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醉翁亭记 第一段讲义版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u偻lu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还是同以前我们说的一样,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来讲解。一是字意;二是结构;三是心性。
当然我们也要知道这三个方面是相互统一的。这三个方面,是一不是三,一定不要隔裂开来。
字意我们随着以后的展开会一一来讲,现把大体的结构展现一下。
本文的结构更重要的是画面的结构。在我以前讲的作文八法里,讲的就是一个禅意。换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物与物的关系在心意中的关系。所以这里面我们要知道几个物理上的变化:
一是山水的关系或者讲是山水的变化; 二是明暗的变化;这一点有如岳阳楼之明暗变化一样。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一正一反的对比,是在写作中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手法。
三是四季之变; 四是动静之变。
这四个变化可以说是物理上的,是自然界的,这是一条明线。还有一条暗线,就是两个字一是醉一是乐。把这两个字再扩大就是醉与醒,独乐与众乐。前四个明线的对比与后两个暗线之对比就构成了我们今天要讲的结构。
第一段: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读古文读历史,随手打开地图册,滁洲是地名,在安徽,也是作者被贬的地方。当时范仲淹与欧阳修同朝为官,范在朝廷政治改革,欧阳大力支持。但遇到权臣迫害,也跟范仲淹一样遭到贬谪。
滁洲在长江以北,这个地方多为丘陵,风景小巧秀丽,远点说江南,苏州园林,过去的苏州,大多是一些高官流放被贬之地。因这历史所以苏州园林要至少具备三个条件,钱,闲,文化,不具备想搞这园林不容易。滁洲距江苏的南京、扬州都很近,从地缘文化的角度讲,他们就有很大的相似性。
说这地理是说北方文学或者再大点,北方文化,多豪放为代表。南方文化多以婉约为代表。所以我们讲这个文章的时候,就能感到小巧婉妙。又不失说理层层深入。
唐宋八大家都从孟子中钻出来的。讲一条江的上中下游。中游地理地形地势自然天成,所以不用什么人工建筑。——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般已过万重山,没有人工的痕迹。而岳阳楼和醉翁亭都是人工建筑,是地理决定的,因中游山势落差大,自然的因素更大,且也不好有人文建筑,而下游一般是平原,山水之势平缓,所以人文建筑相对容易一些。
无限风光在险峰,险峰是什么意思?从地理上来讲就是海拔落差较大。比如台湾旅游为什么风味独特?一个重要原因是海拔落差大。一年四季在同一个季节,因海拔不同,感受不同的风景、气候。即:山顶是一个风景气候,山腰是另一个风景气候,山底又是另一风景气候。
环,小石潭里的环合,就是圈,我们讲北京有三环四环,就这个意思,即滁洲这个地方四周全是山,环滁皆山也,环与皆相对应。四面环山。
我们读古文,一定得读出动感来,读出画质来,中国字本身就是形象字,用字来作画,中国画是用墨来作画,形式不同,道相同。中国画要讲禅意,文字也要讲禅意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在西南方向,那里的山峰,诸——之于,与焉——于之,正好相反,我们讲,求诸他人,把这个诸就可以换成求之于他人。
在孟子里学过一句话,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万取千焉,千取百焉,把这个焉字换掉 就是万取千于之 千取百于之。就是从万里取千 从千中取百,这个细微一定要明了。
林当然好理解 是树。广义的讲 是植物 这个也是细微之处,不要一看林就以为是树林,以为是树林说明读书品古文不到位。
为什么植物不是树林呢,因为作者这个时候写作的视角是在滁洲的中心,看西南之方,是一个远距离的观察,是不可能看清树的具体的样子的,所以后一个字壑更能说明问题,这个字,大意讲的是沟。沟壑同义。
我们入细的分析,如果我们面前有山,或是我们有一点绘画基础,我们就要知道这个林,是突出的部分,这个壑是凹进的部分,这两个字就是轮廓。即讲的是西南方向的山,轮廓造型明暗等更显很有美感。凹凸有别错落有致,我们不是在讲字,我们是在讲画,尤,有两个意思,一是怨天尤人,就讲的是责怪,埋怨。二是尤其特别。说女人跟尤物一样,讲的就是特别。这些细字,要好好的抠住。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先是远景,---环滁皆山也。后是中景--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再是近景---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下面还有 特近景,所以我们要看到 写东西 跟做事情是一样的,要有先有后,要秩序,讲逻辑。有条理。先放油,再炝锅,再放姜,再放菜。不能乱了秩序,做菜要有一个好手艺,除了料除了火候之外,秩序非常重要,但会被很多人忽略。同样的东西 同样的料 为什么作出来口味不一样 大体上讲 秩序是一个重要因素比如说 西红柿炒鸡蛋 佐料 就是那几种 为什么有人做的好吃 有的人做的不好吃 秩序很重要同样的 写文章 这个秩序重要性 也不例外
蔚然,有成语叫蔚然成风,就是茂盛的意思。深秀(不要粗粗就过,金刚经的开经偈是武则天写的,第一句,无上甚深微妙法,这个深字讲的是一个甚深的道理,一定经入微入细的去观察。这才叫深,观察到细处,还不够,还要到微处,到微尘处。所以我们换一种境界来理解,这里的深秀二字就是作者更进一点的来观察,所以才看到有座山的容貌不一般,)是甚深之色。这就是琅琊山,这就是从远到中到近景,视角所观所察一步步深入。一点点入微入细。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在这座山里,一直走上六七里地,就可以听到水声,怎么听到的呢?渐闻,渐 值得玩味,不是突然听到的,是渐渐,就有了动感。水声什么样?是潺潺,我们学过有涓涓声,汩汩声,还有浩浩荡荡之声,潺潺是有动感的,一开始,是偶尔听到一两声,后来是若有若无,再后来是听的真确了,所以这渐字,有动感,描写准确。不是一下听到的,是渐闻。这就符合我们在山中听到声音的习惯。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什么叫泻?——从上自下,这个流水从两个山峰之间落下。作文八法里提过,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可以描写的,前面,用了潺潺声,是作者听到的酿泉之声,从两峰之间一落而下,这是作者看到的酿泉之形,我们的孩子,有时写东西觉得没有可写,这是因为不会用色声香味触法来写,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峰回路转它的意思其实就是转路回峰,什么是路转,就是拐个弯,路转了,人就拐了,就可以完完整整的看到山峰的整体了,我们去爬山,走山路就会有这样的体会,在山腰的一边,走着,看不到另一个高山峰,但是走到山路拐弯处,原来挡着视线的屏障不见了,就可以看到另一座山峰了,这里就有意思了,什么意思呢,我们平时说,爬上高处,才可以看到众山,但另一种智慧是不必登上高处,只需路转,就可见山峰回。登上高处必竟是少数人,但不能说,只有这少部分人可以体会景致感受成功。换个角度变个视野,同样可以。所以说成功的人,不一定是数学 英语 物理拿到过冠军的人,登高用的是蛮力,路转,用的是巧劲,这个境界要好好体会。
作者被贬理应落魄,但作者依智慧,山峰回路转,在这个地方,同样取得了政治经济民生的成就,作者的境界,智量就更大了,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一拐弯,不撞南墙,一换眼界,一换思路,所以就有一别致的景象在眼前,翼然有两个字要讲一讲,翼就是翅膀,所以这个翼与临字,就是巧然搭配,临空之意,为什么会临空呢,因为如翼,然字怎么讲,读古文常读到这个然字,可能一晃就过了,比如我们讲恍然大悟,这个然怎么讲,就是状,再翻译下,有一座亭子,如同有翅膀一样,临空于流泉之上,这样就准确了,那个,我们再引早译成这个亭的亭角是翘起来的,如同羽翼一样,是不是就准确了,所以中国古人惜墨如金,简单几个字,同样可以把事情描述的很准确,这就要求功夫在身上了,所以我们要求孩子写作文,一开始不是说写了多少字就叫好,不能说写的长就叫好,而是要学会让孩子准确的表达,写的少不要紧,写的准确,才是功夫,同样的,刚才我们讲了,作文是用文字来画画,如果我们有孩子上画画班,上美术班有写生课,就会感受到,让孩子画的准确——才是功夫,当然这个准确不是像照相一样的准确而是把看到的通过自己的手,表达准确,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这个亭叫醉翁亭,是山中的僧人智仙所造,这个亭的名字,是太守自己起的,是自称的,前面我们讲过,作者因为政治事件,被贬到这里当太守,所以这里讲太守自谓也,就是指本人,为什么在自谓——后文会讲到,为什么自称叫醉翁,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作者也就是太守本人,作为一方之主,常请客人来此饮酒,饮少辄醉---辄,当就讲,喝的不多就醉了,我们有个成语叫浅尝辄止,这里的辄便是“就”的意思,作者动不动就醉了,并且作者年事最高岁数最大,所以就自称醉翁,这个翁就是岁数大的意思。在孟子里我们还学过一个字叫叟。也是老头的意思,愚公移山里也有一个配角叫智叟,都代表年数大的意思,所以这里这个醉翁亭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作者讲了三个理由,一是常会饮于此,二是饮少辄醉,三是而年又最高,一是常会饮于此---亭,二是饮少辄醉--醉,三是而年又最高--翁,所以这个亭就叫作醉翁亭,讲到这个饮字我们又要提一个问题了,这个饮酒是好啊还是不好啊,这个醉是好啊还是不好啊,这是个问题,我们在这里讲个故事,三国大家可能都看过,醉又没有真正酩酊大醉。里面有一个庞统,当时在孙权那里不得重用,用来孔明写了一个推荐信,让他拿着这个信投刘备。他来见了刘备。但也是有点恃才。所以没有拿出这个书信。刘备看他长的不是帅哥。看不起他。但又碍于他的大名给他一个小地方让他去管。后来又派张飞去考察他,张飞刚去,就听他庞统经常喝的大醉,很生气要捉拿他,办他不作为,后来就看庞统办公,三下五除二,几个星期的公务,一两个时辰就办好了,于是就报告刘备,刘备才知道庞统很厉害,我们学孟子,梁惠王 赏花赏鸟赏秋香,也问孟子说:贤人亦乐此乎,孟子回答,先贤而后乐此,所以 我们通过这个 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贤人喝酒 好啊,说明政治上有建树,贤人才人空喝酒啊,如果不贤的人,就不好了,正事还没办呢 全让这酒给耽误了,所以讲没有绝对的。要看谁,看什么情况,都是态度。总的来说 用时下流行的话讲 喝的不是酒 是态度,也是寂寞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个醉翁之意不在酒讲的是因为什么而醉?不是酒之醉意,而是山水之醉。我们知道一句话,叫酒不醉人人自醉。醉有两个意思,一层意思是迷。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是醉的,都是迷的。
谁敢说自己清醒的,是不迷的呢?不迷那是佛陀的境界。用佛理来讲,这个醉也好,这个迷也好,就是痴字。贪杯是贪,贪财就不是贪了嘛。同样是贪,是痴,这是一个高境界。
我们就作文来看,相反的意思是这个世界是没有一个醉人的,除非自己愿醉。作者就是自己愿意醉,因山水而醉,不因酒而醉。这个境界与李白的境界有所区别。李白是借酒消愁愁更愁。李白是借酒消愁,是乐以忘忧,是借酒消忧。所以作文章本身来讲,作者表达了一个更深的意思,什么意思呢?就是表明自己要学古代贤圣,因为古代贤人讲的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个意思我们要体会到。寄情山水 纵情物外 乐山乐水 来表明自己与自然为伴的高洁之心。这是作者要表明的。
所以讲,写景不为景,写景是为了写心,这是我们讲古文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这个乎字,可以稍讲一点。这个字就是于字。在过去这两个字是一个字。讲到这里,我们顺带讲一下汉字的发展。我们知道中国字较早一点的是甲古文,因为书写工具和书写的材料没有现在这么丰富。那个时候书写的工具是石头金属等利器,而书写的材料是骨头,所以那个时候的文字是锋利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你用刀在石头上刻字。比如说刻个一字,起头和收尾都是尖的,尘的起头是为了好契入,尖的收尾是力道好收。到了秦统一了文字,就有了小篆。这个小篆的笔划就较甲古文更圆融了。这是因为书写材料发展的原因。
但是那个时候还是以硬质为主,所以笔划就不能象我们现在这样有点、、有撇、有捺,分的非常清。大家想象一下是不是这样的。如果在石头上刻字,一点有的时候会刻成一横。再到汉代,主要是以隶为主。隶书的特点主要是以横为主,一横三折。慢慢的到了宋就有了活字印刷,有了纸张,所以就有了楷书,一点一横就会分的更清。再后来就发展了行书与草书。书法的发展与书写工具与书写材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是在商代因为没有软质的书写工具,只有以刀代笔,所以是不可能有行书与草书的。只有当毛笔等软质工具出现才有可能出现行书草书。
这就是讲,为什么这个于与乎,在过去是同一个字。再比如,过去的王与玉,也是同一个字。后来到了汉代左右,这个王与玉的差别,是用王的三横的长短不同来分别开。呵,讲到这个乎,我们额外远扯了一些。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这里重点要体会这个寓字。这个寓字我们现在有一个词叫寄寓。还有一个词叫公寓。什么叫公寓?暂时住的地方叫公寓。这个寄与这个寓是同意,是假托,暂托。
我们还有一个成语,叫寓教于乐。教是本,乐是形式。所以作者讲,这个山水之乐是本是真乐。只是假托在酒醉之中罢了。酒之乐是形式是假体,山水之乐是本质是真体,这个要读懂。明白了这个寓字才好理解什么叫寓教于乐。才好理解三本文中,什么是真乐?什么是假托之乐?主与次,形与体,就分明了。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里两句话,前句说明后一句,后一句来说明前一句。互为解释,表达就更充份了。这样的用法,比如我们说,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这样两句就把全文的意思表达更加充份了。
第二篇:第一学段
第一学段(1—2年级)
1、《小布头奇遇记》 孙幼军(这是孙幼军的处女作,也是他最著名的一部长篇童话,它影响了一代儿童。也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提名的作品。)
2、《小猪唏哩呼噜》 孙幼军(小猪唏哩呼噜有傻孩子傻福的憨厚,也有大智若愚的机智,更可贵的是,他善良、勇敢、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傻得执着,傻得可爱。)
3、《调皮的日子》 秦文君(《调皮的日子》和它的续集《年糕包子兄弟和紫苜蓿农场》说的是朱多星和表弟小沙这两个捣蛋鬼的故事,趣味无穷。)
4、《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任溶溶(任溶溶的儿童诗让你感觉很不一样哦,可大可小的人是不是很神奇?)
5、《舒克和贝塔历险记》 郑渊洁(相信你一定记得那两只很可爱的小老鼠,看过动画片的同学换着看看文字,一定更有意思。)
6、《我们的公虎队》梅子涵(你可以找到很多同学的影子。)
7、《笨笨猪》 杨红樱(憨态可掬的小猪会笨到什么样子呢?)
8、《严文井童话》严文井(一个老作家的童话,他的《下次开船港》让很多孩子知道时间的意义。)
9、《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 周锐(一个很有意思的天敌的故事,周锐的童话永远有与众不同的精妙。)
10、《晚安故事》(套)(很温馨的故事借着月色走来。)
11、《最著名的中国民间故事》(套)(可以代代相传的东西不能不看。)
12、《大灰狼罗克》郑渊洁(大灰狼的名声似乎总不太好,那么罗克如何呢?)
13、《三毛流浪记》(全集)张乐平(小三毛带着自己的三根头发过着和现在的孩子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现在的孩子是需要了解的。)
14、《最著名的中国童话》(套)(都是最有名的故事,仔细读来很有意义。)
15、《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郑春华(一个大头大脑的可爱男孩和他的小头小脑的父亲,以及圆胖身材的围裙妈妈组成的和睦家庭,彼此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16、《杨红樱亲子共读绘本故事》(套)(精美的故事,精美的绘画。)
17、《小溜溜溜了》叶永烈(一个老科幻作家的新作,重新品味一下吧。)
18、《百岁童谣》(套)(这些童谣也许有的你熟悉也许有的你陌生,但永远唱不厌。)
19、《笨狼学校》 汤素兰(这是中国幽默儿童文学丛书中的一本,讲述的是一只非常可爱的小笨狼的故事,看了一定让你捧腹大笑。)
20、《名家故事绘本》(套)(用绘本展示名家故事,有更能吸引读者。)
21、《拇指牛》北董(别小看这头牛,虽只有拇指大,但本领很大呢。)
22、《魔幻英雄故事》(套)(中国古代很多了不起的英雄故事,无论开天还是治水,都让我们惊叹。)
23、《王一梅童话系列》(套)(很贴近我们生活的小故事,温馨而优美。)
24、《小企鹅心灵成长故事》(套)
25、《小海豚心灵成长故事》(套)外国部分(30)
26、《格林童话》(德国)格林兄弟(这里面有看了就忘不了的神奇故事。格林兄弟是讲故事的高手呢。)
27、《安徒生童话》(丹麦)安徒生(如果你不知道这个作家,去问问你的父母。安徒生童话一直是很多人童年的朋友,甚至长大后依然不愿意放下它呢。)
28、《爱丽斯漫游奇境》(英国)卡罗尔(爱丽斯像一头十分可爱的温柔的小鹿,活泼真实。童话在微笑中表现机智和幽默。)
29、《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日本)五味太郎(鳄鱼不想看牙医,但它非看不可;牙医不想看到鳄鱼,但他不看不行。怎么办呢?书中讲述了他们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看看吧!)
30、《洋葱头历险记》(意大利)罗大里(洋葱头的爸爸老洋葱头因无意中踩了柠檬王一脚被关进监狱,洋葱头探监时,老洋葱头告诉他监狱里关的都是正直的人,而强盗、杀人犯却在柠檬王的宫中养着。洋葱头决心救出监狱里的人。这大营救非常惊险呢。)
31、《猜猜我有多爱你》(英国)山姆.迈克布鲁尼(温馨的文字和动人的画面美妙的结合,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永恒的话题——爱的真理。)
32、《绿野仙踪》(美)弗兰克.鲍姆(一个爱笑的女孩子和她一群奇特朋友的神奇经历。)
33、《胡萝卜种子》(美)路斯•克劳斯在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故事、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图画中,写出了一个性格温顺的小男孩的不可动摇的决心。)
34、《丁丁历险记》(小开本全22册)(比利时)埃尔热(所有的历险都让我们紧张,勇敢地随丁丁去看看吧。)
35、《木偶奇遇记》(意大利)科洛迪(想成为人的小木偶,经历了很多事情。长鼻子成了小木偶的标志。)
36、《狐狸列娜的故事》(法国)阿希季诺夫人(在拟人的世界里,狡诈机智的狐狸列拉非常有个性。)
37、《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英国)罗尔德•达尔(在一个山谷里,聪明的狐狸爸爸,轻而易举地战胜农场主。)
38、雅诺什绘本(套)(雅诺什的书都是自创、自绘的,所以他的书非常的与众不同,在德国,从6岁的小孩子到99岁的老头老太,都是雅诺什的读者,他的书总是再版、再版……)
39、《小熊温尼•普》(英国)米尔恩(看看这头聪明的小傻熊怎样历险的吧。)
40、《为什么动物会有尾巴》(法国)纳塔•卡普托(本书收录了十六篇来自法国的关于动物的童话,这些好听的故事在向你讲述各种动物习性的同时,也在告诉你许多做人的道理……)
41、蓝火车温情童话(系列)(西班牙)大卫•帕罗马等(这是一套十分感人的西班牙童话故事。这套书共10本,两个故事分别从书的两头往中间读,每本讲述了2个非常有趣、活泼、幽默的小故事。)
42、《总有一天会长大》(挪威)托摩脱•蒿根(一个渴望长大的孩子,有很微妙的心理变化,读起来轻松愉快。)
43、《伊索寓言》(古希腊)伊索(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
44、《一千零一夜》佚名(一个讲述给国王听的故事,你也可以看看!)
45、《兔子坡》(美国)罗伯特 •罗素(在兔子坡上,住着许许多多的小动物,有兔子、有田鼠、有松鼠、有鼹鼠、有狐狸、有红鹿等大大小小的动物上。大家共享大地资源,各取所需,过著协调的、平安的、有次序的生活。)
46、《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日本)古田足日(小男孩正也是一年级的大个子,但胆子很小,爱哭鼻子。小女孩秋代是二年级的小个子,但很坚强、勇敢。他们之间发生了许多好玩的故事。)
47、《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挪威)埃格钠(一个就趣的地方住着三个有趣的强盗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有了一个有趣的结尾。)
48、《欧美经典儿童绘本》(这是一套值得收藏的童话书,由十一位意大利名画家绘画。通过优美的画面来阅读到名著,印象一定深刻。)
49、《莎娜的绘本》(日本)成田雅子(包括《神奇的蓝水桶》《莎娜的雪火车》《莎娜的红毛衣》《好饿的小白熊》,讲述了一个个奇特而又温馨的故事。)
50、《吹牛大王历险记》(德国)拉斯伯(无法想象的吹牛,让你在大笑中体会智慧和乐趣。)
人物传记天下为公——孙中山传李菁 著 华文出版社朱德的青少年时代 罗歌、吴显果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王光美访谈录 黄峥 中央文献出版社梁思礼院士自述——一个火箭设计师的故事 梁思礼 口述;吴荔明、梁忆冰整理清华大学出版社撑起生命的蓝天——空难与我 王嘉鹏 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课本中的名人在童年、在少年(中国卷、外国卷,4册)李秀云、何大明、杜艳 飞 主编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少年博雅文库·科学的难忘岁月(4册)江晓原 主编 少年儿童出版社
品德、教育共和国红镜头——**摄影师镜头中的国事风云(上、下册)顾保孜 撰文;杜修贤 摄影 中共党史出版社红军:1934-1936 师永刚、刘琼雄 编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中华传统美德 高路 编著 朝华出版社季羡林谈读书治学/谈师友/谈人生(3册)季羡林 著;季羡林研究所 编 当代中国出版社12 诺贝尔奖获得者给青少年的11条准则 健修 编 黄山书社青少年成才必备的六堂情商培训课(6册)熊力樊、萧月等 主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14 孝?道:《天下父母》感动中国的50个真情故事吕明晰 主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我能做好——中学生健康心理和良好习惯自我引导技巧 [美]Julian Taplin,张祥荣著 四川科
学技术出版社青少年心理压力管理手册 布赖恩 L.西沃德、琳达 K.巴特丽特著;刘丹 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敢赢 马克·维克多·汉森 浙江文艺出版社谎言长着红耳朵 莱内尔·埃尔林格 著;盛超 译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科普少年科普热点丛书(12册)丛书编写组 科学普及出版社图说天下国家地理系列(10册)丛书编委会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地?人生态丛书(3册)牛正寰、陈自红、铁穆尔 著 甘肃文化出版社大发现系列丛书——爱因斯坦的宇宙 [美]加来道雄 著;徐彬 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3 去南极、去北极 金雷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全民应急科普丛书(6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青鸟译丛(6册)克里斯·莱弗斯等 著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新法布尔自然观察法(第一、二辑,23册)韩国自然观察研究会 编 广州出版社27 宇宙简史 [英]斯蒂芬·霍金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科学家讲故事(2册)周嫦 浙江大学出版社生动的自然科学童话(4册)[韩]申政民、李美爱 著;李胜奎、柳基勋 绘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天空趣象 金传达 气象出版社
亲近月球 李元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与植物零距离 祁云枝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穿越时空(12本)[英]克莱尔·艾斯顿、马克·斯达西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珠穆朗玛峰到底有多高 赵亚辉、徐永清 编著 测绘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孩子最爱玩的科学实验 杨芳等 编绘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讲给孩子的世界地理(4册)刘兴诗 希望出版社
动物记(3册)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 新星出版社
神奇的科学魔方 [美]维基·考伯、凯茜·达林 著 长春出版社
快乐科普剧 赵明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知识
中华文化承传(上、中、下册,学习评估)主编 施仲谋;副主编 杜若鸿北京大学出版社41 寓言中的经济学 梁小民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葛兆光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阅读中国、社会史卷/艺术史卷(2册)社会史卷:曹文柱、赵世瑜、李少兵著;艺术史卷:李晓、曾遂今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文经典100句——古文观止、论语、史记(3册)季旭升 总策划;公孙策 著 中央编译出版45 国史十六讲 樊树志 著中华书局
图说中国传统节日 宋兆麟、李露露 编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中国人的民俗世界 蒯大申 祁红 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
西方哲理大师漫画故事(1-3卷)主编 颜玉强;副主编陈鹏安徽文艺出版社49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4册)卢勤、王杏村 主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上学就看(8册)丛书编委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未来世界的100种变化 [德]布凌格 主编;王河新、史仁虎、刘百宁等 译 科学出版社52 影响历史的99种发明 主编 李亚宁;副主编 廖伟、陈梅芳四川文艺出版社
诺贝尔奖获奖者的100个精彩故事(10册)杨建邺 主编 武汉出版社
带你走进博物馆(5册)丛书编委会 文物出版社
青少年必备丛书——有益青少年一生的法律知识 董梅、宣炀 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56 主宰——支配社会发展的25大人文法则 邢志华、匡志强编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
快乐中学生 卢宇、张玲 中国人口出版社
告诉孩子自救自护119招 主编 孙云晓;副主编 刘秀英、曹萍 长江文艺出版社59 汉字王国 [瑞典]林西莉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文学、艺术
中国当代获奖儿童文学作家书系(10册)金波、张之路、沈石溪、冰波、保冬妮、王一梅等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我的课桌在哪里 黄传会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剑鸟 范祎 人民文学出版社
假如我是海伦 张悉妮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获得者丛书(5册)孙幼军、金波、秦文君、曹文轩、张之路 著 接力出版社
2005年中国幼儿文学精品彩绘版(3册)金波 主编 接力出版社
鼹鼠的月亮河——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 高洪波 主编 漓江出版社
小虎队儿童文学丛书(4册)薛涛、董恒波、车培晶、许迎坡 著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68 金波儿童文学精品系列(5册)金波 著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笠笠非常图本小说(4册)秦文君 著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中国原创童书·月光下的肚肚狼 冰波 著 新蕾出版社
国际大奖小说·狗来了 [奥]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 著;[德]尤塔·鲍尔 绘 新蕾出版社 72 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董宏猷系列(3册)董宏猷 著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小学生、中学生感恩故事全集(2册)滕刚 主编 花山文艺出版社
童画·童话集(5册)周锐、冰波、王一梅、肖定丽、安武林 著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75 非常小子马鸣加(5册)郑春华 著;姚红 图 少年儿童出版社
父亲 梁晓声 著 中国画报出版社
千年庭院(盲文版)余秋雨 著 中国盲文出版社
老海棠树 史铁生 著 中国盲文出版社
小猪唏哩呼噜 孙幼军 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
芦荡金箭 金曾豪 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一路格桑花 党益民 著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回家:一只灰喜鹊受伤之后 谢立军 著/摄影科学出版社
斑羚飞渡 沈石溪 著 蓝天出版社
小太阳 子敏 著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笑猫日记(3册)杨红樱 著 明天出版社
我在长大系列——蔚蓝色的夏天 李学斌 著 新世纪出版社
鬼狗 黑鹤 著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假小子戴安 杨红樱 著 作家出版社
毛毛 [德]米切尔·恩德 著;李士勋 译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于是,天使来到身边 Differ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纳尼亚传奇(7册)C.S.刘易斯 著 译林出版社
世界名画乐园(5册)梅叶、陆华、潘岚 重庆出版集团
彩图音乐小百科 李丹芬 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动画、图画
抗日小奇兵系列(1-5)动画片改编 中信出版社
天上掉下个猪八戒(5册)江通动画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美术出版社
中国人的智慧大师(漫画版)(8册)丛书编委会 新蕾出版社
反斗猫俏皮狗(10册)任东耀、李刚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连连看(12册)本书编委会 吉林美术出版社
雅诺什童话集(第一辑、第二辑,7册)[德]雅诺什 云南美术出版社
小狗卡皮系列(12册)[英]米克·英克潘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三篇: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背诵全文。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教学重点及其教学难点
1、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背诵全文。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二、读课文:
1、听读,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2、正音:
3、学生互读课文,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4、指定一位学生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三、疏通全文大意:
1、合作学习:二人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
2、集体解决第1自然段的重点字词: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山行六七里:山行,沿山而行。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转,盘旋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指亭四角飞檐翘起。临,靠近。名之者谁:名,命名。太守自谓也:谓,称。饮少辄醉:辄,就。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之心,领会在心里。寓之酒,寄托在饮酒上。
3、朗读第1段并记熟第1段的字词解释。
4、集体解决第2自然段的重点字词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若夫,“要说那„„”“像那„„”的意思。林霏,树林里的雾气。云归而岩穴暝:归,聚拢。岩穴,山谷。瞑,昏暗。晦明变化者-:晦,昏暗不明。野芳发而幽香:野芳,野花。幽香,清淡的香气。佳木秀而繁阴:佳木,好的树木。秀,枝叶繁茂。繁,浓密的。风霜高洁:即风高霜洁,形容秋高气爽,霜色洁白。布置作业
背诵第1、2段并记熟第1、2段的字词解释。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检查字词解释
2、重点语句翻译
二、小组活动
1、集体解决第3、4自然段的重点字词(1)第3自然段
伛偻提携:伛偻,老人。提携,小孩。泉香而酒洌:互文,即泉洌而酒香。洌,水清。山肴野蔌:山肴,野味。肴,荤菜。野蔌,野菜。蔌,菜蔬。杂然而前陈者:杂然,错杂。陈,摆放。弈者胜:弈,下棋。
非丝非竹:丝、竹,指音乐。丝,弦乐器。竹,管乐器。觥筹交错:觥,用犀牛角做的酒杯。筹,酒筹。交错,交互错杂。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2)第4自然段
树林阴翳: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鸣声上下:上下,树上树下。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第一个“乐”字是动词,第二个“乐”字是名词。醒能述以文者:述,记述。以,用。文,文章。太守谓谁:谓,为,是。
2、词语小结
而 表并列 泉香而酒洌 表承接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表修饰 杂然而前陈者 表转折 而不知人之乐
3、朗读3、4段
三、探究课文:
1、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什么?(乐)
2、文中写出了谁“乐”?(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
3、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4、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
明确: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
从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彩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5、小结:本文以“乐”为主线,用“醉”与“乐”的统一,写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四、写法探究:
1、提问: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1)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2)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
(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2、提问: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1)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
(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由此可见,本文在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上是相当出色的。
五、小结全文:
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
2、文章写景抒情自然结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
3、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特别是使用21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布置作业
背诵3、4段,记住3、4段重点字词的意思。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一、检查复习
山行:名作状,在山上。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临,靠近。名之者谁:命名。辄醉:辄,就。醉翁之意:意,情趣。云归而岩穴暝:归,聚拢。瞑,昏暗。伛偻提携:伛偻,这里指老人。提携,这里指被拉着手走路的小孩。泉香而酒洌:互文,即泉洌而酒香。洌,水清。弈者胜:弈,下棋。觥筹交错:交错,交互错杂。颓然乎其间者:颓然,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第一个“乐” 字是动词,第二个“乐”字是名词。醒能述以文者:述,记述。以,用。文,文章。太守谓谁:谓,为,是。
二、解读补充习题
1、指出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的用法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醉翁之.意(助词,的)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词,乐趣)(2)日出而.林霏开(表顺承关系)朝而.往,暮而.归(表修饰关系)而.不知人之乐也(表转折关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树林荫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树林里渐渐昏暗了,鸟雀到处鸣叫,游人离去,鸟雀就欢乐起来。
3、作者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和太守之乐,这些“乐”是不是都在同一个层面上?请结合课文有关语句,说说你的理由。
并不是都处在同一个层面上。前面四种“乐”都是为了突出“太守之乐”,这从“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可知。
4、填空。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境界,我们可以感觉到他一样具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所展露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旷达胸襟。
5、下面有关《醉翁亭记》的赏析看法有无不当之处?如有,试予以修改。
A、开头一句“环滁皆山也”概括描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然后用“望”“行”二字把读者的视线由“林壑尤美”的西南诸峰,引向“蔚然而深秀”的琅琊、泻出于两峰之间的酿泉,引向泉上的醉翁亭,起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B、醉翁亭是怎么得名的呢?“太守自谓也。”但太守谓谁,第1段中暂且不表,直到全篇结句点出。这样使文章曲折有致,收到首尾照应之效。
C、在说明醉翁亭命名原委以后,文章接着写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就从醉翁亭的命名巧妙地引出“乐”字,自然过渡到抒发胸臆,并以“乐”为主线,把全篇各部分串联起来,形成统一的艺术整体。
D、文章先写琅琊山“晦明变化”的朝暮景象,接着写四季变化之美,一季一幅画面,都选取了最富有季节特点的景象,无不情状俱到,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没有,都很精当。
6、摘抄文中对句。
示例:“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
7、联系课文内容探究。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其”指代谁?并具体阐述理由。
这句中的“其”字是一个代词,但代的什么,并不明确。有人认为指太守自己,句子的意思是“游人知道跟从太守游玩而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乐他所乐的事情”。太守所乐的事情是什么呢?是在他的治理下,人民生活安乐。这种解释,比较符合作者的心理。也有人认为“其”指游人,句子的意思是“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而快乐,却不知道太守把他们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这种解释也讲得通,太守为人民的快乐而感到高兴,体现了封建社会官员“与民同乐”的思想。
(2)作者写这篇记的真意是什么?文中哪一个字可以连缀各个画面?写山水,是抒发什么?写游人不绝于途,是表现什么?写酿泉为酒,野肴铺地,觥筹交错,是表达什么?写鸣声婉转,飞荡林间,是显示什么?而所有这些又都是为了突出什么?
真意是寄情于山水。“乐”字。“得之心”的乐。滁人和平生活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作者自我陶醉的“乐其乐”。
8、阅读《丰乐亭记》,回答问题。(1)将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我担任滁州知州的第二年,夏季时,才到这里喝到了清甜的泉水。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我到滁州后,喜欢这里的地势偏僻,政事简易,又喜爱这里的风俗安逸悠闲。
(2)《醉翁亭记》写“亭”与“泉”关系的句子是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本文写“亭”与“泉”关系的句子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
(3)作者为什么要写题为“丰乐亭记”的这篇文章?请引用上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1、2、7题
第四篇: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标四处)。(2分)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2)名之者谁()...(3)行者休于树()(4)觥筹交错()..3.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4.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1)叙述“醉翁”雅号由来的句子是(2)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5.文中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简要回答。(3分)
1.(2分,每处0.5分)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4分,每小题1分)(1)像鸟张开了翅膀一样(2)取名(命名)(3)在(4)酒杯
3.(4分,每小题2分)
(1)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2)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4.(4分,每小题2分)
(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5.(3分,每点1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其乐也(乐人之乐、与民同乐)
第五篇: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及说明
简要说明:
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所以在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基础上,应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因此,在第一节课组织学生遵循文言学习的基本规律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反复默读获得自己的阅读初感并提出自己的阅读困惑,把它们写在预习提纲上。
第二节课的教学起点的把握就基于对学生预习提纲的阅读、整理和筛选。在教学环节通过组织学生朗读、语言品析、结合生活体验、角色互换、小组合作等活动来进行文本的研读和情感的体悟。通过3个教学环节的设置,组织学生较充分的学习活动。
总之,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环节和教学流程的设置,都希望尽可能地体现“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课堂形态。
教学设计:
一、背景资料
《醉翁亭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学习本单元,旨在让学生在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的基础上,通过阅读这些历来被传诵的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并能结合亲身体验加深对古诗文名句思想感情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与教学对策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一篇游记,写于其被贬滁州的第二年。全文不过
四百多字,以极其凝炼的语言,骈散结合的句式,清晰的脉络,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描绘了山水之美和宴饮之乐,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创造了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官与民高度和谐的理想化的境界。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文言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掌握并明
确了文言阅读和学习的一般方法、要求,因此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章应该不成问题。学生容易从反复朗读中主动进入到语言品析、感情理解等文学鉴赏的学习活动中来。但学生的认知水平、阅读视野有限,而且多线形思维,因此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阅读方法品悟文字的精妙和把握作者亦醉亦醒的心态就成为教学本篇文章的重难点。
情感是通过语言表达的。因此,本文教学首先就应通过反复且多种方式的诵读去品味语言。同时又要通过比较阅读,想象、思考以及恰当的补白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心态和情怀。
三、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初步感知内容大意;
2、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疏通疑难字词;
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 曹琦
3、通过默读、细读的方式,结合下发的《资料简介》,在《预习提纲》上写下阅读初感并就文章理解和写法等方面提出问题。
二、教学准备
课前印发《醉翁亭记》《资料简介》《预习提纲》
三、教学过程
(一)讲述本事,导入课题
“欧阳公记成,远近争传,疲于摹打。山僧云:寺库有毡,打碑用尽,至取僧室卧毡给用。凡商贾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以赠官,可以免税。
——《滁州志》
设计说明:从本事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期待,快速进入课题。
(二)自主学习,感知大意
1、初读文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明确语音。
2、再读文本,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初步感知内容大意,并圈画出疑难字词。3.生生合作,师生合作,解决疑难字词。
4.第三次朗读课文,巩固疑难字词,再次整体感知。
设计说明: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字词积累。通过反复朗读和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提高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并通过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充分调动学生之间文言阅读的积累来解决问题,老师适时点拨指导。
(三)自主品析,质疑问难
反复默读、细读课文,写下自己的阅读初感,并且就文章理解和写法提出自己的问题。
设计说明:默读和细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沉浸于文本中,获得自己的阅读体验,并提出自己的阅读困惑。这也为第二课时的“以学定教”,即教学起点的明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真实的第一手的备课资料。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比较品读关键词句,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感受其乐观旷达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2、补白作者相关资料,把握作者亦醉亦醒的心态。
二、教学过程
(一)呈现学生问题,明确教学内容
1、课前对学生在第一课时写下的阅读初感和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整合和选择。在此基础上,呈现一个主问题,明确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2、初步探讨交流主问题,形成学路。
设计说明:有效的课堂教学首先应基于对学情的了解和把握。其次,形成学路的过程也是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这些都是实现“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的基础。
(二)诵读品析想象,感悟醉翁之乐
1、让学生根据关于醉翁的句子,简要谈谈对醉翁的第一印象。
2、呈现学生相关的阅读初感,反复诵读品析语言,欣赏山水之美。(1)自由地诵读山水文字,说一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用感受到的情感再一次朗读文字,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些感受的呢?
3、补白背景,生活联想,感受山水之乐。
(1)我想采访一下这位醉翁,你是慕滁州山水的盛名而来到滁州的吗?那么,你走进山水是为了什么?
(2)同学们在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体验吧?
所以,醉翁在走进山水的过程中,山水也走进了醉翁的心里。也就是前文的“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请带着这样的感悟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设计说明:以学生的阅读初感为基点引领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中凝练的语言、骈散交错的句式以及虚词的巧妙运用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同时,通过巧妙地补白背景和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感悟醉翁的“得之心而寓之酒”的山水之乐。
(三)诵读探究品析,感悟太守之醉
1、关于太守,同学们在自学的时候读懂了哪些?
2、读关于太守的相关文字,想一想有没有读懂的吗?猜一猜老师会提哪两个问题(①二、三自然段的称呼能不能互换?②第三自然段的四句话能不能调换位置)?
3、组织学生通过多种朗读、思考、合作学习和交流对学生或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
设计说明:让学生交流自学成果是后面教师提问的基点。让学生提出尚有疑惑的问题并让想一想老师可能会提什么问题, 实际上也是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从而实现“以生为本”“以学为本”。探究的形式主要依据课堂提问来具体选择和组织。
(三)诵读补白品析,品悟欧阳修之醒
1、找到关于欧阳修的句子,通过比较朗读体会其中的自得之情。
2、联系上文,是什么让欧阳修如此自得呢?
此环节需要补充曾巩《醒心亭记》的相关文字,帮助学生理解。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主要通过补白相关资料进行互文对读,引领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在老师的启发点拨下,能够获得对文本相对一致的理解,这应该是学生学习经典文本的基本收获。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回味醉翁的乐,太守的醉,欧阳修的醒
(五)课后拓展研读 《欧阳修传》(王水照 崔铭著)《清醒的醉翁》(康震著)
设计说明:学生对文本有了最基本的理解后,做适当的延读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语文从课堂向课外的延伸,实现语文知识向语文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