一柱擎天(qínɡ).解析 本题考查多音字和难读字。A.“埠”应读“bù”。B.“蔫”应读“niān”。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C.“鼎足而立”指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D.误用对象。不忍卒读: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答案 A 4.(2014·唐山一中调研考试)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们通过网络进行搜索无可非议,关键是当网络搜索上升为“人肉搜索”时,这已经不再局限于网络行为,而是实实在在地给某些当事人带来了物质上的损失、精神上的伤害,这与传统暴力事件性质接近,也就进入了法律监管的范围。
B.《新闻周刊》第二十六期披露的招生内幕令人触目惊心,定向招生以往无序混乱的局面非但没有改观,反而更加变本加厉——中介人或组织明目张胆地贩卖指标。
C.本田汽车社长福井威夫认为欧洲是汽车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对品质要求最为严格的市场,品质能否得到欧洲顾客的认可是出口事业成功的关键。
D.由于韩朝关系今年一再恶化,导致韩朝政府间对话渠道中断。六方会谈为双方代表的接触提供了契机,受到了来自各方的高度评价。
解析 B.“反而更加变本加厉”重复赘余。C.两面对一面。应在“成功”前加上“能否”。D.“导致”前边缺主语。
答案 A 5.(2013·广东省韶关市第二次调研)我国每年大约生产450亿双一次性木筷,消耗林木资源近500万立方米(一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3 000~4 000双筷子),我们一年要吃掉2 500万棵树。学校“保护地球家园志愿者”服务队打算走上街头,倡议大家保护生态环境,抵制“一次性”筷子。
请你为服务队设计两条宣传语,要求:①主题鲜明。②两条各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③每条不超过20字。
答案 示例:①一次性筷子,终结绿色的刽子手。②省下两根筷,保护一片林。③小筷子,大浪费;小方便,大破坏。
6.(2013·广东省深圳市第二次调研)某年某月某日,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用手机短信通知王老师参加读书月有关会议,此时在老家的王老师回复短信道:“家父昨日病故,正办理丧事,请通知我单位另行派人赴会。”该工作人员收到王老师的短信后却没有任何回复。这种做法不符合中国文化传统和人情物理。请你替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拟写一条回复王老师的短信,不超过50字(含标点符号)。
答案 王老师:令尊故去,深表悼念。节哀并保重。会议安排已妥。(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2013·贵州省贵阳市适应性监测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书 边 事 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7.首联哪一个字堪称全篇“诗眼”?请简要赏析其妙处。
答案 “倚”字。清秋季节,万里长空,角声回荡,悦耳动听,守城战士斜靠城楼,似乎沉浸在迷人的秋色和悦耳的角声里。一个“倚”字,写出了守城战士倚楼而息、懒于警戒的安闲姿态,传神地烘托了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和平气氛。
8.尾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 比喻(答“化抽象为具象”也可)。诗人通过在边关的所见所闻,感受到边关无战事、百姓常往来的安宁祥和的氛围,诗人由衷地希望,边关少数民族的友好感情能像眼前这条大河一样,长久地向南流入中原,表现了诗人期盼边关永无战事,民族永远团结的思想情感。
9.(2013·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月考)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二选一)甲:
(1)____________________,终鲜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3)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乙: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杜甫《蜀相》)答案 甲:(1)既无伯叔 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2)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3)连峰去天不盈尺 乙:(1)映阶碧草自春色(2)隔叶黄鹂空好音(3)三顾频烦天下计(4)两朝开济老臣心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5)出师未捷身先死(6)长使英雄泪满襟 每日必背 5分钟资料储备0
容易读错的字(四)1.准噶尔ɡá
3.诸葛亮ɡě 5.提供ɡōnɡ 7.供给ɡōnɡ jǐ 9.供认ɡînɡ 11.佝偻ɡōu lïu 13.骨朵ɡū 15.蛊惑ɡǔ 17.桎梏ɡù 19.皈依ɡuī 21.刽子手ɡuì
1.哈达hǎ 3.稀罕hɑn
5.沆瀣一气hànɡ xiâ 7.一丘之貉hã 9.喝彩hâ 11.蛮横hânɡ 13.发横财hânɡ 15.糊口hú 17.华山huà 19.豢养huàn 21.讳疾忌医huì jì 23.阴晦huì 25.混水摸鱼hún 27.和泥huï 29.豁达huî
每日必读 5分钟素材积累
G
2.大动干戈ɡē 4.脖颈ɡěnɡ 6.供销ɡōnɡ
8.供不应求ɡōnɡ yìnɡ10.口供ɡînɡ 12.勾当ɡîu 14.骨气ɡǔ 16.商贾ɡǔ 18.粗犷ɡuǎnɡ 20.瑰丽ɡuī 22.聒噪ɡuō
H
2.尸骸hái 4.引吭高歌hánɡ 6.干涸hã 8.上颌hã 10.负荷hâ 12.飞来横祸hânɡ 14.一哄而散hînɡ 16.囫囵吞枣hú lún 18.怙恶不悛hù quān 20.病入膏肓huānɡ 22.诲人不倦huì 24.污秽huì 26.混淆hùn xiáo 28.搅和huo 30.霍乱huî
人生如水行世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2013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
行走世间,当如水般潇洒自得,穿山过谷,任其方圆变化,只坚守心中天地。合,则入;不合,则出。
想那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越吴之战为其添上重彩的一笔。吴王阖闾任用伍子胥、孙武为其横扫八荒。正当鼎盛之时,孙武选择退隐林中,著其一生心血《孙子兵法》。与之相反,伍子胥仍秉承不变之忠心再助夫差,哪想到夫差非那贤君,纵他百般劝说如何有半字入耳,伍子胥终落自刎的下场。
再说那越国,范蠡、文种再加勾践之卧薪尝胆,黄池一战终得三千越甲吞灭吴国。当且强盛之时,范蠡急流勇退,放弃官场,泛舟于湖上,终成陶朱公之美名。可怜苦心之人文种,不知变通战战兢兢而惨遭灭门。
他们四人皆乃当世之贤,行于世间如水者当属孙武、范蠡,好始好终,留那妙哉一生任人评说。而终持一心者如子胥、文种,他们忠心一世却不得安眠黄泉。何以天堂地狱邪?则乃“若水”二字尽释也。如水之随圆就方,当尽其才时则展现无遗,当收其华时则完美收官,潇洒行世岂不乐哉?何有那么多遗恨?如水之过石,飘然流然。
然纵如水般润滑行世,当则有己之骨气,若似那张仪、赵高之辈,何以得水之精妙?他们虽享尽荣华,得己之私欲。又有谁人多赞一词?水之过臭污渠,则随之脏而黑臭,这样的水自然不可游刃于世间,虽奔腾,不过一栖之地而后停滞。如此之水不做也罢。
当如水般毅然决然,只一心奔入大海,得其所属。如若不可,则宁入清流小溪以至断流也不苟且而成一塘死水。惹得一世烘臭。屈子、项籍、岳飞,纵然生命之歌戛然而止,自有后人为其传唱万年,他们的灵魂仍如那至清之水,在历史长河中汩汩不息。如此之水,轰轰烈烈,辉辉煌煌,虽则断流,又有何遗憾,终成一世之名而后止。
上善若水任方圆,是一种刚柔并济,是一种直曲结合。秉水之心,持水之道,以包容之态对待宇宙万物,恬淡静美如水,行于世则毒虫猛兽为之让道,河流高山为之筑桥,直达生命之至善。
阅卷组点评:
这是一篇材料丰富、文采斐然的议论性散文。文章以独特的视角和别致的写法,诠释了“人生如水行世”的主题,表述了对上善若水、如水行世的思考。文章主体部分有机融入文种、夫差、勾践等历史人物,很好地充实了内容,丰富了内涵。语言富有诗意,古风盎然,多用长短句构筑了语言的灵动美。文化典故、诗词歌赋的引用,表达了关于“方圆”的理性认识,显示出个人丰富的文化积淀和思维深度。
核心亮点:
材料丰富 角度新颖
语文学习资料
第四篇: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限时对点规范训练4 特殊句式译到位
限时对点规范训练4 特殊句式译到位
(用时:45分钟 满分:50分)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
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孔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又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合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选自《颜氏家训·治家篇》)(1)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4分)译文:
(2)奢则不孙,俭则固。(3分)译文:
(3)俭者,省约合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3分)译文:
答案(1)家庭内部如果取消责罚,那孩子们的过失马上就会出现;刑罚施用不当,那老百姓就会手足无措。(得分点:“笞怒废于家”,介宾结构后置句;“中”,合适,确当;句意对)(2)奢侈了就不恭顺,节俭了就固陋。(得分点:“孙”,通“逊”,恭顺;“固”,固陋;句意对)(3)俭省,是合乎礼的节省;吝啬,是对困难危急也不体恤。(得分点:固定句式“„„之谓也”;“穷”,困难危急;句意对)参考译文
教育感化这件事,是从上向下推行的,是从先向后施加影响的。所以父不慈爱则子不孝顺,兄不友爱则弟不恭敬,夫不仁义则妇不温顺。至于父虽慈爱而子要叛逆,兄虽友爱而弟要傲慢,夫虽仁义而妇要欺侮,那就是天生的凶恶之人,要用刑罚杀戮来使他畏惧,而不是用训诲诱导能改变了的。
家庭内部如果取消责罚,那孩子们的过失马上就会出现;刑罚施用不当,那老百姓就会手足无措。治家的宽仁和严格,就好比治国一样。孔子说:“奢侈了就不恭顺,节俭了就固陋。与其不恭顺,宁可固陋。”又说:“如果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和美德,但只要他既骄傲又吝啬,余下的也就不值得称道了。”这样说来是可以俭省而不可以吝啬了。俭省,是合乎礼的节省;吝啬,是对困难危急也不体恤。当今常有讲施舍就成为奢侈,讲节俭就进入到吝啬;如果能够做到施舍而不奢侈,俭省而不吝啬,那就很好了。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温造,字简舆。性嗜书,不喜为吏,隐王屋山。寿州刺史张建封闻其名,书币招礼,造欣然曰:“可人也!”往从之。建封虽咨谋,而不敢縻以职事。及节度徐州,造谢归下邳,慨然有高世心。建封恐失造,因妻以兄子。
长庆初,以京兆司录为太原幽镇宣谕使,召见,辞曰:“臣,府县吏也,不宜行,恐四方易朝廷。”穆宗曰:“朕东宫时闻刘总,比年上书请觐,使问行期,乃不报,卿为我行喻意,毋多让。”因赐绯衣。至范阳,总橐鞬郊迎。造为开示祸福,总惧,矍然若兵在颈,由是籍所部九州入朝。还,迁殿中侍御史。(选自《新唐书》)(1)建封虽咨谋,而不敢縻以职事。(2分)译文:
(2)建封恐失造,因妻以兄子。(2分)译文:
(3)臣,府县吏也,不宜行,恐四方易朝廷。(2分)译文:
(4)朕东宫时闻刘总,比年上书请觐,使问行期,乃不报。(4分)译文:
答案(1)张建封虽然凡事都请教他,但不敢以职任束缚他。(得分点:“縻”及介宾短语后置句式)(2)张建封担心失去温造,于是把兄长之女嫁给温造为妻。(得分点:“恐”“因”“妻”及介宾短语后置句式)(3)我不过是府县跑腿小吏,初任要职,不宜担当使者身份前往,恐怕天下轻视朝廷。(得分点:“宜”及判断句)(4)我在东宫时,听说刘总请求入觐,等到我即位,连年上书不断,派人问入觐行期,却不予答复。(得分点:“比”“使”“乃”“报”)
参考译文
温造,字简舆。温造性情喜好学习,不喜欢应试做官,隐居王屋山。寿州刺史张建封听说他的名声,致书信钱财聘请他,温造欣然对家人说:“这是位了不起的人啊!”于是到寿州跟从张建封。张建封虽然凡事都请教他,但不敢以职任束缚他。等到张建封授节徐州,温造回到下邳,有超脱尘世之心。张建封担心失去温造,于是把兄长之女嫁给温造为妻。
长庆初,温造凭借京兆府司录的身份被任命为太原幽镇宣谕使,皇上召见他,温造推辞说:“我不过是府县跑腿小吏,初任要职,不宜担当使者身份前往,恐怕天下轻视朝廷。”皇上说:“我在东宫时,听说刘总请求入觐,等到我即位,连年上书不断,派人问入觐行期,却不予答复。你前去替我说明意图,不要多加辞让了。”于是赐给温造绯衣。温造到范阳,刘总携弓带箭在郊外迎接。温造便宣布圣旨,讲明祸福得失,刘总害怕,仿佛兵刃加于脖颈 2
之上一般,从此率领自己所部九州归顺朝廷。等到温造出使还朝,调任殿中侍御史。
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郭舒,字稚行。幼请其母从师,岁余便归,粗识大义。乡人、宗人咸称舒当为后来之秀,终成国器。始为领军校尉,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王澄闻其名,引为别驾。澄终日酣饮,不以众务在意,舒常切谏之。及天下大乱,又劝澄修德养威,保完州境。澄虽不能从,然重其忠亮。
舒少与杜曾厚,曾尝召之,不往,曾衔之。至是,澄又转舒为顺阳太守,曾密遣兵袭舒,遁逃得免。(选自《晋书·卷四十三·列传十三》)(1)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4分)译文:
(2)澄虽不能从,然重其忠亮。(3分)译文:
(3)舒少与杜曾厚,曾尝召之,不往,曾衔之。(3分)译文:
答案(1)(郭舒)因为犯了擅自释放司马彪的罪过,被廷尉拘囚,当时的人大多认为他为人仗义。(得分点:“系”“廷尉”、意念被动句及大意)(2)王澄虽然没有听从郭舒的劝告,但是敬重他的忠诚坚贞。(得分点:“从”“重”“亮”及大意)(3)郭舒年轻时与杜曾交情深厚,杜曾曾经征召郭舒,郭舒不肯前往,杜曾对他(这件事)怀恨在心。(得分点:“厚”“衔”及大意)参考译文
郭舒,字稚行。他年幼的时候请求母亲让他拜师求学,学了一年多就回家了,粗略懂得了为人处事的要义。乡里人、宗族人都称他会是后起之秀,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郭舒开始做官担任领军校尉,因为犯了擅自释放司马彪的罪过,被廷尉拘囚,当时的人大多认为他为人仗义。王澄听说了郭舒的声名,征召他担任别驾。王澄整天痛饮,不把政务放在心上。郭舒经常直言劝谏他。等到天下大乱的时候,郭舒又劝王澄修养德行,树立威望,保全州境。王澄虽然没有听从郭舒的劝告,但是敬重他的忠诚坚贞。
郭舒年轻时与杜曾交情深厚,杜曾曾经征召郭舒,郭舒不肯前往,杜曾对他(这件事)怀恨在心。到这时候,王澄又调郭舒担任顺阳太守,杜曾暗中派兵袭击郭舒,郭舒逃走免于灾难。
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 3
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选自《孟子·梁惠王下》)(1)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2分)译文:
(2)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2分)译文:
(3)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4分)译文:
(4)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2分)译文:
答案(1)(这次冲突中)我手下的官吏战死的有三十三人,而老百姓却没有谁死在这件事上。(得分点:“莫之死也”,宾语前置句)(2)杀了他们吧,却又杀不了那么多;不杀吧,又憎恨他们看着长官被杀死却不去救援。(得分点:“长上之死”,意念被动句)(3)歉收饥荒的年头,您的老百姓,辗转饿死丢在沟坑里的年老体弱者,逃散到四面八方的强壮者,接近千人了。(得分点:“凶”,“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定语后置句)(4)而您的谷仓里却堆满了谷子,库房里盛满了金银财宝,您的官吏没有谁来把上述情况向您报告:这是在上位的官吏骄纵傲慢,不关心下层百姓而且残害他们的做法呀。(得分点:“莫”,没有谁;“是上慢而残下也”,判断句)参考译文
邹国和鲁国发生了战争。邹国国君穆公问孟子道:“(这次冲突中)我手下的官吏战死的有三十三人,而老百姓却没有谁死在这件事上。杀了他们吧,却又杀不了那么多;不杀吧,又憎恨他们看着长官被杀死却不去救援。对他们该怎么办才好呢?”孟子回答说:“歉收饥荒的年头,您的老百姓,辗转饿死丢在沟坑里的年老体弱者,逃散到四面八方的强壮者,接近千人了;而您的谷仓里却堆满了谷子,库房里盛满了金银财宝,您的官吏没有谁来把上述情况向您报告:这是在上位的官吏骄纵傲慢,不关心下层百姓而且残害他们的做法呀。曾子说:‘当心啊当心啊!你怎样去对待人家,人家也将怎样回报你。’老百姓从今以后会把官吏原来对待他们的态度反过来对待官吏的,您不要去责怪他们。只要您实行了仁政,老百姓就会爱戴他们的长官,甘心为长官效死了。”
5.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魏节乳母者,魏公子之乳母。秦攻魏,破之,杀魏王瑕,诛诸公子,而一公子不得,令魏国曰:“得公子者,赐金千镒。匿之者,罪至夷。”节乳母与公子俱逃,魏之故臣见乳母而识之,而求出公子,曰:“今魏国已破,亡族已灭。子匿之,尚谁为乎?”母吁而言曰: 4
“夫见利而反上者,逆也。畏死而弃义者,乱也。今持逆乱而以求利,吾不为也。且夫凡为人养子者务生之,非为杀之也。岂可利赏畏诛之故,废正义而行逆节哉!妾不能生而令公子禽也。”遂抱公子逃于深泽之中。故臣以告秦军,秦军追,见争射之,乳母以身为公子蔽,矢着身者数十,与公子俱死。秦王闻之,贵其守忠死义,乃以卿礼葬之,祠以太牢,宠其兄为五大夫,赐金百镒。君子谓节乳母慈惠敦厚,重义轻财。夫慈故能爱,乳狗搏虎,伏鸡搏狸,恩出于中心也。诗云:“行有死人,尚或墐改)注 墐(jìn):通“殣”,掩埋。
(1)夫见利而反上者,逆也。畏死而弃义者,乱也。(3分)译文:
(2)乳母以身为公子蔽,矢着身者数十,与公子俱死。(3分)译文:
(3)诗云:“行有死人,尚或墐之。”此之谓也。(4分)译文:
答案(1)那些见到利益而背叛国君的人,是叛逆。怕死而放弃正义的人,是作乱。(得分点:“反上”“逆”“弃义”“乱”,判断句)(2)乳母用自己的身体替公子遮蔽,射到她身上的箭有数十支,(最后乳母)和公子一起死了。(得分点:“以”“蔽”“矢”“俱”)
(3)《诗经》说:“走在路上看见有死人,尚且有人把他埋葬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得分点:“行”“尚”“或”,“此之谓”为宾语前置句)参考译文
魏节乳母,是魏公子的乳母。秦国攻打魏国,攻破城池,杀了魏王瑕,诛杀各位公子,但有一位公子没被抓到,(秦王)对魏国下令说:“抓住公子的人,赏赐金子千镒。藏匿他的人,罪行是灭族。”魏节乳母与公子一起逃跑,魏国的
旧臣见到乳母并且认出她,要求她交出公子,说:“现在魏国已经破城亡国,族人都已经灭绝了。你藏着他还为了谁呢?”乳母叹息说:“那些见到利益而背叛国君的人,是叛逆。怕死而放弃正义的人,是作乱。现在要叛逆作乱并且以此谋取利益,我不做。而且帮人养育儿子,是为了使他活着,而不是为了杀他。怎么可以因为(想得到)赏赐获取利益且害怕被诛杀的缘故,废弃正义做违背节义的事呢!我不能活着而使得公子被抓。”于是抱着公子逃到深泽中。旧臣把这件事告诉秦军,秦军追赶他们,看到(他们并)争相用箭射杀他们,乳母用自己的身体替公子遮蔽,射到她身上的箭有数十支,(最后乳母)和公子一起死了。秦王听说这件事,认为她为了坚守忠心和义气而死很可贵,于是按照大臣的礼仪安葬她,用太牢来供奉,恩赐她的哥哥为五大夫,赏赐金子一百镒。(后世的)君子认为魏节乳母仁慈、恩惠、忠厚,看重正义,轻视钱财。仁慈所以能大爱,(正在)哺乳的狗(敢)跟老虎搏斗,孵蛋的鸡(敢)
[注]
之。”此之谓也。(选自《列女传》,有删 5
跟狐狸搏斗,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诗经》说:“走在路上看见有死人,尚且有人把他埋葬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第五篇:2018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题型组合练习(含答案及解析))
【语用+名句+文言文+作文】
一、综合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面对“中华匠人”的称号,他多次表态说,自己并没有倚马可待的高超本领,只是把每一个工作的步骤做到最细致,以挑剔的眼光面对自己的工作而已。
苦难出佳作,蚌病成珠这样的规律在古代诗人身上屡见不鲜,不得志的李商隐、亡国之君李煜……他们的文章均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
广州地铁的乘客确实存在着一些有待改正的行为,比如不少乘客习惯拥堵在站台的车厢出口处,将出口堵得水泄不通,令下车的乘客举步维艰。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近来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官方举办论坛,民间街谈巷议,媒体沸反盈天,风光一时无两。
乡村的文明建设要从细节做起,一些地方的“调停会”制度就非常好,由于他们的调解,积不相能的邻居也能够和睦相处。
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了1.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当仁不让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A.
B. C. D.
C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句意是指“工作细节”,不合语境。蚌病成珠:指珍珠由蚌痛苦孕育而成,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使用正确。举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也可形容处境。使用正确。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只能用来形容人,不能作“话题”的定语。积不相能:表示双方长期互不亲善,不和睦。使用正确。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此处语境没有不“不退让”之意,该成语不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大多数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容易导致心理产生一系列问题,而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此时,便显得尤为重要。
B.超微颗粒污染物已被确定是一种健康风险,它能够引发诸如哮喘、心脏病、肺癌等疾病,还会侵害大脑,加速认知老化,甚至可能增加痴呆症的患病概率。
C.英国媒体报道称,将来无论哪一种癌症患者,都可以得到符合个体特点的预约免疫治疗法,这种新疗法可以让患者的免疫系统主动出击,杀灭每一个癌细胞。
D.国家建设领导小组启动《中国制造2025》的11个配套实施方案,旨在为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
C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偷换主语。在“容易导致心理产生一系列问题”处,偷换了主语。B项,主宾搭配不当。主语“超微颗粒污染物”和宾语“健康风险”不搭配,应在主语前加“吸入”。D项,表意重复。“旨在为了”语义重复,去掉“为了”。] 3.某品牌手机客服中心接收到了消费者反映手机问题的电子邮件,以下是客服人员向消费者回复的部分内容,请你选出用语最恰当、得体的一项(3分)()A.感谢您的来信与支持,给您带来诸多不便,我们深表遗憾。B.请别着急,我们会尽快为您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资讯和服务。C.手机出现问题有我们的责任,也难保没有你错误操作的原因。D.今后您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如有任何问题我们定会鼎力相助。B [A项,“深表遗憾”不恰当。C项,“也难保没有你错误操作的原因”不得体。D项,“鼎力相助”为敬辞,用词不当。]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____,但与此同时,一些公民的价值观出现功利化倾向,时常出现一些“失德”现象。因此“全民阅读”的提出是缓解这种现象的有力措施。目前,“全民阅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____。对个人而言,阅读是一种学习知识的方式,也是树立正确价值观、进行道德教育的途径。对国家而言,____,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保障。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作答此题要注意联系上下文。根据处后面的内容即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背景下的“失德”现象及转折词“但”可知,处应该填写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处,结合后文的并列关系,“对个人而言”和“对国家而言”,可知处应填写与“阅读对国家和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类似的内容。处,结合前后文可知处应填对国家来说阅读的重要作用。【答案】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阅读对国家和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全民阅读”能够增强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每句2分)5.下图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请用简洁的语言从图中总结出两条知识遗忘的规律,并总结一下这张图在学习方面给你的启示。(6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规律: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要总结“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中的知识遗忘规律,首先应注意该曲线的特点,尤其是遗忘速度减缓处的时间分界点,然后再结合遗忘的趋势等方面进行总结。如从遗忘的速度来看,先快后慢;从遗忘的趋势来看,一天之后遗忘的速度是趋缓的。由此获得的启示就是在学习、识记完知识后,应该及时复习。
【答案】 规律:在学习识记完某一知识后,遗忘就开始发生。(2分)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在起始阶段遗忘的速度较快。(2分)(或:在识记某一知识后,第一天遗忘速度最快。一天之后遗忘速度趋缓。)启示:在学习、识记完知识后,应该及时复习,复习越及时,效果越好。(2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出师表》中诸葛亮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为己任,而他认为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描写琵琶女梦忆往事,醒来粉泪纵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客悲叹自己只得在秋风中用悲凉的箫声寄托苦闷之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高考要求默写的篇目熟记于心,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例如(1)句中“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2)句中的“梦忆往事”“粉泪纵横”,(3)句中的“秋风”“箫声”“寄托”都是重要的提示。【答案】(1)(至于)斟酌损益 进尽忠言(2)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3)托遗响于悲风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9分)樊深,字文深,河东猗氏人也。早丧母,事继母甚谨。弱冠好学,负书从师于三河,讲习《五经》,昼夜不倦。魏永安中,随军征讨,以功除荡寇将军,累迁伏波、征虏将军、中散大夫。尝读书见吾丘子,遂归侍养。
魏孝武西迁,樊、王二姓举义,为东魏所诛。深父保周、叔父欢周并被害。深因避难,坠崖伤足,绝食再宿。于后遇得一箪饼,欲食之;然念继母年老患痹,或免虏掠,乃弗食。夜中匍匐寻母,偶得相见,因以馈母。还复遁去,改易姓名,游学于汾、晋之间,习天文及算历之术。后为人所告,囚送河东。属魏将韩轨长史张曜重其儒学,延深至家,因是更得逃隐。太祖平河东,赠保周南郢州刺史,欢周仪同三司。深归葬其父,负土成坟。大统十五年,行下部县事。
太祖置学东馆,教诸将子弟,以深为博士。深经学通赡,每解书,尝多引汉、魏以来诸家义而说之。故后生听其言者,不能晓悟。皆背而讥之曰:“樊生讲书多门户,不可解。”然儒者推其博物。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六官建,拜大学助教。建德元年,表乞骸骨,诏许之。朝廷有疑义,常召问焉。后以疾卒。
深既专经,又读诸史及《苍雅》、篆籀、阴阳、卜筮之书。学虽博赡,讷于辞辩,故不为当时所称。撰《孝经(问疑)》《丧服问疑》各一卷,撰《七经异同说》三卷、《义纲略论》并《目录》三十一卷,并行于世。(节选自《周书·樊深传》)【注】 即丘吾子。春秋时孝子。长史:古代职官名,将军的属官。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 B.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 C.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 D.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 B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文言文断句题,要注意句意及句子结构,然后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往”意为“去”,与“还”相对,常意为“常常,经常”,做“据鞍读书”的状语,因此“往常”中间需要断开,据此排除A、C两项。“后”意为“后来”,是“除国子博士”的时间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D项,选B。]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弱冠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龄。古代男子20岁举行冠礼,表示已长大成人。
B.经学是训解或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它形成于汉代,汉武帝后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C.六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又称六卿。D.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用语,有时也指游子企盼返归故乡安度晚年。D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D项,乞骸骨也称赐骸骨,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用语,没有“游子企盼返归故乡安度晚年”之意。]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樊深经历坎坷,侍亲至孝。他在避难时,宁愿自己挨饿,也要送食物给继母;平乱后,他归乡负土筑坟葬父。
B.樊深一生好学,至老不渝。年轻时,他负书出门拜师,孜孜不倦讲习《五经》;年老时,仍书不离身,分秒必争,不懈学习。
C.樊深学识渊博,但不被认可。他解说经书,常常广征旁引汉、魏以来诸家学说,学生不能领悟,人们都在背后讥讽他。
D.樊深精通经学,涉猎广泛。他撰写了诸多解经著作,流行于世,也在史学、文字学、阴阳学等领域有所了解。
C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与原文不符,原文说“故后生听其言者,不能晓悟”“然儒者推其博物”,即虽然听他讲课的学生不能理解他,但是儒生都推崇他通晓众物、见多识广。]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属魏将韩轨长史张曜重其儒学,延深至家,因是更得逃隐。(5分)译文:____________ 学虽博赡,讷于辞辩,故不为当时所称。(5分)译文: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实词要字字落实,注意文言句式的翻译。第句的关键词及翻译:“延”,邀请;“更”,再次。第句的关键词及翻译:“赡”,丰富;“讷”,不善于或不擅长;“为……所”,被。【答案】 恰逢魏将韩轨的长史张曜器重他(樊深)的儒学,邀请樊深到他的家中,(樊深)因此再次得以逃脱隐匿。(得分点:“延”“更”各1分,句意3分)(樊深)学识虽然广博丰富,却不善于言辞辩说,因此不被当时人们所称道。(得分点:“赡”“讷”“为……所”被动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
樊深字文深,是河东猗氏人。早年丧母,侍候继母十分孝顺谨慎。弱冠之年喜好学习,背负书籍从师于三河,讲议研习《五经》,日日夜夜不知疲倦。魏永安年间,随军征讨,以功劳任荡寇将军,数次升迁为伏波、征虏将军、中散大夫。曾经在读书时读吾丘子,因而归家侍候奉养父母。
魏孝武帝西迁,樊、王二姓起义,被东魏诛杀。樊深的父亲保周、叔父欢周都被杀害。樊深因为避难,坠落山崖跌伤脚,两天没吃饭。之后得到一竹篮饼,本想吃;但想到继母年老,身患痹症,可能没有遇难,因而不吃。夜晚匍匐寻找继母,恰巧得以相见,于是把食物给继母。回家后又悄悄离开家乡,改易姓名,在汾、晋地区游学,学习天文及数学历法。后来被人告发,囚送到河东。恰逢魏将韩轨的长史张曜器重他(樊深)的儒学,邀请樊深到他的家中,(樊深)因此再次得以逃脱隐匿。
太祖平定河东,追赠樊深的父亲保周为南郢州刺史(谥号),叔父欢周为仪同三司(谥号)。樊深归家安葬父亲,亲身背着泥土建成坟墓。大统十五年,代理下邽县事。
太祖在东馆设学校讲学,教授诸将子弟,任樊深为博士。樊深精通经学,讲解经书时,经常引用汉、魏以来各家学说来解释。所以听讲的学生,不能理解。背后都讥讽他:“樊生讲书所引门户太多,不可理解。”但是儒生都推崇他学识渊博。其性情喜好学习,到老也不懈怠。早晚来往,骑在马上也读书不停,以至于马惊而坠地,手脚都摔折了,但最终还是没有改变这种习性。后来授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建立六官,拜任太学助教。建德元年,上表请求退休,诏书允许。朝廷有疑问,经常召他来询问。后来因病去世。樊深既专于经书,又熟悉诸史及《苍雅》、篆籀、阴阳、卜筮之书。(樊深)学识虽然广博丰富,却不善于言辞辩说,因此不被当时人们所称道。撰写有《孝经(问疑)》《丧服问疑》各一卷。另撰写《七经异同说》三卷、《义纲略论》并《目录》三十一卷,都流行于世。
三、作文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钱江晚报》报道,2006年内蒙古地区理科高考状元石悦,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在北京大学深造。读研期间拿到国家奖学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却最终成为网络游戏直播者,目前在某网络直播平台拥有109万关注,新浪微博90万粉丝。回首自己的人生,她说导师的话坚定了她的信心。“她告诉我,人生不是规划出来的,人生是跟随自己的灵感和直觉走出来的,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不要扑灭你心中的小火苗。”“一个不设限的人生,真的是会从跟随心声走的每一步里开出花来的。”
你如何看待她的人生选择?请结合你的思考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这种作文题不像一般的材料作文那样具有明显的倾向性,考生对材料所呈现的事件可以见仁见智,从肯定或否定方面立意。对于石悦的人生选择,从肯定的方面考虑,作为一个建筑系的高材生,她本身就有一个确定的人生轨迹,即建筑助理——建筑师——高级建筑师,而她放弃常规选择,成为一名网络游戏直播者,在电竞产业开辟新战场,据此可从勇于开拓、不因循守旧的角度立意。从否定的方面考虑,国家为了培养专业人才要花费大量资源,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个人也投入很多的精力,放弃学有所成的专业而当网络游戏直播者,学非所用,是一种人才浪费,据此可以从坚守、不忘初心等角度立意。审题时,要将材料放在时代背景下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如将该事件和种种网络红人、明星梦联系起来,就可以发现急功近利和浮躁不安的时代病,如此则会有更深刻的立意。【参考立意】
因时而异,学会调整方向,转身之处天地宽。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不在一条道上走到黑。心有多高天就有多远,人生要有大目标。学有所用,人尽其才。
坚守是一种美丽,不必这山望着那山高。克服浮躁病,修炼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