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族大家庭
民族大家庭
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 乙:走上台,乐开怀,朋友你是真有才。甲:神了,啊,真是神了,太神了。乙:什么就太神了啊? 甲: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啊? 乙:怎么?我不知道你的名字啊。甲:你刚刚不是说出了我的名字吗? 乙:你的名字?
甲:对啊,我姓甄,我叫甄有才。乙:好,真好,那我们两个人拉拉手。甲:是。
乙:你姓甄,我姓贾,你叫甄有才,我叫贾有德。甲:瞧这名字叫的!
乙:看样子,兄弟你对这个歌曲还是挺喜欢的啊!甲:那倒不是,我喜欢研究我们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问题。乙:既然这样,请你介绍介绍民族知识好不好。
甲:介绍谈不上,我怕是我这一通介绍,满嘴跑火车,难免会说漏了嘴。乙:你就别谦虚了。
甲:好,那我说说吧。我们国家一共有五十六个民族,这些民族分别是壮族,侗族,东乡族,德昂族,阿昌族,毛南族,独龙族,门巴族,满族,锡伯族,羌族,高山族………………
乙:这些名字就不用一个个介绍了,你给我们说一说,这些民族的风俗习惯,好不好?
甲:可以,这样吧。我还是以我这次旅游作为线索,把民族大家庭的事情说一说。
乙:哦,你都到了哪些地方旅游?!
甲:其实,走的地方也不算多,也就是台湾访问高山族,延边看了朝鲜族,广西最多是壮族,跑到西藏访藏族。
乙:看样子你走的地方还真不少。那么,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甲:感触最深的就是中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很有特色,他们喜欢的东西都各不相同。
乙:你说说,回族最喜欢什么? 甲:回族人啊,回族人最喜欢吃猪肉,我刚刚到他们那儿,他们就拉着我去家里吃猪大腿。
乙:什么?回族人请你吃肉。甲:对啊,回族的猪肉是最好吃的。
乙:你没有发烧吧,你要是到回族吃猪肉,人家非给你一个大嘴巴不可。甲:是吗?
乙:记住,回族人是不吃猪肉的。甲:我记错了,是蒙古族人请我吃猪肉。乙:这还差不多。
甲:然后,我又去了独龙族,去了独龙族之后,我又去了达斡尔族。乙:你这效率还真够高的!
甲:然后,我又去蒙古族,蒙古族人民请我和他们一起跳起了刀杆舞。乙:你等一会儿,什么民族请你跳刀杆舞啊? 甲:蒙古族兄弟请我跳刀杆舞啊!有错吗? 乙:当然错了,刀杆舞啊,景颇族人最喜欢跳。甲:是吗?哦,对,是我记错了。乙:别急,想好了再说。
甲:然后我就到了朝鲜族。朝鲜族啊,他们最喜欢饮酒,最著名的是烤制面包和制做啤酒。朝鲜族人称啤酒为“毕红菜汤瓦”。
乙:等等,你说的这个是俄罗斯族吧。甲:对对对,是俄罗斯族。甲,乙(同时):我记错了。乙:你到底会不会啊,都记错了。
甲:会,我都研究这些民族,能不会吗?然后我又到了傣族。傣族人最喜欢的就是举办鼓社节。
乙:什么鼓社节?
甲:鼓就是那个敲锣打鼓的鼓。鼓社节一般七天,最多时候是32天。乙:哦,你说的这个鼓社节啊,我知道,不过,你说的这个鼓社节是傣族的吗?
甲:是啊。
乙:不对,那是苗族人喜欢的节日。
甲:不好意思,我会的东西太多了,搞到一块儿去了。乙:还太多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懂不懂? 甲:然后我旅游到了傣族人那儿,傣族人的音乐、舞蹈与他们的民间歌谣一样,起源于劳动与宗教。他们的舞蹈最著名的,比如长鼓舞、铜鼓舞,都是祭祀盘王的大型舞蹈。
乙:你说的这是傣族人? 甲:是,这回不会错了。乙:你说的这是瑶族人。
甲:哦,还真记错了,其实瑶族人除了这些特点以外,他们最喜欢的节日就是泼水节了。
乙:你啊,又记错了。甲:错了吗?
乙:泼水节啊,那是傣族人最喜欢的节日。甲:好了,够了没有,你也给我一点面子好不好? 乙:继续吧。
甲:然后,我又去了同族。乙:什么民族啊? 甲:同族啊!
乙:哪里有什么同族啊? 甲:这个民族其实很有名,大家都知道啊,同,一个单立人,一个同志的同,同族啊。
乙:哦,你说那个字,一个单立人旁,一个同志的同。甲:就是啊,同族嘛!
乙:还同族呢?那个是侗(DONG)族。不是同族。
甲:其实那个字念什么无所谓了,侗族这个地方太有意思了。在男孩5~7岁时一般还要举行割礼。侗族人非常重视割礼,仪式规模很隆重。侗族人还有骑马礼。侗族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
乙:你哪里是什么侗族啊,你说的这个好像是哈尼族吧。甲:对对对,我又错了,不过,好像不是哈尼族,是哈萨克族。乙:对对,终于让你说对了一次。
甲:你说哈尼族,我就想起了好像有个什么哈的,所以就想起了哈萨克族。乙:就这么一次,还有我的功劳。你真行。甲:然后我就去了一个地方,这地方可好玩了。乙:好玩?怎么个好玩法?
甲:这个民族一天吃四次饭,中间两餐为正餐。乙:还有一天吃四餐饭的地方? 甲:这个民族就是德昂族,德昂族啊,不但一天吃四次饭,而且啊,每年的6月18日是德昂族族传统的节日--篝火节。这一天,德昂族人都要点燃篝火,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
乙:我看你啊是越说越乱,一天吃四次饭的那是侗族人,篝火节呢,那是鄂伦春族。
甲:看看我这脑子,我这也没老啊,怎么就老年痴呆了呢? 乙:说吧,还到了哪里了?
甲:然后我就到了乌苏里江,乌苏里江那地方流行一首歌曲,你知道吗? 乙:知道啊,是《乌苏里船歌》吗?
甲:对,“乌苏里江水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仓。”(比划撒网的动作)
乙:你这动作还真像!哦,你到了赫哲族了。
甲:赫哲人很有意思。他们除了打渔之外,还很喜欢骑马。赫哲人有马背上民族之称。马不仅是赫哲人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赫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赫哲人熟识马性,通常采用粗放式牧马。
乙:你说的这是赫哲人?
甲:是啊,连《乌苏里船歌》你都会了,怎么能不是赫哲人呢? 乙:我不是说那个,我是说又是马背民族了,又是粗放式牧马这些,这些应该是蒙古族啊。
甲:我又错了吗? 乙:那你得问你自己。
甲:算了算了,然后啊我又去了保安族。保安族的人啊最有意思了。保安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都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
乙:你说的是壮布嘛,还有壮锦,那明明就是壮族。
甲:这也不怪我,壮布壮布,我一直以为壮布就是很肥壮的人用的布。乙:好了继续说。
甲:然后呢,我就到了撒拉族。撒拉族人最喜欢的是爬杆。嗬,撒拉族人爬杆啊,那真是一绝。
乙:爬杆的不是撒拉族人,应该是羌族人。甲:我然后又去了阿昌族。阿昌族人…… 甲、乙:最有意思了。甲:你也知道?
乙:什么我就知道啊?你不是总说这一句吗?现在我都会了。甲:阿昌族人最隆重的是火把节。而且,阿昌族人喜欢的一种风俗是打歌,早在唐朝的时候,打歌是我国中原及南方民间十分活跃的民俗性歌舞。
乙:你说的这是彝族吧? 甲:对,就是彝族。
乙:你刚刚不是说阿昌族吗?
甲:对啊,其实阿昌族和彝族就是同一个民族。乙:这也太新鲜了。
甲:你想啊,阿昌族,彝族,一个是阿姨的阿,一个是阿姨的姨。所以,这个民族也可以叫做阿姨族。
乙:有奶奶族吗?
甲:什么奶奶族?别起哄,啊,好不好? 乙:有阿姨族,就应该有奶奶族。
甲:然后我又去了锡伯族。“三月三”是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其主要活动是去野外“踏青”,吃乌米饭。
乙:那是畲族吧,据我所知,畲族人热闹的就是“三月三”。甲:对,是畲族。畲族人还禁忌吃狗肉和蛇肉。乙:还真是这样。甲:然后我去了鄂温克族。鄂温克人最有名的就是三月街和火把节。乙:不对,三月街和火把节那是属于白族人的。甲:不是鄂温克人的?!乙:不是。
甲:算我没说。然后我去了塔吉克族。塔吉克这个民族很有意思。乙:看样子,你也就是这句最熟悉了。
甲:塔吉克这个民族,最隆重的节日就是回甲节,回甲节是朝鲜族为诞生六十周年举行的纪念日。另外,塔吉克族还有回婚节,岁首节和流头节。
乙:这是朝鲜族吧。甲、乙:对,朝鲜族。
甲:你真以为我不懂啊。跟你开个玩笑。
乙:噢,我说呢,再怎么不会也不至于出这么多笑话。
甲:那是。不过,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太博大精深了,根本不是我们一时半会儿说得完的。
乙:是啊,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文化,就是三天三夜估计也说不完。甲: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还是让我在这里把这些民族的名字给说一遍。乙:好,大家欢迎。甲:中国56个民族分别是::蒙古族 ■回族 ■藏族 ■维吾尔族 ■苗族 ■彝族 ■壮族 ■布依族 朝鲜族 ■满族 ■侗族 ■瑶族 ■白族 ■土家族 ■哈尼族 ■哈萨克族 ■傣族 ■黎族 ■僳僳族 ■佤族 ■畲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水族 ■东乡族 ■纳西族 ■景颇族 ■柯尔克孜族 ■土族 ■达斡尔族 ■仫佬族 ■羌族 ■布朗族 ■撒拉族 ■毛南族 ■仡佬族 ■锡伯族 ■阿昌族 ■普米族 ■塔吉克族 ■怒族 ■乌孜别克族 ■俄罗斯族 ■鄂温克族 ■德昂族 ■保安族 ■裕固族 ■京族 塔塔尔族 ■独龙族 ■鄂伦春族 ■赫哲族 ■门巴族 ■珞巴族 ■基诺族
乙:汉族。甲:好。
第二篇:我爱民族大家庭
我爱民族大家庭
(美合日古丽克热木)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世纪新阶段,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我国的统一和繁荣富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等,都要求必须大力加强民族团结。
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数较少,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中华民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我国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不仅有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而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还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为这些地区开发旅游业和各行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增加了人们的经济收入,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了贡献。
中国不仅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回族,满族通用汉语和汉字。中华民族多彩的服饰,特色的头饰,灿烂的文学艺术,住房结构,风味的饮食,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各有特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约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约3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洋。从远古时代起各民族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在开发祖国疆土的漫长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保卫和建设了我们的国家。他们勤劳,勇敢,善良,共同谱写了民族振兴的历史,创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其中涌现出多民族的英杰,他们有如浩瀚宇宙中的星星熠熠生辉,值得后人景仰。
国家要富强,离不开个民族的团结。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互相离不开。个民族手足同根,骨肉相连。为走向共同繁荣,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而并肩奋斗者。听: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多么好听的歌曲啊!
这首歌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爱我中华的共同心愿!
我们伟大的祖国,您是我们心目中唯一的祖国,我们永永远远爱您!
连木沁镇中心学校:美合日古丽克热木
第三篇:八年级政治民族大家庭
第四单元《民族大家庭》
第一部分
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设计分析:
《思想品德》八年级教材的设计是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民族生活,而从学生生活的扩展来看,他们开始关注到民族生活,正如教材引言中所讲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民族大家庭里”,因而将本单元主题确定为“民族大家庭”,把有关民族的内容引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的规律。
本单元教学目的是立足于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一定的民族常识,增进民族情感,树立民族意识。民族的内容比较抽象,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领会,教材编者作了努力尝试,引用了学生较为熟悉的歌曲、历史资料和典故,把民族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紧扣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势,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二.教材设计分析:
本单元重在对学生进行民族意识的培养。在教材具体内容的选择设计上,注重了:
序言选择中学生的事例切入,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关注民族问题,形成一定的学习欲望,由此导人到教学主体内容中去。
第一节“多民族的大家庭”,重在感受和了解我国有56个民族,代表性地了解一些民族的具体情况,简要介绍中华民族的历史,从而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中,让学生重在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构成伟大的中华民族,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各民族彼此之间血脉相通,命运相系,文化相连。
第二节“和睦的大家庭”,该节主要是围绕我国各民族的关系展开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而各民族之间是团结和睦的。第一节“多民族的大家庭”是从静态角度了解我国的民族,第二节“和睦的大家庭”则是从动态的角度关注我国的民族。教材设计了“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两个小主题,主要阐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第三节“传承民族精神”,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传承民族精神,并以实际行动为伟大的祖国做贡献。教学中要适当让学生了解和把握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及民族精神,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然后自己进行阐述或展示,最后要落实到第68页的课堂讨论:“热爱祖国,我们中学生可以怎样做”上来。
三、学生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个半学期的新课程探究与学习,从学习策略来看,学生们对新课程的理念与学习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从知识层面来看,学生在7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3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中的《多民族的大家庭》和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中的《草原风情》内容,对民族的概况有了初步的知识积累;但民族的内容比较抽象,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重在帮助学生通过事例和活动参与,用尽可能多的材料和事例及阅读拓展内容,来帮助和启发学生认识我国的多民族状况,了解各民族的关系,认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实效性。
四、本单元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本单元的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科学的整合,主要落实以下课程标准: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一节)
国家的稳定和繁荣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第二节)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第三节)
五、本单元知识体系框架和课时安排: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教材的针对性,突出民族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在结合教与学的基础上,本单元的教材框架,定为3节:第一节“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节“和睦的大家庭”,第三节“传承民族精神”和单元活动课。
单
元
内
容
课
时
民族大家庭 第一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1课时
第二节“和睦的大家庭”
2课时
第三节“传承民族精神”
1课时 单元活动
主题班会
1课时
第二部分
每课时具体教学设计思路
(附:各课时简案,本教学设计参考和借鉴了其他老师的备课资料)
第一课时
“多民族的大家庭”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我国民族的概况。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悟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大家庭,激发学生对民族大家庭的热爱之情。
能力目标:通过讨论、活动、实践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
教学难点:民族的内容比较抽象,如何把民族的内容呈现给学生
三、设计思路与过程:
教师:通过对引言中事例的分析,我们会更多地关注民族问题,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一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老师引入教材的歌曲,要求学生一起唱。
老师:你熟悉这首歌吗?它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爱我中华》。
老师:歌曲中唱到我国有56个民族,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活动环节:查阅相关资料,尽可能多地说出我国56个民族的名称及其主要的地理分布。
要求:老师将一幅中国地图贴在黑板上,要学生将少数民族的名字贴在相应的地方。可以分组进行。
如果有错的地方,老师可以选择让其他的学生进行纠正,然后老师总结。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区域„„)老师:在完成上述内容后,我们把教材打开到第56页,完成教材的“做一做:请查找资料完成下表(也可另选其他民族)的内容”。
学生填写,教师指导,补充完整
老师:从刚才的表格中,我们了解到:我国各民族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式,存在很大差异,但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民族,是56个兄弟民族的总称。
信息平台: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
说一说: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龙的传人 的名称由来和表达的含义
学生发言:略。教师:小结引申
观察教材57 页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各民族文化交融,形成祖国大家庭灿烂的民族文化。
全班朗读《祝福祖国的新年》,感受民族大家庭的美好氛围。
课堂巩固,学生交流收获与感受
第二课时 “和睦的大家庭”——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平等互助,团结合作;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悟国家稳定和繁荣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平等团结互助,并自觉与一切形式的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不利于民族的言行的意识与能力,以实际行动积极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平等与团结 教学难点: 分清影响民族平等、团结的言行
三、设计思路与过程: 旧知呈现,导入新课:
老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怎样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回答:略。
老师总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之间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维护了国家的长期稳定,促进了国家的繁荣昌盛。
老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个问题: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
教师板书: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
活动安排:以教材第60页的“昭君出塞传佳话”为引子,要学生进行相关促进民族团结的故事接龙,完成教材第61页:“说一说:你还能举出一些历史上促进民族平等与和谐的人和事吗?”(也可以将故事的时间延伸到当代甚至当前。或是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故事 来开展活动教学)
学生回答:略。
老师总结:将上述学生所举的事例进行讲评。
老师安排播放电视剧《孔繁森》片段,介绍孔繁森的事例,要同学们进行讨论:孔繁森的行为在促进民族团结和西藏地区发展上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略。
老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l页的有关信息平台的资料,要学生谈谈对材料中所列举的重要举措的认识。
学生回答:略。
老师总结:可以适当讲解相关举措的内容,但不要展开,重在要学生了解我国党和政府对处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所做的工作,体会建立和巩固和谐的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老师:当前在我国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方面,最敏感的莫过于“台独”分子的猖狂活动了,请同学们谈谈对这方面的认识。
学生回答:略。
老师总结:注意该问题要把握正确的尺度,不要过于展开,适当引导学生认识到要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反对一切形式的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老师:为了促进民族团结,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略。
课堂回顾:学生谈学习感受,教师引导。
第三课时 “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现在各民族在发展上还存在一定差异,只有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才会有伟大祖国的美好未来。
情感目标:学生从思想上明确各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的成员,在平等团结的基础上加强发展,共创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前景。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不利于民族共同发展言行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各民族在发展上还只有共同发展,才能共创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前景。教学难点:学生对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内容的积累较少
三、设计思路与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嘉兴日报》6月30日报道:昨天,嘉兴市委、市政府举行援藏干部迎送会,热烈欢迎援藏干部卓卫明、金中
一、陈其根返禾,欢送第四批援藏干部———市人防办的吕亚军、桐乡市环保局的王正华、秀城区检察院的吕金胜赴藏工作。市领导徐士珍、朱伟、王新民出席会议。太平洋人寿嘉兴中心支公司为援藏干部无偿提供每人1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教师:嘉兴为什么要向西藏自治区派出援藏干部? 学生阐述发言:略
教师小结,引出我国目前东西部地区的差异和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话题。导入新课;
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板书)
教师: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还不平衡,学生讨论探究其原因: 学生:略
教师:面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还不平衡,怎样来解决呢?
我们先来阅读信息平台:了解国家民族委员会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和胡锦涛同志关于民族工作的四项要求。
教师介绍: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群策群力:说一说:你还知道我国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施了哪些重大措施? 学生回答: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教师;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做些什么? 学生发言:略
教师引导,总结。第二节《和睦的大家庭》实际是在阐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课外拓展:给《嘉兴日报》报道中的一位援藏干部写一封信,表答自己的想法!
教学建议:由本课时内容较少,建议将P63—64页的〈民族大团结的世纪欢歌〉作为第二节内容结束后的教学复习与回顾使用。第四课时
“传承民族精神”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明确爱国主义、爱好和平、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情感目标:从自身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能力目标:通过讨论、谈话、实践探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分析与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爱国主义、爱好和平、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明确爱国主义是其核心内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热爱伟大的祖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设计思路与过程:
教师设问,导入新课
老师:每年九月,是我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什么党中央和教育部要开展这个专题月活动?
学生:加强对我们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现了国家、社会对我们的关心,„„
老师: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精神吗?带着这个疑问,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节 “传承民族精神” 新课教学:
媒体播放:刘翔在奥运会男子110米栏比赛的图片(视频),打出记者采访刘翔时话语的字幕“谁说黄色人种进不了前八„„我要证明给他们看,我是奥运会冠军„„”
老师:在看了上述材料之后,大家有什么想法?大家进行几分钟的讨论,并请学生代表发言。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允许想到什么就讲什么。
老师总结:要注意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上靠。刘翔的言行体现了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老师:请大家列举中华民族历史或现实生活中自强不息的故事或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
学生回答:略。
老师:结合教材第67页的材料进行讲解和总结,并要求学生完成“说一说”。
学生回答:略。
老师:在今天,我国正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在我们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应该如何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呢?
安排学生讨论。学生发言:略。
老师总结,略。
教师语言衔接: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不仅是个自强不息的民族,还是个尊重友谊、爱好和平的民族,这种精神不仅表现在各兄弟民族互相帮助,共同前进;还表现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
学生:交流教材中:和协万邦、亲仁善邻、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话题。教师小结,转入第三个话题:
老师:我们学校每周一都举行升旗仪式,到北京旅游的游客都把清晨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国旗班战士庄严的升旗仪式作为重要的内容,„„,对此,你们又有那些话想交流呢? 学生发言,交流;„„
老师: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热爱祖国,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做些什么呢?
学生发言,交流,教师引导 „„ 课堂回顾与拓展升华:
学生谈本课时的学习收获;教师总结: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同学们要积极参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各项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弘扬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学习。
第五课时 单元活动课
“祖国腾飞,我们自豪”主题活动 活动目的:
通过学生讲民族故事演讲、民族名称接龙、参观展览的感受、《我为祖国建设献一策》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祖国的强大离不开民族的团结,体会到我们伟大祖国在过去、现代取得的伟大成就,教师、同学评价激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热爱我国各族人民情感,树立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繁荣而发奋勤学的志向; 活动准备:
①学生准备:有关我国各民族友好团结的典故、体现民族精神的成语故事 ②《奔向太空,中国航空航天(平湖)展》的视频和图片材料、多媒体课件 活动设计思路
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主持人:同学们!“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今天,当这雄壮的歌声响起时,我被震撼。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已形容不了我的心情。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有多少人在这咆哮声中赴汤蹈火,有多少人在这呐喊声中冲锋陷阵,又有多少人在这爆炸声中贡献了一切。
正是中华各民族儿女的平等团结和无私奉献,才有了共和国的繁荣,今天,我们班“祖国腾飞,我们自豪”主题班会活动,正式开始!下面第一个节目《民族故事讲演会》
我们请同学来讲讲有关我国各民族友好团结的典故、体现民族精神的成语故事(学生代表讲演:同学倾听、交流,主持人、老师点评)节目
二、击鼓传花 少数民族名称接龙活动
全班同学参与,每人说出一个少数民族的族名(一般不允许重复),最后,由多媒体展示我们56个民族的名称。
节目
三、观看视频《奔向太空,中国航空航天(平湖)展》及相关图片展示
学生交流观后感受,主持人、老师点评,感受我国科技的进步和国家的成就、感悟“载人航天”精神
节目四 诗朗诵《祖国,我为您自豪》 节目
五、群英会我为祖国建设献一策》
思想品德老师总结讲话,评议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并提出要求
结束:全班师生齐唱《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
第四篇:大班社会活动《民族大家庭》课件
活动意图: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国土辽阔、资源丰富。为了能够让孩子了解我国多民族的相关知识,提高孩子对五十六个民族的喜爱与对祖国的认知。使孩子们在了解中国的多民族的同时会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状况,习俗和文化。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萌发爱国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民族大家庭》。
2、幼儿事先对中国的民族状况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幼儿交流调查表
中国其他地方的人是不是跟我们都一样?
小结:这些跟我们不同服饰不同习俗的人是少数民族。
你知道哪个民族的名字?有什么风俗习惯?喜欢吃什么?住在哪里?(幼儿交流调查表)
小结: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习俗都不同。
二、了解少数民族,幼儿模仿表演
1、汉族人喜欢吃什么?你们认识这些字吗?
小结:汉族人喜欢吃大米和面粉做的东西,如:米饭、汤圆、粽子、馒头、面条、包子、饺子等。
2、傣族人最喜欢跳什么舞?
小结:傣族人最喜欢跳傣族舞。(欣赏傣族舞视频,幼儿模仿表演)
3、藏族人最喜欢吃什么?
小结:农区的藏族人以 粑为主食,用茶水拌食,喜欢酥油茶和奶茶。牧区的藏族人以牛羊肉为主食,日食五六餐。
4、维吾尔族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他们喜欢跳什么舞?
小结:新疆的土鲁藩有葡萄和哈密瓜。他们喜欢跳新疆舞。(欣赏视频,幼儿模仿表演)
5、蒙古族人喜欢吃什么?他们穿的衣服有什么特点?他们居住在哪里?他们喜欢干什么?
小结:蒙古族人爱吃牛肉、羊肉、喝奶茶。身穿长袍,腰间束腰带,脚穿靴子。他们生活在大草原上,以放牧为生,住在可以随拆随搭的蒙古包里。蒙族人喜欢唱歌、跳舞、弹马头琴。
总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平安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三、制作民族娃娃
自己动手制作漂亮的民族娃娃。(教师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作背景音乐)
活动反思:
活动始终把对幼儿的情感教育一直贯穿其中,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有效拓展孩子们的心灵空间,从而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效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让幼儿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等。通过活动的教学实践,认识到教学成功与否,幼儿掌握程度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创造性地设计活动教学。
第五篇:走进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精选)
走进民族大家庭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情感和态度。2.识图能力、收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知道各民族拥有绚丽的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进一步增进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热爱。
教学重点:知道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拥有独特绚丽的民族文化。
教学难点:形成各民族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情感和态度。学生准备:
1.了解各民族的居住地点及环境、服饰及风俗习惯。2.收集体现民族团结的资料。教师准备: 1.歌曲录音。
2.民族分布图、部分少数民族资料。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上课和以往有什么不一样? 生:学校里来了很多车、还有很多客人在我们班„„ 师:那你们紧张吗? 生:紧张。
师:老师和你们一样,也有些紧张,我们来听一首歌曲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把我们五年二班同学最优秀一面展现给客人,你们有信心吗? 生:有。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拍手,一起唱。)师:孩子们,在歌曲里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我国有56个民族„„(2-3人回答)
师:说的真好,在我们国家这个大家庭里有着13亿人口56个民族,各民族都拥有绚丽的文化,不同的民族风情、饮食习惯,你们想了解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吗? 生:想。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闯关游戏,如果你们成功,就能走进民族大家庭去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游戏的名字是《说说祖国行政区》接龙游戏。我来说一下规则,仔细听。由第一组开始:直辖市,有四处,京、津、沪、渝记清楚,然后第二组接、第三组接,以此类推,每组一句,第五组结束后,再循环到第一组,直到结束,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好,直辖市,有四处,起。生:„„
师:孩子们,恭喜你们,闯关成功。那今天就由我担任大家的向导,带你们一起走进民族大家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板书课题《走进民族大家庭》。
二、教学过程:
1.师:孩子们,在我们国家56个民族中,你都知道哪些民族?现在把你知道的在小组内说说,每组由一名同学负责汇报。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知道的最多? 生:汉族、满族、回族„„
师:同学们真厉害,知道这么多民族,课前,我们选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民族进行了深入调查和了解,现在请同学们静悄悄、迅速地找到自己的小组。
生:找到小组(分五组,每组10人)。
师:现在把你收集到的信息在小组内说说。哪位同学愿意读一下学习指南?
出示课件:
学习指南
小组交流(建议6分钟)
组长要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
别人发言时要注意倾听。
组长整理组员的意见,准备在全班交流。
全班汇报交流(建议12分钟)
师:看看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学生汇报时,教师课件辅助。)生:依次汇报。(汇报方式:傣族舞、满族服饰、文字资料)(每一个小组汇报后,教师都应适当总结,并关注其他学生是否听到?)
朝鲜族、壮族(“活血”可以让学生猜)、傣族、蒙古族、满族(要把
民族分布图融入)
2.师:孩子们,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知道了这么多民族的饮食文化、民族风情,那你们想知道他们都是怎么相处的吗? 生:想。
师: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想与大家一起分享,请看大屏幕。播放视频《汶川地震相关视频》。(教师解说)师:孩子们,此时此刻,你又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们要互相帮助„„ 生:我替他们难过,我帮不上忙。
师:说的真好,真是懂事的好孩子,但是你也别难过,他们已经在全国56个民族的帮助下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我们来看一下。(播放课件:重建后的汶川)
灾难袭来时,56个民族齐心协力,帮助灾区重建家园,开始新的生活。因为我们是相亲相爱一家人。播放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
师:歌词唱得多好,我们要做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那在我们班级这个小家庭里,有没有少数民族啊? 生:有。
师:那你们之间又是怎么相处的呢? 生:„
师:做得真好,老师也忠心希望咱们班同学团结起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才能使我们这个大家庭更优秀、更和睦、更友好。
3.师:同学们,我们的旅程就要告一段落,把眼睛闭上回想一下,还记得我们今天了解到的内容吗? 生:记得。师:真的记得? 生:真的记得。
师:这么有自信?老师这里有五道题,每组选一道题来回答。(出序号,让同学们选择回答):(1)我国共有56 个民族。
(2)满族人的泼水节、孔雀舞最著名。(3)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4)朝鲜族人最爱吃狗肉。(5)傣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师:同学们真棒,掌握了这么多的知识,我们今天的旅程到这里就结束了,告诉你们一个秘密,11月份是我校的“民族文化月”,月末我们就会开展“学民族知识,赞民族文化”活动,回家之后我们要继续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现在小组长把表拿回去,(课后)把表格发给同学们,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