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20号元素名称及符号
1-20号元素名称及符号:
氢H 氦He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钾K 钙Ca
常用元素名称及符号:
锰Mn 铁Fe 铜Cu 锌Zn 银Ag 钡Ba 金Au 汞Hg 铅Pb 溴Br 碘I 钨W 铂Pt
常见物质及化学式:
氟气F2 氧气O2 氢气H2 氮气N2 氯气Cl2 溴Br2 碘I2 臭氧O3 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 硅Si 磷P 硫S 碳C 钾K 钙Ca 钠Na 镁Mg 铝Al 锌Zn 铁Fe 锡Sn 铅Pb 铜Cu 汞Hg 银Ag 铂Pt 金Au 锰Mn 钡Ba 钨W 二氧化碳CO2 水H2O 一氧化碳CO 过氧化氢(双氧水)H2O2 五氧化二磷P2O5 四氧化三铁Fe3O4 氧化铁Fe2O3 氧化亚铁FeO 二氧化锰MnO2 二氧化硅SiO2 氧化铝Al2O3 氧化镁MgO 氧化铜CuO 氧化锌ZnO 氧化汞HgO 硫化氢H2S 氯化氢HCl 盐酸HCl 硫酸H2SO4 硝酸HNO3 碳酸H2CO3 磷酸H3PO4 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 氢氧化铜Cu(OH)2 氢氧化铁Fe(OH)3 氢氧化铝Al(OH)3 氢氧化钾KOH 氯化钠NaCl 氯化镁MgCl2 氯化银AgCl 氯化钙CaCl2 氯化钾KCl 氯化钡BaCl2 氯化铁FeCl3 氯化亚铁FeCl2 硫化锌ZnS 硫化亚铁FeS 硫酸钡BaSO4 硝酸钾KNO3 硝酸银AgNO3 硝酸钠NaNO3 硝酸钡Ba(NO3)2 碳酸钠Na2CO3 碳酸钙CaCO3 碳酸钡BaCO3 硫酸铵(NH4)2SO4 氯化铵NH4Cl 高锰酸钾KMnO4 锰酸钾K2MnO4 氯酸钾KClO3 甲烷CH4 乙炔C2H2 酒精 C2H5OH 葡萄糖C6H12O6
第二篇:元件名称符号)
元件 元件符号 极性 电阻 R 无极性 电容 C 有些有 变压器 T 有 保险丝 F 无 开关 S或 SM 有 测试点 TP 无 稳压器 VR 有 二极管 CR或D 有 三极管 Q 有 继电器 K 有 变阻器 RV 无 电感器 L 有些有 导电条 E 无 热敏电阻 RT 无 晶体 Y或 OS 或X 无 集成电路 U 有 电阻网络 RN 有 发光二极管 LED 或DS 有 混合电路 A 有 ****** 1.主板上的英文字母都代表什么 1.L----电感.电感线圈 2.C----电容.3.BC---贴片电容 4.R----电阻
5.9231 芯片-----脉宽
6.74 门电路-----它在主板南桥旁边 7.PQ----场效应管
8.VT、Q、V----三级管 9.VD、D---二级管 10.RN----排阻
11.ZD----稳压二极管 12.W-----电位器 13.IC---稳压块
14.IC、N、U----集成电路 15.X、Y、G、Z----晶振 16.S-----开关
17.CM----频率发生器(一般在晶振 14.31818 旁边)
第三篇:齿轮各部分名称及符号
齿轮各部分名称及符号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模数
齿轮圆周上轮齿的数目称为齿数,用z表示。根据齿距的定义知
压力角
齿数 齿顶高系数
ha=ha*m(ha*=1)顶隙系数
c=c*m(c*=0.25)hf=(ha*+c*)m
全齿高 h=ha+hf=(2ha*+c*)m
标准齿轮是指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均为标准值,且分度圆上的齿厚等于齿槽宽的齿轮。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公式
齿条参数:
第四篇:关于量名称和量符号
关于量名称和量符号
① 量名称
1)通用的量名称,按国家标准《量和单位》规定的选用,切勿使用已废弃的量名称(参见表1)。
2)学科或专业的量的名称,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目前全国名词委已公布出版了40多个学科的名词术语,请作者注意选用。
② 量符号
在强制性国家标准《量和单位》中,对每个基本物理量都给出了1个或1个以上的符号,这些符号就是标准化的量符号,如l(长度)、d(直径)、A或S(面积)、V(体积)、t(时间)、v(速度)、λ(波长)、m(质量)、F(力)、M(力矩)、p(压力,压强)、E(能[量])、P(功率)、T或Θ(热力学温度)、t或θ(摄氏温度)、Q(热量)、w(质量分数)、φ(体积分数)等。
国家标准规定,非普及性科学书刊,尤其是在数理公式中,必须使用量符号。使用量符号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应尽量采用标准规定的量符号。若您用到的量国家标准中没有,可以参照标准自己拟定量符号。自拟时要注意,量符号一般是由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的(25个特征数符号例外,它们由2个字母构成,如雷诺数Re、普朗特数Pr等,另一个例外是pH值),不能用多个字母做量符号,如把“临界高温”的量符合写作CHT(critical high temperature)是错误的,正确表达应为Tc,h。当然,类似CHT这样的英文缩词用在文字叙述中而不是作为量符号用在公式或图表中是允许的。
2)您的文稿若是打印件,量符合必须用斜体字母(pH值除外,它用正体字母)。3)量符号的大小写也有一定之规,不能随意。比如:T是热力学温度,t是摄氏温度;V是体积,ν是速度;P是功率,p是压力;等等。
4)在全文中某一个字母代表的量应是惟一确定的。比如:t,不能在这里表示“时间”,在那里又表示“摄氏温度”;在这里表示“初始温度”,在那里又表示“终了温度”。解决办法是:t已经定为表示“时间”,就用θ表示“摄氏温度”;用ti(i为 initial(初始的)首字母)表示“初始温度”,用te表示“终了温度”。类似地,用pA表示A点的压力,用pB表示B点的压力,用pc表示C点的压力,等等。总之,为了表示量的特定状态、位置、条件或测量方法等,可以在量符号上附加上下角标,如星号(*)、外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及其他符号,个别情况下允许加汉字角标(如h小麦 表示“小麦株高”)。
5)不能把化学元素符号作为量符号使用。把化学素符号当作量符号来用的现象比较普遍,包括过去很多教科书。例如“H2:O2=2∶1”,这很不规范,含义也不清楚。正确的表达方式如下:
若指质量比,应为m(H2)∶m(O2)=2∶1; 若指体积比,应为V(H2)∶V(O2)=2∶1; 若指物质的量的比,应为n(H2)∶n(O2)=2∶1; ③ 关于计量单位
按规定,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基础,根据我国情况加选的一些非SI单位构成的。
使用法定单位的原则如下:
1)全文只能使用法定单位,不能使用非法定单位,如市制单位、公制单位、英制单位,以及其他旧杂制单位。尤其请注意,土地面积不能用“亩”。大面积用hm2(读作“公倾”),很大面积用km2(读作“平方千米”),小面积(如宅基地、小试验地等)用m2(读作“平方米”)。
2)全文只能采用单位的国际通用符号(简称国际符号),而不采用单位的中文符号。国际符号指用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的单位或其词头,如μm(读作“微米”)、kg(读作“千克”)、N(读作“牛顿”)、kPa(读作“千帕”)、W(读作“瓦特”)、J(读作“焦耳”)等。
使用法定单位的要点如下。
1)您的文稿若是打印件,单位符号(指单位的国际符号,下同)毫无例外地用正体字母。
2)要注意区分单位符合和词头符号的大小写:一般单位符号为小写体,如m(米)、t(吨)、g(克)等;来源于人名的单位,其符号的首字母大写,如A(安培)、Pa(帕斯卡)、J(焦耳)等,例外的是L(升)虽不是来源于人名,也大写。词头符号中表示的因次为106及以上,用大写体,如M(106,兆)等;表示的因次为103及以下,用小写体,如k(103,千)、h(102,百)、d(10-1,分)、c(10-2,厘)、m(10-3,毫),μ(10-6,微)、n(10-9,纳)等。
3)请遵守组合单位符号的构成规则。
a.相乘组合单位符号有2种形式,即加点乘号和不加点乘号:如力矩单位N·m,也可写作Nm。b.相除组合单位有3种形式,如热容的单位为J/K或J·K-1 或。最末一种形式一般只用于数理公式中。
c.相除组合单位符号中的斜分数线“/”不能多于1条,当分母有2个以上单位时,分母就应加圆括号。如传热系数的单位W/(m2·K),不能写成W/m2/K,也不能写成W/m2·K。
d.组合单位中不能夹有单位的中文符号,例如,把流量单位写成m3/秒,把用药量单位写成mg/(kg·天),都是错误的,应分别写成m3/s和mg/(kg·d);但是,组合单位中允许有计数单位(如元、只、人、把、个、株、粒、颗等)和一般常用时间单位(如月、周(星期)等),如价格单位元/t,人均住房面积单位m 2/人,劳动生产率单位kg/(月·人)等。
顺便提及,“万”和“亿”是我国特有的数词(但它们不是单位的“词头”),可以与法定单位符号连用,例如可写作20亿t,35万km2等。
4)不应把一些不是单位符号的“符号”作为单位符号使用。
a.单位英文名称的缩写不是单位符号,如m(分)、sec(秒)、day(天)、hr([小]时)、y或yr(年)、wk(星期)、mo(月)等,它们的单位符号分别应为min、s、d、h、a(年)、周、月等。
b.长期以来用作单位符号的ppm、ppb等,只是表示数量份额的英文缩写,意义也不确切,而且其中有的在不同国家代表不同的数值,因此不能再用。怎么办?视具体情况,例如可将200ppm改为200×10-6,或者改为200mg/kg。
5)绝不能对单位符号进行修饰。常见的修饰方式有以下2种。
a.加下角标。如把试验用种子的质量表示成m=50g种,正确表示为ms=50g,其中s为seed(种子)的缩写,也可写成m种子 =50g。
b.插入化学元素符号等说明性记号。例如,0.15 mg(Pb)/L,正确表示为ρ(Pb)=0.15 mg/L;又如,1 g生药/mL,正确表示为ρ(生药)=1 g/mL。
6)单位前的数值,一般应控制在0.1~1 000之间,即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尤其在图表中;否则应当改换词头。例如,0.001m,应改为1 mm,1 200 g,应改为1.2 kg,32 000 kg,应改为32 t。
④ 关于数字
1.汉字数字与阿拉伯数字
什么情况使用汉字数字,什么情况使用阿拉伯数字,国家标准有规定。
总的原则是: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件数字。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场合:(1)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如:20世纪90年代;1999年1月15日;12时5分18秒。
请注意:年份不能简写,如1999年在任何地方都不能写作99年。
“时刻”可用标准化格式表示,如“12时5分18秒”可写为“12:05:38”。
日期与日的时间的组合,表示方法是:年-月-日T时:分:秒。T为时间标志符。“时”“分”“秒”之间的分隔符是冒号(:)而不是比号(∶)。例如“1999年1月15日12时5分18秒”,可表示为“1999-01-15T12:05:18”。这种方式更多地用在图表中。
(2)计量单位和计数单位前的数字。如:食盐200 g,木料 5 m3;猪15头,羊2只,鱼1条;3个特点,2条意见,200多人。
(3)纯数字,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例,以及一部分概数。如:4,-0.3,4/5,56%,3:2,10多,300余。
(4)产品型号、样品编号,以及各种代号或序号。(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中的数字(古籍除外)。使用汉字数字的场合:
1)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以及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用汉字数字。例如:第一,二倍体,三氧化二铝,十二指肠,星期五,“十五”计划,第一作者,一分为二,三届四次理事会,他一天忙到黑。
2)相邻2个数字连用表示的概数。例如:一两千米,二三十公顷,四百五六十万元(注意:其间不用顿号(、))。
3)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的概数。例如:十几,几百,三千几百万,几万分之一。4)各国、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及月日。
5)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特定含义的词组中的数字。例如:“一二·九”运动,五四运动,“一·一七”批示。数字的书写规则
1)书写和排印4位和4位以上的数字要采用三位分节法,即从小数点算起,向左和向右每3位数之间留出1/4个汉字大小的空隙。例如:3 245,3.141 592 6。
2)小数点前用来定位的“0”不能省略。如0.85不能写作.85。
3)阿拉伯数字不能与除“万”“亿”外的汉字数词连用。如“十二亿一千五百分”可写为“121 500万”或“12.15亿”,但不能写为”12 亿1千5百万”。
4)数值的有效位数必须全部写出。例如:一组有3位有效数字的电流值“0.250,0.500,0.750A”,不能写作“0.25,0.5,0.75A”。
5)表示数值范围和公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表示数值范围采用浪纹号(~)。例如:120~130 kg,70~80头(羊)。
顺便提及,不是表示数值范围,就不要用浪纹号。如“1995~2000年”,“做2~3次试验”表示都不妥:前者是2个年份(不是数值),其间“~”应改为连接号“—”(一字线);后者“2次”与“3次”之间不可能有其他数值,应改为“两三次”,但“做2~4试验”这样的表述则可以。
b.表示百分数范围时,前一个百分号不能省略。如“52%~55%”不能写成“52~55%”。c.用“万”或“亿”表示的数值范围,每个数值中的“万”或“亿”不能省略。如“20万~30万”不能写成“20~30万”。
d.单位不完全相同的量值范围,每个量值的单位应全部写出,如“3 h~4h 20 min”不能写作“3~4 h 20 min”;但单位相同的量值范围,前一个量值的单位可以省略,如“100 g~150 g”可以写作“100~150 g”。
e.量值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上下公差也相等时,单位可以只写1次,如“12.5 mm±0.5mm”可写作“(12.5±0.5)mm”,但不能写作“12.5±0.5mm”。f.量值的上下公差不相同时,公差应分别写在量值的右上、右下角,如“ cm”;量值与公差的单位不相同时,单位应分别写出,如“20cm mm”。
g.表示带百分数公差的中心值时,百分号(%)只需写1次,同时“%”前的中心值与公差应当用括号起。例如“(50±5)%”任何时候都不得写作“50±5%”,也不得写作“50%±5%”。
6)用量值相乘表示面积或体积时,每个数值的单位都应写出。例如:60 m×40 m,不能写作60×40 m,也不能写作60×40 m2;50 cm×40 cm×20 cm,不能写作50×40×20 cm,也不能写作50×40×20 cm3。
7)一组量值的单位相同时,可以只在最末一个量值后写出单位,其余量值的单位可以省略。如“50 mm,45 mm,42 mm,37 mm”,可以写作“50,45,42,37 mm”。各量值后的点号可以用“,”,也可以用“、”,但全书应统一。
⑤ 关于图表
插图和表格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它们的设计和制作,这里再强调几点。1)图表都应精省:一般能用文字表示清楚的内容就不必用图表,用大量文字还说不明白而用图或表就能方便说明的内容才用图表;只用1幅或1个表就能说明的内容,就不要用2个或更多的图或表。2)每个图表都应有图序或表序。图序的格式为“图1”“图2”“图3”等,表序的格式为“表1”“表2”“表3”等。
3)每个图表都应有图题或表题。图题或表题应是以最准确、最简练的并能反映图或表特定内容的词语的逻辑组合,一般是词组(很少用句子),而且绝大多数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中心语的偏正词组(很少用动宾词组),要求准确得体,简短精练,容易认读。
4)图表中的标目,采用量与单位比值的形式,即“量名称或(和)量符号/单位”,比如“p/MPa”,或“压力/MPa”,或“压力p/MPa”;而不用传统的、不科学并容易引起歧义的表示方法,如“p,MPa”,或“压力,MPa”,或“压力ρ,MPa”,或者“p(MPa)”或“压力(MPa)”,或“压力p(MPa)”。这类正确的表达方式,中学教材已经或正在采用,而且1999年的全国高考物理和化学试卷也已采用。
百分号“%”虽然不是单位,但在这里也可按单位处理,如“相对压力/%”或“ ηp/%”,传统的表示法是“相对压力,%”或“ηp,%”,或者“相对压力(%)”或ηp(%)”。
第五篇:元素名称的由来
元素名称的由来
1.氢,H(Hydrogenium, [En]Hydrogen),即形成水的元素,由希腊语Ydor(意思是水,演变为拉丁语就是Hydra)和Gennao(我产生)构成。
2.氦,He(Helium),这是从日光光谱中发现的元素,所以用希腊语Helios(太阳)命名。
3.锂,Li(Lithium),因从叶石中发现而得名,希腊语Lithos意思是石头。4.铍,Be(Beryllium),因从绿宝石(Beryl)中发现而得名。
5.硼,B(Borum, [En]Boron),得名于硼砂,硼砂的拉丁语是Boron,因为它可以熔融金属,阿拉伯语Boron的意思是焊接。
6.碳,C(Carboneum, [En]Carbon),古代就已发现,得名于炭(Carbon)。
7.氮,N(Nitrogenium, [En]Nitrogen),即形成硝石的元素,由希腊语Nitron(意思是硝石,演变为拉丁语就是Nitre)得名,后缀-gen参见氢(1)。
8.氧,O(Oxygenium, [En]Oxygen),即形成酸的元素,希腊语Oxys(酸),后缀-gen参见氢(1)。
9.氟,F(Fluorum, [En]Fluorine),得名于萤石(拉丁语Fluor,原意是熔剂),化学成分是氟化钙。
10.氖,Ne(Neon),来自希腊语Neon(新的)。
11.钠,Na(Natrium),英语为Sodium,因电解苏打(Soda,化学成分是碳酸钠)制得而得名。拉丁语Natrium意思也是苏打。
12.镁,Mg(Magnesium),得名于苦土(Magnesia,希腊一个盛产苦土的地方)。
13.铝,Al(Aluminium),得名于明矾(拉丁语Alumen,原意是具有收敛性的矾),化学成分是硫酸铝钾。
14.硅,Si(Silicium, [En]Silicon),得名于石英玻璃(Silex)。15.磷,P(Phosphorus),因会发出冷光而得名,由希腊语Phos(光)和Phoros(带来)构成。
16.硫,S(Sulfur),古代就已发现,因其晶体程黄色而得名(梵语Sulvere,意思是鲜黄色)。
17.氯,Cl(Chlorum, [En]Chlorine),以氯气的颜色绿色而得名,希腊语Chloros 意思是绿色。
18.氩,Ar(Argon),来自希腊语Argon(懒惰)。
19.钾,K(Kalium),英语为Potassium,因电解木灰碱(Potash,化学成分是碳酸钾)制得而得名。拉丁语Kalium意思也是木灰碱。
20.钙,Ca(Calcium),得名于石灰(Calx)。
21.钪,Sc(Scandium),因其发现者是瑞典人,为纪念他的祖国(Scandinavia,斯堪的纳维亚)而得名。
22.钛,Ti(Titanium),以希腊神话人物Titan命名。
23.钒,V(Vanadium),以北欧女神Vanadis命名。
24.铬,Cr(Chromium),因其化合物具有多种颜色而得名,希腊语Chroma意
/ 7
思是“美丽的颜色”。
25.锰,Mn(Manganum, [En]Manganese),因该矿产的产地Manganesia(位于土耳其)
而得名。
26.铁,Fe(Ferrum),古代就已发现,英语为Iron(从Iren演变过来),德语为Eisen。
27.钴,Co(Cobaltum, [En]Cobalt),意思是“地下小魔”(德语Kabalt),因为它能使玻璃变成蓝色。
28.镍,Ni(Niccolum, [En]Nickel),意思是“骗人的小鬼”(德语为Nickle),因为它和钴(27)有同样的性质,能使玻璃变成绿色。
29.铜,Cu(Cuprum, [En]Copper),古代就已发现,因首次从塞浦路斯岛(Aes Cyprium)获得该金属而得名。
30.锌,Zn(Zincum, [En]Zinc),古代就已发现,名称起源尚不清楚,可能来自德语Zinke(穗状或锯齿状物)。
31.镓,Ga(Gallium),因其发现者是法国人,为纪念他的祖国(Gallo,高卢,法国的古称)而得名。
32.锗,Ge(Germanium),因其发现者是德国人,为纪念他的祖国(German,日耳曼,一般就指德国)而得名。
33.砷,As(Arsenicum, [En]Arsenic),希腊语是Arsenikon。关于它的词源,一种说法是出自Arsen(Arsen,意思是强烈),因为砒霜(砷的氧化物)是一种烈性毒药;另一种说法是由波斯语Az-Zarnikh(雌黄,Az是阴性冠词,Zar意思是黄金)演变而来。
34.硒,Se(Selenium),意思是月亮的元素(Selene,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
35.溴,Br(Bromum, [En]Bromine),因恶臭的特性而得名,希腊语Bromos意思是恶臭。
36.氪,Kr(Krypton),来自希腊语Krypton(隐藏)。
37.铷,Rb(Rubidium),因其光谱是红色(Rubidus,拉丁语深红色)而得名。
38.锶,Sr(Strontium),据说这种元素来自于苏格兰的Strontian铅矿,所以得名Strontia(锶土)。
39.钇,Y(Yttrium),因钇土原产于瑞典的Ytterby而得名。
40.锆,Zr(Zirconium),得名于锆矿(Zircon),阿拉伯语意思是朱砂,波斯语意思是金色。
41.铌,Nb(Niobium),旧称Cb(Columbium,钶),因首先在北美的钶矿石中发现这种元素,而以哥伦布(Columbus)的名字命名。后来从钶矿中分离出钽(73),才真正得到该元素,遂用Tantalus的女儿Niobe命名之。
42.钼,Mo(Molybdaenum, [En]Molybdenum),其硫化物和石墨一样都是黑色矿物,德语通称为Molybdon,由此得名。
43.锝,Tc(Technetium),它是人造元素,所以用希腊语Technetos(人工制造)。
/ 7
44.钌,Ru(Ruthenium),因其发现者是两名俄国化学家,为纪念他们的祖国(Russi a,俄罗斯)而得名。
45.铑,Rh(Rhodium),因其化合物呈玫瑰红色而得名,希腊语Rodon意思是玫瑰花。
46.钯,Pd(Palladium),为纪念不久前发现的武女星Pallas而得名。
47.银,Ag(Argentum),古代就已发现,来源于希腊语Argyros(词头Argos意思是光泽或白色)来的,英语为Silver。
48.镉,Cd(Cadmium),得名于水锌矿Calamine,希腊语是Cadmein(可能是以希腊神话人物Cadmus命名的)。
49.铟,In(Indium),因其光谱是靛蓝色(Indigo)而得名。
50.锡,Sn(Stannum),古代就已发现,原意是坚硬,因为铜被掺入锡后会得到更加坚硬的青铜,英语为Tin。
51.锑,Sb(Stibium),古代就已发现,英语为Antimony,词头Anti-意思是反对,词尾是从Monk(僧侣)变化而来的,传说辉锑矿可以治疗僧侣的常见病癞病,但是很多僧侣服用后病情反而恶化,故被认为是僧侣的客星。
52.碲,Te(Tellurium),按照同族元素硒(34)的命名方法,称其为地球的元素(Tel lus,罗马神话中的大地女神特勒斯)。
53.碘,I(Iodum, [En]Iodine),以碘的颜色紫色而得名,希腊语Iodhs意思是紫色。
54.氙,Xe(Xenon),来自希腊语Xenon(奇异)。
55.铯,Cs(Cesium),因其光谱是蓝色(Caesius,拉丁语天蓝色)而得名。
56.钡,Ba(Barium),来源于重晶石(Baryta),因该矿石产于意大利的博罗尼亚(Bologna)而得名。
57.镧,La(Lanthanum),因其隐藏在稀土中而得名,希腊语Lanthanein意思是隐藏。
58.铈,Ce(Cerium),为纪念第一颗刚发现的小行星Ceres(罗马神话中谷类的女神)的发现而得名。
59.镨,Pr(Praseodymium),来自镨土(Praseodymia),是由希腊语Pratos(葱绿)和Didymos(孪晶)构成的,意思是绿色的孪晶。
60.钕,Nd(Neodymium),来自钕土(Neodymia),意思是新的孪晶,参见氖(10)和镨(59)。
61.钷,Pm(Promethium),得名于希腊神话人物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62.钐,Sm(Samrium),得名于钐土(Samaria),是俄国矿物学家В.Е.Самарский(V.E.Samarskii)发现的。
63.铓,Eu(Europium),用来纪念欧洲(Europa)。
64.钆,Gd(Gadolinium),得名于钆土(Gadoina),为了纪念芬兰化学家加多林(J.Gadolin),他发现了第一个稀土元素钇(39)。
65.铽,Tb(Terbium),得名于瑞典的Ytterby,参见钇(39)。
/ 7
66.镝,Dy(Dysprosium),得名于希腊语Dysprositos,意思是难以获得的。
67.钬,Ho(Holmium),因其发现者是瑞典人,为纪念他的故乡斯德哥尔摩(Stockholm)而得名。
68.铒,Er(Erbium),得名于瑞典的Ytterby,参见钇(39)。
69.铥,Tm(Thulium),因其发现者是瑞典人,就以斯堪的纳维亚的古名Thule(北极的陆地)命名。
70.镱,Yb(Ytterbium),得名于瑞典的Ytterby,参见钇(39)。
71.镥,Lu(Lutetium),其发现者是法国人,为纪念他的故乡巴黎(Lutetia,巴黎的旧称)而得名。
72.铪,Hf(Hafnium),因其发现者在哥本哈根(Kobenhavn,也称Hafnia)取得的成就而得名。
73.钽,Ta(Tantalum),因其不被酸腐蚀的性质而和希腊神话中宙斯之子Tantalus(因受罚而浸在水中,但不能吸收水分)相提并论。
74.钨,W(Wolframium),得名于德国的黑钨矿(Wolframite),所以德语称其为Wolfram。其英语名称Tungsten原意是重石,主要成分是钨酸钙。
75.铼,Re(Rhenium),为纪念莱茵河(Rhine)而得名。
76.锇,Os(Osmium),因其化合物带有臭味而得名,希腊语Osme意思是臭味。
77.铱,Ir(Iridium),因其化合物呈彩色而得名,希腊语Iris意思是虹。
78.铂,Pt(Platinum),得名于Platina Del Pinto的金属,当铂的价值未被发现时,它常被奸商掺在黄金中。
79.金,Au(Aurum),古代就已发现,英语为Gold。
80.汞,Hg(Hydrargyrum),是由拉丁语Hydra(水)和Argyrum(银)组成的,参见氢(1)和银(47)。英语为Mercury,是罗马神话中众神的信使,说明该金属有流动性,古代就已发现。
81.铊,Tl(Thallium),因其光谱是绿色而得名(Thallium,拉丁语绿枝的意思)。
82.铅,Pb(Plumbum),原指铅(Plumbum Nigrum,黑铅)和锡(Plumbum Album,白铅),古代就已发现。英语为Lead,原意为领导,可能逐步引申为导线和铅锤。
83.铋,Bi(Bismuthum, [En]Bismuth),是从德语Wismut(可能得名于白色金属,或是褐铁矿石)翻译过来的。
84.针,Po(Polonium),这是居里夫人为纪念她的祖国波兰(拉丁语为Polonia)而起的名字。
85.砹,At(Astatium, [En]Astatine),来自希腊语Astatos,意思是不稳定。
86.氡,Rn(Radon),也称镭射气,这是由镭(88)衰变而来的元素,后缀-on表示惰性气体。
87.钫,Fr(Francium),因发现者是法国人,为纪念自己的祖国(France,法兰西)而命名。
88.镭,Ra(Radium),意思是射线(Radiation)的给予者。
/ 7
89.锕,Ac(Actinum),因为放射性衰变而得名,Active是活动的意思。
90.钍,Th(Thorium),以北欧神话中的雷神(Thor)命名。
91.镤,Pa(Protactinium),意思是原始的(前缀Proto-)锕(Actinum),因为镤可以衰变为锕(89)。
92.铀,U(Uranium),为纪念不久前发现的天王星(Uranus,希腊神话人物)而得名。
93.镎,Np(Neptunium),按照铀(92)的命名方法,用海王星(Neptune,罗马神话中的海神)命名。
94.钚,Pu(Plutonium),按照铀(92)和镎(93)的命名方法,用冥王星(Pluto,冥王)命名。
95.镅,Am(Americium),因发现者是美国人,为纪念他的国家(America,美洲)而得名。
96.锔,Cm(Curium),以纪念法籍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Marie Curie, 1867-1934),她发现了针(84)和镭(88),是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97.锫,Bk(Berkelium),因该元素发现于伯克利大学(Berkeley)而得名。
98.锎,Cf(Californium),得名于发现该元素的伯克利大学的所在地加利福尼亚(C alifornia)。
99.锿,Es(Einsteinium),以纪念犹太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他创立了相对论,是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00.镄,Fm(Fermium),以纪念美籍意大利核物理学家费米(Enrico Fermi),他是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01.钔,Md(Mendelevium),以纪念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Д.И.Менделеев, D.I.Mendeleev),他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102.锘,No(Nobelium),以纪念瑞典化学家诺贝尔(Alfred Bernard Nobel),他被誉为炸药之父,是诺贝尔奖的创立者。
103.铹,Lr(Lawrencium),以纪念美国核物理学家劳伦斯(Ernest Orlando Lawrence),他是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03号以后的元素都根据原子序号命名。数字 0 1 2 3 4 5 6 7 8 9 字头 Nil Un Bi Tri Quad Pent Hex Sept Oct Enn
104.Unq(Unnilquadium),也称Rf(Rutherfordium),以纪念英国核物理学家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他获得过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还发现了原子核和质子(获奖后的贡献)。
105.Unp(Unnilpentium),过去称Ha(Hahnium),以纪念犹太裔德国核物理学家哈恩(Otto Harn),他发现了铀原子的核裂变反应,是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奖获得者,现在称Db(Dubnium),是以莫斯科杜布纳(Dubna)核研究中心命名的。
106.Unh(Unnilhexium),也称Sg(Seaborgium),以纪念美国核物理学家西伯格
/ 7
(Glenn Theodore Sea-borg, 1912-1999),他发现了镎(93),是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107.Uns(Unnilseptium),也称Bh(Bohrium),以纪念丹麦物理学家玻尔(NielsHenrik David Bohr, 1885-1962),他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08.Uno(Unniloctium),也称Hs(Hassium),该原子由德国达姆施塔特(Darmstardt)重离子研究中心获得,用该实验室的所在地黑森州(Hessen)命名。
109.Une(Unnilenntium),也称Mt(Meitnerium),以纪念犹太裔瑞典核物理学家麦特纳(Lise Meitner, 1878-1968),他和哈恩(参见第105号元素)共同发现了铀原子的核裂变反应。
104.钅卢 Unq(Unnilquadium),也称Rf(Rutherfordium),以纪念英国核物理学家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他获得过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还发现了原子核和质子(获奖后的贡献)。
105.钅杜 Unp(Unnilpentium),过去称Ha(Hahnium),以纪念犹太裔德国核物理学家哈恩(Otto Harn),他发现了铀原子的核裂变反应,是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奖获得者,现在称Db(Dubnium),是以莫斯科杜布纳(Dubna)核研究中心命名的。
106.钅喜 Unh(Unnilhexium),也称Sg(Seaborgium),以纪念美国核物理学家西伯格(Glenn Theodore Sea-borg, 1912-1999),他发现了镎(93),是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107.钅波 Uns(Unnilseptium),也称Bh(Bohrium),以纪念丹麦物理学家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 1885-1962),他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08.钅黑 Uno(Unniloctium),也称Hs(Hassium),该原子由德国达姆施塔特(Darmstardt)重离子研究中心获得,用该实验室的所在地黑森州(Hessen)命名。
109.钅麦 Une(Unnilenntium),也称Mt(Meitnerium),以纪念犹太裔瑞典核物理学家麦特纳(Lise Meitner, 1878-1968),他和哈恩(参见第105号元素)共同发现了铀原子的核裂变反应。
109号以后的元素不再用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呵呵,可是后面还是有了伦琴哥白尼)
110元素“钅达” 鐽的旧称是Ununnilium,也即1-1-0-ium,乃系根据IUPAC的系统化命名规则而命名。这个规则消除了新元素发现者对新元素拥有的命名权而引起的争议。2003年8月,IUPAC才正式将Ununnilium命名为Darmstadtium,以纪念发现这元素的GSI所在地达姆施塔特(Darmstadt)(但其实GSI位于达姆施塔特以北的一个叫Wixhausen的小区)。此外,由于110也是德国报警时所拨的号码,110又有另外一个外号叫policium(警察元素)。
111号“钅仑” 元素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2004年颁布第111号化学元素符号为Rg,名称为roentgenium。命名理据是为纪念发现X射线(亦
/ 7
称“伦琴射线”)的科学家Wilhelm Conrad Roentgen。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第111号化学元素的中文定名草案:读音为lún;字形采用“钅仑”。
112号“鎶?”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2010年2月19日宣布,第112号化学元素已获正式名称“Copernicium”,相应元素符号为“Cn”,以纪念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NicolausCopernicus)。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又添新成员。新元素原子质量约为氢原子质量的277倍,是得到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正式承认的最重的元素。/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