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高中第一堂作文课

高中第一堂作文课



第一篇:高中第一堂作文课

高中第一堂作文课

教学目标:

1、摸清学生的写作心理和作文基础。

2、激发学生写作文的热情和兴趣。

3、培养和强化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一、关于寂寞

常常是心中很寂寞,说出口的确是词不达意的热闹。这个世界已经够喧哗的了,现在需要的只是静静面对内心。——中国当代女作家 毕淑敏

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复旦大学教师 陈果 寂寞名言 寂寞西楼待雁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 林景熙 寂寞的人会需要社交。——复旦大学教师 陈果

我们都是寂寞惯了的人。——中国现代作家 张爱玲 《半生缘》

一个人抱着秘密太寂寞。——中国80后作家,畅销小说家 郭敬明 《最小说》 寂寞的名言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唐代诗人 杜甫 《梦李白二首》

在鲁迅的生命意识中,“荒原”是一个重要意象,也是一种非常丰富的生命感受。鲁迅对“荒原”意象的关注和感悟,表明他与20世纪所有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一样,注定会走上一条寂寞的人生之路。对于鲁迅作品中存在的寂寞感进行分析,进而在此之上探讨其成因,无疑有助于我们准确地理解鲁迅思想的丰富内涵。

鲁迅的寂寞感深深表现在他的小说创作之中。我们知道,《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具有最为清醒的启蒙意识,他指斥中国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他想劝转所有做着杀人的帮凶的人但是,他的启蒙声音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回应,人们反而把他当作疯子。在这种生存境遇中,狂人的孤独与寂寞是可以想见的。

张爱玲,本身就是幽谷芳兰,出身名门,贵府小姐,受到过良好的的教育,当年在上海滩红极一时.然而,正当她大红大紫的时候.爱情光临在她身上,胡兰成的爱让她低到尘埃里,她倾注自己的所有感情,然而,昔日的旧情挽不回匆匆的追逐新欢的脚步,她惊世骇俗的写作才华亦随之而逝。往后漫长的日子里,她始终没再写出像《金锁记》般凄美的文章.她的一生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她最终是定格在文坛上一个苍凉的手势,凄美而壮观,成为一朵带着禅意的花.写作其实是一个“寂寞中的美丽”的过程。那些在写作的时候侃侃而谈的人注定写不出佳作。只有学会寂寞,才能任心志去尽情飞扬,任想象自由去翱翔。才能展现你雍智的才华。所以写作时请让自己寂寞下来,让自己的心学会独处。这样你就会妙笔生花,写出感动自己的文章 我们今天就来写高中的第一篇作文。

二、写作寄语

在学生动笔之前,老师要让同学记住的五句话:

1、作文和文学作品一样,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既要真实地反映生活,又要艺术地创造生活。

2、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写作就是记录耳闻目睹的生活点滴,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发表自己的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真知灼见。

3、作文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文(采)。

4、坚持文体选一的原则,心中要树立文体意识,一篇作文只能选择一种文体来写,选什么文体就要按照什么文体要求来写。

5、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作文也应该是语言艺术,要力求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达文章内容,让自己的文章语言有个性,有文采。

三、作文题目:

在我们生活中,另我们感动的事例很多很多。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场景„„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叙述经历,抒发感受;可以发表议论,评述世态,等等。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四、写作要求:

1、写作态度要端正,书写认真,字体工整、清晰,要写规范的汉字。

2、自拟题目,除诗歌以外文体自选,可以借助应用文体,比如书信体,日记体等。

3、字数不少于800字。

4、力求让你的作文有尽可能多的闪光点,读后要感动自己。

5、写作不能养成拖拉的习惯,要按时交送,请语文学科代表要记录每次交送的本数,记录第一个交送的和最后一个交送的。

第二篇:中学的第一堂作文课

中学的第一堂作文课

大概是晚上6点左右,天色微暗,这是我第一次上晚自习,还不是太习惯。已经是在学校两天了,想家,想回家的冲动格外强烈。我开始有点讨厌这里了,这里太陌生了,我有点承受不了这种环境„„

不多时,语文老师走进了教室,我赶紧把自己乱七八糟的思绪收回。

今天是第二次见到语文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还是稳重,亲切。可能是二十七年的教学阅历让她有了这种品质吧!语文老师姓黄,看起来有点年纪了,但总觉得她上课还是充满朝气,有一种年轻的活力。老师并不是很漂亮,眼睛不大,头发不长,美女的特点几乎一点没有。老师的牙齿不是很好看,说话的时候两颗门牙还露了出来,上嘴唇向上翘,这几乎已经成为了她在我心中的标志性动作。就是这么一个外表不怎么突出的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让我产生了好 感。

这节是作文课,老师给我们讲了写作文的几点要求。老师的口才很好,几乎是出口成章,嘴边挂满了好词名言,让我这个文学上的“新兵”很是羡慕。老师讲课滔滔不绝,充满吸引力,让人很难开小差。

老师讲了很多很多,后来还给我们讲了她生活中的两个例子,让我对她的看法大有改观,老师是这样说的:

这是一个我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就在前年,我的母亲去世了,永远地离我而去了„„在这之前,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在春节来临之前,买两套衣服,一套给我的婆婆另一套给我的母亲,„„在前年春节来临的时候,我又去买了两套衣服,就当我要付款的时候,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我想到了我的母亲,我想到了我的这个习惯,就在那年,被无情的打破了。虽然我的母亲清明节前去世,到春节时,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但想起来,还是不能自控。讲完,老师深深地感叹了一句:“子欲养,而亲不待。”

在讲述的时候,老师的眼眶中隐隐约约的闪动着泪光,或许整个气氛都被老师带动了,也或许是老师的眼泪充满感染力吧,我心里竟也有一种酸酸的痛楚。一开始我还担心老师会很凶,但我现在彻底放心了,一个这么有孝心,有感情的人,能凶到什么程度,坏到什么程度?

天色彻底暗下来,眼看老师就要走了,虽然明天还能见面,但我多么想今天把她留下来,对她说:“老师,您能做我的母亲吗?亲生母亲除外的母亲,您愿意吗„„”

第三篇:我的第一堂作文课

我的第一次作文课

2013年9月18日上午,按照我们的学习进程我们应该上语文园地一,习作是我的课余生活。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第一次的习作尤为重要,所以对初为人师的我来说更是一个挑战。这时多个担心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担心自己不会讲,担心讲不好。担心学生听不懂,担心学生写不好,最为担心的是怕一次的作文会让我们的学生对作文失去信心,失去兴趣。担心也好,忧虑也罢。但我还是必须把它做好!

带着各种的担心走进了课堂,但是学生们的表现让我大吃一惊。其实孩子有很多的内容去写,他们争着抢着告诉我他们下课玩的游戏。就连我多次叫起来读课文而不认识字的张永柏同学也大声地介绍着他的课余游戏,我坚决不放弃任何一次锻炼孩子的机会,就让张永柏介绍了他的课余游戏“踩线线”这个游戏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但很可惜我没有听清楚,我没有再问第二次,因为我看到孩子脸上洋溢着的是满满的幸福,我实在不好意思打断孩子再问这个游戏的别名。他以绘图的方式向大家介绍着,我给他一只教鞭让他指着说可能其他学生能更明了,同时想教会他在写作文中就可以按他介绍的顺序去写,可当我递过教鞭,全班一片哗然。我知道大家是在嘲笑他,一个连课文都不会读的同学怎么可能给大家介绍的清楚。我制止了其他同学的笑声,因为我相信我可以帮助他完成这次表演。而且只有我,因为当大家笑得时候,他用一种寻求援助的眼神看着我,当我看到那双眼睛,我没有理由拒绝他。

终于在我的帮助下,他很顺利的完成了他的表演。他告诉大家,玩儿“踩线线”最少需要五个人,四人围城一个正方形,一人站在正中间,中间的人分别去才四人把手的四条线,如果在没有碰到对方的情况下就算赢,如果碰到了,守线的人变成踩线人。下面的学生争先恐后的告诉我:“”我会玩儿!“我也会玩儿!”„„我明白他所讲的所有学生都理解了。我相信我比全班的任何一个人都振奋。我很坚信的告诉大家:“第三节课的体育课我陪你们一起上。”课堂上第一次出现了孩子们胜利的欢呼声。

我明白,在这所学校里,我是今年新来的,在老师们的眼里我是个什么都不懂得徒弟,在孩子的眼里我是今年新来的老师。对于三

(一)班的学生来说是换来的新班主任。记得在培训的时候教研室宋主任一再强调半途接的班不是很好带,我心理是准备的,但是是没有对策的,我只能静观其变。经过二十天的熟悉,我知道了接别人代过的班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天放学班主任送学生到校门口时,他们说再见的是以前的班主任;每次作业做不好我批评他们时,他们反驳说以前的语文老师就是让这么写的;每次打扫卫生时,他们全部跑掉去玩儿;什么时间我都是落单的,我难过过,我伤心过,我气恼过,甚至我想放弃过。但是孩子们今天的欢呼声也是证明我的努力和坚持是值得的。

第三节课上课了,班里的几个男生来到了办公室和正出门的我撞了个满怀,原来他们是来提醒我的。跟着他们一起来到了操场,发现平时乱七八糟的队形整整齐齐的站在操场上。我被孩子们的行动打动了,我跟体育老师打了招呼后带着我自己的“队伍”在美丽的操场上跑了两圈,然后把它们分成三组,开始体验我们的课余生活:

第一组是摔跤组。全由男生组成,我让他们围成圈,中间是表演场地,采取擂台挑战制,这时的男孩子们不再是以往的默默不语或者调皮难耐,而是很踊跃的挑战,台下的孩子们可个劲儿的呐喊助威,操场上顿时火了起来。

第二组是丢手绢组。全由女生组成,他们对于熟知的游戏根本不需要我在哪里组织,自己玩得不亦乐乎,当然为了体现我对每一个组的照顾,我也坐下来和他们一起玩儿,但刚坐下,有同学就把手绢丢在了我的后面,幸好有同学给我提醒才不至于自己被“抓”。但是第二次却没有那么幸运了,是我丢的别人,但是没有跑几步就别学生抓住了,不得已让表演节目,学生看我这样的老土估计什么也不会所以就安慰说:“老师,随便什么都可以”。我内心中一股暖流流过,回头想自己,孩子们不会回答问题时遇到不会时,我是否也向他们一样的宽容,顿时羞愧难当。虽说我什么特长都没有的,但我是学语文的,就给他们背篇古文吧,就如此漫长的准备,孩子们还是以掌声鼓励。我背了初中的一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知道她们不会知道,跟不会理解我所背的原文,但他们还是很认真的听完,给我掌声。

第三组是狼抓羊组。有男生也有女生,但这一组是最没有组织的,我走过去,他们各自的抱怨声,这个不想当羊,那个不想当狼的,我重新安排了一下,慢慢的组织起来开始了他们的游戏,看着他们满

地打滚你追我赶的样子,可爱极了。我给他们拍了很多的照片来记录他们的可爱。

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下课铃响了。大家集合整队,我问他们你的课余生活丰富吗?我的课余生活的作文你会写了吗?大家一口同声地告诉我会了!回来之前后我开始给他们讲格式,题目要写在正中间,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要占格子„„

后记:从这次以后,张永柏同学开始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开始按时交作业,开始看见老师微笑了。同学们对我的态度也变化了,开始听我的话,我们班连续两周拿到了纪律流动红旗。

第四篇:怎样上好小学生第一堂作文课

怎样上好小学生第一堂作文课

美兴小学边学芝

俗话说:武无第二”,作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文无第一,要想让学生喜欢上作文,必须上好第一堂作文课,让学生在第一堂课上就对作文产生兴趣。今天我就从我的教学体验中谈谈怎样来上好第一堂作文课。

(一)让作文在学生心中简单化

很多同学认为“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觉得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害怕写作文”。第一次上作文课的孩子,大多数是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心情都是不一样的,有的紧张,有的高兴,还有的孩子说自己没有心情。那么我们就要充分了解到孩子的心理状况,和孩子们从心交流。为什么紧张?为什么高兴?又为什么没有心情?让他们用语言表诉出来,彻底消除他们的紧张感,让同学们没心情来有心情走!

同学们年纪小,生活经历单纯,可写的东西也就比较少,在加上是第一次真正的拿起笔来写东西,不免有些紧张、害怕。同学们在第一堂课上一定会问老师,什么是作文?老师要尽量把作文的概念简单化。目睹、心想`,用笔来说出你想说的话,“耳闻、这就是作文。”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深谙此道。在亦婷读幼儿园时,她就训练女儿每天“发布新闻”讲述幼儿园里发生的各种事情。通过经常练习,小亦婷变得爱看,爱想,爱说了。毋庸讳言,这个过程漫长而艰涩。当孩子从生活中取材,并让他为之感动时,他们才能说好,将来也才能写好,所以第一堂课,我们别让作文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让学生们从现在开始,从“大胆、简单的说”开始!

(二)作文的两把金钥匙

知道了什么是作文,然后就应该写作文了!作文不是单纯的说,尽管老师说„你怎么想就怎么写‟,可是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写作与说话有所不同,我们与人说话的时候,一边想一边就说出来了,即使不识字的人,也没有多少交流的困难,因为运用的是口头语言。而写作文,是用笔写你想说 的话,把口头语言变成书面的语言。这对初次走进作文王国的同学们来说是一件难事,所以在第一堂课上,我送给了学生两把开启作文之门的金钥匙:一把是抓特点、另一把是慢慢写。

特点,简单的说,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通过比较,比出与众不同、不一样的地方。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找特点。比如我们在写大象的时候,没有同学说

一对耳朵……”同学都要抓住大象的特点“柱子一“大象有四条腿,样的腿、蒲扇似的耳朵”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生动。同学们知道了什么叫特点以后,也就走进了作文王国的第一步。慢慢写,不是让学生写的很慢,而是让学生多多的想,具体的写。比如,我们写大象的耳朵,我们怎样把大象的耳朵描写全、描写细、让没见过大象的人,看了你写的话之后,就知道它长什么样呢?这

就需要慢慢写,有的同学说“大象有一对大大的耳朵”,还有同学说“大象有一对大大的像一个蒲扇似的耳朵”,有的同学甚至写了大象走起路来耳朵“呼扇呼扇”的,这样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慢慢写的要领,在慢慢写的同时又抓住了特点。

(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孩子最初学习写作的时候,没有灰心丧气的,都是怀着好奇心来学习的。我们一定不要打击孩子的兴趣,一篇作文不行,下一篇……,虽然孩子会有缺点,但是我们要看到他们的优点,从优点之处激发写作的兴趣,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要在第一堂作文课上把孩子写作的火种燃起来,来上课必须要有收获,先学习写作技巧,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慢慢来,作文是个慢工夫,要用稳火慢炖。

怎样上好第一堂第一堂课会影响到孩子以后对作文的态度,作文课是每个作文教师的必须思考的问题。

第五篇:如何上好一堂作文课

何上好一堂作文课

作者:邓丽群

提起作文,学生抓耳,教师挠腮,学生愁的是“写什么呀?怎么写?”教师忧的是“怎么教哇?”一节作文课下来,看看老师的教学,墨守成规“审题——立意——选材——构思”,泛泛指导,重点不突出,缺乏指向性,连自己都觉得机械、呆板;翻翻学生的作文,倘若写人千篇一律地“浓浓的眉毛,大大的眼睛”,画出来也是千人一面,原因在哪里呢?我想:关键还 是我们的教师没有设计好习作指导课。那么,我们应如何进行习作指导呢?

一、教会学生选择、吸收素材。

走近小学生作文,我们不难发现,如今学生作文,空洞乏味、雷同文章占很大的比例,真正能写出好文章的并不多。其实,要想写出好文章,除了学好基本知识外,还在于选择作文的素材,而作文的素材就是源于现实生活。我们小学生的生活,接触的事物都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不少同学一提笔写作文,就感到头脑空空,什么也写不出来。他们没有办法从自己接触过的很多事物中选择一个来写。那么在作文指导时,首先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有一次我布置一篇自己命题的作文,让他们自己选择一个事物来写。结果大部分同学都写在学校和朋友玩游戏,作文的选材面很窄。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可写的事物很多,面也很宽,动物,植物可以写,玩具用品可以写,建筑也可以写„„但是,由于同学们的思维没有放宽,所以选的事物受到局限。因此,写出来的文章内容十分贫乏。其次所选内容要有学生的真情实感。写动物,植物,写器物,建筑物,写一件平凡的事物,都能表现作者的情感,看见朋友,同学送的纪念品,会引起对朋友,同学的思念。要让学生学会选择一些能够表达真情实感、丰富新鲜、积极思想的事物,也就是说选择一些能够写得深的事物来写。最后要选熟悉的事物。我们身边的事物很多,但不是每一事物,都是我们熟悉的,那么在选择时就要选择平时了解得清楚的事物来写。比如生活在农村的同学对庄稼很熟悉,不少人也干过农活,那么写辣椒,柑橘的形态、色彩、以及生长就能得心应手,而城里的同学写立交桥,高层建筑,比较容易。叶圣陶说过,“作文即生活”,让学生学会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选择作文素材,小 学生也能写出好文章。

二、作文指导由“扶”到“放”

有了生活素材,还必须引导学生深化对素材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 初高中海量作文大全小升初 中考满分 高考满分 高考零分 其中的指导与其他语文训练一样要经历一段由“扶”到“放”的过程,并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 的目的。

1、问题导向明确

由于小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虽然有时他们经过持续观察后占有的材料十分丰富,且富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但是在他们的头脑里,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没有大小轻重之分,尤其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生,他们不会根据中心思想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所以大多学生写起来思前不想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这就难免出现词不达意、详略不当的毛病。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问题”导向使目标明确。如在中年级观察一处景物的作文训练中,我组织了学生在学校中重点观察了“大花坛”,要求带着以下问题进行观察:“大花坛”在学校什么地方?花坛里有什么?最显眼的是哪一处?参观后你的感受如何?这些问题是学生进行“看”的目标,目标的明确避免了学生观察的随意性、盲目性,使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重点和顺序,有意识地在观察中寻找答案,边观察边思考,直到 问题弄清为止。

2、读与写相结合。

教师要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读”去解决写作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典范的文章,非常适用于“写”的指导。尤其是教材在安排训练上,很多都照顾到了“读”与“写”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些范文的写作特点,也可以在学生写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找到方法。

3、练笔循序渐进

在练笔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审题、选材、表达诸方面应进行周全的考虑,分步让学生深入体会。如在一次关于爸爸的作文训练中,我采用了多步选择的方法。第一步:在生活日记中寻找关于爸爸的事例。第二步:采用以说为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各自爸爸特点的词语,有些词语不太准确,但经过老师筛选后,让学生选择一个最准确的。第三步:选择能反映爸爸特点的事例。第四步:学生练笔,选出一篇代表性习作评点。第五步:讲解“下水文”,学 生将自己习作选择性修改。

三、作文与做人相结合。

在教学生作文前,我们就必须把“教做人”放在首位。要明确,作文不是目的,作文只是一种形式或手段,目的在于通过作文训练,使学生从中去发现、挖掘、领悟做人的准则,从思想上得到净化,心灵上得到熏陶,情感上得到感染,从而提高对做人与作文的认识。避免片面地追求作文的词藻华丽与形式新奇,把作文训练落到实处,把做人的道理体现在作文训练 之中。只有我们教师提高了对作文与做人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在不断的作文训练中 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教师上一节作文课,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要想在作文指导课上使学生获得作文的技巧与方法,教师必须精心地设计作文指导课的上法,若想到什么就上什么,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即使上了一节作文课,收到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因此,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成绩,提 高学生作文能力及水平,教者必须在作文指导课上下功夫。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5/122984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