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读书经历》
安徽省第一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教师参赛作品
我的读书经历
一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读宋濂的这段文字,深有感触。陪伴我小学、初中阶段的都是些什么书呢?肮脏破烂的小人书:《小兵张嘎》、《洪湖赤卫队》,小说《金光大道》、《林海雪原》;还有极其稀罕、视为珍宝的有看大幅明星彩照的《大众电影》。班里出现了一本新书,大家会吵闹、争抢,不时会有同学因此而伤了和气。书到了手,课上偷着看,上学放学路上边走边看,在家耽误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和父母交代的家务活,浪费了煤油、电。因沉迷于阅读,没少挨老师、家长的责骂。这些书对于我们的人生成长有着怎样的影响呢?只是到了现在,书中的许多人物,许多台词,甚至很多小细节我们都耳熟能详,这些书已经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初中时,有一对教师夫妻来自城里,周日,他们会回城内。因我家住在学校附近,他们就委托我晚上替他们看护学校的家。内卧室的门是锁着的,我睡在外屋。第一晚睡在那里,老师的教学用书让我大开眼界。一个又一个星期天,我读完了外屋的能看的所有书籍,这时心就不由自主地被牵向了内屋。我见过里面有一个书架,是有很多藏书的。望着那把并不太大的铁锁,我心中潜藏着的那条“伊甸园的蛇”不断诱惑着我。我一次又一次举起手中的铁锤,但惧怕一次又一次地阻止了我:星期一我怎么面对老师!终于有一天,我没有能够控制了自己。面对着书架上的书,我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一整晚,第二天一整天,我都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恨不得把这些书全部读完,牢记心间。那个“第一次”,我至今记得那样清楚完整,那份对老师信任的“辜负”至今让我愧疚、自责,觉得这是自己做过的“见不得人”的事。
在老师的那个书房,我第一次读到了鲁迅的作品:《朝花夕拾、《呐喊》、《彷徨》,读到了郭沫若的《女神》„„大师们的作品,当时我读过什么印象,我已记不清楚了,只记得这是与我以前读过的书都是不一样的,它为我打开了另一个广阔的空间。
二
初中毕业,十七岁的我升到了城里的师范,这里有更为广阔的世界。这里有图书馆,有个每晚对外开放的有着许多时尚报刊杂志的阅览室。在阅览室里,我读到了张贤亮的《绿化树》,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认识了许许多多知名或不知名的作家,他们开阔了我一个乡下孩子的视野。作家这一神圣的职业让我羡慕、神往。一度,我丢下了学业,整天沉迷于写作。伟大的理想召唤着我,让我那么的自傲、清高。
在师范,我读到了一本书,它颠覆了我对世界、对人生的许多认识。至今,我依然坚定地认为,这是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就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著名的喜剧演员查理·卓别林的《卓别林自传》。那一段时间,我完全沉浸在这本书中,做下了大半个本子的读书笔记。我也不清楚,到现在也未想明白,它是怎么就一下子吸引了我。也许正是这本书,唤醒了我骨子里天生就具有的某种品质。世界并不像身边的人告诉我的那样。早先大人们给我的神圣感,世界给我的神圣感一下子被它击得粉碎。查理·卓别林的独立精神教会了我怎么样去看待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怎么样去看待这个世界里生活过和生活着的人和事。
三
走上了工作岗位,对读书的喜爱并未因工作、家庭的拖累而减弱。不讲究美容,不讲究穿戴,不讲究吃喝。身边的人经常问我,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我告诉他们,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这就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我家的书柜上摆满了二十多年来我购买的图书,虽然有些书因为时间关系,摆上以后我就没翻过,但当时买它的时候,我的念想确实非常的强烈。摆在柜中,放在案头,心中就有一种踏实,一种喜悦。多年以来,我也自费订阅过多种报刊杂志:《读书》、《东方文化》、《北京文学》、《南方周末》„„,它们像是我的闺蜜,和我一
安徽省第一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教师参赛作品
起思考人生百态,陪我一起度过寂寞人生。
名著是工作以后我人生最宝贵的精神食粮。我购买并借阅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著,恶补以前因贫穷而导致的精神上的营业不良。名著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乡村教书生活的单调寂寞的世界;名著又是一位位抚慰我心灵的精神导师,让我认识到生活不仅仅是眼前的苟且。当我通过名著,一次次和大师们面对,倾心交谈时,我的心灵是那么的充实,那么的放松,那么的自由。名著让我的心灵能够诗意的栖居!
有一段时间,我是那么的痴迷唐诗宋词,汉赋元曲。祖国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令人折服,叹为观止。我陶醉于古人的丰富的情感和精神世界里,惊叹于先人高贵的灵魂、伟大的智慧。这一位作家把我引向另一位作家,这一部作品把我引向另一部作品。一位位作家,一部部作品就是一座座富庶的金矿,总是让我有着意外的发现,有着意外的体验、惊喜。
一段时间,我是那么的痴迷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些民国作家。张爱玲、萧红、林语堂、周作人、沈从文、钱钟书。他们作品的关注点和文风,都让我耳目一新。相较于以前读过的作品,感觉这一时期作家的作品更具生活特色。我爱不释手,百读不厌。
一段时间,俄罗斯文学那么强烈的震撼着我。俄罗斯,一个伟大的民族,他们艺术家的艺术作品的深度、高度是其他民族不可企及的。我震撼于其文学作品的大气磅礴,我震撼于其作品对人性的深刻反省、挖掘。我读伟大的列夫·托尔斯泰,读同样伟大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肖洛霍夫„..也读前苏联时期遭到封杀的《阿尔巴特街的儿女》、《日瓦戈医生》等。这样伟大的作品,读来让人荡气回肠、百转千回,让我不能自拔、茶饭不思。伟大的民族孕育了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又浸润着民族的灵魂,滋养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书,充实了我的生活,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肯定也改变了我的人生,有益于我的工作,虽然至今我仍是一名乡村小学教师。
身边的同事还能坚持广泛读书的寥若晨星。有一种偏颇的说法:无论是什么学历的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十年后,小学教师便只有小学文化,初中教师便只有初中文化,高中教师便只有高中文化。它道出了不读书,不学习的严重后果。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劳动。一路走来,虽然我在教学上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成绩,但读书让我充分地体验到了这份职业的乐趣,让我的教学变得得心应手、从容自如。坚持读书,至少使我的教学课堂生动有趣,使我的教学富有个性化,不是那种那千篇一律的“人云亦云”。我的许多学生,也因为我而爱上了读书,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五
清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中论及读书“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读书心态、不同的读书体验。如今,读书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有竹人不俗,无兰室自馨”,因读书我觉得自己至少变成了一个不俗的人!
除了读书,我还能做什么呢!
第二篇:我的读书经历
我的读书经历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妈妈非常重 视培养我的读书习惯,所以家中最不缺少的就是书。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就给我买了很多书,那时候认的字特别少,就喜欢看一些绘本书,《白雪公主》、《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大耳朵糊图图》我都看过。那时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按照书上的样子打扮我的芭芘娃娃,那些绘本真是给了我无限的快乐。
再长大一些,上了小学,认的字逐渐增多了,我就会看一些有简单文字的,或者是有拼音标注的书,看《小鹿班比》《水孩子》这样的童话书,妈妈还会给我讲书中的道理,是这些童话书伴着我一点点的长大。
当我进入小学中年级的时候,我办了一张图书馆的图书证,这里真是一个书的海洋,任何一本书,只要一打开,就会把我带入一个与平常不一样的世界,不管是奇幻的《小王子》还是神秘的《昆虫记》都是这样,它们是全世界的瑰宝,我简直为它们着迷。
妈妈说,我静静读书的样子特别美。
也许进入高年级后,作业会非常多,但我一定还会挤出时间来读书的,不会放弃读书的习惯。
因为读书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乐趣。
四年二班
张竞文
第三篇:我的读书经历
我的读书经历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认为这个比喻十分体贴,因为我从小就跟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两岁时,妈妈给我买了几本图画书给我看,那些满是图画的小书,在我看来比金子更加珍贵。后来妈妈又买来一台收音机和一些磁带,每天晚上都放故事给我听,我每天晚上都听着故事安安静静地入睡。
六岁时,爸爸给我买了许多连环画,有《西游记》、《七色花》、《虹猫蓝兔七侠传》。后来爸爸又给我买了许多故事书,《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等。
上小学的时候,这些故事也满足不了我了,忽然有一天爸爸拿来几本名着放在我面前,说:“今年我管理中学图书馆,今后书有的是。”我听了,一蹦三尺高,于是我一有空就去爸爸图书馆。我看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
现如今我已经五年级了,我看的书更多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我的童年》、《爱的教育》、《城南旧事》等。
我从书中学到了许许多多课文中学不到的知识,并知道了作文应该怎么写,还了解到了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所以我要多读书,在不久的将来,做一个人人皆的人。
浙江省临海市小芝中心小学五3班五年级:张宇辰
第四篇:我的读书经历
我的读书经历
我自幼酷爱读书。于我而言,读书早已和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的必需,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正如宋代诗人黄山谷所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我也是,可以三日不食肉,但不可一日无书读。我的读书经历,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第一个阶段:“开卷有益”
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读的书很杂,很乱,可以说是杂乱无章,不加选择,见书就读,无所不读。所读的书既有中外名著,也有传记杂文,各种报刊杂志,甚至有武侠野史之类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的东西。读书于我而言,就只是一种单纯的爱好,一种消遣,放松,一种与人谈话时的谈资与话题。但就是这样的读书,让我开拓了视野,陶冶了情怀,自觉收获颇丰。这就是所谓的开卷有益吧!也正应了培根的名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第二个阶段:“寻章摘句”
书读的多了,慢慢的就有了判断力与鉴赏力,看到许多让人拍手叫绝的妙句美文,便会常常动手摘录下来,以备不时之需。人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我深感自己不是记忆超群的人,摘录的过程,其实也是再次记忆,思考的过程。而且,我的读书笔记,也不是简单的摘录,常常会在旁边写下一些自己的思考,见解,或兴之所至的一些随笔感想之类的东西。我没事时,有时候会翻出原来的读书笔记看看,常常会感叹自己当初的灵感与妙思。
第三个阶段:“博采众长”
我现在读书,涉猎的范围依然很广,但自觉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杂乱无章了。我开始学会了集中的,系统的阅读。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系统的读中外的教育专著: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又开始读他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完了李镇西的书,就把相关的魏书生,冯恩洪的书都找来读了;读了《南怀瑾的十六堂国学课》,就开始读他的《论语别裁》和《金刚经说什么》;读《乔布斯传》时,就搜寻所有与他相关的书籍,材料演讲视频来看,来读。这样比较系统的读一个人的作品,可以让这个人变得更加立体丰满,有血有肉,更易于了解他的思想与见解;而系统的读一系列相关的不同作者作品,则可以有比较,有鉴别,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博采众长,避免了一家之言,更易于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
第四个阶段:“细思立言”
读书最妙的是,当读到某句话或文字背后所传达的信息,与我个人的体验,经历,想法,不谋而合时,静静的躺着,闭眼,掩卷沉思,细细品味,反复琢磨,是一件非常舒服,惬意的快事。这个时候的我,仿佛早已穿越时空,在与一位古代的大师,或一位遥远国度的知己在对话,在交流,在辩论,在倾心长谈。又或当你读出书中没有的东西时,那种无以言表的感觉更是让人仿佛超凡脱俗,灵魂出窍。这个时候,我深深的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觉得作为一个爱读书的人,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有时候也会情不自已的就有了倾诉的冲
动,不由自主的拿起笔来,写下自己的感动与感悟,体会与收获,这就是所谓的“立言”吧!
我一直酷爱读书,兴之所至时,有彻夜不眠读完一本书的经历。但更多的时候,每一天,在结束了忙碌的工作后,夜深人静,斜倚床榻,气定神闲的开始了一天的心灵之旅,开始了与书的约会。这是我一日中最幸福的时候,真正属于自己的时候,真正可以慢下来,静下来,可以和自己灵魂对话的时候。读书之旅,有时候,是一个人孤独的旅行,独享美景;有时候,是结伴而行,与同样爱读书的人,进行一场欢乐的盛宴,一起分享旅途的快乐。我的爱人也是特别爱读书的人,我们喜欢读的书并不相同,但我们常常会分享彼此读书的感动与喜悦,常常有说到兴起时,彻夜长谈的经历。也有和爱读书的领导,同事,朋友,在一起分享,或辩论读书的感受,真的有如逢知己,相见恨晚的感觉。这就是以书会友了吧!
我本性急躁,读书使我平和了许多;我本性愚钝,读书让我聪慧了许多;我做事欠虑,读书让我周全了不少;我遇事冲动,读书让我冷静了许多。一本本书籍,如一个个良师益友,或当头棒喝,或娓娓道来,一日日促我成长,进步,成熟。
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过,有智慧的心是会永不停止学习,永远不下结论的。我希望读书能让愚钝的我,有些许智慧,我更希望有一天,我能够从书中走出来,有了自己的思考,拥有自己的智慧,这也许,就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了吧!
第五篇:我的读书经历
《我的读书经历》
书,人们称之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读书最大的好处,是它将你有限的生命,无限度的拉长、加厚。
我自从会识字不久,便开始读书。我上幼儿园时最早看的是连环画一类的小书。后来,渐渐长大一些后,便看《伊索寓言》,其中我记忆最深的就数《龟兔赛跑》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不懂得了不管遇到多强得对手都不能放弃,坚实不一定会胜利,但是放弃注定要失败。
随着年龄的增长,上了学前班后,我便开始看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美猴王孙悟空了,他扬善除恶、聪明绝顶,倒不像贪生怕死、好吃懒做的猪八戒。我从孙悟空身上懂得了:遇事要多动脑筋,不能望而生畏。
上了小学,我开始看一些历史书籍,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让我感到自豪。这是,我就像再数的海洋中来回穿梭,看了《安徒生童话》就舍不得放下,《十万个为什么》解答了我的疑问;《格林童话》让我放飞了想象……到了三四年级是就开始看些世界名著和小说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主人公保尔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我相信,书会是我一生最亲密的伙伴、最好的老师。热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泉源!
2、《我和书的故事》
书籍,是知识的宝库。它使人类的知识文化不断积累、发展,使无知的人变得博学 多才;也正是它,不断充实我的 头脑,给我的生活带来无限欢乐和希望。甚至还不认识一个字的时候,我已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很小的时候,我和别的孩子一样,喜欢听妈妈拿着故事书为我讲故事。与别人不同的是,对于每个故事,我总要听上三、四遍才肯罢休。在幼儿园里,老师无意中发现我会讲故事,就拿出一本故事书让我念给小朋友们。正当老师为我能认识那么多字而惊异时,她忽然发 现我竟然把书拿倒了,直瞪着眼睛在那里读。原来,这些故事我早在小的时候就已经“听熟 ”而“成诵”了。
随着认字的增多,我终于可以自己读书了,这是一件多么让人高兴的事情啊!每当我独处一 室,在可口的食品的伴随之下沉醉于佳作之中,忘情于纸页之间的时候,那种快乐,在当时 是其它任何一种感觉也无法比拟的。
最初,我陶醉于文学殿堂之中。从《三百六十五个夜》到《安徒生童话》,那么多动人的故 事和善良的形象共同塑造了我单纯而乐观的性格,从《红岩》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 那千百次顽强的拼搏中,从那无数钢铁般的战士身上,我逐渐认识到了生命的意义,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三毛”的遭遇让我更加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幸福,“头悬梁,锥刺股” 的典故则时刻鞭策着我前进。渐渐地,我的兴趣转向了科学读物。从我接触到的第一套知识丛书《十万个为什么》中,我 不知解开了多少心底的迷,见识到多少新鲜的知识,接下来读到的《百科全书》、《趣味物 理》 等等,无一不令我手不释卷,废寝忘食。应该说,如果没有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如饥似 渴的阅读,我今天决不会对自然科学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
书,是我最亲密的朋友,它给我知识,给我力量。今天,我在书山学海中遨游,明天,我 将用知识去创造生活。这一切,怎能不说是书的恩赐?——这就是我和书的事故。
3、《我的读书体会》
书,这个字我们并不陌生,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它.而书,也是我们人类忠实的好朋友.俗话说得好,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就等于一间房子里没有窗户.由此可见,书,在人类的生活中是多么重要呀!
我常常喜欢在广阔的书海中遨游,有时,读着读着,身心仿佛也慢慢地融入了书中。“书就像一个万能神,可以充实人们的大脑,可以教会我们深刻的大道理,还可以净化人们的思想。
读书自有读书乐,小时候,我还不认识多少字,可是却酷爱读书,总是要妈妈买会配碟子的图书,一个人悄悄地坐在房里边看边听,从那时起,我便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是啊,要不古人怎么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呢!
书,是一盏明亮的灯,它无声的照亮了我们人生的道路,让我们懂得了人生中该如何抉择.
书,是一座宝藏,它用无限珍贵的宝藏吸引了我们,让我们在这座山中不断的摸索,追求.
书,还是我们的启蒙老师,它让我们初次尝到了读书的乐趣,并愿意一辈子以它为师.
啊!书,你是我们人类忠实的朋友,是你,让我们的前途无限光明,是你,让我们走向了成功的道路,是你,让我们不断攀登科学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