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送别》阅读答案
《送别》阅读答案: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下面小编精心为同学们整理了《送别》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①寒假开学,爸爸执意要送我到千里之外的大学。我不无感激。只是想到爸爸腰疼的老毛病,我就于心不忍。我坚持要自己走,--快二十的人了,再不锻炼一下,将来何以安身立命!我自信不是那种胆小如鼠之人--尽管我属鼠。
②楚楚,我送你去,咱父女俩儿一路上也可以说说话。要不,你一个人多寂寞。
③不嘛--去年刚入学时,您不是已送一回了吗!这次该我独闯江湖了!我态度坚决。
④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妈妈稍有愠怒,但又带着几分怜爱,你是什么性格,妈还不清楚?天生和你爸一样:老实
⑤这话不错。我的确老实。小时候,别的小孩为非作歹,打得我鼻青脸肿,我居然一招未出,站在那儿挨打,而且从未上诉。进学校,上考场,别人都使出浑身招数,我却连接受同桌援助的勇气都没有。于是,谁都说我老实,老实得见了蚂蚁都不忍踩死,更不用说去做那些骗人的勾当,连在脑子里想都没想过。但对爸妈,我就有资格不老实--我是他们的掌上明珠,不耍点脾气,还能算是公主吗?
⑥终于爸妈拗不过我,只好作罢。我得意忘形,又赢了一回--虽然赢得不光彩!
⑦火车启动时,我把头伸出窗外,挥手与爸妈告别的瞬间,忽然看见妈妈眼里含满泪花,冲我挥了挥手,急忙伏在爸爸的肩头,深怕我看见那晶莹的泪光。而爸爸那深 Sui__的眼里也蕴含着无限(a迷恋b依恋)。在车窗突然越过月台的刹那,我忽然才觉得一丝怅惆涌上心头,不禁泪眼迷离原来自己还是(a迷恋b依恋)那温暖的屋檐,为我遮风挡雨,那一刻,才感到一个人将远行,孤清、冷寂袭击心胸
阅读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深 Sui__。
2.选词填空:
(l)爸爸那深sui的眼里也蕴含着无限_(a迷恋b依恋)。
(2)原来自己还是(a迷恋b依恋)那温暖的屋檐,3.我坚持要自己走的原因是:
4.爸爸执意送我的原因是:
5.记叙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和插叙等几种。上述文字中的第5段是属于_____,目的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
6.根据文章内容,分别说说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上诉:
(2)援助:
(3)独闯江湖:
7.那温暖的屋檐,为我遮风挡雨。这句话使用了□U的修辞手法,屋檐指____________,遮风挡雨指_____________。
8.引号的作用主要有:a表示引用;b表示特殊含义或特定称谓;C表示着重指出;□表示讽刺或否定。请说说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我却连接受同桌援助的勇气都没有。()
(2)对爸妈,我就有资格不老实。()
(3)不耍点脾气,还能算是公主吗?()
9.说说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
(l)我就有资格不老实--我是他们的掌上明珠
(2)我得意忘形,又赢得了一回一虽然赢得不光彩。
(3)我自信不是那种胆小如鼠之人一尽管我属鼠。
参考答案:
l.邃
2.(1)a(2)B
3.略
4.略
5.插叙我的确老实。
6.(1)汇报老师或家长(2)主动告知答案(3)一个人去大学。
7.比喻父母的照顾为我排难解忧。
8.(1)b(2)d(3)b。
9.(l)表示说明(2)表示转折(3)表示转折。
《送别》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整理,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第二篇:小站送别阅读答案
篇一:小站送别阅读答案
小站送别(初一阅读训练)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小站送别(初一阅读训练)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小站送别 ⑴子夜时分,山村小站昏暗静 ⑵苗兰老师提着行李来到站台,像触电般浑身抖起来。⑶她本想着在夜深人静时悄悄离开山村,没想到全班四十多个孩子全站在这里为她送行。⑷站牌下,放着一篓子山核桃,篓把
小站送别 ⑴子夜时分,山村小站昏暗静 ⑵苗兰老师提着行李来到站台,像触电般浑身抖起来。⑶她本想着在夜深人静时悄悄离开山村,没想到全班四十多个孩子全站在这里为她送行。⑷站牌下,放着一篓子山核桃,篓把上贴着个红双喜字。这是山里人说贺新婚的礼节。⑸三天前,她去了趟县城。回到山村,她对孩子们说,要和远隔千里的男朋友举行婚礼,婚后,她就在那里定居了。⑹孩子们不舍得她却没张口将她挽留。只将一串串难舍难离的泪水洒下。⑺远处传来了列车的长鸣。⑻四十多个孩子含着泪水,像一棵棵被雨水浇伤的禾苗一样,凄悲地立着。⑼班长说: “咱们为苗老师唱一首《好人一生平安》吧。” ⑽歌声在夜空中响起: “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还在身边/也曾心 意沉沉/相逢是苦是甜/如今举杯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⑾这歌声,低沉悲哀。这是孩子们真诚的祝愿。⑿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着,孩子们像一阵旋风一样随着车跑着、唱着„„ ⒀好人一生平安。⒁歌声像让泪水滤过似的。⒂车上苗兰老师失声痛苦起来。⒃孩子们怎么知道,她不是去结婚。三天前,去县城体检,查出了她患了白血病,在人生 的旅途上,只有半年的时间了。阅读训练 1.联系文章,理解下列词语。(1)静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颤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以事情发展过程为顺序,文章的顺序可调整为()a.⒃/⑸/⑴-⑷/⑹-⒂ b.⒃/⑴/⑸/⑵-⑷/⑹-⒂ c.⑴-⑷/⒃/⑸/⑹-⒂ 从内容看,这样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⑴-⒂自然段主要写“车站送别”,第_______自然段则是交代了送别的原因,从文章 的记叙顺序看,这属于_______叙。4.这篇文章采用了_______________叙的方法,从文中哪个词语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推荐 157份文档
88份文档
实习归去的师专学生送行。一个女孩率先哭了,顿时,站台被一片离情濡湿。竟有几个男孩子爬上火车,要再送一站。素来原则和心肠都挺硬的列车员默然允诺。在车上,我问几个未来的老师,他们一时难以成句,索性打开一大叠赠送的本子。有一本只题有一句:老师,你不会走出我的心。8以后,铁轨就给了我这样一个意象:血管。再怎样延伸,也是循环,终归走向亲友心里,社会心里,祖国心里。9站台,是一个细腻多情的女子,又是一个粗犷豪放的汉子,他身上淌着南方河的气息,他肩上托着北方山的情志,他怀着对往日的追忆,他举着对明日的期冀。10毕竟,时代的站台,已缩短了远方与远方的距离,心与心的距离,已走出了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冷艳,已走出了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怆。11我向往远方,还因为在驶向远方的路上有许多站,站上有许多故事,故事里有许多相识或不相识的朋友,朋友们以他们各自不同的送行方式表达着爱意。在爱的站台上送别 阅读答案 12人生是流动的,生活是流动的,爱却永久的站着,与坚固的站台一起挥手相送。作者:邓延康 选自:水依寒博客
1.34段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佛 改为 拂 班 改为 斑(答出一点给1分)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着重写的几个离别场景(5分)
新入伍的儿子为送别的母亲敬军礼;老人送上大学的孙女二人互让十元钱;恋人话别;初识的患难之交别离;学生送别实习老师。(答出一点给1分)3.在离别的站台有什么情感?(3分)
祝福、不舍、依恋、牵挂、担心、期待(答出一点给1分)4.8段中为什么说“铁轨像血管”?(3分)?
铁轨与血管很相像,有起点亦有终点,都起到运输的作用。(1分)站台预示着别离,铁轨就像血管一样,那种别离之情源自心底,绵绵不尽的亲情、友情、爱情犹如血液一般,不断奔流、循环。(2分)
5.文章语言风格怎样,试举一例进行赏析。(4分)优美、含蓄,散文诗一般,运用修辞生动。(2分)
例如:9段中,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写出了站台分别时情感的细腻、豪放、绵绵不绝、坚强、留恋、期待等情感。(2分)
6.文中大量引用诗句表达离别情感,你还能写出连续的两句吗。(2分)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第三篇:送别诗 练习题 答案
诗歌鉴赏——送别诗(答案)
送别诗练习答案
1.(1)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
(2)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2.(1)前两句写眼前的实景,后两句写分别后想像的虚景。
(未点明是分别后的想象之景,不得分)。
(2)《送魏二》一诗表现了作者离别时的惆怅哀婉之情 ;《别董大》中的离别之情则于慰藉中寄希望,带有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
3.(1)这两句写景,增添苍茫萧瑟之意,渲染离别时悲凉、暗淡的气氛,凸显自己的孤独。
(2)写得好。“冰心”“玉壶”都是纯净无暇,用它们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冰清玉洁的操守和志节。诗人以此告慰亲友,更表达了他对亲友的深情。
4.(1)就要分别了,主人与归客开怀畅饮,期盼着别后再相逢。表现出思念友人的情感。
(2)送友人东归,但见荒废的古堡,凋零的黄叶。这本是充满别愁离绪的场景。殊料,友人心志高远,既不悲秋也不伤离别,于是诗人便以“浩然离古关”奏响了昂扬的主旋律。起笔写深秋送别,却意气洋洋,确实格调不凡,正所谓“起调最高”。
5.(1)这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李诗以眼前所见之景间接抒情,孟诗除了借想象间接抒情外,还有直接抒情。
(2)结合诗的意境,言之成理即可。
6.(1)第一首用“谁见泣离群”直接抒情,表达离愁;第二首用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手法委婉(间接)地表达离情。
(2)同意。作者感到此夜江山寒,一个“寒”字极写出友人离去后心情的沉重与冷寂。7.(1)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在高中课文中经常提及“子规”这个意象。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望帝啼鹃”(《窦娥冤》)。
(2)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解析】A与B是否矛盾的一类鉴赏题宜结合诗歌写作技巧,熨平诗文意蕴。诗歌讲究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又常用对比、映衬、反语、象征等,借助这些写作技巧的特点和作用,我们可以读出表象下含蓄的意蕴,从而正确而深入地理解诗意。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景物的美好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辛弃疾《西江月遣兴》上片:“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词人读书的结论似乎是古人书中的话都是不可信的,把一切古人圣贤都骂倒了,但联系前句可知词人是借醉求欢,以醉后的笑闹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忧愁,理解要服从整体,便可知,所谓“全无是处”是愤激之语,是反语,是词人为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而故意说的偏激话,借醉后狂言的反语,清醒地指出了南宋当权者不思统一、不用志士、颠倒是非的行为是完全违背了古圣贤的教诲的。杜甫此诗为写景抒情,前面的写景为后面的抒情服务,情由景生,景为情设,二者从理论上应是和谐统一的,
第四篇:王维送别阅读答案
篇一:王维送别阅读答案 篇二:王维送别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送别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古别离孟郊欲别牵郞衣,“郎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高三语文-魔方格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送别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古别离孟郊欲别牵郞衣,“郎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①去!”〔注释〕①临邛qióng,即今四川省邛崃县,也就是汉代司马相如在客游中,与卓文君相识相恋之处。(1)请从以上两首诗中,分别找出一个最能体现主人公对送别之人的深厚情意的字,并作简要分析。(4分)答:(2)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不同。它们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分析。(4分)答:(1)王维诗中的“问”,问君到哪里去,这一质 朴无华的问语,表露了作者对友人的爱护与关心。孟郊诗中的“牵”,表明女主人公舍不得丈夫离去,希望即将远行的丈夫能停一停,好静静地听一听自己的话,情真意切,质朴感人。(2)王维的诗,写友人之间的离别,既有对友人不得意的安慰,又有自己对友人即将隐居南山的歆羡。最后说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寻问了,似乎还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孟郊的诗,写夫妻之间的离别,“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重在写妻子对丈夫的叮嘱,怕丈夫移情别恋的担心。略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送别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主要考查你对古诗词阅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考点名称:古诗词阅读古诗词阅读: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1)诗眼:“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2)炼字: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3)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4)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3、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诗歌鉴赏五步法:
【第一步】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
【第四步】做到五必看: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
【第五步】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诗歌鉴赏六读:
一、读诗题。古诗词,除一部分词、曲只有词牌、曲牌外,多数是有标题的,它们或标明写作对象,写作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如《春夜洛城闻笛》就交代了时间、地点及引发情感的事件。
二、读“明示”。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情感往往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含而不露的。但也有些诗词中个别词句明示着思想情感倾向,阅读时对这些可贵的信息应圈点出来,结合全诗加以体会。如赵嘏《江楼旧感》“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起句“独上”,表现了诗人孤单的身影,孤独的情感,第三句“同来”与之呼应。“思渺然”,直接表露出茫然怅惘的情思。这种情思产生的原因就在三、四句。再如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伤心”、“愁”触景伤怀,孤独生愁;表现全词感情基调;“空”表现苦等无果;“归程”明确表达思归之情。高考所选诗歌,大都是绝句律诗。绝句一般是“卒章显志”。第四句明示主旨,如《峨眉山月歌》“思君不见下渝州”,《春夜洛城闻笛》“何人不起故园情”等。
三、读形象。诗歌形象包括物象(意象)和人物形象。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往往有比较稳定的含义,如杨柳、春草、残荷、禾黍、菊、梅、竹、杜鹃(子规)、沙鸥等等。但又不能机械地理解,如“杨柳”一般用来抒写离情别绪,但在“杨柳青青江水平”“月上柳梢头”“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句中的“柳”则不谐音“留”,与离情别绪无联系。意象应联系起来看,多个意象组合起来,形成意境。如有的学生看到“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就将“无人见”、“傍母眠”片面地理解为杜甫的孤独寂寞。联系其它意象如“糁径杨花”、“点溪荷叶”等看,诗人描写的是暮春之景的生机和意趣,表现的是喜爱之情,并无孤独寂寞之感。人物形象,有的是描写客体的形象,如“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更多的是抒情主公(诗人)的形象,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五、读“有无”。无中见有,有中见无。古诗词言简意赅,是浓缩的作品,有很多空间需要读者去合理填补。如:“西出阳关无故人”,无中见有:再见不到故人,只见到黄沙、西风、夕阳残照,只有绵绵无尽的思念之情„„“唯见长江天际流”,有中见无:只见流向天际的长江水,而极目远眺也望不到友人的船帆,友人随舟远逝,思念逐水而来。“山围故国周遭在”,“周遭在”,而城已空,往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
六、读类型。读诗时,根据题材了解所属类型,有助于对诗的理解。
第五篇:送别
送别
我独自走在站台上,不敢回头,怕你看到我朦胧的双眼。不是没有送别过,也不是没有过在站台上和亲友分手,但是,第一次心中有这种酸痛的感觉。以前都是你送我出现,这是第一次我送你回家,送别的滋味原来是这样。
刚才在火车上,把你和儿子在卧铺车厢安顿好,看看表,还有一刻钟才发车。好像有好多话要说,可又什么也说不出口,看看你依依不舍的眼神,看看儿子期盼的目光,真想就这样和你们一同回家,可是又怎么可以呢?我请假来广州送你们,工作没有交接,工资没有结算,总不能就这样一走了之吧!刚在还欢欢喜喜的儿子,现在也不言不语,我忍不住悲伤起来,对你们我没什么好担心的,在火车上睡一觉,明天一早就到家了,到时我大哥会到车站接你们,到家后,我父母必定会准备好丰盛的饭菜与你和他们的宝贝孙子接风。可我呢?又要孤孤单单一个人了,你美丽的容颜、儿子童真的笑脸,何时才能再看见;你那温柔的话语,儿子那稚嫩的童音,何时才能再听到!还是我先走吧!省得火车开动了,我会更孤单。和儿子说再见,他不理我,我是理解儿子的,他舍不得和我分开;和你说再见,你紧握着我的手,你是理解我的,感觉到了我的孤单和内心其实并不想说再见。一回头,刚才强忍的泪水就朦胧了我的双眼。
中午在候车室,由于正装修,餐厅没开,你我一人一碗方便面,吃的那么开心,一家三口,有说有笑,吃什么都会感觉到甜。饭后午休,你坐在靠背椅上,我头枕在你的腿上,儿子趴在我肚子上,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自然。两个小时不知不觉的从身边溜过,那时,我没有伤感,只感觉到幸福和满足在心间。
怎么能不想你呢?昨天,你把我所有的衣物清洗一遍,把我的被子拆洗、晒干又缝好,有到我的宿舍整理一番。儿子睡着后,你有说不完的悄悄话,诉说着相见后的欢乐和分手时的思念。是啊!你是,结婚九载,第一次分开半年,一开始还好,总以为我像以往一样出差,可一两个月后还不见回来,心里总是空空的,于是就一直思念。你又说,我走后,儿子总是问他爸爸什么时候回家,一开始时是说:“我的好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啊?”到后来就说:“这个坏爸爸、臭爸爸,怎么还不回家。”于是,你就和儿子一起看我们以前在家时刻录的光碟,在电视上看他爸爸,可越看越思念。
怎么能不想儿子呢?儿子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聪明,我们单位的同事没有一个不喜欢他的。记得那天我们带他到“康之宝”超市去玩,先买了儿子喜欢的蒙牛鲜奶,看到一种包装的花花绿绿的新上市饮料,他喜欢就又买了一罐。出超市后,他说渴了,要喝饮料,我把饮料打开给他,儿子喝了两口说:“好喝,爸爸,给你喝。”我心想,儿子长大了,知道把好吃的东西给爸爸吃了。我接过饮料喝了一口,有点苦又有点酸,根本不好喝,我知道上当了,我不动声色,对儿子说:“是好喝,还是给你喝吧。”他说:“我不喝饮料了,我要喝牛奶。”我只好把牛奶打开给他。我悄悄对你说:“这个小东西,才四岁,就会耍心眼了。”你告诉我:“你才知道,在家里,他经常这样耍些小心眼,咱爸妈根本对方不了他,还经常被他耍的团团转。”
时间过的真快啊,半个月前你们才来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你们在沙井汽车站下车,我包车去接你们,可司机把我带到了沙井客运中心,等我赶到沙井汽车站,你们茫然的站在马路边正紧张的东张西望,旅途的劳累使你看起来有些憔悴,半年的分别使我们都有点拘谨,我一把就把儿子抱在怀中对他说:“儿子,怎么不喊爸爸啊?”儿子才怯生生的叫“爸爸!”看看你,你那乌黑的眼睛一闪一闪,你告诉我,你来沙井的路上一直晕车,吐了一路,还好儿子听话,用安全带把他绑在椅子上,一路上就自己坐着,还不时的安慰你:“妈妈,没事吧?妈妈,没事!我们快到了。”
你们走了,十四天的团聚是那么的短暂,分手在一瞬间,在重逢却又要漫长的、难耐的半年。不经意的默诵起李商隐的两手诗:一首《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再一首《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现在才理解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感受,什么时候我们再见料共同分享我现在这美丽的送别后的伤感!
街上传来料悠扬的歌声: “Looking at a crowded street, Listening to my own heart beat So many people all around world Tell me where do I find someone like you gi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