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凡的世界》与我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与我的人生
摘要:路遥以其澎湃的激情专注于表现城乡交叉地带的人情物事,他的《平凡的世界》就塑造了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典型的人物形象,尽情展示着普通人物的不平凡人生。本文首先通过对《平凡的世界》中两个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阐明对我人生观产生的影响,使我认识到平凡的人只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经过自己的努力与拼搏,不怕失败、不怕痛苦,一样可以创造不平凡的人生;其次就是这部小说对农民的深刻理解,出身于农民但又不能局限于出身,它深刻地反映了农民的生活和喜怒哀乐,表现出当代农民的顽强与坚韧;最后分析了它追求的至高境界即真、善、美。由此得出生命的意义:苦难和奋斗,平凡和伟大。
关键词:平凡;人生观;真;善;美
正文: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个平静的背后都有激情澎湃,无声有时胜似有声。“《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具有内在魅力和激情的现实主义力作。”在求学生涯中,第一次读了《平凡的世界》。{1}《平凡的世界》中路遥把国家大事、政治形势、家族矛盾、农民生活的艰辛、新一代的感情纠葛,以及黄土高原古朴的道德风尚、生活习俗都真实而细腻地描绘了出来,构成了一幅中国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农村生活的全景式画卷。既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父老温馨动人的情愫,又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富于哲理性的深刻思考与理解,读来严峻悲壮、真切动人。读完它,心中感慨万千,有时竟禁不住热泪盈眶!我没有资格对它评述,只有被它感化。以前读过不少的小说,也有情节引人入胜的,读之不愿放下的,却没有一本像路遥的呕心沥血之作——《平凡的世界》这么让我难以释怀的。看到其中一个个平凡世界中平凡人物的不平凡人生,都为之震撼!
一、《平凡的世界》影响我的人生观
《平凡的世界》塑造了我的人生观。它改变了青春时期的我,我的思想、我的行为、我的人生价值观。只记得那段时间自己变得多愁善感了,感觉世界的善恶美丑是那么清晰、明了。我开始用心去感悟这个世界,也感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曾经的抱怨、愤世不公是多么的幼稚。与主人公的经历比起来,我们是多么的渺小,回首自己的以前,没有经历什么挫折,而我们称道的只是工作不顺,感情失落等等,与少安、少平相比较我们这些又算什么呢?相信自己能飞!这是读完《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后,我的第一个感觉。在这部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的巨著中,作者围绕着主人公孙少安与孙少平兄弟俩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终获得生活上的成功,谱写了一曲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们揭示了人生的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并以一幕幕催人泪下的苦难所展现出的人物的顽强坚韧的信念告诉人们:苦难与挫折只是个躯壳,真正广阔的生活意义在于我们对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诚与热情中所体现的坚强的信念—— “相信自己能飞!”。{2} 《平凡的世界》倾注了路遥毕生的精力。他把写作的焦点放在普通人的生活上,表达了强烈的平民意识与抗争意识。其中,少平与少安两兄弟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他们两兄弟同为黄土地的儿子,在“平凡的世界”中,他们却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着人生,展现着对人生的感悟。孙少安是平凡的世界里面写的最成功的人物,我是这么认为的。真的是把人物形象刻画到了极致,我甚至感觉少安就是身边的某一位人。他小时候因为无钱读书而退学,他与润叶的爱情是那么的让人惋惜。是的,没有浪漫。少安,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对于家他没有一点点的自私。为了家里能够维持下去,他放弃了润叶。尽管书中说他对润叶是一种兄妹之情,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他接到润叶给他告白信时他的那种喜悦,甚至抓狂。润叶这么好的人,少安没有理由不喜欢。只是我们的少安责任心太强,他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给不了爱人幸福,因此他不敢去谈爱情。他只有婚姻,没有爱情。他的老婆必须是能够与他一起撑起这个家的。再说到少安的事业,可以这么说,少安是一个很精明很勤劳并且思想很先进的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能够发家致富并不超出我们的意料,他的经历却是几经坎坷,几度起伏,多么的现实啊,付出才会有收获。有得当然有失,事业上如日中天时他的妻子却病入膏肓。这又是平凡的世界一大绝笔。{3} 少平与少安相比,少平无疑是作者付出笔墨更多的一个,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他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他有着铮铮铁骨,有巨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他一路走来一路艰辛:从一个高中生到一个庄稼汉,从一个庄稼汉到一个教师,从一个教师到一个揽工汉,又从一个揽工汉到一个煤矿工人„„然而在痛苦与苦难中,他形成了对苦难的骄傲感和崇高感。孙少平是幸福的,因为有田晓霞的出现。即使他们最终不能走到一起,他们都是幸福的。这也是孙少平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一点。然而,现实生活中能有多少人能找到自己的真爱呢?对于很多人来说,孙少平的爱情是让人羡慕的。我们也往往因此而忽视了少安。对于他们两个,我更喜欢少安。少安生活的曲折并不比少平平坦。只是由于少平的经历更加的富有激情而让我们的目光投向了他。事实上作者也有意的把他们两人做了比较。他们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二者之间思想的区别。他们的青春处于不同的时代,少安的青春是一个十分混乱,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斗争激烈的时代中。而少平的青春时期,改革开放开始萌芽到彻底实施,这注定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时代,少平注定了要走出去。时代的不同决定的他们思想的局限性不同。{4}少平最成功之处是突破了时代局限性,他的思想更加开放,也更加的有点“自私”吧!
没有一条小船可以不经过风暴而顺利抵达港湾的,孙少安的成功亦不例外,在实现“飞”的壮举与体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他也曾遭遇到不断的挫折和打击。如为了扩大社员自留地,他曾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黑典型来批判;曾为尝试着进行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而遭到县委的严厉批评;最为残酷的是在第一次扩大砖场时,因高薪聘来的烧砖师原来是骗子的缘故,他的砖全部烧砸了。{5}无力归还贷款,也付不出村中帮忙劳力的工资,那时,他就像一只被风暴打断翅膀的小鸟在冷风中簌簌地颤抖着。
全书字里行间流淌的全是浓浓的爱意,对土地,对父老乡亲的亲情、友情、爱情。特别是孙少平,也是我最佩服的角色。一个出身卑微,家境极端恶劣的农村少年,一个忍辱奋进,不卑不亢的学子,又或者说,农村的孩子,因自卑而上进,以上进求尊严。少平平凡的一生,分化于农田、城市、工地,还有煤烟四起的地下坑道中。田晓霞的出现,给了少平的生活更加丰富的内容。关于她的章节,我都会一遍又一遍的通读因为有她出现的时候,总会让人觉得生活充满了阳光,有了她,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还是幸福的。田晓霞是少平的一个梦,她的牺牲,让人认识到这就是生活„„总之,世间所有的真情都在这里得到了体现。{6}我想起冰心曾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长径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凄凉。” 这爱情,这友情,再加上一份亲情,一定可以使你的生命之树翠绿茂盛。
通过阅读此书,使我的人生观悄然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对于劳动的认识,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态度可以决定一切,而不仅仅是对于劳动。以前每每遇到挫折、面到困难,都想去逃避、不敢面对或者是发牢骚,怪自己命运不好,现在我遇到挫折、面对困难,第一反应不再是逃避、发牢骚,而是积极的去面对它,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奋斗去克服它、解决它。同时也使我拥有了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能够在逆境中历练心智、战胜自我。归根到底就是我拥有了乐观、积极的心态,拥有了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决心,拥有了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信心。
比起书中那个时代的人物所受的苦难,我们在生活中碰到的有些困难,跟本算不了什么,书中提到的那个贫困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我们的生活富裕了,但我们的精神不能贫穷,我们应该努力地追求我们想要的东西,在逆境中磨练自己。人的成熟离不开这样那样的痛苦经历。曲折,加速了人的意志的成熟;挫折,培养着人的性格的成熟。把痛苦看作一种精神财富吧,战胜痛苦,收获的必将是成功和快乐。所以,面对生活,我们要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奋斗{7}。我想这就是《平凡的世界》带给我的一笔巨大的财富吧!
二、对农民的深刻理解
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对农民的深刻理解。“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这是路遥先生对农民深刻理解的一个缩影,出身于农民但又必须从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才能够创造出不平凡的世界。
少平与少安都不是轻易向命运妥协的人,他们相信自己的双手可以改变命运,他们在一次次苦难中得到锤炼与升华,表现出当代农民的顽强与坚韧。小说广泛涉及了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生动地记录了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它表达了昂首向上的奋发精神,展示了人的自尊、自强与自信,深刻地反映农民的生活和喜怒哀乐。从某个意义上说我们也经历过了那个时代,也曾在田中挥汗如雨,也曾为自己的生活奔波劳苦,更能让我们深刻地理解我们那些可敬可爱的农民的平凡与伟大。在这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的一生,更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有执着的追求和渴望,我们就应该像孙少平那样,学会在逆境中历练心智,在自卑中寻找坚强,战胜自我,找一个坚强的理由让人奋进。
三、追求的至高境界
真、善、美,永远是人们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书中的一个个主要人物,那么的真实,那么的善良,这是作家心灵的折射。然而,人物的结局总令人伤怀,几乎没有一个结局是完美的:孙少安干出了点名堂,他贤惠的妻子却劳累至喷血;田润叶终于明白了李向前对她的一往情深,毅然与之结合,可向前却已是残废。孙少平以他独有的人格力量赢得了地位悬殊的田晓霞的爱,可田晓霞却再也回不到他的身边;润生义无反顾地与郝红梅结合,可郝红梅毕竟还带了孩子;金波呢,还不知要追寻那梦中女子到何时。这一切的一切,总令读者有些惋惜。特别是少平与晓霞,地位相差那么多,却能够心心相印,都愿他们会有个完满的结局,可作家偏偏那么残忍!
我有些明白了:我们心理上总不愿去接受悲剧,所以,中国戏曲多以大团圆结局。然而,生活中是没有完美的。这应该就是作家昭示给大家的。他是那么的真诚,那么的善良,然而,他也必然承受着太多太多的苦,他对生活的体验越深,就越感受到生活的不完美。而正是这不完美,才是更能打动人的一种美。大家都明白维纳斯正因为断臂才显得更美,把这种美称为残缺的美。那么,路遥既从生活中,也从美学上理解了这一点。他的作品中的人物结局的安排也就不足为奇了。正是如此安排真、善、美的统一,才使读者唏嘘不已。
四、结语:生命的意义
《平凡的世界》共三卷,洋洋百余万言。作者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社会洪流的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一幕幕激动人心的爱情故事催人泪下,一次次苦难中展现出的顽强坚韧使人精神升华。《平凡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和抗争意识,它深情关注着普通劳动者的命运,体现了路遥一贯的创作特色,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巨著。
纵观全书,我觉得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苦难和奋斗,平凡和伟大,而贯穿其中的是亲情、友情、爱情。苦难,奋斗,平凡,伟大,如此简单而又复杂的词汇,如此枯燥而又鲜活的概念,读懂了他们,我才明白了生活的意义,苦难与幸福是一对连体的兄弟,只需我们的心灵稍换一下角度,眼中的世界就会如此迥异{8}。在这个用生命谱写的平凡而伟大的世界里,金钱、权力、虚荣,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普通人的奋斗是那么辉煌,原来,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奋斗!它讲述了一个平凡人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家庭的奋斗历程。一个农民的生命同伟人的生命具有同样的价值,普通人的劳动同伟人的业绩一样伟大,它使我能够认识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也是伟大的,能够让我在努力奋斗的同时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平凡的心。
合书释怀的那一刻,极尽感慨:这是一本值得每一个人阅读的书,关键在于路遥的作品贯注了昂扬的奋斗的精神。“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9}咀嚼着这些至理名言,使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书!穿透这样的作品,我们可以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它折射了朴素的人生价值,在狭义的思想中挖掘真切的完美。“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正是这样才使我们看到了鲜花和掌声之后的艰难之路。我们应该相信:“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
参考文献:
{1}《一部具有内在魅力的现实主义力作》一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85年第5期。
{2}张明明《高加林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86年第七期。
{3}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二月版312页。{4}《评孙少安》 五月书评。
{5}张喜田《论路遥农本文化意识的表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11期。{6}曲建平《论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的艺术特色》,《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10期。
{7}王海 现实主义精神的关照--论《平凡的世界》的人物把握 [期刊论文]-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6(01)。
{8}许云生 《平凡的世界》的人物造型 1994(02)。{9}路遥《平凡的世界》。
第二篇:《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生
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金黄的落叶堆满我心间,我已经再不是青春少年。
――题记
刚刚略看了一遍《平凡的世界》,认识这本书有很多偶然,有友的短信、老师的一句话和学校大屏幕流动的字――――不管怎么说,因为这次成绩乐观,妈妈送了我这一套三本的《平凡世界》为生日礼物,我终于抓紧时间略读了这套书。
充满着对这套名书的好奇、期盼甚至崇拜,我读了起来,刚开头的几段就彻底将我洗脑――背景是农村啊。孙玉厚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少安没有希望了,我的浪漫主义细胞便寄托在少平上。高中生、穷、充满青春与活力,少平会有一番作为的。他与郝红梅那种隐约的情感使我兴奋――但根本不会有结果的,路遥就是路遥,将我的希望一次次的打破。这时少安与田润叶结婚,当然是各过各的了。少安太过懦弱,润叶又太过激情,将李向前抛在一旁。这时我的思想受到了刺激,我很不满意,到这儿为止,路遥没有安排一处令我满意的情节。更加不满意的其实不在后面――少平也没指望了,尽管去了城市,却当了矿工。矿工!一个受过教育的青年做一个有许多人所不能忍受的。我曾气得一度将书扔在一边。但后来 越向下看时,我却越觉得厚重与感动。少安与秀连努力地创业,有赔也有挣,一滴滴的血汗滴入泥土中,少平为了全家的生计承担起了一份责任,边做矿工,边读书,又边帮助其他的人。兰香努力地读书,兰花为王满银这个家撑起一片天。润叶与李向前的和好,晓霞与少平的恋爱,晓霞的死,路遥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生活。平凡的世界呀,世界哪里有那些浪漫小说写的那么美好?这了生活,舍弃了爱却又为了爱而再生活,这是人生,是生活,也是每个人的传奇。当润叶与李和与李向前和好,当少平拒绝金秀,当郝红 润生结婚时,当孙玉厚分家时。。。这就是人生,是平凡的世界。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痛苦的。当孙少平步入城市之时,意识到自己已经能赚钱时,他自豪、却又悲伤。逝去的青春如何才能拾起?少平不比少安,少安太懦弱,少平太理智。他是青春少年,也是成人矿工。青春与生活是无情的,也是美好的。这却是农村少年所无法面对的。也许下次我再见到那些穿矿服的工人时,我不会嘲笑,不会冷眼,困为他们中间也许不知道有多少的少平,他们有抱负、有理想、有爱情、却因为生活而苦苦挣扎,享受着这苦难的世界。
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金黄的落叶堆满我心间,我已经 再不是青春少年。现在的我们,有着和少平一样的花季,一样的心,青春这一首诗过后,就是平凡的世界了,我们现在有着少平好得百倍的条件,又有何不努力的理由?让我们不再是青春少年时回首青春,我们会笑着说:“路遥,谢谢你的《平凡的世界》!”这是成长,更是人生。
平凡的世界,一抹微笑于我心中。
第三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文/任汝汝
《平凡的世界》,是英年早逝的乡土作家路遥的一部长篇小说,全景再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社会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生活。乍听这个名字,简单而平淡,与缤纷奇异的吸睛书名相比,它就像一杯寡淡无奇的白开水,好似静默无言,却又一语中的:眼前的世界就是平凡的,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拥有一段平凡的人生。
这部小说是一页规模宏大的画卷,着力刻画了耳熟能详的典型形象:
孙少安——孙家长子
生于一个破败不堪的家,与年迈的老父亲共同迎接这个家庭的每一场风雨,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不愿意亲人委屈流泪。在我眼中,他如同一棵国槐,在接连不断的苦难与折磨中汲取向上的力量,竭尽全力伸展所有的枝干,长成繁茂而阔大的植株,庇佑着全家老弱,疼惜着每一个人,唯独忘记了自己。他疼爱卧床多病的奶奶,为年迈的父母解忧愁,怜惜婚姻不幸的姐姐,为正在求学的弟妹筹钱,心疼与自己并肩的妻子,爱护一双娇小的儿女。黄土滋养着这个后生,少安也将自己的脊梁与这厚重的土地紧紧地贴合着,从未离开,因为这里有需要他守护的血脉亲人。
孙少平——孙家次子
虽然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让这个青春少年一度陷入自卑,然而书籍带给他的精神的充盈和灵魂的自由却抵过一时的饥饿和寒酸。当他结束高中生活回到生养他的土地教书和务农,看书和读报是他与外界进行沟通的重要途径,所以他没有像哥哥一样留在双水村,而是随着自己的精神翅膀飞到他的向往。
即使明白一无所靠的自己要用脊背上石头的勒痕来挣取填饱肚子的食粮,他也非常乐意通过这种真实的苦痛来懂得自己有的是力气,是一条汉子。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他之所以飞离故土来到城市,是因为这里有他的精神慰藉,他要读书,他要从书中汲取力量,抵御身体的疲惫和心灵的空虚,他要从书中获得自由,这自由插了翅膀,让他更快地找寻自身的成长。
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工地做小工,超负荷的体力劳动之后,他不像其他民工,沉沉地睡去,而是在最简陋的工棚里挑灯夜读,吮吸思想文化的乳汁,对生活进行冷静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不让自己的灵魂沉溺于现实的酸楚和世俗的欲望。
这个出身卑微的知识青年,似一株西域白杨,环境的恶劣打不倒内心深处的刚强,依旧健硕而挺拔。颀长的枝干向着文明之光生长,飒飒风中,树影婆娑,摇动的枝叶发出簌簌响声,那是艺术与才华的交响曲,演绎着书籍和文化对一个人精神成长的熏染与影响。
田润叶——与孙少安青梅竹马
她是一个公办教师,善良而温柔地对待每一个人,含蓄也热烈地表达着自己对少安炽烈的爱意,情愿抛下一切世俗和眼光与他组建家庭。然而,阶层的差异注定让她与最爱的人擦肩而过。这是一份纯美的爱恋,却被现实生生做了了断。面对与李向前的婚姻,她抑郁而沉闷,折磨着彼此,痛苦而煎熬着。却在向前截肢之后不顾众人诧异的目光与他成就了一个完满的家。这个素净无华的姑娘,似一株淡雅馨香的兰,历经难熬无助的暗夜,在阳光射进房间的那一瞬,绽放出质朴而高洁的美。
田晓霞——孙少平的精神导师
出生在优裕而民主的家庭氛围中,从小饱读诗书,感触着现代文明,受父亲的影响,对外界事物有着自己独特而别致的思想。她是路遥塑造的一个极为理想的女性形象,周身散发着文明气息,内心流淌着势不可挡的精神洪流。她热情、洒脱,并非传统观念中温婉柔丽的女孩儿,更像一个男孩,敢于冒险,大胆尝试。因为她,孙少平得到了源源不断的灵魂滋养,看到了更广阔辽远的世界,感受到更深邃铭心的思想,也体会了超凡脱俗的爱情。
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相信爱情给人创造的力量,我为我的“掏碳丈夫”感到骄傲。是的,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地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的自我更新的的过程。爱情对她“初见端倪”,她却在前线采访时,为了救落水的孩子与这个世界做了永远的告别,在自己的生命印章上镌刻了高尚。这个高尚的生命,像一阵烟火,绚丽夺目,却稍纵即逝。她是一个异彩的存在,热烈而浪漫,似一簇簇的迎春花,肆意成一片鲜艳明丽而活力蓬勃的黄,却仅拥有一季的灿烂。
孙兰香——孙家次女
兰香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本应该享受兄长和父母的无限关爱,然而这个浸满苦难的家庭能够给予她的只有单薄的衣衫,还有父兄拼尽全力提供的读书机会,除此之外,别无其他。这个乖巧懂事的天才少女真实而深刻地懂得了生活的艰难和不易,毫不懈怠地读书学习,考入了闻名全国的北方工业大学,成了一只傲立枝头的寒门凤凰。一路从苦难走向光明的兰香,像一株立于淤泥之中的清莲,默默地从家庭的不堪中铭记了读书改变苦难,安静而纯美地汲取知识的营养,芳香四溢。
《平凡的世界》汇合了无数人的生活轨迹和精神成长,它记录着黄土高原上农家汉子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描画着传统农村妇女简单而淳朴的生活构想;铺陈着出生在这片土地上的陕北娃娃们因读书而改变的命运;铭记着冲出农村狭隘意识,摒弃精神饥渴和灵魂空虚,奔走城市的大胆尝试;保存着将自己稳实的脚印、破烂的衣衫和淳厚的灵魂一并都与足下的黄土相连接的记忆;勾勒着炽热而火烈的青春与爱恋;映射着在自我价值的不懈追求中磨砺出来的坦然与淡定;刻画着在生活的苦痛中傲然挺立的背影。
这部小说凝聚着一个时代的光华与浩荡,它映射着中国当代城乡社会10年间的跌宕起伏;交织着芸芸众生与社会大背景千丝万缕的冲突;标记着身处官场政治的复杂纠葛和心理波澜;丈量着平凡小人物在历史更迭中走过的每一步路;重复着勤劳和智慧终会从艰难中开辟一条通往光明路径的真理;宣告:历史终将从蒙昧混沌的泥淖中洗尽铅华重现文明之光!
【作者简介】任汝汝,茌平县茌山学校中学部语文教师。
第四篇:平凡的世界 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 真实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书如其名,平凡的故事、平凡的人物、平凡的笔触。整部作品平淡而又质朴。在路遥的笔下,一个平凡人的生活图景就浸润在这几十年的时光里,普通,但又蕴含着劳动人民特有的淳朴与坚强。书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黄土地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他们在这个荒凉的土地上贡献了一生。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苦难与拼搏,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等这些平凡的元素为我们展现了劳动人民琐碎而坎坷的生活。作者为我们阐释了平凡和苦难,这才是生活的意义,人生就如同一个苦行僧的修行过程,我们要尝尽困苦,才能修习圆满。人性的真善美,人性的丑恶,人情世故都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一一折射出来。
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从小处着眼,作者刻画出一个个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衬托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反映人们的思想,给人以亲近,给人以启迪。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我认为孙少平这个人物是全篇文字的主线,通过他的成长和成熟的经历,展现给大家面前的是那个时代整整一代人对生活的憧憬与无奈。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贫穷曾让许多有理想的人们意志消亡,可在逆境中人们的自卑与懦弱我们没有理由去嘲笑它,相反我们要用另外一种眼光去学会欣赏。那种战胜自我,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现出的自卑里的坚强让我敬畏,因为那也是一种精神。战胜困难,摆脱束缚,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的体会生活中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学会生活,懂得珍惜,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也是一种警醒。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正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他认识到了平凡,也选择了平凡。
最让我赏识的是,从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作者给我们引发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们怎么去生活,和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思考,书中多次提到对人生的赣台,这可能是这本书的深邃所在,也是这本书的精华。
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 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会是白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
在这片亘古而苍凉的黄土地上见证了这样一个真理。我们平凡,但我们有热情。我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人生中一切美好而又苦难的品质。我们追求真善美,但面对苦难,我们依然能挺直脊梁,直视它!上苍是公平的,他让我们历经磨难,是锻炼我们的心智与意志。人生的结局都是我们自己精心设计的。纵然英雄们都是百折不挠英勇不催的,浑身都笼罩着一层神圣的光圈。但我们平凡人多了一层朴实,多了一份亲切,有了生活中琐碎的缠绕,无端地让我们的人生真实起来。我们用真诚的心去体验,用真挚的心去生活,我们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我们才是生活的主宰。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用全副身心去享受,去对待,去珍惜。
第五篇: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编号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论孙少平精神的时代意义
系(部)文 学 院 专业语文教育 班级1312班 学号 12950130431 学生姓名王 芹 指导教师王 晓 红 职 称副 教 授
2016年5月
目 录
内容摘要„„„„„„„„„„„„„„„„„„„„„„„„„„(1)Abstract„„„„„„„„„„„„„„„„„„„„„„„„„„(2)前言„„„„„„„„„„„„„„„„„„„„„„„„„„„„„(3)
一、孙少平的成长历程„„„„„„„„„„„„„„„„„„„„„„(3)
二、精神家园的守卫者„„„„„„„„„„„„„„„„„„„„(4)
三、人物形象的时代意义 „„„„„„„„„„„„„„„„(5)结语 „„„„„„„„„„„„„„„„„„„„„„„„„„„(5)参考文献„„„„„„„„„„„„„„„„„„„„„„„„„„„(7)致谢„„„„„„„„„„„„„„„„„„„„„„(8)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论孙少平精神的时代意义
摘要: 路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个人物的缩影,其中孙少平更是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塑造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经受了来自生活的磨难,最终在时代变革的浪潮中逐渐成长,为我们树立起一个有理想、有抱负、不畏艰险、勇于奋斗以及在不断进取中实现自我价值的青年奋斗者形象,凭着坚强的毅力走出了一条异于常人的奋斗之路,他平凡而成功的人生经历,给我们当代青年一代仍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和时代意义。关键词:孙少平;奋斗;精神家园;时代意义
Ordinary world is not ordinary life--on the significance of Sun Shaoping's spirit of the times Abstract: Lu Yao's works in the figure is the era of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including Sun Shaoping Lu Yao in the ordinary world in shaping the success of the characters of life in the ordinary world suffered from life's hardships, culminating in the generation of change of wave gradually grow, we establish a have ideal, have ambition, take the bull by the horns, dare to struggle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o achieve self-worth of young striver image, by dint of strong perseverance out a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people struggle on the road, he ordinary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life, to our contemporary youth generation still has a great incentive effect and Times meaning.Key words: Sun Shaoping;struggle;spiritual home;significance of the times
前言:
路遥,陕西省清涧县人,当代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文坛“陕军”的领袖人物。文革时,他曾以群众代表身份进入延川县革命委员会任副主任,并开始文学创作,初期主要是诗歌。文革后期他退出革委会,种过地,当过民办教师。由于其作品不断发表,引起当地文坛名宿的注意,并被推荐至延安大学文学系深造,由此,他逐渐舍弃诗歌,开始写小说。1980年,路遥发表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全国中篇小说奖,标志着路遥在国文坛有了一席之地。1982年《人生》的发表,更是将其推向事业的顶峰。1988年,路遥沥血之作《平凡的世界》问世,在全社会激起强烈的反响,该小说荣获茅盾文学奖,也是路遥所获的最重的文学奖项。
之所以要简单地介绍路遥的生平,是因为像路遥这样的本色作家,其作品基本上从未脱离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生存的故乡,特别是他的小说中的孙少平就是这本小说的灵魂人物,因此,只有了解路遥本身才能对其作品中的人物做出深刻的剖析。
一、孙少平的奋斗历程
孙少平就像是中国的80年代保尔式的人物,他用自身的精神与行动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农村青年走进城市,在繁华的都市里,每个人那敏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在接受着很大的挑战,孙少平无疑将在他们心中闪耀着鼓励的光芒,在每个黑夜里给他们点燃前进的火炬,照亮他们孤独前进的灵魂。
生在农民家庭的孙少平从小就要面对贫困,忍受饥饿,无时无刻不与之奋斗着。求学期间的饥饿无时不再折磨着他,褴褛的衣衫使他不敢体面地站到人前,苦涩、酸楚、悲愤,这些他都挺过来了,以清醒的思考,用他的坚强豁达平静地接受这一切,但是摆脱狭隘的农民思想,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生活这种观念在他的心中从未停止过。不甘心在双水村安静的过一辈子,远方总有一种东西将他召唤,即使有吃有穿了,他的内心还是会煎熬。是的,少平不会就这样平静地过着,他要出去,要到那未知的世界去,找寻他一直丢失的信仰。外出后的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折磨,但此时的他内心是踏实的,是安详的,因为没有什么比向着自己的梦去奔跑更痛快的了。种种的炼狱般的生活锻造出了他坚韧的意志和刻苦的精神,不但主动承受苦难,而且用于反抗苦难和超越苦难,从而使他的人格和操 守在苦难的铁毡上得到最坚实的考验,获得自豪与崇高的心理感受。
从一名高中生到成为一名煤矿工人,期间经历了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贯穿他的思想的主线是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精神。无论面对何种挫折,学生时代的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到揽工生活的颠沛流离,到爱情泯灭的悲痛欲绝,再到因工毁容后的埋头痛哭,少平尝尽生活的艰辛,饱受命运之苦难,然而他从未屈服,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去开辟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在孙少安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坚忍的奋斗者形象。
二、精神家园的守卫者
从孙少平的成长历程来看,他是一个坚忍的奋斗者,但是在少平的内心他却是一个精神家园的守卫者。正是充满磨难的生活,给了他富足的精神家园,使他具有了最震撼的生命力,就像王勃说过的那样:“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一个人对自己精神能力的认识并不是原本就有的,而是在经历磨难与挫折后的产物,并且这种认识随着我们的精神能力的进展与此同时岁数的增加而形成的。孙少平忍受着生活强加于他的一切苦难,在这忍受中倔强的生存,并向着那朦胧的曙光前进,这都源自于他骨子里的坚韧与坚强,同时一种模糊的认识进入到他的精神领域。求学时代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他收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被深深地吸引。书本打开了他精神世界,引导着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精神进行探索,并因此找到了平衡其苦难生活的宝藏。这些书在丰富他精神世界的同时,在生活中也给他带来好处,由于他书读得多,许多人爱听他讲故事,这一点是孙少平非常高兴,觉得自己并不是什么都低人一等,其实这是他精神禀赋优于他人的间接体现,只是他并没有清楚地推究出现这种表象的源泉。
如果说书本打开了他的精神世界的一角,那么遇见田晓霞,则是他拓展精神世界,丰富思想内涵的一个重要的契机。一个人的精神力量还没有强大到足以掌握自己的时候,仅仅只有求助于另一个精神上更为强大的人,田晓霞恰恰扮演了导师的这一角色。如果两个人个性酷似,或者精神相等,那么两个人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获得对方的赞同,并且这种彼此欣赏很快会成为某种完美的和谐。相同的文化修养和平等的观念使得他们能够心有灵犀地互相交流,慢慢地建立起了属于他们的感情世界。可以说他们尽管在社会上的地位和生活条件天壤之别,但是他 们超越了世俗的隔阂,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平等的交流中,他把她当成人生的伴侣。
三、人物形象的时代意义
孙少平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的一位知识青年,在他的身上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使他拥有了顽强拼搏的力量,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一个平凡的世界里不平凡的人生,他走的道路是现今很多农民子弟都在走的道路,他的形象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令于他有着一样的农村背景的人感到沉重的忧伤。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人们似乎都在面临着一种矛盾的人生状态,在这种困境里,我们应该如何走自己的道路,怎样去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孙少平的精神带给了我们一定的人生启示。一个人要想摆脱自己的生存困境,在生活上重获新生,最为重要的就是在精神上的自我觉醒。农民子弟走的每一步,都充满着艰辛,他们都是个人主义奋斗者,一旦取得成功,这成绩是要与整个家庭分享。许多时候我们行走的每一步都充满着困惑,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抱怨,不能一直迷惑,应该向孙少平那样,在逆境中努力认识自我,寻找思想上的新自我,最终目的是达到精神上的觉醒,让新自我战胜旧自我,追求更高意义的生活。
困难是生活最好的老师,生活中就是要不断经历磨难的,在它面前低头只会让我们的一生充满遗憾,平庸无为,孙少平在苦难中坚韧的奋斗,实践着人生的价值,使他的一生更有意义。现时代的青年,都拥有青春和梦想,就应当像少平一样直面苦难的生活,踏着挫折努力奋斗,勇敢前行。然而在前行中,人生的矛盾与困惑又使人很容易迷失自我,现时代的物质文明社会里又充满着无数的诱惑,在人生追求中应坚守自我,用一颗纯净的心去观察和对待人和事,坚守人性的真善美。孙少平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心灵上的震撼,更是给我们在行动上指明了方向,在追求自我价值的时候,依然坚守自身优秀的精神品质,他善良、宽厚、质朴、以诚待人,让他的灵魂纯真高洁,在平凡的生活中追求精神的不平凡。
结语:
作为一个普通人,孙少平自强不息,奋斗不止,他坚持理想,持之以恒。他热爱生命,珍惜生活,他善良、宽容,内心生活又像哲人一样深遂充深。对生活的苦难和艰辛的劳动报之以感恩的心态。我们可以从孙少平身上获得生活的勇 气、智慧和力量。在任何时代,这种勇于奋斗和探索的精神都值得我问学习。路遥曾经将人生道路上的坎坷理解为人生的必修课,把痛苦理解为人走向成熟的最好课程。因此,孙少平的形象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褪色,还将随着青春和生命的延续而产生永恒的社会意义孙少平的身上,也充分体现出路遥所最想要表达的: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参考文献
[1]路遥,《路遥文集3·4·5合卷本》,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3年1月第一版. [2]汪名凡,《中国当代小说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3]曾镇南,现实主义的新收获—-论《平凡的世界》
[4]孙桂丽.苦难世界中的平凡感情——论《平凡的世界》中的情感世界2010.致 谢
非常感谢王晓红老师在我大学的毕业论文设计阶段给自己的指导,从最初的选题,到资料收集,到写作、修改,到论文定稿,她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为了指导我们的毕业论文,她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她的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在此我向老师表示我诚挚的谢意。
为了写好这篇论文,在王晓红老师指导下,我翻阅了许多关于《平凡的世界》的资料,使我受益匪浅。这次论文,丰富了我的知识和头脑,不仅让我掌握了论文写作技巧也让我更进一步地认识到做人要有韧劲,受到一次灵魂的洗礼。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指导老师王晓红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的指出论文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再次我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
最后,我再次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王晓红,正是她,培养出了现在的我!
王 芹 2016年5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