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菜名的英译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失乐园》中撒旦的艺术形象解读
On the Disillusion of Gatsby's American Dream xx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课外视听学习调查 非言语交际文化
论《傲慢与偏见》中婚姻选择的经济动因 教师在初中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
谭恩美《喜福会》中母女关系的文化解读 The Influence of Puritanism on America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语音差异研究 浅析儿童自然英语教学法的心理学优势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超验主义思想和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论《百舌鸟之死》中的百舌鸟象征 英语动物习语的研究及翻译
存在主义视角下浅析《太阳照常升起》中杰克和布莱特的爱情 性格差异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浅析商宴之道 英雄还是魔鬼-论亚哈船长的双重性格 性别差异在日常英语词汇和句法中的体现 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的女性角色塑造 肯克西《飞越疯人院》的女性主义批评 《织工马南》中马南的性格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Spatial Language in Business Negotiation 礼貌原则视角下奥巴马演讲技巧的分析
从文化差异角度研究英文新闻标题翻译的策略 Scarlett O'Hara and Feminism 从目的论角度看公司网页误译 《织工马南》中马南的性格
The Tragedy of Emma In Madame Bovary 广告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广告翻译策略
从成长教育理论视角解读奥利弗•退斯特的生活经历 《麦田里的守望者》与《一座城池》的主人公比较分析 英汉品牌名的文化差异 爱伦坡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作用及教学启示 《紫色》的妇女主义浅析
从英汉习语视角看中英文化差异
从欧•亨利笔下的小人物探寻人生的真正价值
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中艺术与道德的结合分析 从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看《推销员之死》的现实意义
The Application of Corpus in Teaching English Reading 44 公益广告的词汇特点: 以美国红十字会广告语为例 45 《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比的性格对其一生的影响及其对当代中国青年的现实意义 46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47 英汉亲属称呼语与中西家庭教育模式差异 48 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及有效策略研究 49 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与道德观 50 试析中英婚姻生活差异及其原因 51 从审美视角分析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
从《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看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艺术 53 英语习语汉译的策略探讨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for Dea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55 浅析《喜福会》中母女冲突的存在与消融
The Victims of Upper Clas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Heroes of The Great Gatsby and Tender Is the Night 57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生活大爆炸》中幽默字幕的汉译 58 汽车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
论海明威《一天的等待》的冰山原则写作风格 60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对英语习语翻译的研究 61 目的论与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黄鹤楼》五个英译本的语义等值研究 63 浅析《紫色》中西丽的成长历程 64 浅谈《简•爱》的女性意识
英国海洋文化对英语习语的影响
从目的论角度比较研究《彼得•潘》两个中文译本 67 对《绝望主妇》中加布丽尔的解读与阐明 68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化妆品品牌翻译 69 简析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蜜月》的文体分析 71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哈克和吉姆的性格对他们关系的影响分析 72 英文电影欣赏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xx学院案例
A Contrastive Study on Meanings of Animal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74 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75 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罗伯特形象
“冰山理论”在海明威小说创作中的运用研究 77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围城》中言语幽默的翻译 78 英汉色彩词的对比研究
浅谈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差异
从才能选秀看中西方梦想观念的异同 81 读者在文学文本多元解读中扮演的角色 82 霍桑清教观的矛盾性在《红字》中的体现 83 《道连葛雷的画像》叙事艺术的分析 84 Symbolism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A Brief Study of the Causes of Emily’s Tragedy in A Rose for Emily 86 《儿子与情人》中女性的爱情心理解读 87 中国时政新词翻译探析
比较《基督山伯爵》和《连城诀》复仇的异同 89 解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帽子和鸭子的象征意义 90 论英语教学中交际法应用的困境及其解决之道 91 听说法与交际法的区别 92 英语写作中干扰因素的分析
论《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写作手法
谭恩美《喜福会》中人物对话含义及其功能分析 95 从接受理论看赛珍珠的《水浒传》翻译
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中主角萨拉女性意识的体现 97 解析《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 98 汉英禁忌语的对比
《尤利西斯》与《春之声》中意识流手法的不同 100 浅析海尔的企业制度文化 101 商务合同中短语的翻译技巧
礼貌策略的英汉对比研究—以《傲慢与偏见》及其译本为例 103 On the Irony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04 文化语境对汉译英的影响
天使还是悲剧制造者——浅析安吉克莱尔对苔丝悲剧的影响 106 企业英文简介中的概念语法隐喻分析 107 培根《论读书》多种译本的比较 108 论双性同体理论下的《达洛卫夫人》
《诗经》与《圣经•雅歌》中爱情诗的比较研究
An Analysis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Uncle Tom’s Cabin 111 中英思维模式比较分析
《远大前程》匹普与《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比悲剧命运成因之比较 113 从美国州名看美国文化多样性 114 有效的英语新闻结构分析
译前准备对交替传译成效的课堂研究——以礼仪祝辞类口译为例 116 《外星人》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话语解析 117 魔幻现实主义在《所罗门之歌》中的应用
从自然主义角度解读《人鼠之间》中的美国梦(开题报告+论文)119 Oscar Wilde’s Aestheticism o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120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21 An Analysis of Symbols in The Great Gatsby 122 家庭教育对保罗的影响:品读《儿子与情人》 123 美国俚语中所折射出的美国亚文化现象 124 《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象征意义 125 从关联理论看科技英语的翻译
课本剧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127 从《达罗卫夫人》看弗吉妮娅伍尔夫的个性 128 诀别武器之缘由——再读《永别了,武器》
小学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字母教学比较研究 130 《呼唤》中倒装句汉译策略研究
On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the Death in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by Hemingway 132 探析《老人与海》的主题
从许渊冲“三美论”评析《声声慢》三个译本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色彩的象征意义(开题报告+论)13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36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138 浅谈中美饮食文化差异
论矛盾修辞法在英语广告中的语用功能 140习语的文化现象及翻译策略研究 141 浅谈商务英语句法特点及翻译技巧 142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143 汉英谚语翻译中的文化异同
中美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之叙事结构的比较研究 145 浅析奈达等值理论与商务英语翻译
剖析《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对自由的追求
从关联理论视角看影视字幕翻译——结合美剧“绯闻少女”进行个案分析 148 英语语篇连贯中的词汇衔接
论“成长的烦恼”中的美国家庭文化 150 从自然主义角度解读《苔丝》的悲观主义 151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修辞及其翻译
152 An Analysis of Jane Eyre’s Contradictory Character 153 分析西方末世论在美国电影中的体现
154 Unreliable Narration – The Approach to Irony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55 从追求走向幻灭与死亡——谈马丁•伊登的美国梦 156 从大众对汽车的选择看美国社会价值观的变化 157 You-attitude 在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158 Culture-based Strategies in Translating Ancient Chinese Official Titles 159 地理环境影响下的中英谚语差异 160 《林湖重游》中的静态美分析 161 中西方婚姻观的差异 162 广告英语中双关语的翻译
163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Business Negotiations: East and West 164 英语广告的语言特点
165 从归化和异化角度谈《绝望的主妇》字幕翻译 166 中英日委婉语语言特征
167 论中学英语教学中各种教学法的融合与运用 168 中式菜名的英译
169 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170 The Elementary Stage Translation Teaching Design for Undergraduate English Majors 171 从功能对等角度分析英文电影片名汉译 172 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73 中英身份名词翻译中的不对等性 174 《名利场》中男性与女性形象解析 175 从中英广告词中分析概念隐喻
176 从《喜福会》母女代沟看中西文化冲突 177 归化和异化在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178 宗教枷锁下的人性挣扎——《红字》中丁梅斯代尔形象解读 179 英汉习语对比研究及其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180 英语商务合同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策略 181 《名利场》中蓓基人物形象分析 182 论科技英语新词的翻译
183 从制度文明起源的角度浅谈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 184 《野性的呼唤》中的人性和野性
185 绝望而不言败的抗争——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 186 《老人与海》中马洛林形象的不可或缺性 187 从《百舌鸟之死》探析美国种族冲突
188 透过好莱坞校园电影解析美国青少年的特点 189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垮掉派”特质的体现 190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其短篇小说的人物对话 191 英语词汇教学中联想记忆法之研究 192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英汉动物词语研究
193 Analysis on Paul Morel’s Life Pass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rence’s Unconscious 194 一个典型的拜伦式英雄——论《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 195 《夜莺颂》的翻译技巧探究 196 朱维之《复乐园》译本研究
197 从归化策略视角看中医药说明书的翻译
198 An Adaptation-based Approach to Brand Name Translation 199 少儿英语游戏教学策略研究
200 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看英语新闻标题中修辞的翻译
第二篇:对中式菜名英译的试探性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从十字军东征看中世纪宗教冲突 浅析简•爱的反抗性格及其形成过程 《都柏林人》的“顿悟”手法解读 中英习语文化异同及其翻译
中西商务谈判风格差异的文化渊源 《嘉莉妹妹》中主要人物的无尽欲望
On the Integrative Use of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 试析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成因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比较
黑色幽默在《第条军规》中的运用
《名利场》和《嘉莉妹妹》女主角形象对比
Discussion on How to Arouse the Students’Interests in English Learning 试用标记模式理论分析广告语中的语码混用现象 中英色彩词的文化内涵异同分析 分析《等待》的悲剧
残酷的现实与审美愉悦——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崇高美 A Tentativ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McDonald’s Success 从目的论看《长腿叔叔》的中译
认识、寻找和实现自我价值——剖析《飘》中的人生价值 从译者主体性视角探析《红楼梦》中概念隐喻的翻译策略 从《绝望主妇》各主角看美国家庭问题 诀别武器之缘由——再读《永别了,武器》 美剧网络字幕翻译研究
从生态批评主义角度看《白鲸》的生态观
战争时期坠入凡间的天使——通过《永别了,武器》分析海明威眼中的理想女性 译员主体性在歌曲《我有个梦》歌词翻译中的体现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信函写作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格列佛游记》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冲突及解决办法
The Importance of the Translators’Overall Qualities In Translation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美国梦幻灭的必然性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的性格分析
从女性主义角度探讨《呼啸山庄》女主人公命运的悲剧性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化妆品品牌翻译
现代人对超人的需求--超人形象演变综述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象征色 从中西文化差异角度谈品牌翻译
女孩与玫瑰—《秘密花园》中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An Analysis of Jude’s Pursuit of Love in Jude the Obscure 英语谚语中关系分句之先行词he高频使用之探析
Purity and Doom: on Thomas Hardy’s Tess’s of the d’Urbervilles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无脸之殇——《英国病人》的后殖民指控分析 44 中西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因素研究 45 论《爱玛》中女性的婚姻观
Impact of Latin on English Vocabulary 47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化妆品品牌翻译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 in Kung Fu Panda 49 《藻海无边》中边缘女性的生存与救赎 50 重复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大学生英语听力两种辅助活动实证研究 52 从违反合作原则研究《生活大爆炸》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y Analyzing Brand Names 54 论《简爱》中伯莎﹒梅森的象征意蕴和影响 55 浅析新闻发布会口译语言的语体学特点 56 张培基散文翻译赏析
英汉视觉动词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58 《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
The French Revolution in the Novel A Tale of Two Cities 60 《喜宴》中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62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象征手法的解析 63 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
从《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看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艺术
圣经对J.K.罗琳创作《哈利•波特》的影响——对《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写作手法及其宗主题的研究
通过《蝇王》看人性
浅谈《红楼梦》诗词的文化意象翻译 68 基于精细加工理论的英语词汇学习研究
从《狼图腾》和《野性的呼唤》中狼的意象比较中西方生态意识 70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谈品牌翻译策略
分析《永别了,武器》中Henry的硬汉形象 72 从心理学角度看哈克贝利.费恩的性格 73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Online Subtitle Translation Group 75 从生态批评论梭罗《瓦尔登湖》中对工业化的思考 76 翻译中的字词选择
Study of English Borrowing from Chinese 78 论《兔子归来》中黑人民权意识的觉醒 79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Tradition and Beyond—Reading The Diviners as a Bildungsroman 81 从冲突到和解—解析《接骨师之女》中的母女关系
The Same Experience, Different Life—The Comparison between Jane Eyre and Lin Daiyu 83 论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礼貌原则视角下奥巴马演讲技巧的分析
从语用学角度对英语课堂中委婉语的使用探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新闻英语中委婉语的翻译
An Analysis of Textual Functions of the English Passive Voice 88 从女性主义看《呼啸山庄》
On the Fighting Spirit of Buck in The Call of The Wild 90 中英道歉语及应答差异 91 电影英文片名汉译的原则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93 旅游景点标志翻译初探 94 中美商务接待文化差异
A CP-based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s 96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Silence in Conversations 97 法国大革命对《西风颂》创作的影响
解读罗伯特•彭斯的爱情观——以《一朵红红的玫瑰》和《约翰•安德生,我的爱人》为例
冰与火具有毁灭生命的同等威力——《呼啸山庄》主题探讨
从自然主义视角审视《嘉莉妹妹》中小人物嘉莉的命运抗争与幻灭 101 中英文化的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
浅析电影字幕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冰河世纪》两个翻译版本的对比分析 103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根源 104 话语标记Well的语用功能
浅析《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悲剧
A Study of Chinglish as Found in Students’ Writings 107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 108 科技英语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研究 109 《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形象分析
论《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象征主义的使用 111 《太阳照常升起》中科恩屡遭排斥的根源分析 112 接受美学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运用
简奥斯汀对英国小说的贡献——以《傲慢与偏见》为例 114 论谭恩美《喜福会》中文化身份迷失与探寻 115
《欲望都市》四位女主角的爱情观分析 117 清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婚俗的影响
从冲突到和解—解析《接骨师之女》中的母女关系 119 旅游文本英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120 从《简爱》看电影对名著的改编
论戏剧《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悲剧形象 122 会话含义的语用初探
基于情境性教学理论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设计 124 论《睡谷传奇》中的幽默元素
《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和女权主义 126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看小品“卖拐”中的幽默 127 威尔斯的对等翻译理论在商务翻译中的应用 128 《野性的呼唤》中自然主义探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试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密西西比河和哈克的象征意义 130 从美国影视剧中浅析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131 从女性主义解读《芒果街上的小屋》 132 论美国垮掉的一代和中国后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探索《马贩子的女儿》中主要人物的心理现象 134 论习语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异化和归化
从浪漫主义角度剖析《海上钢琴师》在中国流行的原因 136 《论语》中“仁”的翻译研究
从数字的联想意义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异 138 浅析英语言语幽默的特点及其翻译
试析《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畸形的爱情观 140 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的存在主义表达 141 Cultural Issues in Interpreting 142 从中西文化对比看英文电影字幕翻译
The Comparis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India 144 译前准备对交替传译效果的影响
从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看美国文化价值观 146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幽默语言的翻译
“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两个概念的区别研究:以公示语为例 148 非言语交际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
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华兹华斯和雪莱的比较研究 150 经典英文电影台词的文体分析
151 An Analysis of Feminism in Little Women 152 浅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作品中人文精神的一致性
153 On the Feminist Consciousness in Hawthorne’s The Scarlet Letter 154 《人性的污点》中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与社会原因的分析 155 论杰伊盖茨比之“了不起”
156 On Eliza’s Independent Awareness in Pygmalion 157 浅谈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途径
158 论《太阳照常升起》中“迷惘一代”的反叛与抗争 159 西方吸血鬼与中国鬼的文学形象比较(开题报告+论)160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 161 探析《夜访吸血鬼》中的孤独 162 《纯真年代》女性意识探析
163 论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的精神顿悟 164 从《红楼梦》和《飘》看中美恭维语比较 165 视听说结合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果之设想 166
167 马丁伊登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及其悲剧
168 An Analysis of Survival of Orphans in Oliver Twist 169 A New View of Feminism in The Mill on the Floss River 170 On the Transculturation Reflected in Disney Mulan 171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y Education 172 亚哈与桑提亚哥人物的对比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73 从曼诺林角度研究圣地亚哥形象
174 The Pervasive Agitation of Humbert in Lolita 175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Setting and Characters in Howards End 176 《弗兰肯斯坦》的悲剧性
177 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 178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礼貌原则
179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电影片名英译中的运用分析 180 A Cultural Analysi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Names 181 从“他者”到“自我”的转变——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卖花女》
182 A Comparison between Scarlett O’Hara and Jane Ey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183 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部分重要象征物
184 Oscar Wilde’s Aestheticism o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185 《蝴蝶梦》中的女性成长主题研究 186 《爱玛》女主角爱玛伍德豪斯人物分析 187 《宠儿》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
188 浅析文化差异对中西商务谈判的影响
189 汉民族节日名称英译中的文化价值取向研究
190 浪漫和现实冲突下的宿命论思想——赏析欧·亨利的《命运之路》 191
192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 193 《幸存者回忆录》中多丽丝•莱辛的生态观 194 中英委婉语语用功能的对比研究
195 试论库珀的种族观——以《最后一个莫西干人》为例 196 论格列佛人物形象在《格列佛游记》中所起的讽刺效果 197 战争留下的伤痛--《太阳照常升起》主要人物对比 198 对中式菜名英译的试探性研究 199 中西文化差异对品牌翻译的影响 200 裘德悲剧成因的分析
第三篇:中国古诗英译研究
哈 尔 滨 师 范 大 学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从文化差异角度 看古诗英译中意象的传译
论文作者:刘真真 学 号 :2008025713 作者单位:哈师大教育学系2班 指导教师:袁凤荣 专 业 :英语教育
2011年5月
摘要:诗歌是文学形式最精练的浓缩。它用其独特的风格向读者传递思想和情感,以触动读者的感情。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浓缩,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如此丰富、美妙的诗歌应该由全世界的人民所共享。他们应该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财富。但中国文字和语言的复杂性又使得中国古典诗歌很难被外人所理解和掌握。于是,翻译就成了必要的手段和媒介。显然,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差异越大,他们之间翻译的难度就越大。而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更是面临着很多困难。
在翻译中,没有绝对的对等,即使有了表面上的对等,在意义上也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对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运用创造性就成了诗歌翻译,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必经途径。
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剖析古诗英译中意象的传达,以说明怎样更好地克服文化差异,最低限度地减少古诗翻译中的“文化亏损”。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 文化差异 传达 意象
Abstract: Poetry is a most condensed or compressed form of literature.It conveys emotion or ideas to touch the reader’s feelings with its unique style.Classical Chinese poetry(CCP),as the condense of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has it unique characteristics.Such rich,beautiful and wonderful poems should be appreciated by all the human beings.They should be the common wealth of the world.But Chinese language is very complex,which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and grasp.Under this condition,translation seems to be the necessary media.Obviously there exis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different cultures.The bigger the differences are, the bigger the difficulties of translation between each other are.Translating CCP into English is obviously difficult.In translation,there is no absolute equivalence.Even if there is literal equivalence,they may not be equivalent in meaning.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to analyze imagery to convey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Translation,in order to illustrate how to overcom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ter.And to reduse the “cultural loss ”in translation at a minimum level.Key Word: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 cultural difference, convey, images
论文提纲:
1.文化差异与古诗翻译
2.古诗英译中文化意象的传译
2.1 意象并列
例:柳宗元《江雪》
2.2 典故的意象
例:卢纶《塞下曲》
2.3 隐含意象
例:贺之章《咏柳》
3.结论
从文化差异角度看古诗英译中意象的传译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极大差异,这就注定了英译古诗时必然会出现文化信息的遗漏,这也就需要译者在认真读懂原稿的基础上懂得变通,抓住文化内涵的核心,由诗词的表层结构深入到其深层结构,尽力展现其“意”的传神和生动.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在翻译唐诗宋词过程中文化信息的遗漏现象,同时还给出了一些处理的方法,力求在古诗词的英译过程中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文化的沟通。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译者要传递的不仅是出发语的语义信息,还要传递其所附着的文化和语用信息。但是以出发语作为母语的诗人在创作时其意向读者,通常不包括外国读者,尤其不包括非本族语的读者。因此在本族语交际双方认为是不言而喻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其他文化的读者来说却常常不知所云。诗歌是语言最凝练、最精粹、内涵最丰富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积键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极大差别这就往定了英译诗歌时必然会文化信息的遗漏。因而,在文化进行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信息遗漏的现象。本文将就唐诗宋词英译中出现的这类现象通过实例进行探讨,同时还给出了一些处理的方法,力求在古诗词的英译过程中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文化的沟通。
1.文化差异与古诗翻译
古诗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话语世界,其翻译特别强调文化信息与美感效应的传递。诗歌的翻译与文化密切相连。诗歌被喻为“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其语言具有高度凝练,以少胜多的特点,引经据典,文化色彩很浓。许多诗歌里的比喻、象征、典故以及专有名词,都和文化血肉相连。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既有相互重叠的部分,也有难以吻合的层面。译者只有最大限度地补足其互缺的内容,才能使译文臻于完美。翻译中,由于英汉文化之间的差异,英语中不可能都具有汉语里的对等词汇,尤其是诗歌的翻译,要译得像诗,要讲究压韵,格式是否整齐等,并且诗歌中很多民族色彩的内容无法用另一种不同的语言原汁原味地传出,所以诗歌的翻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古诗英译中文化内涵的适当取舍,是构成译诗的整体风格和意境美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处理文化差异时.要在语言和形式统一的基础上,寻求一个平衡点,对目的语系统所固有的价值观念,文化取向和审美习俗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做出准确的判断,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词汇,最低限度地减少文化差异。
2.古诗英译中文化意象的传译
诗的语言是文学语言,但文学语言未必都是诗的语言。中国古典诗词之所以含蓄,洗练,自然绮丽,与谴词用字有直接关系。
1、意象并列
汉语诗歌丰富的文化意蕴依靠构成诗篇的一个个词语来体现,却又远远超过这些词语意义之和。比如,柳宗元《江雪》一诗后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虽然只有几个指代景物和人物的名词: “孤舟”,“蓑笠”,“(老)翁”,“寒江”和“雪”。加上一个静态的动词“钓”,但是这两个诗句所表达的意境绝不在于这些词语的意思及其所指代的意象相加和堆砌,而在于它们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关联感应所生成 的一种寂寞寒冷,孤傲清高,脱离世俗,超然物外的整体意蕴。如: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译文一:
A hundred mountains and no birds;A thousand paths without a footprint;A little boat , a bamboo cloak, An old man fishing in the cold river-snow.------By Witter Bynner 译文二: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A straw-cloaked man a float,behold!Is fishing snow on river cold.-------By Xu Yuanchong 译文l采用意象并置的手段。密集的意象群激发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带给读者新鲜的审美体验,然而孤寂落寞的意境仅以不定冠词“a”来传达是不充分的。译文2中,许渊冲灵活地采用并列结构“from„to„”增强孤寂感。个体意象成功的翻译,为意境的传达奠定了基础。最后一句话中译者精心制造“老翁钓雪”的独特意象,此举看似不和逻辑却又在情理之中,流露出坚韧不屈的乐观精神。原诗意境得以完全的表现,许译算得上是译作中的精品。
汉语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汉语诗词,素来追求“言外之意”。而对于英、美读者来说,一首汉语诗歌,即使结构十分完整,也只是他们“都不认识”的“形象”,因为他们不认识汉字,不懂中国文化,无从理解其意义。因此译者在进行译诗语篇重构时,必须尽可能按照译人语的表达习惯填充语气符号的空白。补缀语句成分的缺省。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他们理解诗中诸多意象之间的彼此联系,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诗词的意境内涵。
2、典故的意象
诗词为讲究语言精练,经常运用历史典故,其最大的好处便是用简单符号传达复杂信息,扩充诗作容量。翻译古诗中的典故,也应考虑到译语文化与源语文化的差异及译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变通。下面我们以卢纶的《塞下曲》之二两个译本的比较来看译诗过程中意象的变通: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行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The woods are black and a wind assail s the grasses,Yet the general tries night archery.
And next morning he finds his white—plumed arrow,Pointed deep in the hard rock. 一一By Bynner 原诗记载的是飞将军李广的故事。可是以上译文对原诗用典毫无涉及,完全是依照原诗字面用英语重构而成,没能整体再现原诗的意境。因此,译诗读者就无从感受原诗的整体内涵与意蕴,也无法理解“why the general tries night archery”。该诗另一译本对原诗意象空白进行了适当的变通处理:
In the dark woods grass shivers at the wind's howl,The general takes it for a tiger's growl. He shoots and looks for his arrow next moon,Only to find it pierced amid the thorn. 一一By Xu Yuanchong 许渊冲不仅从整体上把握了原诗“林暗,夜黑,风疾,惊险,紧张,刺激”的意境,以变通手法在译诗中增加了“the wind's howl”和“a tiger's growl”两个声音意象,还巧妙地运用了动词“shiver”和体现听觉反应的介词短语“at the
wind's howl”,以拟人手法将原诗“草惊风”译成“grass shivers at the wind's howl”生动传神地再现了原诗第一句所带有的惊险气氛。然后,又用“it”指代“grass shivers at the wind's howl”,将原诗第二句译为“The general takes it for a tiger's growl”。通过意象的变通处理,译者在译诗有限的词语中融入了有关原诗典故的重要信息,这样不仅最大限度地保全了原诗的原意,而且还为译诗读者深入领会译诗意蕴扫清了障碍。
3、隐含意象
由于文化差异,在泽语诗篇蕈构中,我们会发现,原诗中的某个意象往往很难在译语中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东西。有时原诗中某个意象背后还如影随形似的依附着一个具有深层文化内涵的隐含意象。在这种情况下,诗歌意象的转换不应局限于语言形式的对应。译者应从总体上把握诗中的意象,对其进行恰当的变通,必要时应在译诗诗篇重构中将原诗意蕴中有而字面上没有的意象凸显出来。中国古典诗歌喜欢用比喻,比喻产生联想,想象,能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许多比喻是可以直译的,但由于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同样的比喻形象在中西读者心目中能引起不同的联想,这时应考虑用译文语言中可以引起与原文形象相同联想的形象取代,以便保证意境相似,意义和风格对等。下面来比较一下贺之长《咏柳》一诗的两个英泽本: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Emerald rashioned into a tall tree; Hung with myriad silk braids of green;Who tailored the dainty leaves? The snipping wind of early spring. 一一By Wen Shu
原诗前两句用“碧玉”来形容柳树,描述一棵柳树矗立在春风里,好像使用碧玉妆扮而成的。鲜嫩的枝条垂落下来,仿佛是闪着碧玉色泽的丝带。这是诗中“碧玉”意象的第一层喻义。然而,它还有另一层喻义。中国文化中有“小家碧玉”一词,来喻指小户人家出生的年轻貌美的女子。诗人正是借“碧玉”这一意象将婀娜多姿的绿柳暗喻为凝妆玉立的美女。可以上译诗只保留了“emerald”的第一层意象,没有将其隐喻的“beauty”意象透露出来。这就使译诗中借“emerald”一词从原诗转换过来的“碧玉”意象失去了双关的喻义而显得较为单薄。这样意象转换造成了隐喻意象的空缺,没能达到既传形又传神的效果。对于原诗中的意象,下一译本的变通处理显得较为妥当:
Jade-1ike weeping willow looks 1ike a beauty's figure; Its slender twigs are green ribbons of beauty's skirts. Who on earth cuts out the thin leaves on the osiers? The early spring's breeze seems to play the roles of shears.
一一By Lin Kezhang 显然,这位译者熟知原诗“碧玉”的双重喻义,他先用“Jade—like”一词在译诗中保留了“碧玉”这一意象,再以英语明喻修辞手法填补隐喻意象空白。将“碧玉”暗指的“美女”变通为“(1ike)beauty’s figure”在译语字面上加以体现。这样的意象变通虽有失原诗的含蓄,但毕竟设法将译诗读者无法发觉和领悟的“象外之象”和“言外之意”揭示出来,帮他们扫除了理解的障碍。
3.结论
通过以上的汉诗英译的实例分析不难发现,造成译诗总体意蕴偏离原诗的原因在于译者只根据原诗的上下语境进行
翻译,往往忽略了对原诗文化语境的整体把握,忽略了译诗中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的处理。翻译文学作品难,译诗更难,译古诗更是难七加难。且不说结构,音韵,美感上的重建,单是词语层面上的文化意蕴就需渎者精心研究和准确传达,而这也是译诗成功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黎翠珍.翻译评赏㈣.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3】文殊.唐诗绝句名篇英译【M】.北京:外教出版社,1997. 【4】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鸣谢
在哈师大西语学院英语系进行二学历学习期间,本着努力勤奋、钻研求实的精神度过了两年的学习生活。在此感谢英语系给我的这次宝贵的机会,让我离英语知识的巅峰又近了一步。特此感谢我的所有老师们,特别是为我批改毕业论文的袁凤荣老师,她为我提出中肯而可行的建议,使我对于在英语翻译方面的知识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了更系统的了解。衷心谢谢教过我的老师们,希望他们今后工作顺利!
第四篇:中国菜名日语翻译
日语菜名大全
八宝饭 はっぽはん(がゆ)棒棒糖 ボンボン 爆米花 ポップコーン 便餐 棒冰,雪糕饼干 薄饼 薄荷糖 菜 菜包 叉烧 炒蛋 炒面 春卷 葱油饼 大豆 蛋塔 豆沙包 炖牛肉 粉丝 肝 挂面 锅巴 果酱 荷包蛋 烤鸡 烤乳猪 腊肠 炼乳 麦片 麦芽糖 蜜饯 棉花糖 面点 面粉 けいしょく アイスーキャンデー ビスケット クレープ
はっかいりキャンデー あかず やさいまん チャーシュー いりたまご やきそば はるまき ねぎいれパン だいず タルト あんパン
ビーフ シチュー はるさめ レバー そうめん おこげ ジャム
めだまやき
ロースト チキン ぶたのまるやき ちょうづめ
コンデンス ミルク オート ミール ばくがとう みつづけ わたあめ ペーストリー こむぎこ
/ 3
奶油点心 シュー クリーム 年糕 おもち
牛排 ビーフ ステーキ 牛肉干 ビーフ ジャーキー 切片面包 トースト 软糖 ゼリーかし 烧烤 バーベキュー 柿饼 ほしがき
薯条 ポテト チップ 酸奶 糖果 通心粉 土司 西式蛋糕 咸菜 馅饼 香肠 熏肉 羊肉 意大利面 玉米 炸面包圈 煮鸡蛋 粽子 白菜 百合 扁豆 菠菜 菜瓜 蚕豆 刀豆 冬菇 冬瓜 豆芽 红薯 胡萝卜 葫芦 花菜 黄瓜 茴香 豇豆 茭白 芥菜 韭菜 ヨーグルト キャンディー マカロニ トースト マフィン つけもの おやき
ソーセージ ベーコン マトン
スパゲッティ コーン ドーナツ ゆでたまご ちまき はくさい ゆり
いんげんまめ ほうれんそう しろうり そらまめ なたまめ しいたけ とうがん もやし
さつまいも にんじん ひょうたん/ 3 カリフラワーきゅうりういきょうささげまこもからしなにら
蕨菜 わらび
苦瓜 にがうり ゴーヤ 辣椒 とうがらし 菱角 ひし
芦笋 アスパラガス 毛豆 えだまめ 木耳 きくらげ 南瓜 かぼちゃ 藕 れんこん 茄子 芹菜 青椒 青葱 山药 山芋 生姜 丝瓜 土豆 豌豆角 豌豆 莴笋 西葫芦 西兰花 西洋辣椒香菜 小白菜 银耳 榨菜 芝麻 なす
セロリ セリ ピーマン はにんにく タロいも やまいも しょうが へちま
じゃがいも さやいげん えんどう くきちしゃ ゆうがお
ブロッコリー マスダ―ト パセリ こまつな
しろきくらげ ザーサイ ごま / 3
第五篇:中国职称英译
附:中国专业技术职称英译(冯建忠,P.307-311)
一般认为,在中国专业技术职称的英译中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要体现“国际性”。中国职称的29个系列中,有些系列国外也有,如高校教师。凡是国际上有通用称呼的,就应移植过来,不可执意搞“创新”;国外没有的,翻译时也要尽可能照顾国际习惯,尽可能让外国人基本理解。二要体现“级别性”。我国各职称系列中的高、中、初几个级别应力求表达出来,这样,外国人易懂,同时也不失我国评定职称的初衷。三要作“解释性翻译”,不要直译,更不可按汉语逐字硬译。四要简短、明了,能用一两个英文单词译出的,就不要译成一长串。五要区别不同系列。例如,我国的图书资料、档案、文物博物等三个职称系列中,都有“研究馆员”这一正高级职称,翻译时不能笼而统之,应分别译出他们是研究什么专业的高级馆员。
以下为中国专业技术职称英译参考。括号中的“正高”指正高级职称,“副高”指副高级职称,“中”指中级职称,“初”指初级职称。1.研究系列
研究员(正高)
professor;professor of…
副研究员(副高)associate professor;associate professor of… 助理研究员(中)research associate 研究实习员(初)research assistant 2.大学教师系列
教授(正高)
professor;full professor 副教授(副高)
associate professor 讲师(中)
lecturer 助教(初)
assistant 3.中专、技校教师系列
高级讲师(副高)senior lecturer 讲师(中)
lecturer 助理讲师(初)
assistant lecturer 教员(初)
teacher 高级实习指导教师(副高)senior instructor 一/二/三级实习指导教师(中/初/初)first-/second-/third-grade instructor 4.中学教师系列
中学高级教师(副高)senior teacher(secondary school)中学一/二/三级教师(中/初/初)first-/second-/third-grade teacher(secondary school)5.小学教师系列
小学高级教师(中)senior teacher(primary school)小学一/-/三级教师(初/初/初)first-/second-/third-grade teacher(primary school)6.工程技术系列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正高)professor of engineering 高级工程师(副高)senior engineer;associate professor of engineering 工程师(中)
engineer 助理工程师(初)
assistant engineer 技术员(初)
technician 7.实验系列
高级实验师(高)
senior experimentalist 实验师(中)
experimentalist 助理实验师(初)
assistant experimentalist 实验员(初)
laboratory technician/assistant 8.农业技术系列
高级农艺师(高)
senior agronomist 农艺师(中)
agronomist 助理农艺师(初)
assistant agronomist 农业技术员(初)
agricultural technician 9.图书资料系列
研究馆员(正高)
professor of library science 副研究馆员(副高)associate professor of library science 馆员(中)
librarian 助理馆员(初)
library assistant 管理员(初)
clerk 10.档案系列
研究馆员(正高)
professor of archive science 副研究馆员(副高)associate professor of archive science 馆员(中)
archivist 管理员(初)
assistant archivist
助理馆员(初)
assistant archivist 管理员(初)
file clerk 11.文物博物:
研究馆员(正高)
professor of relics and museology 副研究馆员(副高)associate professor of relics and museo1ogy 馆员(中)
museologist 助理馆员(初)
assistant museo1ogist 文博管理员(初)
conservator 12.卫生技术系列
主任医师(正高)
professor of treatment;professor of„
副主任医师(副高)associate professor of treatment;professor of„ 主治医师(中)
doctor-in-charge 医师(初)
doctor 医士(初)
assistant doctor 主任药师(正高)
professor of pharmacy 主任药师(副高)
associate professor of pharmacy 主管药师(中)
pharmacist-in-charge 药师(初)
pharmacist 药士(初)
assistant pharmacy 主任护师(正高)
professor of nursing 副主任护师(副高)associate professor of pharmacy 主管护师(中)
nurse-in-charge 护师(初)
nurse practitioner 护士(初)
nurse;nurse's aid 主任技师(正高)
full senior technologist 副主任技师(副高)associate senior technologist 主管技师(中)
technologist-in-charge 技师(初)
technologist 技士(初)
technician 13.新闻系列
高级编辑(正高)
full senior editor 主任编辑(副高)
associate senior editor 编辑(中)
editor 助理编辑(初)
assistant editor 14.出版系列
编审(正高)
professor of editorship;full senior editor 副编审(副高)
associate professor of editorship;associate senior editor 编辑(中)
editor 助理编辑(初)
assistant editor 技术编辑(中)
technical editor 助理技术编辑(初)assistant technical editor 技术设计员(初)technical designer 一/二/三级校对(中/初/初)first-/second-/third-grade proofreader 15.翻译系列
译审(正高)
professor of translation;full senior translator 副译审(副高)
associate professor of translation;associate senior translator 翻译(中)
translator 助理翻译(初)
assistant translator 16.广播电视播音系列
播音指导(正高)
director of announcing 主任播音员(副高)chief announcer 一/二/三级播音员(中/初/初)
first-/second-/third-grade announcer 17.经济系列
高级经济师(高)senior economist 经济师(中)
economist 助理经济师(初)assistant economist 经济员(初)
economic clerk 18.会计系列
高级会议师(高)senior accountant 会计师(中)
accountant 助理会计师(初)assistant accountant 会计员(初)
treasurer 19.统计系列
高级统计师(高)senior statistician 统计师(中)
statistician 助理统计师(初)assistant statistician 统计员(初)
statistical clerk 20.律师系列
一/二/三/四级律师(正高/副高/中/初)first-/second-/third-/fourth-grade lawyer 律师助理(初)lawyer's assistant 21.公证系列
一/二/三/四级公证员(正高/副高/中/初)first-/second-/third-/fourth-grade notary public 公证员助理员(初)notary's assistant 22.海关系列
高级关务监督(高)senior customs supervisor 关务监督(中)
customs supervisor 助理关务监督(初)assistant customs supervisor 关务员(初)
customs clerk 23.航空飞行系列
一/二/三/四级飞行员(高/中/初/初)first-/second-/third-/fourth-grade pilot 一/二/三/四级领航员(高/中/初/初)first-/second-/third-/fourth-grade navigator 一/二/三/四级飞行通信员(高/中/初/初)first-/second-/third-/fourth-grade flight radioman 一/二/三/四级飞行机械员(高/中/初/初)first-/second-/third-/fourth-grade fight engineer 24.船舶技术系列
高级船长(高)
senior captain
船长(中)
captain 大/二/三副(中/初/初)
first/second/third mate 高级轮机长(高)senior engineer 轮机长(中)
chief(engineer)大/二/三管轮(中/初/初)
first/second/third engineman 高级电机员(高)senior electrician 通用电机员(中)general electrician 一/二等电机员(中/初)first/second electrician 高级报务员(高)senior radioman 通用报务员(中)general radioman 一/二等报务员(中/初)
first/second radioman 限用报务员(初)special radioman 25.体育教练系列
主教练(高)
head coach 教练(中)
coach 助理教练(初)
assistant coach 26.艺术系列
一/二/三/四级(画师/演员)(高/中/初/初)first-/second-/third-/fourth-grade(painter/actor)高级工艺美术师(高)senior industrial artist 工艺美术师(中)
industrial artist 助理工艺美术师(初)assistant industrial artist 工艺美术员(初)
painter of handicraft 27.其它
I
审计(audit)套用会计系列职称,但“审计员”可译为auditor;专利(patent)套用研究系列职称;法医(forensic medicine)套用卫生技术系列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