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那一片逐渐消沉的晚霞
那一片逐渐消沉的晚霞
浅析《晚霞消失的时候》中的真实与启蒙意义
在《西方正典》一书当中,哈罗德·布鲁姆曾经提出一项屡试不爽的测试经典的基本方法,那就是看一部作品是否能够经得起重读。而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文中对经典曾做过十多条定义,然而,它首先着重强调的也是这一点。认为“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到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有一点我们应该十分清楚,每一步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被广泛重读,都必然有其复杂和独特的具体原因。
礼平,一名曾经是红卫兵小将的作家。在十年**即将结束的时候,抛出了他的处女作——中篇小说《晚霞消失的时候》。他的出现在整个青年界与文艺界都掀起了不小的影响。在小说发表后,身为当时中国作协党组织书记的冯牧老先生曾言简意赅的用“才华横溢,思想混乱”八字对小说做了十分中肯的评价。该篇小说与《波动》《公开的情书》在当时的青年人中间广为流传。
时至今日,尽管铺天盖地的快餐文化像我们疯狂袭来,原本牢固的知识结构与观念受到冲击。然而,当我们这些生于九十年代的孩子在开始自觉亦或不自觉的接触到有关文革十年的文学时,我们发现这个晚霞逐渐逝去的年代里,也出现了这么好的经典之作。《晚霞消失的时候》用朴实、客观的笔法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我们读着,不仅不感到厌恶和疲倦,反而像磁石一般地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作品本身深刻的内涵让我们每一个读者既惊喜又陌生。喜的是文本里那出色的情节,语言,而陌生在于的是带给我们了更多的迷惑。
有时候,文本自身所散发的意蕴与创作者的初衷相背离是一种极为正常的想象。同样,小说也在很多地方没有完整的传达出作者的意图。然而,不该否定的是,那个时代的作品我们很多都已经遗忘了,或者说我们愿意去忘掉他们。但是《晚霞消失的时候》我们却不愿意记住。北京大学已经将本书收入了“百年中国文学经典”就证明了它不会被人们忘掉它正以一副崭新的姿态交由我们去认知,感知,思考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不作品,这样一些人物。
小说艺术的直接服务对象是人,它的主要功用应该是反映社会生活,尤其是作为个体的人的生活及人在生活中的所有反映与表现。《晚霞消失的时候》这一作品截取了从文革前三个月的春天到文革结束男女主人公在此泰山顶上相遇这十五年间中颇具代表性的场景。小说讲述的是少年时代的中共高级将领后代李淮平与白的像纸的南珊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在公园相识,并且二人彼此萌生爱意。然而,在突如其来的“文革”运动中,出身国民党家庭的南珊政治上受到了批斗,而坐在审问台上的却戏剧性的是李淮平。内心情感与社会角色的强烈冲突与碰撞,让两人不得不形同陌路,各奔东西。十五年后,作为军舰军官的李淮平在泰山山顶再次遇到了南珊,这时候的南珊已经从单纯的少女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女翻译官。而这时,李淮平向南珊表达了多年来内心的情爱与悔恨,然而为时已晚。在整个小说中饱含文明与野蛮、是与非、情与理、爱与恨、宗教与科学、真善美等诸多哲理性的思考。
文学创造首先是理解、反映和阐释对象世界的认识活动。作者在这部小说中也充分的追求了“真实”。小说结构并不复杂,围绕着李淮平与南珊之间的四次相见展开,无论那一次的相见都能从现实出发,从小角度、小视角带给读者一个时代的缩影。其中无论是整个庞大的社会背景还是处在这种环境背景下的正面或反面人物都显得如此真实。在小说中这样描述文革的场景:“到处是一种狂热的激情。这种激动不安的情绪裹胁了所有的年轻人,也裹胁了我。我们不顾一切地行动起来--没有明确的动机,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只要是破坏某种陈旧的东西,干什么都行。”透过小说中有关这场运动的只言片语,我们
能够清楚的感受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时代,而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是以何种心态来看待这场运动。作者曾经说过“红卫兵运动无疑是复杂的”。在今天看来,仅从历史教科书中去管窥这场运动无疑是片面的,是不可取的。那是一个时代,一个完全属于理智缺失的时代,“到处是一种狂热的激情”,当时很多中国人都曾疯狂地对待过一些人和一些问题,当时的人们正是缺乏理智而将一些事情做得很难看,小说中思想狂热的李淮平带领着那群小将抄了楚轩吾的家,事后陷入了深深的后悔。作品深刻的批判了当时的群众暴力。这于错误倒没有直接的关系,到时的人们都在错误的“文革”路线上挣扎。那是一个没有人不犯错误的时代。那是一个心灵崩溃的时代。现在很多人在谈论到“文革”红卫兵运动时往往都会认为是一群不大懂事的孩子在瞎胡闹,一哄而起,横冲直撞,到处打人,抄家,破四旧。这么说也对,但却不是真正的历史,仅仅只是一个概念。举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在小说中最精彩的抄家运动中,作者就成功的塑造了一个理性的红卫兵“眼睛”的形象。小说中面对着以李淮平平为代表的抄家派,“眼睛”公开反对:“我再说一遍,我们绝对不同意你们这样蛮横地践踏党的政策。我们要求你们爱护红卫兵的荣誉。要从革命的需要出发,不要从革命的激情出发。因此,我代表我们的组织呼吁你们:全市的红卫兵都应从街道转入学校,从破坏转入批判!”作者曾经在一次创作谈中曾谈到,不管是作品环境还是其中的人物形象都来源于他曾经目睹和经历过的人和事。文学艺术来源于社会又高于社会真实。作者在小说中以内蕴的真实和假定的真实,不带一丝偏袒,果敢地承认这场运动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揭示了红卫兵怀疑过,震惊过,思考过,也反抗过。而且很多红卫兵不是后来才怀疑,才震惊,才思考,才反抗的。因而小说也被称为“一个老红卫兵的回忆录”。
回过头来,小说不仅在社会背景的描绘上追求真实,在人物塑造上,也可谓是非常成功的。“人物是小说的原动力”。这部作品在揭示人物性格方面可谓细致入微,小说中不管是李淮平还是南珊,楚轩吾还是南岳长老,每一个人物都不是一个个抽象的人物符号,作者在进行人物创作时突破了文革前八大样板戏的模板,放弃“三突出”原则,为我们读者展现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无论是李淮平还是南珊,尽管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的思考青年的代表,但他们又各自含有作为个体的人的特点。正如我们所知,一旦把普遍性的要求推向极端,就势必会导致文学创作的概念话和类型化。有一点在小说中尤其值得去深究,那就是小说主人公在整个小说中都知掉了一滴泪,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在追求一种内在的坚韧和遒劲。无论男女,都是顶天立地的。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属于在“文革”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这个时期成长起来的青年有的人说是“垮掉了的一代”,有人说是“思考的一代”。不可否认,不管是垮掉还是思考的,他们的心灵都带着十年**的创伤,失去了精神支柱。不过,前者是彻底的沉沦,倒下了,而后者却仍在不停的在思考,探索着。南珊、李淮平就属于后者。利昂·塞米利安在其《现代小说美学》中曾指出“我们看一部小说主要看小说中对人物性格的揭示,这也就是构成小说的魅力和教育意义的因素”。
《晚霞消失的时候》从深刻的内涵上来讲,它是一部哲理小说,是一部富有思想和精神魅力的小说。其中关于南珊的争论尤其多,集中在南珊哲学变化。我认为小说具有深刻的启蒙意义,它主要体现在以其含义复杂的“启蒙话语”对已经成为历史的文化大革命进行独特的思考的同时,也深刻犀利地反省着以李淮平为代表的“红卫兵--知青”一代的人生道路。这一点,正如作者在一篇“创作谈”中所指出的,这部作品的一个非常明确的创作目的,便“集中在于对文化大革命及其‘红卫兵运动’的反省”。小说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实际上就是李淮平由起初的一个单纯得近乎疯狂与蒙昧的“革命信徒”不断被启蒙,不断被反思的过程。小说一开始描述了少年时的李淮平的一个唯美的梦境“从对岸我声音消失的地方,又开始隐隐响起一阵轻柔缥缈的歌声。这歌声在微风中抖动着,由小而大,渐渐传遍整个湖面和山谷。在这安详的夜色中。那歌声显得十分遥远而清晰,抑扬宛转,然而我却一个字也无法听清”。李淮平的一生都在由“歌声”和“话语”所引领,是他接受不
同“话语启蒙”的过程。在这一过程是由他所爱的南珊自身与他的直接关于“文明与野蛮”、生命的起源的探讨,还有她与祖父楚轩吾之间的谈话,以及他与南岳长老之间关于哲学,关于“真善美”的一段精彩辩论来直接或间接对自己进行思想启蒙。不管是“文明与野蛮”的矛盾,还是“科学与宗教”的争论;“爱与恨”“情与理”,“真善美”都构成了李淮平思想启蒙的全部内容。然而正是这样一些内涵丰富而深刻的话语启蒙使李淮平对于自己在“文革”中的所作所为作了深刻的反思,从而实现了精神的拯救与复活。同样,作品通过南岳长老在泰山顶上一段对于“真善美”、“向善性”与“宗教本质”的揭示,以及贯穿整个文章的“野蛮与文明”的思考,不断表现出李淮平对于他们当年“革命”的“合法性”的反思。
小说在结尾的时候,运用“晚霞”逐渐消失的时候这一场景,深刻而充满寓意。一方面,作为一个时代的结束,漫长的“文革”终于收上了句号,“我不能再用任何缠绵的语言来回答她这样坚强的意志!我不能再用任何无力的举止来面对她这颗火热的心灵!南珊,她在我的心中已经不再是一个名字和一个人,而是一种信念,一种对于我的人生正在开始发生无比巨大的影响力的崭新的信念!”新的信念在新一代的青年人中升起!另一方面,它也寓示着一个崭新的时代的来临。晚霞在天际消失了,太阳沉没了。它还会升起,它正在升起,但这是一个崭新的太阳,它既不是天上的上帝也不是地上的神灵,它就是人,它就是充满理性的人!
第二篇:那一片蓝天
那一片蓝天
简介:
蓝霞与男朋友在高中已经相恋,他们相约报同一所大学,然而却因其他原因没能实现。蓝霞为了能与男朋友联系,放弃了很多的事情,最后只剩她自己一个人,但是男朋友还是和她分手了。在她情绪低迷,意志消沉的时候,协会的指导老师及时的给予帮助,进行开导,终于让蓝霞走出了阴霾,真正地融入大学生活。
第一幕:
时间:入学一个星期
场景:宿舍、回宿舍路上、运动场
道具:电脑一台、桌子三张、椅子三张、篮球一个、招新海报、传单几份 演员:蓝霞,同学A、B,10号,运动员一个,舍友A、B、C
旁白:旁白:蓝霞和男朋友耀文相约报同一所大学,然而耀文却迫于家里的压力回了北京,不能和蓝霞在一起。他们相约每天在网上相聚,相信毕业后一定能在一起。于是蓝霞为了和男朋友耀文联系,放弃了很多活动……
场景一:运动场同学在热火朝天的打比赛 同学A:霞霞,来看男生比赛吧,好精彩的。同学B:对啊对啊,特别是那个10号,帅呆了!蓝霞:(抱歉地笑笑。)不了,你们看吧,我还有事。
场景二:回宿舍路上学校社团招新 招新成员:这位同学,欢迎了解一下西大心理协会。(发转单,见犹豫看那么久)了解一下? 蓝霞:谢谢,不用了,我没时间的。
场景三:宿舍
舍友A:蓝霞,我们今晚要去ktv,你去不? 蓝霞:(坐在电脑前,带着麦,许久才反应过来。)啊?什么? 舍友B:我们一起去ktv啊,去吧,第一次宿舍活动哦。舍友C:(见蓝霞犹豫了很久)算了,人家和男朋友有得聊,我们就不要拆散人家了,走啦走啦!(把其他三人拉走了。)耀文:怎么这么久不说话? 蓝霞:没事,刚才拿了点东西,(音乐1渐强)你刚才说到哪了? 旁白:就这样,蓝霞离舍友们越来越远.舍友们对她的冷漠反应也习以为常,渐渐地,也就不对她不那么热情.(音乐渐弱)
第二幕
时间:入学两个月后 场景:宿舍 道具:桌子、电脑、椅子
旁白:开学后第二个月的一天,蓝霞在宿舍又在和她的男朋友耀文视频聊天,其他的舍友则在准备着晚上的社团联谊,没有人注意到蓝霞情绪的变化。一个接一个的离开。
舍友B:(对其他两个舍友)我是社团干事,为了今晚这个联谊还有很多事要忙,先走了哦,拜拜。(剩下两个舍友挥手告别)舍友C: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走吧。舍友A:好的,这就走。(看都没看蓝霞就离开了)(音乐2渐强)
耀文:……霞霞,对不起,我真的觉得像我们这样不行……一个在南一个在北,每次我有空的时候你不是上课就是有其他事,我受够了……我们……分手吧…… 蓝霞:(着急地)可是耀文……我……我没有……
耀文:够了,霞霞……没有可是了,我们已经结束了……我们还是朋友,以后,你遇到了什么事还可以打电话给我……对不起。旁白:蓝霞久久不能反应,(音乐渐弱)一直看着电脑发呆,直到舍友回到宿舍。舍友B:刚刚那个魔术表演太好看了,你们说他怎么做的? 舍友C:哎呀,不就是-----(抬头看到蓝霞呆坐在电脑前),蓝霞,你怎么了,怎么呆坐在那? 蓝霞:(回过神来),啊,没什么(她不敢对舍友说她失恋了,她怕舍友们嘲笑她)旁白:就这样,蓝霞一副失神落魄的样子,谁也不搭理。每天一回到宿舍,就盯着电脑发呆。舍友们看着她这样子,也不敢轻易去问。所以,舍友把这情况告诉了指导老师。当天,老师就来到了宿舍。
第三幕
时间:当天晚上 场景:宿舍
道具:桌子三张张,椅子三张,电脑一台,杯子4个 人物:指导老师,蓝霞,替身三人,4.2.3
指导老师:(敲门)有人在么?(等了许久)有人在么? 蓝霞:(随意拿手背擦了一下眼泪)嗯,等一下……(开门)老……老师……(吃惊地)指导老师:我到宿舍来看一下同学们有什么需要,看到你们宿舍的灯还亮着,所以进来看一下,我可以进去么?
蓝霞:额……老师好,您请进。(让开门)指导老师:(一边进来一边假装漫不经心地问)你怎么一个人在宿舍啊?怎么不和其他人一起出去玩?
蓝霞:我……我…… 指导老师:(找张凳子坐下)你哭过,怎么了? 蓝霞:我……
指导老师: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说出来说不定我能帮你解决呢? 蓝霞:(低头)只有我一个人了……只有我一个人了…… 指导老师:你别哭,发生了什么事情?
蓝霞:我……我和男朋友分手了……我只剩自己一个人了(哭)我就是想不通,为什么我付出了那么多,结果却是这样,我想不通。我想让他知道,可是我却不敢……老师,我该怎么办?
指导老师:这样吧,(站起来)你把这张椅子当成你的男朋友,你把想要对他说的话都说出来,可以吗?(音乐3渐强)
蓝霞:我……我……(慢慢转向椅子)
蓝霞:我为了你已经放弃了很多啊,我什么朋友都没认识,什么活动都没参加,吾每天一放学回来就想着快点会宿舍听你的声音,我每天晚上做梦梦到的也是你的身影,我计划着一到寒假就到北京去看你,我想像这我们手牵手在火红的枫树下漫步,我勾画着我们的未来,那是如此的令我向往……开始为什么你一句对不起就将我所有的付出都抹杀了呢……(音乐再强,放10秒渐弱)
指导老师:蓝霞,你知道是自己现在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么? 蓝霞:(不解地抬头,疑惑地看向知道老师)老师?
指导老师:你自己看看……都是你自己一个人……(替一:打电话、替三:一个人学习)你不孤独么? 蓝霞:(低头)我…… 指导老师:你有想过为什么吗?当你拒绝了那些想要和你交朋友的人的时候,你又有想过他们都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么。蓝霞:(茫然地抬头看着指导老师……)我……
指导老师:这样,你这回把这张椅子看成是你自己。而你把你自己看成那些想要和你交往的人,你尝试着和它交流。蓝霞:我不懂。
指导老师:那就想象你是你的舍友,想叫你一起去参加宿舍聚会。
蓝霞:好吧……(转身看向椅子,情绪还是低落的)蓝霞……我们去聚会吧,去吧……(无助地回头)可是椅子不会说话啊……
指导老师:这和你的表现不是正好一样么,你为了你的男朋友,而拒绝了很多人。当你抛出善意的邀请时,却得不到对方的回应,你是一种什么样是感觉?
蓝霞:我……我感觉到了一种挫败……我……额不想再和这样的人交往了。指导老师:这就对了。(音乐4起,一直到剧末)蓝霞,你不后悔吗,为了你的男朋友放弃了那么多。你还记得吗,从前,你有那么多的朋友,你们相互帮助,相互扶持,你们一起欢乐一起笑。(指向场景一,场景一动)你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天不断地充实自己(指向场景二,场景二动)。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奋斗,即使失败也从不气馁(指向场景三,场景三动)这些,也都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啊。你不想融入他们吗? 蓝霞:可是,可是他们还会接纳我吗? 指导老师:(看向蓝霞,停顿一会)去吧,只要你勇敢地走出去,他们都会接纳你的。蓝霞缓缓走过去,这时所有演员都出来,将蓝霞包围,形成一个接纳的场景。
旁白:什么是青春的使命……也许,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然而,完成自己的成长与蜕变却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也许在大学生活中,我们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没有真正地融入大学生活,然而你只有把自己加入其中,才能够开创自己的那一片蓝天,完成自己青春的使命……。
场景一:朋友聚会
场景二:文艺演出
场景三:一起为高考做准备
去角色:主角、替身123、耀文、招新成员、同学AB、舍友ABC、指导老师、酱油,旁白。
第三篇:那一片枫叶
作者:西北狼
刚参加完毕业典礼,我就脱下袍子,直奔机场,波音767腾空而起向那个美丽的城市飞去--旧金山。赶到金门大桥下的海滨时已是华灯初下。
没有人知道我来这里干什么。她也许早已忘记;她也许还记得可不能来;她也许还记得可不愿意来。我来了,我没忘记,那一个许诺,那一个心愿,那一个未醒的梦。
五月的旧金山,夜风吹来还有一丝丝凉意。灯火辉煌的金门大桥上车来车往。我不由的想起西雅图不眠夜里的帝国大厦顶。
夜深了,痴痴坐在海滩上的我不再期望什么浪漫的奇迹。明天的我就要飞往更远的城市,离开那个校园,开始一个崭新的生活。今晚,我要在我的人生段落上画一个逗号,在我曾经全心付出的那份感情上画一个句号。
一片枫叶,托起一个愿,一片枫叶,写下春夏秋冬。
让她伴着你。你听,那风儿送来的思念,是不是金色?
看着手中这一片金黄的红叶,读着她写在红叶上的留念,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眼泪唰唰地流了下来。我来了,来到那个我们相约的海滨,你听到了吗?
我从背包里取出一封信。还记得吗?还记得那个承诺吗?两年的辛苦没有白费,我被那所著名的大学录取了博士,这就是录取通知书。我说过我会来到你身边的,我努力了,我没有践诺。但是,我没有接受,我选择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因为这个城市让我心伤。
轻轻地,我把信折成一只小船,放入海里,远远的漂去。枫叶,我将永远珍藏,那个你,那个春夏秋冬。
------1--------
纽约的秋很迷人。不知不觉地天气凉爽下来,树叶也开始变红,漫山遍野的。那一种红并不夺目,却从金黄之中隐隐的透出来,清新而又充漫活力。延着公路向蒙特利而开上去,车窗之外美不胜收。放眼望去,是一条金色走廊,落叶与草坪绿黄相间,几朵白云点缀着蓝蓝的天空,总是让人遐想万千。离开纽约颇有些 日子了,那一片金黄却一直依然让我怀念。
认识宛儿就是在这样的秋天。
人生就是巧合,只不过事情的发生有着不同的概率。两个人相遇是巧合,在异国他乡是低概率;两个人认识是巧合,相爱是低概率;两个人分手是巧合,爱着分手是低概率。在异国他乡相识,相知,相爱到不得以而分手更是微乎其微,然而,生活中的小概率事件却常常发生,不知这应该叫作缘还是命。
我不信命,但我相信缘。
刚到美国还没几天,一直和时差做着顽强的斗争,感觉懵懵的,关键是肠胃还没倒过来。本来应是凌晨休息的时间,现在呼拉就来了一堆面包牛奶火腿奶酪,它意见这个大哟,弄的我怎么也打不起精神。
看看表快六点了,想起今晚儿学院有个迎新pARTY,于是忙爬起来,洗把脸,又对着镜子理了理头发,觉得还过得去。晃晃悠悠就出了们,一路上不停的嘟囔:
“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SEE YOU LATER。”。。。
一进大厅就直扑放食物的桌子,开一罐饮料,再叼一个三明治,喝着嚼着也观察着,老外一个也不认识,中国人就认识那俩个和我一样新来的,正在那指手画脚的和几个不是马来西亚就是印尼的聊呢。三明治下肚,我抹抹嘴端着饮料也凑到人堆里装模作样地站了半天啥也没听懂,还陪别人傻笑了几回。顿时觉得索然无味,扔了罐子就向门口走去。
“哎,你叫什么名字?”“你说我?”我转过身看见一个女孩正冲我笑。“还有别人吗?”她特夸张的左右看看。“西北狼。你呢?”“宛儿”“你中文说得真好。”我看要冷场,没话找话。“什么?”“你中文说得真好。”“当然,我是从北京来的。”“什么?”我惊奇地,“刚才听你说的英语特地道,还以为你是ABC呢”“哈哈。。。”我的话还没说完,她已经笑弯了腰。“嘿嘿。。不好意思”我只好笑着陪着,心里却在想“这么爱笑的女孩,小心笑出满脸褶子来。”“周末到我这儿来包饺子吧,老王和小牛也来。”
第一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第四篇:收藏那一片红叶
收藏一片红叶
物质上的收藏,给人一种踏实感;精神上的收藏,给人一种甜蜜感。美丽、美好的,要收藏;真挚、真诚的,也要收藏。我收藏的,就是象征着我与她之间最美好的友谊的那篇红叶。
一个秋天晴朗的下午,我坐在枫树下读书。和煦的阳光抚摸着我的脸颊,我渐渐地进入了梦乡。我睡得很沉,等我一觉醒来,书页已经被风吹乱了,并发出一阵阵清脆动听的响声。
正当我急着翻找书页时,她出现了。她冲着我笑着,向我走来。她的笑容打动了我,于是,我们很快就互相了解了对方。当她发现我在翻找书页时,她跑到我的身后摸索着,捡来了一片枫叶,纤细的手指捏着叶柄,送到了我的面前。她的脸上仍带着阳光般的微笑。
我从未见过如此红的枫叶,鲜红中隐约能看见条条叶脉,甚至还能感觉到其中流动着的血液。五片匀称的叶瓣在阳光中显得婀娜多姿,丝毫看不出是一片凋零衰败的落叶。
她亲手把它夹进我的书页中,转到一个满意的角度后,轻轻地合上书页,轻轻地告诉我:“只要用红叶隔住,就不会忘记这一页了。”
从那以后,我和她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她还告诉我,枫叶那充满生机的红色是酝酿了一秋的结晶。我们经常一起收集那片片红的惊心的红叶,一起交流各自的感受,快乐地渡过了美好的时光。
我会永远珍藏着最初的那片红叶,收藏着这段回忆,收藏着我与她的美好友谊。
第五篇:那一片美妙神话
那一片美妙神话
秋夜的星空是多么美丽啊!那些闪烁的星星是那么的宁静、安详,既像一只只明亮的眼睛,又像一盏盏亮晶晶的银灯,在看着我,照着我,使我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幻想„„
白茫茫的银河,静静地躺在湛蓝的天空中。灿烂的星群在银河里闪动,像是无数漂在河流上的航标灯。你看,靠着银河的那几颗星,多像一只在银河中展翅飞翔的天鹅,那就是“天鹅座”;在银河南端的那几颗星,多像一个高双夹,翘着尾巴的大蝎子,它是有名的“天蝎座”。
那颗牛郎星是多么耀眼,好像正望着对岸的织女星,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
哦,天空,你不仅仅是美丽,你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像神话一样美好,像神话一样奥妙无穷,像神话一样永远富有无穷无尽的魅力!啊,天空,你是一部美妙的神话!
五年级:田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