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重庆医科大学外科学名解(实力整理)课稿

重庆医科大学外科学名解(实力整理)课稿



第一篇:重庆医科大学外科学名解(实力整理)课稿

Codman’s triangle

new bone formation under the corners of the raised periosteum

Cardiopulmonary Bypass Drains venous blood from the right atrium or vena cava by the cannula inserted into the venous system.Finishs gas exchange process including oxygen and carbon dioxide by the artifial lung(oxygenator)to change the oxygen poor venous blood into the oxygen rich arterial blood.Pumps oxygenated blood back to the body by the artificial heart(pump)via arterial cannula to remain the living of the all the other organs of the body except the lung and the heart.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 is the pressure inside the cranial cavity,created by the total volume of the intracranial contents and exerts on cranial wall.Thre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1、Headache2、Nausea and Vomiting3、Papilloedema Papilloedema This is an objective and definitive sign of raised ICP.When ICP increased, the blood in the vessels along the optic nerve will be slowed down and edema of optic disc will happen.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 arises from the respiratory epithelium,which is pided into two major histologic group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85% and 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15%.库欣反应:多见于急性颅内压增高,心跳和脉搏缓慢、呼吸节律减慢和血压升高(两慢一高)

脑疝 当颅内某分腔存在占位病变时,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及颅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有时被挤入到硬脑膜的间隙或孔道中,出现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

“熊猫眼”征 多额骨水平部和筛部骨折 骨折出血进入眶内在眼睑和球结膜下形成淤血班

原发性脑损伤:1.头颅受暴力打击直接造成的脑损伤;2.一般见于着力部位或(和)对冲部位;3.伤后立即出现脑损伤症状体征,如昏迷、偏瘫、失语等,其表现依损伤的部位、程度不同而不同,包括脑震荡、弥漫性轴索损伤、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下丘脑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1.头颅受暴力伤后一定时间以后,损伤的脑组织、血管因继发性病变,如出血、血肿、脑水肿等使颅内压增高,引起脑疝再压迫损伤脑组织,而后出现脑损伤症状体征;包括硬膜外下脑内血肿

脑震荡:表现为一过性的脑功能障碍(脑干网状结构受损)。无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组织结构紊乱。可能与惯性力所致弥漫性脑损伤有关。

中间清醒期” 当原发性脑损伤较重时,伤后一度昏迷,随后完全清醒或好转,但不久又陷入昏迷,则在原发昏迷和继发昏迷之间有一段意识清楚时间,大多为数小时或稍长称为 膀胱刺激征 是指尿频、尿急、尿痛,也称尿道刺激征。正常人白天平均排尿4~6次,夜间0 ~2次,如果每日排尿次数>8次称为尿频;尿急是指尿意一来就有要立即排尿的感觉;尿痛是指排尿时膀胱区及尿道口产生的疼痛,疼痛性质为烧灼感或刺痛。

尿急:正常膀胱应环境不许可时有尿意可延迟排尿。有尿意即迫不及等地要排尿而不能自控。每次尿量很少,常与尿频同时出现。可见于膀胱尿道炎症,膀胱容量小,异物刺激,膀胱顺应性下降等。

尿频 每天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不增加即为尿频。膀胱和尿道炎症、膀胱容量缩小、下尿路梗阻、膀胱尿道异物 排尿困难:包括排尿等待、排尿迟缓、费力、尿线细小无力、尿液滴沥、排尿时间延长。原因有:膀胱出口及以下尿路机械性梗阻、膀胱逼尿肌无力等。

病理型肾结核 早期结核病主要在双侧肾皮质内,由于该处血运丰富,修复力较强,病人免疫状况良好,可自愈。此时临床上无症状,也没有影像学改变,称为

临床型肾结核 若结核病灶逐渐扩大至髓质则称为肾髓质结核;病变在肾髓质继续发展穿破肾乳头达肾盂、肾盏,发生结核性肾盂肾炎,出现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便称为-肾自截:少数病人,肾结核累及输尿管和膀胱后。全肾广泛钙化时,其内混有干酪样物质,肾功能完全丧失,输尿管常完全闭塞,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尿液不能流入膀胱,膀胱继发性结核病变逐渐好转和愈合,膀胱刺激症状也逐渐缓解甚至消失,尿液检查趋于正常。而肾被广泛破坏。但病灶内仍存有活的结核杆菌,不能因症状不明显而予以忽视。尿潴留 分为急性、慢性两种 急性尿潴留:由于膀胱颈部以下严重阻力突然完全不能排尿,尿液滞留于膀胱内。见于下腹部、会阴手术后,前列腺增生症、尿道损伤,尿道结石等。慢性尿潴留:下尿路慢性不全性梗阻致尿液逐渐滞留于膀胱内,膀胱内有大量残余尿。见于前列腺增生症,尿道狭窄等。

脓尿:尿液中有脓液即为脓尿,肉眼可见者为尿液浑浊,显微镜检离心尿每高倍视野有3个以上脓细胞。脓尿为尿路感染所致。

血尿 尿液中有血液成份即为血尿肉眼血尿(肉眼能见到血色的尿,通常在1000ml尿中含1ml血液即可见)和镜下血尿(新鲜尿离心后尿沉渣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3个即有病理意义)

充盈性尿失禁:假性尿失禁,指膀胱功能失代偿,膀胱呈慢性扩张,并且从未完全排空,当膀胱过度充盈后,尿液会不断溢出,夜间多见。慢性尿潴留常见。

膀胱挛缩:结核性溃疡较少见,但可以累及全膀胱,膀胱的结核病变愈合致使膀胱壁广泛纤维化和瘢痕收缩,使膀胱壁失去伸张能力,膀胱容量显著减少(50ml)。

反常呼吸运动:又称连枷胸 是一种病理的呼吸运动,是胸部外伤后至胸部多发肋骨骨折,胸部失去支撑软化所致,正常人在吸气时胸廓抬起,呼气时胸壁下降;反常呼吸运动正好相反,在吸气时胸廓下降凹陷,呼气时胸壁抬起外凸。Beck三联征:心包压塞时出现静脉压升高,>15cmH2O,动脉压降低及心搏微弱,心音遥远。

纵隔扑动:开放性气胸时,吸气时纵隔因健侧胸腔负压增加,与伤侧压力差增大,而向健侧移位;呼气时两侧胸腔压力差减小,纵隔摆回伤侧。

差异性发绀: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病情发展为严重肺动脉高压且出现右向左分流时,可表现为下半身发绀和杵状指 狭窄性腱鞘炎 指肌腱在腱鞘的锐缘上长期、过度机械性摩擦而引起的慢性无菌性炎症改变。四肢肌腱凡经过“骨-纤维隧道”处均可发生腱鞘炎

弹响指:又叫手指屈肌腱鞘炎,扳机指,用力伸屈手指,葫芦状膨大肌腱在环状韧带处强行挤过产生弹拨动作和响声,并伴有疼痛 贲门失弛缓症:由于多数患者食管壁肌层间神经节发生变性或减少,胆硷能功能减退,食管蠕动减弱或消失,贲门不能松弛,以致食物瘀积,食管扩张、肥厚。病程长,吞咽困难时轻时重,青、壮年多见。X 线检查示食管下端呈光滑鸟嘴状狭窄

创伤性窒息:突发强烈暴力挤压胸部,声门反射性关闭,致使胸内压剧烈升高,迫使上腔静脉血液逆流到头、颈及肩部,引起毛细血管破裂,造成血液渗入组织内。可引起头面颈部,前上胸部局部皮肤出现淤斑和出血点,口腔黏膜和眼结膜出血斑,眼耳鼻及颅内静脉可破裂出血,导致不同程度功能障碍。

闭合性气胸为肺裂伤或胸壁穿透伤后,少量空气(从肺内或胸膜外)进入胸膜腔,肺部或胸壁的伤口闭合,不再有气体漏入到胸膜腔内,这样造成的胸膜腔积气称为闭合性气胸。严重时患者可出现胸闷、胸痛和气促症状,需急诊处理。开放性气胸 由火器伤或锐器伤造成胸壁缺损创口,伤及肺、支气管和气管 胸膜腔与外界大气直接相交通,空气可随呼吸自由进行胸膜腔,形成开放性气胸。伤侧胸腔压力等于大气压,肺受压萎陷,健侧胸膜腔仍为负压,低于伤侧,使纵隔向健侧移位,健侧肺亦有一定程度的萎陷。同时由于健侧胸腔压力仍可随呼吸周期而增减,从而引起纵隔摆动 张力性气胸:胸壁、肺、支气管或食管上的创口呈单向活瓣,与胸膜腔相交通,吸气时活瓣开放,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活瓣关闭,空气不能从胸膜腔排出,胸膜腔内压力超过大气压。

创伤性血胸:胸膜腔内积血谓之血胸。创伤性血胸的发生率在钝性伤中约占25%~75%,在穿透性伤中约占60%~80%。

脓胸指脓性渗出液积聚于胸膜腔内的化脓性感染。致病菌多来自肺内感染灶。按其病理发展过程分为急性和慢性。骨盆分离试验与挤压试验阳性:检查者双手交叉撑开两髂棘,使骨盆前环产生分离,如出现疼痛即为骨盆分离试验阳性;检查者用双手挤压病人的两髂棘,伤处出现疼痛为骨盆挤压试验阳性;作上两项检查时偶尔会感到骨擦音。骨盆挤压试验:用于诊断骨盆骨折和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两手分别放于髂骨翼两侧,两手同时向中线挤压,如有骨折则会发生疼痛,称骨盆挤压试验阳性。或嘱患者采取侧卧位,检查者双手放于上侧髂骨部,向下按压,后法多用于检查骶髂关节病变。

骨盆分离试验:多用于检查骨盆骨折及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两手分别置于两侧髂前上棘部,两手同时向外推按髂骨翼,使之向两侧分开。如有骨盆骨折或骶髂关节病变,则局部发生疼痛反应,称为骨盆分离试验阳性。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 患者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肢,抬高在60°以内出现坐骨神经痛,为阳性。阳性时,缓慢降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再被动背屈患侧踝关节以牵拉坐骨神经,如又出现坐骨神经放射痛称加强试验阳性。正常人神经根有4mm滑动度,下肢抬高到60~70°始感腘窝不适。本症患者神经根受压或粘连使滑动度减少或消失。

手的休息位:手内在肌、外在肌、关节囊、韧带张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手处于自然静止状态的姿势。表现为腕关节背伸10°~15°,轻度尺偏。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半屈曲位。手的功能位:手随时可以发挥最大功能的位置,腕关节背伸20-25°,轻度尺偏。拇指处于对掌位,其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微屈。其他手指略微分开,掌指关节、近侧指间关节半屈位,远侧指间关节微屈位,各指的关节屈曲位置较一致。手外伤得到处理后,应当尽可能固定在此位置

肘后三角:肘关节屈曲90°时,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三点构成等腰三角形,三角的尖指向远端,称肘后三角。当肘关节伸直0°时,上述三点成一条直线。肘关节脱位时,三者的等腰关系发生改变。

脱位(Dislocation):凡关节遭受外力作用,使构成关节的骨端关节面脱离正常位置,关节稳定结构受到损伤,使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引起功能障碍者,骨折:骨的完整性及连续性中断。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部分中断。按其形态又可分为裂缝骨折和青枝骨折

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与筋膜或骨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骨折处创伤可由刀伤枪伤由外向内形成,也可由骨折端刺破皮肤或黏膜从内向外形成

延迟愈合:是指骨折经过治疗,超过通畅愈合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为4-8个月),骨折断端仍未出现骨折连接。X线片显示骨折端骨痂少,多为云雾状排列紊乱的刺激性骨痂。轻度脱钙,骨折线仍明显,但无骨硬化表现。

彻底结核病灶清除术 在抗痨药物支持下,通过适当的手术入路进入病灶,清除脓液;肉芽组织;干酪样物质;死骨及坏死的软骨或椎间盘组织;空洞、硬化壁、病变性骨桥。骨筋膜室综合征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晚期发生5P征:疼痛到无痛、苍白、麻痹、感觉异常、无脉。

脊髓震荡:脊髓遭受强烈震荡后,暂时性功能抑制,脊髓功能处于生理停滞状态,发生传导障碍。脊髓神经细胞结构正常,无形态学改变,伤后立即发生驰缓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可为不完全性,即使表现为完全性者,数小时至2-3周感觉运动开始恢复,最后可完全恢复;组织形态学无病理改变。不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Dugas征(搭肩试验)阳性:将患者肘部紧贴胸壁时,手掌搭不到健侧肩部,或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无法贴近胸壁。骨折不愈合:骨折经过治疗,超过一般愈合时间,且经再度延长治疗时间,仍达不到骨性愈合;X线示:骨折端萎缩光滑、髓腔被致密的硬化骨封闭;临床上出现假关节活动。骨折畸形愈合:即骨折愈合后其位置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存在成角、旋转、或重叠畸

Colles骨折: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多为腕关节处于背伸位,手掌着地、前臂旋前时受伤。Smith骨折:桡骨远端屈曲型骨折,常由于跌倒时,腕关节屈曲、手背着地受伤引起。也可由腕背部受到直接暴力打击发生。

Barton’s 骨折: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是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在腕背伸、前臂旋前位跌到,手掌着地,暴力通过腕骨传导,撞击桡骨关节背侧发生骨折,腕关节也随之而向背侧移位。

颈干角:股骨颈的长轴线与股骨干纵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10—140°,平均127°。若颈干角>127°,为髋外翻;<127°,为髋内翻。

前倾角:矢状面上,股骨颈的长轴与股骨干的额状面形成一个角度,为前倾角,成人为12-15°。

Bryant三角:平卧位,由髂前上嵴向水平画垂线,再由大转子与髂前上嵴的垂线画水平线,连接大转子与髂前上嵴,即构成Bryant三角;股骨颈骨折时,此三角底边较健侧缩短。Nelaton线:在侧卧并半屈髋,由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之间画线。正常情况下,大转子在此线上,若大转子超过此线之上,表明大转子有向上移位。

Shoemaker线:平卧位,大转子与髂前上嵴的连线;正常情况下,该线在脐或脐以上,如该线在脐以下,表明大转子上移。

Finkelstein Sign(握拳尺偏试验)阳性,握拳尺偏腕关节时,桡骨茎突处出现疼痛。

网球肘: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时肘关节外侧前臂伸肌起点处肌腱发炎疼痛。疼痛的产生是由于前臂伸肌重复用力引起的慢性撕拉伤造成的。患者会在用力抓握或提举物体时感到患部疼痛。

肌腱牵拉试验(Mill’s sign)阳性。伸肘、握掌、屈腕,前臂旋前,出现肘外侧疼痛即为阳性。

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表现的一组症状和体征。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木工、厨工、家庭主妇常常得病。

Tinel 征叩击试验: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较髓鞘再生快,神经轴突外露,外界叩击可引起疼痛、放射痛和触电感的过敏现象。沿修复的神经干部位,到达神经轴突再生的前端为止出现上述感觉,即为阳性,表明神经再生的到达部位。本实验可以帮助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了解神经修复后再生神经纤维的生长情况。

屈腕试验(Phalen征):屈肘、前臂上举,双腕同时屈曲90°,1分钟内患侧即会诱发出正中神经刺激症状,阳性率70%左右。

肘管综合征 尺神经在肘部尺神经沟内因慢性损伤而产生的症状和体征。Tinel征阳性,Froment征阳性。

旋后肌综合症 桡神经深支(骨间背神经)在旋后肌腱弓被卡压,使前臂伸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 是坐骨神经在臀部受到卡压得一种综合征,在下肢神经慢性损伤中最为多见。

onion-skinning:多见于尤因肉瘤,若骨膜的掀起为阶段性,可形成同心圆或板层状排列的骨沉积,X线平片表现为“葱皮现象”

sunburst:若恶性肿瘤生长迅速,超出骨皮质范围,同时血管随之长入,肿瘤骨与反应骨沿放射状血管方向沉积,表现为“日光射线”形态。

冷脓肿:骨结核时病变常累及周围软组织,引起干酪样坏死和结核性肉芽组织形成,坏死物液化后在骨旁形成结核性“脓肿”,局部无红、热、痛。

Jefferson骨折:即寰椎的前后弓双侧骨折,X线平片上很难发现骨折线。

爆裂性骨折:下颈椎(C3~C7)椎体粉碎性骨折,X线平片和CT片上表现为椎体前后径和横径均增加,两侧椎弓跟距离加宽,椎体高度减小,四肢瘫痪率80%。

缢死者骨折(Hangman’s fracture):损伤的暴力来自颏部,使颈椎过度仰伸,在枢椎的后半部形成强大的剪切力量,致枢椎的椎弓发生垂直状骨折。

Chance骨折:经椎体、椎弓、及棘突的横向骨折,也可以是前后纵韧带-椎间盘-后柱韧带部分的损伤。

脊髓半切综合征:又称为Brown-Sequard综合征。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的运动及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觉和温觉消失。

完全性脊髓损伤:脊髓实质完全性横贯性损害,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完全丧失。

Patrick test/“4”字试验:患侧下肢外展、外旋、并屈膝屈髋、将外踝放置于健侧肢体髌骨上方,作一“4”字,检查者用手下压其患侧膝部,若患髋出现疼痛而且膝部不能接触床面即为阳性。常见与骶髂关节或股骨头有病变。应力骨折(stress fracture):一种过度使用造成的骨 骼损伤,当肌肉过度使用疲劳后,不能及时吸收反复碰撞所产生的震动,将应力传导至骨骼,可引起小的骨裂或骨折。

第二篇:药用植物学名解

器官:植物体上具有一定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执行一定生理机能的部分。

直根系:主根发达,主根和侧根的界限非常明显的根系。

宿存萼:开花后萼片不脱落,直到果实成熟,花萼仍然留存的,称宿存萼。

冠毛:菊科植物的花萼常呈毛状,称冠毛。

胎座:胚珠在子房内着生的位置。

双受精:一个精子和卵结合形成二倍体的受精卵以后发育成种子的胚,另外一个精子和第二个极苞结合或与一个次生核结合,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以后发育成胚乳,这一过程成为双受精,为被子植物所特有。

真果:纯粹由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

假果:除子房外,还有花的其他部分参加形成的果实。

假种皮:由株柄或胎座延伸发育而成的,包在种子的外面的肉质或膜质的结构称假种皮。原生质体:细胞内有生命活性物质的总称。

纹孔:细胞壁形成时,次生壁在初生壁上不是均匀的增厚,为增厚的部分形成凹陷,称纹孔。皮孔:位于气孔内方的木栓形成层向外分生许多排列疏松的类圆形薄壁组织,将表皮突破形成许多裂缝状的小孔称皮孔,是植物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胞间连丝:细胞间有许多纤细的原生质丝,穿过细胞壁上的微细孔眼或纹孔彼此联系着,这种原生质丝叫胞间连丝,是细胞的正常通道,保持细胞间生理上有机的联系。

组织:许多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机能相同而又紧密联系的细胞所组成的细胞群。维管束:主要由木质部和韧皮部所组成的束状结构,贯穿于植物体的各种器官内,彼此相连形成一个输导系统,同时对植物器官起着支持作用。

辐射性维管束: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形成一圈。

凯氏带: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等内皮层细胞的部分初生壁上,常有栓质化和木质化增厚成带状的壁结构,环绕在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成一整圈,称凯氏带。

根皮:植物学上(狭义的)根皮是指周皮这部分,而药材中的根茎类药材是指形成层以外的部分,主要包括韧皮部和周皮。

年轮:形成层的分裂活动受季节影响,不同季节形成的次生木质部在形态上出现差异,在木本植物茎横切面上呈同心圆环纹,每一个环是一个年轮,代表一年,包括秋材和春材。树皮:狭义的仅指木栓层及其处方的枯死部分,即落皮层,广义的是指形成层以外的所有组织。

等叶面:叶的上下两面在外部形态上和内部构造上无明显区别的,即叶的上下两面都有气孔和栅栏组织。

复合中层:具有次生壁的细胞其初生壁显得很薄,并且两相邻细胞的初生壁和它们之间的胞间层三者已形成一种整体似的结构,称之为复合中层。

原分生组织:由种子的胚保留下来的位于根、茎最先端的一团原始细胞所组成。

染色体: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物质形成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棒状小体,染色体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是遗传的主要基础物质。

二倍体:细胞内仅含有二组染色体的个体。

运动细胞:又名泡状细胞,是一些禾木科植物叶的上表皮的一些特殊大型的薄壁细胞。孔下室:叶肉组织在上下表皮气孔处的较大的细胞间隙,与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间隙相连,有利于内外气体交换。

子实体:高等真菌在生殖时期形成一定的形状和结构,能产生孢子的菌丝体。

外始式:分化成熟的顺序自外向内的向心分布。

第三篇:内科学名解

非张力气胸:闭合性气胸和交通性气胸合称。

Ⅱ型呼吸衰竭:由于通气不足如COPD引起的高碳酸性呼衰,低氧血症伴有高碳酸血症,PO2<60,PCO2>50。3.张力性气胸:胸膜破口形成单向活瓣,吸气时空气进入而呼气时不能排出,内压持续增高,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抽气后胸膜内压迅速增高。

4.Chronic obstrctibe pulmonany disease(COPD):一组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包扩慢支及慢性肺气肿。

5.支气管哮喘:由多种细胞核细胞组分参与的引起气道高反应性相关并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的气道慢性反应性疾病。多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7.闭合性气胸:胸膜破裂口较小,随肺萎缩而闭合,空气不再继续进入胸膜腔,胸膜腔内压接近或略超过大气压,抽气后压力下降而不复升。

高血压脑病 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由于过高的血压突破了脑血流的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血流灌注过多引起脑水肿。临床表现以脑病的症状与体征为特点,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甚至昏迷、局灶性或全身抽搐。

Angina Pectoris心绞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或因冠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及左上肢。

Sick Sinus Syndrome病窦综合征 由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多种表现。患者可在不同时间同时出现一种以上的心律失常。病窦综合征经常同时合并心房自律性异常。部分患者同时有房室传导功能障碍。Cardiac aneurysm心室壁瘤主要见于左心室,发生率5%-20%。体检可发见左侧心界扩大,心脏搏动范围较广,可有收缩期杂音。瘤内发生附壁血栓是,心音减弱。心电图ST段持续抬高。X线、摄影、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心脏血池显像及坐室造影可见局部心缘突出,搏动减弱或有反常搏动。

Postinfartion syndrome 梗死后综合征 于MI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能为机体对坏坏死物质的过敏反应。

急进型高血压 病情急骤发展,舒张压持续》=130mmg,并有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乳头水肿,肾脏损害突出,持续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病情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有效降压治疗,预后很差,常死于肾衰竭、脑卒中或心力衰竭。病理上以肾小动脉纤维样坏死为特征。

7.心力衰竭 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由于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和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

8.舒张性心力衰竭 可见于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心功能的早期或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等、心肌病,当收缩期射血功能尚未明显降低,而因舒张功能障碍而致左室充盈压升高导致肺的循环淤血。复合性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的溃疡。

2.Hepatic encephalopathy 肝性脑病:又称肝性昏迷,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症,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3.Hypertensive crisis 高血压危象:因紧张、疲劳、寒冷、嗜铬细胞瘤发作、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脏器血液供应而产生危急症状。

4.脾功能亢进:一种综合症,临床表现为脾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相应增生,骨髓造血呈相应增生状态,可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类,脾切除后症状缓解。

5.Jaundice 黄疸: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粘膜、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6.多发性消化性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溃疡并存。

7.功能性消化不良:指具有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之一种或多种,可同时存在上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8.Grey-Turner征及Cullen征: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因胰酶、坏死组织及出血沿腹膜间隙与肌层渗入腹壁下,致两侧肋腹部皮肤呈暗灰蓝色。

9.Stomal ulcer:吻合口溃疡:是指胃空肠吻合术后,在吻合口或某附近粘膜发生溃疡,又称复发性消化性溃疡。IgA肾病: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病。患者常在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后发病或出现肉眼血尿。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 HRS发生在严重肝病基础上的肾衰竭,肾脏本身并无器质性损害,主要见于伴有腹水的晚期肝硬化或急性肝功能衰竭。

糖尿病肾病:长期糖尿病引起的肾损害,早期以高灌注为特点,病理以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型为最特异性病理类型。Nephrotic syndrome肾病综合征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每日>3.5g/1.73m2体表面积)、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伴或不伴有高脂血症诊断标准应为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

Pyelonephritis肾盂肾炎,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在肾盂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感染,为上尿路感染。少尿:每24小时尿量小于400ml或者每小时尿量少于17毫升为少尿。

类白血病反应:类白血病反应是某种因素刺激机体的造血组织而引起的某种细胞增多或左移反应,似-现象,是继发于感染 恶性肿瘤 中毒 大出血 急性溶血 严重创伤等多种疾病的一种综合征。

贫血:指循环血液单位容积内红细胞 血红蛋白 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同年龄的同性别正常人的最低值。

4.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紫癜、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可同时伴发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及其他过敏表现。

5、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在成人低于2.0×109/L时,在儿童≥10岁低于1.8×109/L或<10岁低于1.5×109/L时,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严重者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甲状腺危象:系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严重表现,为一少见但可危及生命的情况,通常见于严重的、病程长且近期有明显恶化者,并常由并存的其他疾病所诱发。

甲亢性心脏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引起甲状腺素分泌,促进心肌蛋白质合成,增加Na+-K+-ATP酶、Ca2+-ATP酶、肌球蛋白ATP酶活性,从而增强增多心肌收缩和心脏搏出量,静息心率加快,心室肥大的心脏疾病。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糖尿病糖代谢异常为主因所致的肾小球硬化,并伴尿蛋白含量超过正常,称为糖尿病肾病。

Cushing Syndrome:库欣综合征,为各种病因造成肾上腺分泌过多的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所致病症的总称。浸润性突眼:Graves病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眼征,眼内异物感、胀痛、畏光、流泪、复视、斜视、视力下降,检查可见突眼(眼球凸出度超过正常值上限4mm,欧洲人群的正常值上限是>14mm),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水肿,眼球活动受限,严重者眼球固定,眼睑闭合不全、角膜外露而发生角膜溃疡、全眼炎,甚至失明。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当胰岛素依赖型(1型)患者胰岛素治疗中断或用量不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患者遭受各种应激时,糖尿病代谢紊乱发展到严重阶段,脂肪分解加速,酮体生成增多、增快,当超过体内各组织所能利用的限度和经肾脏随尿排出酮尿的速度时,血中酮体就在体内积聚起来,产生酮血症。酮尿、酮血症统称为酮症。当在体内积聚过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风湿性疾病:是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经等在内的一组疾病,其病因可以是免疫、感染、代谢、内分泌、退行、地理环境、遗传、肿瘤等,可以是周身、系统性也可以是局限性的,可以是器质性的,也可以是功能、神经性的。包括各种关节炎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风湿性疾病并不局限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2.Hepatic encephalopathy肝性脑病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其主要表现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3.Jaundice黄疸 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增高致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血清胆红素1.7~17.1umol/l胆红素于17.1~34.2umol/l临床不易察觉称隐形黄疸,超过34.2umol/l称为黄疸。1.多发性消化性溃疡 :如果在胃或十二指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溃疡称之为多发性溃疡。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并发症。是血糖急剧升高引起的胰岛素的严重不足激发的酸中毒。3.张力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又称高压性气胸,常见于较大肺气泡的破裂或较大较深的肺裂伤或支气管破裂,其裂口与胸膜腔相通,且形成活瓣。故吸气时空气从裂口进入胸膜腔内,而呼气时活瓣关闭,不能让腔内空气回入气道排出。如此,胸膜腔内空气不断增多,压力不断升高,压迫伤仍肺使之逐渐萎陷,并将纵隔推向健侧,挤压健侧肺,产生呼吸和循环功能的严重障碍。

Anemia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一般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 Hb<120 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 g/L,孕妇Hb<100 g/L,就是贫血。

5、Sick Sinus Syndrome:病窦综合症由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病变引起窦房结起搏功能和(或窦房传导障碍,从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和临床症状。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即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状态。

骨髓增生性疾病:一组造血干细胞肿瘤增生性疾病,在骨髓细胞普遍增生的基础上有一个系列细胞尤其突出,呈持续不断的过度增殖。

蛋白尿Proteinuria: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

早期胃癌:癌组织浸润仅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者均属早期胃癌,判断早期胃癌的标准不是其面积的大小和是否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而是其深度。

Acute coronary syndrome: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其中AMI又分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

第四篇: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

重庆医科大学原名重庆医学院,根据中央部署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而成,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为现名,曾先后隶属于卫生部、四川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历经近五十年的建设和发展,重庆医科大学已成为一所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以医科为主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

基本概况

学校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学校已在重庆市大学城征地153.4万平方米,拟于2005年投入使用。教学、科研、医疗设备总值41061万元,藏书57万册。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院、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儿科学院、中医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和人文社会学院等7个学院和14个系(部)。设置本科专业15个: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儿科医学方向)、临床医学(生殖医学方向)、医学检验学、预防医学、药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生物医学工程、英语(医学英语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卫生方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方向)、护理学和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1997年经教育部批准招收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本-硕连读),迄今已七届。

学校有附属医院4所(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儿童医院、附属口腔医院),病床近2600张(年门诊量220万余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7万余人次);有非直管附属医院4所,教学及实习医院11所,形成比较完善的临床教学实践基地网络。

学校办学近五十年,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5000多名合格的医疗卫生人才。目前,学校面向1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生源丰富,临床医学、儿科医学、医学检验、药学、口腔医学纳入重点批次录取。在校学生7493人(不含校外办学点学生数),其中博士生255人,硕士生1013人,普通本科生4653人;普通专科生140人;应用技术学生912人;成教学生911人;留学生59人。学校现有在职职工4317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22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等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28人;讲师、主治医师等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339人。有100余名专家教授分别担任多种统编教材的主编、编委以及国家、省、市各级学术团体负责人;有103名专家、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3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教师9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7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基金、青年教师奖基金资助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37人,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6人,首批“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教师37人;重庆医科大学“跨世纪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1人。

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在全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授予权。1995年经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我校建成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我校自行审批博士研究生导师。目前,学校有硕士学位授权点4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其中2个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博士生导师111名。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市级重点学科2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有市级、校级研究所10个,研究室(中心)20个;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7个,重庆市医学重点实验室6个;现有重庆市重点建设课程14门;重庆市临床研究中心(所)48个;我校基础课实验室(15个)全部通过重庆市按国家教育部标准评估的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合格实验室验收。

2000年以来,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重庆市教学成果奖八项(每四年评选一次),同年我校教务处被评为“全国100个优秀教务处”之一。我校连续四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青年志愿者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六五”至“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新药基金项目、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项目等高层次科技项目,同时还承担有国际合作项目的研究。2000年以来,执行各级科研项目1228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3734篇。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中心关于2001年论文检索结果的分析报告,学校在国内重要期刊发表论文排序居全国各类高校第44位。自1978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及部、委、省等各级科技成果奖46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等各类专利23项。2001年我校科研处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100所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奖。

学校出版的《重庆医科大学学报》、《中华肝脏病杂志》、《临床超声医学杂志》、《儿科药学杂志》和《医学教育探索》等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我校研制的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超声聚焦刀)属世界首创,是我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仪器,2000年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现已实现产业化,该设备已出口亚洲、欧洲,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共选派1000余人次赴美、英、加、日、俄、法、德、澳、荷兰、瑞士等国家及香港地区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交流;邀请了272批800余人次的外国专家教授来校讲学访问;聘请了53位来自美、英、法、日、加、澳等国及香港地区的医学专家为我校客座教授。先后有65名来自美、加、澳、日等国的语言专家为我校外语教师。

学校秉承上海第一医学院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严谨治学的学风,以“严谨、求实、勤奋、进取”为校训,在规模适度发展的基础上,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走内涵发展的道路,集中力量加快队伍建设,进一步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一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为把我校建设成国内一流的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院系设置

基础医学院、管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医学检验系、药学系、外语系、生物医学工程系、护理系、麻醉学系、医学影像系、体育工作部、应用技术学院、中医药学院、临床医学等

专业设置

临床医学(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临床医学、中医学(康复治疗方向)、临床医学(儿科医学方向)、针灸推拿学、临床医学(救援医学方向)、中药学、临床医学(生殖医学方向)、中药学(中药制药方向)、临床医学(老年医学方向)、生物医学工程(医疗器械方向)、临床医学(心理卫生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药卫生方向)、口腔医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医学检验、公共事业管理(医事法律方向)、药学、护理学、药学(临床药学方向)、英语(医学英语方向)、预防医学、医学检验(生物医学技术方向)、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方向)、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预防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方向)、护理学(护理应用技术方向)、麻醉学、护理学(涉外护理方向)、医学影像学、中药学(中药制剂方向)等

学校类型:医药

参考类型:医学类、研教型 本科学科范围:医学、工学、文学、管理学。

2006年,重庆医科大学以8.90分在全国605所本科大学中位居第132名;其中人才培养总分第196名;科学研究总分第99名。

重庆医科大学自然科学总分列全国高校第84名。在自然科学的4个学科门中,医学第21名;重庆医科大学没有理学、农学本科专业。

重庆医科大学社会科学的7个学科门中,没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本科专业。

国家重点学科

内科学(传染病)、儿科学、临床检验诊断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

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

博士点

病原生物学、药理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

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

硕士点

思想政治教育、动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医临床基础、针灸推拿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专业学位点

口腔医学硕士、临床医学博士

重点实验室

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实验室、儿科医学实验室、临床检验诊断学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生物化学和分子药理学实验室

招生章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为更好的贯彻实施阳光工程,实现依法治招,保证我校招生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章程。

第一条 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全称:重庆医科大学(ChongqingUniversityofMedicalSciences)主管部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办学性质:公办

学校代码:10631(国际码)

学校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

邮政编码:400016学校网址:www.teniu.cc 招办电话(传真):023-68485358 第二条 录取原则

1、学校按“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录取考生。

2、按志愿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第一志愿的上线考生;若第一志愿生源不足,将录取非第一志愿上线考生,直至计划完成。

3、严格执行各省(市、自治区)招办制定的招生政策,在确定录取时,承认各省(市、区)招办的加分、降分。考生的录取专业以分数优先的原则按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并结合德智体综合情况录取;本科考生单科成绩原则上应达到及格水平。对加、降分考生进行专业安排时以原始成绩计。若专业计划已满,考生又不愿服从专业调配则退档。

4、投向各省的七年制本硕连读招生计划为意向性计划,学校将根据生源实际情况进行部分调整。

5、我校英语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它专业不限外语应试语种,但新生入学后,外语教学为英语;我校所有专业男女生比例不限。

6、我校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口腔专业不招“左利手”(俗称“左撇子”);护理学考生身高不低于155厘米。其它体检项目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第三条 生源范围:

经教育部、重庆市教委批准,今年我校面向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山东、吉林、河南、河北、新疆、安徽、山西、陕西、宁夏、海南、辽宁、甘肃等24省(市、自治区)招生。

第四条 收费标准:

1、学费:5000-8000元/年,按不同专业和层次收费,七年制学生第一学年收费分别按联合办学大学收费标准执行。

2、住宿费:按不同的住宿规格收取,其标准在500元/年/人-1200元/年/人之间。

3、以上收费标准若有变动,以当年重庆市公布的收费标准为准。第五条 录取结果公布渠道:网上查询网址www.teniu.cc。

考生问答 问:你校对体检标准有何特殊要求? 答:我校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学校将对录取后的新生进行入学体检,凡不合格者和弄虚作假者均取消入学资格。

问:何为临床医学七年制本科?与五年制有何区别?如何填报志愿? 答:我校招收的七年制本科生是按照“七年一贯、本硕融通”模式,培养达到硕士水平的高级临床医师和高级医学科技人才,由我校与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综合性大学联合培养。在综合性大学学习自然、人文、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程,在重医大学习医学基础和专业理论及实践技能,毕业时颁发两个毕业证(本科、研究生)和两个学位证(学士、硕士)。填报志愿时,七年制与五年制作为不同专业志愿同时填报在学校志愿栏,按分数优先的原则,先录七年制,后录五年制,若七年制作为第一专业志愿未被录取,不影响五年制录取。

问:什么是应用技术本科? 答:应用技术本科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性本科人才的一种本科教育模式。应用技术本科学生修完相应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门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学校发给普通本科毕业证书,毕业生满足学位基本要求者,由学校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

问:你校研究生招生情况如何?

答:我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1个,覆盖多数本科专业。设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学校对本科毕业生中,德、智、体全面发展,成绩优异者,可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问:你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如何?

答:目前,毕业生就业实行的是“国家宏观调控、各级政府和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我校历来重视学生的招生、培养、就业工作,各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高,适应社会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青睐。现在,以学校为主体的就业市场已初步形成,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用人单位到校招聘人才,许多专业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

问:今年你校那些专业招收文科考生?

答:今年我校的本科专业中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医事法律方向)、英语(医学英语方向)专业实行文理兼收;专科专业中护理学实行文理兼收。详见各省招生计划。

问:设置的奖贷学金

答:(1)优秀学生奖学金;(2)国学助学金;个人或集团公司在学校设立的助学金;(3)国家助学贷款;(4)开通了“绿色通道”,保证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不因生活贫困而辍学。

联系方式

址: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 邮

编:400016 电

话:023-68485358 网

址:www.teniu.cc

第五篇:生物药剂学名解

第一章

1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药物的体内过程:

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分布(Distribution):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代谢(Motabolism):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

排泄(Excre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转运(transport):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为转运。

处置(disposition):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称为处置。

消除(elimination):代谢与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称为消除。

第二章

1药物跨膜转运:药物通过生物膜(或细胞膜)的现象。

2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 存在于膜两侧的药物服从浓度梯度,即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分为单纯扩散和膜孔转运两种形式。

3膜孔转运:在胃肠道上皮细胞膜上有0.4-0.8nm大小的微孔,这些贯穿细胞膜且充满水的微孔是水溶性小分子药物的吸收途径。

4易化扩散:某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膜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的过程。

5主动转运: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的作用,药物从较低浓度向高浓度侧的转运。

6膜动转运(membrane mobile transport):对于大分子物质或者颗粒状物质的转运通常需要膜主动变形将物质或药物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

7胃排空:胃内容物从胃幽门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

8血浆蛋白结合:进入血液的药物,一部分在血液中呈非结合的游离状态存在,一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成结合型药物,暂时失去活性,“储存”于血液中,不能向组织器官内转运。

第三章

1蓄积: 当长期连续用药时,在机体的某些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有逐渐升高的趋势。

2表观分布容积V:用来描述药物在体内分布状况的重要参数,是将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与体内药量联系起来的比例常数。

3血脑屏障:脑组织对外来物质有选择的摄取的能力称为血脑屏障。

4多晶型:化学结构相同的药物,由于结晶条件不同,可得到数种晶格排列不同非晶型,这种现象称为多晶型。

第四章

1首过效应:在肝药酶作用下,药物可产生转化而使药物进入体循环前降解或失活,这种作用称为肝首过效应。肝肠循环: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被重新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的现象。3酶诱导作用:药物代谢被酶促进的现象。

4酶抑制作用:药物代谢被酶减慢的现象。

5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三种,通常是脂溶性药物通过反应生成极性基团。

6第二相反应:即结合反应,通常是药物或第一相反应生成的代谢产物结构中的极性基团,与体内内源性物质反应生成结合物。

7前体药物:有一些药物本身没有药理活性,在体内经过代谢后产生有活性的代谢产物。

8双峰现象:某些药物因肝肠循环可出现第二个血药浓度高峰,称为双峰现象。

第五章及往后章节

1清除率:整个机体或机体内某些消除器官组织在单位时间内能清除掉相当于多少体积的流经血液中的药物,即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消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

2肾清除率: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以分钟计),肾能使多少容积血浆(通常以毫升计)中的药物清除出去的能力 3 生物半衰期:药物在体内的药物量或血药浓度通过各种途径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4隔室模型:将整个集体按动力学特性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隔室,把这些隔室串联起来构成一种足以反映药物动力学特征的模型,称为隔室模型。

5药物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研究药物通过各种途径给药后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量变规律的学科,致力于用数学表达式阐明不同部位药物浓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6波动度: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之差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的比值。

7生物等效性: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给予相同的剂量,其吸收速度与程度没有明显差别。

8二室模型:从速度论的观点将机体划分为药物分布均匀程度不同的两个独立系统。一般将血流丰富及药物能瞬时达到分不平衡的部分如心肝脾肺肾,划分为一个隔室,成为中央室,降血流相对供应少,药物分布达到血液平衡较长时间的部分划分为周边室。

9生物利用度(Bioacailability,BA):是指剂型中的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10蓄积因子:系指稳态血药浓度与第一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的比值,以R表示。

11稳态血药浓度:药物进入体内的速率等于从体内消除的速率时的血药浓度。

12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当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在一个剂量间隔时间内,AUC除以时间间隔τ所得的商称为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13负荷剂量:为尽快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在静脉滴注前或重复给药的首次给一个较大的剂量使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治疗浓度。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