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宝宝



第一篇:蚕宝宝

蚕宝宝

记得很小很小的时候,邻家阿姨养了几只蚕宝宝,叫我好是喜欢,总是想什么时候我也能够拥有。也许是真的太喜欢了,我总是用心寻找着它。功夫不负有心人,好心的同学帮我寻到了小小的蚕卵。蚕卵密密麻麻的铺展在一张白纸上,谁能想象到它即将诞生的顽强小生命。我细心地将它们放在一个8公分大小的盒子里,等待着它们的到来。这等待的心情非常急切,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它们是否破壳而出,中午放学回来顾不上吃饭第一件事也是看看它们,这一天下来我不知要看他们多少次,心急的我引起了父亲的注意,他拍着我的头告诉我,蚕的孵出是需要时间的,你一定要耐心等待。

经过漫长的一个星期等待,小生命终于出来了,它太小了,小得你一不注意都会忽略它,它的身段细得像头发,长度也就1.5毫米,虽然他这么小,这么的不出众,但足以叫我兴奋了一整天,逢人便说。我把桑叶用布擦干净轻轻放在盒内喂养着我的宝宝,一天、两天,蚕宝宝变大了,粗的像铅笔芯了。

蚕宝宝越来越大,它们的食量也越来越大,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我守在它们的身边发了愁,这一切被哥哥们发现了,两位哥哥一声不响地背起书包徒步走了三公里来到郊区摘桑叶,整整一个下午,哥哥们背回了整整两大包,看到这么多的桑叶,我高兴得跳了起来,我的蚕宝宝终于可以吃个饱了,可是哥哥们的手却因捋桑叶而又红又肿,手掌的皮都破烂了。看到这里,我的心一下由兴奋掉入了心痛,我抚摸着哥哥的手,泪珠掉到了他们的手心里,心里默默说着谢谢哥哥。哥哥轻轻地拍了拍我的头说:“没事妹妹,哥哥的手过两天就会好的,到时候哥哥还去帮你摘桑叶,喂你的蚕宝宝”。

经过一个夏天的喂养,蚕变得又白又亮了,爸爸说它要到吐丝的阶段了。啊,期盼已久的事终于要到了,我激动不已。一天的傍晚,一只蚕宝宝嘴里吐出了蚕丝,一点一点的越来越多,经过一个晚上,蚕儿们吐了整整一大张蚕丝,妈妈高兴的对我说留着它到新年时给你做一件新棉袄穿。幸福与快乐挂在了我的脸上。

经过春天和夏天对蚕宝宝的喂养,我体会到了哥哥们的亲情,喂养的艰辛,收获的快乐,这一切永久地留在了我的心里直到永久。

李文

2012年1月30日

第二篇:教案蚕宝宝

蚕宝宝(中班美工)

活动目标:

1、通过卷纸、挤压等动作制作蚕宝宝。

2、了解蚕宝宝的身体特征,培养幼儿对自然物的兴趣。

活动准备:白色卷桶纸、纸盒内放置桑叶每组一个或者绿色皱纹纸制桑叶每组一张、铅笔、蚕宝宝图片、实物教师制作的蚕宝宝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2)

1、这种昆虫的名字叫:蚕

2、蚕宝宝长得什么样?(白白的、长长的,圆形身体,身体有环节,身体两侧有黑色气孔,有一小尖尾巴,有许多脚,头部有黑灰纹路等。)

二、提供材料,请幼儿探索蚕的制作。(8)

1、老师在桌子上提供了几样材料,我们来看看是什么:卷纸、剪刀、铅笔、记号笔。

2、请你动脑经想一想,怎样用这些材料做一只蚕宝宝出来,并且试一试。----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

3、幼儿自主探索蚕宝宝的制作。

4、作品探讨。

----你用到了哪些材料?你是怎么制作蚕宝宝的?

*在幼儿讲述的过程中提炼孩子的技能动作:卷、剪、推、挤等。

三、看图示学习制作蚕宝宝。(12)

1、张老师也用这些材料制作了蚕宝宝,出示蚕范例。

2、但是在制作时我还请了图示朋友来帮忙。按序出示图示。

3、你能看懂图示表示的意思么?----数字代表了顺序,要按顺序制作。----① 取白色卷纸以长边靠拢在铅笔的侧部

②卷动铅笔,将纸全部卷上

③双手食指与拇指有力将纸两头向中心挤压,使之皱曲 ④稍后,将铅笔从中抽去

⑤用水彩笔画上小气孔,头部花纹和眼睛 ⑥用剪刀在尾部剪一小刀,作为尾部小突起。

4、幼儿看图示学习制作蚕宝宝。

五、幼儿分享制作的喜悦(3)

1、把蚕宝宝放到大蚕叶上或者铺好桑叶的盒子内。

2、说说你的蚕宝宝在干什么。

第三篇:蚕宝宝小学日记

201x年5月14日星期六多云

我的蚕宝宝变成蚕蛹已经好几天了,我有点着急了:怎么还不变成蛾子呀?今天,终于有小蛾子出来了!它是把蚕茧的一头咬了一个小洞钻出来的。

小蛾子是粉白色的,一眼看上去,好像蛾子身体一边只有一个翅膀,其实,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蛾子实际上有两对翅膀,其中有一对藏在另一对的下面。我用手去碰蛾子的时候,它竟然用翅膀夹住我的手指头,跟着我的手指头动,想让我好好的看看它呢!

人们都说,美丽的蝴蝶是毛毛虫变成的,蚕宝宝变成的蚕蛾是不是一种蝴蝶呢?妈妈让我仔细观察,看看蚕蛾是不是蝴蝶。我发现蛾子和蝴蝶是有区别的。最明显的就是颜色了:蝴蝶身上的颜色五彩缤纷,非常漂亮,而蚕蛾身上只有一种颜色――那就是白色。蝴蝶的翅膀很大,而蛾子的翅膀很小,肚子大,显得比较苯重。我还发现蛾子的触角也和蝴蝶的不一样:蝴蝶的翅膀就像两根长长细细的天线,而蛾子的触角就像弯弯的月牙儿,也像眉毛。还有,蛾子从茧子里出来后不像蝴蝶那样到处飞,而是趴在那里不愿动,可能是在等它的朋友也变成蛾子吧!

第四篇:蚕宝宝观察作文

蚕宝宝观察作文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蚕宝宝观察作文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蚕宝宝观察作文 篇1

一、蚕宝宝的外形

星期四晚上,我去同学家拿来了很多枚蚕宝宝。我兴奋得不得了,一回到家,就仔细数了数,可是蚕宝宝太小了,密密麻麻的,一不小心我把蚕宝宝咬的洞也数进去了。哎,太多了,怎么也数不清!

周六一早,我发现蚕宝宝大了不少,大约有一粒米那么长了。我拿出放大镜仔仔细细地观察起来。我发现蚕宝宝的脸是黑色的,身体是淡黄色的,脸后面有白色凸起来的部分,真可爱啊!

二、蚕宝宝吃食

才三天时间,我的蚕宝宝已经大了不少,但是我仍然无法用肉眼看清它们吃食的情况,我只好拿来放大镜观察起来。我发现蚕宝宝的脚很细很细,爬起来身子一扭一扭的,像蚯蚓一样,可爱极了!粗粗一看,它们像钉子一样的钉在叶子上,一动不动。仔细看,发现它们一直在往下钻。过了一会儿,它们抬起头来,我发现桑叶上面已经有一个个小洞了。

啊,蚕宝宝吃食真有趣呀!

三、蚕宝宝睡觉

今天,我养了一个多星期的蚕宝宝终于可以用肉眼观察他们睡觉的样子了。蚕宝宝睡觉可特别了,跟别的小动物不一样。要是你不仔细观察,是不知道的。

你们猜它们是躺着睡觉的?是睁着眼睛睡觉的?错、错、错!它们是抬着头睡觉的,一动不动,像在玩木头人的游戏似的,真是有趣极了!

四、我和蚕宝宝的故事

已经四天时间了,我养的蚕宝宝又大了不少,我们每天给它们换桑叶、倒粪便,看着它们一天天地成长,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虽然养的时间不长,但是还是发生了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情。记得那一天,我一不小心把装着蚕宝宝的鞋盒打翻在了地上,所有的桑叶带着蚕宝宝一起摔在了地上。我吓得边哭边喊妈妈,我很担心蚕宝宝会被摔死。妈妈听到了,赶紧跑过来,帮我把蚕宝宝一枚一枚小心翼翼地捡起来。我已经吓得呆呆地站在一旁,不断地祈求蚕宝宝平安无事。终于妈妈又把鞋盒交到了我手上,我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幸好一枚也没有死。啊,真是太好了,太幸运了!从此,我更加小心地照顾蚕宝宝了。

因为蚕宝宝又小又多,所以给它们换桑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开始,蚕宝宝小到用手抓都抓不起来,现在大一点了,妈妈能很小心地抓起它们,却发现它们为了保护自己,吐了一条丝粘在桑叶上,那条丝经常缠着妈妈的手,使妈妈无法快速地放下它们。正因为它们小,爱和我们捉迷藏,我和妈妈扔桑叶也得小心小心再小心,每次都是我先检查一遍,再妈妈检查一遍,才放心地扔掉。

啊,养蚕宝宝真是既惊险又有趣呀!

啊,蚕宝宝睡觉也那么奇特呀!

蚕宝宝观察作文 篇2

我家的蚕宝宝已经养了指甲这么大了,我觉得它们很可爱。

有一次,我要给它们换桑叶的时候,一条蚕宝宝爬出了洞口,我要把它们抓进去,不行!会被捏死的,把它给塞进去,不行!它会疼。用什么办法把它放进去呢?我急得像在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这时妈妈来了,她把蚕宝宝拿了进去,我说:“妈妈,你这样拿蚕宝宝它不会死吗?”妈妈说:“只要你拿它轻点就行了。”“真的有这样简单吗?”我边说边试。而且我觉得非常轻松,蚕宝宝也没有被我捏死,真是太简单了,我把桑叶放到那里,蚕宝宝就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它吃的速度很快,它爬的速度比较慢,是挪动爬的,蚕宝宝头上有六个点,身子是一节一节的,后面还有点尖尖的,真可爱。

我家的蚕宝宝多有趣啊,以后我要多养几条,让它们做个伴!

蚕宝宝观察作文 篇3

你们知道吗?我养过蚕宝宝。以前我只知道蚕宝宝会吐丝成茧,可从没见过它是怎么吐的。今年,我注意了,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没有出生的蚕宝宝是一个个黑乎乎的小圆点,比米粒大一些,黏在纸片上。过了一段时间后,几只蚕宝宝会神奇地从小圆点里爬出来。我凑近一看,刚出生的蚕宝宝只有半指宽,它们又细又小,肉眼根本分不清哪儿是头,哪儿是尾。

过了几天,只要你往里丢几片叶子,它们就会争先恐后地抢着吃。虽然我看不见它们怎样吃,但每次打扫它们的“住宅”时,我都会发现上面有着像沙粒的洞洞。又过了几周,蚕宝宝不像平时狼吞虎咽了,反而一动不动。这可把我吓坏了,我心急火燎,真怕它们一命呜呼。妈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这是蚕宝宝在蜕皮,它们一声要蜕四次皮。果然,第二天放学回家,我惊喜地发现,蜕皮过后的蚕宝宝变得洁白无瑕,看着它扭动着胖乎乎的身体,我别提有多高兴了。

经过四次蜕皮,蚕宝宝就胃口大开,身子也油亮亮的,似乎在做什么准备,原来它要吐丝了。只见它从嘴里吐出丝,把自己包了起来,成了茧。蚕宝宝进化完后,从茧里飞出来成了蛾。产卵后,它的生命就算是走到了尽头。我真想念蚕宝宝们,想念它们胖胖的身子在桑叶上爬的样子。

蚕宝宝的一生虽然很短,但是发挥了属于自己的光彩,真了不起!

蚕宝宝观察作文 篇4

今天,科学老师告诉了我们一个十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上个星期大家定购的蚕宝宝到了!大家一个个都欣喜若狂,讲台下立刻响成一片。

蚕宝宝究竟是怎样的呢?有的同学说,蚕宝宝一定是像蛇一样的可怕东东;有的同学想,蚕宝宝一定又臭又难养;还有的同学则问道:“蚕宝宝吐出的丝是白色的,还是彩色的……大家的脑袋里都装满了一个个大大的问号,都想快点拿到蚕宝宝来好好研究一番。

开始发蚕了!大家不是伸长脖子想看了究竟,就是把手伸得老高老高,想抢先拿到蚕宝宝。同学们一个个小心翼翼地接过老师发的饲养盒,放在桌上。接着立刻迫不及待地打开盒子,静静地观察起来。只见在饲养盒里,六只可爱的小蚕正在爬来爬去。它们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又白又胖,而是一只只灰里带黑,米粒般大小的小不点儿。蚕宝宝可不像其它的动物一样,它们既没有眼睛,也没有鼻子,只有一张灰灰的芝麻般大小的小嘴。蚕宝宝的`身上有一节节可以伸缩的环带,它可以帮助蚕宝宝爬行。倘若你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在蚕宝宝的身体下部,长着一颗颗圆圆的东西,那是蚕宝宝增加摩擦力的“迷你脚”。

我真希望蚕宝宝能在我的精心照顾下,长得又可爱又健壮!

蚕宝宝观察作文 篇5

我的蚕宝宝从小洞里钻出来,当时的颜色是黑色的,它们的食物是桑叶,要清洗过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再给蚕宝宝吃。

我发现蚕宝宝的大便一定是黑色的,而且最近的大便颗粒要比前段时间的大,那是因为蚕宝宝长大了,我还收集了蚕宝宝的大便,装在小玻璃罐里,它们的大便学名叫“蚕沙”,据说也是一种药材。

现在它们身长3.5厘米左右,皮肤的颜色呈肤色和白色相间,还有黑色的点点。观察后发现头部下方有6条腿,后半身还有8条腿,眼睛不明显,找不到。

我养了10条蚕宝宝,它们的食量很大,我每天都会在早上和晚上喂2次桑叶,取走吃剩的桑叶,清理掉蚕沙,再放上欣新鲜的桑叶,每次放6-8片,它们在吃桑叶时的声音也很响。

第五篇:彩色的蚕宝宝

彩色的蚕宝宝

小时候家里养过可爱的蚕宝宝,白白胖胖的形象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这次参观浦东新区科技节开幕式,却看到了上海昆虫博物馆带来的彩色蚕。听讲解员介绍,吃什么颜色的混合饲料就会让它呈现出相应的颜色。展览上一共展示了两个颜色的蚕宝宝,紫颜色的蚕宝宝和篮色的蚕宝宝。

听说这种吃混合饲料的彩色蚕摆脱了蚕对桑叶的依赖,对季节性要求不高,并且所结的彩色蚕茧卖得也比普通白茧价钱高。看来科学技术真的可以给广大农民带来真正的实惠。

彩蚕茧吐彩丝

在4号展馆,一种能够吐出彩丝的蚕宝宝让人好奇不已。这些生活在小圆盒里面的蚕宝宝,外观和普通的蚕宝宝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为什么它们长大之后就能吐出彩色的丝来呢?黄正恩主任告诉记者,从细微处看可以看出这些蚕宝宝的特别之处,比如,吐黄丝的蚕宝宝的皮肤有不少地方是黄色的,连血液也都是黄色,吐红色的蚕宝宝也一样。这种能够吐出彩色丝的蚕宝宝有效地解决了在织布的过程中需要染色的问题,是一种天然环保的新产品。

区域主题活动名称:可爱的蚕宝宝

北京市房山区幼儿园 张秋媛

区域主题目标:

1.创设与利用机会,支持和满足幼儿喜欢探索的需要,引导幼儿积极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周围事物,对常见事物、现象及其变化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引导幼儿对蚕宝宝的一生的了解,并培养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感。

区域主题过程:

活动一

五一假回来,早晨,刘亦彤带来了四只蚕宝宝。孩子们都对蚕宝宝特别的好奇。杜睿晗说:“这是蚕,我姥姥家原来就有。真好玩„„”

刘亦彤说:“这是我婶儿给我的,我家里还有好多呢。”

王秉轩说:“我都不怕它。”

寇泽浩说:“老师,咱把它放在哪啊?”

林世轩说:“放瓶里吧。”

刘亦彤说:“不行,我家的蚕是放在一个大盖上的。”

吴欣烨说:“我去找吧。”她在积木区里找了个鞋盒的盖,拿来了。

刘亦彤说:“这个行。”

我们一起把蚕宝宝放在了干净的盒子盖上,孩子们都伸着头看。我见孩子们对蚕宝宝特别感兴趣,于是,便开始搞起了《可爱的蚕宝宝》的主题活动。

根据我对蚕的了解,我大概设计到以下几个方面:

蚕长的什么样?蚕吃什么?蚕茧是什么?蚕宝宝哪去了?蚕怎么变成飞蛾了? 这些问题还要带幼儿慢慢的去观察,去寻找答案。

活动二

我见孩子们对蚕特别的好奇和喜欢,便带孩子们观察蚕宝宝长得什么样?

杨凡说:“蚕宝宝身上没有毛啊?”

琚浩说:“它身上有层皮。”

徐萌说:“它是白色的,身上光光的。”

王辰阳说:“蚕宝宝身上是光溜溜的,它一爬一爬的。”边说着还做着爬的动作。徐雪儿说:“它没有脚啊?”

刘亦彤说:“有,有,你看,它肚皮下就有,好多呢。”

付浩天说:“它肚皮上有一排排的小黑点是什么啊?”

李伯谦说:“它没眼睛。”

寇泽浩说:“它的鼻子真大,它吃东西先闻闻再吃。”

李兰欣说:“鼻子下面有个小嘴,一嚼一嚼的。”

孩子们对蚕很好奇,于是,我利用家长资源找来了蚕的生长过程图,挂在蚕宝宝旁边。引来了孩子们的观看。并有孩子询问我:“蚕怎么变成飞蛾了?”

今天,刘亦彤带来了几片桑叶来喂蚕,孩子们看着蚕宝宝吃的香,便说起来:

林世轩说:“它就吃叶子啊?”

刘亦彤说:“就吃桑叶,我奶奶说的。”

张勇力说:“桑叶还长桑葚呢。”

苗旭辉正好在水房喝水,跑过来说:“老师,这有好多桑叶呢。”

我过去一看,原来是房中的墙边种的杨树,叶子还是挺象的。

刘亦彤说:“那不是,我家小区里有一棵,每天我就摘几片喂蚕宝宝。”

苗旭辉说:“杨树叶子还挺象桑叶。”

寇泽浩说:“快看,蚕宝宝吃的还挺快。一会就吃了一个大洞。”

徐萌说:“它总是在吃,吃不饱啊?”

杨凡说:“蚕宝宝还小呢,它得吃多点。我们也得多吃饭,和蚕宝宝一样白白胖胖,是不是,老师?”

我向他投向了赞许的目光。

活动三

今天,杜宝在活动区时发现蚕宝宝吐丝了。

杜睿晗说:“快来看,蚕宝宝吐丝了?”

施雨说:“真的,它吐的丝真白。”

赵博希说:“像雪一样白。”

李龙泽说:“像细细的面条。”

刘子露说:“像白糖一样白。”

王辰阳说:“它为什么把自己包起来啊?”

杜睿晗说:“是不是它的窝啊?”

寇泽浩说:“一定是。它好在里面睡觉。”

杨凡说:“它不吃东西啊?”

我说:“只是睡觉吗?它在里面还干嘛啊?”

张宇铭说:“我知道了,它要变成蛾子。”

化涟漪说:“啊,真的?”

刘亦彤说:“恩,我奶奶也告诉我说是变成蛾子。”

孩子们还在认真的看着。蚕宝宝吐的丝越来越多,慢慢都看不见蚕了。做成了一个蚕茧。孩子们还是天天都去看蚕茧,看它什么时候变出蛾子。

活动四

一周过去了。周末,刘亦彤把蚕茧宝宝带回家养,不知长什么样了?刘亦彤把蚕宝宝带来后一看,蚕茧宝宝还是没有动静。

刘亦彤说:“急死我了,它什么时候出来啊?”

杜睿晗说:“快了,它得慢慢变啊。”

寇泽浩说:“对,它变出的蛾子特别漂亮,它得一点一点变啊。”

又过了几天,蛾子终于咬破蚕茧出来了。孩子们惊喜地看着它,给它拍手,欢迎蚕宝宝变成蛾子。

杨凡说:“它也是白色的,真漂亮。”

徐萌说:“它怎么不飞啊?”

化涟漪说:“它还有胡须呢?快看。”

林世轩说:“真的。长长的,两个呢。”

这时,两个蚕宝宝变的蛾子碰到了一起,他们的尾巴像粘在了一起。

施雨说:“哎呀,他们睡着了?”

杜睿晗说:“他们怎么了?不动了。”

寇泽浩说:“他们在干嘛?”

我说:“它们在交配,然后飞蛾妈妈就会把宝宝生出来。生出来的宝宝慢慢就又会变成蚕宝宝。”

孩子们都为飞蛾拍手。这时刘亦彤说:“我奶奶说了,飞蛾生完宝宝就会死的。” 孩子们特别惊讶。

寇泽浩说:“那我们给他们准备点吃的,要不他们生完宝宝就饿死了。”

林世轩说:“对,他们冷不冷啊?”

化涟漪说:“飞蛾真可怜。”小朋友也都说它真可怜。

我说:“飞蛾们是为了让孩子们活下去,它们死了,好让宝宝们活下去。”

一番话,孩子们都睁大眼睛用一种充满爱的眼光看飞蛾,孩子们通过观察喂养蚕宝宝,从中也喜欢上了这个干净的、乖乖的,还能为人们吐丝的蚕,知道了它是益虫,我们要爱护它。活动五:我的蚕宝宝

孩子们特别喜欢蚕宝宝。活动区中孩子们自己便开始聊了起来。

寇泽浩说:“我想用橡皮泥做许多蚕宝宝。”

杜睿晗说:“橡皮泥是彩色的,蚕宝宝是白色的,该不象了。”

寇泽浩说:“老师,有白色的橡皮泥吗?我想做蚕宝宝。”

我说:“咱们班里好象有,你再找找。”

寇泽浩找了半天,找到了一大块白色的橡皮泥,高兴的找了他的好伙伴一起做了起来。马亚鑫和赵博希也和他们做了起来,还说要老师帮忙做几片桑叶。

看着他们认真的做蚕宝宝,张楠、徐雪儿、杜睿晗、李兰欣、李伯谦他们也开始画起了蚕宝宝。

李伯谦说:“我先画几片桑叶,再画蚕宝宝吃桑叶,好多蚕宝宝。”

杜睿晗说:“我的蚕宝宝都用蚕丝做了个漂亮的房子,我喜欢画吐丝的蚕宝宝。” 徐雪儿说:“我的蚕宝宝还没长大呢,好多,它们在吃桑叶呢。”

他们认真的画了起来。一边画一边讲自己的蚕宝宝。

杜睿晗说:“老师,我的蚕宝宝是彩色的,因为没有白色的笔,看我的彩色的蚕宝宝多漂亮。”

孩子们自己的这种自主行为,充分体现了他们对蚕宝宝的喜爱。

上海育出不吃桑叶的彩色蚕宝宝

近日(2003年7月),上海大自然野生昆虫馆推出一种不吃桑叶的彩色蚕宝宝。据了解这是采用了高科技的技术,使原来白色的蚕变成带有颜色的蚕,这些蚕喂普通饲料,结的是白茧,如另行选择彩茧专用饲料,就可结出浅红、黄色、浅蓝等彩色蚕茧。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