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晚霞更美
让晚霞更美
“把余热留给青年,让晚霞更美”这是 常说的一句话。自从他退居二线后,曾从事教育、组织人事、工会、行政监察、基层工会主席(关工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等工作,无论干什么工作,他都特别注重青年同事的培养,热心指导青年的工作及学习,把关心青年的成长当做工作任务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完成的很出色。2009年绥化分局党委授予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06年7月调任离退休干部科任科长工作,同时兼任牧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兼任关工委办公室主任职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这是党和国家对青年一代寄予的殷切期望,也是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方向性指引。从古至今,历朝历代、历次变革都用实事证明:“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在继往开来的历史新时期,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时代背景下,关心下一代工作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臵,作为一名老党员、作为一名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领导干部就应肩负起这一重大责任,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注重自身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需要一支本领过硬的组织队伍,这是做好关工工作的基础。一是继续深化“四型”关工委组织建设,强化关工组织的学习、调研、服务和创新能力。完善关工干部学习制度,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规律,以创新理论指导工作实践,提高关工委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创新能力和业务水平,提升关工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二是壮大“五老”队伍。动员广大离退休人员积极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积极发挥老同志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为关心下一代事业贡献余热。三是推进共建工作。在巩固垦地共建、林地共建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企地共建,在创新共建方式、丰富共建内容、提升共建水平、拓展共建成果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合作双赢。
二、强化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关工委组织在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帮困扶助、心理矫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力量建立普法长效机制,多措并举,大力宣传,积极推动全社会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保护未成年人权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法律法规,推广普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等典型活动品牌,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二是主动投身社区矫正,做好失足青少年的帮教工作。聘请“五老”担任社区矫正志愿者,建立“结对帮教”和“老少共建”模式,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形式,帮助未成年矫正对象甩掉心理阴影,走出就业、生活、学习上的困境。三是致力扶贫帮困解忧,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对特困生适时给予捐资助学,帮助完成学业。对流失生、辍学生,组织“五老”配合学校,逐人逐户帮助解决学习生活困难,做好学生及家长的规劝和思想工作。为中考、高考落榜生进行文化、技能辅导,帮助解决就业。对留守生和流动生给予特殊关爱。
三、突出主题教育。深化“老少共铸中国梦”主题教育,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认真学习、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倡导”,组织关工委全体成员、广大“五老”认真学习,只有学得透,才能宣传好。二是继续以深入开展“老少共铸中国梦”主体活动为载体,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培育。在巩固以往成果基础上,组织广大“五老”深入基层,对青少年进行中国梦的宣讲,让青少年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辉煌,了解中国基本国情,认清他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感。三是强化舆论宣传工作,搭建沟通平台。积极争取新闻媒体的支持,创建更多、更好、更具影响力的宣传媒介和交流平台,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四、关爱人才培养
紧紧围绕牧场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干部培养、职工教育、北大荒核心价值观培养、新闻宣传等要求,开展培养人才工作,制定人才培训三年计划,以党史知识、人生观、事业观、价值观以及写作知识、业务知识、领导方法为主要培训内容。通过培训,青年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明显提高,先后培养树立辛虹、刘广中、靳少堂等三名同志分局及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典型;培养树立了王燕飞、崔丽、曲主题读书活动典型。无论在那个工作岗位上,都特别关注青年干部写作能力的提高,帮助单位青年同事完成内业建设工作,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特别是先进性教育、路线教育等青年同志没接触的新活动,总有一些青年同志咨询或来单位就教,他都能放下手中的工作,爱心帮助解决。遇到急报材料、或准备迎接上级检查时,宁可自己加班加点工作,也要帮助解决疑难,从不推托。
2012年调入畜牧科任工会主席兼任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职务,、该单位9名同志,有6名青年,所属38名专业技术人员中40岁以下青年占32人,占畜牧行业全体人员的80%以上.很显然,单位职工工作基本就是青年工作。为此在制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方案时把工作重点放在青年身上,将牧场的各种活动、团委、关工委的部署融进牧场经济建设工作中,通过活动激发青年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通过活动推动牧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通过活动培养青年干部,完成干部队伍老中青的梯队建设,培出能承担牧场建设的人才。通过近3年的努力,6名青年中,有1名同志被抽调到机关从事文秘工作,1名同志被牧场聘为管理干部,1名共产党员被牧场党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同志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特别是谷峰同志,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明显提高,现已基本掌握项目方案、科室业务工作汇报、总结等材料的起草能力,撰写的宣传稿件被各级网站刊用,有一篇繁育内容的稿件被黑龙江经济日报采用,今年6月份,被牧场党委列为党组织重点发展对象。
工作期间,注重典型的培养,用典型推动工作。畜牧科长陈彦民成为全省防疫工作先进个人典型,谷峰成为管局“十佳模范”、“道德青年”典型,荣任农场副场长,荣任 科长,调任 任 职务。
现在,他仍战斗在党务工作的岗位上,继续关心、关爱青年的成长。
用辛勤汗水、浓浓的心血,为美丽的夕阳图案抹上淡淡的、浓浓的色彩,把垦区的夕阳美景装扮的更加美丽,令国人瞩目。
第二篇:夕阳更红 晚霞更美主持稿
“夕阳更红,晚霞更美”之走进敬老院主持稿 走过了扬花飘絮的春天,走过了百花争艳的夏天,我们迎来了金果满园的秋天。
在这秋高气爽的大好日子里,我们重庆理工大学商贸信息学院团总支、学生会携手李家沱苦竹坝敬老院为老人们送来来自我们充满朝气的大学生的浓浓关爱。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全身心的爱着我们,教会我们做人做事,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我们最大的支持和温暖,步入老年之后,年迈体弱,孤独多病,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的他们,应得到我们及社会的关爱和帮助,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关爱老年朋友,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座的各位老人也曾有过充满回忆的青年时代,不知道你们可还记得电影《祖国的花朵》里那一首耳熟能详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下面就由陈薇屹和元瑾为我们演绎这首歌,大家欢迎。
听完了歌曲,我们的生活中也需要时常笑一笑。俗话不是说:笑一笑,十年少么。希望在座的各位听一听笑话,保持愉快的心情度过每一天。下面由赵婷婷、罗沙沙、蔡芳、杜小红四位同学带来《轻松一刻》
1984年一部名为《一剪梅》的电视剧红透了大江两岸,费玉清演唱的主题曲也唱得深入人心。下面我们就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何丹、陈凌娟、陈粤菲为大家带来这首经典的歌曲。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老年时代,总是又很多可以回味的美好记忆,这也印证了我们此次活动的主题“夕阳更红,晚霞更美”,下面就由王龙宇、陈可星、代莉带来诗歌朗诵,诗歌的名字是《夕阳红》。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学生在毕业时往往面临着寻找工作的难题,你瞧,这不是来了几位找工作的大学生么。请欣赏学生会心理健康与成才服务部的同学为大家带来的小品《今天我应聘》。
《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背后藏著许多歌曲作者与其外婆的故事,用真情唱自己的故事。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加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爱身边的老人。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易媛媛和谭玄同学为我们带来《外婆的澎湖湾》,用歌声来传达她们的真情实意。
欢乐的相聚总是短暂的。诚挚的祝福、真情的诉说、坦露的表白,那不尽的话语,那连绵的情意,一直萦绕在耳边、激荡在心头,久久难以忘怀!
我们收获的还有浓浓的真情。这真情,正是我们以赤诚之心一点一滴铸就。
感受这真情,如同畅游在碧波翻卷的海浪,深沉而舒展;如同徜徉在温暖细软的沙滩,柔润而充实。
暂别是为了更好地相聚,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的相逢。泛舟摇桨,把酒临风,波光涟漪,忘返留连!
再次感谢各位朋友的光临,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衷心祝愿各位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第三篇:让校园更美
让校园更美
教学目标:
1、通过校园扫描、“寻找濮小文明细节”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关心校园的情感,培养学生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和聪慧的大脑去创造美好生活的态度。
2、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养成时时处处关注校园、关爱他人、热爱生活的行为与习惯。
3、激励学生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用自己行动让校园更美好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1、调查表
2、校园存在问题的图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校园扫描,激起学生对校园生活探究的学习兴趣。
1、说一说,议一议。
师:我们在濮小学习2年了,学校的名字会写吗?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为什么?生交流、汇报。
2、利用图片,学生提出问题。
(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入手,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空间,提出一个或几个熟悉的话题,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典型的图片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活的积累提供了最直观的感性材料)
活动二:校园小调查,引导学生多方式、多角度收集资料。
1、发动学生用自己的慧眼,捕捉校园文明细节,寻找存在着的问题。
2、设计调查表,作好记录。
3、学生自由汇报“校园小调查”的情况。(可以是图片、照片、漫画、诗篇等)
4、教师参与学生调查的汇报、交流。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校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放开手脚,通过拍照、访谈、录像、画漫画等自己乐于参与的方式去熟悉生活环境、体验生活情趣、感受内在价值。教师也和学生一起观察交流,对调查时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平等对话。)
活动三:金点子行动,让学生学着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成果。
1、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很多好的方面,也看到一些不足的地方,你有什么想法?
2、师小结: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非常明白大家的意思,就是要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让我们的校园更美!那么就让我们行动起来,看看谁的金点子又多又好。
第四篇:让环境更美
让环境更美、让国旗更艳
林吉爱心小学争创园林化学校纪实
钟京田、陈华
沂山镇林吉爱心小学落成于2008年10月,是由常庄小学异地新建而成。自迁入之日起学校就本着“长远规划、以德育人,发挥特长,全面发展” 的办学理念,在美化、绿化过程中,以人性化,园林化为宗旨进行设计,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009年初春,学校聘请专家对校园的美化、绿化进行了整体设计,专家根据学校提出的设计理念设计为“五园一景”并绘制了效果图。其中前院东西两院,为花园。主题为:放眼世界,托起太阳。主图案是由金叶女贞、红叶小檗组成的两只眼型组合图形和两个太阳形图案。寓意学生在校学习的目的理想。园内其他地方植 玉兰、樱花、百日红、垂柳等高干花树,图案空间种植长绿草皮,四边镶嵌着小龙柏、红叶小檗组成的绿篱,图案与高杆花树间通有一条幽僻小径,完全以花园设计;后院东西两院,东院主题是“童话世界”,四周镶嵌小龙柏、红叶小檗组成的绿篱,中间主图案是一间小木屋和两个太阳,寓意孩子们的生活充满乐趣;西院设计主题是杏园飞歌,中植三年生杏树十株,四周镶嵌小龙柏、红叶小檗组成的绿篱,中间是一个小龙柏组成的讲台式的图案,寓意教师的教学工作,代表教师的生活;后
东院设计主题是:理想在我心中,主图案是两个较大菱形交汇后形成一个小的菱形,寓意数学中几何图形的变化,正是同学们要探索的知识,有了知识成就理想,这个设计与墙上的绘画融为一体,成为校园文化的一大亮点; 操场四周栽高干绿化树银杏、垂柳数棵。二期工程准备在操场南边建一凉亭为一景。
学校根据设计,多方筹集资金购买苗木。为了节省人工费,广大教职工放弃了节假日和星期天,从家中带来了头、铁锨、筢子等工具,刘修东校长还将自己的农用拖拉机开到了学校。翻地、整平移栽,放学前后,大课间都能见到老师忙碌的身影。经过二十多天的努力美化绿化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终因资金短缺,2009年没有完成全部的任务,虽然申报了园林化学校,但是没有验收合格。
2009年秋天,学校根据部分苗木已经成活并且非常繁茂的现实,采取修剪后自己扦插繁育苗木的措施,培育了1000多棵金叶女贞苗。大大缓解了学校的经济压力。
2010年6月,学校抓住镇政府改建的大好时机,全体教师奋斗一天,从大关拉回了一万多块硬化路面的水泥砖块。以及路边废弃的绿化苗木小龙柏1000多株,为学校的美化绿化工作创造了条件。
2010年暑假中,全体教师抽出假期中的二周时间,自己动手铺设硬化地面400多平方米,移栽苗木2000多株。仅此两项就为学校节省了两万多元的资金!同时学校积极与驻地村委联系,通过镇政府做工作,将学校前边的路达到了直通,并通过各种方法使路面铺上了柏油。
2010年9月县教育局对学校“园林化”做了初步验收。11月学校被教育局正式命名为临朐县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先进单位。广大师生感慨的说:“现在我们的环境更美了,国旗更艳了”。
第五篇:朗读让语文更美
朗读让语文更美
——2013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为期三天半的朗读培训在所有参训教师的齐读声中结束了。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我们大家一直都被感动着,一直都被吸引着。酷暑难耐,身兼数职的赵介平院长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为我们作课,他用那富有磁性的标准的男中音深深地吸引着在场的所有人,忘不了赵院长平易近人的步步引领,忘不了辅导老师的耐心指导,忘不了我们一起学习的热闹场面……
三天半的培训,不仅让我领略了大师的风采,更重要的是让我对阅读教学有了更准确更深刻的认识。
重新认识朗读
以前的我看朗读,觉得朗读不过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再加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读。但在学习的过程中,竟然发现自己原来的不少处理是错误的。不去关注文章的思想内容,不从全篇入手,是把握不准字、词、句、段所要表达的情感的。言语是有生命的,它是生命意识的表现,作为朗读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理应以自己的生命律动去叩问、探究文本的生命律动,才会真正做到代作者言,才是真正的有感情地朗读。“内明于己”,方可“外达于人。”
努力实现朗读
培训中,赵老师以《生命,生命》、《岳阳楼记》等为范文,针对不同的作品对教师们进行了现场指导,同时给老师们进行现场范读,和教师一起读。听着赵老师的声音,我感到震撼,突然觉得自己的声音怎么这么难听,都不敢说话了。从而也产生了想要学好朗读的迫切心情,听课变得尤为认真,生怕漏掉一句。只要是能张嘴练习,必定用心感受,用心朗读,尤其是在下午白银老师的辅导中,更是用心地揣摩、品味,我知道,任何理论都离不开实践,只有反复练习,细心揣摩,方可真正实现朗读。“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教学运用朗读
课标中,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有论者称“教学生读好课文是阅读课成功的最直接标志”是很有道理的,要朗读得好,势必要认真领会、准确表达文字作品的语词涵义和精神实质,基于理解感受的朗读才是真的朗读,而真的朗读必然会加深朗读者的理解感受。我想我应该把此次活动中学到的朗读技能技巧教给学生,学生通过这种训练既可以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诵读水平,又可以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培养人文情怀、人文精神,提升人的文化修养,这种寓教于乐的好方法我们何乐不为呢?记住:“将朗读进行到底!”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将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朗读,在积累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深入感受朗读的魅力,让语文教学更精彩!
(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