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私人定制
私人定制
昨晚看了私人定制,这的确不是冯导最佳状态的作品,看完就觉得用俩字形容——“矛盾”。
开篇字幕就开始了“矛盾”,说三个故事都是虚构,还强调在生活中找不到的,有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观众自己会去评价找寻故事的真实与否,怎能如此的做作呢?是在引导、调戏观众还是自己不自信呢?有种水溢出水杯的意思,过了且多此一举。
到结尾的道歉环节,主题由前三个帮人圆梦(顺带调戏一下社会类型人物)突变为环保,但是——整个影片制作、选景等等都是弥漫着一股子奢侈风,处处都是金钱堆的,所以若是讲环保,怎会用一部非正能量的影片去讲述一个正能量的主题呢?到大自然面前去道歉时候最后又突然冒出愿不愿意捐钱出来,因为有一部真车而不捐让整个“美意”的结尾变成揭露虚伪,在揭人类自私虚伪假善人的同时导演你在哪个阵营里面呢?不矛盾?
在主体的三个故事演绎过程中,演员的表演时而出戏,这可能是戏中戏的缘故,也可能大家都疲惫了,把的关不严了。因为出戏不严谨变得有趣性的“矛盾”。
2013年的观影出现一种处处吐槽的景象,为首的是《天机-富山春居图》和《小时代》,在网络如此畅行情况下,形成一种不算好的风气:先观影再吐槽。若是在宣传期间不把影片吹的很玄乎是不是就降低吐槽呢?在出了影评后,冯导顺势发七条微博把影评人大骂特骂,登上头条,吸引观众的眼球,为正在上映的影片增加了商业筹码,增加了票房。
三个故事在说明什么我就不去写了。因为旨意过于明显,观众都懂。这片子的诞生是为还《1942》欠的债和人情,在影片下映后就有报道说剧本在没有打磨好前就拍摄了、在成片后自己人看着不太搞笑。一部严肃的喜剧片还是一部喜剧的严肃片呢?一部为了钱的商业片怎么去承担起教化人的责任呢?自己的底气就不够纯正啊。导演自己也自嘲了一把,自己俗的雅不起来,那干嘛要去雅呢?搞得影片四不像了,累。
最后总结一句话,先想象一下葛优在严肃的表情下,说出:“我们这是喜剧片,大家严肃点,都别笑”。
2014年3月15日星期六, 08:08:14
第二篇:私人定制观后感
私人定制观后感
私人定制观后感
剧中讲了一个心中怀着梦想在北京打拼的一个东北男孩儿,为了所谓的出人头地,为了所谓的光耀门楣,为了追求梦想,在北京这座许多人憧憬而又害怕的城市里生活了四年,这四年里主人公感觉自己没有混出名头,没能给自己家人物质方面带来大的改变,所以选择默默的奋斗而没有回家一次,通过采访,可以从父母的言谈举止中看出这对来自一千多公里外的父母对儿子的思念和期盼回家的渴望,而此私人定制栏目组就针对主人公个人定制了一个他的梦想,让他担任几天高档美发机构的总经理,若在此期间主人公有这个能力管理和运营好这个机构,在栏目结束的最后,他就是这个没法机构的合法总经理。
二十岁的主人公孙浩和大多数人一样在这个很突然的情况下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他身上只能看出来狂喜和激动,上万块钱的西装革履,员工的毕恭毕敬,来自内心深处的喜悦让他自己欣喜若狂,让他的心开始飘了起来,沉沁在这做梦都想得生活当中,晚上躺在床上,他唯一在心里边儿想的就是,不敢睡着,怕醒来什么都没有了,面对第二天的危机处理,可以看出他对危机处理的不怎么样,二十岁的年龄可能也没有过多的这方面经验,也更可以说他不具备处理危机的这个能力,二十岁的他还是把这一切当做是一个游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面对客人的不满意,他除了用钱来解决问题和一味的道歉,没有看到他在这方面的能力很强,危机事件过后,面对老师的指责,他开始从飘飘的生活中醒悟过来,狠狠地抽了自己两个耳光,之前的他趾高气扬,现在才开始慢慢的低到尘埃里,紧接着台湾影视大咖林志玲也来到店里助阵,为孙浩加油。再后来的商务谈判也是不甚理想,导致最后的考核没能通过。
从这个剧中能深深的感悟到许多对我有益的东西,年轻人心里有梦想固然是好事,不一定每个人的梦想都能够实现,梦想就好比我们心中的灯塔,在黑暗中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前行的路变得光明,让我们前行的路充满希望。
年轻的时候有梦更得有追梦的目标,梦想很大,就要把目标给简化,简化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实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的目标,然后倾注自己的精力去把这个小目标给完成,然后进行下一个阶段,就这样一步步的向自己的梦想方向走去,这中间的路或许坎坷也或者平坦,都需要我们脚踏实地的去走,去完成。
有梦也得有想,不能让梦想一直悬挂在空中,年轻各方面的能力可能还不能
支撑起自己的梦想,就慢慢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格局和观念都有所放大,不是有这样一句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身上,当你万事俱备的时候,东风就会不期而至,若天天沉溺于梦想之中,考虑一些不现实的事情,想法不接地气,高估自己的能力,埋怨上帝的不公平,在抱怨之中度过自己的生活,这样的人生是会很悲剧的。
为了梦想能够变成现实,脚踏实地的把当前的路给走好,一步步的实现阶段性的小目标,让我们的追梦过程变得更加精彩。
第三篇:私人定制观后
《私人订制》还是“冯氏喜剧”的味儿
昨日,记者在太平洋电影城(华联店)参加了影片《私人订制》推荐会,这部由王朔编剧,冯小刚执导,葛优、白百何、李小璐、郑恺领衔主演,范伟、宋丹丹、李诚儒、王宝强等众多喜剧大腕儿加盟的贺岁喜剧片虽然只播放了短短的16分钟制作特辑,但是却让到场的媒体和广大影迷又找到了“冯氏喜剧”的味道。
升级版“好梦一日游”
片方播放的制作特辑以片场花絮为主,几位主创特别是葛优为大家解释了什么是“私人订制”,葛大爷还卖起了关子,把悬念留给观众到影院去发现。从曝光的故事来看,整部电影是一次豪华升级版的“好梦一日游”。范伟是给领导开车的司机,但他想过一把领导的瘾;宋丹丹是河道清洁工,她的愿望就是“有钱”;李成儒饰演的知名导演,因为总是跟“俗”扯到一起,所以他特别想“脱俗”。而葛优、白百何、李小璐、郑恺组成的“成全别人、恶心自己”的团队,就负责把这些梦想在一天之内,变成现实。
从不时穿插的几个镜头来看,葛大爷依然是笑点十足,他往镜头前一站就能让人发笑的功力绝对不减当年。加之范伟、宋丹丹等喜剧大腕儿的加盟,王朔特有的语言幽默,让整部影片“冯氏喜剧”的味道十分浓郁。欲知影片详情,还是只能静待太平洋电影城12月18日晚22时超前影片上映时引爆全场。
第四篇:私人定制旅游
私人定制旅游悄然兴起 门槛高薪水更高
(2010-03-19)
(联合早报网讯)你知道吗,旅行度假也可以高级定制。去一趟原创性质的冒险旅游,还是相约去圣地参观膜拜,或是来一趟私密的“美丽之旅”,甚至策划一次独特的蜜月旅行……这些看似有些奢侈的旅行,如今正大行其道。随着私人定制旅游的逐渐兴起,由此诞生了提供“一对一”服务的私人旅游顾问,他们一边享受着五星级酒店的顶级美食,一边拿着令人羡慕的高薪。
私人定制游打造自己的style
私人定制作为一种时尚的个性化消费方式正在世界流行,包括定制飞机、游艇、豪宅、汽车、宴会、服装等,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体验性、休闲性等现代元素渗入传统的旅游方式,私人定制旅游这样一种全新的旅游消费方式也走进了中国。从旅行准备、目的地选择,到定制玩乐地图,全部由自己说了算。这种类似自助游的私人定制旅游方式开始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兴起。
2002年成立的班敦俱乐部是国内第一个私人定制旅游服务机构,也是内地第一个组团游南极的旅游单位。截至目前,班敦已经带团去过南极六次,北极两次。据了解,目前参加过班敦旅行活动的已达3000多人。仅2009年,他们的足迹遍布七大洲,登上南北极,横跨澳洲,车行中亚5国,在美国进入印第安人的领地等等。2010年他们还将探秘亚马逊生命王国、游猎坦桑尼亚、登顶乞力马扎罗等等。
班敦俱乐部总经理袁建雄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市场细分,追求个性体验的人越来越多。选择高端旅游的人往往不会在价格上斤斤计较,但非常重视出行全程的感受和体验。私人定制旅游由此诞生。”
医疗游、冒险游各种定制游层出不穷
晒晒太阳,拜拜庙宇,顺便再动个风险不太大的美容手术,在面对冰冷的医疗器械时,抬头就能看到窗外一片无垠的碧波……这样的治疗无疑像是在度假一样。如今很多旅游胜地不仅能让游客度假休闲,还可以提供专业的疗养、保健设施和服务,甚至是治病疗伤。这就是所谓的“医疗旅游(Medical Tourism)”。
今年春节前后,某旅行公司的周小姐曾先后带了两个私人美容团前往韩国和日本。“说是旅行团,其实只有两三个人,他们都是同事,相约利用春节休假期间,为自己来一次美丽之旅。”据周小姐介绍,类似这种私人定制的特色旅行现在很流行,包括冒险游、蜜月游、医疗游、电影寻踪游、异国淘货游等等,客户根据自己所需,请旅行公司制定专门的旅游计划。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由于冒险游、医疗游等特色旅游项目的兴起,很多旅行公司还特别设立了私人定制部门,聘请专业私人旅行顾问进行产品设计,为高端客户度身定制旅游组合产品。以韩国游为例,“美容旅游”已经被韩国纳入旅游热门线路。这些旅游团行程大致可分为4-5天和7天以上两种:4-5天的团,基本以观光为主,但旅行社会组织参观访问整形美容医疗机构,进行咨询、预约,或是做一些简单的美容手术,如文唇线和眼线、绣眉毛及美白术等;7天以上的团,则以整形手术为主,项目包括除皱术、眼部手术、隆鼻、矫治四方脸手术及颧骨手术等。
同样,除了传统线路外,为了满足部分中国游客的特殊要求,泰国、新加坡、韩国以及日本、瑞士等国家甚至提供医疗旅游一条龙服务。有咨询机构预计,2010年全球医疗旅游产业将价值400亿美元。
定制游顾问专业门槛高过导游
不难看出,定制游的优势在于依据游客个人需求,可以随心所欲的制定特别行程计划。尽管相比普通旅行社的线路,私人定制旅游昂贵许多,却可以满足个人的特殊需求,因此吸引很多收入颇丰的白领人士。
也是看准了这个市场,越来越多的私人定制游旅行公司或俱乐部相继成立。对此,旅行社人士普遍认为,定制游将是以后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因为喜欢旅游的人,那些常规的线路差不多都已经去过,因此想去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这就需要定制。然而,定制旅游对旅行社提出的要求也更高了,旅行社的供应系统、采购系统、接待人员、导游人员、历史沉淀等必须达到非常高的水平,也就是说旅行社要有实力去做,才能做好。
笔者从提供私人旅行服务的名仕优翔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由于业务发展需求,目前有大量的人员需求,在其公布的招聘信息中,健康旅行顾问一职尤为引人注意。该职位与传统导游有很大的差别,其工作职责为:具有专业的素质;带领客户游览世界顶级自然风光、并享受世界顶级高品质服务;为客户提供境外健康及旅行活动中的翻译工作;为客户提供24小时“英式管家式服务”;协调监督境外合作伙伴的服务质量;进行境外合作伙伴与客户之间的协调沟通;处理突发事件等等。
该职位正因为有着较高的工作职责,其任职门槛也要高于传统带团的导游:拥有海外留学居住背景,本科以上学历,28岁-35岁之间;外语口语及书写流利,日语要达到一级以上水平,具有医疗背景尤佳;形象好气质佳,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较强的服务意识与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熟悉出入境手续办理与当地风俗民情;对市场、品牌、时尚、奢侈品有较深领悟等等。
由于私人旅游顾问的入职门槛高,其薪资待遇往往是普通导游望尘莫及的。据悉,除了公司给予的固定薪资外,还有额外的津贴补助、高额的小费、年终红包奖励,当然,还可以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出入乘坐商务舱、住高档酒店、品尝顶级美食。相关链接:
◆私人旅游顾问具备的潜质
拥有丰富的旅游经验;具备一定的行业知识(如金融、医疗、美食、时尚、历史等);具有在别人的城市里如鱼得水游走的能力;能及时通过报纸、书籍、杂志和网络收集到最新最全的相关信息;朋友遍天下,走到哪里都能快速解决问题。
◆到哪儿找私人旅游顾问
专门旅行社、旅游网站或旅游公司,这里的私人旅游顾问最具专业性,因为是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提供“一对一”的服务,即为客人提供的旅游顾问服务自始至终由一个人完成。因此,服务质量也要高于传统导游。
第五篇:阿里巴巴私人定制农场
三农关注:阿里马云打造全国首个互联网定制私人农场(新鲜)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聚划算平台,于2014年3月13-14日开团1000亩土地,打造全国首个互联网定制私人农场。
据介绍,该次私人定制农场位于安徽省绩溪县瀛洲、伏岭镇的仁里、龙川、湖村三个行政村。三个村的土地均为5A级联合国生态示范良田。消费者认购一亩地上1年产出的作物,需要支付4800元。
在农产品销售上,C2B预售定制已经不新鲜,相对于用互联网改造传统种植供应链,上述团购的农场项目也并非“纯私人”,而是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可能会是“少数服从多数”。
种啥消费者说了算
全国消费者只要动动鼠标就能买下一块土地当上“地主”。作为地主,用户每个月能够收到土地产出的蔬菜水果,并免费到当地住宿旅行。有意思的是,用户认购成为农场主之后可以加入“来往扎堆”,实时了解作物生长情况:青菜长多高了、有没有被虫子咬,都能一目了然。
此次互联网私人定制农场项目由聚划算和绩溪县联手打造,1000亩地都是绩溪当地的闲散农田。消费者可根据家庭需求自由认购土地位置及面积,每月要种什么作物。认购之后,当地农村合作社雇佣专业的老农帮助种植看护,待农作物成熟,当地农民将以每两星期为周期快递给用户。
阿里方面介绍,私人定制农场有3个1年期套餐,分别是价值580元的1分地套餐、2400元半亩地套餐、4800元1亩地套餐。农作物产出的内容包含各类蔬菜、大米、菜籽油、水果等。这种新颖的定制农场模式,一上线就受到欢迎。短短几十个小时,已经有2500多人预约。
“拿到土地后,会对荒地、水利设施进行一个休整,大概在4月份,最早一批小青菜就可以种出来了。”阿里方面表示,活动在3月13日面向消费者开始正式认领,最早一批收成可以在4月领到。
不过,农作物的收成好坏,并不能提前做预计。如何保障消费者、农户的利益不受损?这笔账是否划算?
作为联合发起单位之一,浙江省供销社直属企业浙江兴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商务总监章新光:“土地租金、水利设施改造、工人工资,都是种植避免不掉的成本,这需要消费者来承担。就好比说,你支付了4800元,可以吃上1年的免费蔬菜,也为工人支付了工资。” “我们粗略算了一下,每亩地种蔬菜、粮食,一年的产值大概能在9000元左右。”
而对于当地农户来说,“出租”1亩地,每年则能领到700-800元左右的租金。
此外,当地的种田能手,还可以被聘请来耕作这些租出去的土地,每个月能领到近3000元的工资。
“第一次尝试这样的合作,农民也会有点担忧,所以我们在当地邀请农民成立合作社。活动开始后,土地租金会一次性发给农民,如果农民愿意来种田,合作社会按月发放工资。”章新光说。
阿里方面表示,作物都投了保险,确保保底产出。
此外,认购土地的消费者还能免费享受农家乐住宿及绩溪周边景点门票,包括胡氏宗祠、胡雪岩故居、徽杭古道等。城市里的消费者可以在农作物成熟时去当地采摘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