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递快乐 2004年第1期
第一次看到李琳的布贴画,是在友人家的墙上,那一匹褐色的小马,大大的头、倔倔的颈、欢快的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生命的活力,像是要从墙上跳下来。
找李琳很容易,在英雄城南昌江西省保险公司大院里,男女老少都知道会剪布贴画的李奶奶。她是黑龙江省汤原县人,1948年参军入伍,随部队一路从黑龙江辗转到了江西,1989年从省保险公司办公室副主任的位置上离休。
李琳说自己玩布贴画的历史很简单。她是东北人,身材在女人里属高大型,老来发福,很难买到合身的衣服,自然常光顾裁缝店。日子多了,裁缝店里五颜六色的碎布头在她的眼前跳来跳去。终于,1998年4月的一天,她拿起剪刀、胶水,用几片碎布做了个娃娃。可爱的布贴娃娃给李琳引来许多小朋友。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李琳爱上了布贴画。
李琳的画,大俗大雅,小狗、胖猫、白菜、青草、芦苇、荷花、篱笆、茅屋、小船,鸡飞狗跳,组合得十分热闹。小马扬着蹄,小狗得意地欣赏自己的尾巴,胖胖的小猪眼里盛满了笑,就连那猫爪子旁边的小老鼠也开心地盯着猫食。她的画里娃娃很多,那是非常可爱的娃娃,胖乎乎的身材,明丽的服装,弯弯的雪橇。她说那是她童年的梦。她自幼熟背唐诗,这些鲜活的画面再配上孟浩然、王维等名人诗句,诸如“把酒话桑麻”、“独钓寒江雪”、“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有了一种境界,让你强烈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李琳的布贴画风格多样,题材丰富,其唐诗画系列,仕女系列,农家乐系列,等等,无一不体现她独特的审美意念――快乐。她说:我是布贴画爱好者,最多是个玩家,不是艺术家,也没计划什么时候要成为艺术家。我喜欢布贴画,看着做成的小猫小狗,我乐意,看到别人争着要我的画,我开心,一高兴,不仅不嫌累,还越做越好。懂吗?这叫开心。
李琳几十年来从未间断过学习,早年做小学教师的父亲在炕头上教她的《女儿经》,她现在还能成诵。几十年来李琳一直坚持写日记,在她的书橱里,整齐地放着1968年以来的34本400多万字的日记。她至今对焚于“文革”中的27本日记痛悔不已。从记流水帐到写人记事,再到议事抒情,李琳的写作能力不断提高,文化底蕴、观察能力、艺术敏感,都有了厚厚的积累。
在李琳布贴画上题字的是她的老伴和儿子,一个是有十年私塾功底、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一个是诗书琴画都有涉猎的北大才子。李琳创作唐诗意境画,和他们的参与不无关联。
李琳的作品无价,因为她不卖。在南昌电视台组织的一个现场直播节目中,有观众愿意出价800元买她的一幅一尺见方的唐诗意境画,老太太笑着说,喜欢就拿去吧。她的作品在市民俗馆展出后,她将100幅精品无偿赠送给该馆。她创作的布贴画难以计数,除了她认为对她的生命有纪念意义的作品,其余的都送人了,送朋友、同事、邻居,还有寻上门来的陌生人。
第二篇:快乐传递
生活中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有时让你烦恼,有时让你愉悦,其实快乐是可以自己选择的,遇到事情换个角度看问题可以让人快活到老。
有一首好听的歌叫《快乐崇拜》,我很想问一下大家,今天你快乐了吗?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让我们记住:创造快乐,拥抱快乐,传递快乐!
生活中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有时让你烦恼,有时让你愉悦,其实快乐是可以自己选择的,遇到事情换个角度看问题可以让人快活到老。
有一首好听的歌叫《快乐崇拜》,我很想问一下大家,今天你快乐了吗?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让我们记住:创造快乐,拥抱快乐,传递快乐!
生活中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有时让你烦恼,有时让你愉悦,其实快乐是可以自己选择的,遇到事情换个角度看问题可以让人快活到老。
有一首好听的歌叫《快乐崇拜》,我很想问一下大家,今天你快乐了吗?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让我们记住:创造快乐,拥抱快乐,传递快乐!
第三篇:传递快乐的人
传递快乐的人
日本有个叫清水龟之助的人,他是位邮差,每天一大早就出门,用自行车载着满满的报刊和信件穿梭在大街小巷。
邮差是一份辛苦的工作,而且收入微薄。在日本,很少会有一个人会把这份工作当成一生的追求。但是清水龟之助一干就是二十五年,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老邮差。
凡接受过清水龟之助服务的居民都十分喜欢他,因为他脸上每天都挂着笑脸,用欢快的声音在门外喊:“嘿,你家有信件了。”居民从他手中得到信件和报刊的同时,也得到一份他带来的快乐。
日本有一项国家级的奖项,叫“终生成就奖”。能够得到这个奖项的人大都是政要、企业家,但日本却把“终生成就奖”颁给了清水龟之助。
一夜之间,清水龟之助就被日本人所熟知,但他也遭到了质疑,一个邮差,凭什么可以得到“终生成就奖”呢?
但清水龟之助的颁奖词是:他很平凡,但他很快乐,政要可以改变国家的命运,企业家可以给社会带来富裕,而清水龟之助可以给居民带来快乐,快乐是无法用金钱购买到的。
这份颁奖词在日本堪称经典。
记者曾采访清水龟之助,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快乐地干一份如此枯燥的工作。
他说了一个故事。有个孩子,随母亲到寺院进香,看到方丈在洗鲜桃,孩子站定了不想离去了。方丈便把洗好的鲜桃递给孩子,但孩子的母亲觉得这样不好,不让孩子伸手,并对方丈说:“老人家你还是自己留着吧,这桃若是给他,你就少了一个!”方丈听后便笑了:“我少吃了一个桃,但却多了一个人感受吃桃的快乐。”方丈把鲜桃塞到孩子手中,飘然而去。
清水龟之助说,那个孩子就是自己。童年的经验对他影响很大,当他因为生活所迫成为邮差时,他曾经苦闷过,但他不想把自己的苦恼传染给别人,他始终在工作时保持微笑。当他看到居民在接到远方来信时,露出笑容,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最有意义的。
那段访谈播出后,清水龟之助就有了一个别号,叫做“传递快乐”的人。
责任编辑/黄颖
第四篇:传递快乐美文
公车在夜里疾驶,乘客一站站下车离去。我忽然发现身上居然没有1.5元硬币。
情急之下,赶忙询问身旁的女乘客:“对不起,请问您有100元零钱帮我换开吗?”不幸,大家对我的困境都爱莫能助。
当我长叹一口气,正要在投币口投入100元大钞时,身后忽然响起一个声音:“这1.5元钱给你。”
一位年轻的小姐拿着1.5元硬币递给我。
“不行不行!我不能平白无故接受你的钱。”
“可我没有那么多零钱和你交换,而你又急需这1.5元零钱,不是吗?”
“你说得没错,不过我还是不能拿你的钱。”我想了一下,只好又说:“如果你和我在同一站下车,我就到便利商店换零钱还你;或者我下次在车上遇见你再还给你;再不然你留个地址给我,我……”
她忍不住打断了我的话:“不用麻烦了,你就当作我拿着1.5元向你‘买快乐’好了。能帮上你的忙我很高兴。我想,你一定也觉得适时得到别人的帮助是一件快乐的事吧!”
虽然我同意她的说法,但我还是摇了摇头,仍表示不能接受她的钱。
于是,她提出了一个建议:“那么请你帮我做一件事来交换这1.5元钱可以吧。下次你在车上碰到和你相同遭遇的人,也送给他1.5元钱,让这份‘快乐’能继续传递下去。”
我上车时拖着疲惫的步子,下车时心里却暖融融的。后来,我在口袋里多放了1.5元硬币,以便继续传递快乐。
第五篇:分享微笑,传递快乐
分享微笑,传递快乐
分享是一种理念,是合作、接纳、创造的过程;分享是一种方式,是学习、交往和生活的方式;分享是一种品质,是亲社会、亲学习的一种表现。
主题“晒一晒,分享乐”已经进行一周了,应该可以感受到这个主题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孩子们学会了分享,从许多分享的事件中,我能感受到孩子们体验到了“快乐”,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快乐一:美术活动“笑的露出牙齿的脸”,过程中有观察自己的笑脸以及同伴的笑脸,当我把镜子拿到孩子面前,他们一个个笑的可夸张了,但是这种笑不仅让他们快乐,连我也被这种笑感染了!成人天天照镜子,你会对着镜子夸张的笑吗?哪怕是微笑?或许别人看到成人对着镜子笑以为很傻吧?但是孩子的笑却显得那么天真无邪,那么可爱,后悔没有用相机记录下来给所有人看看,但是我的脑海里已经有了这种笑!这种笑是属于孩子特有的„„快乐二:音乐活动“表情歌”,第一课时的表情是高兴,当孩子们唱这首歌“我高兴,我高兴„„”我能感受到孩子们那快乐的心情。于是,我立马问:“今天你们高兴吗?什么事情让你们高兴呢?”孩子们说:“上幼儿园让我觉得高兴;唱歌我很喜欢,就高兴;看到小朋友露出笑脸我就高兴„„”于是,我立刻说:“看到你们高兴,倪老师也高兴,我也要把我的微笑传递给你们,传递给所有的小朋友哦,你们愿意把你们的微笑分享给我,把快乐传递给我吗?”这句话说完,立刻,所有的孩子全部对我展现了他们的微笑,我接收了他们的快乐!
快乐三:“让玩具、图书漂流到我家”,当周二周三孩子们都把玩具、图书带来时,已经多番问我:“倪老师,什么时候才能玩呢?”虽然我已经告诉过他们周五带回家,但是可想而知他们的期待之情!周五发给他们的时候,他们都开心的笑了,迫不及待的想玩,但由于时间关系,没来得及玩。但是,我想当他们把玩具图书带回家后,一定会玩的不亦乐乎,我可以想象的到他们的快乐之情!
„„
分享,让孩子学会了大方自信,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应该有的童年生活的心情,让孩子们体验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快乐!孩子们将自己的物品、微笑在这一周与同伴互分享,同时也分享给了我,传递给了中二班的每一个成员!我想,分享的活动在继续,快乐的心情在延续„„分享的活动也必须让家长参与进来,因为他们也是中二班的一份子哦。现代人生活工作的压力太大,其实他们同样也更需要分享到这份微笑,被传递到这份快乐!我想让这份微笑分享给你们,这份快乐传递给你们,才会记录下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