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下册六首古诗诗意大全
独坐敬亭山诗意【释义】: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
望洞庭诗意【释义】:湖面的波光和秋夜的月光交相辉映,是那么宁静而和谐。湖面风平浪静,就像没有经过打磨的铜镜一样迷迷蒙蒙。远远望去,明亮的洞庭湖环抱着苍翠的君山,就好像白银盘里托着一枚玲珑的青螺。
忆江南诗意【释义】: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晨光照映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烈火还要红。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这样的景色让我怎能不常常回忆呢?
乡村四月诗意【释义】: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中心】:整首诗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紧张、繁忙。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四时田园杂兴【释义】:白天除草,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小孩子不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着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诗意]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渔歌子诗意【释义】:西塞山前白鹭在飞翔,桃花盛开,水流湍急,鳜鱼也很肥美。江面小舟中,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箬笠,披着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在江面上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去。
第二篇:四年级下册古诗及诗意
四年级下学期古诗文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译文:从长安回望骊山,只见林木、花卉、建筑,宛如一堆锦绣,山顶上一道道宫门逐层地开着。驿马奔驰神速,看不清所载何物,惟有杨贵妃在山上远望,知道是最心爱的荔枝被运来,欣然而笑。3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4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译文: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花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却使得泪水沾满了衣裳。今年梅花又开放的时候,我却一个人住在很偏远的地方,而我耳际短而稀的头发也已斑白。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大概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5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苦难后双鬓已长满了白发,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6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被打开,清澈明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不停地闪耀晃动,充满生机和活力。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广阔的沙漠如万里铺雪,燕然山上悬挂着如钩的弯月。何时能够配上金饰的络头,在清爽的秋天奔驰向前。8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南宋
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系了小船,拄着藜仗,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9、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徒弟,他说师傅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10、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车靠边,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11、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酒家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12、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13、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14、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不管是平平的地面还是在高高的山峰,所有鲜花盛开的的地方,都被蜜蜂们占领。它们采尽花蜜酿成蜂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那些醇香的蜂蜜呢? 15 前出塞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译文:弓要选择强弓去拉,用箭应当挑长箭去射,射敌人应先射马,捉拿敌人就应先捉首领。作战不在杀敌多少,目的为了守卫边疆。如果能制止敌人的侵扰,就不必发动战争造成过多伤亡。
第三篇:四年级下册经典伴我成长古诗六首解释
登金陵凤凰台_ 作者: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凰台上曾有凤凰来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凤凰飞去后楼台空荡长江自己在奔流。吴宫花草埋幽径,吴国宫殿里的花草埋没在幽僻的小路上,晋代衣冠成古丘。晋代的豪门贵族已经变成了古墓。三山半落青天外,三山的半截山峰落在青天的外面,二水中分白鹭洲。白鹭洲从中分开了一条水流。总为浮云能蔽日,总是因为浮云能遮蔽太阳,长安不见使人愁。
不见长安使人忧愁。江畔独步寻花·其五_ 作者: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黄师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滚滚向东流,春光懒困倚微风。春天给人一种困倦让人想倚着春风小憩的感觉。桃花一簇开无主,江畔盛开的那一簇无主的桃花映入眼帘,可爱深红爱浅红。
究竟是爱深红色的还是更爱浅红色的呢? 望岳_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 岳之首的泰山啊,怎么样? 齐鲁青未了。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无尽无了。
造化钟神秀,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阴阳割昏晓。
那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晨晓。
荡胸生层云,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决眦入归鸟。
睁裂双眼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
会当凌绝顶,啊,将来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巅站得高高,一览众山小。俯首一览,啊众山匍伏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
《石头城》
刘禹锡[唐]
山围故国周遭在,长江的潮水拍打着空城,带来丝丝寂寞的心情。
潮打空城寂寞回。长江的潮水拍打着空城,带来丝丝寂寞的心情。
淮水东边旧时月,秦淮河上东边升起的那轮明月啊,依然是旧时的明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漫漫长夜,冷冷的月光从高高低低的城垛照进城
来。竹 枝 词
刘禹锡 [唐]
杨柳青青江水平,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水面平静,闻郎岸上踏歌声。
忽然听到江面上情郎唱歌的声音。
东边日出西边雨,东边出着太阳,西边还下着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说是没有晴天吧,却还有晴的地方。
山行留客
张 旭 [唐]
山光物态弄春晖,春光明媚,山岚万物都在各自呈现着自己的佳妙
之处,是多么的美好,莫为轻阴便拟归。
所以请不要因为天色微阴便要打算回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要知道,即便是晴明的天气里毫无雨意,入云深处亦沾衣。
走进云雾深处,那水气也依然会沾湿你身上之
衣。
第四篇:四年级古诗及诗意介绍
题西林壁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词释义
西林:即庐山乾明寺。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在今江西省,我国名山之一。
横看:从正面看。
识:知道。
缘:由于,因为。古诗今译
横看是蜿蜒山岭侧看是险峻高峰,远近高低看过去千姿百态不相同。之所以不能认识庐山的真实面目,只因为身处在这层峦叠嶂深山中。
名句赏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 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①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②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肉。
足:足够,丰盛。
③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④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⑤箫鼓:吹箫打鼓。
⑥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
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⑦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⑧若许:如果这样。
⑨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⑩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叩(kòu)门:敲门。
译文 :正值丰年,朴素的农家自酿腊酒,杀鸡宰猪殷勤待客,别笑话那酒浆浑浊,酒香中溢出的农家热情早已使人心驰神往。寻寻觅 觅,山峦重重叠叠,溪流迂回曲折,似已无路可走,继续前行忽然柳树茂密,山花鲜艳,又一村庄出现在眼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词释义
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武昌黄鹄矶,背靠蛇山,俯临长江。
之:往,去。
广陵:扬州的旧名。
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西辞”。
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下:沿江顺流而下。
惟:只。
天际:天边。古诗今译
老朋友离开西边黄鹤楼,在明媚的春天里去往扬州。孤帆远去在水天尽头,只见长江向天边奔流。
名句赏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首诗前两句叙述友人顺江东下扬州的情形,“烟花”两字点染出柳如烟、花似锦的一派春光,诗人送别朋友时的惆怅情绪淡淡寺流露 了出来。后两句着意描写友人“西辞”,一片孤帆,伴着诗人的朋友漂向水天相连的远方,直至帆影消失在碧空尽头,诗人却仍伫立楼头,凝眸远望,不愿离去。诗中没一个说到离愁别思,但字里行间却分明流露出朋友远去的惆怅与留恋。在诗人笔下,深厚的感情寓于动人的景物描绘之中,情与景达到了高度完美的融合。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词释义
元二:作者的朋友。二,表示在兄弟中排行第二。
使:奉命出使。
安西:当时是安西都护府的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渭城:地名,在今西安西北,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此送别。
浥:湿润。
客舍:旅店。
柳色:既是指初春嫩柳的颜色,又因为“柳”与“留”谐音,也暗示对朋友的留恋不舍。
更:再。
阳关: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因位于玉门关之南而名阳关。古诗今译
早晨的细雨润湿了渭城浮尘,旅馆中看到嫩柳的青翠清新。我劝 您再多饮一杯离别的酒,出阳关西行就再遇不到老朋友了。名句赏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唐代非常著名的一首差别诗,当时被谱曲传唱,称为“阳关三叠”。前两句,点明了送客的时间和地点。初春的早晨,一场细雨使尘埃落定,空气变得湿润清凉;从渭城的客舍放眼看去,到处是青青的柳色,一片生机盎然。诗中用“浥”字形容雨湿尘埃,用“新”字形容柳色翠嫩,准确生动地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而柳色的“柳”与留恋的“留”谐音,更表达出诗人对好友元二的依依惜别之情。后两句写在送别的酒席上,诗人劝他多饮几杯,因为从渭城西行出了阳关,再不会遇到熟悉的朋友了,何况此行的目的地,是比阳关更遥远的安西呢?这两句,字面上似乎只是劝酒,实际上却是衷心地祝愿着好友,在那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一切平安。诗中把深沉的情感融入平淡的话语中,更增添了感人的力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独坐敬亭山 ——李 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词释义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县北,山上旧有敬亭。
闲:悠闲。
两不厌:诗人把山拟人化了,觉得自己与敬亭山互相看不够。厌,满足,厌倦。古诗今译
成群的鸟儿高飞无踪影,一片云儿独自飘去悠然。和我终日相对却看不够的,只有闲静的朋友敬亭山。名句赏析
首小诗是李白在政坛上遭到打击以后,第二次漫游安徽宣城时所作。前两句写眼前景,借“高飞”的“众鸟”和“独去”的“孤云”,创造出一个孤寂清幽的意境,寄托了诗人超脱现实、追求心灵平静的愿望。后两句将山人格化,说只有敬亭山才是自己真正的知己,诗人对现实社会中世态炎凉的厌恶之情,在这两句看似平淡的诗句里得到了含蓄的表达。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词释义
和:协调,这里指水天一色。
潭:指洞庭湖。
磨:磨拭。
翠:绿色。古诗今译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名句赏析——“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是一首山水小诗,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寥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面集中到君山一点,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此时山更翠,山更清。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足见诗人的浪漫色彩。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注词释义
忆江南:词牌名。
谙:熟悉。
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蓝:蓝草,叶子青绿色的可以用来制作染料。
忆:怀念。古诗今译
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名句赏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是一幅五彩的画,画出了江南好。白居易虽出生在北方,但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后,苏、杭的秀丽风景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回到北方以后他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作品,《忆江南》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这首诗开篇就感叹“江南好”,江南好,好在何处,当然是一言难尽,而一首词的篇幅很小,容不得详细叙述,白居易在这里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日出”二句对仗工整,色彩明丽,是一句广为后人传诵的名联。在作者笔下,江花与火对照,花的红艳令人赞叹;描绘江水,绿、蓝并举,水色的碧绿深浓似在眼前。短短两句十四个字,写尽了江南春日胜景。如此美丽的景色,怎能不使作者魂牵梦绕?因此,末句“能不忆江南”便自然流出,而作者对江南的忆念之情,对江南赞美之情也在不言中洋溢出来。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释词】
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西塞山:在今浙江吴兴县西南。
鳜鱼:即民间所说桂鱼,细鳞,淡黄带褐色斑纹,味道鲜美。
箬:斗笠。用竹片和竹叶编制的帽子,用来挡雨。
蓑衣:用茅草和棕麻编制的防雨衣服。不须:不需要.【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的飞翔,桃花盛开,水流急湍,水中的鳜鱼很肥美,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的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去。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緑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注释】
①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②子规——杜鹃鸟。③才——刚刚。.④山原-----山坡原野 ⑤蚕桑--种桑养蚕。⑥了——料理完 ⑦如——好像
诗意:山陵和原野都是绿茵茵的一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杜鹃鸟的叫声里细雨如烟。乡村的四月没人闲着,刚刚忙完蚕桑的又要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词释义
杂兴: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
耘田:锄草。
绩麻:即缉麻,把麻搓成线。
童孙:幼小的孙子。
未解:不能,不会。
供:担任,担负。
傍:靠近。古诗今译
白天出去锄草夜里缉麻,农家儿女都能各自持家。小孙子还不会耕田纺织,也靠近桑树阴学习种瓜。名句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本篇是其中的一首,写的是夏日村庄的生活场景:男耕女织,日夜操劳,虽然辛苦,却也其乐陶陶。最精彩的是后两句。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农村孩子的游戏,也多是模仿大人的劳动。一个“学”字,透出儿童的天真活泼,极富生活情趣。诗中没有出现老人的形象,但称农夫农妇为“儿女”,称小孩为“童孙”,分明是老农的口吻,是一位老祖父眼中的农家乐事图。这里有写实的成分,更蕴含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语言通俗浅显,文笔清新轻巧,使人由景见情,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
第五篇:古诗十六首
Yu Xi
59、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泊船瓜洲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易水送别(唐)骆宾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夜宿山寺》
作者:李白【唐代】赏析
王。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