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爱你,中国”观后感
我爱你中国观后感
这周周六,在学校党组织的安排下,我们观看了16集大型记录片《我爱你,中国》的部分片段。这部大型纪录片《我爱你,中国》通过对大时代、大事件背景下的普通中国人 的关注,还原了60多年来不同代际(自解放前青年人至八零、九零后一代)的典型人生记忆,呈现了一代代中国人与共和国水血交融的燃情岁月和心路历程,追寻不灭的“现代化 ”变革梦想和民族复兴情怀。这是一部让所有经历过、经历着青春的人都能产生强烈共鸣的怀旧青春大片,同时也是一部书写国家变迁史、物质进步史、财富增长史和精神文明进 步史的影像史诗。
虽然观看时间只有两个小时,但是在这短短的两个小时中,我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新中国成立之初,在这张白纸上,将如何描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是全体中国人必须思考的问题。此时成功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为中国提供了理想模式,一个梦幻中的天堂。“苏联”,这个词汇带给五十年代的中国人的,不仅仅是亚欧大陆一片布满白桦林的广袤国土、积雪覆盖的屋顶、马列伟人、或是苏式审美的情调,而是一种社会理想,一个需仰视的榜样,一个与己有关的参照—— “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学习苏联先进经验成为时代热潮。年轻人求学的最高理想,就是去苏联留学,继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留学欧美、日本后,苏联,成为中国人的又一个留学目的地。在苏联留学五年后,一批批留学生带着5分全优的成绩单陆续回国。回到祖国的留学生们,在很多行业里都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做着开创性的工作.。他们成了新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这群人也用一种特殊的力量,影响着中国„„影片中我看到了中国自成立以来的巨大变化,一个经济贫困、科技落后的国家在一批苏联留学子报效祖国的的奋斗历程中一步步成长,正如影片中毛主席说的那样,他们是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而我们的祖国在这批留学子的带领下亦宛如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蓬勃的发展!时至今日,中国已成为超越日本的经济大国,成为一个发射能够独立宇宙的飞船的、位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大国!中国就像一列疾驶的大卡车,他不停地向前跑,并且这种速度越来越快,让世界震惊。
而当我看到影片中一批优秀的青年学子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时,我的内心一阵澎湃!是啊,作为青年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需要不就是这种为祖国奉献的精神吗?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设祖国,为祖国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我们亲爱的祖国的发展历程中留下自己的汗水;作为新时代的骄子,我们需要拿出这种为祖国奉献的精神,为我们的下一代留下美好形象,在这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将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一个契机,而在这个契机下产生的纪录片《我爱你,中国》解开了作为90后的我们青年一代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刻好奇:怎样理解20世纪中国人的动机、目标、选择以及相应到来的时代命运?影响这些历史图景生成的驱动力是什么?历史的内在逻辑是怎样的?在不同的时代,推动中国变革的力量到底来自于何方?历史背景在多大程度上 塑造了对应的那一代人?中国的国家性格到底是什么,哪些因素塑造了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于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艰辛时代,我们很难切身的回答这些问题;由于没有经历过 那个艰苦奋斗的时代,我们很难真实的感悟到这些问题的深意;由于没有感受过那个充满危机的时代,我们很难体会到这些问题背后隐藏的含义。但是,《我爱你,中国》这部纪 录片真实的向我们还原了那个时代的背景,真实的向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情形,使我们深刻地了解的这些问题的内涵!观看《我爱你,中国》,我们把中国60年来的历史放在近代以来的时间参照系中和全球视野的空间参照系中来观照,发现了中华民族所契悟的时间的秘密,从中验证出历史的答案,那就是中华民族正在自知而自信地前行,正在新的历史 周期里迎来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篇:《我爱你 中国》观后感
《我爱你 中国》观后感
今日观看了纪录片《我爱你中国》,感触甚深,特写下感言以共勉。在影片中我看到了北京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2001年申奥成功以来的巨大变化,从一个环境污染严重到处弥漫着蜂窝煤味的城市到一个高楼大厦蜂拥而起,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环保型城市。今日的北京已非昔日能比,是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国际性大都市,是中外人才所向往的归宿。
北京的发展只是中国大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透过北京的发展就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中国的飞跃式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祖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影片中一位外籍人士说“我感觉中国就像一列疾驶的大卡车,不停地向前跑,速度越来越快,让世界震惊。”听到这样的称赞的时候我是多么的自豪与激动,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骄傲。记得中学历史也曾讲到过,法国伟大领袖--拿破仑对中国的评价“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他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震颤”。
追忆历史不堪回首,从明末清初,中国就已经开始与西方发达国家拉开距离了,当西方国家开始进行资本主义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国家的时候,我们的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当西方国家开展工业革命,对外扩张,开辟世界市场时,我们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闭关锁国,排斥一切外来先进文化。当他们用大炮打开我们的国门的时候,我们只会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求饶,“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历史上从不曾间断过仁人志士的对祖国命运的探索,为拯救民族危亡,探索各种途径。著名的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虽然都失败了,但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旧式的农民运动救不了中国,因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经不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产阶级的变法和革命运动也救不了中国,因为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夹缝中产生并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生来就具有软弱与革命的两面性,民族资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革命性,但是又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革命又具有不彻底性,资产阶级改变不了中国的命运。所以改变中国命运的重任,只能落在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具有彻底革命性的无产阶级身上。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正确的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赢得了八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开展了社会主义革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我们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在摸索中前进虽经历了一些坎坷,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损害,但党领导人,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又走上正确的道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我们的国家从此步
入高速发展时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到一个新境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一五规划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坚定不移的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于即将步入的十二五时期,中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我们满怀信心步入十二五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发展的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繁荣,我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而深感自豪,我爱你中国。我们向着祖国的明天勇敢的前进吧。
第三篇:我爱你中国观后感
我爱你中国观后感
六个主题让爱永留我们心中;六个主题让我们和祖国和人民和家人和朋友紧紧相连;六个主题让我们成长、让我们身心健康;六个主题让我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不管是少年马鹏飞从六岁起开始照顾奶奶,还是藏族老奶奶几十年每天坚持升国旗的大爱,都久久在我的脑海中回荡,让我激动、让我寝食不安,激励我好好学习,早日成为祖国和社会的有用人才。
爱,分大爱和小爱。大爱是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是对青少年教育的主题。只有爱祖国,才能使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才能使我们每个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使我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和理想。一个年轻人只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把自己的一切与祖国和人民相联系,才只使个人价值得到体现。没有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即使学习在多的知识也无法成才。有句话叫“大爱无边”,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当台湾遭受龙卷风袭击时,我们大陆同胞无条件伸手援助,这是民族情下的大爱;当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时,全中国人民都损款、损物,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这是团结友爱的大爱,是民族凝聚力的大爱,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运动员奋力拼搏,夺取金牌,为国争光,这是对祖国的大爱,同时个人价值也有了很好的体现;当祖国受到外敌入侵之时,解放军指战员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这是最高利益的大爱,也是最无私的大爱。因此,他们的爱也最受关注和人民爱待。
大爱人们在关键时刻容易做出,但小爱更显真情爱意。不懂得小爱之人,很难有大爱。城市中的90后、00后,是父母家人的宝贝,大多生活在爱的海洋之中,对爱反映迟钝,不知道关爱他人,这叫“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必须通过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六个主题教育就起到了这种作用。爱是分享,好的东西要和家人一起分享;爱是关怀,家人生病之时,打扫一次卫生、做一次饭、一个问候就能让爱充满家园;爱是承担,家人遇到困难之时,要象马鹏飞一样能经得起困难和磨难;爱是承诺,做一个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好孩子;爱是力量,有爱在心,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会低头;爱是荣耀,心中装着、祖国和人民,祖国强大我荣耀,祖国稳定才有好的学习环境。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每天为我们忙碌的父母献出一点爱心,干自己能干的事,为父母倒一杯水,洗一次脚,让父母知道你心中有他们;每天上学时问一声老师好,道一声老师辛苦了,让老师教得高兴,让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每日和同学想见,问一声同学们好,增进团结、播种友爱,融洽关系,让自己心情愉快;过马路时,道一声警察叔叔好,让警察叔叔为自己的辛勤付出自豪;遇到弱者时出手相助,体现爱心,让关怀、给予丰富自己。付出的爱多,收获的快乐就丰富,让我们学会关心别人,爱护别人,让我们在爱的氛围中成长。
第四篇:我爱你中国观后感
追寻记忆中的壮烈 坚定信念里的未来——《记忆•我爱你中国》观后感
英语0901 刘书敏 1091060117
灯红酒绿的生活中,快之不及的社会节奏下的人们已经习惯了快餐式、娱乐性的享受。迷失在花花世界的众生们又有几人能再次想起新中国成立前夕那些壮烈的事迹,仍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的迷惘青年们谁还会去认真解读马克思的一生。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作为世界中客观存在体的人类是时候追寻先辈们的足迹,去品味红色记忆中的那些壮烈了;徘徊不定的新生代们是时候去解读马克思的一生了,在他那传奇一生中坚定属于自己的信念。
在我校开展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一系列活动之际,我观看了《记忆·我爱你中国》,感受颇深。这档栏目是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故事,采用纪实手法拍摄。《记忆·我爱你中国》中的第一集主要以采访、史料再现的手法向观众再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前历经沧桑与变迁北平,观看到此时,内心深处有一种痛楚,恨国不强大,怨民不振作。可是爱国人士的努力,还有革命先辈们的奋战,新中国终于成立了,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节目中时时提到这几位学者的名字,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多大造诣,更重要的是他们为新中国所付出的努力。我们也许已经习惯了一提及新中国的成立就自然而然地想到那些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们,往往忽略了这一批默默付出的知识分子们。诚然,如果没有先辈们的热血就没有新中国,可我们却常常想不起那些手无缚鸡之力却一直为新中国的成立奋斗着的学者们,他们在那样的环境下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国投身于祖国的建设,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爱国者的光辉,读懂了责任与使命。他们使我懂得了作为中国人应具备的品质,更使我明白了作为中国人应有的归属感。无论有多大成就,获多大荣誉,最终都要回归自己的祖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当下这个理想和信念在大学生中普遍缺失的时代,我们麻木的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盲目的生活和学习,找不到未来的方向。就算毕业后找到了合适自己的工作,那种老一辈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已经早已不在。是在物欲横流中迷失了自己?抑或是因为激烈的竞争压力无暇顾及理想?或许我们应该懂得: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会责任感的源泉和精神动力,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才能自觉地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心。我们应该返璞归真,寻找那份曾经那么真实的热血与感动。只因为心中的那颗质朴的爱国心,那份把祖国建设的富强的迫切渴望。这份感动不应该因为岁月的洗刷而渐渐消失,应该是长留在我们这些下一代的心中,就像珍藏多年的美酒,愈酿愈香,作为敬爱的毛主席曾经描述的“早晨八九点的太阳”,我们这些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应该为爱国主义赋予新的光彩。诚然,时代不同了,人的理想也会发生变化,因为理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填充建社会,一举成名,修身立德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知识分子一生的理想。抗战时期,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保家卫国而奋斗便是众多有觉悟青年垢理想。而处
于21世纪的我们,更要将理想提升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上来。
然而理想不是幻想,更不是空想,它必须立足于现实,必须要有其实现的可能性。时代总是向前的,任何逆时代潮流的理想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也许有人怀念封建社会人们的理想,盼望着有一天能够平步青云,便于工作从此翻身,可以停止奋斗,过安逸的生活。也许有人怀念战争年代的惊心动魄,想要亲上战场为国出力乃至为国牺牲。也许有的人只是想独关善其身,一人吃饱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许有的人只是想过宁静的生活而不卷入社会的竞争之中。这些都是不现实的,或者至少都是局限的。时代的大潮里,有志做弄潮儿,才能实现理想,实现人生价值。
茫茫人海,欲望何曾有尽头?与其为一己私欲而劳碌,不如向着更高的人生目标进发。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当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始终坚定地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党并为实现这一共同形影相随想而奋斗终身!
第五篇:我爱你中国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由中央2套“我爱你中国”教育片。主要以爱为主体,爱是什么?爱是从身边小事做起,爱同学,爱父母,爱家乡,爱老师,爱祖国等等。爱是分享、爱是承担、爱是给予、爱是力量、爱还是荣耀。
在李木子清脆的歌声‘我爱你中国’划破了长城上的夜空,与西藏,云南、四川等少数民族小朋友们齐唱唱同一首歌,我爱你,中国!
在晚会现场,著名演员李连杰还讲述了他刚刚结束的台湾南部地区三天两夜赈灾之行。“有一个妇女拉着我的手说,我的家没有了,我什么都没有了。我说没有问题,只要你有生命,我们一起努力。”李连杰现场呼吁,人人献出一点爱,用爱心去温暖灾区的孩子们。
爱是分享”,爱是给予,当我们去爱别人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有力量。“爱是支持与分享,别忘了伸出你的双手。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一个大家庭,只有我们相亲相爱,团结互助,和谐友爱,我们这个大家庭才会和睦共处,蒸蒸日上。
爱是力量,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点爱,齐心协力,什么困难我们都可以战胜!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会越来越强大!让我们,爱同学、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只有付出、传递“小爱”才能汇聚成荣耀祖国的“大爱”。爱让我们的祖国更富强!
爱是承担,讲的是来自沈阳13岁男孩马鹏飞,担负起,照顾失明奶奶的重任,这个事情告诉我们:生活是一种挑战,生命是永远的希望,坚持下去,热爱生命,相信未来,我们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爱,让祖国更美丽!
爱是荣耀,杨利伟叔叔深情的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件大事,让我懂得了荣耀来自于强大的祖国,荣耀的背后是付出与奉献,还有毅力与坚持。用爱荣耀中国!
通过看“我爱你中国”我明白了小爱无痕,大爱无疆。
我爱你中国’’让我懂得了交相辉映的笑脸就是对祖国未来最好的祝福!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坚定我们的信念来报效我们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