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了不起的小燕子

了不起的小燕子



第一篇:了不起的小燕子

阳春三月,柳树吐出了新芽,桃树开出了红花,聪明伶俐的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那次,我亲眼目睹了燕子在舅舅家的房梁下筑窝的前后经过。我正在院子里玩耍,忽然两只燕子飞到房前,在房前盘旋着,唧唧啾啾地叫着,然后落到门前的一棵树上张望。它们好像在说这个地方真好,不如我们就在这儿筑巢吧!我看清楚了,它们一雌一雄,是一对夫妻。两只可爱的小燕子,穿着灰色外套,胸口露出了白衬衣,黑溜溜的小眼睛怪明亮的。过了一阵儿,它们飞走了,我有点遗憾。可是我还是耐心地等待,希望它们的再次光临。不一会儿,那两只小燕子果然飞了回来,这回嘴里衔着泥。让我喜出望外,因为我知道燕子要在舅舅家的墙角安家了。只见燕子把泥粘在墙角,一只飞了出去,另一只还在粘。不一会儿那一只又衔着泥飞回来,这一只又出去衔泥,它们就这样循环着衔泥筑窝。不知过了多久,小燕子终于把窝筑成了一个半圆,半圆两头紧紧地连在墙角上。小燕子又飞出去,又飞回来在半圆上再加一圈。一天、两天„„ 小燕子围的圈数越来越多,燕巢越来越大,快完工了,正面留着一扇“门”,最后只能容得下燕子进出了。它们又衔来许多树叶和羽毛,把窝铺好。大功告成了,我看见那双小燕子钻进窝里,把头伸出来,兴奋地叫着。我也为它们的成功而感到高兴。小燕子的窝虽然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杰作,但它是用小嘴巴一点一点筑成的,是汗水和心血的晶结,智慧和毅力的结晶。啊,小燕子你是世界上了不起的建筑专家。我爱小燕子,爱它那活波可爱的样子,更敬佩它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第二篇:小燕子

23、难忘的一课

教学目标: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交流探讨、团结协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培养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培养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时代背景,创设情景,使学生如情入境。

教学过程:

课前故事: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张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

十九世纪末,八国联军对我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京。腐败的清政府毫无抵御能力,屈膝求和。据说,在“议和”会议开始之前,某国的一位代表,想借此侮辱中国人民。于是,他对举政府的代表说:“对联,是贵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现在我出一联,你们如能对上,我给你们磕五个头,如对不上,也应如此。”在清政府的代表未置可否之时,他脱口念出了上联: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在“琵琶琴瑟”四字上面,共有八个“王”字,用来指代“八国联军”,同时,也用以炫耀征服者不可一世的狂妄气焰。在场的其它帝国主义分子听了,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阵狂笑。清政府的代表中,有的呆呆地发笑;有的虽然胸有不平,但无词可答。这时,只见代表团中的一书记员,投笔而起,铿锵答对: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魑魅魍魉”是传说中能害人的四种妖怪,他以蔑视的口吻严厉谴责了帝国主义像害人的“小鬼”一样,经常侵犯我国主权的罪行。其它代表听了,心里出了一口气;侵略者们听后,个个愕然肃目;那位挑衅的先生听了,瞠目结舌,不得已向北半蹲半跪地磕了一个头,引起哄堂大笑。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1)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民对祖国的爱深沉热烈,学了这篇课文你会有更多的感悟。(板书课题)齐读,这究竟是怎样的一课呢?请随着老师的朗读走进课文。

二、教师配乐范读(4)

三、初读课文,梳理文脉(6)

1、同学们想读读课文吗?自由的出声地读一读,边读边思考这是一堂怎样的课?并在每一自然段前面标好序号。(你能用填空的方式说一说吗?)

“我”在——(哪里)听了一位——(怎么样)的老师上了一堂课。课的内容只有一句话:————————。课后我又参观了——————。我觉得这堂课上得——,让我———。

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3)

1、那么是什么令“我”难忘呢?如果把这节课拍成电影的话,你会选择哪些最难忘的镜头呢?快速默读,找出最难忘的镜头。

2、学生默读,回答,教师幻灯出两个镜头。

3、那么为什么这两个镜头会让我难以忘怀呢?下面我们自己来研究,左边一组 研究第一个镜头为什么么令我难忘,右边一组研究第二个镜头为什么令我难忘。

五、深入学习

(一)、讲清步骤和研究任务要求(7分)

我们研究学习的步骤是:

1、独立学习:(1)、研读那个最难忘的镜头,想想为什么这令“我”难忘;

(2)、在研读的过程中如果有疑问,及时地记录下来,一会儿在小组中提出。

2、小组合作学习:(1)、交流那个镜头为什么令我难忘,形成较完善的小组意见;(2)、探讨个人提出的问题,从书中或者老师提供的“背景资料”中寻找答案。如还有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请组长做好记录,一会儿班级交流时提出。

(二)、小组学习,教师巡视(如果有的小组已经研究完自己的那个镜头,可以试着研究另外一个镜头)

(三)、班级汇报交流(10)

1、我们都知道善于倾听的人会有很多收获,因为倾听也是学习。一会儿我们交流的时候请认真地倾听别的小组的意见,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者补充意见,可以等他说完以后补充。

●第一个镜头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

肃认真,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内心。

1、为什么那么难忘呢?(他只写了一句话,只读了一句话,只教了一句话,为什么难忘?)

2、这位台湾老师写和读的内容是什么?老师他是怎么写的?(板书:一笔一画)怎么读的?(一遍一遍)这句话只有九个字,你们觉得难吗?可是作为一名教师他却写得很吃力,读也读得不太熟练,这是为什么?(引出“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这一句话。然后追问:“‘光复’是什么意思?光复之前是怎么样的?联系下文,从书中找答案:11小节,阅读课文要学会联系上下文)

3、从这“一笔一画”地写和“一遍一遍”的不太熟练的朗读中你看出了什么?难怪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那么富有感情,好像„„难怪“我”会被吸引住了,怀着崇高的敬意和孩子们一起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

4、指着“、”问:“这里有个什么符号?我把这两个顿号换成逗号可以吗?(幻灯出示)自己把两句话对比着读一读。说一说原因以后指导朗读:指名读——评价(读出了激动、读出了急切、读得我心潮澎湃„„——齐读)

●第二个镜头:参观小礼堂

他指着礼堂两面墙上新画的几幅中国历史伟人像,说:“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诸葛亮,有郑成功,还有孙中山。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

1、为什么难忘?(学生回答)

2、为什么么看到孔子,诸葛亮,有郑成功,还有孙中山这些历代伟人,“我”那么激动,眼睛也不觉湿润了?你了解这些人吗?(课件出示: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广博的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伟大人物。有开创儒家学派的一代宗师孔子;有神机妙算、被看成智慧化身的诸葛亮;有收复失地,使台湾重回祖国怀抱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带领人民推翻封建王朝被台湾人民称为“国父”的孙中山;„„还有无数正直、勇敢、勤劳、聪明的中国人,他们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他们谱写了中华民族雄壮的篇章。)

3、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我自豪,我是中国人!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4、指导朗读:台湾的同胞也觉得十分自豪!在台湾同胞的眼中这些中国历代伟人就象征着祖**亲啊!现在你也一定能体会那位台湾老师此时此刻的心情了吧,来读一读他说的话吧!(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自己的”为重音——指名读——齐读)

(四)、小结:

学到这里,我想同学们应该明白这节课为什么令我难忘了。谁来说说(学生说一说)原因只有一句话„„(板书)对,那位老师是中国人,那些学生是中国人,我也是中国人,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爱„„

六、写一写(6)

1、假如你就是作者,在那样的情景种,你一定也会感动不已。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我们的语言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吧!

出示教师写的例子,老师已经写了一段,请一生读。请用精炼的诗一样的语言写,你可以利用课文中出现的词句,也可以合理想象。我写的是开头一部分,你可以接着往下写,刚刚研究那个镜头的就可以写写那个镜头。

2、学生写

3、小组交流,推荐最优秀的一首,限时一分钟。

4、大组交流。写第一个镜头的同学集中到左边,写第二个镜头的集中到右边,分成两大组,每一组从最优秀的五、六首小诗中选出一首最佳诗作,限时一分钟。

5、齐读由三节组成的一首大诗。(配乐)

七、总结提升拓展(1)

同学们,经过这堂课相信你一定记住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法国作家都德在他的文章《最后一课》中这样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是的,祖国的语言就象征着祖国,热爱祖国的语言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课就要上完了,为了感谢大家,我要送给你们一件礼物。(《最后一课》)

都德的《最后一课》讲述了法兰西人民被剥夺学习祖国语言前夕的故事,同学们课余可以去看一看。

八、作业(1)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作业完成或者完成一个自己设计的作业:

1、爱诵读的你,不妨给你的家人和朋友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

2、爱阅读的你,不让读一读都德的《最后一课》或者一些台湾作家的作品如:余光中的《乡

愁四韵》

3、爱写作的你,不妨将课堂上的一节小诗创作成一首完整的诗歌。

4、爱唱歌的你,不妨听听学学有关台湾的歌曲比如:《鼓浪屿之歌》、《我的中国心》等

5、爱思考的你,不妨写下你的读后感悟和思考。

6、爱探索的你,不妨了解一下台湾的地理和历史资料,然后把它余同学们分享。

第三篇:小燕子教案

小燕子

知识能力目标:

一、用轻松而柔和的声音演唱《小燕子》,教育学生爱护益鸟。并通过模仿小燕子的各种飞翔姿势,培养学生动作的表现力。

二、认识延长记号,掌握其唱法。

学习××的节奏。

教材分析

一、歌曲

《小燕子》是一首创作歌曲,3/4拍,三段体(带再现)五声宫调式。每一段两个乐句,第一段配以舒展的节奏,给人抒情优美之感,以赞美的音调表达了儿童爱护小燕子的心情。第二段以××××0紧缩的节奏形成轻盈跳跃的旋律与第一段形成对比,仿佛是小燕子敏捷轻快的身影,歌唱了小燕子保卫丰收除害虫的辛勤劳动,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变化重复,前后呼应,再现了儿童们喜爱小燕子的真挚感情。

二、读谱知识 延长记号是音乐中常用记号的一种。标记为⌒。记号在音符或休止符上方,如:5、0,根据作品需要,适当地延长时值。另外,⌒记在小节线上,表示小节间的间歇。⌒记在双纵线上,表示乐曲反复后的终止。

三、综合训练

(一)八小节带词的三度模唱练习,以大小三度音程几进行为主,还可兼做发声练习。

(二)是带词的节奏练习,是×-、××、×× 节奏的综合性二声部练习,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协调能力。

(三)是听音记写练习,通过听、记,复习学过的音,提高听辨能力。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1=F 3/4 1-61-61-53―― 天 上 星 星 亮 晶 晶,1-63-53-16―― 天 上 星 星 亮 晶 晶。

三、学唱新歌

1、导入课题。

2、欣赏歌曲录音。思考问题:(1)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是用怎样的声音演唱的?

3、学唱歌谱

老师范唱一遍,学生随琴边划拍边唱。错处老师及时纠正。难点句:561 6――

656 1――通过示范、讲解“渐慢”及“⌒”的作用。

4、学唱歌词

指导学生高位置、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之后随琴填唱歌词。5、歌曲处理

启发学生回答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对小燕子什么样的感情?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提醒学生注意连、断的不同唱法。然后用不同形式练习。

四、小结:小燕子帮助人们做了哪些事情?教育学生爱护益鸟,保护人类的生活环境。

五、学习歌表演

1.老师示范表演一遍,然后教学生分句表演,最后指导学生练习。

2.放音乐。叫8—10个学生上去表演小燕子飞翔(老师也做动作在下边学生中扮小燕子飞翔)

六。师小结:

布置作业:孩子们还知道哪些关于春天,描写小动物的歌曲?自己去学一学。

第四篇:小燕子教案

活动课题:早读书语言活动:《小燕子》(儿歌)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

2、认识汉字“燕子”、“尾巴”。

3、体验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字卡、音乐、挂图

活动过程

一、交流“我知道的春天”,导入课题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描述给大家听。

2、师小结导入:从同学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篇课文《燕子》。(出示课题齐读)【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对春天景物特点的了解,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让学生对春天有一个切身的感受。】

1、音乐律动进教室

(一)导入

1、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歌呀?我们学燕子飞一飞吧!

2、小朋友,刚我们学谁飞呀?

3、真棒!燕子,(出示字卡)我们一起说吧?

4、今天,马老师带来了一张美丽的图。小朋友猜猜是什么。

(二)出示挂图

5、哇。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小燕子)

6、看。小朋友,它们有的飞的?(低)有的飞的?(高)

7、小朋友知道它们在做什么吗?(跳舞)

8、它们跳的美吗?

10、小燕子告诉我,等下要邀请我们的小朋友一起去玩游戏,小朋友想不想?

11、可是,小燕子有一个要求。它说它只跟会念儿歌的小朋友一起玩

12、那怎么办?我们一起把儿歌学会好不好?

(三)教师完整念一遍

1、小朋友,先听马老师念一遍好不好?

2、小朋友刚听到儿歌里有什么?

4、那小燕子的尾巴像什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念,老师念一句,小朋友念一句,看看哪个小朋友最先学会,第一个被小燕子邀请去玩游戏?

5、嗯。真棒!

6、小朋友知道小燕子的尾巴像什么吗?

7、真厉害!

6、小朋友、看,小燕子来了,知道它来干什么吗?它说它要来检查小朋友有没有学会这首儿歌,那我们一起念给小燕子听吧?

7、哇、小燕子说你们真棒!它要邀请我们全班的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小朋友开心吗?

(三)学字卡

1、小燕子说,它还要邀请2个字卡宝宝一起去

2、可是,字卡宝宝太调皮了,它藏起来了,小朋友知道它藏哪了吗?嘘..我偷偷告诉大家,它藏在我背后偷睡觉了,我们把它叫醒好不好?

3、还有谁没出来呀?赶快把它叫起来吧?

4、哦,字卡宝宝摔倒了。我们把它叫起来说“尾巴宝宝不哭”

5、字卡宝宝已经邀请到了,小燕子说我们该去玩游戏了,我们学着小燕子飞,一起出去玩游戏吧?

活动结束

第五篇:小燕子教案

小燕子进步了

教材分析:

《燕子妈妈笑了》这篇童话故事以通俗的语言,充满童稚的笔触,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一只从学习认真开始到终于学会了认真的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课文通过燕子妈妈与小燕子的三问三答,不仅介绍了冬瓜与茄子的大小、颜色、外形三个方面的区别,还说明了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更认真地去观察冬瓜与茄子,更说明了“认真”是做人做事基本的能力和品质。设计理念:

1、寓语文学习于快乐的活动中,实现教学过程的活动化,这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转变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理念。

2、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景,贴近儿童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合作学习机会。让学生朗读中探究、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3、、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爱探索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我把语文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熔于一炉,确立学生参与活动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一学生观,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双手来做,用心去体会”,充分享受做学习主人的权利和欢乐。教学内容:

西师版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23课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知道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

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教学重点:

理解燕子妈妈最后笑了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认真的道理。教学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小燕子头饰 菜园图 小星星 小红旗 西红柿 黄 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小燕子》的歌。

2、导入新课,学生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看故事,听课文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认读生字,和生字宝宝交朋友。

3、自读课文,初步识字。

4、细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1)读第1自然段理解内容。(2)小组合作学习(2——7)自然段。(3)汇报学习收获。

(4)齐读第8自然段,理解“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

三、巩固课文内容

1、学生表演故事。

2、小组合作学习:说一说西红柿和黄瓜有什么不同?

四、布置课后作业

1、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和爸爸、妈妈一起表演故事。

附板书:

燕子妈妈笑了

第一次

冬瓜是大的 茄子是小的

第二次

冬瓜是青的 茄子是紫的

第三次

冬瓜皮上有细毛

茄子柄上有小刺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5/103601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