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交到一个好的朋友
交到一个好的朋友
交到一个好的朋友,就如同“多了一块陶冶情操的砺石;多一分战胜的力量,多一个锐意进取的伴侣”。
因此,交朋友这件事就如同谈恋爱一样,不能将就。不合适的人,就不要做朋友了,不然只会带来友情的阴影。那么不合适的人有哪些呢?习惯性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这种人一般表现出两个特征:“我说的都对”和“你说的我不想听”。
和过分自我的人相处,你只有事事迁就才不会触怒他。
可是朋友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怀,如果你们的相处需要你忍气吞声才能维持平静,那么这种友情就是负担。
与其口干舌燥,感慨心累,倒不如“悉听尊便,敬而远之”。做朋友,这种人显然不适合。喜欢攀比的人。
和这种人做朋友,总是很累的;哪怕你不是好攀比的人,看着这些人上赶着来和你比,也是很心累的。我们总能听到一些这样的话,比如:
“我儿子这次考试考了XX名啊,你们家孩子呢?” “我老公上星期升了XX长” “我们家打算换辆车啦”
对于这种人,报以真诚的祝贺的微笑,再用两句自谦的话语满足对方的虚荣心,然后挥手告别吧。和你没有共同话题的人。
没有共同话题、没有共同爱好,意味着你们不能一起愉快地打发时间,不能一起愉快地交流意见,不能一起愉快地谈论共同感兴趣的玩意。这样的话,你们两个人做朋友还有什么乐趣? 不能读懂你情绪的人。
试想,他从你反常的沉默中读不到你的郁闷;在你发光的眼睛里看不到你的欢喜;不能理解你的笑点,也不能理解你生气的点。总是对你说“这有什么好笑的”、“这有什么好气的”;于是你在每一次笑的时候得跟他解释你为什么笑,在生气的时候还得跟他分析你为什么生气„„
你说,是不是想想就很心累? 总是让你为难的人。
朋友是会不自觉地替你考虑的人。
以朋友的名义找你帮忙,完全不考虑这个请求是否对你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只说一句“不帮就不是朋友”;
以朋友的名义找你借钱,完全不考虑你手头是否宽裕,可能最后你不得不舔着脸去催债,他还说“是不是朋友啊,这么点钱还催”。恕我直言,“你这种人,谁和你是朋友。”
“羽毛相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
不需要多说,如果是适合你的朋友,你会自然而然地爱上和他相处。如果不合适,你们的相处就会时时尴尬。朋友是一个很重要的身份,如果他不适合,就适可而止地做一个“认识的人”吧。
记住,朋友一生一起走,但是如果相处得很累,就不要和他一起走了。
第二篇:主题班会(我交到好朋友了吗?)
我会交朋友了吗?
主题班会流程
主题班会目标:1了解学生的交友情况
2反思交友行为,学会分清益友和损友,并且要学会交友
主题班会过程
1.先提问几个同学,了解他们的交友情况(10min)
(大家已经相互认识了几个星期,现在在班上有没有在学习上或者生活上特别好的同学,特别是经过了军训,在那锻炼的时期中,哪位同学对自己的影响最大?最想和他们做朋友的?同时我们刚从小学升到初中,从一个阶段转到人生的另外一个阶段,很多学生可能现在都还不是那么的适应,周围的同学都不是自己以前的好朋友,一下子迷失了方向,同时整个班也失去了凝聚力,像一盘散沙,那我们该怎么去交友呢,让自己人生更加的丰富?)
2.同学们是怎么样子去交朋友的,择友标准又是什么呢?(10min)
(在与同学交朋友时,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3.怎么样交友才有益呢?(先让学生回答,他们自己交的朋友是否有益? 5min)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列举一些标准,供同学们参考)(5min)
(1)情趣相同,互相尊重(2)宽容大度(3)互补互敬,共同进步(4)见多识广,终身受益(5)无条件支持你的人(6)分辨是非,坦诚相对(7)为人热诚,乐于助人(8)性格开朗,尊师重道 等等(问学生意见,还有没有好的标准)
教师总结:(10min)
孔子说:益友者三,损友者三,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孔子是以“人品”和“知识”这两个标准去衡量朋友的,所以老师觉得同学们去认识新朋友的时候,也可以根据这两个标准去区别益友和损友。更重要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需要学会交往的技巧,使朋友成为生活和学习的第二个老师,祝同学拥有更多的好朋友,友谊长存!
第三篇:30岁以后为什么很难再交到好朋友
几年以前我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了李大力,他在北京当编剧。回想起我们初次见面的情形,就仿佛是爱情喜剧电影里一见钟情的相亲场面,无非是没有那点“情”。我们带着各自的太太一起吃饭,友情突如其来,我们一见如故。
我们都喜欢张国荣的《风继续吹》,都爱《纵横四海》里的同一句台词,等到羊蝎子端上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可以做到你说上句,我接下句。弄得太太们不得不强行插话:“喂!两位好基友,你们到底有完没完啊?”
看着李大力和他太太走向2号线地铁,我脑海里无来由地闪过一个念头:如果我和大力当年在大学就认识,他多半会成为我婚礼上的伴郎吧?
那是四年以前的事情了,从那以后我们已经聚过四次。我们之间的关系有点朋友的意思,但又不完全是。我们彼此都想再加深一点友情,但是生活总在中间作梗。
我们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当你到了三四十岁,会有许多新面孔通过工作、孩子甚至是微博进入到你的生活。但是真正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就是那种你在大学时代结识的老友,那种你危难时第一个想起来的好友,却越来越少了。
人到中年,四处逛荡的年少轻狂日子,真心话大冒险一样的生活,都渐渐褪色。越来越紧张的日程表,事情轻重缓急的变化,都让人们对朋友的要求越来越挑剔。
无论你结交了多少朋友,一种宿命的感觉在你心头萦绕不散:你十几二十岁时候结交好友的那个阶段已经基本结束了。现在,你只能去结交一些点头之交,甚至只能称得上是熟人的人。
而一旦你遇见生活中的重大变故,比如说搬家或者离婚的时候,你就会突然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缺少朋友。
当这种感觉袭来时,赵珊珊几乎喘不过气。她是北京一家教育基金会的执行董事,几个月前刚从北京搬到上海。当她准备举办自己39岁生日晚会的时候,尽管她有857个QQ好友,509个微博粉丝,却发现根本凑不齐一桌客人。她说:“回想起人生中各个交友的阶段,发现我大部分朋友绝对都是在高中时代,和做第一份工作时结识的。”
罗高是一位在辽宁工作的心理医生,四十多岁离婚以后,他发现自己多年来一直把重心放在事业和家庭上,朋友们都已经淡出了他的通讯录。罗医生说:“好像突然之间,老婆就从全家福里消失不见,你发现自己前所未有的孤独。”现在,罗高已经56岁,他感叹说:“我就算是去学广场舞也不可能再去找个女人了,我更愿意认识几个老哥们,举起高粱酒,来!整一个呗?”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赵丽华在针对同龄人的研究中发现,人越接近中年,所结交的人也就越少,同时和既有的朋友之间则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她认为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枚闹钟,每到人生的某一关头,比如说进入30岁的时候,就会铃声大作。它提醒人们人生易逝,请停止四处交游,专注于此时此地。她说:“你会开始全心投入在情感上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因此,你不再有兴趣参加各种饭局和聚会,而是更愿意把时间花在孩子身上。”
在上世纪50年代,社会学家们提出了结交挚友的3个重要条件:
1、紧密接触。
2、经常性的不约而至。
3、能让人放下戒备,彼此袒露心迹的场景。
但是随着社会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满足这3个条件已经越来越困难了。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千帆认为,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在大学时代里遇见了自己的终身好友。
在职场上,由于同事经常变更,人际之间的紧密接触就难于维持。去年,热播剧《甄嬛传》的编剧流滟紫在该剧试播时遇见一位叫做阿珍的女士,在工作中,她们走得很近。几乎没多久她们就知道了对方的健身和饮食习惯。当流滟紫动念想来一杯咖啡提神的时候,都不用她说,阿珍就已经递过来一杯。
“但是,试播工作一结束,没有了这种日复一日的接触,要保持紧密关系就很难了。”流滟紫说。她们现在也偶尔约个时间出来三里屯喝上一杯汤丽水,但是在789一起从下午一直漫步到晚上,再一头扎进南锣鼓巷酒吧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工作环境里因为竞争的关系而火花四射,所以人们学着在同僚面前隐藏自己的脆弱和怪异。王千帆教授说:“工作中的友谊总是带有一种交易的感觉,很难说什么时候社交才会告终,而真正的友谊得以开始。”
职场的升迁和薪水多寡也很麻烦。左小先生是一位住在北京宋庄的艺术家,他说:“如果你的朋友比你赚太多或者太少,都会让人觉得很怪。”最近,他邀请一对很有发展前景的夫妇进入他的圈子,但是很快朋友们因为这对夫妇谈钱成瘾而对他们厌恶不已。
左小说:“在我们的婚礼上,那些和这对夫妇坐在一起的朋友后来向我们抱怨说,这两公婆老在问他们赚多少钱。赚得少的人觉得这个话题很不爽,而赚得差不多或者很多的人也觉得这么讨论收入让人很尴尬。”
一旦夫妻双方都彼此交往,挑战来得更快。《新京报》记者安静称,和别人两口子交朋友,就像是复杂的排列组合。她说:“你不仅仅要担心别人老婆是否喜欢你,你还的担心别人老公是否喜欢你,以及你老公是否喜欢他老婆,你老公是否喜欢他本人。”
不就以前,刚搬完家,她邀请丈夫的新同事夫妇来家里吃饭。但是对方的太太明显对她家的装修了一半的房子和餐桌上的速冻饺子不感冒。安静说:“我一眼就看出来了,那位太太一准是被哄着骗着才肯来,而是她坐在我们的宜家凳子上的时候,活像是皇上家的格格屈尊进了一个寒窑。”
这两口子还没吃水果就闪人了。第二天上班,对方丈夫抱歉说是因为妻子昨天太累。“不用说,我们肯定是不会再和他们吃饭了。”安静这么说。
如果加进孩子会让这笔糊涂账更难算。突然之间,你被一个由家长组成的新朋友圈所包围,可是这个圈子的情感纽带最多也就能算是聊胜于无。就像相声演员郭德纲在天桥的一场演出里说的那样:“我一整天和一帮带着孩子的孙子待在一起,但我不会跟这帮孙子组饭局,因为不是我想认识这帮孙子,是孩子们黏在了一块儿。他们为什么在一起,那是没溜儿的事儿,纯就是因为都是小孩儿。”
甚至当家长发展出了彼此之间的情感纽带,这种友谊的结果也是脆弱的,它屈从于孩子们的心血来潮。
44岁的贝志城是北京市的一名地产商人,他和他的太太与另一对家长由于孩子们的关系成为了朋友,当时,两家的孩子都还是好朋友。但是,后来孩子们绝交了。当两家人决定在院子里烤串的时候,贝先生的儿子说:“我能让我其它的朋友来吗?”
外部因素不是唯一的障碍。人过三十,人们经历了交友心态上的转变。早年间的自我发现变成了自知之明,所以你选择自己周围的朋友更挑剔了。2004年出版的《土豪的危机:成年后如何交朋友》一书的作者马伯庸说:“年轻时交朋友,只是因为一杯青岛纯生就可以上桌,而成年以后,我们的桌子抬高了很多。”
控制癖、公主病、自大狂,这样人都不再适合成为朋友。
现居香港的战略投资顾问冯唐先生甚至开发出一套挺好玩的百分制朋友打分表,100分是最好的朋友。当新朋友表现得让他讨厌或者没有忠诚度时,冯先生就在心里为他扣分。他说,十次里有九次,新朋友最终只能得到30分到60分然后滚蛋,也就比熟人好一点点。
冯唐说:“你遇见个不错的人,但是一旦他们一次不回电话,掉到90分。两次,立即50分。如果认识的第一个月里就迟到,再扣10分。不过,也有人因为言行得当而得到加分。”
受既往的经验影响,人们越发对友谊有了宿命论的看法。
我的朋友宁财神(他的全名叫陈万宁,他是电视剧《武林外传》的编剧,这部电视剧讲述了你爱的人住在对面,最好的朋友都在身边这个都市人的梦想,尽管披上了古装武侠的皮)。有一次他说:“当你还年轻的时候,你对更严肃地去定义什么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我对于友谊的看法来自电影《英雄本色》和《纵横四海》。好兄弟,讲义气,朋友如手足,如果做不到完全忠诚就意味着绝交。而等我成年以后,这种想法变得不现实了。”
到了人生这个阶段,你已经遭遇过许多令人厌倦甚至是失败的人际关系,开始努力承担起责任,认真经营工作、家庭和既有朋友的关系。所以,你对倾心结交新朋友这件事变得更加谨慎小心。38岁的宁财神说:“你更加了解人的缺点,也对自己让人失望的那一面看得更清楚。”
他总结说:“我对什么是真朋友的标准从来没有变过,只是使用‘朋友’两个字的时候更加宽松一些。现在要交一个真正的朋友,好兄弟那样的朋友,实在是太难了。”
另外一部分人,类似基金经理李开复,采取了降低交友期待值的办法。李先生说:“我找到了极为有效的交友方法,找到不同的人来满足我不同的交友需求。我有一个酒友,一个书友,一个育儿之交,几个球友和一个锻炼身体的朋友。比起精疲力竭地寻找新朋友,这种方式更容易填补生活中的空虚。”
还有的人从友情的谷底爬起,倒拨时钟,回到他们20多岁时忙的喘不过气的社交生活。
王小山是一家电台的总监,30多岁北漂到北京。到了北京之后他觉得如此孤独,以至于经常带着自己的猫去朝阳公园散步,希望能搭上什么人聊聊,结果只是收获了一堆“你丫有病啊”的目光。于是,他决定创建一个北京社交网络,通过组织人们观看国安队比赛和红酒品鉴会来交友。现在,这个组织拥有2000名成员,大部分都年过三十,王先生把其中的200多人视为好友。
“人们要想走出第一步的确需要点勇气。”王小山说。“我希望我能够能让他们在这事上容易一点,毕竟,我经历过。”
秉承王小山的这种精神,我最近给大力打了个电话,我们打趣说都忙得实在没法子出来混,然后约好下一次一起吃饭。
我知道,那是三个月以后的事情了。
文章很长,我最早是看到阮一峰推荐的这篇文章,当时他把文章浓缩成了一段话,可以作为一个简要的总结,原文如下:
30岁后,人们为何很难结交亲密朋友?
1、你开始觉得人生有限,不能过多用在与陌生人交流;
2、结交好友的三个外部条件很难满足:近距离接触、反复见面、计划外的互动;
3、社会地位和收入差异;
4、对方配偶的介入;
5、子女限制了你的社交圈;
6、你对好友的标准比年轻时严格得多
第四篇:交一个好朋友
交一个好朋友
一、主题辨析
友谊是和亲近的同学、同伴等建立起来的特殊的亲密关系。它为孩子相互学习社会技能、交往、合作、自我控制、体验情绪和进行认识活动等提供了机会,为以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三年级的孩子已能开始理解友谊是一种相互的关系,双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帮助,彼此间友好、忠诚。在交往活动中,孩子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还需具备一些必要的人际交往常识,这样才能维护和促进同学间的友谊。
二、辅导目的1、了解孩子们认识友谊的现状。
2、认识友谊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好朋友。
3、帮助孩子与同学建立真正的友谊,解决在交友中出现的烦恼。
三、主要辅导策略
谈话法、比赛法、对换角色法、设置场景进入角色
四、辅导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友谊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好朋友。
难点:帮助孩子与同学建立真正的友谊,解决在交友中出现的烦恼。
五、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1、制作课件,铺设场景。
2、课前请同学填写自己的资料卡。
3、每人准备一张空白卡片。
六、辅导活动程序
活动一:绕口令
基本操作步骤:
师:孩子们,还记得语文课里学的绕口令《小华和胖娃》吗?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齐读绕口令:
小华和胖娃,种花又种瓜。
小华会种花不会种瓜,胖娃会种瓜不会种花。
小华教胖娃种花,胖娃教小华种瓜。
小华学会了种瓜,胖娃学会了种花。
师:小华和胖娃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一个真正的好朋友就是这样的,他能够在你最困难的时候给你关怀,给你温暖,能够在你最开心的时候分享你的快乐。
设计意图:
用绕口令中小华和胖娃的友爱互助的内容引入本次活动。
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及应对策略:
在这一活动里,可能有些孩子因为读得不够快、不够好,而害怕在大家面前读,这时我会鼓励他把绕口令读下去,并适当予以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活动二:聊天室
基本操作步骤:
你们有自己的好朋友吗?愿意把你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吗?太好了!下面,知心姐姐就邀请大家到这环境幽雅的聊天室来坐坐,(课件展示)谈谈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们为什么能成为好朋友?好朋友在这儿还可以走到他(她)身边去,互相给大家介绍介绍。
(孩子们自由介绍好朋友和成为好朋友的原因)
小结:在聊天室里,从一对对好朋友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你们是在学习上、活动里成为好朋友的,老师也感受到你们在一起的快乐。
设计意图:
聊聊自己的好朋友,认识自己友谊的现状。
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及应对策略:
在本活动中有可能一些孩子会说自己没有好朋友,教师在这时就应多方关注这些儿童,并询问他们“想有一个好朋友吗?”得到肯定答案后告诉他现在没有好朋友没关系,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会交到一个好朋友的。同时了解他们友谊的状况:是和好朋友闹别扭了,还是由于自己性格内向或其它客观原因导致自己没有好朋友,找到原因后在智慧屋里用第三人(小红)的烦恼请同学们解决,鼓励他们对友谊建立起信心。
活动三:游乐场
基本操作步骤:
你们平常喜欢和好朋友怎么玩呢?(自由发言)今天,想和朋友们一起到游乐场去玩玩吗?让我们一起进入——游乐场。
1、考考你
考什么呢?考你对朋友有多了解?老师这个百宝箱里装着你好朋友的资料卡,抽到谁,他的好朋友就要接受我的提问,如果回答的问题和资料卡上的一样,他就是最了解自己朋友的人。
2、你说我猜
来玩个新鲜的游戏吧!“你说我猜”,你们绝对喜欢,游戏规则是好朋友相互配合,一人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描述出屏幕上出现的词语,另一人就从他的语言或动作中猜出这个词。说出词语里的字就犯规了。能在一分钟内猜出6个词,你们就过关啦!
(邀请几对好朋友进入游戏)
师:老师想问问刚才参加游戏的孩子:
(1)你们现在心情怎样?
(2)你对好朋友刚才的配合满意吗?
(3)如果在游戏中你们没能过关,你们会怪好朋友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
掌握孩子们了解好朋友的程度;和好朋友一起合作比赛,考验默契程度,同时在欢乐中增进友谊。
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及应对策略:
在“考考你”环节中,有可能抽到的孩子在本班没有好朋友,这时老师就要这样说:“没关系,希望老师下次再来的时候能和你的好朋友做这个游戏。”还有的孩子可能根本不了解自己的朋友,在结束时,老师应告诉他们“真正的朋友应该相互了解、彼此知心,希望你们在今后的交往中多了解对方,让友谊之花长久地驻进彼此的心田。”
在“你说我猜”环节中,有可能孩子们的默契程度不会很高,甚至可能出现一个词语都猜不出来。老师“访问”了他们后,再以鼓励性的语气结束。
活动四:明镜台
基本操作步骤:
能做到互相理解、宽容,不想到埋怨,真是一对好朋友!在游戏中,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快乐,增进了了解。让我们来看看这几对好朋友在平常的交往中他们是怎么做的?
(课件展示图一:我和小丽是好朋友,我教小丽画画。小丽教我学外语。)问:作为好朋友,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这样做好吗?
问:这对好朋友呢?(图二:打篮球时小强不小心撞了我的好朋友小涛,我看见了,马上帮小涛撞了回来。)
(课件展示图三:小勇放学后到游戏室去玩很晚才回家。他怕妈妈责怪,就给我打电话让我帮他撒谎,说是在学校做清洁,我照着他的话骗过了她妈妈。好朋友就应该互相帮助。)问:真正的好朋友是不是应当这么做?师:真正的好朋友这是应当怎么做?你们愿意表演表演吗?
(孩子通过自己的体验、排练,表演)
小结:刚才你们的发言精彩,表演得更出色!大家知道了真正的好朋友应该互相尊重、信任、帮助,彼此间友好相处。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几个案例,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及应对策略:
在本活动中分析案例时,一些孩子会认为自己帮好朋友打架、帮他撒谎是对的,遇到这一情况时我会让他们进入角色,演一演这些案例。通过设置场景,进入角色,让孩子们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
活动五:智慧屋
基本操作步骤:
师:在平常的交往中,我也了解到,有的好朋友之间难免也会出现一些矛盾,产生一些烦恼。别烦恼了,跟我到智慧屋去,(课件展示)找知心姐姐解决烦恼吧!记着咱们智慧屋的口号是:(齐呼口号)
“走进智慧屋,烦恼矛盾全消除!”
1、最近小红可烦恼了,她找到了知心姐姐,让知心姐姐帮她想办法呢!她该怎么办呢?小朋友们也帮她想想办法,好吗?
老师即兴讲一个与班上同学遇到的情况一致的故事。
学生帮助小红想办法解决烦恼,说出自己如果是小红会怎么做。
2、师:你有自己的烦恼吗?说出来让大家帮你想想办法吧!
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烦恼。
教师和其他学生帮助有烦恼的孩子想办法解除烦恼,出谋划策。
师:在这儿有些孩子有烦恼不好意思当着大家的面说。没关系,你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向知心姐姐倾诉,也可以到心理辅导室和知心姐姐聊一聊,消除你们内心的烦恼。记住我们的口号:走进智慧屋,烦恼矛盾全消除!
设计意图:
孩子们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烦恼;想办法解决孩子们在交友中出现的烦恼。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及应对策略:
在本活动中,有些孩子本身就很内向,更别说在大家面前倾诉自己的烦恼了。这时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老师将课堂上观察了解到的情况用第三人的名字(如小红)讲故事,让学生帮助想办法解决烦恼。如果大多数同学都讲述了自己在交友过程中的烦恼,而时间又不太充裕时,教师可以让大家在课后单独倾吐。
活动六:友谊厅
基本操作步骤:
1、师:孩子们,用真情表达出来的语言是世上最美的语言。作为你们的朋友,我也要把我亲手绘制的一张友谊卡送给大家,里面写着我的心里话。(里面展示卡片)把你们的真诚也融进你们亲手制作的友谊卡中去吧,写上自己的祝福,把卡片亲自送到他手中,和他一起分享这份真挚友情带来的快乐吧!
2、孩子们自由活动,老师关注个体。
设计意图: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孩子们为自己的朋友制作卡片,增进彼此间的友谊。
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及应对策略:
有些孩子可能不知道怎么将情感表达在卡片上,老师巡回指导时应充分关注这些孩子,并给予点拨提醒。
七、参考文献
张大均中小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教学指导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8
第五篇:幼儿园国旗下的讲话 怎样交到好朋友
国旗下的讲话 怎样交到好朋友
大家早上好!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那你的好朋友是谁呢?你会和好朋友一起做些什么事情呢?
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兔妈妈有事外出了,小兔子一个人站在窗边很孤单的样子。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小鸟飞了过来。小兔子问:“小鸟,你这是要上哪儿去呢?”小鸟回答:“我要去找我的朋友,把好吃的虫子送给它”。说完小鸟欢快的飞走了。小兔子说:“有个朋友真好。”
不一会儿,小花狗跑了过来,小兔子问道:“小花狗,小花狗,你这是要去哪儿呢?”小花狗说:“我的朋友要搬家,我要去帮忙呢!”说完小花狗也走了。小兔子说:“有个朋友真好!”
又过了一会儿,一只小灰兔蹦蹦跳跳的跑了过来。小白兔急急忙忙地问:“小灰兔,小灰兔,你这是要上哪儿去啊?”小灰兔说:“我看你一个人很孤单,我是来和你一起玩的。”小白兔开心极了,它不再感到孤单和难过。他们都觉得“有个朋友真好!”
确实我们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做许多的事情,比如唱歌、跳舞、画画、做游戏、学习活动等等。
那么怎样才能交到越来越多的好朋友呢?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是像小鸟一样学会分享。可是,有的宝宝在幼儿园中好多小朋友都不和他玩,原来是他老是独霸玩具,不懂得谦让,会欺负小朋友,因此小朋友都不和他交往。如果你想玩别人手中的玩具时,你可以和别人商量说:“等你玩完以后玩具能给我玩一会吗?”或者当自己有好玩的玩具时,你可以对好朋友说:“我们一起玩,你说好吗?”。这样,相信你会玩到更多好玩的玩具。
二是要互相关心。当好朋友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看到好朋友有困难需要帮助时,一定要主动帮助他,就像小灰兔知道小白兔没有伙伴一起玩,就主动来找它玩一样。好朋友如果不来幼儿园,可能是生病、有事,我们可以主动问候一声,让好朋友知道你在关心他。
三是互相帮助。有时候一些事情靠我们自己可能无法解决,那么我们就需要好朋友的帮忙。比如:当自己不会系鞋带,不会扣纽扣时,我们可以请好朋友教一教。反过来当好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也要帮助他解决困难,就像小花狗主动帮助朋友搬家一样?。
四是互相督促。如果好朋友之间会为了某些事情闹得不高兴,这时我们要学会原谅自己的好朋友。如果好朋友做错了事情,我们也要学会及时的指出,帮助好朋友改正缺点,共同进步。小朋友们,有一首歌曲叫《好朋友》?歌词是这样的:“你帮我来梳梳头、我帮你来扣纽扣,团结友爱手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让我们像歌里唱的那样,团结友爱在一起,共同学习生活,快乐成长,拥有更多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