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编导
编导专业:命题创作考试形式内容及要求
考试形式
1、根据提供的照片,编写相关的故事。必须使用照片所提供的时间和空间、人物形象以及物件。
2、写作时间150分钟。
3、2000字以上。
创作内容
1、事件
故事应由一个或多个具体事件构成。
2、物
构成事件发展的主要角色与次要角色。
注意以下方面:
1.外貌特征与心理特征的描述。
2.人物之间的关系。
3.性格的发展。
3、场面
构成事件发展的环境。
注意以下方面:
a.适当介绍时间、地点
b.环境的特征。
c.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4、主题
通过事件表达的中心思想。
注意以下方面:
a.不要在故事中将主题直白出来,而要通过故事本身,让人感受到其中的含义。
b.主题可大可小,切忌为求深刻,胡编乱造。
5、故事风格
事件被处理成的效果。
注意以下方面:
a.可以是生活化的,讲求真实、自然。
b.也可以处理成其他效果。比如:幻想式的,童话式的,等等
c.不必刻意为之。
创作要求
1、故事的立意
2、故事的形象化程度
3、叙事的清晰、集中程度
4、戏剧冲突的强烈程度
5、故事情调的营造程度
6、人物性格的准确程度
7、对话是否切合实际,语言是否自然、有个性
编导专业:文艺常识考试方法及考试范围
文艺常识考试方法及考试范围 考试方式:
考试以客观性基础常识为主,思考性常识为辅,通过灵活多样的闭卷笔试考核方式(如填空、选择、判断、连线、简答题等),考查学生的基础素养。
本门课程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内容:
(1)文学部分:
1、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体裁:诗歌
诗歌是伴随劳动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体裁。
最早的古诗据称是: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吴越春秋》内载有一首短诗《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寥寥八字,却活现了一幅古代狩猎图。这其实是一首民歌。刘勰(约465一532)在《文心雕龙》里称之为“黄歌断竹”,确认其为黄帝时代的“猎歌”。
作品八言四句,每句二言,一律是动宾结构。作品用极凝练的语言完整地描述了先民们狩猎的全过程。你看:断竹,把竹子砍下来;续竹,把竹子接起来,作成弓箭;飞土,出发打猎了,尘土飞扬;逐肉,箭头追逐着动物,射到猎物了。把一个原始的狩猎场面写得多生动,多有气势!
此诗透露出我国民歌唱词曾经历过一个“二言体”的历史阶段。《易经》中记载了另一首上古歌谣:“女承筐,无实;士邽羊,无血。”(归妹上六),它表现了先民剪羊毛的劳动场景。唱词采用二三言相杂的结构,可以看作是“二言体”的变化。
同世界上的任何古老民族一样,中国民歌也是在先民们的原始狩猎、祭祀、婚恋、放牧等活动中萌生并逐步流传起来的。所以,它很早就确立了“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艺术传统。这其实是一首民歌。载于《吴越春秋》,系上古炎黄曲。
2、中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艺传统的源头(人物和作品)
现实主义:《诗经》
浪漫主义:屈原的楚辞作品
3、奴隶社会艺术的典型代表:司母戊鼎 中国《甘石星经》 :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在长期观测天象的基础上,战国时期楚人甘德(今属湖北)。魏人石申(今属河南开封)各写出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书里记录了800个恒星的名字,其中121个恒星的位置已经测定,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书里还记录了木、火星、土星、金、水等五大行星的运行情况,发现了它们的出没规律。相传石申著有《天文》八卷,他所测定的恒星有138座,800个。《诗经》 诸子百家
古罗马角斗场,还有埃及金字塔应该也算得吧。文学方面,《汉谟拉比法典》应该算吧。埃及金字塔
4、汉字形体结构发展的几个阶段:汉字形体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几个阶段。(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魏碑)、楷书。)
5、《诗经》的“六义”(《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种表现手法):《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成为《诗经》最具代表性的六个特点。“风雅”和“比兴”更成为《诗经》中所体现出来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代称。其中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赋、比、兴的按表现手法分的。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6、“六艺”的内容--礼、乐、射、御、书、数。礼包含政治、道德、爱国主义、行为习惯等内容;乐包含音乐、舞蹈、诗歌等内容;射是射箭技术的训;御是驾驭战车的技术的培养;书是识字教育;数包含数学等自然科学技术及宗教技术的传授。
7、中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我国北宋时编成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294卷,又考异、目录各30卷
8、中国乐府诗的第一个高潮及其代表作品。
11、汉赋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2、田园诗和边塞诗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13、“建安七子”、“三曹”、“竹林七贤”、14、《文心雕龙》
15、“初唐四杰”、“唐宋八大家”、“三苏”
16、“豪放派”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7、《春江花月夜》
18、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仙”、“诗圣”、“诗鬼”、“小李杜”的诗歌创作及其代表作
19、明中叶市民文学达到繁荣的标志“三言二拍”
20、中国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康熙字典》,共收字49174个。
21、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22、封建世纪末的历史画卷
23、清末四大暴露小说
24、“鸳鸯蝴蝶派”
25、鲁迅、巴金、闻一多、梁实秋、林语堂
26、王安忆《长恨歌》(小说、话剧、电影)
27、古希腊神话;阿波罗、维纳斯、雅典那、狄奥尼索斯
28、《荷马史诗》、《神曲》;毕达哥拉斯学派与黄金分割
29、《伊索寓言》
30、《一千零一夜》
31、文艺复兴及其代表艺术家、代表作品
32、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33、歌德与席勒
34、巴尔扎克、雨果
35、大仲马、小仲马
36、安徒生
37、卡夫卡
38、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
39、马克·吐温、杰克·伦敦、海明威
40、诺贝尔文学奖
(2)美术部分
1、“文房四宝”与“书法五体”
2、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及代表作
3、张旭与怀素
4、“颜筋柳骨”;“瘦金体”
5、赵孟睢Ⅰ宜炝肌⑴费粞?/P>
6、邓石如与吴昌硕
7、美术的种类及其特征
8、中国绘画的三大题材
9、“画祖”与“画圣”
10、《清明上河图》
11、中国传统艺术题材“四君子”
12、“金陵八家”与“扬州八怪”
13、岭南画派
14、吴昌硕、黄宾虹、徐悲鸿、齐白石、刘海粟、张大千、潘天寿、陆俨少
15、中国南方和北方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及其特征
16、中国佛教的四大石窟
17、中国旅游标志与中国邮政储蓄标志的出处
18、“多里安式”、“爱奥尼亚式”、“柯林斯式”
19、古罗马建筑、雕塑的代表作
20、“哥特式艺术”、“巴洛克艺术”、“罗可可艺术”及其风格
2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大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22、“荷兰画派”
23、古典主义艺术、浪漫主义艺术、现实主义艺术、印象主义艺术、野兽派艺术、立体主义艺术、表现主义艺术、超现实主义艺术、抽象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风格
24、世界古代七大建筑奇迹
25、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代表建筑风格
26、浮世绘艺术
27、“包豪斯”
28、后现代建筑
(3)乐舞与戏剧艺术部分
1、声乐、器乐的基本分类
2、高胡与京胡;马头琴与牛腿琴;三弦与阮;古琴与筝;“冬不拉”与“热瓦甫”;
3、羌笛;曼陀林;管风琴
4、号子、山歌与小调
5、“花儿”、“信天游”、“牧歌”、“舞歌”、“船歌”、“飞歌”、“堆谢”、“十二卡姆”
6、京韵大鼓、二人转、山东快书、评弹、快板、三句半、独角戏、双簧、相声
7、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
8、《十面埋伏》与《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与《二泉映月》
9、聂耳与冼星海
10、流行歌曲
11、“蓝调音乐”与“爵士音乐”
12、“音乐之父”、“音乐神童”、“乐圣”、“歌曲之王”、“钢琴诗人”、“歌剧大师”、13、“圆舞曲之王”、柴可夫斯基
14、古典舞与现代舞、民族舞与民间舞、宫廷舞与芭蕾舞、歌剧
15、秧歌、社火、高跷、采茶舞、芦笙舞、孔雀舞、手鼓舞、锅庄
16、现代舞蹈之母
17、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18、中国与“莎士比亚”齐名的剧作家及代表作
19、南戏与昆曲;中国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戏曲
20、京剧的主要角色名称;“四大名旦”
21、苏州评弹、黄梅戏、越剧、秦腔、川剧、豫剧、晋剧的地域分布及特点
22、关汉卿与汤显祖;《西厢记》与《牡丹亭》;《琵琶记》与《长生殿》;《桃花扇》
23、“悲剧之父”与“喜剧之父”
24、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布莱希特
25、荒诞派戏剧
26、“三一律”
(4)影视艺术部分
1、电影的诞生;电影与电影艺术的基本特质;“第七艺术”
2、镜头、景别、运动、角度、色彩、声音
3、电影艺术的基本类型
4、电影在中国的第一次放映;《定军山》
5、中国电影第一:戏曲影片、新闻纪录片、长故事片、侦探影片;电影刊物、电影学校;电影歌曲、有声电影、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第一部音乐喜剧片、抗战影片、人民政权领导下的电影机构及第一部纪录片、木偶片、彩色戏曲影片、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电影、彩色故事影片、中外合拍的彩色故事片、彩色立体宽银幕影片
6、中国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郑正秋、张石川、沈浮、郑君里、费穆、谢晋、张暖忻、郑洞天、吴贻弓、黄蜀芹、谢飞、吴天明、李安、徐克、吴宇森
7、“第五代”主要导演及其代表作品
8、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卡通影片、警匪片、电影杂志、彩色影片、纪录片、第一次影展
9、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品:卢米埃尔与爱迪生;弗拉哈迪、格里菲斯、卓别林、爱森斯坦、希区柯克、奇士基耶夫斯基、波兰斯基、小津安二郎、黑泽明、塔可夫斯基、米哈尔科夫、斯皮尔伯格、阿巴斯、陈英雄
10、电影流派:德国表现主义、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真实电影、直接电影、Dogma95、好莱坞、宝莱坞、迪斯尼
11、电影频道、东方电影频道
12、电视的诞生;“尼普科夫圆盘”
13、广播、电视与电视艺术、“第九艺术”
14、电视史上的第一:现代意义上的电视机诞生、电视剧、电视实况转播、彩色电视实验与彩色电视节目开播、开始播出电视新闻性节目、中国中央电视台成立、中国第一部室内电视剧、中央电视台开始向全国输送彩色电视信号、中国第一条商业广告、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类栏目、中国首开“说新闻”先河的主持人
15、电视电影
16、韩流、哈日(韩)族
17、益智节目、电视杂志、综艺类节目、谈话类节目与“脱口秀”
18、3G、CC、PK、DV、DVD、MM、MTV、MV、NTSC、DOLBY、16:
9、5.1声道、MPEG-
2、MPEG-
4、LED
编导专业:影视剧评论考试形式、要求和内容
影评要求与考试形式
1、影视剧评论属议论文范畴。切忌写成纯感性的读后感,随笔、散文之类。
2、除按中学议论文的一般写作标准要求考生,鼓励视角新颖、观点独特而又言之有理的人性鲜明的文章。
3、考场内当场观看影视剧短片二遍;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观摩时间不计在内);评论文章字数为2000字以上。
影评内容
1、主题的揭示
任何一部艺术作品都试图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语言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影视作品亦不例外,评论者必须通过对作品的读解把握和主题揭示;对主题读解和把握虽可能有所差异,但它相对地具有客观性、准确性;对主题准确且深入的理解与分析,是对考生视听语言读解能力以及思考的综合、概括能力的考核。
2、情节结构的把握
能用最简炼的语言介绍银幕故事;能对全片的情节结构准确把握,了解全片情节的起点、中点和终点;对情节结构的设置与人物主题的必然关系有一定认识。
3、人物和人物关系的分析
分析作品中主次人物及他们的关系;分析主要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把握和分析人物关系发展中的矛盾冲突以及解决的方式,他们和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的关联。
4、视听语言的初步读解
对影像的读解主要包括画面、色彩、灯光、镜头运动方式等;对声音的读解主要包括音乐和音响,台词和对白、旁白等;还有蒙太奇以及表演、细节等的读解与分析。
鉴于考生只是初涉影视艺术,故视听语言的读解和分析,要善于抓住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和段落,或他们在开头、结尾高潮中的综合运用。
以上为影评写作可能涉及的主要内容,一一列出并不意味着考试必须面面俱到,影评写作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倡在相对完整(思想与艺术)的分析基础上,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07年的编导考试文艺常识的范围及答案
(一)文艺常识
(1)文学部分:、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体裁
诗歌-诗歌是伴随劳动而产生的,是最古老的文学体裁。、中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艺传统的源头(人物和作品)
现实主义的源头是《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
浪漫主义的源头是《楚辞》《楚辞》是战国时期(公元前 475 年~公元前 221 年)楚国的文学总集,以屈原的作品为主,其中《离骚》、《九歌》、《天问》等篇保存了较多的历史资料和神话传说。、奴隶社会艺术的典型代表
中国司母戊鼎、古罗马角斗场、埃及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巴比伦空中花园、奥古斯都的和平祭坛。
中国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春秋 4 个时期。艺术品主要以青铜器、制陶、玉石雕刻为主,春秋后期漆器发展显著,战国以后漆器逐步取代青铜器。、汉字形体结构发展的几个阶段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发展经历了由甲骨文到秦篆的古文字阶段和由汉隶到楷书的今文字阶段。
甲骨文 — 金文 — 篆书(大篆、小篆)— 隶书(章草)— 楷书 — 草书(今草、狂草)— 行书(行楷、行草)、《诗经》的 “ 六义 ”(《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种表现手法)
《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 风、雅、颂
《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 赋、比、兴,统称为“六诗”或“六义”。、“ 六艺 ” 的内容
中国奴隶社会时期学校的六门教育教学课程。即礼、乐、射、御、书、数。
7、中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 北宋司马光撰。全书 294 卷,另有《目录》30 卷,《考异》30 卷、中国乐府诗的第一个高潮及其代表作品。
《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词》是中国乐府诗的第一个高潮的代表作品,被称做“乐府双璧”、汉赋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汉赋分为四大类:
骚体赋:产生于汉初,以抒情为主,句式较整齐,带有楚辞的痕迹。代表作品有贾谊(西汉)的《吊屈原赋》、《鵩鸟赋》。
散体大赋:即新体赋,内容以歌功颂德、润饰鸿业为主,篇末有一些讽谏之辞,所谓“劝百讽一”、“曲终奏雅”;形式上散体化,成为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主要代表作家有“汉赋四大家”,即西汉的司马相如、扬雄和东汉的班固、张衡,代表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司马相如),《甘泉赋》、《长杨赋》、《羽猎赋》、《河东赋》(扬雄),《两都赋》(班固),《二京赋》(张衡)。
抒情小赋:东汉中叶以后,散体大赋逐渐衰微,抒情化、批判性的小赋兴起。代表作品有张衡的《归田赋》,赵壹(东汉)的《刺世疾邪赋》,蔡邕(东汉)的《述行赋》,祢衡(东汉)的《鹦鹉赋》。、田园诗和边塞诗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田园诗的代表人物 是:陶渊明(创始人)《饮酒》、谢灵运《登池上楼》、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孟浩然《过故人庄》、王维《山居秋暝》、杨万里《水池》
田园诗的代表人物 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高适《燕歌行》、王昌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涣之《登鹳鹊楼》、“建安七子”、“三曹”、“竹林七贤”
“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
“三曹” 曹操、曹丕和曹植
“竹林七贤” 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尤以嵇康成就最大,著有 《广陵散》、《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著作
中国古代文学两编,各 25 篇。理论著作。南朝梁刘勰着。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501 ~ 502)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着。全书共 10 卷,50 篇,分上下、“ 初唐四杰 ”、“ 唐宋八大家 ”、“ 三苏 ”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唐宋八大家”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三苏” :苏洵、苏轼和苏辙、“ 豪放派 ” 与 “ 婉约派 ” 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
豪放派 苏轼、辛弃疾,《水调歌头》《江城子》《破阵子》。
婉约派 李清照、柳永、秦观等。《武陵春》《雨霖铃》《如梦令》。周邦彦被称为 “ 婉约派集大成者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原名《夕阳萧鼓》。作者是唐朝的张若虚,扬州(今属江苏)人。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被 闻一多 先生誉为 “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中国文学史上的 “ 诗仙 ”、“ 诗圣 ”、“ 诗鬼 ”、“ 小李杜 ” 的诗歌创作及其代表作
诗仙 李白三吏、三别
诗鬼 李贺泊秦淮
李商隐-无题、明中叶市民文学达到繁荣的标志 “ 三言二拍 ”
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凌濠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中国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
《康熙字典》,共收字 49174 个。
第二篇:编导
(一)文艺常识
(1)文学部分:
1、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体裁
2、中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艺传统的源头(人物和作品)
3、奴隶社会艺术的典型代表
4、汉字形体结构发展的几个阶段
5、《诗经》的“六义”(《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种表现手法)
6、“六艺”的内容
7、中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8、中国乐府诗的第一个高潮及其代表作品。
11、汉赋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2、田园诗和边塞诗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13、“建安七子”、“三曹”、“竹林七贤”、14、《文心雕龙》
15、“初唐四杰”、“唐宋八大家”、“三苏”
16、“豪放派”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7、《春江花月夜》
18、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仙”、“诗圣”、“诗鬼”、“小李杜”的诗歌创作及其代表作
19、明中叶市民文学达到繁荣的标志“三言二拍”
20、中国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康熙字典》,共收字49174个。
21、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22、封建世纪末的历史画卷
23、清末四大暴露小说
24、“鸳鸯蝴蝶派”
25、鲁迅、巴金、闻一多、梁实秋、林语堂
26、王安忆《长恨歌》(小说、话剧、电影)
27、古希腊神话;阿波罗、维纳斯、雅典那、狄奥尼索斯
28、《荷马史诗》、《神曲》;毕达哥拉斯学派与黄金分割
29、《伊索寓言》
30、《一千零一夜》
31、文艺复兴及其代表艺术家、代表作品
32、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33、歌德与席勒
34、巴尔扎克、雨果
35、大仲马、小仲马
36、安徒生
37、卡夫卡
38、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
39、马克·吐温、杰克·伦敦、海明威
40、诺贝尔文学奖
(2)美术部分
1、“文房四宝”与“书法五体”
2、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及代表作
3、张旭与怀素
4、“颜筋柳骨”;“瘦金体”
5、赵孟睢Ⅰ宜炝肌⑴费粞?/P>
6、邓石如与吴昌硕
7、美术的种类及其特征
8、中国绘画的三大题材
9、“画祖”与“画圣”
10、《清明上河图》
11、中国传统艺术题材“四君子”
12、“金陵八家”与“扬州八怪”
13、岭南画派
14、吴昌硕、黄宾虹、徐悲鸿、齐白石、刘海粟、张大千、潘天寿、陆俨少
15、中国南方和北方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及其特征
16、中国佛教的四大石窟
17、中国旅游标志与中国邮政储蓄标志的出处
18、“多里安式”、“爱奥尼亚式”、“柯林斯式”
19、古罗马建筑、雕塑的代表作
20、“哥特式艺术”、“巴洛克艺术”、“罗可可艺术”及其风格
2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大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22、“荷兰画派”
23、古典主义艺术、浪漫主义艺术、现实主义艺术、印象主义艺术、野兽派艺术、立体主义艺术、表现主义艺术、超现实主义艺术、抽象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风格
24、世界古代七大建筑奇迹
25、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代表建筑风格
26、浮世绘艺术
27、“包豪斯”
28、后现代建筑
(3)乐舞与戏剧艺术部分
1、声乐、器乐的基本分类
2、高胡与京胡;马头琴与牛腿琴;三弦与阮;古琴与筝;“冬不拉”与“热瓦甫”;
3、羌笛;曼陀林;管风琴
4、号子、山歌与小调
5、“花儿”、“信天游”、“牧歌”、“舞歌”、“船歌”、“飞歌”、“堆谢”、“十二卡姆”
6、京韵大鼓、二人转、山东快书、评弹、快板、三句半、独角戏、双簧、相声
7、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
8、《十面埋伏》与《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与《二泉映月》
9、聂耳与冼星海
10、流行歌曲
11、“蓝调音乐”与“爵士音乐”
12、“音乐之父”、“音乐神童”、“乐圣”、“歌曲之王”、“钢琴诗人”、“歌剧大师”、13、“圆舞曲之王”、柴可夫斯基
14、古典舞与现代舞、民族舞与民间舞、宫廷舞与芭蕾舞、歌剧
15、秧歌、社火、高跷、采茶舞、芦笙舞、孔雀舞、手鼓舞、锅庄
16、现代舞蹈之母
17、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18、中国与“莎士比亚”齐名的剧作家及代表作
19、南戏与昆曲;中国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戏曲
20、京剧的主要角色名称;“四大名旦”
21、苏州评弹、黄梅戏、越剧、秦腔、川剧、豫剧、晋剧的地域分布及特点
22、关汉卿与汤显祖;《西厢记》与《牡丹亭》;《琵琶记》与《长生殿》;《桃花扇》
23、“悲剧之父”与“喜剧之父”
24、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布莱希特
25、荒诞派戏剧
26、“三一律”(4)影视艺术部分
1、电影的诞生;电影与电影艺术的基本特质;“第七艺术”
2、镜头、景别、运动、角度、色彩、声音
3、电影艺术的基本类型
4、电影在中国的第一次放映;《定军山》
5、中国电影第一:戏曲影片、新闻纪录片、长故事片、侦探影片;电影刊物、电影学校;电影歌曲、有声电影、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第一部音乐喜剧片、抗战影片、人民政权领导下的电影机构及第一部纪录片、木偶片、彩色戏曲影片、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电影、彩色故事影片、中外合拍的彩色故事片、彩色立体宽银幕影片
6、中国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郑正秋、张石川、沈浮、郑君里、费穆、谢晋、张暖忻、郑洞天、吴贻弓、黄蜀芹、谢飞、吴天明、李安、徐克、吴宇森
7、“第五代”主要导演及其代表作品
8、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卡通影片、警匪片、电影杂志、彩色影片、纪录片、第一次影展
9、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品:卢米埃尔与爱迪生;弗拉哈迪、格里菲斯、卓别林、爱森斯坦、希区柯克、奇士基耶夫斯基、波兰斯基、小津安二郎、黑泽明、塔可夫斯基、米哈尔科夫、斯皮尔伯格、阿巴斯、陈英雄
10、电影流派:德国表现主义、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真实电影、直接电影、Dogma95、好莱坞、宝莱坞、迪斯尼
11、电影频道、东方电影频道
12、电视的诞生;“尼普科夫圆盘”
13、广播、电视与电视艺术、“第九艺术”
14、电视史上的第一:现代意义上的电视机诞生、电视剧、电视实况转播、彩色电视实验与彩色电视节目开播、开始播出电视新闻性节目、中国中央电视台成立、中国第一部室内电视剧、中央电视台开始向全国输送彩色电视信号、中国第一条商业广告、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类栏目、中国首开“说新闻”先河的主持人
15、电视电影
16、韩流、哈日(韩)族
17、益智节目、电视杂志、综艺类节目、谈话类节目与“脱口秀” 18、3G、CC、PK、DV、DVD、MM、MTV、MV、NTSC、DOLBY、16:
9、5.1声道、MPEG-
2、MPEG-
4、LED(5)考试方式:
考试以客观性基础常识为主,思考性常识为辅,通过灵活多样的闭卷笔试考核方式(如填空、选择、判断、连线、简答题等),考查学生的基础素养。
本门课程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命题创作
(1)创作内容
1、事件
故事应由一个或多个具体事件构成。
2、物
构成事件发展的主要角色与次要角色。
注意以下方面:
1.外貌特征与心理特征的描述。
2.人物之间的关系。
3.性格的发展。
3、场面
构成事件发展的环境。
注意以下方面:
a.适当介绍时间、地点
b.环境的特征。
c.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4、主题
通过事件表达的中心思想。
注意以下方面:
a.不要在故事中将主题直白出来,而要通过故事本身,让人感受到其中的含义。
b.主题可大可小,切忌为求深刻,胡编乱造。
5、故事风格
事件被处理成的效果。
注意以下方面:
a.可以是生活化的,讲求真实、自然。
b.也可以处理成其他效果。比如:幻想式的,童话式的,等等
c.不必刻意为之。
(2)创作要求
1、故事的立意
2、故事的形象化程度
3、叙事的清晰、集中程度
4、戏剧冲突的强烈程度
5、故事情调的营造程度
6、人物性格的准确程度
7、对话是否切合实际,语言是否自然、有个性
(3)考试形式
1、根据提供的照片,编写相关的故事。必须使用照片所提供的时间和空间、人物形象以及物件。
2、写作时间150分钟。
3、2000字以上。
(三)影视剧评论
(1)影评内容
1、主题的揭示
任何一部艺术作品都试图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语言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影视作品亦不例外,评论者必须通过对作品的读解把握和主题揭示;对主题读解和把握虽可能有所差异,但它相对地具有客观性、准确性;对主题准确且深入的理解与分析,是对考生视听语言读解能力以及思考的综合、概括能力的考核。
2、情节结构的把握
能用最简炼的语言介绍银幕故事;能对全片的情节结构准确把握,了解全片情节的起点、中点和终点;对情节结构的设置与人物主题的必然关系有一定认识。
3、人物和人物关系的分析
分析作品中主次人物及他们的关系;分析主要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把握和分析人物关系发展中的矛盾冲突以及解决的方式,他们和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的关联。
4、视听语言的初步读解
对影像的读解主要包括画面、色彩、灯光、镜头运动方式等;对声音的读解主要包括音乐和音响,台词和对白、旁白等;还有蒙太奇以及表演、细节等的读解与分析。
鉴于考生只是初涉影视艺术,故视听语言的读解和分析,要善于抓住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和段落,或他们在开头、结尾高潮中的综合运用。
以上为影评写作可能涉及的主要内容,一一列出并不意味着考试必须面面俱到,影评写作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倡在相对完整(思想与艺术)的分析基础上,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影评要求与考试形式
1、影视剧评论属议论文范畴。切忌写成纯感性的读后感,随笔、散文之类。
2、除按中学议论文的一般写作标准要求考生,鼓励视角新颖、观点独特而又言之有理的人性鲜明的文章。
3、考场内当场观看影视剧短片二遍;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观摩时间不计在内);评论文章字数为2000字以上。
答案是:
1、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体裁——应该是诗歌
2、中国现实主义源头——《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屈原,《离骚》
3、奴隶社会艺术的典型代表
4、汉字形体结构发展的几个阶段——汉字形体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几个阶段。
5、《诗经》的“六义”(《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种表现手法)——风雅颂,赋比兴
6、“六艺”的内容——礼、乐、射、御、书、数
7、中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8、中国乐府诗的第一个高潮及其代表作品。——应该是汉朝。作品么《孔雀东南飞》
11、汉赋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汉赋一般又可分为大赋和小赋两类。大赋主要作品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张衡的《东京赋》、《西京赋》等。小赋著名作品有张衡的《归田赋》、祢衡的《鹦鹉赋》
12、田园诗——代表作家有王维、孟浩然
边塞诗——代表作家有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
13、“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三曹”——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
14、《文心雕龙》——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南朝梁刘勰著。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501~502)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分上下两编,各25篇。
15、“初唐四杰”——王勃《腾王阁序》、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唐宋八大家”、“三苏” ——这个总知道的吧
16、“豪放派”——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破阵子》)
“婉约派”——刘永(《雨霖铃》)、周邦彦、李清照(《声声慢》)、秦观
17、《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曲,名《夕阳箫鼓》。该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赞颂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姿。
第三篇:编导岗位职责
1.带领团队拍摄制作各类广告片、形象宣传片及专题性栏目用片。
2.主导、执行各类电视片的策划及文案工作。
(1)参与完成所负责栏目的选题计划、制作进度安排,完成所负责栏目的脚本写作。
(2)配合进行栏目制作过程沟通协调,确保栏目制作畅通。
(3)监督配合摄像和后期制作人员完成节目的拍摄及后期制作。
(4)协助制定、执行演播室的摄制流程,保证拍摄流程的顺畅、高效。
第四篇:编导介绍
七.招收院校
综合类大学: 北京大学、西北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沈阳大学、大连大学、郑州理工、聊城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重庆文理学院、平顶山学院、南昌航空、南京航空、重庆邮电、黄河科技、贵州民族、中原工学院、长春师范学院、济南大学、黄冈师范学院、师范类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海南师大、四川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艺术类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河北影视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南广分院、北师大珠海分校、东北农大成栋学院、成都理工广播影视院、重庆大学美视学院
编导专业(艺术文化管理专业)一. 专业特点介绍艺术文化类专业就是近年来兴起的在美术、音乐类专业之外的又一大类高等艺术教育专业。它广泛的包括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公共事业管理、播音主持、影视表演、摄像摄影等多种专业。主要面向电视台、广播电台、电影电视制作机构、报刊杂志社等各种影视传媒部门单位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目前我国的许多专业的艺术学院和各级综合院校都纷纷开设此类专业,并且专门组织相关的艺术专业高考测试,择优录取优秀的高中毕业生。相对于音乐、美术类专业,艺术文化类专业则因为近年来的刚刚兴起和国内外影视传媒的持续发展而凸显出较好的工作前景。同时,大多数艺术文化类专业高考不要求学生有相当好的音乐美术的艺术基础,专业训练周期短,而经济投入也相对少的多,从而使艺术文化类专业成为许多学生圆梦大学和走向人生辉
二. 受众人群对于400--550分的同学来说,单凭文化课成绩也许只能考上专科,如果学习文化管理专业,则大部分学生能被本科录取,有些专业要求稍高些的院校虽然是211重点院校,但文化课要求也只在500分多一点。380分的大部分同学能够被三类本科录取,虽然该类院校比起一批次本科院校学费相对高一些,但对于这个分数段的同学来说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并能接受本科教育!毕竟,如果没有学习这个专业,单凭文化课参加考试连专科都录取不了。同时,文化管理专业和美术、音乐不同,这个专业是不需要很专业的艺术特长的。本专业是兼有文学、新闻、影视学和艺术学各学科特点的综合性专业,强调考生对文学、影视艺术的理解能力、艺术审美感觉和综合素质。不需要特别的艺术特长,更没有外貌、身高等限制。因此特别适合普文、普理类学生中想考取名牌艺术院校或成绩不很理想,考取本科有困难的学生。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点选择专业。
艺考期间,根据学生的文化课与专业学习情况,准确把握学生状态,根据多年高考经验,进行有目的的报考指导,以确保将考试的把握性达到最大!
三. 录取方式及文化课成绩要求省内各大院校按照专业合格证成绩的30℅和高考文化课
成绩的70℅相结合择优录取。省外各院校则规定只要通过本课提档线,就按照专业成绩从高往低择优录取。文化录取线都是由各院校单独划定的。由于专业不同、报考人数不同,各院校录取分数线从380—500多分各不相同。总的来说,省内院校及211工程大学文化课需500分以上,省外二本、三本院校则需380以上即可。五. 考试内容(一):笔试,文学艺术基本常识。题型有:填空、简答、问答题;填空考察考生对地名、人名作的了解情况。问答题考察考生对文艺专业术语流派名称的了解深度。比如:“声画分立”、“行当”。“论艺术虚构和生活现实之间的关系”、“商业片的特性是什么”“如何评价王朔电影”、“城乡文化建设”等情况。(为此我们组织专家,专门编写了近百道论述题,等待你来学习讨论)
(二):笔试、电影评论/命题作文。
1、放映一部影片,要求考生当堂写一篇对该影片的评论文章。这是考查考生综合素养的测试,需要较全面的理解力。考试时,要学会如何看片子,看完影片,一篇影评就应在脑海中形成了。叙事散文、议论文等命题写作。电视广告创意和节目策划
(三):面试,面试也称口试,一般在复试中进行,但只是部分院校有。考官在考场里面向你提出一些文艺、生活、甚至哲学和美学以及个人爱好、兴趣、专业知识水平的问题,目的是了解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记忆逻辑思维能力,考察考生素质是否具备专业方面的发展潜力。无论如何,考试时要落落大方、不紧张,但也要实事求是,争取不用假象掩饰自己,而是巧妙地将自己的优势展现给考官看。(我们会在上课过程中,每天训练应对当前考试最有效的面试内容)六.专业前景及就业方向本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最后一块有待开发的处女地,毕业生可从事影视文化传播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在报刊、杂志、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电影制作部门等做记者、主持、策划或行政主管、业务主管以及编辑、编导等专业人员。泛指从影视艺术衍生出来的众多文化产业组织和管理工作。比如:文化经纪人、影视制片人、媒体策划、文艺编导、文娱记者、双语主持、影视编剧、影视导演或各种影视节目的助理;还有报社、出版社、杂志社、文化厅局、广播电视厅局、宣传部委、教科文卫等国家组织等事业单位的策划管理人员。七.招收院校综合类大学: 北京大学、西北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沈阳大学、大连大学、郑州理工、聊城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重庆文理学院、平顶山学院、南昌航空、南京航空、重庆邮电、黄河科技、贵州民族、中原工学院、长春师范学院、济南大学、黄冈师范学院、师范类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海南师大、四川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艺术类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河北影视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南广分院、北师大珠海分校、东北农大成栋学院、成都理工广播影视院、重庆大学美视学院
现在有这个专业的学校更多了
总而言之 编导是一个不错的年轻就业趋向
实话说
如果你也这是为了学门艺术来敲开大学的门 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祝好运。
第五篇:编导教学大纲
编导教学大纲
学习内容:文学常识,文艺常识,视听语言基础,电视片分析,故事写作,影评写作,小品写作,广告,电视栏目,摄影专业知识,摄影作品分析,自我介绍,即兴评述。
统考考试内容:文学常识,编写故事,电视片分析,即兴评述(纯笔试一张卷子,满分200)
校考考试内容:文学、文艺常识,编写故事,叙事散文写作,影视作品分析,面试自我介绍,编讲故事,命题小品。
教学安排 第一阶段 :统考入门
1、课程内容
1视听语言基础:景别,角度,构图,运动镜头,长镜头,空镜头,色彩,光线,音乐,声画关系,蒙太奇等(30%)2故事写作(25%)3文学常识
(15%)4电视片分析(30%)
2、阶段目标
文常:基本掌握国内国外的文学常识。
电视片分析:能够完成统考电视片分析的题型。
编写故事:完整的写出一篇叙事详尽的故事。
第二阶段:校考解析
1、课程安排
1、广告;(10%)
2、电视栏目(真人秀,谈话类,新闻类,生活服务类,电视栏目分析);(25%)
3、摄影相关知识和摄影作品分析(15%)
4、面试自我介绍,命题小品(15%)
5、即兴评述;文艺常识电影电视广播美术音乐;(15%)
6、叙事散文写作;(15%)
7、文艺常识:导演,各大电影节,中外电影史(5%)
2、阶段目标
文学常识:熟练掌握国内国外文学常识,基本掌握电影,电视,音乐,戏剧等文艺常识。
面试:熟练的自我介绍,能够当众讲故事,表演命题小品。
即兴评述:能够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影评:能够熟练使用视听语言分析影片,包括微电影纪录
片。
第三阶段应试
1、课程内容
1、电视片分析(解说词,做题技巧,大量练习);(20%)
2、故事写作(人物练习,情绪练习,矛盾冲突练习)(20%)
3、文学、文艺常识;(10%)
4、影评写作(导演的各个作品对比,相同类型电影对比,电影色彩,电影音乐,电影光线,人物关系,剧情发
展);(20%)
5、作业:电视片分析大量练习,文学常识背诵,故事写
作手中准备5篇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完整的故事;
(30%)
2、阶段目标
文学常识:熟练掌握国内外文学文艺常识,掌握文常简答
题做题方法。
电视片分析:熟练掌握历年真题,看片子就能够判断老师
的出题放学。
影评:对各大导演的风格特点熟练掌握,对必考电影有准
备好的影评。
故事写作:能够熟练应对各种考试题型
即兴评述:写出逻辑清晰,观点明确的即兴评述。对各类
型即兴评述题都有准备好的答案。
推荐影片
中国:
张艺谋《秋菊打官司》《英雄》 陈凯歌《霸王别姬》《梅兰芳》 冯小刚《天下无贼》《1942》
李安《喜宴》《饮食男女》《少年派》 许鞍华《桃姐》《天水围的日与夜》
王家卫《花样年华》《阿飞正传》《一代宗师》《春光乍泄》 陈可辛《中国合伙人》《甜蜜蜜》 贾樟柯《小武》《站台》《任逍遥》
《白日焰火》《解救吾先生》《推拿》《艋舺》《一个勺子》
好莱坞:
科恩兄弟:《老无所依》(西部片)
索菲亚·科波拉《在某处》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斯皮尔伯格《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 《摔角手》第65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窃听风暴》第6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雨人》第6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第8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国王的演讲》第8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鸟人》第8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万物理论》第87届奥斯卡最佳男演员 希区柯克《后窗》《精神病患者》《房客》
《星际穿越》《这个杀手不太冷》《低俗小说》《发条橙》《勇敢的心》《记忆碎片》
韩国:
《素媛》《熔炉》《杀人回忆》
其他国家
《入殓师》《两杆大烟枪》《三傻大闹宝莱坞》《天使爱美丽》《触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