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红外摄像机发展现状及弊端

红外摄像机发展现状及弊端



第一篇:红外摄像机发展现状及弊端

红外摄像机发展现状及弊端

顾名思义,红外摄像机就是在夜间,摄像机会发出人们肉眼看不到的红外光线去照射被拍摄的物体,然后接受到其反射的红外光形成图像。夜间使用时要关掉红外滤光镜,使其不再阻挡红外线进入CCD。这时我们所看到的是由红外线反射所成的影像,而不是可见光反射所成的影像,此时可拍摄到黑暗环境下肉眼看不到的影像。视频监控向室外发展,室外监控向夜视发展,夜视的发展方向目前是基于红外光。这个趋势已成为绝大多数摄像机行业人员的看法。

由于红外摄像机能够在夜间零照度环境下获得较清晰的画面,同时具有较大的隐蔽性,从而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其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扩大。据调查显示,国内红外摄像机市场需求较大,红外摄像产品所占市场份额正在逐年攀升,2010年达到了30%左右。从全球安防市场来看,红外摄像机非常具有“中国特色”,连索尼及刚进入中国市场不久的三星等国外品牌为适应中国本土化,也开始研发红外摄像机。红外摄像机目前在国内市场发展火热,但红火的同时,红外摄像机在应用中所暴露出来的缺点也越来越明显。

红外摄像机的发展

为了满足全天候监控的需求,早在2001~2003年我国监控生产厂家就开始探索红外摄像机技术。从早期的摄像机加红外灯板的模组到摄像机和红外灯的一体化设计,从LED红外灯手控模式到光敏电阻自动控制,再到摄像机双滤光片的引入应用;从最基本的视频监控要求到防水防暴、强光抑制、人脸识别、隐私遮蔽等各式各样功能需求的红外摄像机出现,无不见证着我国红外摄像机技术和市场的长足发展。2006年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生产厂家涌入该领域,红外摄像机市场逐步形成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厂家间的竞争也愈发白热化。身处安防行业群雄逐鹿的时代,红外摄像机产品也和其他安防产品一样,有着同样的时代印记。客观说,手工作坊的充斥、行业标准的缺失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红外摄像机市场的发展。

红外技术在1800年被英国天文学家Herschel发现之后,就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在研究如何在各种场合的应用,其中主动红外摄像技术在安防监控中的应用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技术上都较为成熟。红外摄像机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壮大的同时,产品类型也在不断多样化,应用领域也在进一步拓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已经淘汰的卤素灯红外摄像机:卤素灯的发光功率非常强大,当然耗电量以及发热也会相对比较大,成本比较高,它的致命缺点是体积大、散热不充分,寿命非常短,一般都在一千小时以内,而且红暴现象特别严重,故不适合用于民用夜视监控方面。卤素灯红外摄像机因功率大且有滤光片光热转换,所以发热问题尤其严重,维护成本较高、寿命短。

第二,LED红外摄像机:LED红外灯是由一定数目的红外发光二极管组成发光体。红外发射二极管由红外辐射效率高的材料(常用砷化镓GaAs)制成PN结,外加正向偏置电压向PN结注入电流激发红外光,光谱功率分布为中心波长830~950nm,半峰带宽约40nm左右,它是窄带分布,为CCD摄像机可感受的范围。LED红外摄像机一般适用于10~100米中短距离,市场占有率最高,但是存在光照不均匀问题,主要适合于楼道、大厅、仓库等室内及建筑物外围、小区周界、道路等中短距离监控。

第三,LED阵列式红外摄像机:阵列式红外灯的内核为发光二极管阵列(LED Array),与传统的LED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亮度高,单LED Array的输出约为1W~30W,亮度约是常规单LED的输出5~15mW的数十倍,所以射距远;

2、电-光转换效率高,普通红外LED的电光转换效率仅为10%左右,而LED Array电光转换效率提升为25%左右;

3、体积小,LED Array技术将发光单元高度集成,在相同亮度指标下比普通LED红外灯产品体积小很多;

4、寿命长,LED Array的寿命为50,000h,比普通LED寿命高得多。阵列式红外灯产品有一个明显的不足,即“偏心现象”。由于其发光角度可达到120-180度,因此必须通过透镜来缩小送光角度,以配合摄像机镜头,这样不可避免的很多光就偏离了透镜的中央,造成送光效率不佳。LED阵列式红外摄像机适用范围基本与LED红外摄像机一样,比较适合大厅、仓库等室内及建筑物外围、小区周界、道路等中短距离监控应用。

第四,点阵式红外摄像机采用的是点阵式红外灯光源。点阵式红外灯使用的第三代红外发光元器件是在第二代产品阵列式红外灯(LEDArray)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也叫第二代LED—Array。第二代LED—Array跟第一代相比最大的优点是体积小、散热好、衰减慢、寿命长,额定寿命为50000个小时。点阵式红外灯也叫大功率阵列式红外,跟小功率阵列式红外最大的不同是亮度更高、成本更低,并通过独立透镜,按照使用需求任意调节光的分布角度,这样就同时解决了第一代的“手电筒效应”问题和第二代的“偏心现象”。

第五,激光红外摄像机:激光红外摄像机照射距离最远一般可达300~5000米,由于能量集中,角度小近距离不宜采用,目前成本仍较高。比较适合于森林防火、油田、铁路、水利、景区、军事、养殖、港口和平安市场等场所的监控,随着成本的进一步降低,目前已经应用到包括小区在内的众多需要夜视监控的领域。因而,红外摄像机需要根据具体使用环境,特别是夜晚环境情况来确定摄像机类型。

红外摄像机的弊端

由于红外摄像机具有夜视功能、隐蔽性强、价格又实惠等突出优势,一直备受用户青睐。但应用过程中显露出的弊端也越来越突出,影响和制约红外摄像机的弊端主要有几方面:

1、防水及散热效果不佳

红外摄像机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内部或多或少会出现汽水(此现象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外壳的密封效果不够和当时装机时没有考虑到温差。当红外灯开始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同时由于外壳的散热效果不够,这样就会大大降低摄像机的使用寿命。

2、夜视效果不理想

此现象主要表现在手电筒的效果或者距离不够,这主要是由于红外灯的角度和功能所造成的。现在红外摄像机所使用的红外灯又称850红外发射管,峰值波长在850,角度从5-60度可以选择,当红外发射管角度越小时照射距离越远,手电筒的效果就越明显,反之,角度越大就没有手电筒的效果,但是距离就大打折扣。

3、颜色失真

红外摄像机的色彩在白天都会或多或少的偏色,这个最直接的原因是摄像机滤光片的问题,一般红外摄像机使用能透过一定比例红外光线的双峰滤光片,其优点是成本低,但由于自然光线中含有较多的红外成份,当其进入CCD后会干扰色彩还原,比如绿色植物变成灰白等等(有阳光的室外环境尤其明显)。

4、临界点的反复跳变

这是由于部分不管是配置了IRCUT双滤光片还是用双峰滤光片的摄像机在某些复杂的光线的环境下不能稳定的工作造成的,同时因为多数厂家都是使用简单的如光敏电阻感应器等方式去控制IRCUT双峰滤光片的工作状态,其临界点的反复跳变就不能尽人意了。但是如果采用智能芯片来控制,其模糊逻辑能力能有效控制IPCUT双滤光片的工作状态。

5、使用寿命短

使用寿命短是普通红外摄像机的通病。LED消耗的电能一部分转换为有效的光能量,一部分则转换为热能,这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对产生的热能要进行合理的控制和处置。当产生的热能太多,或没有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时,机内温升过高,导致LED的过快老化引起照

射距离的过快下降。特别是一些生产者,没有健康的经营理念,片面追求交货时的性能,忽视产品的使用寿命,在没有解决发热和温升过高问题的情况下,拼命追求亮度和距离,更是造成其使用寿命急速下降的重要因素。

红外摄像机暴露出的诸多弊病也或多或少制约了自身的发展。有业内人士认为,红外摄像机今年的“火”不同于往年的“火”。安防市场如今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在原材料大幅上涨的情况下,红外摄像机生产厂家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不得不降低成本,这也导致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进而导致产品返修率逐渐攀升。

第二篇:黑白CCD摄像机夜间照明用红外激光器

黑白CCD摄像机夜间照明用红外激光器

本产品是专为夜视系统配置的、远距离红外照光源;配合红外摄像机、黑白CCD机或微光夜视系统用于夜间及24小时的、全天候条件的监视摄像,照明距离从几米到数公里。我们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光波长、光功率、发散角、供电方式、工作条件、外形等)为您研制零贰玖陆捌伍捌壹柒零玖专用半导体激光光源,使您能够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获得最佳的监视效果。

应用:夜视照明;黑白CCD摄像机夜间照明;对准/瞄准

特点:低功能、输出功率高;工作距离远;体积小

输出波长:780nm808nm980nm

输出功率:780nm5~150mW

808nm100~5000mW

980nm50~3000mW

工作电压:3~6V DC

工作电流:≤5500mA

光束发散度:0.5~50mrad

光学透镜:光学镀膜玻璃透镜或塑胶透镜

尺寸:Φ10.8×25mm;Φ12×40mm;

Φ16×55mm;Φ22×80mm;

Φ26×100mm;

39×39×100mm;Φ49×49×130mm(可定制)

工作温度:-10℃~40℃

储存温度:-40℃~85℃

激光等级:Ⅲb

同类产品:红外系列激光器、红外激光器、半导体红外激光光源、激光准直光源、红外激光准直光源、红外夜视激光器、夜视半导体激光器、夜视激光准直光源

第三篇:“十三五”重点项目-红外CCD摄像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三五”重点项目-红外CCD摄像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0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申请资金、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 是在招商引资、投资合作、政府立项、银行贷款等领域常用的专业文档,主要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如何实施、相关技术方案及财务效果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 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关联报告:

红外CCD摄像机项目建议书 红外CCD摄像机项目申请报告 红外CCD摄像机资金申请报告 红外CCD摄像机节能评估报告 红外CCD摄像机市场研究报告 红外CCD摄像机商业计划书 红外CCD摄像机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红外CCD摄像机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红外CCD摄像机行业发展预测分析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第一章 红外CCD摄像机项目总论

第一节 红外CCD摄像机项目概况

1.1.1红外CCD摄像机项目名称 1.1.2红外CCD摄像机项目建设单位

1.1.3红外CCD摄像机项目拟建设地点 1.1.4红外CCD摄像机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1.5红外CCD摄像机项目性质

1.1.6红外CCD摄像机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1.7红外CCD摄像机项目建设期

第二节 红外CCD摄像机项目编制依据和原则 1.2.1红外CCD摄像机项目编辑依据 1.2.2红外CCD摄像机项目编制原则

1.3红外CCD摄像机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4红外CCD摄像机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二章 红外CCD摄像机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红外CCD摄像机项目背景

2.1.1红外CCD摄像机项目产品背景 2.1.2红外CCD摄像机项目提出理由 第二节 红外CCD摄像机项目必要性

2.2.1红外CCD摄像机项目是国家战略意义的需要

2.2.2红外CCD摄像机项目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2.2.3红外CCD摄像机项目是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和增加就业的需要 第三章 红外CCD摄像机项目市场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 产品市场现状

第二节 市场形势分析预测

第三节 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第四章 红外CCD摄像机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第一节 红外CCD摄像机项目建设规模 第二节 红外CCD摄像机项目产品方案

第三节 红外CCD摄像机项目设计产能及产值预测 第五章 红外CCD摄像机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第一节 红外CCD摄像机项目选址

5.1.1红外CCD摄像机项目建设地点

5.1.2红外CCD摄像机项目用地性质及权属 5.1.3土地现状 5.1.4红外CCD摄像机项目选址意见

第二节 红外CCD摄像机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5.2.1交通、能源供应条件 5.2.2政策及用工条件

5.2.3施工条件

5.2.4公用设施条件

第三节 原材料及燃动力供应

5.3.1原材料 5.3.2燃动力供应

第六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与工程方案 第一节 项目技术方案

6.1.1项目工艺设计原则

6.1.2生产工艺

第二节 设备方案

6.2.1主要设备选型的原则 6.2.2主要生产设备 6.2.3设备配置方案 6.2.4设备采购方式 第三节 工程方案

6.3.1工程设计原则

6.3.2红外CCD摄像机项目主要建、构筑物工程方案 6.3.3建筑功能布局 6.3.4建筑结构

第七章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第一节 总图布置

7.1.1总平面布置原则

7.1.2总平面布置

7.1.3竖向布置

7.1.4规划用地规模与建设指标

第二节 给排水系统 7.2.1给水情况

7.2.2排水情况

第三节 供电系统

第四节 空调采暖

第五节 通风采光系统

第六节 总图运输

第八章 资源利用与节能措施

第一节 资源利用分析

8.1.1土地资源利用分析

8.1.2水资源利用分析

8.1.3电能源利用分析

第二节 能耗指标及分析

第三节 节能措施分析

8.3.1土地资源节约措施

8.3.2水资源节约措施

8.3.3电能源节约措施

第九章 生态与环境影响分析

第一节 项目自然环境

9.1.1基本概况

9.1.2气候特点

9.1.3矿产资源

第二节 社会环境现状

9.2.1行政划区及人口构成 9.2.2经济建设

第三节 项目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分析

9.3.1施工期 9.3.2使用期

第四节 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标准

9.4.1国家环保法律法规

9.4.2地方环保法律法规

9.4.3技术规范

第五节 环境保护措施

9.5.1施工期污染减缓措施 9.5.2使用期污染减缓措施

9.5.3其它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措施

第六节 环境影响结论 第十章 红外CCD摄像机项目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第一节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10.1.1安全防护 10.1.2劳动保护 10.1.3安全卫生 第二节 消防

10.2.1建筑防火设计依据

10.2.2总面积布置与建筑消防设计

10.2.3消防给水及灭火设备

10.2.4消防电气

第三节 地震安全

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1.1.1组织机构设置因素分析 11.1.2项目组织管理模式

11.1.3组织机构图

第二节 人员配置

11.2.1人力资源配置因素分析 11.2.2生产班制 11.2.3劳动定员

表11-1劳动定员一览表

11.2.4职工工资及福利成本分析 表11-2工资及福利估算表 第三节 人员来源与培训

第十二章 红外CCD摄像机项目招投标方式及内容 第十三章 红外CCD摄像机项目实施进度方案 第一节 红外CCD摄像机项目工程总进度

第二节 红外CCD摄像机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一节 投资估算依据

第二节 红外CCD摄像机项目总投资估算

表14-1红外CCD摄像机项目总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三节 建设投资估算

表14-2建设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四节 基础建设投资估算

表14-3基建总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五节 设备投资估算

表14-4设备总投资估算单位:万元

第六节 流动资金估算

表14-5计算期内流动资金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七节 资金筹措

第八节 资产形成第十五章 财务分析

第一节 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第二节 营业收入、经营税金及附加估算

表15-1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三节 总成本费用估算

表15-2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四节 利润、利润分配及纳税总额预测

表15-3利润、利润分配及纳税总额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五节 现金流量预测

表15-4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第六节 赢利能力分析

15.6.1动态盈利能力分析

16.6.2静态盈利能力分析

第七节 盈亏平衡分析

第八节 财务评价

表15-5财务指标汇总表

第十六章 红外CCD摄像机项目风险分析

第一节 风险影响因素

16.1.1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

16.1.2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第二节 风险影响程度及规避措施 16.2.1风险影响程度评价

16.2.2风险规避措施

第十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红外CCD摄像机项目结论

第二节 红外CCD摄像机项目建议

第四篇:“十三五”重点项目-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三五”重点项目-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0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申请资金、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 是在招商引资、投资合作、政府立项、银行贷款等领域常用的专业文档,主要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如何实施、相关技术方案及财务效果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 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关联报告:

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建议书 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申请报告 红外针孔摄像机资金申请报告 红外针孔摄像机节能评估报告 红外针孔摄像机市场研究报告 红外针孔摄像机商业计划书 红外针孔摄像机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红外针孔摄像机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红外针孔摄像机行业发展预测分析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第一章 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总论 第一节 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概况 1.1.1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名称

1.1.2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建设单位

1.1.3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拟建设地点

1.1.4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1.5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性质

1.1.6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1.7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建设期

第二节 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编制依据和原则

1.2.1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编辑依据

1.2.2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编制原则

1.3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4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二章 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背景

2.1.1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产品背景

2.1.2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提出理由

第二节 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必要性

2.2.1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是国家战略意义的需要

2.2.2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2.2.3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是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和增加就业的需要 第三章 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市场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 产品市场现状

第二节 市场形势分析预测

第三节 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第四章 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第一节 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建设规模

第二节 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产品方案

第三节 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设计产能及产值预测

第五章 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第一节 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选址

5.1.1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建设地点

5.1.2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用地性质及权属

5.1.3土地现状 5.1.4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选址意见

第二节 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5.2.1交通、能源供应条件 5.2.2政策及用工条件

5.2.3施工条件

5.2.4公用设施条件

第三节 原材料及燃动力供应

5.3.1原材料 5.3.2燃动力供应

第六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与工程方案 第一节 项目技术方案

6.1.1项目工艺设计原则

6.1.2生产工艺

第二节 设备方案

6.2.1主要设备选型的原则 6.2.2主要生产设备 6.2.3设备配置方案 6.2.4设备采购方式 第三节 工程方案

6.3.1工程设计原则

6.3.2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主要建、构筑物工程方案

6.3.3建筑功能布局

6.3.4建筑结构

第七章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第一节 总图布置

7.1.1总平面布置原则

7.1.2总平面布置

7.1.3竖向布置

7.1.4规划用地规模与建设指标

第二节 给排水系统 7.2.1给水情况

7.2.2排水情况

第三节 供电系统

第四节 空调采暖

第五节 通风采光系统

第六节 总图运输

第八章 资源利用与节能措施

第一节 资源利用分析

8.1.1土地资源利用分析

8.1.2水资源利用分析

8.1.3电能源利用分析

第二节 能耗指标及分析

第三节 节能措施分析

8.3.1土地资源节约措施

8.3.2水资源节约措施

8.3.3电能源节约措施

第九章 生态与环境影响分析

第一节 项目自然环境

9.1.1基本概况

9.1.2气候特点

9.1.3矿产资源

第二节 社会环境现状

9.2.1行政划区及人口构成 9.2.2经济建设

第三节 项目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分析

9.3.1施工期 9.3.2使用期

第四节 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标准

9.4.1国家环保法律法规

9.4.2地方环保法律法规

9.4.3技术规范

第五节 环境保护措施

9.5.1施工期污染减缓措施 9.5.2使用期污染减缓措施

9.5.3其它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措施

第六节 环境影响结论 第十章 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第一节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10.1.1安全防护 10.1.2劳动保护 10.1.3安全卫生 第二节 消防

10.2.1建筑防火设计依据

10.2.2总面积布置与建筑消防设计

10.2.3消防给水及灭火设备

10.2.4消防电气

第三节 地震安全

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1.1.1组织机构设置因素分析 11.1.2项目组织管理模式

11.1.3组织机构图

第二节 人员配置

11.2.1人力资源配置因素分析 11.2.2生产班制 11.2.3劳动定员

表11-1劳动定员一览表

11.2.4职工工资及福利成本分析 表11-2工资及福利估算表 第三节 人员来源与培训

第十二章 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招投标方式及内容

第十三章 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实施进度方案

第一节 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工程总进度 第二节 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一节 投资估算依据

第二节 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总投资估算

表14-1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总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三节 建设投资估算

表14-2建设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四节 基础建设投资估算

表14-3基建总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五节 设备投资估算

表14-4设备总投资估算单位:万元

第六节 流动资金估算

表14-5计算期内流动资金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七节 资金筹措

第八节 资产形成第十五章 财务分析

第一节 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第二节 营业收入、经营税金及附加估算

表15-1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三节 总成本费用估算

表15-2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四节 利润、利润分配及纳税总额预测

表15-3利润、利润分配及纳税总额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五节 现金流量预测

表15-4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第六节 赢利能力分析

15.6.1动态盈利能力分析

16.6.2静态盈利能力分析

第七节 盈亏平衡分析

第八节 财务评价

表15-5财务指标汇总表

第十六章 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风险分析 第一节 风险影响因素

16.1.1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

16.1.2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第二节 风险影响程度及规避措施 16.2.1风险影响程度评价

16.2.2风险规避措施

第十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结论 第二节 红外针孔摄像机项目建议

第五篇:红外摄像机晚上飘雪花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红外摄像机晚上飘雪花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红外摄像机因为其特殊性,在安装及选配过程中是相当严格的。如果操作不当,红外摄像机除了常有的泛白,刺眼之外,另外还有很多雪花点,晚上的时候,如天下下雪一般;刚开始时,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专程到专营红外的电子安防市场拿了几个品牌试了一下,果不然,白天效果还凑和,一到晚上,雪花飘飘;于是,我们做各种实验,试过换过红外灯和电路板,也试过换到CCD,也到过不同的地方实验,后来,总结情况雪花点多产生有如下原因

第一、红外摄像机电流不足原因导致雪花点产生.一些室外短距离用集中供电12V很方便,但如果是长距离则不宜采用开关电原来进行集中12V供电;因为一是长距离红外灯发热量大,12V供电的不稳定可能导致功率不够;而且全部没有内置散热装置在电流不稳定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烧坏;二是电流衰减速度快,可能导致红外灯没能正常工作,在CCD照度比较高而得到不到红外灯辅光,于是,雪花飘飘;

第二、红外摄像机红外灯质量差,红外灯的角度及红外距离跟镜头不匹配导致雪花飘

很多公司为了方便自己的采购及安装,用多种角度不同的灯混合在一起使用,这样使用的好处是他们同一种灯可以勉强使用不同的毫米大小的镜头,坏处是总是让人感觉灯的角度与距离与镜头不合适,当角度不合适的时候,容易出现手电筒现象或者窄电现象;当距离不匹配时,比如你用12MM的镜头,却用十到二十米的灯,那么你就会出现灰蒙蒙的现象;远处一片摸糊,近处雪花飘飘;还有,劣质的红外灯,除了装饰外,灯越多,问题越多,灯越集中,发热量过大,越容易烧坏;

第三、手工艺问题:

很多人手工的时候,红外灯不集中,散光了;分散的光线导致到处有光,但一片灰蒙蒙胧的现象;红外灯前端的棉花档光不严密,集中红外红散灯因此一片苍茫现象;

第四、内置的是低劣红外摄像机,照度极高,很多工厂为了在同样的红外灯辅光前提下获得更亮的图像,人为的调高CCD的灵敏度;因为很多生产商为了价格竞争,使用非常低劣的摄像机内置里面,这种摄像机在红外灯补光不足的情况下,为提到更亮,于是人为调高CCD的增益灵敏度,跟我们在硬盘录像机上调高亮度一样,是极易出现雪花现象的;

第五、电路设计不合理;我们生产红外摄像机,不仅仅是将红外灯直接装到监控摄像机里面然后就行的,而是要在装上之前,对其摄像机电路重新设计并老化处理。而市面上很多小型加工厂就是使用廉价的电子元件,买廉价的红外灯,直接用电烙铁焊接上去对于电路没有重新设计也没有老化处理;另外一些做低端产品的工厂,为了省钱,把控制电路板的控制板去掉或者跟灯板集成在一起,这很容易导到红外灯受电流不稳定而发热,使本来就劣质的红外灯更不能正常工作;

红外摄像机因为其特殊性,在安装及选配过程中是相当严格的。如果操作不当,红外摄像机除了常有的泛白,刺眼之外,另外还有很多雪花点,晚上的时候,如天下下雪一般;刚开始时,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专程到专营红外的电子安防市场拿了几个品牌试了一下,果不然,白天效果还凑和,一到晚上,雪花飘飘;于是,我们做各种实验,试过换过红外灯和电路板,也试过换到CCD,也到过不同的地方实验,后来,总结情况雪花点多产生有如下原因

第一、红外摄像机电流不足原因导致雪花点产生.一些室外短距离用集中供电12V很方便,但如果是长距离则不宜采用开关电原来进行集中12V供电;因为一是长距离红外灯发热量大,12V供电的不稳定可能导致功率不够;而且全部没有内置散热装置在电流不稳定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烧坏;二是电流衰减速度快,可能导致红外灯没能正常工作,在CCD照度比较高而得到不到红外灯辅光,于是,雪花飘飘;

第二、红外摄像机红外灯质量差,红外灯的角度及红外距离跟镜头不匹配导致雪花飘

很多公司为了方便自己的采购及安装,用多种角度不同的灯混合在一起使用,这样使用的好处是他们同一种灯可以勉强使用不同的毫米大小的镜头,坏处是总是让人感觉灯的角度与距离与镜头不合适,当角度不合适的时候,容易出现手电筒现象或者窄电现象;当距离不匹配时,比如你用12MM的镜头,却用十到二十米的灯,那么你就会出现灰蒙蒙的现象;远处一片摸糊,近处雪花飘飘;还有,劣质的红外灯,除了装饰外,灯越多,问题越多,灯越集中,发热量过大,越容易烧坏;

第三、手工艺问题:

很多人手工的时候,红外灯不集中,散光了;分散的光线导致到处有光,但一片灰蒙蒙胧的现象;红外灯前端的棉花档光不严密,集中红外红散灯因此一片苍茫现象;

第四、内置的是低劣红外摄像机,照度极高,很多工厂为了在同样的红外灯辅光前提下获得更亮的图像,人为的调高CCD的灵敏度;因为很多生产商为了价格竞争,使用非常低劣的摄像机内置里面,这种摄像机在红外灯补光不足的情况下,为提到更亮,于是人为调高CCD的增益灵敏度,跟我们在硬盘录像机上调高亮度一样,是极易出现雪花现象的;

第五、电路设计不合理;我们生产红外摄像机,不仅仅是将红外灯直接装到监控摄像机里面然后就行的,而是要在装上之前,对其摄像机电路重新设计并老化处理。而市面上很多小型加工厂就是使用廉价的电子元件,买廉价的红外灯,直接用电烙铁焊接上去对于电路没有重新设计也没有老化处理;另外一些做低端产品的工厂,为了省钱,把控制电路板的控制板去掉或者跟灯板集成在一起,这很容易导到红外灯受电流不稳定而发热,使本来就劣质的红外灯更不能正常工作;

第六、另外一个可能是,在室外比较多灰尘的情况下,特别是在野外,就有可能是监控摄像机里的红外灯把肉眼看不到的细小的颗粒拍下来了,这在白天红外灯不开启的情况下,内眼及摄像机感觉不明显的;这种是环境所然;综上所述,所生雪花点多的原因比较多,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发现了真实的原因所在,解决起来就简单多了,只要你愿意花成本,花时间: 第一、使用高稳定的变压器,解决电流不足问题;用万用表测试电压与电流大小,确保红外灯正常工作;

第二、使用高质量的红外灯;这同样重要,红外灯不好,再好的电流也没有用; 第三、换掉里面低劣摄像机。可能其摄像机的照度极高,而在室外光亮度不高的情况,极易出现雪花;用黑白摄像机或者用彩转黑白彩色摄像机;

第四、采用双滤工片或者双玻璃结构,提高晚上红外灯的摄入程度和有效入水雾影响镜头;红外摄像机要解决如下几点难点: 装上红外灯后,要重新设定电路并老化;重视手工问题,要注意红外灯角度有聚光的问题;这要求装机人员有相当的责任感及耐心; 2 内置摄像机最低要0.1照度,否则容易出现雪花;这要求厂商采购时有必要的投入和认真处理的决心; 远距离的红外摄像机的红外灯一般功率比较大,一般要采用内置高质量变压器和风扇的220V供电的摄像机 要使用高质量的红外灯,杜绝红外灯的功率过大刺眼或者泛白现象出现;导致图像不清晰或者灰蒙感;在注意红外灯角度和距离的同时,兼而注意其寿命; 5 要防上散光和过份集光,散光容易出现白茫茫一片,而集光则容易出现手电筒现象。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