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又是一年叶落时
又是一年叶落时
寂静,不是孤独,不是清高;而是属于智者的反省与思量。
——题记
诗云:西风落叶秋悲泣,日暮萧萧楼上立。似乎叶落向来被看作生命衰竭的起始,由此联想到的秋也就有了凄凉悲怆的格调。纵观诸文人,对秋似乎也有说不尽,道不清的愁绪。见寂霜而叹白发,见叶落而怅余生,见归鸿而思故乡,见秋天的悲风愁雨则更是夜雨断肠声。
前几日连续天降冷雨,寂静的世界唯有雨声点饰,令人不自禁萌生一股忧郁。窗外的广玉兰叶滑落滴滴水珠,在夹着寒意的秋风中瑟瑟发抖。记忆的湖畔掠过黛玉的诗:“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也许那时黛玉也像我这般凭阑观雨,却又无法抑制心底的感伤。这诗也就是她那时心境的映射吧,诉出了不尽的悲绪。然而,秋真的就是这样的悲怆寂静吗?
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的寂静,是经历了春的繁华,夏的浮夸而来的,是坚强信念的重生!生命的确已经凋零,但这是为了在凛冬中存活下去的,智慧的舍弃。枯树凋残而终不倒,黄花昨日而终不灭。却看来年春天,这些在秋天学会寂静,学会舍弃的,不又一次重生了吗?它们学会了舍弃浮华,舍弃无用,将意志凝聚来面对困苦。秋的寂静,是无与伦比的,静得深邃。
天时之秋,亦如同人。社会是个大染缸,即便是最善良的人,心也已经成为一团交叠的欲望或一种浑浊的冲动。若是秋天的树为了美丽,为了繁华留下了所有花与叶,那么它还能再美起来吗?沉重的包袱一定会将它压垮。我们的面前也定有凛冬,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在眼花缭乱的纷扰世界中寂静下来,舍弃无用的包袱和欲望。凝聚起自己的意志,任凭风吹、雨打、火烧,我自巍然不动。倘使人的心里装着太多的包袱和欲望,岂不是寸步难行。为了同一个目标,轻装上阵总比背着一座山来得快。
人在黑暗中前行,总不能横冲直撞,而是要冷静下来,用一颗寂静的心来思量,来反省。与其追求浮夸,迷恋繁华,倒不如铭记秋的寂静,在无人的港口停泊自己,感受心的洗濯......
第二篇:又是一年,银杏叶落时
秋已过,人归晚。跟着时间的浪头,走到了银杏落叶的时候,乍一抬头,一树苍黄,惹人伤怀颜色,只不过,因心里有了悲凉意境,才会觉得时光染上凄苦的颜色。我来时,将脚步缓慢再缓慢,看那些落叶,翩翩而下,像一只翻飞的蝴蝶,逗弄着风的多情。一枚落叶,将自己完全忘记,只是落下,随着风的抚慰,静美,死如秋叶,这种淡然,这种寂静的美好,有时候怎么都感觉有一点沉重的意味,毕竟是一个季节的重量,就像人,毕竟是往日走过的痕迹,在一刻之间想起,在一瞬间放下。在教室里的那个角落,看窗外的银杏,我惊叹于自然的染色,染出这造物的美丽,即使伤春悲秋,即使感叹不尽,也多了一分留恋,九分赞美。我走过的时候,记得脚下刻意让开的场景,不忍心踩踏一片叶子多情的心,不忍将等待的心化作破碎的柔情,叶子在地上,是一生最后的等待,而等到的是扫帚无情的洗尽,堆在一起,就像将秋天反复的对折着,直到很小很小,小到每个人都可以一眼看尽,甚至是小到每个人都可以放在手里,就那样,很小很小。那几棵银杏树叶还是不同的颜色,一棵的淡黄,一棵是浓浓的黄色,淡的黄,青的绿,这是秋天最后的足迹,绵长到冬季的深情。一片落叶,将季节的韵脚拉长,很长很长。已经是每个人都在说冬天的时候,黄叶,秋天,我还记得,看见叶子的人也都记得。有时候觉得时间特快,以树叶的颜色作为时间的参考,一天就是一个样子,何尝不是人是物已非呢?我还是那样的我,而你已不是当初。这是来到老校区的第一次银杏黄叶,当时在新校区已经看过了三年,那边银杏很多,某种程度上更加的美丽,只是换个地方,换一种场景,稀疏的几棵银杏,又是另外一种美丽。我是在以这种场景怀想另一种光阴,过去,现在,一次对比,只是各有千秋。回不来的过去,还可以重新去看的场景,问一个人,说银杏还未落叶,不是很美丽。待到银杏落时节,我会带着回忆带着憧憬,重新和你相遇。所以,在一场相遇之中美丽。所以,在一次美丽中相遇。我不幻想,那飘渺的未来,将银杏看尽时,冬雪是另一场相遇,另一场美丽。我不忘记,有关昨日,有关记忆,有关的我记得的一切,那是收获,那是美丽。以前的时候,总是喜欢在落叶的时候捡起几片,在一大片的树叶当中寻找出一个最美好的,写上几句感情的话语,做一个季节的收藏,以为收藏叶子,就是一直拥有季节,后来那些树叶都失去了,只留下几张还在日记本里的,和日记一起,相互致意,相互倾诉,每一次翻开,去年的日记,还有去年的树叶。而今年,不再捡起树叶,只是走过,任落下的叶子打在偶然经过的身上,将脚下的让开。一个朋友在朋友圈上说,散落得满地都是的叶子,有一种凉薄的况味。无奈岁月太过无情,才选择飘零。觉得说的很美,在幽幽的小路上,叶子,青的、黄的、淡黄的、火红的,一地叶子,就像是一地心情的,不谈伤悲,更多的则是一种静好安然之味。她的文字里,总有一种伤悲的情义。时光流去,未必不是一种新生,何必伤悲不已呢?我也将淡看人生,一如将秋叶看尽。说时容易,真到做时,未必那么轻便随意。无论如何,又是一年,银杏叶落时节。我只想,将回忆留下一点痕迹,可供未来的回想,曾经,也曾如此。
第三篇:又是一年月圆时[定稿]
又是一年月圆时
今夜没有雨打芭蕉云遮月,却见圆月皓空星作伴,天上人间皆良景。月圆时,谁又能真正解读其中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东坡最能解千古人心。又是中秋,又是一年月圆时呵!
中秋赏月,是人生的一大美景。一年中,有十二次圆月,而唯独中秋节的月亮,牵动着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心。一轮洗尽铅华的中秋月以它惯有的沉静月月年年地向人世间波洒着充满诗意的理性光辉。中秋月,它背负着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洇浸着几多离愁,几多相思,年年如是,岁岁依旧。中秋赏月成了人,特别是文人与月的一场天上人间的对话,成了人对月的一次心灵解读。也成为中国人对情感尽情释放的一个节日。在中国人心目中月亮具有的天庭的神秘和怅寥感觉,在中国文化的诗意中,故乡的月圆选择了这个天高气清的季节,让情感的寄托和比喻便更多了一层中国人特有的情结,这种情结是和我们民族大团圆情结一致的,而圆月时节的月亮,便是这样用永远充满新意的情结,多了些写实的寓意。中秋,是思念拔节的日子。人世间的思念,像一大片一大片的青草,疯长着,堆积着,涌动着,蔓延到天际:或是远方的儿子,激动地用家乡话,附着话筒,深情为父亲唱生日歌;或是慈爱的母亲,戴着老花镜,走针串线,正为海外的女儿织着毛衣;或是相爱的情人,彼此用最亲近,最甜蜜的短信诉说最遥远的相思情。中秋,是诗香飘飞的日子。唐李白的《月下独酌》是诗人、身影、明月寂寞地合成,逸出的是酒的醉人的香味和诗人的浪漫的芬芳;宋苏轼的《中秋月》是暮尽、寒溢、月转的慨叹,传达的是时光易逝的苦味与生命无常的孤独;宋辛弃疾的《太常引》是诗人望月、伤己、叹国的共熔,抒发的是美人迟暮的凄凉和激荡不已的壮志。中秋,是神话改写的日子。
中秋读月,读不尽的思念,读不尽的哀怨啊!这思念,这哀怨,可是因“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而生,还是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亲情而来?问月,月不语。但不管怎样,这思念、这哀怨定然有一个个幸福,甜美的原因,不然,这年年中秋怎么让人如此地盼它,想它;这冷冷圆月怎么让人如此地念它,赞它?其实,人世间的一切思念哀怨又何尝不是一种令人羡慕,幸福的事呢?诗人说,故乡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今天,当我解读中秋明月,叩问愁为何物,思为何物的时候,难道不能说心有思念?心有思念,心便不会老;中秋有明月,中秋便不会老!让亲情岁岁年年陶洗情感的新鲜,让游子在秋高气爽之夜与一轮圆月传递思念的情感,让炎黄子孙在地球村这个大家庭里在此夜传递团圆的信念,使得思念之情永远清晰,使得情感之真和情感之挚永远激荡在血缘的亲情之中、气脉构和的友情中和龙的传人的血液中。亲情不老、友谊长青、中华民族,就这样和谐的存在,跨越千年的时空。中秋读月,月色通幽,风声渐老。在这样的夜晚,你与谁共?李白一首《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是古今答案吧。
第四篇:又是一年落叶时
又是一年落叶时
早上,漫步在街上,忽然感觉一片凄凉之情„„
寒风凛冽,像一只无形的手,剥去了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树显得一片苍老之态,独自孤立在寒风中,树下是片片已凋零的枯叶„„
这种情景我不是第一次看到的——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但是,见此情此景,还是心有余悸。落叶凋零,本是寻常事,但不知为何,总是联想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凉之态。人们常说,落叶归根,但是,树不是太可怜了吗?好不容易孕育出来的新生命,只是一年的时间便要离开,虽然明年还会长出新叶,也许会更茂盛,但是,春夏过后,仍是孤单一人,等待明年新伙伴的到来。
残叶缓缓飘落,架着寒风,落到树根,依偎着树,我的心突然猛的颤动了一下,悟出了生命的真谛„„“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叶有情。在枝上时,它努力的汲取营养,但是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毫无保留的献给了花朵,自己只是默默地做红花的陪衬。到了秋天,他知道树没有多余的营养供他生长,为了树,他甘愿牺牲自己,脱离了树,他选择走向泥土,为树提供养料。即使他即将化为泥土,他也要陪在树的身边。谁又能明白他呢?又是一片落叶飘下,我拾起它,小心的捧在手中,感受它所蕴涵的深深的情谊„„
123三年级:你妈
第五篇:又是一年欢乐时
又是一年欢乐时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儿童当自强”xx小学庆六一文艺汇演活动在孩子们稚嫩的童声中拉开帷幕。
5月29日上午,xx小学彩旗招展、欢歌笑语,这里正举行着庆六一文艺汇演。在悠扬欢快的节拍中,各班选手表演了歌曲、舞蹈、相声、配乐朗诵等精彩的节目,他们用动听的歌声唱出了xx小学学生的欢乐与自豪,用悠扬的琴声奏出了xx小学学生的纯真和朝气,用优美的舞姿跳出xx小学学生的理想和追求,用质朴的语言道出xx小学学生的勤奋和进取!各个节目精彩纷呈,好戏连台,学生们用心声和激情欢度自己的节日,整个校园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