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留学德国MM的减肥经历(整理版)
一个留学德国MM的减肥经历
陪伴几年的几个朋友一直鼓动我,应该把我的减肥经历写出来,鼓励尽可能多的人。因为在大家的口耳相传中,大概只知道我,在德国这个让人长肉的地方,顺利的,不反弹的减下了将近16公斤。其实我刚减下来的时候是很兴奋的要发帖的,但是我怕一松懈会反弹,所以竟然拖到现在。先介绍下自己,马上过26的生日了,身高165目前体重46kg维持这个体重是2年半了。最重是在2005年,62kg。
我在来德国之前,体重是48公斤。当时在国内的时候,我对自己的身材是十分注意的,因为我觉得我是那种容易发胖的体质。我每吃一样东西之前,我脑袋里的第一个反应不是好不好吃,而是,会不会发胖。我知道面食会发胖,于是我几乎不吃淀粉类食物。饿了就吃水果,要么就吃肉。这样的生活我过了大概3年。大家可能想象不到,那时我吃汉堡包,是不吃面包的,只吃里面的肉块。馒头更不用说,米饭也很少吃,要么就吃一口。现在我回忆起来发现,这样维持体重的方式并不好,因为有次嘴巴馋,一连几天每天吃一家我特爱的点心店的点心,我的裤子立刻就紧了些。但是我后来还是忍住了,没有再吃,裤子又松回来。国内的大学,我就是靠这样的方式维持我48kg的体重。这绝对不是个科学的方式。但是国内的生活丰富多彩,我并没有感觉到有多不好,真正体现出来,就是到德国之后。
2004年来到德国。刚来的时候,我在一个星期内体重跌到43kg.当时可能就是不适应,也不会做饭,每天胡乱吃一些,觉也睡不好。当时出去玩拍得照片,我都不敢给我妈妈看,怕她会难过,因为实在瘦的太可怜了。43KG的体重大概维持了3个月。有一点我需要说一下。我属于骨架很小的人,但是骨头沉。这个是我妈妈和我说的,因为我从小就比同样胖瘦的小孩沉。我曾经还以为我是大骨架,但后来测过,是小骨架。所以,43kg对我来说,几乎是瘦骨嶙峋了。瘦到几乎会被刮跑。然后,我就开始噩梦般的增胖的路程。其实我当时只是想胖回48kg,后来竟然刹不住车了,一胖胖到62kg。不过,我增胖的过程,其实是教会我很多东西的,没有这个过程,后来我也不会减的那么顺利。所以我一定要说给大家听。
前面我说,国内的时候我是靠不吃淀粉来维持体重,而且还维持的不错。于是来德国后,我从开始想增胖,到意识到必须减肥,甚至到找出减肥的好办法前,我一直是克制自己吃淀粉类食物的。就是这句话,让我越减越肥。来德国不久后我就开始去公司实习。工作还蛮累的,早晨我起床起不来,就不吃早饭,中午就在公司吃salat,通常不到下班,我肚子已经饿得不行,还没下班就开始想晚上吃什么。晚上通常就是吃猪排鸡排,还是不吃淀粉类。渐渐的,我发现我饭量惊人的大,一顿饭吃4大块烤肉都不觉得饱。男孩子都没有我吃得多。这样的情况维持一段时间之后,我又发现我特别的馋淀粉类的,什么面包啊,蛋糕啊什么的。因为我记得一个老中医说想吃什么,就是缺什么,于是我也不顾忌了,说出来大家别笑,我有时一次能吃将近一袋500g的面包。多惊人的饭量啊!我现在吃2片就饱了~ 就是在这个大量的肉类和淀粉类的掺和中,我完成了增肥的第一阶段。那时候大概55kg。然后正好我第一次回国。我爸爸妈妈在机场几乎认不出我了,因为我一胖就胖脸。国内的朋友也很惊讶。直说,德国的水土真养人呢~~其实当时我挺难过的,觉得自己的身材不好看了。于是回来德国之后,我就开始减肥,其实实际上是增肥的过程。
说到这里,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鸡蛋减肥法、黄瓜减肥法、21天减肥法、过午不食法……当时我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瘦下来,就去减肥论坛看,就是sohu的论坛。里面有很多想减肥的人,大家纷纷贴出自己每餐的菜谱,记录每天的体重,试验各种各样减肥的妙方,写帖子请大家监督。我顿时仿佛看到了希望。
我现在已经记不得我最开始是从哪个方法开始的了,我就记得,我几乎试验了里面所有的方法。我并不是个有毅力的人,有些时候,我不得不中断来大吃一顿。在bbs里,这样的状况称作暴了。我几乎每天称体重,然后沮丧的发现,我的体重还是成螺旋状上升。
这段经历,是我很不愿意回忆的。如果说前一段增肥,我还是吃到了东西,那么这一段,我几乎没有吃到什么有营养的东西。因为我的不懂事,我在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我应该感谢我不强的毅力,否则我的身体大概早就垮了。在这里,我以自己的经历告诉jm们,这样那样的减肥偏方,千万不要尝试,真的是得不偿失。这时候我的体重是到达顶峰了,62kg.我害怕了。我开始认真总结。然后就很少上减肥论坛了。其实这个论坛,里面吵吵嚷嚷的人,很少有人真正减下来的。暴了暴了的字眼屡屡出现。我也开始不相信有减肥偏方了。有时候,认真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是一定会成功的。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时候,总结出一句话:真正的减肥方法,就是能持之以恒,容易坚持下去的方法。
后来发现,这真的是减肥的真理。怎样才能持之以恒可以坚持下去呢?就是正常的生活习惯。比如,一日三餐,比如,饿了就一定要吃。我是个很不爱运动的人,所以,我没有把运动加进去,后来的减重过程中,我也很少做运动。在这里,我要插一句。如果你是个热爱运动的人,可以把运动作为减肥的辅助,那么,请你一定一辈子这样运动下去,否则,一不动了,体重马上上升。我有过这样的插曲,后面会说。于是,我努力让自己生活正常起来。其实想起来大概那时候是我生活最正常的时候。早晨无论多忙都一定要吃早饭,中午晚上都要吃饭,而且每顿都要有饭,有肉,有菜。然后,我惊奇的发现,我的饭量小了不少,而且,体重稳中有降。我想,这样的生活,是可以作为保持体重的方法了。而且,我竟然可以少量的吃巧克力,薯片,黄油,和奶酪。前两种馋的时候吃一点,后两种早晨吃,这样中午就不会很饿,也就不会吃很多。我想,大家可能不太相信,吃那么多饭,不会胖吗?其实这个方法,是我两次增肥的教训。人要有均衡的营养,才能维持生存,少了哪样都不行。营养不够的时候,身体会以为遇到饥荒,再吃的时候就拼命储存热量,所以才会胖。这个就是各种减肥偏方的弊端。减肥,一定要什么都吃。不能光吃肉不吃饭。也不能光吃水果不吃肉。什么都吃,什么都少吃,就是减肥方法。其实,营养均衡了,就不会有那么大的胃口,那么好的食欲。以前发胖的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巧克力吃100G不成问题还觉得不够,生活正常后,吃两块就没有再想吃的念头了。
上面说的,其实是维持体重的方式。其实我是先找到维持的方法,慢慢发现减重的方法。那是因为我的一个发现。我发现胖一点的人,总会比瘦一点的人饭量大,也就是,胃口大。不要说很多MM吃很多都不会胖,是天生的。我现在就是吃很多都不会胖。看看我的经历,就知道,谁都可以吃很多都不会胖。话说回来,我就开始控制自己的食量。方法很简单,还是每顿饭都吃,什么都吃,包括零食,但是,不要吃到饱。我自己的体会是,吃到饱我感觉的出来,但是吃到几成饱,我是感觉不出来的。于是我拿饭碗来衡量,比如上个礼拜我吃一碗饭,那这个礼拜我吃9成满,再过半个月,我减到八成。
对于吃不饱的问题,我有个小方法。话说减这么多,又什么都吃,没有秘诀是不行的。就是吃好了饭,就马上离开饭桌,告诉自己,我吃完饭了。如果继续在饭桌前,肯定会吃到饱。奇迹般的,我的胃口在半年里小了一半。而这半年,我的体重均匀的,没有回弹的下降到51kg.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是决定减肥能不能成功的关键。首先,一定要知道减肥是个长期的过程。不要求快,求快的代价就是反弹。大家可以看到,我半年减了差不多10kg.看起来很多是不是?可是平均到一个月,不到2kg。虽然慢,可是不会反弹,减下去就是减下去了。这个也是现在我形成吃不胖体质的关键~ 然后,就是称体重的问题。我的建议是,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称一次。如果认真减肥,称重的结果很影响心情的,搞不好就要大吃一顿,我是深有体会的~所以在这半年里,我一个多月才称一次,看着均匀下降的数字,心里特美。
再就是零食的问题了。我的印象里那段时间家里的零食是不断的。但是我吃得很少。可能是吃了饭,就不太爱吃零食了。这里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饿的时候尽量不要吃薯片这些东西,可以吃巧克力和水果。因为同样体积的巧克力比薯片顶饿。最后一个也很重要,就是尽量不要让自己很饿。反正我自己是如果饭前很饿,饭量就会大,这是减肥的大忌。所以我经常吃零食,让胃不要处于饿得状态。什么零食都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控制住量就可以了。我觉得这个也是形成吃不胖体质的关键~回忆到这里,就到了减肥人都会遇到的平台期。我是差不多50kg的时候,明显感到减不动了。其实当时很多人都说这样正好,但是我还是想回到48kg平台期,大部分的建议就是运动,于是有了这段插曲~ 在健身房跳过2周的操后,我又感到自己饭量大了,老吃不饱,眼看体重就往上松动了。我开始恨怀疑运动是不是能减肥,立刻就不去跳了。国内做瑜伽老师的姐妹说,哎呀,消耗的多,当然吃得多了。我恍然大悟。身体已经习惯之前的新陈代谢水平,突然要增快,吃得又没有变,饥荒的信号又在体内形成了,于是,又胖了。
其实当时有两种解决办法。一个是继续运动且增加饭量。按照大多数减重人的经验,体重会继续往下掉。但是,但是,这个运动一定要坚持一辈子,否则会胖回来。首先我不喜欢运动,因为害怕形成男人那样的肌肉,而且一定要坚持。这个是我的死穴。一想到有必须要做的事情,我就头痛。所以我马上放弃了这个办法。后来的办法是我偶然发现的。在我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饭照吃,零食也照吃。一个月过去了。体重还是51。到第三个月中,有朋友说我又瘦了,我很惊讶,赶紧去称,发现已经49kg了。我竟然以这样的方式度过了平台期。所以,我觉得平台期实际上就是身体的自我调整。调整好后,会继续变瘦。忘记说了,平台期间,我的饭量还是递减的。
刚才有mm短我,问我的胃口现在多大。不知道怎么比喻呢~这么说吧,大概两杯250ml水,慢慢喝,就可以把我灌饱。不知道喝水和吃东西一不一样。恩,想起来了,一个CHICKENBURG,两口可乐,就很撑。至于49kg怎么掉到46kg的,还是一样,奉行吃不饱政策。不过也是很短一段时间。因为中间出去旅游了几次,累,估计就掉下来了。到49之后,我很少去称体重了,因为,我不需要减肥了。
很多人都说,减这么多皮肤会不会松啊?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就照这个减肥速度,绝对绝对不会松,也不会有蝴蝶袖。不过期间我还是有些小动作推荐~不减肥的mm也可以做。躺在床上,双腿做骑脚踏车的动作,可以美化腿形绷紧肌肉。再就是没事的时候两手交往上叉伸向头顶,一定要尽量伸,坚持5秒钟放下。
这个就是我整个的减肥经历,我就是按照过程写的。其实回想起来,是很简单的。几个朋友其实是用这个办法减到了自己想要的体重,但是刚减下来的时候,对自己的某部分身材都不太满意,其实也包括我。最难减的地方是哪里?不是胳膊不是腿,而是,腰~我记得在我49kg的时候,我量过腰围,67cm.在我2年前的46kg时,我的腰围是63cm.现在的腰围是59cm.举个简单的例子。2006年底回国的时候定做的旗袍,我现在已经没办法穿了,因为肥了不少。在这期间,我的体重没有变化,一直是先说减腰的事情。话说开始我是很积极的做努力的。我记得很清楚,我曾经连着1个礼拜每天晚上做200个仰卧起坐,这招真的有效,腰围迅速缩到58。我说过我不爱运动,所以我没有坚持下去。于是数字在两天之内回到63,运动是白做了。
经过这次之后,我更加坚定了减肥是要找到一种可以一辈子坚持下去的生活方式。请大家一定要相信自己身体的调节能力。在我的饭量达到历史最小点的时候,我的腰围自己悄悄地回到59。没有任何运动和饥饿。这个时候,距离我开始46kg的体重,整整半年。腰围减了体重几乎不变,说明,减的是脂肪。我不得不承认,现在我的饭量比那个时候大了一些。大家一定知道亚洲店买的4小札一包的面条。那个时候的我,其中的一小札都吃不进去,能吃进去一半就不错。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到现在,我每顿都可以吃到饱。所以我说,减肥真的不能求快,健康的减肥方式,就会让你回到完美的身材,虽然有些部位需要时间长一些,但是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实现,而且这样的方式,会让你变成吃不胖的瘦子。
然后我就说说大家都羡慕的,吃不胖的瘦子是怎么回事,以及,怎么变成那样的体质。我在大概一年前,就发现我吃不胖了。聚餐的时候,我最能吃,却是最瘦,在家里也是食欲很好的样子。想吃什么吃什么,不考虑热量,也不考虑会不会发胖,经常在睡觉前吃冰激凌和蛋糕,吃完休息一会就去睡觉了。可是体重没增,尺寸也没增。记得去韩国玩,我在餐厅吃饭,服务的中国留学生羡慕的说,你好厉害啊,吃那么多却那么瘦,我喝点水都会胖。我心里窃喜,心想其实我也是曾经喝水就会胖的人。先回答前面mm的问题。减腿的话,如果非要特意减,就是我前面说的空踩脚踏车的动作,每天晚上50次,是有帮助的。不过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哦。
我之前发过一个帖子,说我胃口超级好,老想吃东西老而且老是饿,有点担心是不是生病了。后来我去看医生。我说我怀疑我得了甲亢~把大夫笑得,说不用检查,肯定不是,然后他开始询问我的饮食起居。后来他给我的结论是,非常健康,老是饿得原因是,饭量小,且新陈代谢比较快,所以才会有这样的问题,加上要来mc,所以这一阵特别明显。
其实关于吃不胖这件事情,在我还没有减下肥肉的时候,我是有问过学医的同学的。吃不胖的人,大概分两种,一种是天生消化系统不好,不太吸收,这样的人大多有便秘的问题。这种是可以通过调节胃肠功能来改善,好容易胖回来的。再一种,就是这个人的新陈代谢比较快,吃一点马上消耗掉了,不会囤积脂肪。运动员和大部分有固定运动习惯的人,都是这样的体质。所以说,大家都认为且推荐的是运动减肥,因为运动可以让新陈代谢变快。
回想起泡在减肥论坛的日子,其实并不是毫无所获。因为我偶然的看见了一篇医生写的文章。很多人都被偏方蒙蔽,不爱看他的文章,可是我神使鬼差的看了好几遍。就是这篇文章,让我形成了吃不胖体质。上面说,减肥,其实和新陈代谢有很大的关系。各种各样的减肥偏方,其实是在减少食量的同时,减慢了身体的新陈代谢,因为这是身体的自我保护,就是我前面说的饥荒来了的信号。这样的减肥方式,因为身体的代谢很慢,所以稍微吃多一点就会胖回来。按照卡路里来吃饭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正常新陈代谢的女孩子,一天吃2000卡的食物也不会发胖。代谢不好,800卡就胖了。减肥减不下来,从医学的角度说,就是吃的比消耗的要多。减肥,医生推荐的方法,就是加快新陈代谢。话说回来,无论减肥,还是美容,我打那时开始,就非常相信医生的话了。这个文章名字我记不得了,估计时隔多年也没有了,但是我读了很多遍,所以内容还能记得。
帖子里他列举了几个加快新陈代谢的办法:首先就是规律的,适量的运动,再就是适量的黑巧克力和咖啡,最后,他说,规律的,稍微频繁的喝水和吃东西,是十分安全有效的加快新陈代谢的方法。他说大学的医书里有,同样的水,分4次喝,和一次喝完,人体的代谢速度是不一样的,同样道理,同样的食物,一次吃完是会增肥的,可是分2次或者3,4次吃完,不但不会增肥,还会减肥。他补充说,其实这个就是一部分吃不胖的人的秘密。我大部分的时候,每天如果算一顿的话,我大概是6顿。除了早中晚,上下午都有加餐。晚上11点左右还要宵夜。我刚才回忆起来,我好像下了55kg的时候就是这样吃了。可是,每顿,不是我要求自己吃的,而是我的肚子饿了,必须要吃得。稍微有点肚子空的时候,我就马上抓东西来吃。加餐很随便,什么都可以,比如我上课的时候就吃一根香蕉,两块巧克力,就算加餐了。下午要是在家,就冲个热巧克力,加一小块蛋糕。反正,真的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吃到不饿,但是减肥阶段不要吃到撑。三餐就正常吃,每顿有肉,有饭,有菜。
在这里,我还是要说,以我的经验来看,健康有效的减肥,真的不是忌口,忌口对减肥来说,其实没有必要。而是,吃多少。简单说,不是吃什么,而是吃多少。在我整个减肥过程中,我没有忌过口,我爱吃肉,爱吃巧克力,爱喝果汁,这些我每天都吃,可是还是瘦下来~我也从来不去计算热量。
有mm说减了了一些体重,马上就回弹了,这样的情况我遇到不止一次,可以说我第二次的增重,几乎都是回弹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减肥过程中,因为营养不良,身体自动的降低了新陈代谢来适应不足的营养,然后恢复正常之后,身体还来不及增快新陈代谢,但是吃的东西就多了,自然回胖回来,而且会更胖。所以我老是强调,好的减肥方法,是一种可以坚持一辈子的生活方式。否则,一不遵守这样的生活方式,就会变胖。这都是新陈代谢速度的作用。大家可以想想,所谓的21天减肥法、牛奶法等等,甚至不吃肉,不吃巧克力不吃淀粉,你真的能坚持一辈子吗?不坚持,就有反弹的危险。而且,减肥的定律是,减得越快,反弹的越快。
还有就是,我自己的经验是,经过一轮快速减肥后,我的食量和食欲都惊人的好。其实,这是身体的自我保护,是不可能克服的。暴饮暴食之后,自然会长肉,且损害身体。但是不及时补充,更损害身体。所以,任何让你减完一轮后食欲大开的办法,都是不可取的。有mm问我的三餐时间。我仔细回想下。平常读书,如果9点的课,我大概7点半就起来。先喝杯蜂蜜水,然后差不多8点多一点吃早饭。我早饭很简单,就是一杯咖啡或者牛奶,然后面包。我喜欢吃切片的面包,中间夹香肠或者kaese或者butter.吃到差不多8点半。然后一定要带零食去学校,否则中间我会饿昏。我通常带一个水果,一小包饼干,然后几块糖和巧克力。10点到10点半这段时间,我肯定会饿,就要吃东西。我今天留意了食量,我吃了一个挺大的苹果,两片饼干,就8成饱,就不想吃了。中午12点半开始饿,我赶紧吃了一块糖,12点45跟同学去食堂吃中午饭。我吃了380g的SALAT,其中有一个小鸡腿和很多奶酪球。大半个小面包,比较饱。对了,还有好几口可乐。不过salat的重量是加上盘子的重量。我们学校就是这么称得。现在是2点半,我感觉消化的了一大半了。通常下午的加餐是三点半4点左右,这时候我肚子肯定是空的。如果在学校,我会买杯热巧克力,吃饼干或者蛋糕。在家里就是自己冲啦。或者吃点水果什么的。然后我们家晚饭是7点左右吃,晚饭就没有什么特别啦。但是10点半左右,我一定会饿,这时候就要吃东西。我通常是吃酸奶,加两片饼干。要睡觉了,就不要吃太甜或者是太油的东西,空着肚子睡觉我是睡不着的。然后11点半到十二点就睡觉啦。
我仔细想想,米饭我的碗是宜家买的小碗,小半碗饭。菜的话真不好说,应该不超过15筷子,每筷子都是小量。汤最多喝6勺子应该。这样我就已经很饱很饱了。汤我刚开始吃饭喝一口,然后快吃完的时候再喝,没两口就撑死了。我想起来了,有时候我不在餐桌吃饭的时候,我把菜和饭弄在一起边看电视边吃。就是那个碗,在饭上面松松的乘上菜,冒个尖儿吧,就是这个量,吃的时候通常最后剩两口塞不进去了。
第二篇:德国留学的申请经历
德国留学的申请经历
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根本没有过什么出国的念头,和许多人一样认为出国是有钱人的专利,自己想都没往这方面想。我大学时的一个好朋友,家境很好,他刚上大学的时候就立志要出国,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要去中介公司咨询一些问题,我就顺便陪他一起去了。到了中介公司,那里有好多各个国家留学的资料和案例,在听那里的老师介绍时,他提到了一个留学德国的案例,这个让我很感兴趣。案例中讲的是一个天津普通家庭的女孩,他父亲是出租车司机,母亲是一个医生,大学毕业后去的德国。德国是一个福利性的国家,实行教育免费制,所以她第一年所有的费用加在一起也不到十万,到了德国后就再没有向家里要过钱,自己在德国打工供自己读书,每年下来自己还能留些积蓄。我一听,如果这样的话,我也好像够去德国的条件啊。就这样我动了去德国的念头。
一,准备篇
回来以后我在图书大厦,买了两本书,都是关于留学德国的。一本是《留学德国全攻略》,另一本是《在德国留学的日子》。前一本是介绍如何申请留学德国,后一本是介绍许多人在德国求学的经历。我在家用了一天时间把这两本书看完了,对留学德国的申请和在那边的生活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出国毕竟是件大事,在和父母探讨以后,征得了他们的同意。我开始着手准备出国的事情了。想去德国当然首要的事情就是学习德语了,我在天津找了好多德语班的资料,最后选择了天津歌德,一个是听说这个和北京的歌德有些联系,再一个听说那里的老师不错。于是我从2005的那个暑假(我当时该上大四了),应该是七月份,开始在天津歌德学习德语。由于大家白天都有事情,所以课程都集中到晚上和周末上。当时我们班也就十多个人吧,前前后后一共有四个老师吧,其中有两个老师很有特点,一个就是陈愚老师,上课很风趣,经常给我们讲他在德国留学时的故事,他主抓我们的听力和单词,那个时候天天拧着我们背单词,现在我还得益于当时积攒下来的词汇呢。单词语言的基础啊,还有一位就是赵老师,她天津大学的德语老师,德语科班出身,她主抓我们的语法。那个时候赵老师总结的那些形容词变化的规律,我现在还经常翻翻。就这样我在歌德一直学到了2007年的3月份。差不多八个月,我当时把德语的语法基本上学完了。
在德语班的时候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了解了不少申请的信息和相关的网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网站就是abcdv论坛,我在那里了解到了很多的重要信息。
在德国留学有三种选择,一种是去读德国的传统的学位——Diplom,学时较长,一般是要四到五年,其实是我们的本科和研究生的集合,在国内回来认证的是硕士学位。另一种就是刚在德国兴起的国际硕士,这个是德国教育体制的一个改革,为了和国际接轨,德国的好多大学正在把Diplom分为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学位。还有一个就是德国的大专院校——FH,这个是专门针对需要培训各种技能学生所开设的,所以学制也比较短,一般也就三到四年,国内好象现在还不是很承认这个学位,其实就相当于我们国内的大专院校吧,由于这个原因,选择FH的人不是很多。
我结合自己实际的情况,最后选择了去读国际硕士,因为这学制短,一般只有两年,回国认证同样是硕士学位。而且大部分课程使用英语上的,所以申请时需要有英语的证明。大部分学校都要求是雅思6分以上或者是托福580(新托福我就不知道了,具体的要求在申请条件里学校会注明的)。我上完德语课后就报了雅思班学习,在2006年5月份的考试中,考了6分,因为达到了要求也就没有再考。
二,挑战APS审核
在准备雅思考试的时候,正赶上我要毕业,所以那个期间我把所有要在学校开具的证明材料都准备好了(具体的材料好像有13项,在审核部的官方网站有)。在同年7月份我到北京递交了申请材料,在八月份的时候我接到了审核部的电话,他们告诉了我具体的考试时间和地点。我大概也就准备了一个月的时间吧,主要是把上过的专业课程在复习一下,因为我当时已经毕业了,问到毕业论文的可能性比较大。我在论文上花的准备时间最长,专业课只是
做了总结,每门课做到能讲出这门课主要的内容,还有重点地课程还要把其中的内容吃透。我准备得还算认真。到了日子去就考,当时我被排在了下午,先被关到一个类似会议室的地方,下午只有三个人考试,我们三个是不同的专业,那天我记得我是最后一个被叫到的。一个高个子的大帅哥先把我领到了一个小阁子里,因为我申请的使用英语德语一起审核,所以他给了一份德语和英语的卷子,而且带我进来的那个帅哥用德语和英语给我把题目解释一遍,因为当时紧张,看着单词我就犯晕,幸亏我带了字典,好容易把题目搞清楚了,不过题目不是很难,20分钟后,我把题目顺利的都答完了。拿着答完卷子,他把我又领到一个大屋子,里面还有一个人,是专门作记录的。他们先看了我的卷子就放在一边了,然后我开始了自我介绍,因为这个可以事先准备好,所以我用德语说的,还算流利,之后进入专业考察,我用了英语,为的是能把问题说清楚些。他先问我的是毕业论文,还好,我坐了准备,给他们先解释了一番,我是自控专业的,讲的时候我自然会提到电机,他听了一半就打断我,让我解释电机的特性,给我画了电机的特性曲线让我分析,当时我紧张,用英语说的也不好,帅哥好像不怎么满意,只后又提到了我的几门重要的专业课,问我主要讲了什么,我还好有准备,但是由于前面紧张,后面说得也不是很好。就这样我的面试20分钟后结束了。出来后,就感觉不怎么好,我说估计是没戏了,准备三个月以后再来吧。但是三天后,审核部给我打电话,说我过了。当时一听高兴坏了,直奔北京去领证书。这下好了,有了证书就可以申请学校了。
三,学校申请
我得得到证书已经是同年8月份了,申请9月份入学是不可能了,只能申请2007年3月份的了。由于德国也和我们一样学校大部分是在9月份招生,3月份的学校并不是很多。我在DAAD的网页上找了好几天,只找到了两所大学,和自己的条件是相符合的。一所是不来梅大学,一所是凯泽斯劳滕工业大学,我一看就这么两所,就都把材料寄过去了。剩下的就只有等了。我是在10月份递的材料,在11月初,我收到了凯泽斯劳滕工业大学的E-MAIL,说我被录取了。在11月底我收到正式的录取通知书。12月初,不来梅大学的通知书也到了。
这下问题又来了,去哪一个呢?我征求了老师和朋友的意见,最后决定去凯劳了。申请学校并不难,材料准备齐了,寄过去,等通知。我申请学校前后不过2个月。
四,签证申请
学校的通知书也拿到手,剩下的事情就是申请签证,准备飞往德国了。
签证申请的材料并不多,因为审核的原因,签证的手续都简化了。我记得我当时先办的是资金证明,在北京的国贸大厦的德意志银行开个账户,然后再向那个账户里汇了7220欧,(我当时要求是存7020欧)因为钱汇到德国在德国银行之间的转账过程中会从账户中扣去一部分手续分,好像还不是很便宜,所以我多在账户中存了200欧。汇款大概要四五天,一周以后银行通知我去拿存款证明。当天我又在亮马河大厦2层的TK保险,那里添了个表,办了保险的证明。剩下的材料就是录取通知书了,然后添了两份签证申请表,就算完事了。对了,提交签证申请应该是在出国日期的前五周。而且签证不能自己去拿,只能他们给你寄。签证提交后,又是漫长的等待期。我是在2007年1月初递交的申请,我的开学日期是3月4号,我是在2月中旬拿到的签证。
五,行李机票
签证一拿到手,我就开始着手定机票了,网上有好多公司受理这种业务。我当时选了一家价格合适的,机票价格是3600,加上税是4100左右,主要是我有学生签证,可以带40 公斤的托运行李。机票搞定后就开始打包行李了。行李打包也是很有技巧的。一定要先拿主要的东西,剩下的东西可以以后让家里寄。我当时主要时带了些衣服和书,字典之类。衣服使用了真空袋,压缩了体积,被子我没有带,太占地方,这边被子其实也不是很贵,我来了以后买了一个17欧,也还好了。不过我倒是觉着买个睡袋很有必要,刚来的时候,人生地不熟找不到卖的地方,有个睡袋还可以凑乎几天。我当时是碰到个好心的中国同胞,借他的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才找到买的地方。书一定要带,如果是先去上语言,专业类的书可以后带,因为刚过来上课是要适应一阵的,有本能看懂的书,很有帮助。德汉德桑姆电子字典同样是
留德学生的必备。至于电脑,国内的笔记本价格和这边的差不多,如果嫌国内带着太重,而且保修什么的麻烦,那么就建议到了德国后再买。至于电饭锅,我是没带,我也不建议带,这边有卖的,和我们国内的完全一样,两年的质保,17欧,价格和国内差不多吧。调料的带点,花椒,大料什么的,这边的亚超是有,但是不便宜。还有就是自己喜欢什么运动阿,可以带些体育用品过来,这边可是不便宜阿。我当时就后悔没带乒乓球拍子什么的。再么,就是更具自己的爱好带些书啊,电影阿,这边的日子是很枯燥和孤单的。对了,带些中国特色的小礼物也是很有必要的,像中国结阿,茶叶阿什么的。有了外国朋友可以送给他们。我当时就带了不少呢。还有文具,这边文具是很贵的,多带些过来吧。插头转换器,这个一定得多带几个,没有这些东西,中国带来的电器使用不了的。我当时带了5个,还有一个大的插线板。行李打包好了,这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今年3月2号我踏上了赴德留学的征途。
从2005年7月学习德语开始到2007年3月到达德国,大概经历了一年的半的时间。想想也不算短了,如果我再提前准备半年,我毕业后就可以马上过来。就不用在毕业后又耽误了半年时间了。所以如果有同学打算大学毕业后出国的话,最好是从大三的时候开始着手准备。这样的话就不会像我一样耽误时间了。这就是我的申请经历,希望能对将要和打算赴德留学的同学有些帮助。
第三篇:留学德国
德国要简单一些,只要在读证明、推荐信、cover-letter(动机信)、简历和成绩单,无需英语证明。
去德国读书有两个途径,奖学金(洪堡学者、ADDA中德合作项目)或者和教授联系(1,直接问有无position;2,针对贴出的job去投)。在和教授的联系方面,王敏建议采用skype网络电话的方式,后来教授会要求去德国做报告,和其他委员见面。为了避免麻烦,可以依旧采用skype的方式,然后事先把ppt发过去请那边的人代投影。
话说德国:
1,说到工资制度,德国采用的是TVL,科研人员是TVL13,博士一般拿到1/2或者2/3,大约1000~1500欧元。
2,除了拿政府奖励的奖学金外,在德国读博士就是工作,只要与教授联系,需要哪些申请材料由教授决定。后期办理签证也是工作、访问学者性质的,很快,2-3天可办好。
3,德国的英语水平是非英语国家中最高的(雅思平均分也是最高的:)工作中,说英语完全OK。生活中,学一些初级德语更易融入社会。当然,说英语,当地人基本也能听懂。
4,德国读博士时间较长,一般5年左右,有时候第一年是访问学者,后5年才是博士,这样就6年了。而如荷兰读博士只要4年。但德国博士质量非常好,在世界都极有口碑。
5,申请过程挺快,德国人办事很靠谱,不会拖拖拉拉。英语比较重要,应早作准备(不是指考试,而是实在的沟通的能力)。
6,申请过程再简单说下:1,与教授联系,问有无position。或找贴出job offer的教授,直接及材料给他(email即可);->2,初面(教授与chief engineer面,考查简历、专业知识,他们会问一些疑惑或感兴趣的问题);->3,与本组组员面试(考查与组内融洽性、可亲否,也考查技术问题),与其它组员面试(考查合作能力)->4,给offer letter办签证(很快,不要签证费,访问学者类,2天左右)
简单介绍给大家中国硕士毕业来德国读博士还需要做些什么才能正式注册博士
进入大学一年内需要准备如下:
1,提交英文硕士论文
2,进修两门专业相关的课程,并做两个seminar。
3,最后还有一个口试,一般问硕士论文相关的东西,或者博士课题相关的东西。基本都会合格,不过准备这些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第四篇:德国留学
自费就是你自己掏钱 考GRE 托福 雅思什么的然后申请 出国 ·····
重点说一下公费目前的公费是指国家每年都有一定的名额这些名额(去年是6000个)分给全国的学校去年是985和211分500个剩下的所有学校分1000个不过公费一般都是限定于某些专业或学科你必须得去读那个专业的硕士或博士至于GRE 托福 雅思什么的该考的你还得自己考 然后自己申请 申请成功了 拿到了外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然后你得自己填表申请向国家申请公费留学 国家再从申请人里面再选举个例子吧比如那5000个名额国家希望为材料、机械、计算机、经济学、法学各培养1000个人才那么如果你是学别的专业的 哪怕你再优秀 你也没戏你是学机械的 然后自己考了托福和GRE 申请了麻省理工 那边也录取了你了这时候你去学校里开相关证明 填表 然后向国家申请公费 就是让国家把你去麻省这几年的学费生活费给付了不过前提是你毕业了得回国再然后 全国学机械的很多有不止1000人都拿到了外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而且也都提交了公费申请 那么国家就从这些人中选出1000个最优秀的刚刚只是为了举例说明例子有点不合逻辑哈你能明白意思就行。
1.德国教育是严进严出型。对入学、考试、毕业要求非常严格。
2.国际生语言必须在德福四级以上才可入大学。
3.德国公立大学基本是免学费的。但生活费比较高。
1。德国一般的理工科性质的学校基本上都有汽车方向的专业,众所周知,德国的汽车行业无论大众还是保时捷都很好哦。所以大学也很强,比如慕尼黑工业大学(我申请成功的学校),还有柏林工大,亚琛工大都是很好的学校,汽车都很强的,具体的可以去买一本书叫《最新留德指南》,里面基本上把你要做的每一步都说好了。
2。德国的大学本来是不要钱的。但是现在部分学校开始收学费了,这要看你申请的学校才好定,如果是受学费的会比较贵20—24万,如果不受学费仅仅是8—10万,都是年费,包括了国际旅费和所有生活费用的。当然你如果去打工就还会便宜,德国的学习相比英美真的便宜许多了。
同济大学的学生去德国留学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准备德语学习,考daf或者DSH。申请本科就马上准备好APS,拿到APS证书可以和德国大学在国内外办联系,取得大学联系信。如果德语在出国前还没有过DAF可以到德国语言学校申请DSH课程。考过德国大学的DSH考试。同时申请大学。申请硕士就毕业了审核APS,拿到APS证书证书,如果有daf成绩或400-800学时德语成绩就可以直接递交申请去申请德国的硕士课程。具体德语学时看所要申请的大学要求。
公费出国一般都是硕士,而且全国每年有限的名额,很少.
第五篇:德国留学
1.APS适用范围:大学学满6学期,并打算去德国申请硕士的学生以及三年制高等大专毕业后申请预科的学生。未修满6个学期的学生,现在将逐步参加TestAS的考试以获得进入德国大学学习的机会。(APS:https:///web/indexc.jspTestAS: TestAS样题:。
2.通过率问题:一审现在通过率在85%左右,三审不过的大约在1%左右(相信看到这个概率,大家也就不要再紧张过不过的问题了,明摆着早晚过嘛,除非你是像我这样一直认为自己是那不幸的,1%的孩子~)。
3.语言:英语,德语,英语+德语都可以,但是汉语不行!同时在审核的过程中,你可以通过画图,制表公式,方程等来说明考官的问题。其实审核的目的是为了证明你学习的真实性,考官不会在意你用什么语言,只要你能表达清楚就可以(像我审核的时候用到了英语,手语,肢体语言,绘图,制表以及唯一的一句一句德语:Guten Morgen)。
4.涉及基础课问题:除了毛概,思修,邓论等极具中国特色的课程以及体育之外,其余课程都可能会被问到。
5.涉及专业课问题:对于专业课知识,我们不光要复习提交成绩单的科目,同时在学的科目也不能放弃!而复习的重点只要涉及到这个科目最重要的内容即可。
6.对于答不出的题目:没有关系,考官可以理解你答不出2,3个问题,但是你必须有所反应,可以把你知道的相关的知识说给他听,千万不要选择沉默!!。
7.审核成绩问题:最终APS成绩是根据你的成绩单用巴伐利亚公式算出的,面试不会影响你的APS成绩!!(这点我是专门问了主任滴,不过对于成绩单上不用分数表示的课程,诸如用ABCD来表示的,最后会换算成分数,A属于90-100,B属于80-90,以此类推。。PS.貌似有些课是不算在APS成绩里的,具体我没听清,不过相信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的APS成绩和自己算出来不一样的原因吧)。
8.补审的问题:当你最终补审8学期成绩的时候,你的APS成绩会根据你的8学期成绩而发生变动,还是按照巴伐利亚算法得出 PS.一审时提交不满6个学期的孩子需要重新进行面试~~
我的一点APS经验 按照APS规矩,首先是自我介绍~
本人是一纯爷们,非211大学本科材料专业大四在读,08年12月初递交的材料,09年2月18号通知面试,地点北京。。在3月2日一宿未眠的情况下,3号早上不幸的第一批审核。。但幸运的是6号下午就接到了取成绩单的通知~虽然成绩不咋地~可深深的感觉审核部的老师还真是体贴我啊(*^__^*)
一、申请人程序及所递交的材料
(摘自审核部官方材料,只适用一般中国境内申请人,不包括团审及纯艺术申请学生)具体申请步骤:
1.在审核部网站在线注册(2.递交所需材料,并通过银行将2500元审核费汇至审核部账号
3.等待审核部通知面谈时间(在材料提交8周之内通知)
4.参加审核面谈
5.面谈通过后,只要提交德国高校的入取通知书的原件或者德国语言学校的语言班入学通知书即可申请签证
★ 需要提交的材料:
1.汇款单收据的复印件
2.审核部在线注册的证明(将PDF格式的电子邮件打印出来,并贴上近期2寸证件照片)3.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如有护照,也需提供护照复印件)
4.小学毕业证书的复印件(无需公证)
5.初中毕业证书的复印件(无需公证)
6.高中毕业证书的翻译公证件
7.大学入取通知书的翻译公证件(或高考成绩证明的翻译公证件)
8.在读生提供:大学在读证明的翻译公证件
毕业生提供: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翻译公证件
9.大学成绩单的翻译公证件一份,复印件一份(见下面的注释)
10.德语和(或者)英语学时证明复印件,或申请人自学德、英语的学时数说明 ★ 注释:
1. 大学在读证明必须注明:通过何种形式被大学入取,大学的院、系名称,所学专业,学号,学制,学习起止时间,已读完的学期数,并由教务处/档案室/学籍管理办公室等校级部门盖章,只有系级盖章无效。
2. 如本科毕业而未获得学位证书,需提供高校出具的未获得学位的说明的原件。
3. 大学成绩单必须包括大学期间所学全部课程的成绩,需要分学期开具,并由教务处/档案室/学籍管理办公室等校级部门盖章,只有系级盖章无效。
4. 以上材料可以邮寄或到审核部递交。
5. 以上所指翻译公证件均为:有德文或英文翻译的公证件原件。
6. 审核部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其他材料。
二、面试准备
对于面试的准备可以在你递交材料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那样你会有3个月左右的时间准备,可以说是绰绰有余~~
但是对于一般境内申请的中国学生而言,一般都是到了最后时刻才开始紧张准备的,那么我给出的建议是:如果你基础够好,10天绝对够你准备了。但如果你的基础不好,那么请你拿出15天的时间来准备APS~相信你要是努力过的话,成为85%的一员肯定是八九不离十的了。
由于我在大学里面浑浑噩噩的过到现在,真的是啥都不懂,说句老实话,我感觉申请去德国的孩子里估计属我最差劲了 ~所以大家真的不要惧怕APS!我当时算是有了点觉悟,也就是为了对得起我爸妈那2500块钱,所以在审核前15天我开始准备APS。
我借鉴了先辈们的经验,自己也做了创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我把课程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和专业没有任何关系的基础课,而其他的基础课和专业课自然就成了另类~
就拿我来说吧:
我大学一共学了将近60门的课,去除毛概,体育之类的课以后就只剩下40门左右的课程以及3门选修课。其次,我将这40门课归类,如高数,线代,概率论,物化这类和我专业课扯不上边的基础课单独复习,其余的课程分为材料学概论类和焊接冶金概论类。这样我的复习知识网就分成了简单的三块(如下表)
-基础类:高等数学1、2 线性代数 物理化学1、2 以及3门选修课
-专业+基础类:
1由材料学概论→材料学基础/材料学热处理/材料分析方法/材料力学性能。。
2由材料力学性能→焊接结构→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
3由焊接冶金学→弧焊电源→激光焊接→焊接检验。。
这其中3中的焊接检验又可扯到2中的材料力学性能,或者1中的材料分析方法~
这种分类方法的好处在于,无论审核官和你说到哪一门课,你都能滔滔不绝的和他从一门课扯到另一门课,甚至是在遇到你不会回答的问题时,你也能从容的把问题引到另一门课上,而不会让你面对审核官时无话可说!要知道沉默可是审核的大忌~
当分类完成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准备专业词汇,在这里推荐给大家一本好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的一套名为《xxxx专业英语》的丛书,我在我们图书馆看到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工工程,机械,电气四个专业,其他专业不知道有没有。不过你要是能把这本书里涉及到你学过的内容看一遍,那你的专业课审核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其次你要准备几个例子,当你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时候,举例说明是最好的解释,而且例子最好又是共性的,像我准备了一个自行车的例子,一辆自行车可以包含我所学过的所有课程,像这样举例的话,审核官会认为你学的融会贯通,通过概率自然会提高不少。最后你要准备的就是大家普遍会被问到的问题,我总结了一下有下面几种:
1.自我介绍:准备6分钟左右的小短文,千万别想利用自我介绍拖时间,而且试想审核官天天听孩子们城市介绍,兴趣爱好,换了谁都会腻烦的,所以你的亮点应该在你的专业,比如你为什么会选这个专业,出于什么兴趣爱好或是什么事情~
2.留学德国的原因:德国佬的马屁还是要拍的,但千万不要说太多大道理,最好还是以事实说明~~
3.资金准备情况,月花费数,有无打工倾向:对于这类问题一定要坚定的说父母承担,月花费在650Euro左右,绝不会打工~~
4.读完书会吗:同上,坚定的说“回”,原因也就是离父母近啊,中国发财机会多啊之类的~~
5.有无女友,亲戚:同上,“没有”~~
6.计划申请什么大学:这里要说明的是,中国的专业分的很细,什么一个学院分几个专业,一个专业又要分几个方向~~而德国没有!因此在审核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将来所学课程的范围放大!要不然你说一个很小的方向,审核官会认为你虽然能去德国,但你入学面会很窄!
同时,你还得根据你的实力说想去的学校,切忌好高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