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代沟话题讨论.(最终定稿)

代沟话题讨论.(最终定稿)



第一篇:代沟话题讨论.

王朝(开场语):陈述代沟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及产生的原因,提出问题如何解决;

例如:层出不穷的新文化观念和传统理念之间不时的发生着冲突,于是一个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日益显化,那就是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代沟问题

卢佳文:承认代沟:面对代沟,不要回避,要迎刃而上。生活中的代沟,其实可以不必计较,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而思想上的代沟,需要在沟通中进行碰撞,在碰撞中取得个性的共振。两代之间不能伤感情,不然,不但无法沟通,而且会加深隔阂。

汪青松:及时沟通:交谈是最好、最直接的沟通方式,父母应主动创设谈话情境、营造交流氛围,多与子女“以心换心”。这种交谈必须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父母最好是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其中,切忌用封建家长式的态度,居高临下地训斥孩子,否则会使彼此间的距离感增强。

王波:宽松要求:适当降低对子女的要求。对子女要求过高,会形成孩子心理上的重压,致使孩子把家庭看成“集中营”。家长应争取给孩子创造宽松和睦的环境,不能按自己的好恶和标准来评价与要求孩子

谭峰国:学会接纳:对待子女我们应学会在接纳、容忍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学会接纳对方的态度和意见。这种接纳不是被动的,而是在真正弄清对方的意见和态度是否合理之后,心悦诚服地放弃自己的见解而接纳对方。或者,将双方的意见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更是一件快事。吴英成:相互尊重:不要给孩子过分的爱,而要给孩子一片“情感自留地”。青春期的少年渴望独立,对事物具有一定的批判、评价能力,因而不愿事事听命于大人,而喜欢批评、反抗权威与传统。他们迫切需要得到父母和周围人的尊重,承认其独立意向和人格尊严。过多的保护会使孩子内心烦躁,产生抵触情绪,报复和逆反心理也会日趋严重。

张世伟:总结;总的概括一下观点,就能解决两代人的代沟问题(围绕中心观点自己组织语言展开论述)

2014/5/31 父母抱怨孩子不给他们尊重,而孩子抱怨父母不理解他们,父母应该学会引导孩子在接纳的基础上。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该学会接受对方的态度和观点。这种接受并不是被动的,而是在真正理解对方的意见和态度是合理之后,可以放弃自己的意见并且接受对方。父母应该打开他们的心,试着理解对方,这是一个很大的乐趣。

Parents complain that children don't give them respect, while children complain that their parents not understand them ,in my opinion, parents should learn to guide the children on the basis of acceptance([ækˈsɛptəns])In family life, parents should learn to accept each other's attitudes and opinions.This acceptance is not passive, but in the real understanding of each other's opinions and attitudes is reasonable, can give up his own opinions and accept each other.Parents should open their hearts and try to understand each other, this is a great pleasure(ˈplɛʒɚ)

第二篇:代沟

代沟

含义:代沟是指两代人因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道德标准等方面的不同而带来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差异。“代际冲突”即由这一差异而导致的两代人在解决问题方式、评价问题标准等方面产生的分歧和矛盾。责任在于父母

代沟的责任主要在父母.代沟的形成首先当然是父母.因为父母比孩子年龄大,比孩子先成熟.作为成人,他们应该知道怎样走自己的路,怎样教育孩子.这绝对不是偏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是孩子走在社会生活道路上的起启蒙作用的人 所以我认为,代沟的责任主要在父母.作为父母,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需要履行抚养、教育孩子的义务。他们对子女有很高的期望值,希望孩子听话、有出息。成年人心理上已经完全成熟,个性也趋向稳定,对子女寄托的希望不断升值,他们习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去要求子女。孩子不喜欢家长唠叨,通常孩子越不喜欢,家长就越说!家长这样就不对,有时家长还会拿家长的身份来压制强制执行!有代沟不要紧,重要的是沟通。做父母的别老认为自己的子女永远是不懂事的孩子,让他们认同自己,给他们一点自己发挥的空间,多鼓励鼓励子女。

责任在于子女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代沟是指子女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背弃父母原有的观点,有了新的见解而造成的。代沟通常产生于青春期。环境的影响使当代青少年很少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青少年认为父母不了解他们、有事宁可与同学商谈,而不愿向家长诉说;甚至以不满、顶撞、反抗、违法等方式试图摆脱成人或社会的监护,以自己的方式行事,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判断是非的标准。

少年处于被教育、被保护的地位,他们的要求很容易被忽视,尤其是父母的溺爱常常被他们看成枷锁。现在的孩子都很叛逆,家长说这事不能这样做,结果非那样做,不撞南墙不回头!衣着方面吧,家长希望孩子穿的向学生样,结果呢孩子喜欢非主流!价值观不一样!吃的方面吧,KFC家长说那是垃圾食品,可是可爱的孩子们还是吃的乐不思蜀,先不说价钱,就说营养,有吗?而且你买的时候人家给发票吗?偷税漏税,要爱国亲爱的同学们!攀比心理,看人家有MP3MP4了,自己也想要,也不考虑家长的想法,感觉家长的钱就更风刮来的似的,说要就要说花就花,当然了家长认为对你学习有用的话肯定给你买,要是买 了你光听音乐了看电影了,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了!双方都有责任

其实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个人或者一方就能造成的,父母与子女的代沟不在于谁对谁错,是必然产生的矛盾,父母认为自己的子女社会经验太少,可能做事,处事依然不成熟。可他们却没有想到自己的子女已经有一定的处事能力。而子女成长速度很快,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是很快的。有时候自己认为自己能完全的处理好一件事情,而不跟父母商量或者说一声就去独断独行。等事情完了以后。结果可能会很理想。但是父母会认为你不把他们放眼里,还担心你处理事情欠缺经验。如果跟他们商量一下或许结果会更理想。所以我认为处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必须得好好沟通沟通,做子女的得让自己的父母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我觉得不全能怪一个人,双方都有问题,儿女应该主动给父母沟通。在听听父母的意见了,那比如说,你有什么事不说,父母怎么会知道呀,作为子女,当我们深深懂得了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宽容;少一点隔阂,多一点沟通;少一点批判,多一点理解时, 我们也就真正学会了去做一个善于理解宽容的子女, 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子女,一个传承文明,开拓创新的子女.

第三篇:代沟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于父母。首先声明,我们之所以持上述观点,并不是批判父母,袒护子女。而是实事求是,找出代沟的主要责任人,进而弥合代沟,或者尽量减小代沟带来的负面影响。代沟,双方都有责任,但毫无疑问的,其主要责任在与父母。我们得出上述观点的依据完全来源于客观事实。首先,父母的阅历和经验比子女丰富,又是子女的监护人,无论是从伦理上来说还是从道德上来说,都对子女的身心养成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正因为子女的人生阅力较短,所以迫切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我们遗憾的发现,父母虽是爱孩子的,也在引导和教育孩子,但方法却有失恰当,这才导致双方产生代沟。试问,由于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而形成的代沟,其主要责任难道不再与父母吗?其次,父母与子女的教育背景,生长环境的不同导致了双方思维方式的不同。父母的思维方式形成于他们那个年代,已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而子女的思维方式则形成于当下,跟时代的发展节奏是相吻合的,而由于父母固守旧有的思维,并希望以他们的旧有思维来约束我们现在的行为,试问,由于父母固守旧有思维而形成的代沟,其主要责任难道不在于父母吗?再者,一方面出于对子女的爱,另一方面也出于人人皆有的虚荣之心,父母往往不顾子女的兴趣爱好和自身潜力,而一厢情愿的要把子女培养成未来的贝多芬获中国的达。芬奇,强迫其学习钢琴或绘画,试问,由于父母不切实际的打算和被扭曲的爱而形成的代沟,其主要责任难道不在于父母吗?当然,我方认为代沟的主要责任在与父母并不是要否定父母对子女的爱。我们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但不能因此而否认代沟的主要责任在与父母。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大声疾呼,在代沟的问题上,父母们能早日认识到主要责任在于自己,从自身方面入手,早日弥合与子女的代沟,从而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一个两代之间和谐相处的家庭氛围,一个脱离了代购威胁的家庭氛围。试问,有那个子女或父母不愿是自己的家庭是上述氛围呢?但是,是家庭出现上述氛围的前提只有一个——让父母早日认识到代沟的主要责任在于他们而非子女。对方辩友一直置事实于不顾的处心积虑的将主要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在此,我们表示理解,因为我们知道对方辩友觉得那样做可以维护父母的形象,然而,我方还是要好心提醒对方辩友,那样做不仅不能维护父母的形象,反而会是父母无法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从而使代沟无限扩大化啊,同在远东(我所在的学校名称)求知的同学情谊是我方忍不住规劝对方一句:赶快迷途知返吧,代沟的主要责任真的不在于子女啊。综上,我方认为:代沟的主要责任在与父母。代沟是指两代人因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道德标准等方面的不同而带来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差异。我方认为:代沟的产生父母子女双方均有责任,但父母负有主要责任。什么是责任?责任通常有两个意义。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指没有做好分内的事,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

1消除代沟是父母分内应做的事。①父母有能力消除代沟

1)与孩子相比,父母在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精神上,因此,父母在处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也处于主导地位,两者产生代沟,父母也应该负主要责任。

2)与孩子相比,父母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有丰富的处世经验,他们应该选择很好的办法与孩子沟通,努力消除与孩子之间的代沟。如果他们没有努力去消除这种代沟,他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3)与孩子相比,思维能力比较强,知识面比较宽,应该比孩子更具有包容能力。因此,他们应该对代沟负主要责任。

②父母有义务消除代沟

从子女一出生,父母就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就担负着培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他们承担的社会责任。《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其中,教育是指父母在思想、品德等方面对子女的全面培养,使子女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正如《三字经》中所说“养不教,父之过 ”。父母的失职就可能给家庭蒙上一层阴影,造成家庭冷漠不和,以及子女的悲观、消极思想。

2,父母没有做好他们分内的事,所以应该承担过失

①从时代发展上讲:过去的经历让父母尝到了生活的艰辛,爱子心切,他们不想让子女重蹈覆辙,所以一再要求子女接受他们的思想观念。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子女已经形成了与父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事原则,那就不可避免地会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 “代沟”,而父母又不积极主动与子女进行沟通。我们不能改变时代,我们唯一能做的是使我们的思想要与时俱进。而他们恰恰又没有做到这一点.②父母的思想落后了,但是为了维护父母的威信和尊严,他们对子女的建议往往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总是喜欢子女唯命是从。父母的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就会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代沟”。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父母才是代沟的主要制造者。只有父母认识到这点,并履行他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一个家庭才能和睦幸福,代沟才能真正消除。上面是一个完整的一辩资料 下面是一些散的关于一辩的材料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

代沟一词是在现代才有的名词,在古代是没有这种说法的。因为古时的父母和子女讲的是父子有亲,这个父子关系也包括母子关系,这个关系不是某个人规定的,它是天然的秩序。孩子出生的时候,为人父者看到刚刚出生的孩子,很自然地对孩子就是无限地慈爱与关怀,都只想着如何让这个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这是为人父母很自然就会生起的一种关怀跟慈爱。孩子从小对父母也是非常依恋的,对父母的那种爱也是天性的,当在外遇到委屈时,首先想到回家告诉父母,以寻求帮助。所以古人都知道要“父慈子孝”。父母慈爱孩子,他们不但慈爱,还懂得怎么去教育孩子,《三字经》就说“养不教,父之过”。如果不懂得教育孩子,那慈爱就害了孩子。因而古人教育孩子首先从孝开始,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孝顺父母,就不会处处顶撞父母,不会不尊重父母。古人都知道“百善孝为先”,在古时的孩子都懂得孝顺父母,就不会存在代沟。然而,到了现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青人认为和父母长辈有代沟呢?这个责任主要是在做父母的,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孝顺,也没有做好言传身教,现在的孩子更不懂得如何孝顺父母了。现在父母只注重给孩子物质的需求,甚至包办孩子的家务事,而几乎不关心孩子精神上的需求,这种爱酿出很多弊病。孩子懒惰、缺乏自立的能力,对父母的辛劳付出视为理所当然,丝毫无感恩之念产,越来越自私,还老是对父母发脾气,贪欲心特别强。一个孩子很自私的时候,他就会无礼、傲慢、不孝。念念都想着自己,怎么会念及父母呢。然后,父母想和子女好好地沟通,但所使用的方法也是让孩子所不能接受的,因为他们没有做好身教,想把他们自身都做不到的观念强加给孩子,谁会听?比如,自己都不孝顺自己的父母,还要求孩子来孝顺他们,这是不可能的事。

要想解决目前的代沟问题,那就是要从父母开始,重新认识父母该怎样做好榜样,只要父母的榜样做好了,孩子没有理由不佩服父母,而心甘情愿地孝敬父母,放下了傲慢,即使父母有过错,也会和颜悦色地去劝说,不会说顶撞。做子女的也要体谅父母的困难,父母为了养大孩子,付出了很多,如果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子女如果随铭记父母的恩德,也不会认为和父母无法沟通的。

第四篇:代沟

Part ⅠWriting(30 minutes)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on the topic Generation Gap.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following the outline given below in Chinese:

1.代沟的表现。

2.代沟出现的家庭原因。3.代沟出现的社会原因。

Generation Gap

Part ⅠWriting

【写作思路】

本文是一篇关于代沟的议论文。从代沟的现象开始讨论,接着提出代沟产生的家庭原因以及社会原因。

【参考范文】

Generation Gap

Generation gap seems a hot topic between the old and the young.Parents complain that children don’t show them proper respect and obedience, while children complain that their parents don't understand them at all.Often they discover that they have very little in common.One cause of the generation gap is

that young people have to choose their own life.In traditional societies, children lived in the same area as their parents, married people their parents knew and approved of, and often continued the family occupation.In our society, people often move out

an early age, marry or live with people their parents have never met, and choose occupations that are rather different.Parents often expect their children to be better than them.However, these ambitions for their children are another cause of the pision between them.Finally, the speed of change in our society is another cause of it.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people are valued , but in our society the knowledge of a lifetime may become out of date.No doubt, the generation gap will continue to be a feature of our life.Its causes are rooted in the freedoms and opportunities of our society, and in the rapid pace at which society changes.

第五篇:党课讨论话题

什么是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工人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学说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领导的第一个共产主义政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于1847年在代表大会上通过的章程中,就已经包含了民主集中制的思想。第一国际就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它赋予各个成员党以广泛的自决权,同时要求它们承认统一的纲领和章程,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遵守党的纪律。列宁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领导制定的党的章程草案中,否定了马尔托夫的自由主义观点,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在1906年该党第四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更明确地规定“党的一切组织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这条原则始终贯彻在以后党的章程中,并为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所接受。只有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有统一纲领、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有严密纪律的党,才能引导工人阶级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民主集中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组织原则,最早是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经验中得出的,他指出:必须打碎旧的官僚主义的国家机器,代之以各个公社的地方自治和中央集权相结合的无产阶级国家。列宁进一步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建立全部经济管理体系的原则。中国共产党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的组织原则和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和国家生活中的运用。其主要内容是:

1.领导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

2.一切方针、政策以及法规的制定,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原则。

3.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

4.各级领导机关贯彻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5.各级领导机关必须经常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下级组织和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和集中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不可分割的。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和人民群众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全国人民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克服个人和少数人决定重大问题的独裁现象,达到正确的集中;只有在集中指导下,才能避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极端民主化现象,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毛泽东同志指出:“在人民内部。民主是对集中而言,自由是对纪律而言。这些都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矛盾着的侧面,它们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我们不应当片面地强调某一个侧面而否定另一个侧面。在人民内部,不可以没有自由,也不可以没有纪律;不可以没有民主,也不可以没有集中。这种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就是我们的民主集中制。”(尹正达)

我们最常见的民主制有

1.大家发表意见

2.少数服从多数,3.少数保留意见

怎样理解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我们党实行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的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民主和集中是一个矛盾的两个侧面,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那样:“在人民内部,民主是对集中而言,自由是对纪律而言。这些都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矛盾着的侧面,它们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我们不应当片面地强调某一个侧面而否定另一个侧面。”

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发扬党内民主,才能活跃党内生活,发挥每个党员和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才能提高每一个党员和党组织对党的事业的责任感;只有充分发扬民主,使各种意见、思想都充分表达,各种情况都充分反映出来,才能实现正确的、有权威的集中。如果没有民主,不了解下情,情况不明,不充分搜集各方面的意见,上下不能通气,只由上级领导机关凭经验或不真实的材料决定问题,那就难免产生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也就不可能实现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不可能实现正确的集中。因此,党必须经常从党内民主生活中把党员和党组织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及时、如实和全面地反映到党的领导机关,经过分析研究,把正确的意见集中起来,加以提高和系统化,作出正确的决策和指示,再传达到下级组织和党员之中,同时注意搜集下级组织和党员在落实决策和指示过程中的反映,不断丰富和完善所制定的政策,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进党的工作。

2.集中是民主的必然要求和结果。党内民主必须在党内的集中指导下进行,必须受党章和党的纪律的约束。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发扬民主,但是同时需要集中。如果只讲民主,不要集中,党内的民主或者将流于议而不决的空谈,或者会导向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这样不仅实现不了真正的民主,而且会使党变成一盘散沙,因而也就谈不上党的组织统一、思想统一和行动统一,党就不会有战斗力,就不能成为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核心。

民主集中制的实质是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民主和集中是有机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民主的必然要求和归宿。如果民主发扬得不好,集中就会失去广泛的基础,就难以保证其正确;如果在民主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得不到贯彻和实施,同样是对民主的践踏和背离。所以,贯彻民主集中制,既不能离开民主讲集中,也不能离开集中讲民主,必须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贯彻民主集中制上也不例外。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根据当时的形势和党内的实际情况,有时需要侧重强调民主,有时需要侧重强调集中。这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实践中常有的,是正常的。十月革命后,面对严酷的斗争现实,列宁不得不强调“无条件服从统一的意志是绝对必要的”。在我国抗日战争前夕,斗争环境有了改善,毛泽东在1937年5月指出:“在反动和内战时期,集中制表现得多一些。在新时期,集中制应该密切联系于民主制。用民主制的实行,发挥全党的积极性。”但是需要指出,有时着重强调民主或者着重强调集中,既不是随意的,也不是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二者具体的、历史的结合和辩证统一,使民主集中制得到全面正确的贯彻执行。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5/109814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