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70后的童年记忆之一二三
一个70后的童年记忆之二--在父母单薄的爱里学会独立
童年时对父母有时候是不理解的。在我的记忆里,上小学时,突然遇到下雨天,父母从来没到学校给我送过一次伞,确切地说,是塑料布,因为那时候是买不起伞的,用来遮雨的通常是一块塑料布,把一头扎起来,然后连脑袋加身子放到里面,就成了简陋的雨衣。那时候,每当外面突然下起雨,常常会看到别的家长敲门,让老师把雨具转交给班里的某个同学,当时的我真的好生羡慕那个同学,羡慕他的父母如此地疼爱他,因此,我也常常幻想自己的父母也能送来一块挡雨的塑料布,让我也感受一下被父母疼的温暖。可是,整整一个小学过去了,父母却一次也没有送过,这让我一度怀疑父母是不太爱我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我能和父母沟通的时候,有一次我跟爸爸谈起了这事。爸爸说,那时候家里活那么多,又穷,吃饱穿暖都得好好算计,每天累得要死要活,哪有时间和心情去疼爱你们啊,言下之意也露出些许的愧疚。其实后来,当我能更深刻地思考人生的时候,我反倒很感谢父母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放养,因为,正是由于父母的放养,使我有机会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有机会让自己一点点独立,一点点坚强,以至于,后来远离父母到高中、大学住校读书时,我都能应付自如,没有像有的同学离开父母一时无法适应,束手无措。
现在我已经明白,生活里的事就如硬币,总有正反两面,看你如何看待。就像父母对我的放养,虽然让我少了一些父母的关怀,却让我在放养中
学会自立自强,我以为这比什么都重要,这是我一生都不会失去的财富。所以,现在的我已经很不在意当年父母没有给我送过雨衣了,也很理解父母当时的心境和辛苦,天下的父母没有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因为条件所限,他们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相信,很多70人,也和我一样有过相同的经历和困惑,希望你和我一样都能坚强地走过来,并能深深理解那份单薄的父母之爱!
一个70后的童年记忆----之一
童年之于我没有太多的记忆,除了贫穷和一大堆的家务。
那时候父母对我和妹妹说得最多的就是,要想走出农村只有好好读书。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念头一直支撑着我,从小到大,在学习上我一直没让父母操过心,虽然高考时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但是能够走出农村,在城里谋得一块立足之地,并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和收入,在我已经很欣慰和知足了。所以,尽管没有住上豪宅,开上靓车,我依然能够快乐地生活,因为,我觉得,命运已经赋予我很多了,人不能太贪婪。
童年的记忆里,放学回家,放下书包就去地里割草,而且得割绿绿的、嫩嫩的那种,然后用刀切细拌上玉米面子,喂猪、喂鸡鸭鹅什么的。当后来不用割草的时候我才知道,那时候是因为家里粮太少才需要割草的,要不,我会一直以为猪鸡什么是爱吃草不爱吃粮。
那时候好像什么都缺,连烧的柴和也不够,所以,到树林里捡柴也是我经常要做的事情。哪里有那么多的枯柴啊,有时候也学着大孩子用绳子系一块石头,专门往那些枯树枝上甩,拽下来折成一段段的放在筐里装好。现在可好了,听妈妈说,地里割过玉米杆子剩下的“根子”(有的地方叫茬子),卖给人家,买家还得让你给捡出来送货上门呢,真的是不一样了(没在农村呆过的人可能听不懂这些话吧)。
小时候,吃是很匮乏的。饼干、蛋糕、糖果这类食品只有在过年时才可以吃到,平日里根本买不起的,当然后期一点点好起来。那时候妹妹曾说,如果将来当个卖饼干的营业员就好了,馋了就可以吃。现在可好,面对再好吃的饼干,也没有了当年那种垂涎三尺的渴望了,生活真的是越来越好了,所以,尽管对社会上现在很多事抱有不满,但是我依然心存感激!
一个70后的童年记忆之三----看死一头牛
关于童年,能记起的事并不是很多,但有一件事却怎么也不能忘记,它让我一直内疚。
大约是十二三岁的时候吧,周六日不上学的时候,常常得帮着家里放牛。记得当时是跟另外一家邻居合在一起轮流看的。
看牛通常都要把牛赶到草比较茂盛的树林里,而到树林得穿过一条国道。一大早,邻居把他家一大一小两头牛都赶出来交给我,小牛崽还没
满月,跟在妈妈后面欢蹦乱跳的,可是,我却没有一点喜欢的感觉,因为,我打心眼里不愿意看牛。
赶着牛,穿过村里一段不长的乡间土路,一会就来到国道了。每次把牛赶到这里我都很打怵,我害怕来来往往的车辆会把牛惊吓跑开,我追不上。越是担心越是出事,牛可不管那一套,到了路边看到对面的树林子就跑起来,冲在前面的是邻居家的大牛,等我赶到马路上,那牛已经倒在血泊中了,当时我吓蒙了,到现在也不记得是怎样通知大人的。本等着爸爸会给我一顿臭骂或胖揍,让我意外的是什么也没发生,只是从此以后,爸爸再也没用我放过牛,而我也终于摆脱掉看牛这个差事了,这大概就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吧。不过,曾有一段时间也让我挺郁闷,以为自己连牛都放不好,将来还能做什么呢?
再说那只大牛被车撞死后,小牛没了妈妈,白天四处跑倒没什么,可是到了晚上竟哞、哞地四处找妈妈,一声紧着一声,别提叫得有多凄惨了。都晚上9点多了,还在叫着,直叫得我心又发麻又发酸,躺在床上干脆把脑袋蒙起来,可耳边依然摆脱不掉那一声接一声的惨叫,让我更加内疚和自责。
好在,没过几天,邻居把小牛卖掉了,我再也没听到那凄历的叫声,可是,心里却一直无法忘记那只被我害得失去了妈妈的小牛。
把牛看死了,这样的事相信没几个人能做出来的,哎。。。
70后的童年回忆之四--学校篇
我没有读过幼儿园,几乎的学前教育都是大我两岁的姐姐和在教小学的姑姑教我的。到了7岁,就名正言顺的背着小书包上学校。
那个时候,对于上学充满了好奇心,很羡慕比我大的孩子背书包的样子,觉得他们背书包的模样很神气。学校离家近,在学龄前的我,经常会跑到学校附近徘徊,为的就是听到整齐的读书声,老师叫上课的声音,最妒忌的是叫起立的班长。暗暗的下决心,等我读书的时候,也要做班长。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
1、第一天上学
第一天上学的经过,我还记得很清楚。前一天父亲带我到学校报名的时候,第一次看到了生平的第一位老师--江老师。江老师个头不高,梳着那时候流行的运动头,眼睛很大。那天老师叫我写了自己的名字,那是我第一次在老师面前提笔(姑姑那时候从没有把她当作老师,只是家人),心情紧张,提笔的时候手都在颤抖,终于把名字写好,老师还表扬了我,这么复杂的字笔画笔顺都没有错,对于才7岁的小孩来说很难得了。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喜欢上了眼前这位美丽、亲却的江老师。
到了上学的时候,因为村子里的教室不够用,我们一年级的两个班是在祠堂后面的旧教室里上课的,周围有三棵百年大樟树,教室是由村民委员会办公室改的。虽然心里有过一丝的失望,可是很快就被发新书和作业本的快乐所盖过。新书一到手,小心翼翼的翻开课本,里面的内容全部是在家的时候姐姐教过的。从来就是爱表现的我,大声的读了出来“A、O、E。。。”“北京、天安门、五星红旗。。我爱北京天安门,我爱五星红旗”。没有想到我这么一表现,却让老师发现了俺这个人才。选班长的时候,老师指名就要我做班长。呵呵,终于上课可以叫起立了,大大的满足了我幼小心灵里潜在的权利欲望。
中午一放学,冲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父母亲,我是班长了。父亲先表扬了我,接着对我说,班长是班上读书最好的,最听话的孩子才可以做的,如果以后不听话了,读书不好,那么班长就做不成了。暗暗记下了父亲的话,果然在小学5年的时间里,我做了5年的班长,每年的成绩都是第一,每年都是三好学生,每年都是优秀干部。
2、樟树倒下事故
开始正常上课了,每天在樟树旁上课,在夏天的时候因为有树阴遮挡,从来就没有感到过热气逼人。下课的时候,在树底下玩游戏,捡树籽,扔石头,其乐无穷。我渐渐的爱上了这个环境。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 这三颗樟树都有百年以上的树龄,我们五个小孩手拉手才可以将其合抱,树高有30米左右,树冠茂密。是我们村子里与另外三个风水井齐名的风水树。虽然没有人顶礼膜拜,却是绝对禁止攀爬的。
开学大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一天,风雨交加,雷鸣电闪。下午的时候是母亲送我去上课的,风大得根本就撑不住伞。母亲是披这蓑衣,戴着斗笠,将我环抱在身上用蓑衣紧紧的包着才带我出门的。这样我到学校的时候,还是被雨淋得全身湿透。
上课的时间到了,因为外面的风雨声太大,老师讲课我们听不见,于是老师布置了作业让我们做。风势越来越大,雨敲打在屋瓦上的声音也越来越刺耳了。教室的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漏雨,大家把所有的桌子都搬到集中没有漏雨的地方。这样相互挤着,开始我们还有新鲜感,大家相互打闹着玩。可是不一会,屋瓦就开始往下落,越来越多,有的同学被打伤,有的已经害怕得哭了。老师看看情景不对,马上作出决定,把我们都疏散到了三十米外的祠堂,大家冒着雨冲到了祠堂,没过一会,就听到了“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声音,接着传来了一阵的轰鸣,一棵樟树倒了。
巨大的声响惊动了全村的人,大家都往祠堂的方向涌过来,看到孩子们没事,家长们一边安慰孩子,一边连声的向老师道谢。第二天到教室的时候,才看到倒下的樟树不偏不倚的就压在了教室的中央,整个教室有三分之二都被压塌了。如果那时候不是老师的当机立断,后果将不堪设想。
也是因为樟树的倒下,让我们和其他的年级一起在学校上课了,几个同年级的班级被合并了,我们一年级有100多个学生就这样的挤在一个教室里。没有想到我到学校上课的历程是这样的。
3、晚自修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 到了小学三年级,就开始要上晚自修了。初上晚自修的心情是激动的,充满了新奇,再说,老师一般是呆在办公室的,偶尔到教室逛逛,课堂里的秩序维持基本交给我这个做班长的管。其实在那个时候,课外作业多是流行,晚自修的一个半小时,根本就无法完成作业,同学一般都是在赶作业,无暇聊天瞎闹。可是总有那么几个爱捣蛋的,不是这里惹别人就是那里闹几下。我坐在老师的位置上,手边是教鞭,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拿这教鞭敲敲桌面,嘿,不要吵!不要吵!
虽然在晚自修的时候,我的权利大,可是最爱的还是停电的那一刻。因为电网供应的问题,农村总是三天两头的停电,每次一到停电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哇”的一声大叫,然后就开始四处追闹。这时候是我最忙的一刻,点起自己的蜡烛,维持好秩序,带着教鞭巡逻,揪出躲在角落的调皮分子。直到所有的同学都各就各位才再次的坐在老师的教课桌前。应该是我的虚荣心在作祟的缘故吧?我特喜欢做调整秩序的活,当我们的班级已经一个个的守着规矩在各自的桌子上呆好的时候,如果还有其他班级的秩序没有整顿好,我的心里就阵阵高兴。也经常因为这样在课间操的时候,我被点名表扬。
每次被表扬都是喜滋滋的,或许就是为了这一声的表扬,小学的时候对于晚自修从来没有过排斥的心理,反而是常常的暗盼望停电,为的就是那种被表扬的感觉。(呵呵)
4、老校长
小学时侯,最敬畏的人就是老校长。虽然他和蔼可亲,虽然他面容慈祥,虽然他幽默风趣,虽然他宽容大度。可是不知道因为什么,对他总是既敬重又害怕!
老校长个头不高,满顶的白发,第一次知道鹤发童颜这个成语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老校长。他总是一件蓝色的中山装,穿着解放鞋,走路速度很快,带个塑胶包包,骑着重型的自行车。风雨不改的,都是第一个到校,最迟一个离开。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
现在想起来,校长的教育方式就是拿到现在都还是很先进的,就拿几件小事来举例说明一下吧。
老校长从来不骂人,他要是对某人的不对之处要进行教育的时候,总是要花很多的心思。他会参照你的行为,或者找到典籍里的故事,或者编个故事小品,目的就是对症下药,让你记忆深刻改正缺点。在我的帖子《鼻涕虫》中就有说到过,因为老校长的一番话,让我改正了爱流鼻涕,不讲卫生的缺点。
老校长还经常教我们认识大自然里的一些奇异现象。比如在记得有一年,出现日食的自然现象,老校长就会把所有的学生都集中在操场上,一边解说为什么会产生日食的现象,一边根据当时的情景来说明此时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关系,让我们更直观的获得了在课本上知识,加深了印象;还有一次是看大雁迁移,现在想起他当时所说的话,和《水浒》中宋江对射杀大雁的燕青所说的相似,就是大雁是“仁、义、理、智、信”皆备的动物,还向我们说明了大雁为什么要南迁北移。那个时候,我们很多的知识都是通过老校长这种的让我们认识感受的方式掌握的。
老校长虽然没有教过我的课,可是一直以来他的教育方式就让我向往,说实话在现在孩子的教育上,我有点荀老校长的意思在摸索着。
5、一鸣惊人
我在小学的时候,也曾经一鸣惊人过。说出来炫耀一番。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 三年级升四年级的暑假补习,老师除了教少部分四年级的课程外,就是讲解暑假作业。
记得那时候因为数学老师因为生病没有来上课,所以数学课就有语文老师代替了。语文老师是一个初中毕业的代课老师,说实话水平一般,教个低年级可能也会误人子弟,可是当时在那种缺乏老师的情况下,也只好勉强凑数了。
是一道的加难题,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我发现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于是在课堂上就举手想老师提出了她的方法是错误的,可能是因为老师的面子挂不住,她就是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全班的同学也都来攻击我。那天我很不服气,哭了,不是因为大家的攻击,而是因为委屈、气愤所以哭的。决心一定要让老师承认她做错了。
回到家的时候,就问了正在读大学的哥哥,哥哥说我做的是对的,又问了同样是教小学数学的姑姑,姑姑也说我是对的。结果我忍了几天,终于数学老师身体好了,回到学校上课,第一时间,我就找到了她,申诉了这件事情。数学老师说我是对的,还在上课的时候把这题目按照我的做法重新的讲过一遍。
很快的,这事就传遍全校,一时间,我成了学校的名人。
不过现在想想,特别是看了《三国演义》后,里面的一句话“小时聪明,大必了了”看来俺被几千年前的人说中喽!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
我的70后童年回忆到完结篇了,通过写童年时期的回忆让我想起了很多的往事,有悲伤有快乐,有得到有失去,有青涩有甘甜,有幼稚有成熟。
痛并快乐着!
不可磨灭的童年的记忆啊~~~ 等我老了的时候依然会记得~~
记得7岁那年的一个傍晚,爸 爸骑着自行车带我到30多里外县城影院去看电影。电影还没开演,我肚子饿了,爸 爸用买完电影票仅剩的2毛钱给我买了个肉包子。我坐在影院的门口,三口两口就把包子消灭掉了,心里甭提有多幸福了。吃的时候,旁边有不少都小朋友投来羡慕的眼光。那时候不过年过节的哪有肉包子吃啊!
借用郭敬明的一句话就是:童年缩成一粒沙子,陷在我的眼睛里面,逼迫我不停地流泪。明明就在眼前却看不到,明明已随时间走得很远,但疼痛感却异常清晰犹如切肤。
第二篇:童年记忆
打陀螺、滚铁环,俺们父母儿时的那个年代也是玩这个
自制弹弓,触手级会自制小木枪,据说俺爸小时候会做
到了俺们童年的时候有能打塑料子弹的塑料枪
打弹子,弹珠很便宜,以前还收集过,当然俺是小丫头不打弹子
拍画片,貌似现在的娃儿还在玩
跳房子
丢沙包
跳皮筋
粘知了
蝈蝈笼
在农村待过的孩纸童年,虫子是随处可得的玩具
俺虽然没有粘过知了逮过蝈蝈,不过经常能玩到奶奶捉到的天牛 上学的时候学校门口有卖一种透明橡胶绳制的玩具,一头是套着手指的环,一头是一个小手形状,黏黏的香香的,还升缩自如,一扔能弹好远,俺不知道这玩意能不能粘知了,貌似很多小男孩喜欢拿它粘玻璃玩,弄的玻璃好脏……
貌似后来有一阵很风靡玩具四驱赛车,还有一阵子风靡悠悠球等等,不过这些都是俺的童年接近尾声的时候的事儿了……
无花果,放学一定要买一袋的小零食 最爱喝健力宝,不过据说现在味道不如以前了
炸炒米,最爱吃这个了,还研究出各种吃法,俺就喜欢泡糖水吃,孩纸们就爱围着这种摊子,然后到出锅时一起捂住耳朵,俺那时经常被那个炸声吓到,一出锅的时候就捂着耳朵往家里跑
糖稀、小面人这种小摊儿现在很少见了,这可是民间艺术啊,貌似那糖稀吃法很多,有两根小棍搅着,放空心小管上还能吹个泡
棉花糖
夏天最爱冰棍哦~有些很慈祥的老爷爷老奶奶推着小车走卖,小木箱子里用棉花保温,当时觉着好神奇……
还记得有种冰棍的棍子是塑料小剑,俺那时还收集过
花脸和冰棍现在还有卖
第三篇:童年记忆
童年记忆
童年就像熟透的樱桃,经不起咀嚼,只要轻轻一咬,那甜甜的 腻腻的蜜汁便会从你的嘴角流下,让你完全陶醉。童年的我总是那 么好奇而又善于联想,以致留下许多幼稚而又有趣的事来。我的童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农村度过的,在外婆家我留下了许 许多多的美好回忆……
“还曾记得那是个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的夜晚,那晚风轻 轻的吹拂着我的衣裳,不久天上的眼睛通过那深蓝的天空慢慢的现 身了,当我沉浸在这美好的环境中时,外婆和妹妹悄悄地来到了我 的跟前,忽然外婆说:„你们唱歌吧!‟那时我和妹妹都还小,会 唱什么歌啊!就是乱唱一通!外婆好似看出来了,但还是要我们唱 了,她用嘶哑的喉咙帮我们起了个调,虽说喉咙嘶哑,但是还蛮好 听的,没办法,不想让外婆失望,只好咿咿呀呀的唱起来,外婆听 了好一会儿,打断了这歌声,她说,她教我们来唱,外婆先是看了 看那湛蓝天空,星星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动人,犹如一只只眼睛 在向我们眨眼,她说,她唱一句,要我们就跟唱一句,只听一闪一 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边放光明……我和妹妹也学外 婆那样的口音,可好玩了,咱三在这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的夜 晚开心的笑着……”
小星星这首歌现在是家喻户晓的一首歌谣了,也许在同学们看 来这是一首再平常不过的歌了,但是它在我的眼里却显得无比珍贵,因为这是我会唱的第一首歌,它包含着外婆对我们的希望,包含 着外婆对我们的期待,从外婆那学来这首歌没多久,爸爸妈妈就把 我带走了,长大后很少去乡下看望她老人家,不知她的身体如何,每每打电话,也只是短短的几分钟……现在偶然回想起这件事来,我还有些忍俊不禁,那幼稚、天真的笑脸仿佛还在我的眼前,依然 是那么清晰,那么难忘……
第四篇:童年生活二三事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一提起爸爸就不由得联想到了钓鱼一词。老爸不好运动,却对钓鱼情有独中,它可与鱼别有一番交情:养鱼不说,更常钓鱼抓鱼。于是在这种气氛下,我也喜爱上了钓鱼
我的童年已调过不下十次鱼了,但记忆最深的,还是一家三口去郊区钓鱼那次。
鱼池很大,划分的类别也很多,但挑来挑去,还是选择了更实惠一些得鲤鱼池扎下营来。每次钓鱼都是我与老爸的一次较量,于是,梢做准备之后,比赛开始了。我注视远方,坚信自己绝对钓得比老爸多。于是,我使出吃奶得劲,用力一甩,“嗖”的一声钓竿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串了出去,“扑通”一声扎入水中,势头吓也能吓死一条鱼了!慢慢的,浮漂升上来了,我心中想:哪条可怜的笨笨鱼会冲上来呢?可是十分钟过去了,连个气泡也没看见,垂头丧气的举起钓竿――搞错了吧!鱼饵不见了!难道鱼也有了先进武器,改良设备,比我还精?或者是鱼儿们也有道德败坏的?坑蒙拐骗东干得出来的那种?哎!下回钓鱼前还要先给鱼门上堂思想教育课。老妈看出了我气恼,在看看同样两手空空的老爸,啥时也不干得她开始吹起来:“笨!这么长时间了一条也调不上来,换了我这会这一湖鱼全上钩了!”
于是乎,或是老爸受了刺激,或是运气好装上了傻鱼(总之不是实力),竟钓上了一条鱼,还不小!老妈又开始了挑波父子关系,结果我们父子俩全受打击了,可是老爸受的打击起了正面作用,不一会儿工夫又多了两三条鱼;而我受的打击起了负面作用,连鱼长什麽样都忘了还是一条也没上钩。
老妈的表一定有问题,两小时怎么比眨眼还快,这就要走了。撇一眼老爸的鱼篓,五条!蒙的,这绝对是蒙出来的!(其实也不算什么),在看看我的,半条都没有。在老妈的催促下,爸爸开始收杆了。我还是不死心,吵着闹着在下最后一干。于是,在老爸老妈众目睽睽之下,我抛下了最后一干,根本不抱什么希望。望着因湖面波动而时上时下的鱼漂,我都快睡着了。一分钟――水面一如既往;两分钟――水面一如既往;三分钟――水面一如既――等等!突然间,浮漂以每秒三千光年的速度开始下沉,于是我提起精神,下意识的抓住托在架子上的鱼竿,半秒过去了,鱼漂依然在下沉,于是我断定不是鱼在试探真假。我用力一提:原以为是一条大鱼,结果太用力了,直接把鱼提出水面悬在半空中,是小鲫鱼。定睛一看,我傻了“两条!”我叫了出来(钓过鱼的都知道手杆有两个钩的鱼线)。一箭双雕!成双的呆鱼我还第一次看见。老爸老妈也惊呆了,史无前例前所未闻(在哦家)!老爸也惊呆了,这种情况实在不多见。当时的我受宠若惊,不断惊呼,然后仰天哈哈大笑,觉得自己太厉害了。虽然掉的总数不如爸爸,但绝对比爸爸钓精彩。于是一路上我不断自夸天才,高兴的忘乎所以了。
那次钓鱼现在还记忆犹新,虽然曾经一次一口气钓了22条鲫鱼,但当时具体情景已渐渐淡忘了,而这次遭遇将永生难忘。童年的我喜爱钓鱼,现在的我也喜爱钓鱼,将来的我会更喜爱钓鱼,看来鱼和我家有深厚的友谊呀!
第五篇:童年生活二三事
童年生活二三事
一颗,两颗,三颗„„天上的星星多得不计其数,而童年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也是如此。童年生活是有趣而又充满童真的,让我难以忘怀。
童年生活中的有些事情是让我们记忆犹新的。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童年生活中发生过的有趣的事情。
在一个星期六的早上,表弟表妹们一齐来到我家玩。我们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各样的东西。然后,我们把这些东西分别标价,玩买卖的游戏。小伙伴们在一起玩得非常开心,当顾客的小伙伴有时还会学着大人的样子砍价,可有趣了!
买卖东西玩砍价的游戏确实很有趣,但是,还有一件事也非常有趣,请大家往下看。
记得那是一个凉风吹拂的夜晚,我和小伙伴们在花园里玩。无意中我看见月亮在跟着我们移动,我立刻指着月亮叫起来:“大家快看,月亮在跟着我们走呢!”小伙伴都抬头看着天空。“不如我们把月亮给甩掉吧!”几位小伙伴说。“好极了,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在草坪上跑,月亮也在天上跟着我们“跑”;我们跑到树底下藏起来,月亮又挂在树梢上对我们微笑;我们走到凉亭的石凳坐,月亮还是在微笑着看着我们,怎么甩也甩不掉。于是我们对月亮大喊:“别再跟着我们了!”
我回到了家,心想:月亮应该去睡觉了。我到阳台去看,月亮正在看着我呢。我问爸爸:“为什么月亮老是跟着我们走啊?”爸爸说:“因为月亮是巨大的天体,离我们很远,身边没有什么东西能遮挡住它的光辉,不是它跟着我们走,而是我们走到哪儿都能看到它。”
童年生活是愉快的,而这些快乐的生活将成为我们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