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景润妻子由昆的往事回忆
数学家陈景润妻子由昆的回忆
中国曾经有这么一个人,毛泽东半夜下指示给他看病,周恩来亲自给他安排工作,邓小平给他解决住房,贾庆林、习近平为他安排疗养。他曾是中国的全民偶像;他的故事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个数学上的天才,也都以为他是一个生活中的白痴;实际上这个男人很有远见,三十年前就预言了上大学要收费;这个男人也很痴情,入院看病,却娶回了一个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妻子;这个男人非常抠门,陪妻子逛街,却不让她带钱;貌似迟钝的外表下,隐藏着一个无比敏感的内心世界。他的身上究竟有多少我们意想不到的故事?已故数学家陈景润的妻子由昆,做客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非常说名》,为您讲述一代数学奇才闻所未闻的故事。
“他像孩子一样纯真”
1977年8月,《人民画报》刊登了题为《对数学理论研究的新贡献》的报道。几个月后,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让国人知道了陈景润的名字,也使他成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年轻人最崇敬的偶像之一。
作为中国著名的一代数学家,陈景润在作家徐迟笔下因忘我思考而在街上撞到大树的“痴人”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可谓根深蒂固。然而,在他生命中最亲近的人——夫人由昆时而欢欣喜悦、时而泪光闪动的追忆里,记者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也许更为真实的陈景润。如果说过去广为流传的都是他戴着眼镜,趴在书稿堆里埋头演算的模样,那么,这一次,他的形象则定格在那张和儿子在一起、写满慈爱和幸福的笑容中。
早春时节的北京,阳光明丽。在京城西郊的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主任办公室,记者见到了既是军人也是医生的由昆大夫,一袭白大褂,牛仔裤、运动鞋,她和蔼地笑着说:“我们现在也放松了,平时不一定穿军装,这样更轻松随意些。”
时光如白驹过隙。1978年,整30年前,由昆正是在这里(时称解放军309医院)与陈景润相遇。如今陈景润先生离世也已经12年,但回首住事,仍历历在目。“如果说他„白专‟,那真是冤枉他了,”由昆深情地说,“无论作为学者,还是丈夫和父亲,他都是称职而优秀的。”
“做梦也没想过会嫁给他”
1978年,45岁的陈景润已是誉满全球的数学家。在他之前的个人历史里,有童年的孤寂,有少年遭遇战争的惊惶迷惘,有新中国成立后考入风景如画的厦门大学、驰骋在数学海洋里的沉醉,有毕业后在北京中学当老师不擅表达的苦闷,有被华罗庚先生慧眼识珠、加入中科院数学所后的废寝忘食,有“文革”时受到不公正待遇,仍在不足6平米的斗室里、一盏煤油灯下不分昼夜地演算,直至攻克“1+2”(《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难题,把“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质数之和,简称“1+1”)推进了一大步,在国际上引起轰动……在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里,他似乎一直是一位在数学的崎岖山路上只身攀登的独孤英雄,有理想、恒心和毅力,独与爱情无关。
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发表后,陈景润成为一代人的精神偶像,在收获几多荣誉和尊敬的同时,求爱信也堆成了小山,组织和领导也十分关心他的“个人问题”。然而,他都淡淡地推却了。直至遇到由昆,那朵属于数学家的姗姗来迟的爱情之花终于绽放了。1978年,27岁的由昆从武汉军区被选派到北京解放军309医院进修实习已近一年。这一年,全国科学大会在京召开,多年来积劳成疾的陈景润在邓小平的亲自关怀下,被送进了这所医院的高干病房。
“说实话,我在认识我先生之前没有看过那篇报告文学,只知道一点,也没有很在意。”听说这位大数学家住进了医院,由昆和几位同伴一起去“看稀奇”。“第一印象,这个人很随和,蛮客气,也没有什么架子。”
由昆当时并不是陈景润的主治医生,但值班时每天要到高干病房查房,接触渐渐多了起来。由昆爱学习,那时每天查完房,她都会在病人晾衣服的阳台上听广播学英语。一次,陈景润问由昆:“我们能一起学外语吗?”从此,两人开始结伴学习。事实上,从学生时代起,为了能直接阅读世界各国文献和最新学术成果,陈景润不仅擅长英语、俄语,还自学了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语言。
一次,陈景润忽然问她喜欢吃米饭还是面食。由昆虽然非常不解,但还是回答说喜欢吃米饭。陈景润手舞足蹈地说:“那太好了,我喜欢吃面食。”原来,当时米和面均限量供应,一家人喜欢吃不同类粮食更能“互补”。
由昆也觉得陈景润人很好,非常有才华,但是,“做梦也没有想过要嫁给他,就把他当作一位师长。”忽然有一天,陈景润自言自语地说:“我们要是能在一起就好了。”由昆脱口而出:“你开什么国际玩笑?”陈景润赶紧说:“是的,是的,您那么年轻漂亮,我年纪大,身体又不好……”由昆吓坏了,赶紧收起书就跑了。
几天后,轮到由昆值班查房。陈景润小声地说:“对不起,由医生,我们还是一起学英语吧,是我不好,乱说话。”又过了一段时间,陈景润忍不住再次旧事重提。由昆告诉他真的不可能。“第一,女孩子做的事,比如做饭、打毛衣之类,我全不会。第二,我的脾气也不太好。”陈景润却说:“不会做饭,我们可以吃食堂。你穿军装,就把你穿剩下的给我穿也没关系。我会让着你,肯定不会跟你吵架。”最后,陈景润使出了“撒手锏”:“如果你不同意,我就一辈子不结婚。”
那天回去后,由昆失眠了。“压力太大了。我相信他真能说到做到,你能感受到他的执著。”这一次,由昆被打动了。“我想,如果他这辈子真不结婚,生活不好的话,我能幸福和安心吗?”
由昆给家里很认真地写了一封信,父亲也回了一封长达十几页的信。最终,她决定接受陈景润真挚的感情。陈景润生日时的全家福
数学家的幸福婚姻生活
两年后,陈景润和由昆结为伉俪。婚后三年,由昆才从武汉军区调到北京。
嫁给这位鼎鼎大名的数学家,一定会有所牺牲,由昆在做决定时已有所准备。不过,与许多人的想象大相径庭的是,他们的婚姻生活让由昆由衷地感到幸福和满足。
生活中,由昆和陈景润能在一起的时间不多。陈景润大多数时间都花费在“办公室”,即家中的书房里,研究生也是来家里上课。而由昆要到医院上班,还时常值夜班。但让由昆感到暖心的是,上班前,陈景润一定要和她道别;下班回家,陈景润听到脚步声,一定会从书房出来,拍着手欢喜地说,“由回来了!由回来了!”“由”是陈景润对妻子的爱称。
陈景润也希望能像别的丈夫那样陪妻子逛街、逛公园。由昆说:“其实,我先生的感情很细腻,他只是没有多少时间去跟别人交往、闲聊。”因此,他会带着由昆清晨五点坐公交车去北京植物园,到了八九点其他人前往时,他们已经在返回的路上,丝毫不影响工作。他声称要陪由昆逛街,又掏光两人身上的钱,说:“带钱的话,买东西很浪费时间。我今天先陪你看一看,选好了明天你再自己来买。”只为让妻子体会一下有丈夫陪着逛街的感觉。“你说气人不气人,太可爱了,有时候觉得他真像孩子一样纯真。”由昆笑着说。
由昆始终难以忘怀的是儿子出生时的情景。当时,需要家属在手术单上签字,可陈景润无论如何不肯签,一定要院方保证不出现任何危险。最后,实在没有办法,陈景润认认真真地在别人签“同意”的地方写下一行字:“务必保证我妻子由昆术后身体健康,能正常工作。”医生又问:“一旦出现问题,保大人还是孩子?”“当然是大人!”陈景润毫不犹豫地回答。只这一句,让由昆感动至今。“当时就觉得,这辈子嫁给他,没有错!按道理,他当时年纪大了,孩子对他有可能比我更重要。”
儿子满月后,由昆就像被关了很久的小鸟重获自由一样,出去大大地采购了一番。陈景润跟她说:“由啊,以后有的东西不需要就不买了,孩子以后上大学要自费的。”由昆说:“当时以为他在吓唬我,那时上大学都是免费的,可等孩子长大了,还真就开始自费了。所以,别看他平常埋头钻研学问,但是他对事物、时代的发展都是很在意、很有想法的。”
陈景润的度量也让由昆钦佩。曾有“文革”时批斗过他的人申请留学,请他写推荐信,他很认真地写了,那人也因此顺利申请到留学。由昆当时有些忿忿,陈景润和颜悦色地说:“他当年也是受时代和环境的影响。再说,如果他学成归来,不是能为国家做更大贡献吗?”
陈景润一生都在和时间赛跑,平均每天只睡四小时。由昆说他的理论是“睁着眼睛就是还不困,就应该工作”。但是,他会去排长长的队给由昆买鱼、鸡等营养品,会每天都挤出时间陪儿子玩。儿子取名陈由伟,小名欢欢,一岁已会背儿歌,两岁已会不少英语单词。陈景润常用糖果教他做算术,用扑克牌教他识数字。尽管在孩子出生前他曾和由昆讨论过,“如果是儿子,最好学数学;如果是女儿,最好学医学。”但是,真到了儿子懂事时,陈景润的态度则是顺其自然,绝不勉强。
陈景润温厚的性格让由昆倍感温暖,哪怕只是给他倒一杯茶,陈景润也一定会说“谢谢由”!他从未跟她红过脸,更从不打骂孩子。儿子两岁多时,用彩笔在家里所有够得到的壁纸上“作画”,由昆气坏了,拽着小手,轻轻打了三下。那是陈由伟从小到大唯一一次挨打。陈景润却罕见地有些生气了,用他一贯较慢的语速说:“不要对孩子这样的态度,要跟他讲道理,他在发挥他的智慧。”然后又对儿子说:“小欢欢以后再也不要这样了啊,爸爸给你纸,每次你画的画爸爸给你挂起来。”从此,家里的走廊就成了儿子的画展。“他还真挺有办法的。”由昆微笑着不无钦佩地说。
那时,每天晚饭后,陈景润会看新闻,由昆给他按摩,儿子给他捶腿,然后由昆给讲一些外面的见闻,儿子跑前跑后,一家人其乐融融。每当回想起那段时光,由昆都会非常怀念。这位历经坎坷的数学家终于在他的晚年享受到了寻常人家幸福的天伦之乐。陈景润和数学家华罗庚在一起。
先生离开的日子
1984年,陈景润在过马路时被一辆自行车撞倒,后脑着地,酿成意外重伤。这对身体一直比较虚弱的他可谓雪上加霜,不久,诱发了帕金森综合症。此后的12年里,他有一大半时间是在医院里度过。
在那段漫长的岁月,一边要上班,并照顾年幼的儿子,一边要到医院照顾先生,这对由昆相当不易。而事实也说明,陈景润真的娶了一位好妻子。
由昆尽其所能地照顾丈夫。那时,家里做三种饭,先生一种,儿子一种,她和保姆一种。当时冬天水果很少,她给陈景润买六块多一斤的苹果,只告诉他几毛钱一斤。“我先生一生节俭,只要他吃得高兴就好。当时经济条件也不太好,不过,给先生和儿子买东西我从来都很大方,我想,自己省一点就好了。”
12年里,由昆没有请过一天事假,值完24小时夜班后,来不及休息,赶紧让保姆煲好汤,赶往医院。“倒三趟车,还要走很远路,带两个网兜,在路口买上水果。就跟农村人进城似的,也顾不上好看不好看了。”一次,由昆看西瓜很好,买了两个小的、一个大的。先生住六楼,她爬上去时全身都被汗水浸湿了,陈景润心疼得不得了,由昆的眼泪也出来了。
“真的很难,但是我愿意!”由昆说,“嫁给他时已经做好了准备,肯定是要照顾他一辈子。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真的很奇妙,你真会心疼他,舍不得他受一点委屈。”
即使住院期间,陈景润也从未有一天间断工作。他常在医生快查房时佯装休息,过后又起来继续工作。医生向由昆“告状”,由昆跟他“算账”说:“先把身体养好,咱们以后工作的时间不是更长吗?”可陈景润说:“如果我不能工作的话,要我干什么?”
1996年3月19日,在连续两个月不能工作后,陈景润在北京医院与世长辞。他是睁着眼睛离开的。由昆说,他最遗憾的有两件事:一是未能看着儿子长大成人,二是没有完成“1+1”。位于北京万佛陵园的陈景润墓,“1+2”的造型用以纪念数学家所做的贡献。
先生的离开,很长一段时间,由昆都难以释怀,每忆起往事,心就像在泪水里浸泡过一次。但她慢慢想通了,一定要自强,要完成答应过先生的事,把孩子抚养成人。
调理了近一年半后,由昆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和抚养儿子上。她于1999年升任放射科主任,2000年评上正高级职称。当初,陈景润病倒时,部队曾提出她可以停职专心照顾陈景润,军籍、级别保留。可陈景润坚决不同意,坚持让她马上回医院:“部队培养你,你不能给我一个人服务。”这样,由昆才没有从岗位上退下来。“我也是后来才意识到,他也是在为我考虑。现在科技发展得那么快,如果我当年放弃了,现在就只能是一个家庭妇女了。所以,我非常感激他,我现在活得很充实,也给我儿子做出了榜样。” 陈景润从小就教育孩子,一定不要有优越感,一切要靠自己努力。儿子陈由伟现在加拿大上大学,小时候看父亲研究数学那么辛苦,他曾经刻意回避数学,出国时选择了国际商贸专业。但是,有一天他忽然跟由昆说想转到应用数学系,“我觉得越来越喜欢,也觉得,应该圆爸爸的梦。”这令由昆很欣慰,“也许是家庭和谐氛围的影响,他真的很像爸爸,待人接物都很懂事、得体,我觉得先生的很多品质在儿子身上得以延续。”
由昆说,非常感激先生离开后很多人对她们的关怀和帮助。虽然陈景润已经离开多年,但是,他一直活在她的心里。“我先生这一辈子,很遗憾,还差两个月不到63岁就离开了。但是,他也有过一个幸福的家庭。我相信,他一定为此感到欣慰。我也是。”由昆微微的笑着说。
第二篇:往事回忆[定稿]
往事回忆
一日日,一天天,望着邻家的孩子渐渐长大,自己曾幼稚的认为是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14岁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岁月让我们一同慕然回首从模糊的记忆中将淡淡的往事回忆。
堆满玩具的幼儿园里有一个“万事皆通”的我,一次老师问我们:“小朋友们,1在哪啊,我向四周望去,没有看见什么,其他的小伙伴说在黑板上,我拿起手上的积木毫无顾忌的说“1就在我的手上”小朋友们哈哈大笑,那次我才四岁,也是我上学的第一天。
在三年级(1)班的教室里,坐着一个“事事不知”的我老师问我们知不知道关于周总理的故事我只好摇摇头表示不知,老师又问我们是否知道今天学习周总理的故事有什么旨意,我还是摇摇头表示不知,老师还是耐心的教育,问我周总理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杰出的表现,这个问题我知道但我怕,就闷在心里没说,口上随便答了声不知道。
在五年级(1)班的正中央有一个“怀疑自己”的我,那时我以稍稍有改变,开始慢慢开口,但只是少数,没有很大的胆子,语文老师问《少年润土》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作者到底有什么企图,我在心里暗说了一下,举起手来,但有一想如果说错了那么多没面子还会被同学嘲笑,于是一只小手轻轻的放了下来,教室里有少了一只举着的手。当老师公布正确答案的时候我才知道自己的答案与老师的差不多,那时我有点后悔,后悔那时的手,恨那颗心为什么这么胆小,于是下定决心:以后要大胆些,不管对还是错先是说说在说。
在七年级(2)的教室里有一个“积极发言”的我,老师提的每一个问题我都会十分认真的去思考去面对,但有些确实无法回答(据我的水平)一等到我想到了一点点就迫不得已的去抢答,就-怕老师不叫我,以前我不喜欢回答问题,但现在全然不同了,我变成了一个性急的女孩。
时间在变,在如梦如令的往事中我发现自己也是成长也在变化,成长的阴影不仅印在培育我学习的校园也朦朦胧胧的进入了自己的心坎。
第三篇:往事回忆
往事回忆
我独倚于窗前,望着残月,陷入了对往事深深的回忆中„„
“外公”这个词对每个人来说是亲切的,如同春水浸透干枯的土壤一样,是幸福的。我的外公也曾给予了我春雨般博大的爱,可是„„
外公给我的童年增添了温暖。
我是外公、外婆一手带大的,我尤其依赖外公,甚至超出了对父母的依恋。他虽年近古稀,却不乏对生活的热爱,他喜欢穿这一身如墨的风衣,常常带着一副镜片已经泛黄了的老花镜。一边在外面的椅子上看报,一边又微笑着看骑着四轮车的我;或者用他那好似根雕般的手,握着我粘粘湿湿的小手,徒步在公园里游玩;或者在我休息时,一边给我读报纸上有用的东西,一边用那大大的蒲扇,给我送来阵阵凉爽的关怀。
外公不仅在生活上关爱我,还用行为教我做人的道理。
那是个阳光毒热的天气,我和外公在家里太烦,便出来散心,外公和我走着、笑着,可谁知,一个急忙骑车上学的中学生不小心把外公撞了个正着,中学生急得哭了,一向不哭的外公因剧烈疼痛也留下了泪。可谁知,外公竟然没有责怪那个中学生,反而对他说:“不小心就没事,快走快走!别耽误上学!”那个中学生含着感恩的泪走了,而外公却因腰椎骨折被送往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可事后,外公却没把它放在心上,还半开玩笑的说:“看!这还享受了病号待遇!”而当时的我却被外公的伟大情怀感动得泪流满面。外公啊,外公,您这精神是多少人崇敬但又无力做到的啊!
外公对我的爱还超出了寻常境地。
您还记得吗?那年您患了风湿,剧烈的疼痛把您那苍老的脸又无情地刮了几道伤痕。可那天,我嚷嚷要吃奶油包,妈妈电话里让我自己去买,可您不让,因为您担心我累着,冻着,硬撑着自己去买。妈妈在电话中急忙阻止您,我也懂事似的不让您去,可您却说:“没事儿,我去活动一下也好。”最后您还是独自出去,我向窗外望去,一个微胖的身躯在风雪中一步一停地艰难走着,我后悔了,我向窗外大喊着您,示意我要下去,您却在寒风中向我摆摆手,有点生气地说:“喊什么,快把头缩回去,别冻坏了!”当您会来时脸已冻得微紫,手冰凉。我见了,扑到了您的怀里紧握着您的手。可您却无所谓地说:“这算啥,快趁新鲜吃吧,馋猫!”
可外公,四月二十日的夜晚,您却因急性脑溢血永远地离开了挚爱您的亲人们,到了另一个国度。您走了,可您给予外孙那伟大的爱,却一直烙在外孙的心上,永远地珍藏在心间!
第四篇:往事回忆
往事回忆
昨天中午和领导一起,回到了我们曾经共同工作过的五汽公司。
追忆过去,似水年华,曾经的青春和一腔热血都洒泼在这块熟悉的土地上。物是人非,容颜已改,但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共事的朋友却如陈年的老酒愈发弥香!记忆的瓶塞一旦打开,甜酸苦辣五味杂陈一起在心中一如突缰的野马奔腾而来,抑或似小溪潺潺涓涓流淌滋润心田!
十七年岁月,如白驹过隙在浩瀚的江河湖海中只是点滴的一瞬,可是往年在这厚重的土地上却留下了我们曾经最单纯美好的岁月,成为我们彼此人生道路上的一幅生动的风景线!
还是那样熟悉的停车场地、还是那样依旧笔直挺立的灯杆、还是那样不分白昼黑夜来来往往的公共汽车,甚至我的每一步都是踏在往日前行的脚印之上!
因为是中午午休时间,没有能够有太多的时间去一一拜访曾经的同事和工作过的地方,但是却不能妨碍我的思绪在去过和现实中来回的穿梭,我的眼前依旧可以浮现出那个时候在单位的某个地方和同事说笑谈论........在我的记忆中,那个残阳的下午我怀着那样的依依不舍,暗自同这里告别,我义无反顾却又步履沉重,我的脚步坚定地前行而眼光却又不得不一步三回头贪婪地要把这里的一切——欢乐悲伤全部带走!
我不能因为曾经的挫折而放弃对于这里的万般钟爱,我不能因为曾经的无奈而心有怨恨。没有这里,这块让我成长的土壤,也许我早已经被大风大浪吞噬!这里的人和事告诉我:黑暗里的灯火,始终是我坚持的希望!
尽管来去匆匆,却让我在踏上故土的瞬间感受了内心世界的真、善、美
第五篇:回忆一段往事
回憶一段往事
不知道高三对我来说应该开心呢,还是惆怅 也许更多的是压力吧。。明知道自己根本考不上本科
还是听了爸爸的话在最后一天改了志愿 高三会很辛苦吧。。
时间真的很快,我已经在萧山六中呆了两年了 记得刚来学校的时候带着不满,带着伤心,因为这不是我要的学校 可没办法,冥冥之中上帝做了安排吧,我进了。。
高一只能简单的回忆了,只知道自己在小说中度过 看了许许多多的小说 不过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书
还有几个好朋友,不过有写事让我看到了这个世界的丑陋 我们102是最乱的,女生都会打架 班主任袁华杰对我们失望透顶了,现在他连班主任都不当,不过在学校好像升职了 102的记忆已迷糊了。。203,3306
也许对我来说是一个新开始
我认识了很多好朋友,还都是一寝室的,缘分啊,不过最可悲的莫不是第一天,和蛋蛋老同学才做了一节课 就被施燕玲个老巫婆给分开了
而且还跟男生做同桌,原因是他们两男生狂会讲废话 哎,就这样我们开始新的生活吧 后来一前一后还会讲 最后我来到了第二组
后面就做mother和赵佳萍
呵呵,也许这是好的,她們会唱歌给我听,当我 心情郁闷时,mother,会用它的歌声来打动我 呵呵,习惯她们对我的好。。
在那时我们那四个人很会讲话,有几次还被几下名字,施燕玲对我说在讲话下星期留下来 好了几天又开始讲了,没办法,无法控制
也许是因为那个夜晚,我们寝室讲话,一起活跃了气氛 我和mouse成了好朋友
代价是扣分,别狠狠批了一顿,不过mouse承担了所有的罪责 由此我们也成立了big家族 幸福的时刻从此开始了。。
我们一起欢笑一起开心,幸福!!(见下一篇日志,舍不得)
记得运动会,我们一起跑的远远地,我们一起谈天说地,在我们的天地
渐渐的我们熟了,我也认识了施沈超,这个人长的蛮秀气的,皮肤很白,羡慕人也不错,老会买饮料给我喝,有东西都会给我吃还送我了芦荟,可是它死了,可惜啊。。最让我感动的那节课抽背,我没被出,觉得很丢脸站了一节课后,就扒在桌上,不理人,他来到我的旁边安慰我,用他五音不全嗓子唱歌给我听,心里很感动还哭了。。其实我觉得自己欠你很多,所以对你不理不睬的。。还老打击你。呵呵,反正你习惯了。。羽毛球还是我好,不要狡辩咯。。希望你能不要被女生欺负啦,有的时候真的看不下去。。亏你忍得住
后桌,还是很高兴你在我后面的,毕竟开心的时候你也在
赵佳萍,很认真的学习,成绩也在慢慢赶上去了。。加油 哦,对你信心满满,因为你很认真。。。
相好的,漂亮的一个女生呢,可对男生好像没兴趣,只对学姐感兴趣,真是‘没想法。。。e成绩很好,佩服,但很懒,比我还懒,呵呵,不过 懒人懒福,对吧
最后来写写我同桌吧,毕竟也一年啦!哎,总的来说人不错啦就是讲话太伤人,每次我都被你弄得懒得和你讲话。。不过很难得有的时候你还是会夸我的,O(∩_∩)O哈哈~。在我生病几天会帮我理试卷,还会发短信来问我好没,谢谢咯。。不过因为你老拿你的话来打击我,让我变得爱打人,尤其是你。。以前到不还手的,可最后几天也还手了,还算不痛。。别叫我馒头了,很难听!你说我婴儿手么,我会觉得很开心的哦!!虽然嘴上抱怨你很差,但事实上还好啦!要你帮忙的事你都会答应!祝你早日找到心中的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