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孤独



第一篇:害怕孤独

害怕孤独

有人害怕孤独,说孤独是俗人的痛苦。

有人喜欢孤独,说孤独是超人的幸福。

有人不知不觉走进了孤独的胡同,惊呼孤独就是你我他莫名其妙的糊涂。

孤独是疏离快乐的难耐的痛楚。

孤独是滑向绝望的沉重的脚步。

孤独是贴近世界的无声的阅读。

缺少爱的人,不会孤独,――见冷遇热感觉都是麻木。

没有思想的人不回孤独,――横摆竖放都会餍足。

不负责任的人不会孤独,――敷衍推委隐瞒还是若无其事。

真正的孤独者不是孤僻,也不是孤寂;

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而是孤独的走向未来。

第二篇:哪会有人喜欢孤独,只是害怕失望罢了散文

我活了21年,不曾有一次谈过恋爱。

我习惯了孤独,依赖着孤独,可有时当我一个人走在这个偌大的世界上我会恐惧孤独。

进入大学以来,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猫猫狗狗,我变得愈发孤独与沉默,白天里我像个戴面具人平常人,和大家谈些有的没的,不知谁能理解我们这种想融入一种环境却又被驳回的感觉,在我表面的平静下,看不到我内心的痛苦与怒吼,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我就是这么被隔离在人群之外的人,一个虚伪的不动声色的人。

只有在夜晚我安静的沉浸在文章的世界中,我看村上春树藤野圭吾看历史之争看当代社会,这是我一天中最兴奋的时刻,我坐在书桌前享受着思想的碰撞,这是我大脑最活跃的时刻,仿佛这个世界只留下了自己,屏蔽了一切的人和声音。

又一天,我渴望被关注,渴望和他们一起疯疯闹闹,过一个真正的青春,可每次都因害怕与自卑可笑的落荒而逃。

真的会有人享受孤独之旅吗?我看过很多赞颂孤独的文章,可我真的感受不到孤独的快乐,只是努力逼着自己充实,假装心情好罢了,可每当走出图书馆,夹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总有一种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心里的孤独与恐惧有着难以言说的恐惧。

我不但不喜欢孤独,更怕了孤独,天知道我有多想摆脱孤独,找到几个可以真正发泄我真正性情朋友,一起大喊我们心中的苦闷,然而,我只能靠文章来放任自己,我真TM受够这种一个人的生活了,我想要出发,想要自信,想要朋友。

哪会有人真正喜欢孤独。

第三篇:别害怕孤独,人总要学会独处杂文随笔

最近在看刘若英的《我敢在你怀里孤独》,深深意识到学会独处的重要性。虽然我从未在读书期间像有些女孩子那样,上个厕所都要好朋友陪着,但我的确是个害怕孤独的人。

前一阵子去见一个朋友,还特意跟他提到这个问题:一个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我实在无法想象。他听了我的问题,二话不说,就一直站在窗前发呆。我以为窗前有什么特别的风景,就也凑过去看。

这时,他说话了:一个人生活没什么特别的。如果是白天,我会经常这样站着看外面。我说:外面有什么好看的?不过是几个行人而已。他又说:并不是为了看什么。我只是保持站着的状态,然后冥想。

哦,是这样啊。我回答:看来,一个人的日子不好过,太孤单太无聊。他笑了:其实,这种站在窗前冥想的机会不多。因为白天一直上班,晚上回来看看新闻、用用电脑就该洗洗睡了。并没觉得不好过。

原来如此!估计因为工作忙,他没时间想太多。我又感叹:我觉得人衰老得好快,想想真是可怕。他看了我一眼,说:我们不是衰老,是长大。人不能一直幼稚下去。我觉得你会对独居生活和变老产生不好的想象和恐惧,就是没长大的表现。

回来后,我一直在想他的话,的确是这么回事。作为一个30+的人,我的很多想法始终很幼稚。所以,当看到刘若英写道,她从很小的时候就自己住一个房间,并且把自己关在房间的衣柜里面,自顾自地玩游戏,甚至一人分饰多角,编织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时,我感到很惊讶。

刘若英的成长过程中,没有父母陪伴(他们早就离婚了),也没有同龄人相伴(跟她共同居住的祖父母平均年龄比她大60岁)。虽然学校里有同学可以相处,但毕竟时间短,而且大家都认为“父母离婚的小孩很可怜”。但刘若英从小习惯了自嘲,并不觉得自己可怜,反而发自内心地说“我比其他人幸福”。

之所以觉得“比其他人幸福”,是因为她认为“别的同学经常抱怨父母吵架,或者动手揍他们”,而刘若英则洒脱地写道:他们(她的父母)几乎不会同时出现在我的面前,所以我不可能因为他们彼此间的恶言相向而感到紧张和苦恼。至于被打就更不可能。父母不在身边,祖父母特别疼她,所以她觉得“很幸运”。

刘若英说,需要应对苦恼时,她从不跟别人说,而是跟自己对话,试着自己找答案。特别是当感到寂寞,或必须忍耐某些嘲讽时。因为她觉得:不管别人怎么说,不管周遭的环境怎么样,她都得找到一种让自己舒服的方式,开心地生活下去。

我想,这种智慧只有善于独处的人才能掌握吧。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整天呼朋引伴的,心中一有什么不平之事,肯定会向朋友们诉说,然后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意见、出主意,也不管有没有道理,最后不把我们的脑子给搞糊涂才怪。

所以,刘若英这种习惯孤独、乐于自己寻求答案的生活方式,很值得学习。一个人住、没人聊天怕什么呀?我们可以自问自答。一个人吃饭怕什么?我们可以有更多自由和选择。冬天一个人怕冷,有电热毯、暖宝宝;夏天怕热,有电风扇和空调。写到这里,不禁要跟着刘若英欢呼了:我们多么地幸运,有选择的权利。

刘若英还说:就算待在家里,我的心也能天南地北到处遨游。因为我的心思始终都只跟自己一起。多么通透的活法呀,这又让人想起了张德芬的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所以,别再流连外面的花花世界啦,练习独处的能力才是正道呀。

第四篇:害怕黑色

害怕黑色

有时候真的觉得黑暗是一种很神秘的色彩,尤其是加上高度后的黑色,像一座磁场一般,具有一种很神奇的力量。那是一种让人很心惊胆颤的调子,浓得让你在一霎那间忘记自己所处的环境与前面可能遇到的一切危险,可以让人胆怯,也可以让人不顾一切纵身投入到那种深沉当中去。有时候面对这种色彩,我总觉得自己无法抗拒,会被吞噬。

仔细看看黑色,墨水一般的稠,夜的颜色。我喜欢平地上的夜,喜欢空旷处的夜,喜欢有星星月亮路灯陪伴的夜。因为那种夜给人一种很静的感觉,那种夜的黑色不具有伤害性,让我不必有太多的顾虑。于是,我喜欢上了黑色,喜欢上了那样一种深沉的压抑的颜色。尽管我会很恐惧黑色与高处的组合。

害怕与喜欢,对黑色的感觉就这样矛盾而统一地存在了我的身上。黑色的衣服,黑色的鞋子,黑色的包包,不经易间生活中早就被黑色入侵了,尽管知道自己并不喜欢黑色,但不知不觉中总是会在潜意识里选择黑色。也许正是因为这种选择,在我的性格里植入了或多或少的忧郁因子。黑色的缺乏活力也在我的身上有所显现。可是,青春的色彩应该是五彩斑澜的,我不该让黑色主宰我的世界。

从明天开始,拥抱阳光,拥有活力,让黑色的心情感受阳光的温暖,让生命点燃希望的光芒

第五篇:孤独

孤独

在我们单位,大家有共同的三个”不愿意”--不愿意和某君喝酒,一喝他准多,一多就磨叽;不愿意听某君开会讲话,一讲就没完,车轱辘话来回说;不愿意和我打乒乓球,一打就输,及格都不易.有一天我喝多了,平时总也打不过我的哥们趁机赢了我,这把他乐的,回家让他媳妇包了饺子就酒庆祝的.我的对手不是一个也没有,老李就是一个,可惜现在老李住院了,糖尿病,已经四个加号了。

他感觉不舒服决定去市里医院检查是在被我打败之后。被打败之后他蹲在墙角呕吐了半天,这让我胜利的喜悦跑了大半。我边说不好意思边手抚他的后背,希望他能舒服一点。毕竟他是我师傅,在我成长的道路上起到了不小的作用。那天晚上的总结酒会上,老李十分大度地跟大家说:“我是虽败犹荣,败给我的徒弟说明我教导有方!”他的话立刻赢来一片掌声,不亚于他比赛中获得胜利的时候。

决定打败他,是我多年来的一个心愿。他是我们那里的顶尖高手,没有人能够打败他,属于“孤独求败”那种。我刚上班里就听别人讲他的故事。单位有个女工人也爱打球,因为乒乓球台少,打得差点的总是被挤,她一急就往台上一趴,别人打不成只好让她打。她对老李无比仰慕,在公开的场合曾一本正经地说:“恐怕邓亚萍也打不过老李了!”其实这个连邓亚萍都打不过的老李最好的成绩只是在区里的比赛中拿到过第三名。但在我们单位,他可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的。有一次,一个同事在酒精的作用下不服他,要求老李用左手并让十个球,老李说:“得了,我用脚和你打吧,”然后他真的用鞋带把拍绑在脚脖上,像踢毽子一样地和那个打得很一般的同事打,结果还真的拿下了。从此老李名声大振。

那时我连乒乓球都没有摸过,看着他们把那么小的球打得飞快,觉得很是了不起。我觉得我不行,因为自己戴着近视眼镜,看不清楚只需零点一钞就飞回来的东西。不过我还想试一试,不试怎么会知道行不行呢?于是我买来球拍,只花了三十元。那时肯陪我玩的只有女同事,因为她们有足够的耐心来弯腰捡不断被我打飞出去的球。后来我和她们比赛,先是让我十个球,慢慢地让五个,后来就不用让了,再后来我让她们五个,再到十个,这时我在男队里也进了丙级队。

这时,我决定用十年时间打败老李。为了这个目标,我卧薪尝胆勤学苦练,自己买来不少书来看,后来又上网学,差不多是走火入魔了,连睡觉时都在挥拍击球,经常是打醒了妻子。为此我也没少挨她的掐。不过,我的水平提高得飞快,一年一个台阶,三年后就进了甲级队。和老李有了同场竞技的机会,这时我决定打败他。

于是我先拜他为师,用酒和肉贿赂他,让他把他的技术与经验都传给了我。这时有明眼人看出来我将是取而代之的那个人,此时,我还保持着低调,我说:“在老李退休前,我是打不过他的。”为了打败老李,我精心策划了这场团体比赛前的“硬碰硬热身赛”,我就直接和老李对上了。比赛那天,看热闹的人很多,这正是我所期望的,我就是要让更多 的人来见证新一代球王的诞生。比赛开始,他先发球,我本着“先下手为强”的方针,拿出“狭路相逢”的硬拼架势,挥拍便打,这样场上的气氛完全被我给控制住了,我先是以23:21先下一城,交换场地后又一鼓作气以21:18拿下了比赛。然后就是在大家的欢呼声中,老李蹲下墙角吐个不停。

老李去住院了,他们都说是我给打的。没有了老李的赛场显得很冷清。我现在终于体会到了“英雄最寂寞,无敌最孤单”的心境,真是“高处不胜寒”啊!老李,你还是早点回来吧。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5/121263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