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这句名言是用来激励人们,或者提醒人们做事要谦虚,不骄傲的警句。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做为自己的座右铭,我会毫不犹豫地说这句。是的,通过一件事后,我的感触很深
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四年级期末考试的事了。那次考试由于我的全面发挥,考了个不错的分数,幸而登上了年级第二的宝座。我很兴奋,老师也很高兴。但那作为“职业教师”的妈妈,还是对我说了一大堆“让我不能骄傲啊”,“要谦虚呀”之类的话。可我早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妈妈的话我是左耳进,右耳出。完全不予理睬。上学、放学走在路上,总听见许多同学在窃窃私语:“呀,这就是年级第二啊!”“就是,听说第一名只比她多1分呢!”我听了这些话后便开始更自大起来。上课吃零食,开小差,不是和同学说话,就是到处传纸条。更离谱的是,有时我还用语文、数学书挡着,在下面看漫画书。同桌老是提醒我,我也是置之不理。一次,同桌见我老毛病又犯了,便开始劝我:“你,你在看,我就告诉老师。”“去吧,去吧,反正我是年级第二,谁怕谁啊!”我狂妄地说道,因为我知道他胆小,不敢告诉老师,果然,他没有那样做。
时间飞逝,转瞬之间半学期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过去了,同桌也不再理我。又到期中考试了。因为前几次小测试我都拿了高分,这让原本自大的我更加狂妄了,根本没把考试放在心上,自认为一定是高分,结果试卷发下来,我数学只考了91分,连全班20名都排不上号,一向是“语文强人”的我只考了83分,排在23名。老师叫我去办公室谈话。一进办公室,老师便开口了:小红你怎么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呀,是不是有什么事啊,告诉老师好吗?听了老师的话,我心中一阵惭愧:老师还是信任我的啊。于是,我把半学期的学习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老师听了,意味深长地说:“老师送你一句名言,希望你记住它,不要违背它。这句话你应该听说过,就是: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你知道它的意思吗?”我点点头,开口说:“只要虚心,什么事都能成功;如果骄傲,什么事也不会成功。”老师满意地头。
“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从此就成为了我的座右铭。我想:这句话将伴随我一生,使我从中受益匪浅。
第二篇: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小猪和小兔是一个班的同学,小兔学习很棒,每次考试都得第一。而小猪每次考试都是最后,但是小猪很不服气,他发誓要通过努力超过小兔。
于是小猪上课注意听了,按时完成作业,课外也下苦功学习,终于,他的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而小兔因为成绩好,渐渐变地骄傲起来,学习远不如以前努力了。有一天,小猪和小兔要进行比赛。小猪说:“咱们比语文,默写古诗吧!”小兔用瞧不起的眼光说:“比就比,我比你学习好,肯定能比过你。”小猪没搭理骄傲的兔子。他俩请来了鹿老师,便开始比赛了。小兔子感觉自己学习好就一边玩一边写,而小猪却认真地写,写完后还来回的检查。等他们安排的时间到了,鹿老师收回了他们的卷子。很快成绩出来了,鹿老师念到:“小猪一百分,小兔五十五分”。小兔一听顿时傻了眼,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小猪走到小兔身边,语重心长的说:“不能骄傲,如果骄傲了总有一天会落后的。”小兔惭愧的说:“以后我再也不骄傲了,谢谢你,小猪!”
从此,小兔改掉了骄傲的坏毛病,两个好朋友一起学习,小兔经常帮助小猪。后来,小兔和小猪年年都是班里的三好学生。
第三篇:谦虚使人进步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读《塔顶上的猫》有感才放暑假到时候,闲着没事,就找同学借了一本杨红樱阿姨写的书。这本书是《笑猫日记》系列中的一本,名叫——《塔顶上的猫》。读完此书后,我陷入了沉思……
此书的主要内容是翠湖公园内有一座高而美丽的白塔。伴随着第一缕春风的到来,塔顶上突然出现了一只美丽的虎皮猫。她的这一举动,惹怒了一群著名的“资格猫”。他们嫉妒虎皮猫,于是开会咒骂,愤怒的游行……这些疯狂的行动,遭到了老老鼠的嘲弄,让公园里的老鼠了翻了天。
书中使我感受颇深的主人公是那谦虚、勇敢、开朗以及会笑的笑猫。他不像其他的猫那样,去嫉妒、讨厌和咒骂虎皮猫;而他只是默默的注视她,由衷的佩服她,欣赏她,爱慕她。
生活中的我,有时就会犯“资格猫”犯得那种低级错误——嫉妒!记得五年级时,有一次数学考试,我的好朋友考了第一名,出于我的嫉妒心,我索性不再理她。事后,我觉得我做错了,她考了第一名,是她自己努力后的劳动成果,我为什么要去嫉妒她呢?最后,我向她道了歉,我们俩就和好如初。并且,此事过后我懂得了每个人都有优点、长处,不能因此嫉妒、憎恨别人。
这本书告诉我们,不要嫉妒别人,不要自己觉得自己了不起,过于自负。嫉妒别人对自己没有好处,只有坏处,这就叫损人不利己;自负就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是自己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其实,只要自己努力了,成功就会属于你自己!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第四篇:谦虚使人进步(共)
谦虚使人进步
青川县桥楼小学六二班杨林浒 老师告诉我们,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 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灿烂遗产,也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读国学经典,能帮助我们修身怡心,引领我们学知识,明事理,涵养心性,健康快乐成长。
手捧《国学经典诵读》,我遨游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海洋中。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戒骄戒躁”篇使我感悟到了《易经·谦》的“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道德经》的“不自示,故彰;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了解到唐太宗的“虚怀若谷”、李相的“泰而不骄”,我更加懂得了“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一个人如果自满、自负,就不会成功,反之,谦虚者则会受益匪浅;进一步认识了“谦虚”,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不自示,故彰;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其含义是:“不自我表现,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昭彰;不自我夸耀,反能见功;不矜持傲物,反能长久。做人不要主观,不要自满,不要骄傲,谦虚才能使人进步。”字里行间体现出中华民族的谦敬之风。
谦虚是一种美德。东汉开国名将冯异为人非常谦虚谨慎,行军时,遇到其他将领,往往主动引车避道,走在他们的后面。自己军中,号令整齐。每逢宿营,其他将领一坐下来就争论功劳的大小,而他却独自一人靠着大树休息。时间一长,军中给他起了个“大树将军”的雅号。有一次,光武帝刘秀将部队重新配备,将士们纷纷请求归属到“大树
将军”的部下。
“大树将军”的谦虚谨慎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面对学习,当我们取得一些成绩、获得了比较大的荣誉时,会感到成功的喜悦,但是,面对成功,我们只有不自满,不骄傲,更不要急躁,在成绩面前保持冷静的头脑,虚心地学习,才会有所进步。牢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泰而不骄、虚怀若谷、不耻下问、见贤思齐„„让我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一个谦虚的人吧!
【点评】
诵读经典,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潜移默化地体会国学经典所传达的思想,从而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
【推荐意见】
小作者能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学知识,明事理, 文章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写出了自己的感悟与体会。
指导教师董贤蓉
青川县桥楼乡中心小学校六年级二班
邮编:628108
电话:7801013
第五篇:读书使人进步
<心灵的宁静》,《与神对话》
幸福首先来自于一颗踏实安静的心:没有上下不定的忧虑,没有左右为难的恍惑,没有瞻前顾后的算计,没有患得患失的犹疑,没有担惊受怕的恐惧,没有低声下气的巴结,顶天立地,正气浩然,安稳笃定,从容淡然。不动如山,宽广如海,坚如金石,和如春风。
没有人有耐心听你讲完自己的故事,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话要说;没有人喜欢听你抱怨生活,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痛;世人多半寂寞,这世界愿意倾听,习惯沉默的人,难得几个。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一批成功的美国50岁的人被采访:什么是你希望你25岁时有过来人告诉你的话。最多的三个回答:1)不要被世俗教条蒙蔽,追随你的心和梦想;2)关注你的家庭和你爱的人;3)享受人生体验和珍惜快乐时光。
:学无止境,积升而成斗。心存大志,方学而有进。//@九思三平斋:回复 @任志强 :清顾炎武说:"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为学大病在好名,为学大成在勤奋。// @任志强 :行之限,限于自知。当为则为,时有不可为而为。但莫因不自知而为。更莫自傲而失学,自欺而失诚,自残而失志,俞敏洪:自卑会伤害人,过分自信又接近狂妄,我们需要真正的自信。什么是真正的自信?如果一个人能够坦率谈论自己的失败和挫
折,能够清楚知道自己的强项和弱势,不再以自己的长相和身材为意,能够面对别人的讽刺打击宽容地微笑,能够知道现在干的事情有意义,并且经过努力能够做更好的事情,这大概就是自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自己的伤痛自己清楚,自己的哀怨自己明白,自己的快乐自己感受。也许自己眼中的地狱,却是别人眼中的天堂;也许自己眼中的天堂,却是别人眼中的地狱。生活就是这般的滑稽。不要总疑春色在人家,关键在于自己心态的调整。
明)洪应明《菜根谭》云:“觉人之诈不形於言,受人之侮不动於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也有无穷受用。” 看透真伪,明镜於心,不露声色,方显胸襟;无故受辱,知世事纷纭,不见嗔恚,宽量容人;人间无净土,风起不避尘;知诈明白於心,遇屈不必急伸,事有主次,为枝节不必损其根本。
人生百态】人生就如一台戏,它需要每一个角色,黑的、白的、红的、绿的、完整的、残缺的等等,而且缺一不可。大自然有大自然的规律,剧情和舞台也有剧情和舞台的规则,学习着、分析着、吸取着、聪明着,变换着、适应着、快乐着,这才是我们演好每一个角色应持的基本态度。愿你能够在人生的舞台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
巴菲特的家教:“父母唯一应为孩子做的就是找到孩子的热情所在,并鼓励全力以赴地去追求,并发挥得淋漓尽致。找出热情所在是一个辛苦又玄奥的过程,需要很大的自由空间,父母若施加压力只会适得其反。父母只要告诉孩子做选择时不要考量地位或收入,要问心中的真诚和共鸣。”
当愿望未能实现时,我们只好看得更远、想得更深,更仔细思考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什么才能会让自己真正快乐。有时没能实现的愿望反而是种解脱。--彼得 巴菲特。
愉悦的根基在自己身上,一般人总是将人生的愉悦,寄托在外界的事务上,依附于世俗的认同上。百般看重地位、财产,以及待遇、名誉等东西,自己一旦失去这些,便是沉重的打击,常会痛不欲生,其幸福和快乐的根基也随之毁灭。假如自己真是这样过生活,那么快乐离我们是相当遥远的。为什么要让别人来评价自己的快乐程度,把握好自己。
【2011不要做错十件事】①孤单时才想起你的朋友;②想得到爱时才学会付出;③有职位时才努力工作;④失败时才记起他人忠告;⑤生病时才意识生命脆弱;⑥分离时后悔没有珍惜感情;⑦有人赞赏你时才相信自己;⑧别人指出才知道自己错了;⑨腰缠万贯才准备帮
助穷人;⑩蛋疼时才发现热爱生活。
人生征途中,不应拒绝帮助,但不要依赖于帮助.越接近人生最高阶段,别人越帮不上忙.每人的顶峰都是独特的,这独一无二的风景,世上没任何人有过相同体验.此时,帮助会变成干扰,期待则是一种松懈.生命的高峰体验,是命运最美妙的安排.此时,自我才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