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



第一篇:丑陋

《丑陋的中国人》读有感

二十年前的书放到现在来写读后感,固然有些过时,毕竟沧海桑田,毕竟物是人非,书中的很多言论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现状,但是,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改变,毕竟是民族劣根性,毕竟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光荣传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更何况,在这二十年中,又有许多新的陋习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所以,对于21世纪的中国人,《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仍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中国人之所以丑陋,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就是太虚伪,太爱面子,以至于几千年来都没有勇气去面对自身的病症,哪怕有向癌症发展的趋势,却依然蒙着眼睛自诩为“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尽一切可能与手段来掩饰自身的缺陷——你说中国有缺点,是因为你生活的环境不如中国,你嫉妒罢了;或者是你担心中国崛起了会吞了你们那可怜的小国,所以想在此之前尽一切办法来打击我们龙的传人的信心而已。

什么宇航员只能看见长城,什么中华民族是和犹太人并列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两个民族,说实话我听了真的觉得脸红。拿这些子虚乌有的东西来自我陶醉,让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使得自己在自己的世界成为强者。

很多中国人都听过这么一个笑话,一对父子在坐公交车,坐了一会孩子悄悄的对他父亲说:“爸爸,有人偷钱包。”这位父亲急忙小心示意孩子不要说话,就当作什么都没有看见。等到下了车,父亲突然发现钱包没了,就责备孩子不注意帮自己看好钱包,可是孩子却说:“爸爸,我刚才给你说有人偷钱包,你不是不让我说话么,那个人偷的就是你的钱包啊!”真是对中国教育制度的绝妙讽刺啊。

在中国,家长从小就教育孩子“见了坏人一定要躲”的理论,致使现在街上小偷技术含量越来越低,因为偷窃的时候,即使被发现也不会有人上前伸张正义,1VS1小偷的胜算还是比较大的,更何况大部分受害者还是女性。

在国内,大家都是中国人,不帮忙就算了,因为毕竟都是“自己人”嘛,没必要搞得“自相残杀”么。那出去了总该团结点了吧,呵呵,那只是个美好的愿望罢了。我有一个在英国上学的朋友,她给我说,在英国,她宁愿和一个有种族歧视的当地人在一个小组作实验,也不愿和中国人在一个组,因为那样至少不用担心因为试验会涉及到自己未知领域而对方却宁可试验失败也不愿透露自己的知识这样的问题。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立足,好的传统是必不可少的。德国人杀犹太人是因为他们太聪明了,而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却是发现中国好欺负。一个日本人是一条虫,三个日本人是一条龙;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自私,猜忌,迂腐。。。有着这么多缺点的民族,怎么前进?就好像是我们那些公路上跑的经过改装的小货车,已经严重的超负荷了。要想大步前进,就必须甩掉这些包袱。《丑》就像一面镜子,直接照到了国人的内心深处,那片最丑陋,最黑暗的地方。柏杨老先生,已经为我们开好了处方,接下来怎么做就要看我们自己的了。要想从根本上铲除中国人的陋习,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只有以《丑》为鉴,时刻审视自己身上是否还有那些丑陋的毛病。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对这个标题,十分注意,丑陋二字显得格外刺眼!为什么我们都不能承认丑陋呢?我只能说只要看过这本书的朋友,都会用两个字形容--“震撼”!04年最畅销的书籍,已经过去了3年,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还依稀地印在脑海中,是柏杨老人家20年前的著作,悲哀的是:20年后才真正在大陆出版,或多或少现在的我也是受了这本书的刺激!那年我没有在旅行社工作,选择了在河源做兼职导游,有时间就帮姐姐看管门市,在看店的时候,无聊透顶,就拿着这本丑陋,每天都看,一有空就看,我姐姐说我,别老是沉迷这本书,里面写的东西很多很偏激的,担心我看了之后会变得偏激,的确,现在的我想事情,看事物,做人都比先前偏激了许多!事实上,我也比以前要BT!自从看了这本书之后,对整个社会的看法,有着360度的转变!我的姐姐曾经在这本书注释过:中国人从来不喜欢讲真话,爱说谎,因为在中国,没有言论的自由,以前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也许在外人看来,我身为一个中国人,当别人指责我们的不是时,就要维护自己!但现在,我并不是这么认为!我始终认为,别人好的,就要学习!良好的习惯要发扬光大,不好的陋习就要改正,引以为戒!这并不是说,我看了这本书后,就不爱国,在这里,我要说明,我是一个十分热爱自己祖国的公民!我不得不承认,我接受的教育是地道的中国文化,而我必须承认,我比较容易接受外面的文化!!早期,我看到中央电视一则广告,不知道现在在电脑屏幕前的你是否有看到过,是濮存晰做的一个节目,口号内容是:迎奥运,数新风,讲文明!反复地看这则广告,我联想到自己有时候带客人出去旅游,看到国内的客人,素质各方面,再结合这本书,真的感慨万千!现实生活中,的确是这样,旅游车上,垃圾成堆!司机的工作负担又重了,虽说,司机开车之余,是有义务打扫,清洁车厢内的卫生,但,全车40多位游客,难度就大多了!开了一天的车,累得够呛!还要那么辛苦仔细的打扫卫生!所以,我是挺支持司机的工作!结果,我终于想到对付游客的一个方法了,一上车,就强调卫生问题,就是只要发现谁的座位底下有垃圾杂物,那我们就封这位游客为本年度最高荣誉奖:垃圾王的称号!请大家互相监督!只要这样说,大伙都自觉了,但最重要附上一句:谢谢大家的配合!去到景点,进景区验票处,不喜欢排队,乱七八糟的秩序,看惯了,无言,大声喊也是无奈!!到餐厅,明明在车上讲好,10人一桌,是大伙自由组合,结果,还是很多人都找不到坐哪里,唉!酒店分房,说好,是给领队按名字写好房号,方便大家!偏偏就是有些人,到了酒店大堂,担心怕分不到好的房给自己,照抢,有房卡照拿!车上,导游在讲解,偏偏有些客人就很不耐烦说,别说了,吵死人了!连最起码的尊重都得不到,郁闷!时间观念问题,出来旅游的中国客人,大多数人都是没有时间观念的,说好集中的时间,结果是等一个人,等了一个小时!还有很多很多自己看不惯的现象,都只能默默地承受!朋友,明年的北京奥运,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国际体坛的盛世,我深信,我也有信心,通过明年的奥运,中国的大多数人,会看到自己丑陋的一面,会有很大的转变,因为有好坏去进行比较了,很多来自各个国家地区的人,不同的文化涌进中国,让国民无条件的接纳,感受,从而看清楚自己许多不足的地方!

凭良心说话,中国人算不上野蛮,比起非洲那些严重落后又连年战乱的国家和民族来说,中国的确是一个“礼仪之邦”!如果中国人都很野蛮的话,这个国家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试想一下,没事儿就来个大混战,上面河北人跟内蒙古人打成一片,左面西藏人又和新疆人干上了,再往下一点儿,四川人跟湖南人因为谁吃辣椒更厉害而意见不统一来了个种族大屠杀„„其实这只是打个比方,我认为,显而易见,如果中国人都很野蛮的话,那么中国就不可能统一,至今仍然四分五裂且各自闭关自守,虽背贴背、胸靠胸,却老死不相往来。

中国人虽然不算野蛮,但是其丑陋程度可以让世人叹为观止!柏杨老先生在这本书中把中国社会形容成一个大酱缸,而那些思想僵化、阻碍社会进步、处处与时代步伐相悖的人被“誉为”:酱缸蛆。我很赞成这样的叫法,虽然觉得还有些不过瘾,但因为没有找到更能出气的称呼,就暂且沿用前辈的叫法吧。

《丑陋的中国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出版,并形成一股风潮,席卷海峡两岸、神州大地,稍微有文化的人看过此书后都会相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书中所批判的社会现象和文化传统,但很快这本书又成了禁书。上个世纪80年代我刚刚出生,所以第一次拜读此书是高中的时候在网上看到了其中最精彩的一篇文章,当时我以为《丑陋的中国人》只是一篇文章,不过看了之后也深受感悟,便保存下来,时而翻阅一番。虽言词犀利,但收获颇丰。事隔几年以后,某日我闲逛一小书店,猛然看见新近出版的此书,毫不犹豫而买之!说实话我不喜欢那些软绵绵的一看就知道是所谓的“文人”写的文章,即使是批判性的,那也就像是身上痒得厉害,却只是轻轻地挠一挠,小打小闹,不过瘾!

我并不是说文章写得犀利,语言说得激励,骂人骂得痛快就好。文章不是药,而只是处方。医生开出处方,是针对你的病症的,至于你承不承认你有病,去不去开药,开了药吃不吃,吃药坚不坚持„„这些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你是顽症难症,医生开的只是温补的药,那么你吃了也无济于事,但是如果医生开的是猛药很药,你不吃,不承认自己已并入膏肓,那么又能怪谁呢? 柏杨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批评了中国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等缺点,每个缺点都会有相应的实例举出来,描写得很深刻也很真实。在他犀利的笔下,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的这些缺点是普遍存在的,以至于今天还在继续蔓延。虽然这部书是批评中国人的,受到了很多国人的打击和辱骂,我觉得不能只是愤怒,我们应该感谢柏杨,这本书是一面镜子,准备又形象地反射出中国人的劣根性,当然,如果你看完后破口大骂那就刚好被作者说中,确实存在那种实质上的缺点。我们应该反思一下他在书中提到的内容和观点,事实上这些东西也确实存在。网站上有的网友评论说看这本书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不然你很可能被书中那些话激怒,确实,我刚开始看的时候也是有点窝火,柏杨不是台独,他称自己是中国人,所以他敢指出中国人的缺点。慢慢的以平和的心态看下去,其实他说的对,正如他在文中所写,在中国大陆问那些“文革”中坐牢的文人为什么坐牢,那些人的回答很简单也很准确:“因为说了几句实话。”短短几个字把当时大陆的一切政治影响全部表达出来。柏杨在演讲中说他知道书一出来必然会遭到很多人的愤骂和牢狱之灾,这也是影射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点,所以看这本书时我们应持有一颗平常之心,越是愤怒越是表现出自己的丑陋,无可厚非,柏杨老人家说的也是实话!

“中国人嗓门大,因为他们没有安全感,所以总觉得自己嗓门越大越有理。”这句话给我印象也很深刻,先不说别的,就拿我在这里接触的那些无知的广东人来说,实在是素质差到了极点。除了张大嘴巴吆喝嗓子说着只有他们本地人才会听懂的地方话之外,其他一无所知,连句英语都讲不完整还觉得自己生活在国外比别人高一等。这是什么?是他个人的悲哀还是对于这批中国广东人的悲哀?说实话,实在是鄙视他们到极点!再比如上次那么严重的车祸,什么不管只担心自己的钱、钱、钱!那家人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对Murray Bridge整批中国人的影响有多坏,如果可以的话上网查一下轰动多大,而这种轰动是最坏的那种!他们却毫不在意,只祈祷可以少赔一点钱,可悲!

“中国人的窝里斗是天下闻名的,在台北做生意,三个日本人说‘好,这次是你的,下次是我的!’而中国人则是你卖50,我卖40,你卖30,我卖20,如此的显露出丑陋的做法„„”这一段对于中国人的窝里斗描写得也形象,往小的方面说,还是这里那些丑陋的广东人,为了多赚几块钱在厂里大骂甚至打架,试想那些看笑话的老外会怎么想我们中国人,一个泱泱大国十几亿的人口有的只是这点素质?不是说在这里的这批中国人被当地素质并不高的鬼佬瞧不起,有的时候他们自己的行为确实让人不齿,更别说得到别人的尊重。话说回来,他们自己都不以为然,更别说在意国家的脸面,在他们心里,只有钱才是第一位,为了钱在那些虚伪的鬼佬面前献尽俗颜媚骨,舔尽别人的屁股,还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实在肮脏至极!你在国内丢人就算了,都是自己国家人随便议论几句就完事了,还非得把脸丢掉国外来,真是让人恶心!

其实个人并不是完全同意这部书里的观点,中国几千年的文明虽然有缺点,但是闪光点也很多,我只是想借《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发泄一下自己心里的情绪,看多了这里那些广东人的虚伪和勾心斗角,如果我文笔够好的话特想写本《丑陋的广东人》来“夸赞”一下我所认识的广东人。或许这种心理也有点“窝里斗”的嫌疑,我只是觉得我们似乎特别需要纯净和善美,人性本是善良的,是这个社会上的一些东西慢慢污染了我们。社会是个大染缸,总能把一张干净无暇的白纸染得花花绿绿,让人费解!

第二篇:丑陋不是罪过

去年开学,我班转进一名男生,初见他时,说实话,我确实没多大好感,因为他的长相实在不感恭维:又黑又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这还不算,尤其是他张了一对暴牙,参差不齐却又特别大,一开口说话就露出来,显得特别难看,不过我什么样的学生都见过,见怪不怪了,可学生就不同了。晨会课上,我把他介绍给全班学生,学生一见就在下面窃窃私语,有的竟偷偷笑出声来,那笑意不言而喻。他可能也感觉到了,当我让他自我介绍时,他抿着嘴,怎么也不肯说。为了解除尴尬,我只好免去这道程序,让他回到座位上。

他学习还好,比较自觉,每次作业都清清楚楚,布置的任务都能认认真真完成,从不马虎。只是可能怕别人嘲笑,他很少开口说话,尤其是上课,不到不得以的情况下,他是绝对不会开口说话的。课间也孤孤单单地坐在座位上,很少与其余同学一起玩闹。看得出他很在意他的外貌,而这种在意,直接导致了他的自卑封闭心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呢?他还是一个孩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假如不能打开心中的结的话,他的一生都将生活在自卑中。作为班主任我有责任帮他从自卑中走出来。

一节班队课上,我开展了“夸夸他”的活动,让学生说说上周表现有进步的学生的优点,把他也列入其中。由于他平时表现好,同学们很容易找到他的优点。学生有的说,他学习自觉,从不要老师和家长操心;有的说他做事认真负责,每次值日工作都一丝不苟;有的说他从不和同学发生争吵……听了同学们的表扬,他的脸红红的。

放学后,我有意和他一同回家,想和他聊聊。我说:“你是不是很在意你的外貌?”没想到我会如此直截了当地问,他的脸一下涨得通红,我接着说:“其实你根本不必那么在意你的外貌,如果你自己不在意的话,那么别人也不会很在意的,你看,今天同学说了你那么说优点,说明你的表现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认可,你用你的行动赢得了同学和老师的喜爱,别人在意的是你是否给别人留下好印象,而不是你的外貌。俗话说,人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听了我的一番话,他似乎轻松了一些。我又说:“我给你讲个故事,美国有一女孩,想要成为一为歌唱家,可是她的脸张得并不好看,她的嘴很大,还张了一对暴牙。”说到这儿,我特意看了他一眼,听到“暴牙”两个字,他下意识地把嘴唇抿了起来。我接着说:“她很怕别人看到她的牙齿,所以每一次开演唱会的时候,她就想把上嘴唇拉下来盖住她的牙齿,可事与愿违,她越是想掩盖别人越是会在意她的牙齿,结果,她使自己大出洋相,每次演出都失败。后来有个人就对她说:‘难道长了暴牙就罪大恶极了吗?你不要想去遮掩,你应该用你的歌声去打动观众,张开你的嘴,放声去唱吧,如果你的歌声能吸引观众的话,观众会喜欢你的。’听了那个人的建议后,那个女孩真的照办,结果她用动听的歌声获得了听众的认可,最终成为电影界和广播界的一流歌星。”讲完后我说:“你知道老师讲这个故事的用意吗?”他点点头,我说:“你应该明白,容貌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长得丑并不是罪过,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我们可以改变其他的。老师希望你忘记容貌给你带来的不愉快,开开心心的学习,生活。”

经过这次谈话,他似乎解开了心中的结,人也变得开朗起来了,课堂上经常能看到举手,课间也时常能听见他开心的笑声。看到他的变化,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第三篇:中国人并不丑陋

中国人并不丑陋

湖北随州 郭兵云

自从《丑陋的美国人》问世以后,《丑陋的日本人》、《丑陋的中国人》接踵而至。然而当《丑陋的美国人》及《丑陋的日本人》分别在美国和日本掀起的浪潮逐渐退却之际;对中国人丑陋行径的批判,不但没有潮退浪消的迹象,而且在国际社会中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苗头,其中最为过分者,当属日本。日本一家电视台,邀请在日本的留学生,历数中国人的丑陋行为;辩护的一方是中国留学生。当然,对中国人的所谓丑陋行为批判最厉害的,是中国人自己,其中以柏杨为杰出代表。柏杨先生则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如数家珍般列出中国人的丑陋行为,如中国人没有排队意识、中国人喜欢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并且在聚会时大吵大闹、中国人喜欢随地大小便、中国人喜欢乱扔瓜皮纸屑、中国人经常闯红灯。

在分析中国人为何如此丑陋之前,鄙人须先强调,此处仍然采用“丑陋”一说法,实为沿袭旧用之故,以便读者理解,鄙人自己并不认为中国人的上述行为属丑陋之列。下面简单分析若干“丑陋”产生之原因:

两种生活方式

乱扔瓜皮纸屑,随地大小便是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男性,或多或少做过的事。没有正常的成年中国男女会在公共场所随地大小便(小孩和精神不正常的人除外),特别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尤其有异性在场的情况下)随地大小便。有谁见过活人被一泡尿给憋死?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还憋着那泡屎,憋出个什么病来怎么办?憋坏了相应的生殖器官,有谁会帮我们出钱治疗么?不管是乱扔瓜皮纸屑,还是大小便后不冲水,都不能说中国人丑陋,说有上述行为的中国人就丑陋的人,不是对中国历史不够了解,就是已经完全被西化、被异化的中国人。

中国人为什么会乱扔瓜皮纸屑?试问大家曾仔细思考过此问题?可能会有人说那是因为中国人没素质,中国人没开化,中国人没教养、没修养。这些皆未触碰到问题的深处。我们可以把历史的镜头拉至远古中国,彼时之中国,大杂居,小聚居,方圆几平方公里零星地散落几户人家,乱扔的瓜皮纸屑不但不会成为污染源,而且可能会成为附近那些花草树林的肥料,因为彼时之人均垃圾投放量,断不及今人之十分之一。再说随地大小便,古代中国,彼时各家各户家门口到处都是花草树林,随地大小便既不会污染空气,也不会污染环境,同时也不会成为别人的“陷阱”。即使不随便大小便,彼时中国人惯用的器具乃为尿桶或灰坑之类,而非现在已经全球化后的抽水马桶,哪里需要大小便后冲水?古代中国人的这些生活习惯,在中国的偏远山村仍然保留完好。因此,不管是随地大小便,还是大小便后所谓的冲洗厕所,抑或是随手乱扔瓜皮纸屑,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即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现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生活方式。

两套标准体系

柏杨生活批判的那些中国人的所谓丑陋行为,为数不少依据的是西方标准。他反复举一个例子:在外国的中国人,喜欢三五成群在一起喝酒,喝至半夜三更仍在大声喧哗,把邻居都吵醒了,吵得邻居睡不着;最后那个地方的外国人都搬走了,搬来住的都是中国人。很明显,柏杨先生认为中国人的那种行为很丑陋。可是仔细想想,如果在中国,三五个好友在一起不热闹一下,那还有意思吗?那还是中国人吗? 柏杨先生明显的是在用西方人的标准来衡量中国人的行为。如果我们用中国人的标准体系来衡量西方国家人民的行为,同样会出现很多令中国人匪夷所思的现象。例如,深更半夜,十字路口红灯亮起后,在无任何车辆来往的情况下,某德国人或美国人,仍然煞有介事的等到绿灯亮起后才走过去。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会把那个德国人或美国人看作傻瓜。始终不要忘记,即使是最具普世性的标准,也应该考虑到被衡量国家的具体情况。

为柏杨先生所不齿的另一个现象是中国人喜欢插队。难道中国人就没有排队的文化?就没有排队的习惯?翻开中国的二十四史,我们不难发现,古代中国很多著名将领带领的部队,纪律非常好,队伍非常整齐。中国人在一般情况下不排队,有中国人特殊的原因,这是中国特殊的文化。借用《万历十年》的作者黄仁宇先生的思维,这是大历史观下的中国排队现象。幅员辽阔,熟人社会,讲究对特殊人群的照顾等原因的合力是形成中国人不排队的原因。

如何看待中国人的“丑陋”行为?

可见,中国人的所谓丑陋性,主要由以下两个原因引起:第一、生活方式的不同;第二、衡量标准的差异。其实,就生活方式而言,不同的生活方式本来无所谓先进、落后,文明与愚昧之分;因为那都是历史的产物,本无可厚非。只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自信被西方的坚船利炮压得粉碎,于是开始向西方学习。从技术到管理,从思想到生活方式,全部向外国,主要是西方国家学习。一开始是向西欧,后来是日本,再后来则是苏联,现在则是向美国学习。

随着中国走向国际化、全球化脚步的加快,随着中国日本与国际接轨,由于当今国际化的主要标准是西方国家制定和主导的,因此,我们在某些地方应该西方化,唯如此,中国方能进入国际体系,唯如此,中国才能更好利用国际体系为本国的发展及复兴服务。然而当西方人以及那些已经异化的中国人不分青红皂白或别有用心批判中国人的所谓丑陋行为是,我们须谨记,那是西方的强势者把他们认为对的东西强化在我们身上的结果。本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低高低各不同”、“一千个读者,一千人林黛玉”是极其正常的现象,然而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已经习惯用把他们的标准和要求强加在其他国家身上,这必然会在国际社会中引导纷争乃至冲突。

鄙人并不反对中国人应该向外国学习,中国向来是一个注意学习的民族,是一个积极主动向比自己更先进、更发达国家学习的民族;中华文明也是非常具有融合性的文明;但是我们不能完全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中国自己的行为;特别是不能用西方国家的那套标准体系,原封不动地作为衡量中国人现在一切行为的标准。在红灯没人过的情况下,自己又有急事,为什么就不可能闯?在这种情况下,闯与不闯有多大区别?西方人不是讲时间边际效益的最大化么?什么事都应该讲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什么事都有阴有阳,有一般情况就一定有特殊情况。一般情况下的标准,拿来衡量特殊情况下的行为,一定会出现偏差。

如果用中国人的标准来衡量中国人的行为,如果考虑到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各种原因来看中国人的行为,我们就不会觉得中国人丑陋。并且笔者深信,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恢复,中国人的很多标准体系倒有可能成为普世性的新标准,那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说中国人丑陋了。

《联合早报网》

第四篇:中国人的丑陋

中国人的丑陋

——人文阅读与写作课听课心得

在人文阅读与写作的课堂上,靖辉老师给我们解读了鲁迅先生给国人画的画像——阿Q正传,我第一次深刻地看到了中国人的丑陋之处。当然,中国人也有许多闪光的品质,但我们也必须正视自身的丑陋,了解自己才能完善自己,塑造中国人与华夏民族的未来。

阿Q是一个被奴隶主压榨,被中国封建等级制度迫害的小人物,十分可怜也十分可恶,它折射了中国人丑陋的形象,也展露了这个民族不堪的胎记。

首先,鲁迅笔下的阿Q以及与他一样的其他未庒的人都是一个欺善怕恶的人,反映着我们这一个民族的一个劣根——欺善怕恶、欺弱怕强。且看而今的中国,无权无势无名无利的老百姓就被欺负压迫,而有钱有权的富二代、官二代则可以横行霸道、肆无忌惮。中国人喜欢欺压比自己弱势的人群,除了获得物质与利益外,也为了堆砌起自己的地位,从而获得可耻的精神快慰;而对于比自己强势的人,则卑躬屈膝,极尽阿谀之态,为求明哲保身,也求攀荣附贵。于是,许多的人都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欺凌者又是被欺凌者。更可怕的是,一旦一个人得势,他将继续扮演着曾经欺凌自己的人的角色,一样甚至加倍地欺压身下的人。鲁迅就说过:“奴隶一旦做了主子比主子更可恶。”阿Q也就是这样的人,当他想到自己成革命者后,他立即从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变成了可怕的大坏蛋。这样的中国人不止阿Q一个人,也不止在与阿Q一样的环境下其他人,当今的中国就有不计其数。欺善怕恶如同中国人脸上胎记,影响了外界对中国与中华民族的看法,也阻碍了中国的发展与成长。

其次,《阿Q正传》里还有活着一批叫“看客”的中国人。中国的看客心理是鲁迅先生最厌恶的国民陋习,未庒里的人就是典型的中国看客,看到打架看到欺负弱小而冷漠叫好。看客行为反映的其实是中国人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私。看到偷窃打劫,国人冷酷地沉默;看到倒地小孩老人,国人冷漠地走过;看到国家有需要有困难,国人也是无动于衷。像这样的看客的中国人自私而丑陋,这种自私的陋习一直在历史上蔓延,它像历史长河里的腐尸,散发着恶臭的味道。更可怕的是,这种陋习不但存在于过去与现在,还会被一直“传承”到以后、未来。所以,鲁迅先生选择了以为笔纸为武器,对抗在中华民族身上生长了千年的顽固肿瘤,选择了以文字做警钟,用以警醒未来千百万的中华子孙。

斯人已逝,但他留给我们的警醒还萦绕在耳边,此刻,我们不是应该正视自己的丑陋,割除贻害中国千年的陋习吗?

第五篇:我丑陋,我快乐

我丑陋,我快乐

我属于长相丑陋的那类人。但我的性格又和大部分人不同,是一个乐观积极的人。

我喜欢看书,因为我觉得,在书海中遨游,我很快乐。书让我体会到了无限的乐趣,也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学习了许多知识。

我很爱笑,因为“笑一笑,十年少”嘛!无论遇到什么事,我都会以微笑去面对,以宽容去面对。其实人世间处处都充满着欢乐,关键是必须要学会发现。当你发现了快乐时,便会觉得自己很幸福。

我很乐观,不喜欢为了一些鸡毛蒜皮小事而去斤斤计较。只有乐观面对生活,遇到困难时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每天早上起来,一定要拥有一个好心情、一个好心态去面对新的一天,感受这大大小小的变化。

与别人相处时,我常会与人开开玩笑,当别人被我逗笑时,我也会感到很开心。快乐是可以传递的,想让身边的人快乐起来,首先自己要快乐。我认为遇到再大的困难,乐观面对——才是最好的心态。

我喜欢听音乐。只要一听到那些欢快、轻松的旋律时,我便会全身心放松,自动投入到音乐当中。从音乐里,我能找到快乐。那些旋律,就像一个个顽皮的小精灵在我耳边跳动,会让一切烦恼烟消云散。

爱看书,爱音乐。这就是我,一个乐观积极的人。希望这份快乐不要在你们的手里断绝,大家快行动起来,传递快乐!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5/116634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