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基督徒先驱
最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基督徒先驱余慈度
(1873-1931)
二十世纪初,神在中国兴起了许多女布道家和女奋兴家,其中一位就是本文所介绍的余慈度(1873-1931)。在当时仍是重男性的社会上,神重用了不少女性,除余慈度外,还有蔡苏娟、石美玉、胡蕴琳等;而神学方面则有陈玉玲、陈伟昆等。
余慈度是位女布道家和教会复兴的先驱,也是最早脱离西方差会的经济支持,完全“凭信心生活”的传道人之一。她所创办的“查经祈祷处”,即后来的江湾圣经学校,以及每年冬、夏二季的查经培灵会,都为中国教会培训出不少称职的传道人。她所结的属灵的果子,在二十世纪中国教会复兴运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倪柝声弟兄就是余慈度在福州举行的一次复兴大会上,因听见她的讲道而悔改信主,并且将自己完全奉献给神的。王载、赵世光等好些奋兴布道家也在她的影响下献身传道的。余慈度的生命对当今中国教会的复兴运动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余慈度(英文名Dora Yu),本名俞灵芝,祖籍浙江,祖父是一个笃信孔孟之道、富有而颇具名望的乡绅。其父原为外科医生,曾在清军中任军医,后被太平军所俘掳,留在太平军中救死扶伤。太平天国败亡后,弃医进入杭州一所神学院进修,而后成为美国长老会的牧师。余慈度日后回忆说:“实在感谢神,是祂使我生在一个基督徒的家庭中,在当中被抚养长大。”父亲的慈爱在她一生中有极大的影响,造就出她仁爱、谦卑的品格。她心地仁慈,尤其对老人、弱者和穷人特别有爱心。她为人严肃平实、谦卑诚恳,虽有时被人讥笑为不懂世故,她却认为自己只是个简单易碎的瓦器,相信神会以圣灵充满并赐予大能。
1873年,余慈度出生于杭州美国长老会差会的大院里,那时,余父还只是个“见习传道人”。余慈度5岁时,和姐姐一起到长老会所办的儿童日校读书,从那时起,她已经开始学习祷告,对神怀着一颗单纯的信心。她日后作见证说:“自从我能记事开始,就每天学习向神祷告,很少忘记这样做。对我来说,基督乃是一个实在具有位格的神。我的姐姐在夜间常常因为黑暗而害怕,但是我对自己说,既然有耶稣与我同在,为什么还要害怕呢?”
1888年,余慈度15岁,离家到苏州博习高等医学堂学医。在医学院就读期间,她经历了人生的痛苦阶段,父母两年内相继因病去世,她亦经历了痛苦的灵性挣扎。事情发生在1895年,那时她强烈地感觉到自己被定罪,她说:“⋯⋯我觉得在我灵魂中,这种可怕的感觉不可为外人道。我只觉得自己是一个被神定罪的人,我似乎正站在地狱的边缘上,随时都会被推下去似的。”无论白日或黑夜,当她独处之时,常常大声哀哭,恳求神的怜悯,但那种罪恶感仍然挥之不去。这种感觉困扰她两个多星期之久,使她痛苦万分,精神几乎崩溃。最后经过彻底的认罪悔改,心灵向神完全敞开,她说:“一直到两周后的一个晚上,在关灯之前,神忽然把天向我开启了,并且使我充满了神自己的爱”。那时,她向主大声呼喊说:“主啊,这就是你的爱吗?这是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啊!”她又感到:“在那个时候,我虽然没有听见神对我说我一切的罪都已经得到祂的赦免,却感觉到祂的爱是那样充满了我的心,那些被定罪和恐惧的感觉顿然消失无踪了。”于是她马上跪在地上,除了向主感谢外,再也说不出别的话来,因为“人的言语是无法表达我内心被充满的喜乐和感激的”。第二天,“似乎整个世界的面貌都改变了,甚至于太阳也照得更为耀眼”。此后有一年半之久,她都生活在那种属天的喜乐中。
余慈度在医学院苦读8年,1896年她和另外一位女学生石馥梅成为这所医学院的首届女毕业生,那时她23岁。毕业后,她留在博习女子医学堂妇孺医院服务,有时应邀到监理会所开办的女子学校传道。﹝按:在美国卫理宗之发展中,也曾有两次显著的分裂。1828年有虔诚圣洁的会友多人,主要由于坚持会友代表权的缘故而分离,另行组织美普会(The Methodist Protestant Church)。1844年又为蓄奴问题或总议会与会督之权限问题而分裂,在美南的称监理会(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South),在美北的称美以美会(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但上述三教会终于在1939年5月10日在密苏里州堪萨斯城召开的联合大会中合而为一,称为卫理公会(The United Methodist Church)。资料来自台湾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网页www.feisuxs.tw﹞
余慈度曾于1892年订婚,但不久因其性格、信仰和事奉的缘故而解除了婚约,此后终生未嫁。她在信仰上孜孜以求,生活严苛,追求敬虔、圣洁的基督徒生活。
余慈度也是中国第一批跨文化宣教士之一,早在1897年10月,她随美国南监理会“妇女海外布道会”的甘博师母(Mrs.Josephine P.Campbell)到韩国从事医疗宣教。两人早在医学院已经认识,甘博师母无论在灵性,还是在生活上,都对余慈度关爱有加,两人关系形同母女。
在汉城,她和甘师母一面行医,一面向当地妇女传福音,工作卓有成效。1899年4月,因健康原因,余慈度回国就医,但最终靠祷告而得医治。
1900年1月她重返韩国汉城继续宣教工作,直接参与教育、医务以及传福音等事工。由于教会人数增多,她和甘师母的日常工作量增加了三倍。
她协助甘师母创立了“培花学堂”;1901年春,又一起建立了“茶洞礼拜堂”(Louisa Walker Chapel),余慈度作为该堂主要传道人有一年半之久。长期劳碌,使她的身体大受亏损,同时也强烈地感到圣灵的催促和带领,终于在1903年10月返回中国。
当时中国的教会正经历一波接一波的复兴浪潮。余慈度回国后的首四年,只是在江浙一带从事奋兴布道工作。1904年,余慈度放弃行医,开始凭信心全时间事奉主,她是中国教会最早放弃西方差会的供应,而完全凭信心生活的传道人,在当时教会全仗赖西方宣教士供应的情况下,这是个很重大的决定。1907年冬,她经历了一次圣灵充满后,便投入复兴的大潮中去。她把1908年称为蒙神呼召的新阶段,她的布道范围遍及南方各省。1909年5月,她出版了中国教会史上最早的一本《奋兴布道诗歌选集》。在1910年代末,中国教会复兴运动形成了“北有丁立美,南有余慈度”的局面。
余慈度作为一个神国复兴工作的使者,深知属灵恩赐的重要性,但她注重“神的生命”多于“神的恩赐”。她说:“圣灵诸般恩赐是我们事奉神所需要的;但是如果恩赐不在耶稣基督的生命和爱的控制之下,它就可能成为一个危险的东西。许多人因为过于重视恩赐,而使他们在事奉神的功用上受到破坏,正如一只触礁的船一样。”
余慈度讲道和事奉的能力,在于她渴慕追求联于元首基督。她所追求的目标是,要一直活在神的面前,让神来“纯洁我的思想和话语”,这样才能保持“我在神面前的生活和我在人面前的生活一致”。她常在祷告中向神如此祈求:
(1)求神“一直保守我活在属天的境界里”;
(2)求神“使我不住地向罪算自己是死的,向神算自己是活的”;(3)求神“赐给我顺服的灵,像婴孩般遵从神的旨意”;(4)求神“使我常常被神占有,常常考虑到别人的需要”;(5)求神“用祂的爱浸透我,好使她能够像神一样去爱人”;
(6)求神“使我以神的观点去看今世的事物,一直儆醒等候主荣耀的再来”。
余慈度在复兴大会上经常引导信徒看见:一个基督徒不仅要常常对付自己以往所犯的罪,更要天天过克胜罪恶的生活。她虽然是个大有能力的布道家,但却谦卑、真诚地说:“纵然我在许多事上仍然很幼稚,也很愚昧,但是神竟然用我微弱的见证把祝福赐给祂的子民。”
1909年,余慈度看到日益增长的教会有很大的需要,遂自己募款在上海创建了“查经祈祷处”,这实际上是一所圣经学校,特点就是建立在圣经和祷告的基础上。1916年随着新校舍建成,正式改名为“江湾圣经学校”。1923年,为了聚会崇拜的需要,又在校园内成立伯利恒会堂,并邀请了著名奋兴布道家古约翰(Jonathan Goforth)牧师亲临献堂礼并且致词。此外,余慈度还在冬、夏两季开办查经培灵会。
余慈度的教育和培训事工为许多教会增添了力量,也为中国教会预备了不少领袖人材,特别是当时普遍缺乏称职的女传道人。1910年12月,她参加了第一届全国布道协会在汉口召开的大会,并担任妇女工作的专题演讲。
余慈度继续应邀到各地带领奋兴会:1911年在苏州,1912年和1913年在宁波。
1919年,余慈度和知名的女宣教士安汝慈(Ruth Paxon)一起加入了“中华国内布道团”,两人的追求与事奉都有共同之处,神把她们紧密地连在一起,有非常美好的团契和合作。1920年,余慈度在福州举行奋兴会两个月,为福州教会带来大复兴。就在这次的奋兴会上,倪柝声的母亲林和平重生得救,17岁的倪柝声因看见母亲的大转变,感到好奇,遂来听讲道,并且信了主,又将自己完全奉献给基督,并随即到余慈度的圣经学校学习。可以说,没有余慈度,就没有倪柝声。除倪氏母子外,她还造就、复兴了王载、王峙兄弟等一批年青人。
1924年,美国传教士伍兹师母(Mrs.Henry Woods)联合多位教会人士成立一个委员会,发起“全球复兴代祷运动”,余慈度是其中唯一的中国代表。在1925年上海教会大复兴中,余慈度和王载配搭同工,使许多冷淡多年的教会得到复兴,成百上千的人在复兴聚会中痛哭流涕,认罪悔改。此外,还有50多位青年信徒决志终生奉献于布道工作,其中包括现代名闻中外的传道人和教会领袖,如计志文、周志禹、蓝如溪、石美玉,以及赵世光等。
1927年,余慈度应邀赴英国参加著名的“开西大会”﹝Keswick Convention,始于1875年,是一年一度在英格兰坎布里亚郡的凯西克(Keswick, Cumbria)举行的福音派基督徒聚会﹞,并担任主要讲员。由于“开西大会”致力于追求基督徒的圣洁与成圣生活,推动全球的宣教运动,以及恢复基督身体的合一,因此被视为普世教会追求属灵最高境界的象征。余慈度在演讲中吁请会众警惕新神学的危险,并呼吁西方教会阻止派送新神学派宣教士到中国去。她的发言被刊载在英国著名的教会杂志《亿万生灵》(China's Millions)和《基督徒报》(The Christian)上,受到注目。在长期的事工合作中,她与中华内地会的领袖们也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余慈度于1929年离开英国,经美国返回上海。
多年的劳累奔波,使余慈度积劳成疾,晚年时再不能承担过多的工作。1931年春,当中国新生代布道家从她手中接过宣教薪火,继续传递下去的时候,余慈度终于摆脱多年疾病的缠绕,在上海得享永久安息。她虽然死了,却因信,仍旧说话(参来十一4)。就在余慈度的安息礼拜上,胡蕴琳--中国教会1930至1940年代的著名女布道家,受感奉献终生给主。
最受尊敬的中国基督徒医生-石美玉
(1873-1954)
石美玉医生是江西九江人,于1873年五月一日出生。她是最受尊敬的中国基督徒医生;是影响力最大的中国基督徒,所创办的伯特利教会,作了许多重要的,有永远价值的事工。
石美玉与美国卫理公会有很深的渊源。父亲是卫理公会宣教士带领信主的,母亲为女校的校长。
美国宣教士昊格矩(Gertrude Howe),在九江办了一所学校。美玉从那里毕业以后,昊格矩见他是可造之材,为了在华事工,和她深厚的爱心,亲自带她去密西根大学习医学;同去的还有昊教士收养的女儿康成(Ida Kahn);石美玉和康成一同在那里入学,1896年两人同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国,是最早获取美国学位的女医生。
去国多年,那是清代末季,国事多变,不知道国家有些什么变革,对于留洋回国的学生态度如何,是否以为是“非我族类”?真是近乡情更怯。
哪知,作梦也想不到,九江的亲友竟然燃放四万串鞭炮,热烈欢迎这两个远游的女子学成归国。他们爱本地的人,立即把所学付诸实用;人民的反应也良好,洋医生的诊所竟拥挤不下。有来的乡农说:“我们怕见洋人;你们能够了解我们。”
在1900年庚子义和拳乱之前,当他们需要更大场所的时候,神就有预备,及时感动了一位但福德医生(Dr.I.N.Danforth)捐赠钜款,兴建新的医院。拳匪乱后,1901年十二月,但福德医院就落成开业了。
1903年,昊矩格带着康成医生,往南昌另开诊所。
胡遵理,石美玉
1906年,美国宣教士胡遵理(Jennie V.Hughes)来与石美玉同工。但福德医院业务兴盛起来,来见石医生求诊的病人,每月有三千多人。这样的局面,当然必须有更多的人协助;石医生就训练护士为助手。课本哪里来?她又得自己动手翻译。她不仅医治人的身体,还要医治人的心灵;于是教导护士们医药知识之外,还要开办礼拜四的查经班。训练出来的人,自然是术德兼备,并爱人的灵魂,技术纯熟,服务爱人,关心失丧的灵魂。
这显示出石医生是外科的名手,宣教士的爱心,并有行政主管的杰出才能。
石美玉得到普遍的信任和尊敬。有一段时间,她染病在家静养,九江知府出告示:禁止任何车马经过她住寓的街道,以免影响她养病。其受爱戴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作为一个尊主为大的女子,她的专业不仅是医生,更是基督徒。因此,她注意教会整体的工作。1918年八月十九日,石美玉同余日章,陈维屏,诚静怡,胡素贞,蔡苏娟等七人,在牯岭莲谷夏令营,组成了中华国内布道会,由丁立美牧师任总干事。那是中国第一个布道组织,差遣宣教士出去,脚踪遍及边疆各地,影响教会发展甚大。丁立美且有“中国慕迪”的美称,到过云南山区,向栗僳(彝族)人传布福音。
胡遵理宣教士与石美玉医生,二人像是异国同胞姊妹,友谊维持了近半世纪。那年,胡遵理回国度假的时候,顺便带石美玉跟她同去,在美国进修一年。医院的业务,则交给她的妹妹石非比医生管理。
1920年,她回到了中国,发现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卫理公会的女差会,信仰转变成为“现代派”。石美玉不能与他们认同,奇妙的,胡遵理也愿意离开旧辙,另辟新的道路,与她同心开始投身于新的工作。
二人同到上海,创立了伯特利教会。十年的时间,在建立教堂之外,增加了小学,中学,孤儿院,医院及护士学校,后来并设立神学院。这真是信心的奇迹。以后,石美玉除在她妹妹去世的时候,曾回九江但福德医院负责一段时间,大部分时间是在上海的事工。
1930年,美国坎塔基州卫理宗的青年,组成亚斯伯里大学环球布道团(Asbury College World Evangelistic Team),凭信心环游世界,到中国夏令会中证道,信徒大受激励。上海的几名青年基督徒,不能不有“彼人也,吾亦人也”的想法,受圣灵感动,效法他们,凭信心成立了伯特利环球布道团;以计志文为团长,团员有李道荣,林景康,聂子英等人,几个月之后,宋尚节也加入了。神使用这几名青年人,在东方燃起了复兴的火焰。他们的脚踪遍及中国各省,复兴也延及海外。
到1937年中日战争期间,石美玉和胡遵理到英国殖民地的香港去,把伯特利教会的事工,伸展到香港。伯特利神学院成为当时立案最有规模的神学院,并设有中学,造就了不少的青年,成为海外一代教牧的骨干。
石美玉医生于1954年十二月三十日,在南加州安息。
中国教会史上留下了极重要的一页-倪柝声(1903年11月4日—1972年6月1日)
(1903年11月4日—1972年6月1日)是一位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基督徒。他的作品,在中国教会史上留下了极重要的一页,留下了许多传唱至今的诗歌。在福州 三一书院的优等生
倪柝声是福建福州人,原名是倪述祖,英文初名Henry Nee。1903年11月4日(农历八月十五日)生于汕头。他是海关官员(1877年-1941年)的长子,母亲(Peace Lin,1880年-1950年)毕业于上海中西女中(这是一所以英文水准高着称的教会学校),性格刚毅,又曾因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而获爱国勋章。父母都是美以美会挂名的教友,所以倪柝声在婴儿时期,就由美以美会的监督受洗。已故的祖父(1840年-1890年)则是福州最早的华人牧师。他六岁时随家人回到原籍福州,1916年就读着名的英国圣公会,接受西式教育,是一个名列前茅、有着远大前途的优等生。
借着余慈度的传扬
1920年,他17岁,还在三一书院读书时,一位中国自由女布道家余慈度(Dora Yu)来到福州,在美以美会天安堂传福音,他母亲林和平先接受了,他看到母亲的改变,也去听道,并且接受了福音,更愿意终身奉献,放下他的理想和计划。并取了新名字—倪柝声,英文 Watchman Nee。他一度到余慈度在上海开办的圣经学院受训练,不久因「太爱世界」被余慈度劝退,回福州续完成他的课程(主修化学)。
从和受恩受造就
以后几年间,他一面勤读圣经,博览群书,一面从住在福州附近村庄的一位走信心道路的年长的英国女传教士和受恩(Margaret E.Barber)那里得到属灵上极大的帮助,被她属灵的生活所折服(倪柝声形容她是“一位发光的基督徒”),并因此接触到英国和的着作。
十二间排
1922年,海军军官王载跟倪柝声在福州开始第一次聚会,不久,王峙(后来“圣经报”的主笔),缪绍训,陆忠信,魏光禧等相继加入(后来福州教会的七位同工)。这批年轻人热切地上街传福音,很快建立了第一处福州教会,有几百人在仓前山聚会。那时,倪柝声初次结识后来成为同工的女传道人李渊如,王载请她从南京来开复兴布道会。
倪柝声反对跟随基督教的传统。他将每一项都与圣经核对。在丢弃不准确、不合乎圣经的教训和实行。寻求的基督徒当中制造出寻求真理的空气。不合圣经的外在实行也被调整。有些用辞,如“交通”“聚会”“弟兄”“姊妹”等,现在都变成基督徒常使用的名词了。
1924年,倪柝声反对王载接受上海守真堂美国传教士伍柏莱的按立,独自一人默默离开,隐居在郊区马尾罗星塔,出刊《基督徒报》。并访问马来亚实兆远,建立海外第一处地方教会。
中期:从上海到全中国
文德里
1927年,倪柝声迁到远东最大的城市上海,此后直到1952年失去自由,这里是倪柝声的工作中心。在那里他得到两位同工汪佩真、李渊如的帮助。1928年1月,他们租到位于上海公共租界西区240弄的石库门房子,在那里召集了第一次的得胜聚会。讲到神永远的旨意和基督的得胜,参加人员约五十人。各处地方教会的行政都是独立的,由当地的长老们负责,上海教会最着名的一位长老是俞成华。
平阳和苏北
第一次的得胜聚会后不久,浙江省温州平阳县的陈钦法等人和江苏省北部阜宁、淮安的吴微、、邱日鉴等首先响应,建立地方教会。1949年以前,平阳县约有一百处,苏北约二十处。
北方
1932年,他去访问山东时,在烟台兴起了北方第一处地方教会,并且得着另一位同工李常受。
沿海各大城市
1935年,烟台和厦门、泉州特会之后,出现复兴。在此前后,浙江省萧山、绍兴一带,福建省福清、莆田,以及沿海各省的主要城市与港口,如首都南京、杭州、天津、青岛和北平,陆续都兴起了地方教会的见证。他在各地的同工达到200位。
内陆
抗日战争期间,香港、广州以及内陆省份的汉口、重庆、桂林、昆明和绥远省(1943年烟台教会大复兴期间信徒移民建立)等地也兴起了地方教会。
后期
革除 根据在海外李常受的版本﹐1942年底,上海教会的长老们(李渊如、张愚之、俞成华、唐守临、江守道等人)对倪柝声帮助弟弟经营,引起信徒许多议论一事(“生化”药厂)产生不满,将其革除﹐在6年时间里,倪柝声停止了事奉。
恢复职事和南阳路会所
1946年—1947年,李常受被请到上海和南京带领教会。由于传讲“生命树”等信息,两地教会带进复兴。1947年底到1948年初,李常受和汪佩真等人被请到南方香港、广州、汕头、厦门和福州带领聚会。借着李常受和汪佩真到福州的访问,倪柝声终于同意出来恢复职事。这时,福州教会原由王载带领的津门路聚会所这时被吸引,接受倪柝声的带领,实行全体事奉传福音,人数扩增了许多倍。倪柝声将其在福州的三处祖产都奉献出来,中洲房产改建为福州教会的第2个聚会所,海关巷14号房产改建为执事之家。
1948年春,倪柝声回到上海,表示他经营生化药厂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来养活同工们。于是当年上海教会定罪他的人,特别是张愚之表示后悔自己过去的做法。上海教会的十二位同工(包括唐守临,杜忠臣,缪韵春,俞成华,许达微,李渊如,张光荣,朱臣,江守道,张愚之,张耆年等),联名在敞开的门刊物上发表声明:“对于倪柝声个人,我们在主面前都能同心见证,他是神的一个忠心仆人。他虽然在经营生产事业,但他的目的从来没有为着他个人的什么。在真理上、在事奉上、在经营生产上,我们和他都是同心合意的”(“几句不得已的话”,敞开的门第22期)。
那时,上海教会大复兴,人数从几百人扩增到数千人,其中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占三分之一。于是信徒踊跃奉献,建造了南阳路145号聚会所,可容纳3000人。又分为26个“家”,信徒就近聚会。直到1958年并入陕西北路怀恩堂。
1948年和1949年的夏季,倪柝声在福州郊外的避暑地鼓岭他用经营的收入买下的房子里,举办了两期同工长老训练。大复兴
经过之后,全国各地教会普遍大复兴。在北方,带领的青岛教会信徒迅速扩增到4000人,除了龙山路4号聚会所以外,还分为20个家聚会。各地纷纷新建聚会所,如福州教会的中洲聚会所和津门路聚会所、的、的等。浙江萧山大批信徒移民到江西弋阳,开办农场,建立教会。
1950年初,倪柝声在香港的工作,带进的复兴,信徒扩增到3000人,新建了尖沙嘴。
1950年代,中国大陆约有700处地方教会,其中一半在浙江省;共有7万信徒,其中近4万在浙江省。
两个源头 倪柝声阅读了多达3000本基督教历代着作。其中对倪柝声产生深远影响的主要有两个源头:
弟兄会
一个是英国,或与弟兄运动(Brethren Movemen)有关的,以达秘(J.N.Darby)和慕勒(G.Muller)为代表,以及马金多(C.H.Mackintosh)、卡亭(G.Cutting)、开雷(W.Kelly)等。弟兄会的影响主要是在教会和解经、预言(特别是郭维德(R.Govett)、潘汤(D.M.Panton)和彭伯(G.H.Pember)这些方面。
内里生命派
另一个就是,诸如:盖恩夫人(Madame Jeanne Guyon)、宾路易师母(Mrs.Jessie Penn-Lewis)、慕安德烈(Andrew Murry)、史百克(T.Austin Sparks)等。1939年,倪柝声曾去伦敦访问史百克(T.Austin Sparks)。内里生命派的影响是在生命、基督、圣灵、(灵、魂、体)、和这些方面。
失去自由
1949年,倪柝声打发同工李常受去台湾开展,自己则于1950年3月从香港返回上海,照顾大陆上的数百处地方教会。
195年倪柝声被请去北京参加全国基督教会议。那时中共正在进行三大运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同时在基督教内开展三自爱国运动和控诉运动。在土改中,鼓岭房产被没收,全国地方教会有上万信徒写信要求保留。1952年4月,三反五反运动中倪柝声被逮捕关押在东北,直到4年后的1956年中,才与在那一年1月日被捕的同工汪佩真、李渊如、张愚之、蓝志一等人一同在上海,被作为“倪柝声反革命集团”公开控诉。
在控诉大会上﹐倪柝声被揭发一连串的罪名:政治上无比反动,没有站在坚决反帝的人民立场;经济上偷漏巨额税款,欺骗政府;生活上荒淫无耻﹐甚至有与女同工私通的电影胶片公开展览。倪当时全部承认﹐而当时导致聚会处大量信徒受到打击。
倪柝声被控诉、判刑之后不久,大陆基督教于1958年实行联合礼拜。
有一些反对倪柝声神学立场和地方教会观点的人士,如香港建道神学院的梁家麟,最近写了「倪柝声的荣辱升黜」,指出中共1950年代对倪个人道德的指控并非全部捏造﹐而地方教会受到的打击出自神的审判,证据之一是王明道日记中,说他曾从北方地方教会的一位弟兄听说“倪柝声犯了罪”。证据之二是李文蔚前北京宽街聚会处成员的第一手资料。梁家麟则因出版此书,受到地方教会内外一些基督徒的多次批评和抗议﹐但该书继续出版﹐而香港建道神学院并没有停止梁家麟等开始的研究﹐而且书本在内地的家庭教会也广泛流传。
同样,刑福增也出版「爱国、反革命、属灵人」一书,指出三自爱国运动和控诉运动期间。倪被判刑15年,关进上海提篮桥监狱,以后一直没有出狱。狱中他领导政治学习小组,因此没有受到其它反革命罪犯一样的遭遇。
1971年,倪柝声的妻子因在文革中遭受严重迫害在上海病故。1972年6月1日凌晨,倪柝声在安徽省广德县白茅岭监狱(属于上海市管理)逝世。
身后
现在倪柝声与妻子一同安葬在江苏省苏州市郊外的。在当年他工作的中心上海教会,原来可以容纳3000人的南阳路145号聚会所,仍未归还教会。在他的家乡福州市,他献出故居改建的中洲聚会所早已恢复聚会,福音仍然兴旺。在福州郊外鼓岭山上购买了传教士别墅,194年和1949年曾办过两次训练,今天那里95%的村民都是基督徒。当年他在苏北的主要同工之一的儿子季剑虹,就是今天全国基督教三自爱国会的主席。
第二篇:3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
3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
文学类
1、中国文学
◎《天安门诗抄》童怀周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0.38元
◎《哥德巴赫猜想》徐迟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0.43元
◎《重放的鲜花》 刘宾雁 宗璞 流沙河 方之 王蒙 陆文夫等 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1.15元
◎《青春万岁》王蒙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0.67元
◎《第二次握手》张扬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版/0.84元
◎《乔厂长上任记》蒋子龙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0.84元
◎《神圣的使命》卢新华等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0.91元
◎《围城》钱锺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0.78元
◎《人啊人》戴厚英著/花城出版社1980年版/1.15元
◎《傅雷家书》傅雷等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版/10.00元
◎《干校六记》杨绛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版/0.24元
◎《鲁迅全集》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580.00元
◎《沉重的翅膀》张洁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0.92元
◎《芙蓉镇》古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0.71元
◎《红楼梦》(清)曹雪芹 高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59.70元
◎《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汪曾祺著/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0.76元
◎《蹉跎岁月》叶辛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版/1.15元
◎《花园街五号》李国文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1.50元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年版/2.45元
◎《北国草》从维熙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5.40元
◎《台湾中短篇小说选》聂华苓主编/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2.60元
◎“三言二拍”(明)冯梦龙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棋王》阿城著/作家出版社1985年版/1.50元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史铁生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1.90元
◎《朦胧诗选》阎月君 高岩 梁云 顾芳 编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2.35元
◎《新星》柯云路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25.00元
◎《性格组合论》刘再复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2.85元
◎《窗外》琼瑶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版/1.70元
◎《你别无选择》刘索拉著/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1.35元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张贤亮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1.25元
◎《唐山大地震》钱刚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1.35元
◎《知堂书话》周作人著/岳麓出版社1987年版/3.20元
◎《随想录》巴金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10.00元
◎《红高粱》莫言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2.90元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12.05元
◎《平凡的世界》路遥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7.95元
◎《梁实秋散文》梁实秋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25.20元
◎《曾国藩》唐浩明著/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17.05元
◎《心灵史》张承志著/花城出版社1991年版/8.00元 ◎《妻妾成群》苏童著/花城出版社1991年版/3.95元
◎《文化苦旅》余秋雨著/东方出版中心1992年版/18.00元
◎《张爱玲文集》张爱玲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29.30元
◎《过把瘾就死》王朔著/华艺出版社1992年版/6.50元
◎《白鹿原》陈忠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28.00元
◎《胡雪岩全传》高阳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版/10.00元
◎《金庸作品集》金庸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76.80元
◎《时代三部曲》王小波著/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19.00元
◎《海子诗全编》海子著/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47.00元
◎《尘埃落定》阿来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22.00元
◎《活着》余华著/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版/12.00元
◎《红岩》罗广斌 杨益言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22.00元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蔡智恒著/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12.80元
◎《长恨歌》王安忆著/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20.00元
◎《三重门》韩寒著/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18.00元
◎《雍正皇帝》二月河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80.00元
◎《九月寓言》张炜著/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22.00元
◎《秦腔》贾平凹著/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38.00元
◎《藏獒》杨志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25.00元
◎《莲花》安妮宝贝著/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25.00元
◎《笨花》铁凝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29.00元
◎《季羡林文集》季羡林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188.80元
2、外国文学
◎《老人与海》[美]欧内斯特·海明威著 冯亦代译/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8.40元
◎《约翰·克利斯朵夫》[法]罗曼·罗兰著 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4.30元
◎《荒诞派戏剧选》[法]萨缪尔·贝克特 尤金·尤奈斯库等著 施咸荣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0.86元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苏]鲍里斯·瓦西里耶夫著 王金陵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0.37元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袁可嘉等选编 艾青 郭沫若 袁可嘉 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1985年版/13.80元
◎《雪国》[日]川端康成著 钱春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0.58元
◎《瓦尔登湖》[美]亨利·梭罗著 徐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1.10元
◎《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阿]博尔赫斯著 王央乐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1.20元
◎《百年孤独》[哥]加西亚·马尔克斯著 高长荣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1.60元
◎《喧哗与骚动》[美]福克纳著 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1.55元
◎《加缪中短篇小说集》[法]阿尔贝·加缪著 郭宏安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1.75元
◎《卡夫卡短篇小说选》[奥]卡夫卡著 孙坤荣等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2.05元
◎《假若明天来临》[美]西德尼·谢尔顿著 龚人 宁翊译/漓江出版社1986年版/2.35元
◎《意象派诗选》[英]彼德-琼斯编 裘小龙译/漓江出版社1986年版/1.25元
◎《日瓦戈医生》[苏]帕斯捷尔纳克著 力冈 冀刚译/漓江出版社1986年版/4.20元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捷]米兰·昆德拉著 韩少功 韩刚译/作家出版社1987年版/1.75元
◎《飘》[美]马格丽特·米切尔著 傅东华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1.03元
◎《洛丽塔》[美]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著 梅绍武译/漓江出版社1989年版/5.90元
◎《追忆似水年华》[法]普鲁斯特著 徐和瑾译/译林出版社1989年版/138.00元
◎《在路上》[美]凯鲁亚克著 文楚安译/漓江出版社1990年版/3.75元
◎《尤利西斯》[爱]詹姆斯·乔伊斯著 萧乾等译/译林出版社1994年版/12.00元
◎《挪威的森林》[日]村上春树著 林少华译/漓江出版社1996年版/18.80元
◎《情人·乌发碧眼》[法]玛格丽特·杜拉斯著 王道乾 南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14.20元
◎《罗伯-格里耶作品选集》[法]罗伯-格里耶著 陈侗等编/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12.00元
◎《麦田里的守望者》[美]J.D.塞林格著 施咸荣译/漓江出版社1983年/3.95元
◎《达·芬奇密码》[美]丹·布朗著 朱振武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8.00元 哲学社会科学类
◎《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美]维纳著 陈步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0.51元
◎《管锥编》钱锺书著/中华书局1979年版/5.70元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1.82元
◎《科学革命的结构》[美]托马斯·库恩著 李宝恒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0.51元
◎《人性论》[英]大卫·休谟著 关文运译 郑之骧校/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2.20元
◎《发生认识论原理》[瑞士]皮亚杰著 王宪钿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0.54元
◎《美的历程》李泽厚著/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1.90元
◎《西方哲学史》[英]罗素著 何兆武 李约瑟 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2.05元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德]叔本华著 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2.60元
◎《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哲学问题史》张岱年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2.75元
◎《狱中札记》[意]安东尼奥·葛兰西著 葆煦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1.60元
◎《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美]L.J.宾克利著 马元德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1.70元
◎《科学哲学的兴起》[德]赖欣巴哈著 伯尼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1.10元
◎《第三次浪潮》[美]阿尔温·托夫勒著 朱志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1.65元
◎《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美]约翰·奈斯比特著 梅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1.05元
◎《五灯会元》(宋)普济著 苏渊雷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5.30元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 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2.40元
◎《人论》[德]恩斯特·卡西尔著 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2.40元
◎《君主论》[意]马基雅维利著 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0.93元
◎《利维坦》[英]霍布斯著 黎思复 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3.45元
◎《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著 郭斌和 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2.85元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德]马克斯·韦伯著 黄晓京 彭强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1.29元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德]尼采著 周国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2.85元
◎《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英]波普尔著 傅季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3.90元
◎《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费孝通著 戴可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3.70元
◎《心理学与文学》[瑞士]荣格著 冯川 苏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2.30元
◎《存在与虚无》[法]让-保罗·萨特著 陈宣良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12.80元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美]里夫金 霍华德著 吕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2.05元
◎《存在与时间》[德]海德格尔著 陈嘉映 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4.20元
◎《拯救与逍遥:中西方诗人对世界的不同态度》刘小枫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4.60元
◎《欧洲哲学明星思想录:欧洲古典哲学小史》冒从虎等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2.85元
◎《正义论》[美]约翰·罗尔斯著 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4.80元
◎《论美国的民主》[法]托克维尔著 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42.00元
◎《性史》[法]福柯著 张廷深等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9年版/5.00元
◎《历史和阶级意识》[匈]卢卡奇著 王伟光 张峰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7.45元
◎《民主主义与教育》[美]约翰·杜威著 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6.90元
◎《论语别裁》南怀瑾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26.80元
◎《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德]胡塞尔著 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8.40元
◎《顾准文集》顾准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9.80元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法]E.迪尔凯姆著 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10.00元
◎《释梦》[奥]弗洛伊德著 孙名之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35.40元
◎《通往奴役之路》[英]哈耶克著 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16.00元
◎《认真对待权利》[美]罗纳德·德沃金著 信春鹰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19.50元
◎《东方学》[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 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23.80元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加]麦克卢汉著 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24.00元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法]古斯塔夫·勒庞著 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16.00元
◎《忧郁的热带》[法]列维-斯特劳斯著 王志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28.00元
◎《九十年代反思录》王元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25.00元
◎《书写与差异》[法]雅克·德里达著 张宁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28.00元
◎《俄国思想家》[英]以赛亚·伯林著 彭淮栋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18.50元 ◎《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美]道格拉斯·凯尔纳 斯蒂文·贝斯特著 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26.50元
◎《自然权利与历史》[美]列奥·施特劳斯著 彭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25.00元
◎《政治的概念》[德]卡尔·施米特著 刘宗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38.00元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美]塞缪尔·亨廷顿著 张立平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29.80元
◎《社会契约论》[法]卢梭著 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13.00元
◎《法国革命论》[英]爱德蒙·柏克著 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16.00元
◎《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孙立平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18.00元
◎《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11.00元
◎《第二性》[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 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49.80元
◎《纯粹理性批判》[德]康德著 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42.00元
◎《学哲学用哲学》李瑞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95.00元
◎《知识分子的鸦片》[法]雷蒙·阿隆著 吕一民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20.50元
◎《科学与假设》“万有文库”之一[法]彭加勒著 李醒民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14.00元
科学技术类
◎《物理世界奇遇记》[美]G.伽莫夫著 吴伯泽译/科学出版社1978年版/0.50元
◎《科学发现纵横谈》王梓坤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0.23元
◎《寂静的春天》[美]蕾切尔·卡逊著 吕瑞兰译/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0.70元
◎《工程控制论》钱学森 宋健著/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8.80元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美]史蒂芬·霍金著 吴忠超等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4.30元
◎《科学的历程》吴国盛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48.00元
◎《科学的终结——在科学时代的暮色中审视知识的限度》[美]约翰·霍根著 孙雍君译/远方出版社1997年版/26.80元
◎《魔鬼出没的世界: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美]卡尔·萨根著 李大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8.50元
◎《自私的基因》[英]理查德·道金斯著 卢允中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4.00元
◎《夸克与美洲豹:简单性和复杂性的奇遇》[美]M.盖尔曼著 杨建邺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21.60元
◎《杨振宁文集:传记演讲随笔》杨振宁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55.00元
◎《昆虫记》[法]法布尔著 王光译/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19.00元
◎《双螺旋:发现DNA结构的个人经历》[美]詹姆斯·沃森著 田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13.80元
◎《西方科学的起源:公元前六百年至公元一千四百五十年宗教哲学和社会建制大背景下的欧洲科学传统》[美]戴维·林德伯格著 王珺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32.00元
◎《中国古代科学》[英]李约瑟著 李彦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16.00元
◎《对称》[德]赫尔曼·外尔著 陆续宗 冯承天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0.00元
◎《哥德尔:徘徊在知识边界的独行者》[美]王浩著 康宏逵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30.00元
◎《美丽心灵——纳什传》[美]西尔维娅·娜萨著 王尔山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38.80元
◎《技术史》[英]查尔斯·约瑟夫·辛格等主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980.00元(套)
◎《植物的欲望:植物眼中的世界》[英]迈克尔·波伦著 王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8.00元
◎《万物简史》[美]比尔·布莱森著 严维明 陈邕译/接力出版社2005年版/36.80元
◎《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人——袁隆平》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等编/学习出版社2007年版/28.00元 财经类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英]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25.00元
◎《自由选择》[美]米尔顿·弗里德曼 罗斯·弗里德曼著 胡骑 席学媛 安强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13.40元
◎《小的是美好的》[英]E.F.舒马赫著 虞鸿钧 郑关林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0.90元
◎《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美]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著 重武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26.00元
◎《中国经济改革与股份制》厉以宁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12.80元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美]加里·S.贝克尔著 王业宇 陈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3.00元
◎《未来之路》[美]比尔·盖茨著 辜正坤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0.00元
◎《数字化生存》[美]尼葛洛庞帝著 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16.80元
◎《增长的极限》[美]丹尼斯·米都斯著 李宝恒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1.80元
◎《联想为什么》陈惠湘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5.00元
◎《萧条经济学的回归》[美]保罗·克鲁格曼著 朱文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8.00元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美]约瑟夫·熊彼特著 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28.000元
◎《金融炼金术》[美]乔治·索罗斯著 孙忠译/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24.80元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 高鸿业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22.00元
◎《经济学》[美]萨缪尔森 诺德豪斯著 萧琛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68.00元
◎《富爸爸,穷爸爸》[美]罗伯特·T.清崎 莎伦·L.莱希特著 杨君 杨明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18.80元
◎《追求卓越》[美]汤姆·彼得斯著 胡玮珊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25.00元
◎《谁动了我的奶酪》[美]约翰逊著 吴立俊译/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16.80元
◎《体验经济》[美]约瑟夫·派恩 詹姆斯·吉尔摩著 夏业良 鲁炜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28.00元
◎《定位》[美]艾·里斯 杰克·特劳特著 王恩冕 余少蔚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39.80元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美]安迪·格鲁夫著 安然译/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22.00元
◎《以自由看待发展》[印度]阿马蒂亚·森著 任颐 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9.00元
◎《竞争论》[美]迈克尔·波特著 高登第 李明轩译/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45.00元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美]柯维著 顾淑馨 常青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19.00元
◎《基业长青》[美]柯林斯著 真如译/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39.00元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美]彼得·圣吉著 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28.00元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吴敬琏著/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39.80元
◎《证券分析》[美]本杰明·格雷厄姆 戴维·多德著 邱巍译/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60.00元
◎《非理性繁荣》[美]罗伯特·J.希勒著 廖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9.00元
◎《门口的野蛮人》[美]伯勒·希利亚尔著 张昊 何淑燕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39.80元
◎《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温铁军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22.50元
◎《蓝海战略》[韩]W.钱·金 莫博涅著 吉宓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38.00元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美]彼得·德鲁克著 许是祥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28.00元
◎《世界是平的》[美]托马斯·弗里德曼著 何帆 肖莹莹 郝正非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56.00元
◎《1929年大崩盘》[美]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著 沈国华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5.00元
◎《长尾理论》[美]克里斯·安德森著 乔江涛译/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35.00元
◎《执行》[美]拉里·博西迪 拉姆·查兰著 刘祥亚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29.80元
◎《维基经济学》[加拿大]唐·泰普斯科特 [英]安东尼·D.威廉姆斯著 何帆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43.80元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吴晓波著/中信出版社2007年版/35.00元 文史类
◎《中国通史》范文澜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1.95元(册)
◎《基督教史纲》杨真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2.20元
◎《西学东渐记》“走向世界丛书”之一容闳著/岳麓书社1985年版/4.50元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9.20元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胡绳主编/中###史出版社1991年版/48.00元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 1949~1965年》[美]R.麦克法奈尔 费正清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68.00元
◎《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 顾良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86.50元
◎《第三帝国的兴亡》[美]威廉·夏伊勒著 董乐山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80.00元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奥]斯蒂芬·茨威格著 舒昌善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13.80元 ◎《历史》[古希腊]希罗多德著 王以铸译/版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36.20元
◎《一百个人的十年》###才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18.80元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18.00元
◎《历史深处的忧虑》林达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18.00元
◎《老照片》冯克力编/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6.50元
◎《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葛兆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42.00元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26.00元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美]孔飞力著 陈兼 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19.80元
◎《极端的年代》[英]霍布斯鲍姆著 郑明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37.00元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8.80元
◎《历史研究》[英]阿诺德·汤因比著 刘北成 郭小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插图修订版/88.00元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美]贾雷德·戴蒙德著 谢延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27.00元
◎《银元时代生活史》陈存仁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16.50元
◎《柳如是别传》陈寅恪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98.00元
◎《世界史纲》[英]韦尔斯著 吴文藻 谢冰心 费孝通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99.00元
◎《中国史学入门》顾颉刚著/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16.00元
◎《新史学九十年》许冠三著/岳麓书社2003年版/28.00元
◎《正说清朝十二帝:揭秘清宫悬案》阎崇年著/中华书局2004年版/29.8元
◎《中国服饰史》沈从文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3.00元
◎《光荣与梦想》[美]威廉·曼彻斯特著 朱协译/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120.00元
◎《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美]史景迁著 李璧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版/15.00元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步》[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 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4.00元
◎《菊与刀》[美]鲁思·本尼迪特克著 吕万和 熊达云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11.50元
◎《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张素华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38.00元
◎《毛泽东传》[美]特里尔著 胡为雄 郑玉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55.00元
◎《上学记》何兆武口述 文靖撰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19.80元
◎《大国的兴衰——1500~2000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美]保罗·肯尼迪著 陈景彪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58.00元
◎《定西孤儿院纪事》杨显惠著/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25.00元
◎《开卷有疑——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杨奎松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 39.00元
文教生活类
◎《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1.75元
◎《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5.40元 ◎《古文观止》(清)吴楚材 吴调侯选/中华书局1978年版/1.90元
◎《唐诗三百首》[清]蘅塘退士编/中华书局1978年版/0.57元
◎《大众菜谱》大众菜谱编写组编/轻工业出版社1979年版/0.45元
◎《新英汉词典》《新英汉词典》编写组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6.00元
◎《谈谈学写钢笔字》庞中华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版/0.36元
◎《BASIC语言》谭浩强 田淑清编著/科学普及出版社1980年版/11.30元
◎《家庭医学全书》上海第一医学院《家庭医术全书》编委会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版/3.70元
◎《性知识手册》阮芳赋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2.50元
◎《丑陋的中国人》柏杨著/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1.90元
◎《蔡志忠漫画:庄子说(自然的箫声)》蔡志忠著/中国连环画出版社1987年版/1.30元
◎《许国璋英语》许国璋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年版/15.90(本)
◎《一课一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三点一测丛书”雷洁琼名誉主编 希扬主编/龙门书局1996年版
◎《男人来自火星 女人来自金星》[美]约翰·格雷著 苏晴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16.80元
◎《哈佛女孩刘亦婷》刘卫华 张欣武著/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20.00元
◎《登上健康快车》洪昭光 胡大一 向红丁著/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12.00元
◎《人体使用手册》吴清忠著/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32.00元
◎《于丹〈论语〉心得》于丹著/中华书局2006年版/20.00元
◎《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50.00元
◎《从头到脚说健康》曲黎敏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29.00元
◎《英语九百句》美国英语服务社组织编写 常叙平译注/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0.46元
◎《宽容》[美]房龙著 迮卫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2.05元
◎《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人民教育出版社 [日]光村图书出版社合作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28.80元
◎《金赛性学报告》[美]琼·瑞妮丝 露丝·毕思理著 王瑞琪等译/明天出版社1993年版/48.00元
◎《新概念英语》[英]L.G.亚历山大著 黄次栋等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版/92.60元
◎《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位》[美]保罗·福塞尔著 梁丽真等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18.00元
◎《生存手册》[英]约翰·怀斯曼著 李斌 倪明译/华文出版社1999年版/28.00元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海伦·凯勒著 李汉昭译/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21.80元
中国的成长高度,并不以所谓的“全球第一高楼”为标志,而是以我们的思想为标准。我们的书单决定了我们的过去,同时也指向着一个辽阔的未来。
第三篇:中国城市园林最具影响力品牌
我公司荣获中国城市园林最具影响力品牌
明昊(香港)设计有限公司荣获中国城市园林设计最具影响力品牌,本次活动是真实反应消费者期望和品牌口碑度的奖项,它也是深受消费者信赖、非常具有权威性的奖项,每个获奖品牌均是消费者的真实反应。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和第十届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出席了会议。
2014年4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2014中国企业创新高峰论坛暨中国企业品牌影响力大会上,我公司成为最大黑和最大赢家,击败实力强劲的同行一举夺得“中国城市园林设计最具影响力品牌”,这是我公司在发展道路中获得的又一荣誉。
本次活动由中国品牌传播研究中心、全国商报联合会、中国商报、中国贸易报和经济杂志社联合主办,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根据专家、策划人、公众和行业人士的提名,在经济网、全国品牌传播等多家权威网站对重点提名品牌企业进行长时间公示,接受公众投票,每个行业选出公众投票排名前十的企业进入中国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再由专家委员会根据国际通用的BIES(品牌影响力评价体系)从十名候选人中最终选出各行业品牌影响力的前三名,分别授予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行业影响力品牌和行业品牌企业。本次活动是唯一真实反应消费者期望和品牌口碑度的奖项,它也是深受消费者信赖、非常具有权威性的奖项,每个获奖品牌均是消费者的真实反应。在本次行业中,明昊企业获得城市园林设计行业最高荣誉,被授予“中国城市园林设计最具影响力品牌”,与明昊企业一起获奖还有中国工商银
行、海尔集团、青岛啤酒和中粮集团等。
本次活动经过半年的公示和筹备,于2014年4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河南厅举行,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和第十届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出席了本次会议,十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贺铿和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武高汉出席并发表专题演讲。从企业和消费者两方面分别阐述品牌在消费者选择中得重要作用以及品牌创新在企业发展中得重要作用。
我公司同时获奖的还有公司的法人代表黄化明先生,荣获中国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十大杰出人物。
第四篇: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营销策划100人(精选)
洗衣机洁机净使用说明书
格科洗衣机洁机净
主要成分:食品酸、整形化合物剂、增效剂、蛋白质分解剂、金属材料保护剂。
用途:适用于波轮、滚筒等洗衣机内部夹层的清洁、除垢、除菌、除味。
功能:
1、彻底去除洗衣机内胆、洗衣机夹层槽内因长期使用而积存的大量抗阴离子活性剂的顽垢、污渍。
2、快速清除霉菌,有效去除内部污垢产生的异味。
使用方法:
一、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
1、将本品1袋倒入洗衣机;
2、加入至高位,运转3分钟,使本品充分溶解;
3、关闭电源,浸泡约45分钟;
4、开启洗衣机,按照正常洗涤标准模式清洗,可以观察大量气泡产生,污垢漂浮出水面
5、排掉污水,清水冲洗一遍即可。
二、滚筒式全自动洗衣机:
1、将1袋本品倒入洗衣机
2、关上洗衣机盖,跳过预洗设计,直接选择主洗程序,加入清水,运转3分钟,使本品充分溶解
3、关闭电源,浸泡约45分钟
4、按洗衣机正常洗涤标准模式清洗,可以观察到大量气泡产生,污垢漂浮出水面
5、排掉污水,清水冲洗一遍即可
专家提示
1、建议每1个月使用本品清洁一次,以保障家人健康
2、使用35度左右温水,清洁效果更佳
3、为避免洗衣机空转,可放入一块干净毛巾
4、洗衣机长时间未清洗,请延长浸泡时间或者使用2袋
洗衣机清洁剂使用方法
用量标准
波轮式洗衣机:首次使用2袋[50gX2]进行彻底清洁,以后每次1袋[50g]
滚筒洗衣机:每次1袋[50g]
海口美佳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荣誉出品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A-16美佳科技工业园
销售热线:0898-68639101传真:0898-68639444
联系人:陈泽清 [商务经理]手机:***
欲查阅美佳公司更多产品详情,欢迎登录美佳国际网站:
E-mail: czeuqing@163.com
第五篇:2012年美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女性
2012年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财富中文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年01月05日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0 她们都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然而,她们的职业生涯在2012年走上了不同的发展轨道。其中有些更上一层楼,有些人则只留下了一个黯然离去的背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2012年这些商界明星女高管在2012年经历的命运变迁。关键词:商界女性
玛丽莎·梅耶尔 公司:雅虎 职位:总裁兼CEO
今年7月,玛丽莎·梅耶尔终结了在谷歌(google)的13年职业生涯,怀着第一个孩子接掌了雅虎(Yahoo)。这位新妈妈和新任CEO面对诸多挑战,宣称在这家步履维艰的科技公司工作很“有意思”,带儿子麦卡利斯特也“很轻松”。梅耶尔承认,要扭转雅虎公司的现状需要数年时间,但希望首先能解决公司的身份危机,让公司在台式电脑上提供的服务——电子邮件、新闻、天气和股票报价——能更容易地通过移动设备获得;她还表示,她关注员工的实际表现,而非潜力。
玛丽莲·休森 公司:洛克希德-马丁 职位:总裁兼CEO 今年11月,这家国防公司的总裁兼新任CEO克里斯·库巴斯克因与下属的不正当关系被曝光而辞职,原本被任命为COO的玛丽莲·休森获得意外升职,将于明年1月份全面接管她已服务近30年的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目前,她负责掌管它最大的业务部门——电子系统。
菲比·诺瓦科维奇 公司:General Dynamics 职位:总裁兼CEO 今年5月,通用动力公司(General Dynamics)高管菲比·诺瓦科维奇实现了职业上的飞越,这位前海军系统业务负责人被任命为这家国防合约商的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一个月后,现任CEO杰·约翰逊宣布了他的退休和继任计划:诺瓦科维奇将于明年1月1日接替他的位置。
罗睿兰 公司:IBM
职位:董事长、总裁兼CEO 在担任蓝色巨人总裁兼CEO近一年后,IBM的罗睿兰获得了又一个值得庆贺的头衔:今年10月,她又被任命为董事长。她对于这家科技巨头的未来有什么样的计划?这位已经在IBM服务了31年的老将更信奉战略信仰,而非战略规划。“客户们问:‘你的战略是什么?’我会说:‘先问我信奉什么。’这是一个更持久的回答。”
谢琳·麦科伊 公司:雅芳 职位:CEO 今年4月,钟彬娴将掌管雅芳(Avon)的权杖交给了强生(Johnson & Johnson)前高管谢琳·麦科伊,成为《财富》美国500强历史上第二位女性CEO交班给女性CEO。麦科伊接手的这家公司存在战略失误留下的后遗症,并面临着《反海外腐败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的调查;她并不讳言这家化妆品公司存在的问题。麦科伊在上个月告诉投资者:“雅芳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多年累积下来的,不是一夜间形成的,因此问题的解决也需要时间。”
劳拉·朗 公司:时代公司 职位:CEO 劳拉·朗的职业背景可能与杂志无关,但这位前广告公司狄杰斯(Digitas)CEO自今年1月接掌时代公司(Time Inc.)【《财富》(Fortune)杂志母公司】以来就完全融入了出版界。朗在推动公司数字化发展的同时,继续保持着新闻传统。
玛丽安·雷克 公司:摩根大通 职位:首席财务官
玛丽安·雷克将于2013年初出任摩根大通(JP Morgan)首席财务官,届时她也将成为继资产管理CEO玛丽·埃尔多斯之后、摩根大通(JP Morgan)14人营运委员会中的第二名女性。雷克将直接向CEO杰米·戴蒙汇报工作。她之前是该行零售业务首席财务官,在2008年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Bear Stearns)前也曾协助尽职调查。
阿比盖尔·约翰逊 公司:富达投资 职位:总裁
阿比盖尔·约翰逊是现年82岁的富达投资(Fidelity Investments)CEO爱德华·约翰逊的女儿,阿比盖尔今年夏季升任公司总裁,消除了外界对于富达继任计划的种种疑问。阿比盖尔已在这家公司服务了24年,但一直远离公众视线,据报道她很注重客户需求。她的升职也带来一些希望,有望给公司形象注入活力,引来新客户。
伊那·德鲁 公司:摩根大通 职位:前首席投资官
从业30年后,伊那·德鲁因摩根大通的伦敦鲸交易丑闻而引咎辞职,这一事件给摩根大通至少造成62亿美元的损失。虽然她曾在2008年帮助公司首席执行官戴蒙度过金融危机,但这宗失败交易带来的压力仍然迫使她在母亲节起草辞呈,并在随后的周一下午离开了办公室。
珍·菲尔德 公司:麦当劳 职位:前北美业务总裁
11月中旬,珍·菲尔德告别服务了35年的麦当劳(McDonald's)。由于销售额出现2003年以来首次下降,这位从炸薯条起步的北美业务总裁遭到解职。早已是孟山都(Monsanto)董事的菲尔德希望能在其简历中新增一个董事职位——业余时间投身妇女权力、健康和营养领域。
安吉拉·布拉利 公司:Wellpoint 职位:前董事长、总裁兼CEO 自从2007年执掌这家健康保险巨头以来,安吉拉·布拉利遭遇了不少挑战。行业震荡、管理失误以及2010年在加州提议上调保费激起众怒,令伟彭健康保险公司(Wellpoint)的投资者纷纷要求布拉利辞职。布拉利已于8月份辞职;目前该公司仍在寻找一位长期继任者。
琳·埃尔森汉斯 公司:太阳石油公司 职位:前总裁兼CEO 在执掌太阳石油公司(Sunoco)的近四年中,琳·埃尔森汉斯大刀阔斧地将公司业务从炼油转向建造输油管道。今年3月她已辞职。去年四季度,太阳石油公司亏损6.60亿美元,与2010年盈利1.19亿美元不可同日而语。埃尔森汉斯今年5月又让出了董事长职位,她是首位执掌美国大型石油公司的女性。
吉娜·德罗索斯 公司:宝洁 职位:前集团总裁
9月份,吉娜·德罗索斯从宝洁(Procter & Gamble)美容业务集团的总裁任上退下。德罗索斯所在的集团已将总部从美国辛辛那提迁往了新加坡。这位有着十几岁孩子的母亲称,她决定辞职的主要原因是不愿让孩子们搬家。时任宝洁美容亚洲业务集团总裁德布·亨莱塔接替了德罗索斯。德罗索斯表示,她并不打算完全退出商界。
苏珊·魏格纳 公司:黑石
职位:共同创始人兼前副董事长
今年6月,贝莱德(Blackrock)共同创始人苏珊·魏格纳从这家投资公司的副董事长位置上退了下来。魏格纳掌管着公司利润颇丰的收购业务,包括2009年收购Barclays Global Investors这样的交易。她的离职让很多人都感到意外。贝莱德公司另一名共同创始人拉尔夫·施洛斯泰因于2008年离职,现任Evercore Partners的总裁兼CEO。魏格纳是不是也将有类似的转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