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关键在于落实》读后感__把握重点抓落实

《关键在于落实》读后感__把握重点抓落实



第一篇:《关键在于落实》读后感__把握重点抓落实

《关键在于落实》读后感__把握重点抓落实近日,认真学习了《关键在于落实》一书,对抓好落实的重要性及如何抓落实,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抓好落实关键要把握好几个重点。一是找准“出发点”。“好的开始决定成功的一半”,只有起点明确、方向正确才能少走弯路、不走错路,才能迈向胜利。作为基层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重大部署,正确理解上级安排部署;要站位高远,保持清醒的头脑,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减少工作的盲目性。二是抓住“矛盾点”。复杂事物自身包含多种矛盾,每种矛盾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各自不同,总有主次之分。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加以区分,要善于发现重点问题,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当前,基层党委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与发展环境、生态环境建设的程度不相适应。着力改善“两个环境”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通过“两个环境”建设带动各项工作上水平,确保“幸福**”目标的实现。三是把握“切入点”。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纲举目张地开展工作。在经济建设上,深化三产强区发展思路,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和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围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加大项目引进力度,促进经济高效发展;大力改善发展环境,增强服务意识,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在城市建设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城中村和旧片区改造,提升城区形象;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机制,加大市容景观整治力度,实现“老城区管出新形象”;重点围绕锅炉拆改、扬尘管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努力打造天蓝水净、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在民生上,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力度,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想方设法解决弱势群体和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热点问题。四是强化“责任点”。要强化领导,各单位“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具体,及时协调解决各项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部门之间要各尽其职、互相配合,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要严明职责,各项工作责任明确到人、任务落实到事,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撒手,任务完不成不收兵。要严肃问责,工作中行动迟缓、措施不力、敷衍塞责的重点问责;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中发现问题的专项问责;基层、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问题背后隐藏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实行倒查问责,确保各项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第二篇:《关键在于落实》读后感

做一名落实到位的职工、当一名积极思考的员工

-----读《关键在于落实》有感

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4月,泰州市文广局也将举办首届“读书月”活动,提倡市民“多读书,读好书,乐读书”。泰州市分行为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在建行六周年之际,组织开展专题读书活动,既适应当前文化发展环境,也有利于打造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执行力。

最近按照分行领导的推荐,拜读了刘玉瑛所著《关键在于落实》一书,该书诠释了落实的真谛和现实意义;提示了落实不力带来的危害,探寻了落实不力的根源,并为有效落实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通过本书的阅读,使我了解到怎样做一个落实型的员工,如何培养创新的落实意识,如何打造高效落实的组织,如何创建良好的落实文化,如何再造合理的落实流程,如何管理好时间促落实,并掌握有效落实的重要方法。读完这本书使我深受教育和启迪,自己也有相关思考,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一些感悟和想法。

一、什么是落实?

该书诠释了落实的真谛,认为落实是一种观念、一种责任、一种意志、一种文化。我认为说的很好,特别是责任,落实就是每个人都要切实负起本岗位责任,自觉地行动起来,自觉地将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工作意见及其措施、要求等内容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标。从操作层面理解,我认为“落实”可以解释为流程管理,或者说流程管理就是“落实”的最好诠释。落实就是要将工作落到实处,流程管理的理念正是为了在每一个环节将工作落到实处,从而实现全流程的“落实”,进而实现既定的目标和任务。

二、为什么要落实?

该书点击了落实的现实意义,认为落实出竞争力、出生产力、出创造力;并列举案例表明落实不力的深刻警示。我认为讲得很有道理,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抓落实的结果;没有落实,再好的文件也是一纸空文;没有落实,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没有落实,再正确的政策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大政方针、宏伟目标明确后,关键问题要落实、落实、再落实!

该书侧重从企业的角度讲了落实的意义。我个人认为“落实”对员工个人的成长也是很有意义的,我们普通员工的工作是什么,其实主要就是落实,不落实,那还来单位干嘛的?企业招聘员工就是为了落实企业的政策,达成企业的目标。所以,“落实”是一个合格员工的必备品格。

同时,只有认真落实,才能不断进步。落实就是实践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实践就可以总结出经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不断的解决实际问题,就积累了解决问题、处理矛盾的能力。通过落实的过程,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积累成功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从而不断进步,实现自我的进步和价值。

三、怎样进行落实?

该书介绍了如何做一名落实型的员工、如何打造落实型的团队,并从文化、流程、意识以及几种具体促进落实的方法入手,阐述了作

者对落实文化的研究。就个人而言,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落实”。

一是从自身角度,落实好自己的岗位职责,做一名落实型的员工。首先,需要喜欢自己的工作,并认识到岗位的意义和作用,这样对工作才会怀有满腔的热忱,这是做一名落实型员工的动力源泉;其次,需要养成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风格,这样才能把每项工作当成事业来做;再者,要服从上级和组织的决定,每个员工都是组织中的一个环节,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并认真落实到本岗位的工作。另外,注重细节、管理好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等都是提升自己工作能力和落实能力的有效措施。

二是从集体角度,为团队目标的达成努力,带动团队落实的氛围。该书作者主要讲了组织负责人应该通过统一组织成员的思想意识、明确组织成员的职位责任、激励组织成员的工作热忱、培养组织成员的落实能力等方面来打造高效落实的组织。我个人的思考是,每一个普通的员工,都能为打造落实型团队贡献力量。员工与企业是紧密相连的,做一名落实型的员工,能有效完成本岗位职责,但如果团队的整体工作落实不到位,整个团队的目标就无法达成,进而会影响到本岗位的绩效考评,影响个人下一步落实的动力,从而进入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做一名落实型员工还不够,还要积极带动和影响身边的同事,这一点,不论自己是否是团队负责人。我们每位员工都要学会为身边同事的进步而高兴,员工之间存在着竞争和协作的双重关系,但是我们要以豁达的胸怀对待身边同事的进步,伙伴的进步能推动整个团队的执行力,团队的目标更容易完成,进而也会带动自身的成长,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四、只有落实够吗?

《关键在于落实》一书,重点讲的是落实的重要性,也就是实干的重要性。那么,只有落实够吗?我个人作了以下两点思考。

做到落实一定是一名合格的职工。前面,我已经谈到了该书介绍了落实的重要现实意义以及我自己的理解,那么一名执行到位的员工,一定是一名职责履行到位的员工,我认为就是一名合格的职工,能够完成企业或者团队交给他的任务。

只会落实一定不是一名优秀的员工。关键在于落实,很显然落实是一个关键点,但不是全部。落实粗犷的理解就是执行,只会执行的职工,缺乏思考,不能将自己的行动结果或者对结果预判及时进行反馈,给决策者或者上级提供自身的实践经验。另外,我们还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说服领导的能力,做有思想的员工、做积极创新的员工,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方针、政策更科学、更合理,才能保证全行员工落实的方向不跑偏。

2014年3月9日,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称为“三严三实”讲话。“三实”的论述,也是强调了落实的重要性。今后,我将努力做一名落实到位的职工、当一名积极思考的员工,为泰州分行的健康、持续、稳步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篇:关键在于落实读后感

做一个落实型的地税干部

――《关键在于落实》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交一个良师益友。最近,我读了《关键在于落实》这本书,细细品味其中的哲理,受益匪浅。

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感受就是让我心里为之一动。特别是封底、封面的警句更是给人以警醒。封面的话是这样说的:心动不如行动,行动更需主动!伟大的战略不如强大的落实行动!封底的话就更直接:没有落实,再伟大的目标也是一句空话;没有落实,再周密的计划也是纸上谈兵;没有落实,再严格的制度也难发挥其作用。翻开这本书,两篇序言更道出了落实的含义和作用。序言中说,落实就是把口头上讲的、纸上写的东西,如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计划、规划、方案、意见,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这就是落实。事业成败关键在落实,一分布置,九分落实。

读完这本书,略有所悟,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确定了《做一个落实型的地税干部》的读后感题目,并引发一些思考,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做一个落实型的地税干部,就是要对地税事业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古语说:入芝兰之室,久不闻其香。古诗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事地税事业时间久了,往往会使我们对地税事业的神圣和庄严在感觉上有些减退。就不如局外人看待我们事业那样神圣。拿我自己来说,十五年前,刚考入税务局的时候,刚穿上着装的时候,那种神圣感和庄严感,至今还能回味得出。所以通过读这本书,对我的思想进行了一次洗涤,只有对地税事业常怀一颗敬畏之心,才能把工作落实好,才能真正做一个落实型的地税干部。这也让我想起荀子说过的一句话: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对事业怀有敬畏之心,是各项事业成功的基础;怠慢轻视事业,是导致事业失败的关键。韩愈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作为新时期的地税干部,只有肩负事业发展所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才能不断发挥自己的潜能,积极主动地落实工作要求,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二、做一个落实型的地税干部,就是要把每一项工作都当成事业去做,就要对工作岗位怀有一份责任感。书中说:一个缺乏责任感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一个缺乏责任感的组织是注定失败的组织,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是不可靠的人。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2005年的一天,广州市政府收到50多年前提供建造广州珠海桥钢材的英国企业的一封来信,信中说建桥的钢材已经有100年的历史,接近使用寿命,建议进行检测加固。原来建桥所使用的钢材是从当时英国的一座旧桥上拆卸下来的,所以估算其寿命有100年了。从遥远的来信让我们掂量出“责任”这两个字的分量。岁月流逝,当年的设计者、供应商恐怕现在已是退离工作岗位,或者是已经不在人世。然而其组织的责任没有丢。公司的工作人员传承了这种责任感,依然在履行着他们的神圣责任。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曾经说过:人生的中极意义在于承担责任,去寻找很多人生问题的答案,从而不断完成对每一个人设置的任务。负责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价值追求,更是一种义务。实践证明,富有责任感的人无论承担何种工作任务,都能比那些没有责任感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无论我们从事的是何种工作,都应该全身心地热爱、全身心地投入,保持高度负责、尽心竭力的精神。美国著名思想家巴士卡雅说过:你在什么位置,就应该热爱这个位置,因为这里就是你发展的起点。我们只有在起点上扭紧前进的发条,才能具备冲刺的条件。只有认清自己的工作职责,对自己的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长春市地税局于海军局长也曾说: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使我们的工作变得不俗的源泉。的确,责任感比能力更重要,一个富有责任心但是能力有欠缺的人,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来保证最后落实到位。而非常有能力却没有责任心的人,常常因为缺乏落实中必要的责任心,也不能够保证最后落实到位。所以,对税收事业而言,只有我们有了责任感,才能激发内动力,才能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能开创崭新的工作局面。

三、做一个落实型的地税干部,就是要培养一种团队精神。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战斗力。很多时候,要把一件工作落实到位,光靠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团队的配合。因此,做一个落实型的地税干部,一定要培养一种团队精神。就像书中说的那样:不管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还是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都不要忘记这样一句话:智者找助力,愚者找阻力。怎样培养一种团队精神呢?书中也告诉我们在团队合作中要做到“善于交流、平等友善、积极乐观、接受批评”。作为我们地税系统的每一名干部,是各项税收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执行者,只有我们每个人从我做起,忠于职守、尽心尽责,形成巨大的合力,才能推动税收事业实现一个又一个崭新的跨越,才能在工作中有所作为,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价值有所体现。

四、做一个落实型的地税干部,就是要养成一种很强的服从意识。落实是一种意志,服从组织决定是做好落实的有力保障。落实,说来简单。但要真正以实际行动来实践目标,实施计划,却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需要有坚持不懈的韧劲,需要有坚定不移的意志。我们的人民军队,就是服从命令的典范。在战争年代,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国民党

第四篇:《关键在于落实》读后感

《关键在于落实》读后感近日读了《关键在于落实》一书,感觉获益匪浅。什么是落实?落实就是把计划或方案付诸实施,经过实践,将其变为现实。落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环节,是各级领导、机关和基层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细节决定成败,成败的关键在于落实。今年工作的大政方针、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已十分明确,关键是全力以赴抓紧落实、抓好落实。

一、树立落实观念。一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落实观念,不能时时刻刻想到落实,不能踏踏实实抓落实,那么他就会见到风险躲着走,见到矛盾绕着走,见到困难往回走;就会喊得凶、抓得松,落实自然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二、锤炼落实作风。过硬的作风是对警察的基本要求,过硬的作风是抓好计划和措施落实的关键。凡是要求民警做到的,领导干部首先应该带头做到。坚持领导带头,是我们党重要的工作作风。

三、明确落实责任。事业心是成就事业的重要动力,责任感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必须严明赏罚。赏罚不明则是非不清,上下无信。治警一定要赏罚分明。“赏一人而万民悦者,赏之;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而且“赏不逾时,罚不适例”。否则,就会上下离心,左右沸怨,工作是不可能做好的。

四、弘扬落实文化。“群策之为则无不成,群策之力则无不胜”。当所有民警都能对党委的任何一项决策、计划、任务、制度等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并且形成一种良好习惯时,落实也就成了一种文化。落实作为一种文化,对全体民警起着内驱力的作用。

五、养成落实品格。工作的落实,离不开对工作的满腔热忱,离不开对工作的尽职尽责,离不开对工作的持之以恒。只有态度热忱,工作才会充满激情;只有尽职尽责,工作才会干得有声有色;只有持之以恒,工作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第五篇:关键在于落实读后感

《关键在于落实》读后感

近期,我认真详读了《关键在于落实》书的读后感,细细品味着其中的 哲理让我深受教育和启迪。

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岗位是做好落实的关键

爱岗敬岗是做好落实的关键。不论你从事的是何种工作,你都应该全身心地热爱,全身心地投入,对本职工作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保持高度负责、尽心竭力的精神。我们不应该以自己对本职工作没兴趣为借口,得过且过,更不应该以本职工作 所得到的报酬少为托词,消极怠工。美国著名思想家巴士卡雅说过:“你在什么位置,就应该热爱这个位置,因为这里就是你发展的起点。”的确,我们只有在起点上上紧前进的发条,才能具备冲刺的条件,正如我们刚刚学走路一样,只有走稳每一步,才能走得越来越稳。因此,只要对自己的工作出自内心的热爱,即使你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在“关键在于落实”一书中讲到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有三个工人正在工作。这时,有人走过来问他们在干什么。甲工人回答:“我在砌砖头。”乙工人回答:“我在盖房子。”丙工人则充满激情地说:“我正在建造一座雄伟的教堂。”三个人的回答显示了他们对工作的不同态度。甲工人显示出他是为工作而工作;乙工人显示出他是为生活而工作;丙工人则是为理想、为事业而工作。

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三个人不同的命运。若干年后,甲、乙工人依然是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而丙工人则成了一位著名的建筑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我们从事的是什么样的工作,要想获得成功,就得把它当做事业去做。

没有任何借口是具有较强执行力和落实力的表现。作为企业的职工,我们应该明确,忠于企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服从企业的各项规定为天职,是做好落实的天职。

落实是一种观念,一种责任,一种意志,一种文化,一种有效的执行力,只要我们坚持落实的理念,养成“落实,落实,再落实”的工作作风,我们的安全工作是有保障的,服务工作是能够再上一个新台阶的。

2012年4月30日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