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果人生就像这漫长的马拉松比赛,我希望这场比赛永远没有终点
系級:社一A 學號:98115132 姓名:王純蕙
2010樂活學系酷分享:長跑人生
如果人生就像這漫長的馬拉松比賽,我希望這場比賽永遠沒有終點!如果人生可以這樣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希望努力的腳步永遠不要停!
東吳110校慶,我報名了女子1500公尺比賽,每次總是想:志在參加,但是當真正站上跑道之後,我知道無論如何都要盡力而為!回憶似乎又這樣被勾起,在腦海中盤旋。
還記得那應該是國三時的記憶,當時每天都沉浸在考試的壓力下,考試、檢討、上課、考試、檢討、上課、每天這樣的日子,好不煩悶。屆時三五好友在某幾次提議到操場散散步,夜晚的風輕輕拂過臉頰,好一個運動天阿!好幾次我們就向操場狂奔,跑阿跑的,像是把所有壓力在奔跑中釋放,所有穢氣隨汗水蒸發。漸漸的,這慢慢的成為了我們的默契,每到傍晚天氣涼涼,心情悶悶時,一起相約在操場跑步,那時跑個八百公尺就覺得自己好了不起,全身舒爽阿。一直到國中基測的逼近,升上高中,這些相聚的機會也慢慢消失.......。
想想跑步這項運動也是伴我好幾年頭,也伴我度過許多的壓力與挫折,記得自己在國三也為了要減肥與提神,清晨一早跑去國小母校跑步,每當想起仍非常佩服自己當時的毅力,我想,這股毅力也是上天與家庭給我最好的禮物。
我想著:如果,升上高中……這熱情還會不會繼續燃燒?
升上高中那年,又是校慶的來到,當時小高一自覺沒問題,也是一股腦的報了八百公尺比賽,在初賽時還算順利,而決賽當天,也就是校慶當天,對於從來沒參加過這種比賽而且在比賽前也沒有跑跑暖身的人,像是初生之犢不畏虎阿!一股熱血就往上衝,鳴槍,跑阿!但當我一跨出去,才知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大家的速度是何其快,我使勁的跑,跑著感覺自己的腳步越來越重,跑到終點的那一剎那,我全身無力,而且,得到最後一名。當時我心情也沒有絲毫的差勁,只覺得不過是一場比賽,而且自己也進了決賽,已經很不錯了!
但是或許是不甘自己的不夠努力,一直覺得應該好好的練跑,而且跑步這種東西,一部分舒緩自己、有個運動的習慣;一部分可以練習耐力,讓自己更進步。就這樣跑步慢慢的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假日常常會去跑步健身,或者與弟弟、其他家人一起相約。很快的,到了高二那年,我又報名了校慶八百公尺,竟有種走上戰場的感覺,或許是自己第一次的落後,好奇自己能進步多少。鳴槍,跑啊!這一次,我只管認真的跑,途中也不知誰在前在後,跑到了終點後,才知我得到了決賽第四名,發現自己原來有進步的感覺,是一種動力,自此之後,我也開始肯定自己,感覺自己一步步的努力,就像全心在跑一場比賽一樣。
之後我更努力了,第三年校慶的時間接近十二月,天氣實為寒冷,但在接近校慶的那幾天,我天天都到操場去練跑,一方面也是,又是高三年頭,一整天待在教室也頗悶的,只著一件單薄的衣物,換上運動鞋,頭髮綁起來,就這樣奔去操場,感覺心情沒有雜念,就這樣一步一步往前、再往前,享受每次跑完後汗水淋漓的爽快,享受自己在操場上拋起一切煩惱的滋味,每當自己還有一些能耐的時候,就會告訴自己,加油!我一定可以!好好的跑,就一直向前跨吧!儘管寒風刺骨,風灌進單薄的衣物裡,腳步仍是向前,在那時候才忽然感覺,自己好像也有古人偉大堅毅的情操。
到了高三校慶,最後一次的,我想再試試看,也想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本事,鳴槍!向前邁進,直達終點線,這次心情卻稍許緊繃,畢竟自己這麼努力練跑,真不希望自己沒有進步!然而,我心中不斷告訴自己:我可以!在腳步停下的那一刻,知道自己拿到了第二名,帶著獎狀與銀牌回家,心裡的感動似乎只有自己知道,這一切沒有所謂僥倖,是自己的努力與堅持,心裡的感受當然是不可言喻的,畢竟,即使不抱任何得失心,想想自己在練跑努力的過程還是感到很欣慰!
一次又一次的跑步與比賽,無形之中讓我領悟了許多事,努力勇敢的向前,堅持與不懈就像每一次的比賽,只要心無雜念,目標確立,勇往直前。會發現,並不是一開始的起步決定一切,而是堅持的程度。
升上大學,新的環境與新的事物,很多事都待我們去發掘與適應,恰好,正逢東吳110校慶,於是那天朋友偶然問我:要不要參加1500公尺比賽,沒想太多的我,也是一口答應了,心裡想著:也好,去運動運動吧!
等到校慶當天來臨,換上簡便的衣物,那一天的太陽正熱,下午兩點,也是所有比賽的最後一項,操場上人潮已散去,而我們就像是那場壓軸好戲,別上號碼牌後各就各位,沒有眾人目光的注視,也沒有瘋狂的尖叫聲如同校慶剛開始時,奔騰、歡樂的人心,而心裡最清楚的聲音只在鳴槍那一刻,”蹦!”選手們各個往前邁進,跨著、跑著,其實第一次挑戰1500公尺,還不知道結果會如何,但回到初衷,只管衝就對了!汗水滑過我臉頰,我的腳步沒有停止,很務實的跑,等到衝到終點時,讓我意外的,是我竟拿到了第一名!!
在旁等待頒獎的那時候,朋友和其他選手們給我很大的讚美與鼓勵,但說來除了心中的喜悅感動之外,我更開心的是自己從來沒有放棄的精神,這一切也並非全是偶然,而是一步一腳印,在適當的時候一併呈現出來,’當大家看著我們在台上光鮮亮麗的同時,誰會知道背後所花的努力?而努力後的果實也特別甜美,在此時此刻我深深體會,這些經驗與信念也植入我心,那就是:人生就像永無止境的馬拉松比賽,你無法預知未來如何,但永遠不能放棄!
心的體會,自己知道,努力不懈,勇敢向前!
每每當我遇到挫折時,就拿出那股堅持與不放棄的精神,想想自己雖然是生活在許多困難之中,卻永遠相信,只要不放棄的信念,那麼就會有希望!
第二篇:我的教书育人故事(人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人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大公路第一小学 刘志明
岁月如梭,匆匆流逝。回首四年从教的征程,风雨交织,酸甜共尝。一幕幕、一段段、一人生。
眷恋
2008年,我由一个在象牙塔中长大的学生,迈着匆匆的脚步,离开培养了我多年的大学,挥别母亲满是希望与不舍的双眼,踏进了这个让我一呆就是四年的穷苦山区里。曾经的浩然正气、天真无邪,使我参加了赣州市2008年“三支一扶”志愿者招募计划,到了一个山区支教,带着我的梦想、我的知识、我的干劲,服务来了。
脸上还不时留有学校时的稚气与羞涩,初次与山里娃的接触,让我感觉好新鲜、好亲近、好无知,仿佛这里就是一本天书,需要我不断地摸索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和明白这群孩子带给我的感受。
有人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是的,在这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的认识到:山区孩子为什么会那么喜欢愿意与他们交流的老师;山区孩子为什么会那么记得曾经关心和帮助过他们的老师;山区孩子为什么会那么依恋疼爱过他们的老师!……因为他们都是留守儿童,因为在他们的生活里缺乏沟通,因为他们缺少关注与关爱。在这里,我感受过一大早起来就有学生与你大声问候“早上好”的快乐,感受过雷雨天与学生共用一把破烂的小伞,虽然衣服都已湿透,但安全到家的学生依然感动的不断向老师磕头感谢的心酸,感受过学生家里有一点好吃的,非要“逼着”老师也尝尝鲜的热情……
今天,踏着山区浓情的小道,迈着坚实而眷恋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远,一脚一脚丈量着它的距离,感觉好遥远……
起航
告别曾经的山区小学,来到了这座城市中最繁华喧闹的地方。几经岁月的磨砺,让我开始慢慢变得成熟起来。面对新环境,我很快适应了这里忙碌而充实的工作;面对新挑战,我信心满满的一一面对,决不退缩。
带着几分眷恋和忧伤,我告别曾经让我成长的地方。那个充满欢笑和爱的地方。离别时,我看到了他们那一双双清澈透底的眼睛,里面装着无限地眷恋与不舍,悄然间让我回想起曾经刚来的自己。再见了,同学们,老师走了;再见了,同学们,老师会时常想起你们的;再见了,学校,我曾经奋斗的地方;再见了,大山,我的伙伴。就像刚来到这个山区一样,身边的老教师就跟我说,你的根不在这里,迟早会有离开这里的一天。我知道,你们会明白我为什么而离开,也会理解我的离开的。
“大公励志,求真树人”。这里,将是我新生活的开始;这里,必是我再次奋斗的营地。来到学校的第一天,学校就告诫我:要从严要求自己,从零开始,做好吃苦的准备……面对学校殷切的教导和希望,我坚定的不停点头,是的,我会的,我要从严要求自己,从零开始,做好吃苦的准备…… 当新学期的铃声在耳边响起时,新学期的工作就由此开始火热的展开。看着大家忙而不乱、井然有序的工作,我被这高度膨胀的工作热情所感染,心里的那团热火再次不断地翻滚。或许,我确实该属于这里,或许我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曾经失去的那片天地。
感恩
刚刚步入一个陌生的学校,心里难免会有一丝的孤单,看着大家又说又笑的热情交谈,我也不甘示弱的参与其中。原来,大家并不排斥我这样一个陌生人。
初次与学生见面,心里不断的打着鼓:我是以一种严肃与庄重的神情和学生见面,还是以宽容和蔼的慈容去见他们?正在我思索中,好家伙,学生先给我一个下马威,这吵闹声、这打闹场景,仿佛到了一个游乐园。我沉住气,面带微笑的与学生们结束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有人说,你不能这么温柔,要对他们严厉一点,要吓住他们,否则以后会很难组织教学。我半信半疑的听着同事的苦口婆心。
开学第一课,我简单的讲了本科目的要求后,就进入了新授的教学。在吵闹声与屋外的马达声、轰鸣的音响声中结束了我另一奋斗史中的第一课。坐在办公室傻傻的发呆,难道真的是我没有吓住他们,没有严厉起来的缘故,才使自己的第一课如此狼狈?近乎瘫痪的我,四年来第一次感觉上课累。疲惫的身子使我在短短的回家路程中度过了漫长的时光。
洗涮完毕,准备入睡时,突然收到了一学生家长的信息:刘老师,我是学生家长,今天小孩回来告诉我,你今天的数学课上的很有趣,小孩很喜欢听你的课。看完,我有点想哭。
教师节那天,一大早走进校园,就能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一路上,不断有学生向你问好,多热情的一群孩子啊。办公室里早已堆满了学生自己动手做的卡片和花朵,此时,相信每个教师心里都荡漾着快乐与幸福的小船。
这些突如其来的惊喜,使我认识到,或许当初的选择没有错。“旅途”曾教育我们,责任与爱心,铸造的将不仅仅是希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第三篇:人生就像一本没有剧本的电影
人生就像一本没有剧本的电影
进入十一月我敏感的身体已经感觉到了冬天的脚步正正悄悄走进我。阴沉沉的天气,感觉整个人都打不起精神,情绪变得很低落。我不是情绪化的人,可是每到冬天我就有种莫名的忧伤和感慨。
人生就像一本没有剧本的电影,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我昨天刚刚过完24岁的生日,我真切的体会到什么是人生?其实有时候人生真的象一本没有剧本的电影,不知道明天会遇到什么?永远不会预知下一个角色是什么?但我们必须用心演好,我们不需要在乎这个角色是A还是B角,重要的是用心把这个角色演好她。人生有时候就是一本未完的电影,一部永远不知道剧情的电影。
我想看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电影和我一样随着演片的脚步穿越时空回到几年前。演片中那略带青涩的爱情和校园生活让我们随着时间的胶片回到我们逝去的青春岁月。赵薇用电影的方式向我们那段刻在我们心底的青春,我想说这部电影深深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那根弦。让我穿越时空回到几年前回到没有色彩的青春。或许我的人生注定是一部没有色彩的电影,也没有剧本的是空白的,没有文字没有影像。也许从我出生起就注定我的人生是一部没有剧本没有色彩的电影。注定了一生平凡度过,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部电影片段组成的,每段故事就是一段胶片,也许某一段是黑白的某一段又是彩色的。电影可以重拍可是人生一旦走过就不会回头。就像逝去的青春一样一去不复返,我们只能在文字、音乐、演片寻找我们所走过的人生以及青春。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不需要在乎角色是什么重要的不是长度,而是出色的表演。
人生就是一卷卷胶片组成的,因为是没有剧本的所以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我们只有按照我们自己的感觉走。电影有长有短,而且里面的角色各异,每个角色都很鲜活。而我希望我的人生是用一行行的文字组成,希望每天都过得开心快乐,用文字写下每天的生活。
第四篇:我买了一张没有终点的车票抒情散文
踏上这班列车,我买了一张没有终点的票。“哐当,哐当”,声声犹如一曲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尾的歌谣。
鸟恋林间缝隙里的阳光,蜂恋花蕾见的芬芳。人却在生命的铁轨上爬行。
当生命开始和结束,始终离不开每个站台上的喧闹,无论风雨雪霜,肩头的包裹总是在你沧桑的步履中,颤抖的像一棵即将老去的树冠,叶子的绿色,在艰难的旅程中飘落的无影无踪。然而,那失去光滑的枝条,依然感触着生活的艰辛,憧憬的美好。
落群的孤雁,也许是翅膀上的伤痕,也许是在也不愿和同伴去寻找,留在冰天雪地的角落里,苦度着清寒,期待着温暖来到。
干瘪的花朵失去往日的艳丽,被丢弃在秋后的岁月里,被无情的风蹂躏的四散飘摇。此时在心底才感触到美丽只是在时间的刻度上一闪而过的红妖。
感叹人生之旅上的一次邂逅,才有了长途之旅上的不再寂寞,美丽的花环给语言增添了许多色彩,字里行间为邂逅的旅途系上一条不可磨灭的纽带,打开多年的望天,在没有终点的列车上尽情的诉说着未来。当邂逅的那个人在人生的驿站下车的时候,才感觉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无奈。背影消失在人群,“哐当,哐当”声依然单调的陪伴着自己远行。
渐渐的,风静了,雨停了,狂躁的心安稳了,车的速度也放慢了,夕阳映红了天,霞光照进了车厢。蓦然回首,宽敞的车厢里,只有你还在享受着旅途的颠簸,手里紧紧的握着那张皱巴巴的和我一样没有终点的车票。
云淡了,夜色浓了,远处的灯火亮了。旅途的枯燥也慢慢的落在身后,每个站台上的喧闹也缓缓的远去了。月亮就挂在头顶,像一个圆形的射灯,把你我的那张没有终点的车票揉进明亮的光环里。显得那么的清晰,那么的新颖。
“哐当,哐当”。多么像一首音乐,旋律鲜明,韵味悠长。
第五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生可以没有终点,但绝不可能没有目 …
2011年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优秀毕业生党员预备人选事迹材料
机电系 王东升
王东升同志,男,中共党员,汉族,1987年9月19日生,河北省邯郸市人。2008年9月考入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是08级数控技术专业的一名学生。现担任08级机电系数控技术专业学习委员和09级机电系数控技术专业助理辅导员。
该同志出生于河北邯郸市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原本家中有五口人,在他上初一的时候,由于一次意外,父亲不幸去世了,家里突然像天塌了一样,伤心,无奈,但日子还是要过的。他作为家里的长子,觉得自己应该承担起一份责任,于是主动向母亲要求退学,但是母亲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坚决不同意辍学,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他们姊妹三个孩子上完学,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锻炼了王东升的坚韧人性格。
08年9月,王东升同志考入到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因为他深知读大学的机会来之不易,来到学校就很虚心请教辅导员老师关于大学的学习生活,明确自己的目标,不断拼搏,并多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就避免因为迷茫而恐惧什么,避免了因为诱惑而荒废了什么,怀着热忱,一直努力向前。他认为大学与高中毕竟不同,高中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知识的重要阶段,而大学却是提高综合能力的地方。进入大学,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全面的人,就是说自己很多综合能力的提高;又要让自己成为某一种人,也就是说,要在自己专业方面有所成就。进入大学还让他感到高兴的事情就是图书馆里藏书比较多,这样就可以在业余的时间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大学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有开阔视野的讲座,丰富的社团活动,这让每个人在这美丽的校园蜕变。从进入大学开始王东升同志就告诉自己要开始崭新的生活,以“勇于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为人生目标。他从大一开始担任学习委员,任职以来他都严格要求自己,一直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做一个好的学习榜样,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虽然在当中他经受过一些挫折,但每一次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都会把他们当做是一种挑战,只要坚持就能挺过,在这当中他学到了组织和领导能力,深刻的理解团结和组织的力量,更让他懂的坚强和勇敢的意思。也曾被评为“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这些当然少不了身边同学的支持和鼓励,没有他们也没有他今天的荣耀。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只有不断地勤奋学习,才能让自己充实起来。在大学里,一个人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需要学习的知识是无限的。无论是谁都需要珍惜时间,因为错过了的光阴就永远不会再重返了。在学习上,王东升同志遇到任何问题都不疏忽,经常和老师、同学讨论直到理解。业余的时候,他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他的征文“亲爱的母亲”、“祖国六十年”还被评为优秀征文,而且他会经常去图书馆,有时候并不一定为了学习而是感受那种氛围。在小组的课题设计中,他学会和别人分享胜利的果实,并且一起探讨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因为团结就是力量,而学习及生活方面也亦如此。一个人如果一直我行我素,是很难在自己的领域内有所突破的。而团队精神可以突破这个“瓶颈”。正所谓“仁者见仁,志者见志”。而且,他还不满足现在所学的知识,他在大一上学期就报考了东北大学自考本科,在自学的过程又了解和学习到了在课堂里学不到的东西。在业余时间,他还经常跟专业其他同学在一起学习党的先进思想和理论知识,起到了积极带头的作用。
因为大一上学期的努力,王东升同志第一学期专业排名第一,他获得了一等奖学金。虽然获得奖学金不是他学习的最终目标,但奖学金是对他付出的肯定,更是对他今后奋发向上的一种强大鼓舞。他总是相信这么一句话:付出就会得到回报。如今他的努力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感到欣慰的事情。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社会,一个人才的社会,不管你想做什么事情都必须要有丰厚的知识作为你坚实的后盾。所以,在大学里,他更坚信品学兼优的人定有所成就。
大一下学期,他被选为入党积极分子,并在业余时间参加党校培训,在党校学习期间,更加加深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向往,更加坚定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及时主动向党组织汇报自己最近的思想、生活、工作和学习方面的情况。在生活中,他经常帮助老师,和同学关系融洽,热心助人;在思想上,他关注时事,关心国家大事,提高自身修养并注意起到党员模范作用。总之,他一直坚持真正做到多层次、全方位地发展自己。在不断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洒下了他不少的汗水,也耕耘了丰硕的果实。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大一生活就过去了。暑假期间,为了帮母亲减轻生活负担,该同志没有回家,准备在外边打工,并且想找一份跟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来实践。正好暑假华中数控集团要在我们学校举行“辽宁省高职院校教师数控机床维修培训”。于是他向学校申请暑假在车间帮助老师管理车间,最后学校同意了,他觉得非常高兴,这对他来说又是一次机会,又一次学习的机会。
培训期间,王东升同志每天都早早地到车间,先把车间地面打扫一遍,然后把需要用的工具清点一下,他想给老师们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在他们上课的时候,他也总跟着他们听讲,默默的学习。整个培训下来,他不但能够熟练地对数控机床机械部分进行拆装,而且对故障维修也有一定的认识。由于他的出色表现,在培训最后、教师比赛的时候,该同志被华中数控集团的老师邀请当裁判。他感觉这是他整个暑假的莫大的荣耀,也是对他的肯定。培训结束以后,他也得到了参加培训老师的一直好评。
大二开学时,王东升同志被学校聘任为09届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助理辅导员。这时,他就感觉肩上有了更大的责任,好像09届数控专业的学生都是他自己的学生一样,王东升同志对他09届数控学生尽心尽责,帮助他们度过刚进大学的迷茫期,把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全部告诉他们,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精神上遇到的各种问题,使他们少走弯路。虽然有点累,但每每听到09级数控学生亲切的喊一声“助导”,感觉很温馨,他感觉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9月份,他参加了辽宁省举办的“广州数控杯”第四届全省数控技能竞赛,并且获得了全省第四名的好成绩,并破格升为“加工中心高级工”。当然,通过这次比赛,他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次比赛让他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前认为自己学过的专业知识基本应该都能掌握,但是却忽略了“温故而知新”的简单道理。王东升同志认为,参加这次比赛能让他更加了解自己,他会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09年11月,该同志获得“2008至2009国家奖学金”。09年12月,该同志获得“沈阳市大学生市长奖学金”。10年4月,该同志在2010年辽宁省教育厅举办的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数控技术,复杂部件造型、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比赛一等奖,并且代表辽宁省参加2010年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
10年6月,该同志在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技术,复杂部件造型、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技能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10年10月,该同志参加了第六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机修钳工的监考工作,并且还参与比赛期间现场数控机床电动刀架的恢复调试工作。
10年11月,该同志获得了辽宁省政府奖学金。
10年12月,王东升同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称为组织中的一员。入党后,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并写学习心得体会。除了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外,在图书馆、网上通过阅读相关著作、报纸,听讲座各种形式来拓展和巩固理论知识。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时刻牢记要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不断进步,虚心向别人请教,接受同学监督。
11年5月,该同志在2011年辽宁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数控技术,机械部件创新设计与制造”比赛一等奖,并且代表辽宁省参加2011年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
现在,该同志已经留校,成为了机电系机加工中心的一名教师。他通过努力学习和工作来帮母亲减轻负担,作为一个很珍惜大学学习机会的大学生,他深信大学是人生最宝贵的时光而它所提供给他们的知识资源和氛围都都值得他们去珍惜和把握。在大学里要学会提升自己,塑造自己,完善自己,不光是专业知识,还有专业实践应用以及个人自他价值的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不愧于学校和国家对他们的培养和投入,这也是他当初入党的初衷。
所有的成绩取得来之不易,该同志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都没有放弃为党组织贡献自己的一切的决定。为党组织、学校老师和同学们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鉴于该同志杰出表现,我校决定推举王东升同志为2011年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优秀毕业生党员。
三年间,该同志在各项工作中积极的努力着,在思考与行动中他得到了成长;在党组织的教育里获得了宝贵的精神食粮。希望该同志在以后的日子里能更加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事迹撰写单位:机电系学生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