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又是一年桂花飘香的季节
【导读】又是一年丹桂飘香时,立于桂树前,我不禁深呼吸,让那暗浮的幽香一丝一丝直沁心脾,一缕一缕直钻肺腑,让清清甜甜的气息充盈在我的心灵。几多怀想,几多感慨。
朋友!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样的季节里,你走到哪里,应该都是美好的!抬头仰望天空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桂花的芬芳,低头深思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失落在地上的桂花(叶)仍在尽情舞动!香气浓郁的花或清或浓,不能两兼’。然而,桂花却具有清浓两兼的特点,它清芬袭人,浓香远逸,它那独特的带有一丝甜蜜的幽香,总能把人带到美妙的世界。满树金红细小的花儿,点缀着红叶娇艳的季节。更有那浓郁的芳香,一味恼人香袭人心怀,沁人肺腑。又在芳香中带有一丝甜意,使人久闻不厌&&
又是一年桂花飘香的季节,在昆阳这个小城里,今年的桂花遍地开放着,间杂着金桂银桂又开花了.小区里到处都弥漫着桂花那浓浓的桂香味,通过窗帘进来,那幽幽的香味,在房间里来回的飘荡着,暗香浮动,若有若无,飘渺在呼吸里,当你刻意吸入鼻间,却柔柔地散掉了,象偶尔的梦境里的惊醒,丝丝留恋,在空寂的屋檐下流连往返。秋意渐浓,而桂花却开的如此灿烂,如此心花怒放,走在幽静的石子路上,风儿拂过,浓郁的芳香沁人心脾,让人几乎醉倒,站在树下,沐浴着芬芳,久久不忍离去。偶有桂花瓣儿轻轻地洒落,落于我的身上,我的肩头,我的发际,我伸出双手,让它落于我的掌心,我便握住了一缕缕的芳香&&
古人有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不经意间又闻到渺渺飘来的桂花香,渗透着秋天特有的清爽,花香袭人,使人流连忘返。我喜爱桂花,因为她总是伴着秋天快要凉透了的时节而来,而这种秋的凉意恰也稀释了桂香的热度与浓腻,有一种超脱而又不避世的味道。
这个城市再也见不到炊烟,再也听不到小溪叮咚了。只有嗅到桂花的香味.此刻,五彩斑斓的憧憬便开始在这片繁华的躁动里起飞。啊!丹桂飘香时&&沁人心脾的清香。桂花没有玫瑰那般妖艳,不如百合那样脱俗,也不能与梅花争霜雪傲立,只是默默地绽放,悄悄散发着她那怡人的清香。那么清纯,多么迷人!如一曲绝无仅有的音乐在我心中轻唱。
我回忆起我中学语文的老师,她脸上挂着笑,似桂花般流溢着美的气质。她开始用平凡在课堂这片天地里谱写一段绝唱。一米六多的身材,一双纤柔的巧手,一颗善良的心驾驭一副以德育人、以理服人的犁耙犁出了泥土的清香。她用耐心、爱心,用她的渊博学识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活跃氛围的渠道。她用朴实的一举一动撒播着一地的芬芳,她的双眸如秋风般奇妙,将桂花的缕缕清香编成了一首永不荒芜的恋歌。她的眼睛如清泉般荡漾着她的美丽与善良&&
那时她教了8个班的语文。她还经常帮助一些贫苦学子的困难,学生有什么困难,她总是想尽办法资助,帮她修改文字,还提了好多的衣服鞋袜支援,甚至于还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拿出来一部分来资助贫寒的学生&&真感人!
如今的桂树,桂花似无形的纹路开放了,开放在我的心坎里,开放在人们的双手间,开放在用犁铧的形式翻开的一页页泥土里&&桂花是寂寞的。她没有高大伟岸的身躯,也没有过于招摇的柔姿,更没有硕大艳丽的花朵。不开花时,无人为她而因此驻足,除了园丁,甚至很少有人意识到她的存在。因为她那时实在太普通了。
桂花又是幸福的!因为她会用积聚了一年的力量,在某一天向人诉说,过来吧!给你一份惊喜,给你一份甜蜜,给你一份温馨,给你一份陶醉。尽管她那一朵朵细小的如同米粒般的花,只有区区四个花瓣,尽管她还害羞似地把花朵藏在叶片下面,但散发出的阵阵花香却会使人如同着了魔似地把脚步留住。我们开始感受着一种生命苏醒的悸动,开始感受着希望腾飞的气势,开始感受着追求的开阔&&桂花是香料科的植物,能提神清脑。桂花煎汤可以化痰散瘀。没想到,这平凡的桂花是个宝啊!这让我们想到: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桂花正是以淡泊、雅致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想起了王维一句意境绝妙的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又是一年丹桂飘香时,立于桂树前,我不禁深呼吸,让那暗浮的幽香一丝一丝直沁心脾,一缕一缕直钻肺腑,让清清甜甜的气息充盈在我的心灵。几多怀想,几多感慨。桂花香浓不会老,佳人俏丽化星光。如有星星的夜晚我们便能默守住您的芳容,用心灵与你对话。月明之夜,月随桂树的清香会随月光水一样泻下来,与您的柔香掺和成一个梦境,悄悄融入每一颗怀想的心,化为慰藉与激励。
透过窗台的桂花,花开得开得密密匝匝,空气里弥漫着清冽芳香的气味,桂花树长得茂密又厚实,乱糟糟的花瓣闲闲地落一地。我的思绪也随着那些花瓣的闲落而飘向远方。当今是一个充满流行和时尚的世界,人在生活的压力下容易患上浮躁的气病。人生在世,富贵和贫穷是个变数,不由人掌控,但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是高品位还是低品位,是雅还是俗,完全可以由心性决定。看到身边的朋友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承受了太多的物欲之重,他们很少有闲情醉倒在温热的茶香中,沉浸在古诗的清雅间,诉说万千风清,百转衷肠了。
当华灯初上,昆阳天空升起一轮皓洁的明月。小区内;小桥流水环绕亭台楼阁,彩云追月伴着潺潺水声,远去山朦胧水朦胧,秋虫在呢哝。仿佛坐在天台上,两江秋月相和,江面无风境未磨。有韵律地舞动,将秋的夜空装扮得绚丽多彩。月在璀璨星光,云蒸霞蔚,玉树琼花,亭台楼阁中而生,船在仙鹤引领流水潺潺里划水而来。
第二篇:又是一年离别的季节
又是一年离别的季节——六月
六月,一个离别的季节、一个令人充满遐想与回忆的季节。
——题记
六月,忙碌的六月、东奔西跑的六月、让人忧愁让人欢乐的六月。对于毕业的人来说是个伤感凄美、离别再见的季节,对于刚刚迈入高中校门的学子来说又是个缤纷多彩、播种萌芽的季节。
中考前,那些曾经还很幼稚的我们;中考前,那些曾经热血拼搏的我们;中考前,那些渐渐成熟的我们。毕业了!一年前也是在这个离别季......或许两年后的六月,我们又会经历这样苦涩的离别。
再见了,朋友!终究会是舍不得陪伴了我们几年的好友,舍不得那些属于我们平日生活里的记忆,总是希望还能延续下去,总是到了即将离别的时刻,才发现有那么多说不完的话。我们曾经一起疯狂过,一起唱歌,一起过生日,烦恼时,我们一起度过;快乐时,我们一起分享。朋友们,我们就是一群傻子,在那傻傻的时光里,傻傻的欢笑着。毕业、离别、祝福、回忆......我们曾经快乐的在一起!
再见了,老师!总是想早早的摆脱掉老师的各种唠叨,总是想摆脱掉各种烦人的作业。可是当我们即将与老师说再见的时候,我们却流下了眼泪,方才知道,老师也有可爱的时候,也有慈爱的时候;方才记起,老师原来不只有严肃的一面。鲜花、热泪、感恩、不舍......其实,师生也是好朋友!
再见了,学校!学校,就是宁可自己说它不好一万遍,也不愿别人说它不好一遍。那是个陪伴我们三年的时光,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地
方;那是个经常被我们嫌弃学校食堂,却依旧还记得它那似曾相识味道的地方;那是个为了未来和希望拼命奔跑在运动场上的地方;那是个可以实现我们理想的地方。带着依依的不舍、带着浓浓的依恋,再见了。
六月的夏天,这个离别的伤感像是墙外上潮湿的藤蔓,悄然爬满了。六月的夏天,这个让我们真正领略到什么是不舍,什么是离别的滋味的夏天。六月的夏天,这个野花开的茂盛,为中考、高考奋斗忙碌的夏天。
如果可以,如果真的可以,我希望这一刻可以永远定格在这里。真的很想让时间倒退,回到原来那个熟悉的校园,回到熟悉的朋友身边,让我们的笑容不会因为离别的伤感而不复存在。也许不会忘记曾经的六月,我们走了;如今的六月,我们依然不会停下追梦的脚步,我们走了。我想,如今的校园里会留下那缕夕阳,会留下那串脚印,会留下那抹黄昏......事物,我们无法选择;成长,我们无法预测;经历,我们无法忘记。该来的总是会来,该走的终究还是要走。
人生就是一次永无休止的旅途,开往未来的列车总是走走停停。现在,就让人生的列车再次出发,告别这个离别季!
第三篇:又是一年花开的季节(推荐)
又是一年花开的季节八年级三班姜薛宏岁月交迭,演绎着生活的橙黄橘绿,流苏绚烂,轻嗅,又是一年花开的季节。去年暮春,我患了一场重病,于是,我便远离喧嚣的城市,搬到乡下的奶奶家养病。我记得,那是自我上初中以来唯一不用写作业的一段时间。奶奶说:“别老窝在家里头,外面的**开了,出去溜溜吧。”“嗯,好。”我应了一声,便走出了家门。我心里很烦,很乱,就像一团团麻线绳把我整个人从头到脚缠了一遍。倒了八辈子血霉了,非得这么一种病,功课落下了不说,而且要吃那么难吃的药,还是激素类的。我越想越愤怒,抓起一把石头扔了出去,砸在樱桃树的树梢上,瞬时,樱花飘洒,温柔而又优雅地落地。唯美的樱花俘获了我正在发飙的心灵,使我安静下来。风摧,霜欺,雨抽,雾迷。它,是怎样熬过这恐怖的冬天的?展望四周,香樟浓郁的绿,野花纯洁的白,溪水越过小石,轻松的奔流。我想起我的过往,亦如它们,有过悲伤,有过忧虑,亦不失美好;有过失败,有过摔倒,亦不失希望;冬季苦苦的煎熬,就是为了迎接春季的阳光。从这小小的樱花中,我好象悟出了点什么。我比樱花拥有的更多:我有家人对我的爱,我有朋友对我的关心,我有一只忠诚陪伴我的小狗,有更温暖的环境,我还有什么可以埋怨?静静地,静静地,我想了很久,很久„„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听见奶奶在叫我。“你跑哪去了,差点找不着了!外面的花好看吧?闲着啊,多出来走走,整天呆在家里会长肉,你又不怕胖了是吧?今晚下面条,你说吃什么样的?炸酱?土豆„„”我一直沉默着,害怕一张口眼泪就会落下来。到家后,爷爷一看见我,老花镜都没来得及摘,高兴地说:“哎呀,回来啦!快来看看,我在这找到了关于你这病的偏方!”我抬头,看见了爷爷身旁厚厚的一摞书„„一周后,电话响了,是爸爸,“是小园吗,咱暑假出去旅游吧?**怎么样?”“**有什么好的,去桂林吧„„”电话那边隐隐传来妈妈的声音。“去哪都行!”我回答。之后,我笑了。永远也忘不了那个春天,荡漾着爱的气息。永远也忘不了那树樱花,伸展着美好的生命。难忘那时,阵阵甜美。
第四篇:又是桂花飘香季周记
周末回到老家,和母亲坐在家中。忽然听见屋后大树“哗哗”摇动,像大风吹过一样。
跑去一看,原来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站在桂花树下,正用力摇晃着树的一丛斜伸的枝干。桂花树下方的草地上,铺着一块很大的白布,随着桂花枝摇动,金黄的桂花如繁星点点坠落,很快白布上就铺上一层金黄色的花蕊。
微风吹来,风里弥漫着桂花的清香。一个六七岁左右的小女孩,仰着红扑扑的小脸,在树下快乐地拍着小手,嘴里嚷着“很快就有桂花糕吃了。”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那时母亲还年轻,每当桂花飘香的季节,母亲也会带着我和邻家的小姐姐一起去摇桂花树。每次摇桂花树前,母亲都会让我们沐浴更衣、梳洗得干干净净,像是举办一个神圣的仪式。
我们摇下半树的金黄桂花,大部分晒干了放入蜂蜜,用玻璃罐密封,十天左右桂花蜜露就可腌制成功。接下来,该是做桂花糕的时间了,母亲把细腻洁白的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倒入水,揉搓均匀,给我们每人分一个小团,揉成如乒乓球大小的圆团,然后用手拍扁,将桂花蜜露和芝麻酱各放入一小勺,再合拢搓圆拍扁,用大锅放到旺火上蒸熟。当锅盖被蒸汽吹得“噗噗”响,母亲给我和二哥每人挑上一个桂花糕。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桂花蜜露和芝麻馅滑入口中,桂花的清香、芝麻的浓香、蜂蜜的甜香一股脑地涌入,那一刻只想着再来一块。
桂花开放的日子里,另外的一种享受,就是母亲会在我们洗澡的水中撒上点点金黄的桂花。最平常的洗澡,因了桂花的清香,有了一种奢侈的感觉。桂花浴后,脚步轻盈,走路带过的风里都飘荡着桂花的清香。
在故乡,桂花是一种吉祥的象征。明朝年间,小镇上出了一位进士,据说进士家的外祖母在他孙儿出发应试前,从自家的后院里折了一支桂花给他。
长大以后,方才知道,在中国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盛行,蟾宫折桂便用来比喻考中进士。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先考中进士,他的堂弟后来考了第三名,白居易写诗祝贺“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
不仅中国,欧洲人也把桂花作为光荣、荣誉和胜利的象征。古希腊人把月桂树看成太阳神阿波罗的神木,用月桂树叶和橄榄枝编成精美的花冠,献给有才华的诗人和各种竞技比赛的优胜者。
第五篇:又是一年粽飘香
又是一年粽飘香
端午节来源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楚国大夫,是一位爱国忧民、励志革新的政治家,他满腔热血,励志通过革新强大楚国,统一中国。可是当政者听信谗言,他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屈原在流放中,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屈原空怀一腔报国之志,流放中眼见国破民苦而无力回天,痛不欲生,于同年五月初五抱巨石纵身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伤异常,前往汨罗江寻找屈原遗体,只找到了屈原的衣帽,百姓们在故乡修建了屈原的衣冠冢。为了纪念屈原,每年这一天当地百姓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同时做成各种粽子争相投往江中,以便让鱼龙虾蟹饱食了而不再吃屈原的尸身,从而演化成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盛传于祖国各地,然而由于我国各地各民族文化习俗的差异,端午节这天的传说版本也不尽相同,当天的活动更是五花八门,有赛龙舟、吃粽子、系五彩线、喝雄黄酒、悬艾草、配戴香包,在北方还要煮鸡蛋,热闹异常。当下,国家把端午节列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把这天也列入国家法定节日,我感到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保护,是全球炎黄子孙的翘首期盼。“端午节”所具有的浓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以及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的高风亮节和献身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拼搏奋斗。同学们,让我们牢记端午节所映射出的爱国情结,努力学习科
学文化知识,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能力,在祖国的发展创新大潮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传统文化和习俗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请保留此标记。)赛龙舟,有了端午节。
两千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农民,不仅免去了农业税,还有了粮食补帖.从农民的笑脸中,我们似乎可以想象伟大的诗人屈原若在,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政治昌明,祖国昌盛,一定会重写《离骚》将其诗句改为:“长欣喜以欢呼兮,兴民生之多光.”
祖国正向富强迈进,人民正向小康飞奔.欣逢这样的盛世,汨罗江不再呜咽,欢快地向前奔流着„„每到端午节,伟大的诗人屈原,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历史反思。
一般人认为端午节起源于伟大的爱过主义诗人屈原投江自尽,被后人所纪念,也有一些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自杀后,被吴王投入江中.总之,类似的传说五花八门,但最流行的说法是纪念屈原说了.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转载自本网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就拿我们宁波来说吧,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听老人说这样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还没等粽子出笼,馋嘴的我们早已掂起脚,准备大吃一场了。
您可以访问本网()查看更多与本文《端午节有感2篇》相关的文章。
上网查了资料才知道端午节是全年四大节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端午节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把五月端午节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