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轻松一刻人生哲理小故事四则
轻松一刻:人生哲理小故事四则
轻松一刻:人生哲理小故事四则
------------------
1、割草男孩的故事
一个替人割草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男孩便挂了电话。
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你不是就在陈太太那儿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寓意:只有不断地探询客户的评价,你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不要萧规曹随,凡事想想清楚事出何因,多问几个“为什么?”
2、绿洲里的老先生
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
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
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寓意: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正所谓: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是正确的。
3、“聪明”的小男孩
一个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说:“像一分钟。”
小男孩又问上帝:“100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说:“像一元。”
小男孩再问上帝说:“那你能给我100万元吗?”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给我一分钟。”
寓意:
1、凡事皆不是举手可得的,需付出时间及代价。
2、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有投资的观念,甚至需要投资毅力、耐心。
4、青蛙的故事
记得在做生物实验时,把一只青蛙放进装有沸水的杯子时,青蛙马上跳出来,但把一只青蛙放在另一个温水的杯子中,并慢慢加热至沸腾,青蛙刚开始时会很舒适地在杯中游来游去,到它发现太热时,已失去力量跳不出来了。
寓意:
1、大环境的改变能决定你的成功与失败。大环境的改变有时是看不到的,我们必须时时注意,多学习,多警醒,并欢迎改变,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太舒适的环境往往蕴含着危险。习惯的生活方式,也许对你最具威胁。要改变这一切,唯有不断创新,打破旧有的模式。
3、觉察到趋势的小改变,就必须“停下来”,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而学习,是能发现改变的最佳途径。
第二篇:轻松一刻 唱山歌
《唱山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2.简单了解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3.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歌圩”。
4.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用优美、委婉的歌声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教学难点:歌中一字多音唱词的准确、优美、委婉。
教具准备:光盘、歌片、录音机、卡片(节奏火车、歌圩)、视唱卡片。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创设情境,了解故事,激发情趣。
师: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广西桂林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地方。广西地杰人灵,那儿不但山美水美,也有许多人才,在广西壮族有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歌手,你们知道她是谁吗?
生:刘三姐。
师:刘三姐被称为广西壮族传说中的歌仙,她美丽、聪明、活泼、可爱,用歌声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的心声,所以人们十分喜爱她,也爱唱她的歌。那么她到底有多聪明,老师给你们放一段《刘三姐》的电影片断你们就知道了。
教师播放刘三姐带领姐妹与男青年对歌的场面。师:请同学们注意片中主要采用的演唱形式。
什么水面翻筋斗?鸭子水面翻筋斗,什么水面起高楼?大船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撑阳伞?荷叶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鸳鸯水面共白头。
什么结果抱娘颈?木瓜结果抱娘颈,什么结果一条心?香蕉结果一条心,什么结果包梳子?柚子结果包梳子,什么结果披鱼鳞?菠萝结果披鱼鳞。
什么有嘴不讲话?菩萨有嘴不讲话,什么无嘴闹喳喳?铜锣无嘴闹喳喳,什么有脚不走路?财主有脚不走路,什么无脚走天下?铜钱无脚走天下。
师: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刘三姐„„ 生:聪明、有智慧。
师:是的,所有的问题刘三姐都是对答如流。那么,刚才我们看到的影片片段中,采用什么演唱形式?
生:对唱。
师:很好,什么是对唱?
生:对唱就是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
师:广西壮族被称为歌海,他们不分男女老幼,随口就唱,唱的都是生活中身边的事情,他们用山歌作为感情交流的工具,爱唱歌就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但是,当时有个恶霸地主不让老百姓唱歌,刘三姐就提出了对歌比赛,带领众乡亲用歌声同财主进行了斗争。
生:财主为什么不让老百姓唱歌?
师:这要从故事的开头说起。广西壮族歌手刘三姐被恶霸地主陷害落水,沿江漂流,幸被一老渔夫救起收留。三姐的哥哥刘二沿江寻找,好不容易才找到她。于是刘二兄妹与老渔夫一家住在一起,靠采茶、打猎为生。恶霸地主莫怀仁企图霸占茶山,他禁止姑娘们上山采茶,还妄想禁歌。三姐提出和莫怀仁对歌,如他能取胜,就可以禁歌。莫怀仁为赢得胜利,以重金请来三名秀才来对歌。结果大家也看到了,聪明的刘三姐凭自己的智慧把三名酸秀才斗得狼狈不堪。同学们,莫怀仁能善罢甘休吗?
生:不能。
师:是的,莫怀仁不甘心失败,又令爪牙把三姐抢到家里进行威逼利诱,三姐毫不屈服。老渔夫之子阿牛夜闯莫府,救出三姐。阿牛和三姐在生活中萌生了真挚的感情,他们用山歌表达了内心的情感,迁居到新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
师:故事讲完了,老师要问你们,刘三姐是哪个民族的? 生:广西壮族的。
二、学唱歌曲 1.导入
师:在这部影片中,还有一首动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唱一唱? 生:想。
2.听录音范唱(出示歌片,放录音范唱)。师:我们一起听录音范唱,注意歌曲的速度和情绪。师:谁来说说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生:中速、优美、婉转地。生:委婉动听地。生:甜美柔和地。
师:你们说得都非常正确。这首歌曲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雷振邦根据广西壮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刘三姐》影片一上映,这首歌像插上了翅膀,立即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人们喜欢刘三姐,更喜欢她唱的这首歌。
3.再听,轻声随录音唱。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轻声随着唱一唱,注意观察:与我们以往学的歌曲记谱有什么不同?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
生:(听后回答)以前一首歌中只有一个拍号,而这首歌中有两种拍号。
师:你观察得非常仔细,(结合歌曲讲解)在这首歌曲中,四二拍与四三拍交替出现,叫作“变换拍子”。师: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 生:老师,这首歌中的“哎”特别长。
师:很好,这首歌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字多音,旋律起伏,这也是难点之处。4.难点解决(1、2、3、4依次出示)。5.随录音完整演唱歌曲(放录音)。
师:现在我们随录音来演唱这首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学生随录音演唱歌曲。6.视唱曲谱(详细过程略)。
1)划拍视唱。注意变换拍子略突出强拍。2)随教师的伴奏视唱(一人指谱)。7.唱歌词,歌曲处理。教师弹琴,学生演唱。8.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现在你们把自己当成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再来演唱一遍歌曲。学生随老师优美的钢琴伴奏演唱歌曲。9.设计演唱形式。
师:同学们唱得非常好,但老师听了,感觉还不解渴,我们刚才的演唱形式是── 生:齐唱。
师:我们能否变换一下演唱方法?小组讨论一下,设计成什么形式。学生讨论并演唱。
1)男女生接力唱,最后一个“罗湾又多”齐唱。2)领唱与齐唱。
3)创设情境,领唱在“江面”,齐唱在“岸边”。
师(鼓掌):你们的演唱,仿佛把老师带到了山清水秀的广西桂林──刘三姐的故乡。
三、知识拓展──壮族风俗歌会“歌圩”简介
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许多民族音乐活动(出示卡片),最著名的是传统的风俗歌会“歌圩”。“圩”是“集会”的意思;“歌圩”就是赛歌、唱歌的集会。你们想不想了解有关方面的知识?
生:想。
师:下面老师请同学们观看老师给大家搜集的图片──壮乡风情(大屏幕)。
1.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文山壮族自治州等地。壮族地区有“歌海”之称,男女老幼都用唱山歌来表达情意。“歌圩”是壮族历史悠久的风俗歌会。
2.“歌圩”活动,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选婿”的故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得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3.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由于这种活动互相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代人称之为“墩圩”。
4.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
5.歌圩上,除对歌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精彩的抛绣球、有趣的碰红蛋、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
师: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介绍到这里,同学们可回去搜集相关资料,下课再交流。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学唱了优美的歌曲── 生:《唱山歌》。
师:还简单了解了壮族风俗歌会── 生:“歌圩”。
师: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民歌很多。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壮族民歌海洋中的几滴水,希望同学们今后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民歌,学唱我们的民歌,让它代代相传下去!最后,我们以优美的歌声演唱《唱山歌》结束本课。
学生随教师钢琴伴奏有感情地演唱(领唱与齐唱)。
第三篇:人生哲理小故事
石块和佛的对话
今天早上听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里讲孔子论人生之道,有这么个故事。
在一个风景名胜的地方,供着一尊佛,佛前是用石块铺成的台阶。每天到这里来踏着石阶向佛朝贡顶礼膜拜的人很多。年长日久,石块就有点不平衡了,终于有一天石块忍不住对佛说“我们出自同一个山里,是同一样的材料而成,为什么你就应该受到众生这么好的礼遇,而我们每天确被人踩在了脚下”。
佛听了石块的话淡淡的说到“你们只经过了四刀就到了这个工作岗位,而我确经过了千刀万剐才修成的正果,你们如果也愿意经受的话,你们不就也和我一样了吗。”
宴席之后,萝卜片冲萝卜雕花埋怨:“论身份,我们都一样,凭什么你到酒桌上身价就高我几倍,实在不公平!”萝卜雕花笑着回答:“因为我比你挨的刀多!”萝卜片听后脸一红,哑口无言。原来,生活中到处都挥动着寒光闪闪的刀子:挫折、困难、悲痛、失败„„身价就是在刀口上磨炼出来的价值。
三季人
早晨,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有人来到,问子贡:“你是孔子的学生吗?”
子贡答道:“是的。有何见教?”
“听说孔子是名师,那么你一定也是高徒吧?”
“惭愧。
”“那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不知可否?
子贡很爽快地答道:“好。”
“其实,我的问题很简单。就是你说说一年有几季?”
“四季。”子贡笑答。
“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四季!!”子贡理直气壮。
“三季!!”来人毫不示弱。
然后就争论不止,很长时间也不停。孔子听到声音,从院内出来,子贡上前讲明原委,让孔子评定。
孔子先是不答,观察一阵后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
来人见此,大笑而去。
待来人走后,子贡忙问老师:“这一年应是几季?”孔子答:“四季”
子贡不解。孔子继而说道:“这时和刚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绿衣。他分明是田间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哪里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
说完,子贡立刻明白了。
第四篇:人生哲理小故事(推荐)
对自己苛刻一点:小失误就要付出大代价
有一个年轻人去寻宝,他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最后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树木——这种树能散放一种无比的香气,放在水里不像别的树一样浮在水面,而是沉到水底。
年轻人心想这一定是价值连城的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
他看到隔壁摊位上的木炭总是卖的很快十分羡慕,就决定听从摊主的劝告,将香木烧成木炭来卖。第二天,他果然就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被一抢而空,这个结果令他十分高兴,就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告诉他的父亲。
父亲听了他的话,不由得老泪纵横。原来儿子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书外人语:每个人都应坚信自己认定的路,否则便会因小失大,便会象姚明说的那样——姚明的人生感悟:“犯下一失误,就可能付出大代价。”
有两个爱画画的姐妹,妈妈为她们分别准备了两样东西,让姐俩自己挑选:一面墙和一个纸篓。
妈妈说:“墙是用来贴画的。你们的每一张画,都要贴上,让大家看;纸篓是用来装画的,你们的每一张画都要扔进里面,因为每一张画都是不合格的。你们愿意要哪样东西?
妹妹要了那面墙,姐姐要的是纸篓。
一晃两年多过去了,妹妹的画贴了满墙,受到人们的赞扬。而姐姐的画都在废纸篓里,一张也没有拿出来的。因为姐姐总是对自己画出来的每一张作品不满意,她总会在里面找出各种各样的毛病,下次再改重新画。
几年以后,人们对妹妹那一墙一墙的画已不感兴趣,而姐姐的画在这个时候却横空出世,震惊了画坛。结果,妹妹的画被扯下来,扔进纸篓里。而姐姐的画被贴到墙上。成为一名真正的画家。书外人语:真正的成功不是一次就能达到的,总需要不断的努力。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远方。一张纸片的命运
大学里,有一堂哲学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期中考试后的一天,班里的一个同学因为各门功课都考得一塌糊涂,所以忧心忡忡,在哲学课上无精打采。他的异常引起了哲学教授的注意,教授把他从座位上叫了起来,请他回答问题。教授拿起一张纸扔到地上,请他回答:这张纸有几种命运。
也许是惊慌,也许是心不在焉,那位同学一时愣住,好一会儿,他才回答:“扔到地上就变成了一张废纸,这就是它的命运。”教授显然并不满意他的回答。教授又当着大家的面在那张纸上踩了几脚,纸上印上了教授沾满灰尘和污垢的脚印,然后,教授又请这位同学回答这张纸片有几种命运。
“这下这张纸真的变成废纸了,还有什么用呢?”那个同学垂头丧气地说。
教授没有说话,捡起那张纸,把它撕成两半扔在地上,然后,心平气和地请那位同学再一次回答同样的问题。
我们被教授的举动弄糊涂了,不知道他到底要说什么。
那位同学也被弄糊涂了,他红着脸回答:“这下纯粹变成了一张废纸。”
教授不动声色地捡起撕成两半的纸,很快,就在上面画了一匹奔腾的骏马,而刚才踩下的脚印恰到好处地变成了骏马蹄下的原野。骏马充满了刚毅、坚定和张力,让人充满遐想。最后,教授举起画问那位同学:“现在请你回答,这张纸的命运是什么?”
那位同学的脸色明朗起来,干脆利落地回答:“您给一张废纸赋予希望,使它有了价值。”教授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很快,他又掏出打火机,点燃了那张画,一眨眼的工夫,这张纸变成了灰烬。
最后教授说:“大家都看见了吧,起初并不起眼的一张纸片,我们以消极的态度去看待它,就会使它变得一文不值。我们再使纸片遭受更多的厄运,它的价值就会更小。如果我们放弃希望使它彻底毁灭,很显然,它就根本不可能有什么美感和价值了,但如果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它,给它一些希望和力量,纸片就会起死回生。一张纸片是这样,一个人也一样啊。”
一张纸片可以变成废纸扔在地上,被我们踩来踩去,也可以作画写字,更可以折成纸飞机,飞得很高很高,让我们仰望。一张纸片尚且有多种命运,更何况我们呢?命运如同掌纹,弯弯曲曲,然而无论它怎样变化,永远都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人在旅途:成功要拐几道弯
她是一位通信兵,很喜欢唱歌,但是军队里纪律严明,再美妙动听的歌声也不能随时随地去歌唱,在苦闷中她想起了一种办法:在别人午休和吃饭的时候去练习歌唱,即便常常是休息不好、肚子挨饿,她也乐此不惫,但还是影响到了其他战友的作息,被人数落、批评似乎成了她必须承担的代价和考验,庆幸的是她终于坚持了下来——她就是后来的歌手韩红。
他是一名钳工,曾经独自动用所有的工具,经过几天奋战,为母亲所在的医院成功地“琢磨、打磨”出了一架产床。他还当过挑沙工,每日挑着沉重的沙筐,必须沉稳而又敏捷地走过悬空的独木板,否则就有跌落进水中的危险。他每次考试都是厂里的第一名,荣获过新长征突击手证书。在厂里主持节目纯粹是他的业余需要,没想着要成为明星——他就是后来的电视主持人、演员程前。他出身于贫寒之家,当时家里只能保证一个孩子读完书,他牺牲了自己上大学的机会,努力挣钱养家。他干过20多种苦力:丝网印刷工、海豚驯养员、清洁工、营业员……白天至少要干三份工作,到了晚上还要到外面唱歌挣钱,常常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睡觉。即便是这样,他也没有放弃读书,在工作之余自学了不少知识——他就是后来的歌手、电视主持人戴军。
他从小就被父亲送到杂技团锻炼,稍有闪失就会受到师傅严厉的处罚。在练习“顶课”时,一动也不动,常常一练就是大半天。为了能够喘息片刻,他学会了“自残”:用拳头砸伤自己的鼻子,师傅就会让他赶快去清洗。因为长时间顶着坛子,他的头顶磨出了厚茧,头发尖儿也倒刺进肉里,疼痛难忍。历尽伤痛,他终于得到了未来杂技的世界级金奖——他就是后来的歌手沙宝亮。
他是皮艇运动员,高强度的训练让人感到苦不堪言,常常劳累得尿血,膝盖也多次受到创伤。他被誉为运动队里的第一快手,还取得过亚洲锦标赛第四的优异成绩。队友们都说他对自己的形象非常自信,在街上闲逛时,别人都还没有察觉什么,他总是让大家快看又有几个女孩在回头看他。他在业余练出了一手好吉他,在队里的联欢晚会上有不俗的表现——他就是后来的演员邵兵。
他为了吃饱饭,去当厨师,但只是“白案”(只负责切菜),还是吃不饱饭,只好到外边买廉价的罗丝面,不过有时候就是连一袋二角五分的方便面也买不起。他辗转到玻利维亚,仍旧做“白案”,从早上9点钟一直干到夜里2点钟才算结束,中间只能在公园里歇息一个钟头。纵然这样辛苦,他还是常常受到老板的责骂,无奈之下擦干眼泪继续干——他就是后来的歌手林依伦。
人生真是一个奇妙的旅程,它只能前行,而不能定格。我们虽然不知道前方究竟有什么样的风景,但可以知道我们需要到达的目的地。只要我们在不断追求、不懈奋斗,就会随时随地拥有一道属于自己的亮丽风景;而面临的坎坷、痛苦也会过去,美的果实会留下来。人生的旅途上没有偶像,我们只能崇拜自己。一直超前走,永远不要动摇,永远不要放弃,把磨练当作财富,把挫折当作台阶,再顽强、忍耐一些,再自信、豪迈一些,因为最美的风景常常在柳暗花明的时刻出现,最美的成功也常常需要拐几道弯才能来到我们身边。
在人生的旅途上,最美的风景常常在柳暗花明的时刻出现,成功常常要拐几道弯,才能来到我们身边。
第五篇:人生哲理小故事
故事一
在某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落魄而又不得志的中年人,整天什么都不想干,可是,三天两头就到教堂祈祷,而且他的祈祷词每次大致相同。
第一次到教堂时,他跪在圣坛前开始祈祷:“上帝啊,请念在我多年来敬畏您老人家的份上,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几天后,他又垂头丧气地来到教堂,同样跪在圣坛前祈祷:“上帝啊,您老人家为何不让我中彩票?我愿意更谦卑地服从您,求您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又过了几天,他再次来到教堂,同样跪在圣坛前祈祷,用相似的祈祷词,重复.不间断.周而复始地向“上帝”祈求着。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又一次来到圣坛前跪地祈祷:“我的上帝,为何您老人家不聆听我的祈祷呀?我再次求求您老人家,就让我中一次彩票吧,我不贪财,要我中一次就行,我愿意终身侍奉您,把您老人家请到更大的房子里......”
就在这个时候,圣坛上空发出一阵庄严的声音:“我就是你总在祈祷的上帝,我一直在聆听你的祈祷,我也是真的很想帮你,可是,最起码,你也该先去买一张彩票吧?”
故事二 :鱼头和鱼尾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对恩爱的老夫妻,他们共同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携手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不过很可惜,他们这一生没有孩子,虽然他们并不富有,但他们觉得拥有彼此对方,便是拥有世界上最幸福的家庭.在别人眼里,他们相亲相爱、相依相偎,从来不为任何事情而争吵,事实上也是如此。他们既没有惊天动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也没有山盟海誓、至死不渝的爱情誓言,他们相爱的原因很简单也很平凡。他们都喜欢吃鱼,每次吃鱼的时候,丈夫总是把自己最喜欢吃的鱼头首先夹给了妻子,并说:“这是你最爱吃的。”而妻子也一样,将自己最爱吃的鱼尾夹给了丈夫:“给,这是你最喜欢吃的。”就这样两口子将“鱼头”、“鱼尾”间的谦让延续了半个世纪。
终于有一天,丈夫不行了,他躺在病榻上,紧紧的握住妻子得手:“我就要死了,但有一件事我不说出来,我死不瞑目。”妻子强忍着泪水让他把话说完。“其实我最不喜欢吃鱼尾,我只喜欢吃鱼头,可是你五十年来每次往我的碗里夹的都是鱼尾。”丈夫对此显得很不理解。“我何尝不是呢?”妻子忿忿的说,“我最喜欢吃的是鱼尾,最不喜欢吃鱼头,而你偏偏每次夹给我的是鱼头。”妻子也道出集压在心中多年的疑惑。然而就在她说完的瞬间,两人的目光对视到了一起,随后,他们像孩子一样放声大哭起来。丈夫艰难的举起手想要擦拭挂在妻子脸颊上的泪水,可惜手还没抬起一半他就先走了。
他们两人共同生活了一辈子,但他们将自己的最爱全部奉献给了对方。
其实这个故事也让我们学会把爱奉献给对方的同时也要相互沟通。故事三:一生一世的谎言
他和她是在一个聚会上认识的。彼时的她年轻美丽,身边有众多追求者。而他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当宴会结束,他邀请她喝咖啡时,她很吃惊,但是出于礼貌,她还是答应了。
坐在咖啡馆里,两人之间都很尴尬,没有什么话题,她只想尽快结束。但当小姐把咖啡端上来时,他却突然说:“麻烦你把盐拿过来,我喝咖啡习惯放盐。”当时她和小姐都楞了。
他慢慢地喝着加了盐的咖啡。她无比好奇:“你为什么要加盐呢?”他沉默了一会儿,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我家住在海边,小时侯我总是在海里泡着,海水涌进嘴里,又苦又咸。现在很久没回家了,咖啡里加盐,算是对家乡的一种想念吧。”
她忽然被打动了,这是她第一次听见男人在她的面前说想家。想家的男人必定是顾家的男人,顾家的男人必定是爱家的男人。她忽然有一种倾诉的欲望,跟他说起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冷冰冰的气氛渐渐变得融洽。两个人聊了很久,并且,她没有拒绝他送她回家。
在以后两人频繁的约会中,她发现他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男人,大度,细心,体贴。她暗自庆幸,幸亏当时的礼貌,才没有和他擦肩而过。她带他去遍了城里的每家咖啡馆,每次都是她说:“请拿些盐来好吗?我的朋友习惯在咖啡里放盐。”再后来,就如童话一般,“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确实很幸福,而且一过就是四十多年,直到他得病去世。
临终前他给她写了一封信:“原谅我一直欺骗了你,记得第一次请你喝咖啡吗?当时我很紧张,竟对小姐说拿些盐来。既然说出来了,只好将错就错,没想到你竟然来了兴趣,这下,我喝了半辈子加盐的咖啡。有好多次我都想告诉你,可我怕你会生气,更怕你会因此离开我……
今生得到你的爱是我最大的幸福,如果有来生,我希望还能再娶你,只是,我可不想再喝加盐的咖啡了。咖啡里加盐,你不知道,那味道,有多难喝……”
她潸然泪下。他无法再知道,她有多么高兴,有人为了她,能够做出这样一生一世的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