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城市居住区绿地有哪些类型?

城市居住区绿地有哪些类型?



第一篇:城市居住区绿地有哪些类型?

根据城市居住区中绿地的位置和功能,我们可以将居住区绿地分为四大主要类型:居住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居住区道路绿地及公建设施绿地。1.公共绿地

它是为全区居民公共使用的绿地,其位置适中,并靠近小区主路,适宜于各个年龄组的居民前去使用。具体应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绿地和组团绿地。居住区公共绿地集中反映了小区绿地质量水平,一般有较高的规划设计水平和一定的艺术效果。

(1)中心绿地

在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每个居住区都有一处自己的公共中心区域,为本居住区的居民提供商业、文化、娱乐等服务,这个公共中心常常和中心绿地结合起来,形成整个居住区居民共用的共享空间,中心绿地在居住区中应该位置适中并靠近小区主路,适宜于各年龄组的居民前去使用。中心绿地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绿地面积的75%(贾建中,2001)。从生态角度看,中心绿地相对面积较大,有较充裕的空间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对于居住区生态环境的创造有着直接的影响;从景观创造的角度看,中心绿地一般视野开阔,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足够多的景观元素构成丰富的景观外貌;从功能角度而言,可以安排较大规模的运动设施和场地,有利于居住区集体活动的开展;从居民心理感受而言,在密集的建筑群中,大面积的开敞地则成为心灵呼吸的地方。(2)组团绿地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组团绿地的形式就已经在我国出现(方咸孚,2001),它实际是宅间绿地的扩大或延伸,虽然大小不同、形态各异,但普遍认同一个组团就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单元。组团绿地供本组团居民集体使用,为组团内居民提供室外活动、邻里交往、儿童游戏、老人聚集等良好的室外条件,为建立居民的社区认同感、促进邻里交往、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组团绿地离居民居住环境较近,居民步行几分钟即可到达,便于使用,居民在茶余饭后即来此活动。因此,组团绿地就成为居民主要的活动场所,在视觉上和使用上成为居民环境意向中的“邻里”中心。在使用上,组团绿地应有较多的活动面积,便于居民活动;从视觉上看,组团绿地应具备作为组团中心所应有的标志与象征。另外,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范围之外的要求,并便于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适于成人游憩活动。2.宅旁绿地

宅旁绿地,也称宅间绿地,是最基本的绿地类型,多指在行列式建筑前后两排住宅之间的绿地,其大小和宽度决定于楼间距,一般包括宅前、宅后以及建筑物本身的绿化,它只供本栋居民使用。宅旁绿地对居民的居住环境影响最为直接,是居住区绿地内总面积最大,居民最经常使用的一种绿地形式,尤其是对学龄前儿童和老人。3.道路绿地

居住区道路绿地是居住区道路两侧、红线以内的绿地,具有遮荫、防护、丰富道路景观的功能,根据道路的分级、地形、交通情况等进行布置。道路绿地是居住区绿地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居住区“点、线、面”绿地系统中的“线”的部分,它起到连结、导向、分割、围合等作用,沟通和连接居住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各级绿地。4.公共设施绿地

各类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四周的绿地称为公建设施绿地。例如,商店、俱乐部、会所、活动中心等周围的绿地,其绿化布置要满足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的功能要求,并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广州陶粒厂

广东陶粒厂

http://www.teniu.cc

编辑:ejdnchh

第二篇: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精选)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 85 灌工程技术规范

CJJ 48-92 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

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居住区绿地

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地。

3.2 开放式绿地

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绿地。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以及按开放式绿地设计的宅间绿地等。

3.3 封闭式(装饰性)绿地

以观赏为主,不引导居民进入,主要用于改善居住区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的绿地。一般包括宅间绿地和建筑基础绿地。

3.4 居住区公园

在城市规划中,按居住区规模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配套公共绿地。

3.5 小区游园

为一个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3.6 组团绿地

直接靠近住宅建筑,结合居住建筑组群布置的绿地。具有一定的休憩功能。

3.7 宅间绿地

在居住用地内,住宅建筑之间的绿化用地。通常以封闭式观赏绿地为主。

3.8 建筑基础绿地

在居住区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散水以外,用于建筑基础美化和防护的绿化用地。

3.9 居住区道路

为居住区交通服务,并用于划分和联系居住区内的各个小区的道路。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

4.1 居住用地内的各种绿地应在居住区规划中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配套,并在居住区详细规划指导下进行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确定的绿化用地应当作为永久性绿地进行建设。必须满足居住区绿地功能,布局合理,方便居民使用。

4.2 小区以上规模的居住用地应当首先进行绿地总体规划,确定居住用地内不同绿地的功能和使用性质;划分开放式绿地各种功能区,确定开放式绿地出入口位置等,并协调相关的各种市政设施,如用地内小区道路、各种管线、地上、地下设施及其出入口位置等;进行植物规划和竖向规划。

4.3 居住区开放式绿地应设置在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中,可安排儿童游戏场、老人活动区、健身场地等。如居住区规划未设置小区游园,或小区游园、组团绿地的规模满足不了居民使用时,可在具有开放条件的宅间绿地内设置开放式绿地。

4.4 组团绿地的面积一般在1000 m2以上,宜设置在小区中央,最多有两边与小区主要干道相接。

4.5 宅间绿地及建筑基础绿地一般应按封闭式绿地进行设计。宅间绿地宽度应在20 m以上。

4.6 居住区绿地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必须根据居住区内外的环境特征、立地条件,结合景观规划、防护功能等,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植物规划,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和地方特色。植物种植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

4.6.1 适应北京地区气候和该居住区的区域环境条件,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防护作用的植物。

4.6.2 应以改善居住区生态环境为主,不宜大量使用边缘树种、整形色带和冷季型观赏草坪等。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

5.1 在居住区绿地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开放式绿地或封闭式绿地的设计。绿地设计的内容包括:绿地布局形式、功能分区、景观分析、竖向设计、地形处理、绿地内各类设施的布局和定位、种植设计等,提出种植土壤的改良方案,处理好地上和地下市政设施的关系等。

5.2 居住区内如以高层住宅楼为主,则绿地设计应考虑鸟瞰效果。

5.3 居住区绿地种植设计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5.3.1 充分保护和利用绿地内现状树木。

5.3.2 因地制宜,采取以植物群落为主,乔木、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相结合的多种植物配置形式。

5.3.3 选择寿命较长、病虫害少、无针刺、无落果、无飞絮、无毒、无花粉污染的植物种类。

5.3.4 合理确定快、慢长树的比例。慢长树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树木总量的40%。

5.3.5 合理确定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种植比例。其中,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种植数量的比例应控制在1:3-1:4之间。

5.3.6 在绿地中乔木、灌木的种植面积比例一般应控制在70 %,非林下草坪、地被植物种植面积比例宜控制在30 %左右。

5.4 根据不同绿地的条件和景观要求,在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前提下,可设置适当的园林小品,但不宜过分追求豪华性和怪异性。

5.5 绿化用地栽植土壤条件应符合CJJ 48-92的有关规定。

5.6 居住区绿地内的灌溉系统应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或滴灌系统,也可安装上水接口灌溉。喷灌设计应符合GBJ 85的规定。

5.7 绿地范围内一般按地表泾流的方式进行排水设计,雨水一般不宜排入市政雨水管线,提倡雨水回收利用。雨水的利用可采取设置集水设施的方式,如设置地下渗水井等收集雨水并渗入地下。

5.8 绿地内乔、灌木的种植位置与建筑及各类地上或地下市政设施的关系,应符合以下规定:

5.8.1 乔、灌木栽植位置距各种市政管线的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

5.8.2 落叶乔木栽植位置应距离住宅建筑有窗立面5.0m以外,满足住宅建筑对通风、采光的要求。

5.8.3 在居住区架空线路下,应种植耐修剪的植物种类。植物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CJJ 75-97中表6.1.2的规定。

5.8.4 居住区绿化乔灌木与其它基础设施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表2的规定。

5.9 居住区绿化苗木的规格和质量均应符合国家或本市苗木质量标准的规定,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5.9.1 落叶乔木干径应不小于8cm。

5.9.2 常绿乔木高度应不小于3.0m。

5.9.3 灌木类不小于三年生。

5.9.4 宿根花卉不小于二年生。

5.10 居住区绿地内绿化用地应全部用绿色植物覆盖,建筑物的墙体可布置垂直绿化。开放式绿地设计

6.1 开放式绿地的主要功能是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美化环境,改善局部生态环境。设计中应妥善处理和解决好这三方面问题。

6.2 开放式绿地的总体设计、竖向设计、园路及铺装场地设计、种植设计、园林建筑及其它设施设计等均参照CJJ 48-92要求执行。

6.3 开放式绿地要根据居住区的特点做好总体设计,同时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6.3.1 根据绿地的规模、位置、周边道路等条件设置功能分区,要满足居民的不同需要,特别是要为老人和儿童的健身锻炼设置相应的活动场地及配套设施。儿童游戏场、健身场地等应远离住宅建筑。

6.3.2 绿地出入口和游步道、广场的设置应综合绿地周围的道路系统、人流方向一并考虑,保证居民安全。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

6.3.3 绿地中不宜穿行架空线路,必须穿行时,居民密集活动区的设计应避开架空线路。

6.4 地形设计可结合自然地形做微地形处理,微地形面积大小和相对高程,必须根据绿地的周边环境、规模和土方基本平衡的原则加以控制。不宜堆砌大规模假山。

6.5 绿地内设置景石时,可结合地形作置石、卧石、抱头石等处理,置石量不宜过大。

6.6 可结合不同居住区的特点,集中布置适当规模的水景设施。占地面积不宜超过绿地总面积的5%。

6.7 园路及铺装场地设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6.7.1 绿地内可布置游步道和小型铺装场地,铺装面积一般控制在20%以内。其位置必须距离住宅建筑的前窗8m-10m以外。

6.7.2 绿地内的道路和铺装场地一般采用透水、透气性铺装,栽植树木的铺装场地必须采用透水、透气性铺装材料。

6.7.3 绿地内的道路和铺装场地应平整耐磨,应有适宜的粗糙度,并做必要的防滑处理。

6.7.4 绿地内主要道路和出入口设计应采取无障碍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6.7.5 绿地内的活动场地提倡采取林下铺装的形式。以种植落叶乔木为主,分枝点高度一般应大于2.2m。夏季时的遮荫面积一般应占铺装范围的45%以上。

6.8 绿地内建筑物和其它服务设施等的设计以及绿地内各类用地指标,必须按照CJJ 48-92要求执行,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6.8.1 小区游园内一般应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供不同年龄段居民健身锻炼、休憩散步、社交娱乐的铺装场地和供居民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园亭、花架、坐椅等。

6.8.2 应根据需要设置不同形式的照明系统,一般不设置主要用于景观的夜景照明。

6.8.3 绿地内园林小品的设计,应尽量采取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的方式,正确处理好实用、美观和经济的关系。

6.9 作为开放式绿地进行设计的宅间绿地除符合CJJ 48-92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6.9.1 以绿化为主,功能上只应满足居民的简单活动和休息,布局灵活,设施合理。不宜安排过多的内容。一般不宜设置游戏、健身设施等。

6.9.2 宅间绿地设置的活动休息场地,应有不少于2/3的面积在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封闭式绿地设计

7.1 封闭式绿地一般包括宅间绿地和建筑基础绿地。主要功能是改善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原则上不具有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的功能。

7.2 封闭式绿地以植物种植为主,发挥降温增湿、安全防护、美化环境的作用。

7.3 宅前道路不应在绿地中穿行,应设置在靠近建筑入口一侧,使宅间绿地能够集中布置。

7.4 宅间绿地种植的乔、灌木应选择抗逆性强、生态效益明显、管理便利的种类。

7.5 建筑基础绿地设计

7.5.1 应根据不同朝向和使用性质布置。建筑朝阴面首层住户的窗前,一般宜布置宽度大于2.0m的防护性绿带,宜种植耐荫、抗寒植物。

7.5.2 住宅建筑山墙旁基础绿地应根据现状条件,充分考虑夏季防晒和冬季防风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绿化。

7.5.3 所有住宅建筑和公用建筑周边有条件的地方应提倡垂直绿化。

7.5.4 居住区用地内高于1.0m的各种隔离围墙或栏杆,提倡进行垂直绿化,宜种植观赏价值较高的攀缘植物。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8.1 居住区道路绿化设计

8.1.1 道路绿化应选择抗逆性强,生长稳定,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

8.1.2 有人行步道的道路两侧一般应栽植至少一行以落叶乔木为主的行道树。行道树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8.1.2.1 应选择冠大荫浓、树干通直、养护管理便利的落叶乔木。

8.1.2.2 行道树的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径为准,株行距应控制在5m-7m之间。

8.1.2.3 行道树下也可设计连续绿带,绿带宽度应大于1.2m,植物配置宜采取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的方式。

8.1.3 小区内的主要道路,同一路段应有统一的绿化形式;不同路段的绿化形式应有所变化。

8.1.4 小区道路转弯处半径15m内要保证视线通透,种植灌木时高度应小于0.6m,其枝叶不应伸入至路面空间内。

8.1.5 人行步道全部铺装时所留树池,内径不应小于1.2m×l.2m。

8.1.6 居住区内行道树的位置应避免与主要道路路灯和架空线路的位置、高度相互干扰。在特殊情况下应分别采取技术措施。

8.2 居住区停车场绿化设计

8.2.1 居住区停车场绿化是指居住用地中配套建设的停车场用地内的绿化。

8.2.2 居住区停车场绿化包括停车场周边隔离防护绿地和车位间隔绿带,宽度均应大于1.2m。

8.2.3 除用于计算居住区绿地率指标的停车场按相关规定执行外,停车场在主要满足停车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进行充分绿化。

8.2.4 应选择高大庇荫落叶乔木形成林荫停车场。

8.2.5 停车场的种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8.2.5.1 树木间距应满足车位、通道、转弯、回车半径的要求。

8.2.5.2 庇荫乔木分枝点高度的标准:

8.2.5.2.1 大、中型汽车停车场应大于4.0m。

8.2.5.2.2 小型汽车停车场应大于2.5m。

8.2.5.2.3 自行车停车场应大于2.2m。

8.2.5.3 停车场内其他种植池宽度应大于1.2m,池壁高度应大于20cm,并应设置保护设施。

第三篇: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

用心专注

服务专业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

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是构成居住区绿化景观的主题,它不仅起到保持、改善环境,满足居住功能等要求,而且还起到美化环境,满足人们游憩的要求。居住区绿化时植物配置还应该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利用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及园林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创造复层结构,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

(1)空间处理:居住区除了中心绿地外,其他大部分都分布在住宅前后,其布局大都以行列式为主,形成平行、等大的绿地,狭长空间的感觉非常强烈,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植物的不同组合,打破原有的僵化空间,形成活泼、和谐的空间。根据植物的生态特性,可分为:

①适合于作上层栽植的植物:落叶乔木:银杏、白蜡、栾树、元宝枫、柿树、杜仲、泡桐、刺槐、悬铃木。常绿乔木:白皮松、雪松、华山松、蜀桧、侧柏、油松、洒金柏。

②适合于作中层栽植的植物:适合于林下遮荫条件下的植物:鸡麻、连翘、小花溲疏、天目琼花、红瑞木、金银木、麻叶锈线菊、棣棠。适合于林下半荫或全光照条件下的植物:紫荆、猬实、太平花、珍珠梅、红叶小檗、铺地柏、紫穗槐。适合于林缘或疏林空地栽植的植物:黄栌、西府海棠、紫叶李、紫薇、丰花月季、榆叶梅、锦带花、平枝木旬子、迎春、牡丹。

③适合于作下层栽植的植物紫花地丁、金银花、扶芳藤、白三叶、草坪草、铺地柏、常春藤。

(2)线形变化:由于居住区绿地内平行的直线条较多,如道路、围墙、居住建筑等,因此,植物配置时可以利用植物林缘线的曲折变化,林冠线的起伏变化等手法,使平行的直线条融进曲线。突出林缘曲线变化的手法有

①在灌木边缘栽植,利用花灌木矮小、枝密叶茂如郁李、金钟花、火棘、迎春、棣棠、木瓜海棠、贴梗海棠等植物密栽,使之形成一条曲折变化的曲线。

②孤植球类栽植,在绿地边缘挑出几个孤植球,增加边缘线曲折变化。突出林冠线起伏变化的手法有利用尖塔形植物如水杉、铅笔柏、龙柏、桧柏、蜀桧等,此类植物构成林冠线起伏变化较强烈、节奏感较强;利用地形变化,使高低差不多的植物也有相应林冠线起伏变化,这种变化较柔和,节奏感较慢;利用不同高度,植物不同树冠构成的林冠线起伏变化,一般节奏感适中。

(3)季相变化:居住区是居民一年四季生活、憩息的环境,植物配置应该有四季的季相变化,使之同居民春夏秋冬的生活规律同步。为此,应做到:

①一个居住区内应该注意一年四季季相变化,使之产生春则繁花似锦,夏则绿荫暗香,秋则霜叶似火,冬则翠绿常延。如泉景——四季花园的四季园以两侧略起的微地形以及四季花木,形成中轴夹景效果,四季园内以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来表现四季植物景观。春以樱花为主附以玉兰;夏以百日红为主附以棣棠;秋以石榴为主,点缀两株柿子树并配以红枫;冬以腊梅、云杉为主,并穿插红瑞木。整体四季园内以云杉及大叶黄杨相互连接,既满足了景观要求,四季皆有景,景景有不同,又紧扣了四季主题。

②一个片、区或某幢建筑周围应该以突出某种植物特点为主,如四季花园中,杨柳阁以杨柳为主,樱花阁以樱花为主,或者以突出某个季节景色为主,或春、或夏、或秋、或冬。如以展现秋景为主的植物群落可采用:上层:银杏+元宝枫+小叶白腊+白皮松;中层:金银木+红王子锦带+小花溲疏;下层:铺地柏+月季+林缘栽植+草坪。其中群落上层乔木银杏、元宝枫以金黄、橘红叶色渲染秋景,红王子锦带沿林缘栽植,小花溲疏、金银木疏植于上层乔木稀疏光影之下,充实春、夏、秋景观,金银木果实秋冬之季亮丽红艳,冬季和翠绿的白皮松、云杉又构成层次丰富的冬景。居住小区绿化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它能反映出不

用心专注

服务专业

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探索这门学问。运用生态园林的观点,满足居住区的功能要求,创造风景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这 是我们设计者应该不懈追求的目标。

信息来源---转载于网络

敬爱的党组织:

经过一段时期的初级党校学习,我的心境自然澎湃而又亢奋。其实,无论是谁,这种难得的熏陶刚过,思想上和认识上都会大有一吐为快的强烈之欲望。这对深刻理解中国***始终是一个最先进的党、最伟大的党,始终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楷模,也始终是勤奋学习、善于思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等等,以及正确选择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学习,我对我们的党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有它的阶级性,人民性,先进性。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党的先进性。而工人阶级之所以具有先进性是因为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赋予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等越来越发达,因此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具有新的内涵、新的标准和新的特征,做

用心专注

服务专业

到与时俱进。党的先进性还体现在将“三个代表”写入了新的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先进性作了富有时代特征的界定,具体地、明确地揭示出党的先进性的实质和内涵,深化了我们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通过学习我进一步端正了自己的入党动机。入党动机是指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是推动人们争取入党的一种精神力量。真正正确的入党动机应该是能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最终实现****而奋斗终生。我要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实践,不断地确立正确的入党动机。一个人在组织上的入党一生只有一次,而思想上的入党是一生一世的,所以,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必须坚定信念,用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不断地深化自己的行动。

再次,我懂得了入党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是一个充满考验的过程,不是你随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要时时刻刻用党员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听了几位优秀学生党员的入党经历,学到了我们不仅要在组织上积极要求入党。把党和人民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行动来展现一位入党积极分子的作风,时时刻刻,用党的标准提醒自己,什么要积极主动的去做,什么要积极同违背党标准的做斗争。入党的过程,便是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便是升华自己的过程。

用心专注

服务专业

当然,我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为一体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由巨大的反作用。

通过这次的学习, 我不仅加深了对党的基本知识的了解,也更加明确了入党动机,优秀党员决不是套在自己头上用于炫耀的光环,而是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所应该达到的目标,组织上的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的入党一生一世。在学习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恰恰印证了这一点。看着那些面对党旗宣誓的***员,我感动了,我感到了作为***员的骄傲,也更加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我也一定要成为一名***员。我要时刻谨记党的教诲,时刻以党员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 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自觉的加强自己,争取得到更大的提高。

用心专注

服务专业

汇报人:***

2012年3月31日

【1】 【2】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

http://www.51test.net

第四篇:居住区绿地调查实习指导书

居住区绿地调查实习指导书

城市绿地现状调查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基础,也是完成科学、合理地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保障。本课程城市绿地现状调查的工作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现场调查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学习科学的调查研究工作方法以及科学合理的现状分析能力。

一、实习目的:

1.学习调查的工作方法和技术路线。

2.通过实地调查和随机访谈,分析评价居住区绿地的功能使用需求,进而明晰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要点。

二、调查内容: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临安市区范围内的某指定居住区:

春天、枫林晓城、金基燕东园、忆江南家园、碧桂苑(含一区、二区、三区)、林水山居、吴越人家。

2.从规划设计的角度,考察居住区绿地的实际使用状况,思考优点和不足。

三、实习成果:

A.PPT汇报1、10-15分钟,4月23日汇报。

2、汇报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

3、汇报应包括区位分析、居住绿地结构、交通组织、景观要素布局、功能和使用,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分析。

B.实习报告1、1500-2000字。

2、正反面打印,A4文稿,五号宋体字,单倍行距。

3、4月31号交论文。

4、报告内容:

1)所选的地段必须包括对区位,和整体平面的分析。(20分)

2)配以亲自拍摄的照片,图文并茂,表达清楚。(20分)

3)调研报告应包括居住区绿地结构、交通组织、景观要素布局(如植物、小品、水面、铺

装等)、功能及使用(不同年龄人的活动、停车)等。(20分)

4)对相关绿地设计的合理性进行分析。(20分)

5)除调查文字,应写出自己的感受、发现,属于自己的论点要明确,引用文献请标明出处。

(20分)

五、实习成绩考核:

实习结束后,由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实习表现、实习报告和ppt成果质量和汇报交流情况作出评定。

第五篇:城市土壤污染类型及防治措施

新疆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城市生态学期末论文

姓班时

名: 彭馨冬 级:2014届2班园林间:2014.12.18

城市土壤污染类型及防治措施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提升以及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使得城市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如何认识和治理土壤污染问题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要加强环境治理与污染预防。土壤是生存之本,必须提高对土壤污染的监测与治理力度。正文:

1.土壤概述

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是生态系统物质交换和物质循环的中心环节,同时它又是各种废弃物的天然收容场所和净化处理场所。2.城市土壤污染现状

土壤污染主要是指土壤中收容的有机废弃物或含毒废弃物过多,影响或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从而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有害的影响。根据污染物进入土壤的方式,土壤污染大致有三种,首先是水污染造成的土壤污染;其次是大气污染造成的土壤污染,最后是固体废弃物造成的土壤污染。2.1水污染造成的土壤污染

水污染造成的土壤污染主要是由污水灌溉造成的污染。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北方一些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比较紧张,而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氮、磷、钾等许多植物所需要的养分,合理地使用污水进行灌溉,是有增产、促生长的效果。为了充分利用污水的水肥资源,污水灌溉被大面积采纳、推广,这对促进当地农业、林业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长期的污水灌溉,尤其是很多污水在简单处理、处理不达标甚至不处理的情况下,直接对绿地、林带等进行灌溉,由此导致土壤以及作物系统的污染渐渐暴露出来,乔灌木生长受限、病虫害频繁爆发。

2.2 大气污染造成的土壤污染

大气污染造成的土壤污染主要是由工业或民用燃烧排放的废气,如SO2;工业废气中颗粒物(包括飘尘),如铅,镉等;炼铝厂,磷肥厂的含氟废气等,这些人类活动产生的重金属粉尘以气溶胶的形式进入大气,经过自然沉降和降水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特别是汽车运输对公路沿线污染严重,尤其是公路两边的土壤“病情”更为严重,污染来源于汽车尾气排放的铅和未燃尽的四乙基铅残渣以及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粉尘进入土壤。不能不说的还有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企业排放的烟尘、废气中也含有重金属,如汞、镉、铅、铬和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以及有一定毒性的锌、铜、镍等元素,最终通过自然沉降和雨淋沉降进入土壤。过量重金属可引起植物生理功能紊乱、营养失调,镉、汞等元素在作物籽实中富集系数较高,即使超过食品卫生标准,也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此外汞、砷能减弱和抑制土壤中硝化、氨化细菌活动,影响氮素供应。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不易随水淋滤,不为微生物降解,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潜在危害极大。2.3固体废弃物造成的土壤污染

固体废弃物(通常称为垃圾)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城市垃圾是多种废弃物的混合物,主要由废纸、厨房垃圾(煤灰、食物残渣等)、废塑料、废电池、树叶、脏土、碎砖瓦、混凝土碎块、渣土等组成,原本地理环境对固体废弃物是具有自净能力,但随着人类排放废弃物的数量、种类日益增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新产品的推广,废旧家具、包装材料、家用电器、废旧汽车以及电脑等也加入了城市垃圾的行列,这些废弃物质的损害,远超过了环境容量(自净能力)。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以迁移转化为主,其过程是长期、缓慢的,往往历经数年或数十年才能发现。垃圾经过风化、雨雪淋溶和地表径流的侵蚀,一些有毒液体就会渗入土壤,杀害其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甚至导致草木不生。这些有害成分的存在,还会在动植物体内积蓄,通过食物链危及人体健康;固体垃圾的露天堆放和填埋处理,需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使可耕地短缺的问题加剧。有些垃圾堆存在城市的死角,严重影响环境卫生,成为多种疾病的传播源。有些生活垃圾中混入了危险废物,例如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医院废弃物甚至放射性废物,其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得不到专门处理,也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2.4土壤污染与大气、水体污染息息相关,防治土壤污染必须与防治大气和水体污染紧密结合

土壤污染但与大气、水体污染相比较,由于土壤污染具有潜伏性、隐蔽性、累积性等特点,因此在短期内往往不易为人们所发现、所重视。从近年来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的实践来看,三大污染防治中重大气和水体污染防治、轻土壤污染防治,土壤保护中重数量保护、轻质量保护,土壤污染防治中重农村、轻城市的现象依然存在。实践证明,仅仅重视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的防治,而忽视土壤污染的防治,不可能使整个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3.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3.1防治土壤污染,应该进一步引起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

2005 年4 月至2013 年12 月,我国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以及土壤环境背景值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 16.1%。3.2我国在土壤污染的防治方面也做了一定的措施

比如早在2005年3月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上,胡锦涛同志就提出要把防治土壤污染提上重要议程。此后,在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6年3月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4月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等重要会议和文件中,都强调了土壤污染防治问题。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这是第一次将防治土壤污染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防治土壤污染的决心。2007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土壤污染防治被列为我国五大环保重点之一。2008年11月,温家宝同志在《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若干重大问题》中进一步提出:“要把水、空气、土壤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土壤污染治理,不能仅仅满足于亡羊补牢,更当未雨绸缪。因此说来,只有相关部门切实行使监管职能,有效防止和遏制对土壤的新污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污染的问题。3.3防治土壤污染,需要完善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

至今我国在土壤污染的防治方面还没有专门立法,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基本上是空白,虽然若干法律中有一些零星规定,但分散而不系统、缺乏可操作,为了防治土壤污染、搞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应该加强我国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制建

设,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目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明确土壤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尽快建立健全防治土壤污染的制度、措施,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强化对土壤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与公众参与机制。

3.4利用植物修复减少土壤污染

植物修复措施是利用植物较快地吸走或降解土壤中的污染质, 而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植物修复技术可分为植物稳定、植物提取、植物挥发和根系过滤四种类型。植物稳定主要是利用耐重金属植物或超累积植物降低重金属的活性,从而减少重金属被淋洗到地下水或通过空气扩散进一步污染环境的可能性;植物提取是利用重金属超累积植物从土壤中吸取金属污染物,随后收割地上部并进行集中处理,连续种植该植物,达到降低或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目的;植物挥发是利用植物根系吸收金属,将其转化为气态物质挥发到大气中,以降低土壤污染;根系过滤主要是利用植物根系过滤沉淀水体中重金属的过程,主要是利用水浮莲、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的吸附能力,减轻重金属对水体的污染程度。3.5防治土壤污染必须做到“预防为主 ”

土壤污染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而且一旦被污染,治理就很困难。所以,防治土壤污染必须做到“预防为主”,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首先要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的排放;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科学合理使用化学肥料;加强污水灌溉区的监测与管理。其次要保护土壤、植树造林、退耕还草,减轻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加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和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防止污染土壤。再者加大污水和垃圾处理力度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4.结语:

防治土壤污染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解决,我们务必充分认识土壤污染的严重危害和严峻形势,将土壤污染防治放在与大气、水体污染防治同等重要的地位。严格按照“预防为主”的环保方针,防治土壤污染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防止新的土壤污染;对已污染的土壤,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改良土壤,防止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