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早市购物,体验生活,快乐成长
走进古陌早市
体验社会生活
于永琳
威海市二实小幼儿园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中就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幼儿园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所以教育走向社会,教育回归生活是幼儿园教育的必然。在教学实践中,二实小幼儿园就充分利用幼儿园所处的环境及社区资源,对幼儿进行了生活体验教育,让幼儿在生活体验尝试中,融入了四个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促进幼儿在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发展。作为二实小幼儿园的小朋友是幸福快乐的,因为她们不仅在幼儿园里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幼儿园还为宝宝们提供接触社会的的机会,每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都会和老师提前做好计划,10月份我们第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到古陌早市,让孩子们自主挑选蔬菜水果、海鲜等食材。
尽管比平时入园提前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宝宝们还是早早的来到了幼儿园,穿好园服,手里攥着园长阿姨发的5元钱,迫不及待地等着7:30可以跟老师一起去早市购买他们喜欢的食材,中班的小朋友还自发地每人拿来了一个环保购物袋。出发前,老师再一次叮嘱小朋友“不乱跑、不落队”“买东西的时候要先问问价格再挑选”等需要注意的问题。出发的路上,他们手拉手,井然有序地排着队跟老师来到古陌早市。一声声“爷爷奶奶好”、“叔叔阿姨好”让繁忙的早市更加地热闹起来。小朋友更是像小大人一样告诉好奇的叔叔阿姨,“我们是二实小幼儿园的小朋友,今天来体验生活”。孩子们走走停停,好奇地问着老师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老师耐心的给小朋友们解答,告诉小朋友们买蔬菜和水果要挑新鲜的,海鲜要买活蹦乱跳的,什么样的蔬果和海鲜是新鲜的。买菜的过程中小朋友还试着跟卖菜的叔叔阿姨讲价,老师也不时给孩子创设问题情境:“孩子们,咱们买的大枣6元钱,老师给了叔叔10元钱,快帮叔叔算算他应该找给我们多少钱啊?”“你们看这个鱼怎么样,新不新鲜啊”有的小朋友只顾着买,挑完了却不知道自己的钱不够用了,于是老师引导孩子们要根据自己所有的钱来购买喜欢的东西,不能过度的消费,同时也可以和小朋友合作购买自己想买的食材。
早市结束了,小朋友们提着他们买的食物蹦蹦跳跳地回到幼儿园,一路上他们还欣喜地比较着谁买的水果便宜,谁买的东西多;你买了什么,我买了什么,还合计着可不可以和其他的小朋友交换食物。小朋友们在这其中体验着自主选择、自主购物的快乐,教师们也在孩子的参与中感受着孩子的成长快乐。
生活体验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尝试是有收获的,尽管幼儿的年龄尚小,对生活的理解还很肤浅,但社会与生活这所大学校同样能给他们适当的启迪,并对我们幼儿园的教育起着良好的辅助作用,使孩子们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二篇:早市
早市
宿舍楼下是依山临风的三岔道口,由于楼群集中,路面宽展,加上车来人往交通方便,也就自发形成了机关小区的生活早市。
清晨,天还朦胧着,楼下几家小吃店就有了制作的动静,随着早练者的阵阵喊叫声拉开了一天的序幕。商贩们趁着麻麻亮的天,有挑担子有推车的,有骑摩托有开车的,满载着生产加工和批发来的农
副产品找好摊位开始了叫卖。
早市的地摊分这样几种类型。青菜摊,黄瓜辣椒西红柿、韭菜蒜台西葫芦,时令鲜菜惹人眼;鱼肉摊,青鱼刀鱼黄花鱼,精肉精排五花肉,案板上任您挑选;水果摊,瓜果甜桃大鸭梨,桔子山楂黄香蕉,先尝后买齿唇留香;杂粮摊,大米小米红豆绿豆,面粉面条米面粉皮,样样齐全;豆制品摊,有豆腐豆脑和豆汁,一拉溜飘着浆香。这些都是较为稳定的摊位,说不准隔上十天半月就有现场制作小磨香油麻汁的和营养保健品推销商招摇过市,使得整个早市丰富而动感。
四周的小吃店比赛似地制作着各种早点,刚出笼的蒸包煎包,现炸热卖的油条火烧,还有水饺馄饨菜饼糖糕,为赶班的居民提供了便利,时常有三三两两过路的登山客来撮上一顿补充体能的消耗。各类摊主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男女老幼过往行人穿着多款的运动休闲装愉快地选购着商品,也偶尔为块儿八毛、称高称低讨价还价找点乐子,然后大提小拿收获了一天的希望。这早市,活跃在城区的制高点,品种齐全,价格公道,和气生财,倒要感谢那些送货到门,精明勤快的买卖人
常常伫立于阳台欣赏这早市的喧闹,物资的丰富……购销两旺的小小早市,反映了地区经济的繁荣稳定。好的政策,好的机遇使得一方百姓富了“菜篮子”,满了“钱袋子”。足量鲜活的商品堆积和各式多样的摊位小吃填充着消费者对市场的需求,也是无处不在的城乡集贸的一个缩影。楼下早市是一首骚动的晨曲,是一道多姿的风景。
第三篇:体验生活,丰富形式,快乐作文
体验生活,丰富形式,快乐作文
内容摘要: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的根底厚了,想象与联想才有起飞的基地。很难想象,一个生活经验贫乏的人,能写出充满活力的文章来。教师主要应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从生活中、实践中取材,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从中捕捉灵感,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形式;形式;快乐
正文:
说起作文,可谓是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不少老师和学生都害怕作文。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得明确作文的途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的写作素材和灵感常来自于他们的生活。而目前作文教学常忽视了这一点,造成了两个主要问题:
1、作文选材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的根底厚了,想象与联想才有起飞的基地。很难想象,一个生活经验贫乏的人,能写出充满活力的文章来。教师主要应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从生活中、实践中取材,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从中捕捉灵感,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这样,留心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社会现象,做到触类旁通,由此及彼,从而拓展视野,获取丰富感人的生活素材。有了丰厚的生活根基,写文章时就不会文思枯竭,无从下笔了。
2、不注重帮助学生建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
这是一个需要教师、家长、社会共同关注解决的问题。古人云:“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阅读教学若仅限于教材上的几篇文章,学生便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师要经常指导他们阅读一些中外名著,以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词汇。同时,还要让他们读社会这本“无字书”,因为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的课业负担繁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开展活动和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这样的生活怎能让学生充分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呢?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均应尽力帮助学生摆脱这种单调的生活,给他们创造一个丰富 1
多彩的生活空间,使他们可以在愉快的心境下去寻找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减轻作文的压力,丢掉作文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包袱,更好地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
具体落实到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
一、挖掘生活学习中的素材,命题应贴近学生
教师在命题时要注意做到贴近学生。在作文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跳出“命题禁锢式”的泥坑,陈旧老套的作文题是束缚学生创新思维的枷锁、也是让学生感到作文无话可说的祸根。
要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教师在命题时应做到新颖、醒目、富有创造性,使命题走向开放。这个开放有以下几层意思:如果教师命题,要注意联系实际,面向生活;或者可放宽命题的范围,让学生自选角度;教师可以不限文体,让学生自主选择;平时鼓励学生多写随笔,自定命题,比如:演讲比赛、抽签作文赛、口头作文赛、故事会、手抄报比赛、报刊剪摘活动、争鸣辩论活动、新闻语竞猜活动、介绍新技术分析新思想及叙述新事物活动、结合课外阅读电影和电视写读书笔记等,在学校和班级的板报、墙报上开辟“自由讲”、“小评论”、“心里话”、“新发现”等栏目,引导学生就班级、学校以及社会上出现的好人好事或一些倾向性问题进行议论。这些写作形式不拘一格,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以下这几类命题就具有开放性很值得尝试尝试。
第一类是能触发学生富于思考、想象的特点的命题,如《希望》、《假如„„》这样的命题,便能勾起学生许多美丽的憧憬或比较深邃的见解。
第二类是能将学生导入丰富多彩的生活领域的命题,如《难忘的(或闪光的、或紧张的、或充满希望的„„)一页》就会把学生带进了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之中。于是,儿时的趣事,成功的欢乐,紧张的一瞬,衷心的悔悟„„一页页动人的生活画面,都会在他们笔下展现。
第三类是能在学生面前展示出色彩斑斓的意境的命题,以激起学生各种优美的想象,如《看画作文》,由学生任意选择自己心爱的一幅画写篇记叙文,学生作文里立即出现了黄山的云松,庐山的瀑布,草原的飞马、南国的椰林„„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拓宽习作训练的渠道。
(1)开放学生的多种器官,提供实践机会,使学生亲身体验积累生活经验,丰富写作的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亲身经历对学生来手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有阅历必然就“动于中,发而言”。老师应给予机会,帮助学生体验,让学生作文就“言之有物”了。如:实验。先让学生运用自然课上或课外阅读中学到的某一科学知识自已做一个科学小实验,然后把实验的过程写下来;制作。让学生动手完成一个小制作,并让学生把制作的过程、感受和新的发现写下来;操练。如学了《新型玻璃》一课后,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操练一下,并让他们把操练后的感受写下来;参观。春天来了,带领学生到田野参观游玩,学生通过看、听、闻、摸、想„„调动各种感受器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践活动。为本地农产品写广告词、写对联、写标语等。另外,班级举行的智力竞赛活动、小记者采访活动和文娱表演活动小组之间的挑战、擂台赛等,教师应抓住这些机会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2)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进行创造性习作,使学生读写结合,感悟迁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课文中也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资源,并且便于操作。教师可紧扣课文,读写结合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如:
①情节扩展式。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有这样两句话:“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可启发学生结合课文插图。由邱少云的外表,推想邱少云当时的内心活动,把这两句话扩写成一段内容具体的话。
②文尾续写式。如根据《穷人》一课的结尾,想象安娜一家以后的生活,让学生续写。
③多向改写式。根据课文内容,有的可以改变人称,有的可以改变叙述的顺序,还有的可以改变体裁进行改写训练。例如:学习了《草船借箭》一文,可以让学生采用不同角度叙述课文。或周瑜、或鲁肃、或诸葛亮„„
④ 相关迁移式。抓住课文的原型特征,调动已储备的表象,把思维的触角由甲迁移到相关或相似的乙上来。例如:学习了《桥》一文,可以根据课文的写作方法仿写类同的文章。
从教学途径来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多种训练,有时可以不求成篇,只做片段,甚至可以“一学期只写一篇作文”——小型的、分解的训练,有助于课堂的操作,目的就是要做到:“积跬步致千里,”“积小流成江海”。比如:
在课堂上进行作文片断练习,或开头,或结尾,或人物肖像描写,或景物描写„„然后随堂全班交流,教师稍加评点。学生把整篇文章分解为几个环节进行练习,互相取长补短,日积月累,整体写作水平便得以提高。同时,加强口头作文练习,或长或短,围绕主题任意表达,既可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可提高他们组织语言、丰富词汇的能力。当然,锻炼和检测学生综合写作能力的完整的度,一定能最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吴庆鳞.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语文论文
体验生活,丰富形式,快乐作文
作者姓名:王松祥
作者单位:沥海三汇小学
联系电话:***
第四篇:体验生活
体验生活——从超市开始
油田外国语学校六2班 小记者 陈梓媛
2010年1月24日,酒泉市小记者协会的小记者参加了“我是小小售货员”的活动,活动地点就定在北京华联酒泉富康店。
8:20,会议室:我们都在会议室里紧张的准备着老师在给大家发工作证,拿到工作证时的心情是无法形容的,我们从这一刻起,我们就是超市的工作人员,就是同事关系了,我们要努力工作,争取做到最好!
8:40,超市卖场:所有人都精神抖擞,超市工作人员正在给大家分配任务,我当上了编辑,任务是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全部用笔记下来,送到客服部去广播。9:00,超市卖场:活动正式开始,我们迎来了第一批顾客,新的一天开始了!
10:00,超市卖场:有人开始抱怨了“烦死了!一个都没推销出去!”但也有人很高兴“嘿嘿,原来推销东西不难嘛!”看来,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啊!
11:00,超市服务台:我已经被累晕了,待在超市服务台准备完成我早上的最后一篇稿件,心里开始回忆早上发生的事情。
11:30,超市服务台:在服务台播音的人开始通知下班了,我们早上的工作也就快结束了,下午,又是什么样呢?
11:40,会议室:当老师宣布下班的那一刻,我感觉整个人的骨头都散架了,上班,真累啊!
12:00,家:终于回家了。唉,下午还要上班,累死了!我没有心情吃饭,只是喝了杯水,就倒在了床上。
13:55,家:“啊!”我一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出家门,下午还要上班的啊!
14:20,超市卖场:下午的工作开始了,有了早上的经验,应该会轻松一些吧? 14:30,超市卖场:恩„„在卖场里推销的同学们好辛苦啊,他们的叫卖声传的那么远。还有人实施了近距离推销的办法,看看黄健,举着一瓶洗手液,也不管是叔叔还是阿姨,逮住人就说:“您买瓶洗手液吧!原价8块2,现价3块9”
15:00,超市卖场:同学们都在努力,我也按捺不住了,去帮帮忙吧!
16:00,超市卖场:一段时间时间的实践过后,我才发现原来我的任务有多么舒服啊,那些叫卖的同学们,真是辛苦啊!他们的嗓子估计都快喊哑了。
17:00,超市服务台:会长来视察了,我赶忙躲进服务台帮忙,没想到,会长是来采访我们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想,都有自己的领悟,但是,每个人都很累了,呵呵!
17:30,超市服务台:轮到我了我说:“爸妈上班可真不容易呀,今天体会了之后才明白;原来做什么都不简单,没有苦哪来的甜呢?以后一定会体谅爸爸妈妈的。”
18:00,会议室:活动正式结束,我们每人都领取了一个杯子作为纪念品,我心里想:以后看到杯子就会想到这次很有意义的活动,只是这次活动我最大的感想就是:累!
21:00,家:我躺在沙发上,看着电视,含着棒棒糖,进入了梦乡„„梦中,我还在超市里努力的工作呢。
这样有意义的活动,累,也值了!
第五篇:小学作文:体验生活,享受快乐
体验生活,享受快乐
2009年3月12日星期四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我们五(5)班举行了一个活动??煮茶叶蛋。
这已经是第二次举行像这一类的活动,不过上次是腌鸭蛋。
老师在活动的前一天分配我们准备好煮茶叶蛋的材料,首先每个人都得准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鸡蛋,我被分配到带红茶叶。我便把妈妈从海南带过来的“兰贵人”用来煮茶叶蛋。
第二天早上,老师把全班同学带来的材料都放在几个塑料袋里,然后茶叶蛋先在老师办公室里煮好,只要等到最后一节课,全班就可以大吃一顿了。
“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大家高兴极了,因为这节课就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茶叶蛋了。
老师先让班干部在黑板上写了八个大字,“体验生活,享受快乐”。接下来就由班干部来给我们介绍,讲解茶叶蛋的历史……当然,我们一定要先给劳累了一天的老师送去茶叶蛋,老师派几个同学先送二楼办公室,再送三楼办公室,送完之后,就是全班大开吃界的时候啦。
老师把那松软可口的茶叶蛋,一个个发到我们的手上,班里的同学有的在细细的品尝,有的狼吞虎咽一口气吃下去了,我看着茶叶蛋,仔细的观察了一番,发现茶叶蛋的蛋壳裂纹特别多,外壳颜色有点像咖啡色,我小心翼翼的将蛋壳打开,一股浓香扑鼻而来,这比茶叶蛋刚开锅时还要香,让人忍不住马上就吃掉它,我先咬了一小口,细细的品尝,第二口,第三口,第四口,我吃完了,真好吃!我心里感到满足,感到快乐,我嘴里还在回味。
活动结束了,但教室里还有茶叶蛋的香味,感谢老师举办这次茶叶蛋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