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访问学者Study Plan

访问学者Study Plan



第一篇:访问学者Study Plan

Research Proposal

1)Research Area of Interest and Major:(please explain what your major is and what you plan to study)

2)Advisor or Potential Advisor:(this means your research advisor not academic advisor)

3)Is your program coursework only? If not, please tell us the name of your research project and give a basic description of your research.4)Research Funding:(Where is the funding coming from?)

5)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第二篇:访问学者

访问学者是神马?(请详见xuyingxiao的个人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04160&do=blog&id=523874 1.访问学者是很牛的人吗?

很久很久以前,“访问”一词在我的心目中是很神圣的。那时总感觉只有国家领导人才到处访问,或者是像爱因斯坦这种人到各个国家才称得上为访问,最不济也是著名作家率文化代表团访问某某国。

很久很久以前,“学者”一词在我的心目中也是神圣的。读本科时看到校园里挂着青年学者论坛之类的横幅,就觉得能参加这种会议的人都是精英了。当“访问”和“学者”连在了一起,我就有点仰视得要休克了。

在我二十岁上下,实验室老师说后面有个访问学者要来,我的脑海中顿时冒出温文尔雅的日本学者的形象,夹杂着日本高僧甚至我们的唐僧的形象,感觉我见了访问学者肯定连气都不敢出了。当然,来我们实验室的访问学者是国内大学过来的。

还没见到访问学者,就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本来我们可以一届学生共用一台电脑,但现在没电脑用了。原因是那位访问学者把电脑用坏了。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访问学者先从DOS命令开始学起,结果拿本书首先尝试format C:命令,结果硬盘格式化,连DOS操作系统都没了。本来也没啥,重装系统呗。但这台老破电脑之前软驱已经坏了,光驱更是没有,结果整个电脑就废了。

如果晚个几年,我会毫不犹豫地把这个硬盘挂到其他电脑上重新装一下操作系统。但那时用电脑的机会非常缺乏,微机对我们来说都更是新鲜,只深夜偷偷溜进来用它编过几次程序,哪里敢拆机箱呀,更别说换硬盘了。

郁闷之余,心中只有怪罪那位访问学者了:作为学者,还不如我们学生,连DOS都不会还要去学,甚至连格式化命令的风险都不知道„„ 以后和这位访问学者接触多了,也就明白了,原来访问学者各方面专业水平不如我们学生是正常的。正因为专业水平不如好的学校,所以才要到好的学校来访问呀。如果水平高的话也不用来访问了。

从此,我对在国内高校进行访问的学者都不再仰视了,只仰视那些出国访问的学者。

在我出国做访问学者之前,还是觉得在国外做访问学者的都是牛人。得在国际上做了很有影响的工作,人家才会邀请你去访问的。

直到周围有人去做访问学者了,才明白人家主动邀请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都是你想去访学,主动提出让人家发个邀请函,然后人家才来邀请你的。和找工作没多大区别。

等自己也出国访学了,就再也没有仰视了。

2.访问学者是项目吗?

留学基金委的网站上写的清清楚楚:“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含博士后研究)项目”。这么说来,访问学者应该是项目咯。

如果是项目的话,那这个项目可是我活了这么多年申请到的最大的项目,而且是国家级的项目、是经费完全由自己自由支配的项目。

虽然那时这个项目的经费还不到当地的最低生活水平的要求,但它是对我帮助最大的项目、是最让我出成果的项目、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项目。

只是在统计教师申请到的项目经费时,没有任何人承认访问学者也算你申请到的项目。

到小木虫上一查,倒真有人问访问学者算不算项目的,大家都有自知之明,众口一词都说不算项目,因为这个钱是直接给你的、没有进学校的帐啊。3.访问学者是留学生吗?

访问学者自身是教师,出国也不是为了攻读学位、也不需要去听课,所以一直觉得访问学者只是对方的一个客人,是一种经历,而不能称为留学生。

但在英语培训时,都称我们是留学生。这时心中总有一个声音告诉我:我不是学生,我是教师,做访问学者只是一种经历,是去开阔一下眼界、和国外建立学术联系。

出了国,困惑依旧,搞不清自己到底是教师还是学生。国外学校为俺开设的电子邮件是从网页中“教职工邮件”的链接进去的,而不是“学生邮件”的链接。公共打印机是不限打印张数随便打印的,而不像学生有配额限制。停车证是教职工类的,虽然比学生停车证有很多优先权,但价钱也上去了。学生享有的各种福利都不轮不到。但大部分做事情的访问学者都是和研究生们呆在一起做事情,而不是做想想中的老师的事情。

这样以后回国了算是留学归国人员吗?特意询问了一下,发现俺回国时也算是留学归国人员,可以享受到留学归国人员的优惠政策。

网上查到权威定义:“何谓留学人员:是指公派或自费出国(境)学习,并获得国(境)外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含)以上的人员;在国内获得大学本科(含)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到国(境)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修一年(含)以上的访问学者或进修人员。”。

这么说来,访问学者也算是留学人员了。不管你在国外做了啥,出来晃一圈,身份就不同了。

4.访问学者“学”什么?

访问学者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不拿学位、不需要上课拿学分,学什么呢? 跟着华人老板的一般会被当苦力,如果国外的老板也提供资助的话,就更被剥削了,当然这种剥削也是出成果的一种方式。但是对大部分公派访问学者来说,国外的老板不出钱,他也就不好意思派活给你。如果碰到白人老板、尤其是有了终身教授职位的白人老板的话,他们更是不好意思用免费劳力,对访问学者基本放羊。

大部分访问学者会趁机将国外各个地方游玩一遍,出来一趟不容易,游玩是必要的。

把该玩的玩遍后,有的访问学者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事了。尤其搞文科并且在国内不是做科研工作的访问学者,一个人在国外呆着实在是无聊,就只得提前回国了。

当然这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访问学者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充分利用了在国外宝贵的机会,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蜕变。

有的访问学者和学生一样去听一些课程,有的访问学者每天做实验做到深夜,有的访问学者自费参加国际会议,有的访问学者跟随医生上下班作息不定,有的访问学者每天和一帮硕士生博士生呆在一起,深入参与国外的教授的课题......刚出国时让我纠结又很诡异的是,中国这么穷,美国这么有钱,中国还拿出宝贵的外汇派出自己的精英去给老外免费打工。

遐想一个极端的场景(纯属杜撰,如有局部场景雷同,纯属巧合): 一位教师申请项目时对国家说我想做这个做那个,国家说我的人民币虽然随便印,但你水平还没到,不能支持你做这些东西。

这位教师说那我不要经费自己做吧,为了节约开销,以后写了论文只投国内召开的国际会议。

国家说你这个国际会议不是顶级级别,国家不能出钱支持你去参加这个国际会议。这位教师心想达到顶级的水平也需要一个过程啊,遂死了这份心。

本来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切归于零。但这位教师访学去了,故事就重新开始了。最终的结果是:

国家拿出宝贵的外汇,让这位教师到了国外访学。这位教师用这笔外汇飞到国外,在国外租个房子,挂靠一个导师,继续做他在国内想做的东西。做完了以后算老外的成果,然后老外再拿美国纳税人的钱资助他到中国参加了那个国际会议。本来只要花很少的钱就能做到,而且成果归国家,但国家不乐意。

如今要浪费两个国家的几十倍的钱,而且最终的成果都送给老外了,但竟然两个国家连同这位教师都很开心。这位教师同时拉动了老外内需和祖国的内需,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想法开花结果了,眼界开阔了,也玩了不少地方,自己还成了留学归国人员,身份也不一样了。

抛开这种诡异不谈,这个访问学者确实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但学到了什么呢? 如今的网络时代,至少我这个行业已经没有什么知识和技术非要飘洋过海到国外来学,网上的技术资料足够充分,在国内完全可以自学。有什么是必须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到老外这里来学的呢?

刚出国时我在学校网站拼命查,终于查到:访问学者的目的是学习,但不是来学习什么知识和技术的,而是学习如何做科研的。

恍然大悟:同样一个创新想法,在国内可能就逐步湮灭,而拿到国外,就可以看到老外如何在这个想法上运作,让它成熟长大。这个是呆在国内很难学到的。

5.访问学者和博士后哪个好? 如果任你选择,你是愿意做访问学者还是博士后?

曾经在小木虫上查呀查,发现有很多人也在问这个问题,也没查出个定论,因为两者相互交错,每种因素都有特例。

从名声上看,虽然博士后和访问学者本质上都是一种经历,有的老外也两者混用。但国内很多人误把博后当作学位,而访学似乎被妖魔化的多一些。所以说博后比较容易唬人。

但是,从一般概念上看,访问学者在国内一般已经是正式编制教师了,属于已经有独立科研能力的人。而博士后本意是让尚无独立科研能力的博士有个岗位锻炼一下再去独立做研究。

再但是,由于国情,博士后肯定已经博士毕业了,而访问学者虽然是教师,但可能还不是博士,或者博士毕业了但还没有独立科研能力就拿到教职了。甚至有些人不是做学术的也能做访问学者。所以最差的博士后肯定比最差的访问学者有能力。

再但是,国家出钱的访问学者虽然相对容易找到接收的老外,但延期以后的访问学者国家已经不再出钱了,这时和博后一样,你不值这个钱是没人雇你的。而且一样的工作要求、薪资待遇、一样缴养老金等......似乎只是是否强制回国服务上有所不同。

再但是,留学基金委也有公派博士后项目......其实没有可比性,就像一样进大学,有的是统一高考进去的,有的是自主招生进去的,标准不同,没办法判断高低。即使高考,每个省市的考题、分数线也不同......关键还是看你大学四年学了什么做了什么。

6.公派访问学者是香饽饽吗?

一般想来,国家出钱送你出国,这种好事应该大家都来抢啊。确实有很多人想出公派国访学,但却一直得不到机会,出国访学的门槛这些年也在不断提高。

诡异的是,有很多人有机会出国访学但却不愿去。

君不见,各个高校胡萝卜加大棒逼迫大家出国,出国的话给你这样那样优惠措施,不出国则不能升职称,好像大家都不愿意出国一样。不愿出国的人是真心的,国内一个萝卜一个坑,出国了说不定回来以后坑就没了;此外在去年9月份增加生活费之前,连续很多年公派出国的生活费没有涨,已经低于大部分地区最低生活水平的要求,很多访问学者还得加上国内资产证明老外才接受。所以在国内混得还不错的访问学者是真心不愿意出国。还有些人则是抵挡不住独居国外的无限寂寞而不愿意出国。

7.访问学者希望滞留国外吗?

以前的印象中很多访问学者滞留国外不归,总觉得他们在道义上是亏欠国家的。出国后倒开始羡慕这些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比俺混得好。这些人出国前的水平可能远不如我,但在国外混了这么多年后,资源已经很丰富,回国的话已经大受欢迎。我在国内说是为国家做贡献,却真的也没有国家能看得上眼的贡献。尤其让人耿耿于怀的是,这些人如果现在愿意回国的话,哪怕脚踩两只船,国家也会觉得他的贡献比我对国家的贡献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滞留不归的人虽然道义上理亏,但结局反而是个人得益、国家得益。

这让我想起八十年代靳大鹰写报告文学《志愿军战俘纪事》里的故事。拼死回国的被俘志愿军是符合道义的,但回国以后遭受种种不公对待,对国家的贡献呢?历经沧桑后还活下来的只能种几亩地了。而去台湾的被俘志愿军,以后回来就是台商了,受到国家热烈欢迎,成为国家建设急需人才。如果两位志愿军战俘相遇,让人情以何堪。如今时代不同了,但国家明显是知道大部分访问学者还是不愿意回来的,所以公派访问学者要交很多押金,签了很多合同,强制必须回来服务两年。国家还制定了很多优惠措施吸引你回来。也是胡萝卜加大棒啊。其实,对于真的不想回来只想赚钱的人来说,这些押金和优惠在国外一年就超额赚回来了。

其实,还是有不少即使没这些胡萝卜加大棒也会急着回来的。有些是因为在国内混得太好了,吃不了在国外的苦。有些是想留在国外,但对国外的环境不适应、所学专业在国外又很难立足,只得回来。还有的则出于个人原因。

诡异的是,对于滞留国外的,有的人滞留了十几年竟然编制还在学校。有的人滞留了三五年,撞上枪口就开除公职了。有的人则刚出国还没准备滞留就在国内被下岗了。

多年前认识一个访问学者,国内高校反复催促他回国,他是准备回国的,但在国外的项目还没做完想多呆一段时间。国内高校反复催有点撕破脸下最后通牒的意味。国外导师说:是不是国内有什么项目急着你回去做? 他说没有啊,回去也没事做,不如在这里多呆一段时间还可以做点事情。于是老外困惑不解了:没有事做催着你回去干什么?诡异的是,国家宁愿他回来把他当闲人养着,也不愿他在国外出成果、赚老外的工资。

8.访问学者值吗?

在访问学者的光环退却后,物极必反地对访问学者的负面新闻似乎多了些。其实我听到的很多负面说法都是出自访问学者之口,他们会很平淡地说出来就是玩了,一年也做不了什么事情。但我出国以后发现,即使自我评价再不济的访问学者,出国前后也是彻底地不同。这一年,没有谁是白白活过去的。国家的钱,用在出国访学的教师身上,虽然仍旧避免不了浪费,但和用在其他方面相比,无疑是最有成效的。国家值、个人也值。自然科学基金锦上添花地拯救了无数青年学者,留学基金委则是雪中送炭地拯救了无数更底层的青年教师。

第三篇:访问学者总结

华英文化教育基金奖助出国访问 进修学者在外研修工作总结提纲

一、访问进修的一般情况

二、访问进修所取和的成果

1、进修课程完成情况

2、研究工作完成情况

3、发表论文情况

三、通过访问进修在国外所结交的学者、朋友和访问参观的单位的简况

四、今后工作的打算

五、对改进华英文教基金会工作的建议

六、本校联系教授意见 附件:

1、在外发表的论文

2、在国外进修进有代表性的若干照片

注:本总结在回校后一个月内完成 附页在后,不够请复印

2008年2月20日到2009年2月20日,我来到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在心中向往多年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学习,时光匆匆,岁月流逝,留下的记忆却是永恒。一年的访问学者学习生活对我来说是一种磨练,更是一种考验,收获是丰裕的。通过这次学习更新了原有的风湿病知识,学到了很多新东西,也看到了差距,自然也产生一种压力,对以后的工作有了更高的目标和新的计划,回到工作岗位上,我要将我所学的新方法运用到工作中去,并把导师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和经验带到临床工作中,提高我们的诊疗水平。培养方案:通过跟师门诊、查房、实验、参加讲座等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风湿免疫领域国内外学术动态,熟悉常用实验操作方法,掌握导师学术思想并能独立运用于临床处理常见风湿免疫疾病,完成一篇高质量科研论文。

研修总结:严格按照培养方案完成了各项教学环节,掌握了培训内容,达到了培训要求,学习成绩优秀,完成了一篇科研论文并参加了2008年北京风湿病年会交流。临床方面:通过跟随导师出门诊、查病房、参加病例讨论、听课、指导下自修等形式基本掌握了常见风湿免疫疾病(包括RA、AS、SLE、SS、CTD、UCTD、MCTD、BD、FM、AOSD、SPA、USPA、ReA、OA、OP等)的诊疗方法,能够独立按照有关指南要求规范的处理这些疾病。科研方面:通过在实验室学习,学会了包括各种PCR仪、酶标仪、各种电泳仪等的操作方法及RA5项、SLE5项、SS3项、HLA-B27等的检测方法及结果处理分析。通过查阅病例,回顾性分析了21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临床资料,探讨了SLE患者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及其独立危险因素,完成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继发与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特征的对比研究》论文,并参加了2008年北京风湿病年会交流,文章被收入了论文集中,通过会议交流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好评,目前文章已经寄送《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等待发表。教学方面:聆听了大批专家包括冯传汉、胡大

一、吕厚山、栗占国等大师的讲课,旁听了双语教学比赛、医学现代教育技术与考试方法改革研讨会等,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总之,一年的学习使我更新了理念、规范了行为、找到了差距、明确了目标,导师那句名言:“经规范的个体化治疗,大多数风湿病是可以完全缓解的!”使我看到了风湿免疫学科灿烂的明天,我将努力为之奋斗。

第四篇:访问学者申请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数学及其应用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申请表 篇二:访问学者申请信模板

访问学者申请信模板

厚 谱 教 育:访问学者申请领跑者

要想事半功倍,始于好起点

在出 国做访问学者盛行的今天,各界广大高端人士,为了再次提高自己的实力,展现自我,实现学术与国际接轨,梦想与世界腾飞的愿望,都开始注重海外履 历、海外学术交流,因此出国做访问学者也就成了热门的选择。厚 谱 教 育告诉大家:申请访问学者之路,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十分的难,其所花时间经历是无法估量的,如果申 请 者想要高效的完成访 学计划,那么就要学会把握机会,选择捷径,用智慧和毅力才能收获成功。有人说“为了梦,我在所不惜,所有苦累都能承受”这是勇者之言,这种人即使成功,也一定一路坎坷,并且浪费了太多时间。

“访学之路纵使有千条,如果你选择最远的那条,耽误的不仅仅是时间,可能是更多宝贵的访学机会,所以我们要相信,在通向梦想之路上,一定会有一条捷径助我们更好的完梦并用足够的时间来享受成功的喜悦,也许这条捷径在起点、在路中、或是在即将胜利的那一刻!”

今天,厚 谱 教 育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他 积 累的访 学经 验:要做访 问学 者,就要赢在起点,写好一封标准有质量的申 请 信尤为重要。

申请信贵在精实、重在诚信,其败于虚浮、毁于阿谀

众所周知,每年申请访学的人数众多,机会难得。而且,你不能忽视的是海 外教 授 资源也不是随时随地等你的,错过了也就错过了。所以当我们做出要出 国访学的决定后,第一环节最重要的就是那块引路石“申 请 信”,千万不要小看这封信,有些人正是因为小看了这封信的威力,要么抄一个模 版投十几个教 授应付、最后还满怀期望的等待,结果却如石沉大海般杳无音讯;要么将申 请 信写的华丽非凡,但空洞无力,极尽阿谀,这样的人根本就不明白访 学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这说明你的申 请 信就是一块粗糙难看的‘石头’,而不是让人眼前一亮的瑾玉。

访问学者旨在促进教 育、艺术、商 业和科 学等领域 内 人 员的知识和技术交流,注重的是态度、内涵、个人实力,那些空洞华丽、字句敷衍的申 请 信,除了表明申 请 者的无知和以访 学为借口达到不良目的的用心的作用外,估计还可以充实知 名教 授的垃圾箱。

下面就是一份申 请 者自认为写的十分高大上的申请信,却最终沦为美国教 授的邮 箱中垃圾的例子。例子:(译文,更直观)尊 敬的xx先生:我非常感兴趣到美国去接受更高等的教 育。我正在寻 求贵 校的录 取和经 济资 助。我对人工智 能和计算机体系结构两个方向很感兴趣。我在c语言和java编程方面有丰富经 验。并且我非常熟悉widonws环境下的一系列软件等等。并且我拥有novell 网的认证。我的gre成绩是2050分,托 福排在所有学生的前1%。我希望您能够花费您一点宝贵的时间阅读一下我的简 历。尊敬的先生,如果您能够不吝赐与 我助 理的职 位,我承诺将为您努力工作。我从小学起就一直有非常好的成绩。换句话说,您觉得我是否有机会得到您系 里助理的职 位呢? 您能否大发慈悲的告诉我 2011年秋 季入 学申 请的截止日期呢? 感谢您宝贵的时间,忠诚于您的xx xx教 授评价:我把这封垃圾一样的邮件看都没怎么看就删除了。这个学生看上去过于拍马屁和阿谀奉承。在我偶然读过的这样的邮 件里,我如果一眼看到了“宝贵的”、“值得尊敬的”这样的词,我就毫不犹豫的删掉。显然,这个人一点儿都不专业。这个人对人工智能和计算机体系结构感兴趣,而这两个领域几乎毫不相干。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个人想尽可能多的套到不同的教 授,从各种途径争取奖 学 金。孙 伟 老 师评价:这样的申请 信,如果我作为教 授也会毫不犹豫的刷掉。首先,申 请 者除了开始对人工智能和计算机体系结构说了一个感兴趣外,没有一项别的东西可以证明他拥有这方面(人工智能)的实 力,空洞不实。再者,他后面忽然转入他的其他与研究兴趣不相干的而且人人都会的程序、电脑技术,让人觉得杂乱不精,目的不纯。还有,整篇除了‘您’就是、忠实、慈悲等阿谀之词,这种词语让注重学术、看重事实经 验 丰富的教 授会极为鄙视的。孙 伟 老 师告诉广大准备申 请做访问学者的同胞们,你以敷衍的心态对待申 请 信、申 请 信也会对你敷衍,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千万不要提供一封垃圾般的申 请 信,否则弄巧成拙不说,会让你之前的努力都白费的。

想要完美标准申请信,就来厚谱教育

为了让更多申请者收益,孙 伟 老 师为大家整理了比较标准的陶瓷型模 板,请借 鉴。希望广大申 请者在吸取上例教训之后,结合下例之优点,写出能够展现自我的申 请 信,将自己如瑾玉一般展现在你所期望的教 授面前,让更多国 外教 授向申请者抛出橄榄枝。

标准比较有特色的模板,如下: dear professor xx.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kind reply.i am sorry that during the summer vacation i cannot read and reply your email in time.i wish to make a note that during my undergraduate study i was quite young, and during my graduate study i take many efforts to study the basic courses in physics by myself, which may be the reason my gpas are not in the top 5%.but now i believe that i have been quite familiar in the knowledges of physics, both the courses and the researches.so i hope that my test scores and grades are acceptable to priceton with financial supports.as to the research, i am very glad to learn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you provided in your letter.i am quite familiar with the works of x.blase published in prl and apl.i also know that j-c charlier is a famous specialist in this field.so perhaps i could do theoretical research works in your group.also, i am very glad to know that you have the needed main instruments for carbon nanotubes in your group, so that both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works can be done.i am looking forward to receiving your warmhearted reply.thanks.yours sincerely.这种申 请 信模板,厚 谱 教 育还有很多,希望能给广大申请者带来帮助。当然,老 师表示:厚 谱教 育 各 位专 家更 愿意帮助申 请 者,结合申 请 者的实际情况、各种资料,为申 请 者写出更棒、更吸引人的申 请 信。篇三:访问学者申请三忌

访问学者申请三忌

厚 谱 教 育:访问学者申请领跑者

曾有一个案例:

一位大学老师自身条件中等,想到美国做访问学者,借鉴于申请条件没他好的一位同学很容易申请到一所美国名校的例子,他感觉自己的申请有八成把握。申请之时,他写好一份申请信便开始狂轰乱投,想采用广撒网的方式‘钓’美国名校的知名教授,一开始就投递了20多封信,却都如石沉大海,再无回音。申请失败后,该老师上论坛看了一些帖子,发现很多人都有类似情况,便宽慰自己,开始没有回信也许是申请信不够生动。之后,该老师将申请信细心改动后,再次投递10余封,虽然这次有了回3、4信封,却全是婉言谢绝。遭受连番打击后,该老师开始增加数量、扩大范围,美国前100的大学都投,并且把轰炸范围扩大到欧洲,前后投了有六七十封,总体回信比例更低了,回信者要么和自己的专业不合,要么全是拒信。

心灰意冷之后,该老师开始反思„„

最后指导如下,供大家参考:

首先,申请有三忌、此三忌是导致申请无回音的罪魁祸首。第一忌:盲目投递申请信。专业不对口,逮着一位知名教授就投的做法,不异于无的放矢,没有目标的箭射出去能中靶吗?百箭无一中,却累伤了手,这种申请还不如不申请。

第二忌:申请信不做修改就广撒网投递。这一条最是申请者最不应该有的。这种申请信如果能适应美国诸多教授,它的内容定然涵盖面极广、专业不

一、内容不实,美国很多教授每天都会受到很多这样的信,往往扫一眼就能看穿申请者的用心,对于没有诚信的申请信只有删除,对于这位申请者来说估计再难以得到认可。

第三忌:申请信极尽奢华或者浮夸。美国是教育大国,各大学教授都非常注重实践,厚谱教育了解到,申请者在申请信中十句夸大其实的论述不如一次切切实实的实习经历;百句信誓旦旦的保证、表露决心,不如一句对专业兴趣的阐述,更不如一次对教授学术的大胆质疑。

其次,申请有三必须,做到这三条,结合上述意见,对于申请访问学者,你已胜券在握。

第一:对目标学校、教授、研究机构所研究的项目必须有所了解。古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要你知道对方的信息,申请信中,依此着重阐述自己的优势和研究兴趣定能收到奇效。

第二:申请信必须要认真写,而且要凝聚方向,要想好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再适当结合自己的背景,写得具体一些,首先要让对方有兴趣把信看完,而不是被看一眼就删除。

第三:必须把自己的优势展露出来,学校成绩、实习经历、研究成果、论文质量,以此为基础结合你

目标教授、研究机构的研究项目作一论述,孙伟老师建议大家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即时没有也要说出个道道来,这样才能展现你是真的在意他们的项目并有浓厚的研究意向和兴趣。篇四:公派访问学者申请信模板

公派访问学者申请信模板 name: m no.xxx xx road xx city xx province pr.china.tel.: +86-xxxxxxxxxxxxx dear xxx, i am writing to you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studying and researching in your lab as a visiting scholar.the x has approved my request to study abroad.they will provide me with xxxx dollars per month along with a round-trip ticket as financial support for x year.your researches ar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o me, especially in xxxx that xxx your group’s research is so outstanding that i believe that if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study and research under your guidance, the experience at your lab can improve my research capacity, learn technology that is more new, and enlarge my knowledge in this field, which will benefit me a lot.i am a professor of organic chemistry and the director of organic synthesis laboratory at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biology, xxx university, xx province, pr china.i graduated from xxx university and got my xx degree in xxxx.since that time, i have been working forxxx.my current research focuses on(1)xxx(supported by the key subject of xxx);(2)xxx(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xxx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granted no.xxx).;(3)xxx i am satisfied with my research work.however, due to the condition of the experiments, finances, and personal experiments are restricted, i would like to find an opportunity to go abroad for further study and research.after i finish my research and study in usa, i will continue my research work and construct a new organic synthesis lab in my college in order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my lab and the others sincerely yours, michael篇五:访问学者要学会自己写申请信

访问学者要学会自己写申请信

厚 谱 教 育:访 问 学 者 申 请 领 跑 者

申请信,也就是传说中的套词信,作为访问学者向国外导师介绍自己的一项重要‘工具’,每个申请者都要慎重对待。厚 谱教育资深访问学者专 家周雅琪老师说,很多人在申请国王访问学者的时候都处于一种‘极度忙碌’的状态,没有自我清醒的常规状态。很多事情都是匆忙去办,上网找资料也是从不斟酌,拿来就用!

网上很多申请信的模板,但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可以说绝无一例!真正适合自己的只有自己写的,不要盲目套用网上的模板,特别是象我这样自己已经是副教授或教授尤其是自我实力确实很强的申请者。

这倒不是说网上提供的模板水平不高,主要是因为这些模版已被多人采用,缺乏新奇,更容易被人认为抄袭。

周雅琪老师讲到,与其在网上找一篇被人用过多次的申请信,倒不如自己摸索着写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申请信。

周雅琪老师介绍道,写申请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申请信总体上要简明扼要,最好不要超过一页半纸。因为申请信只是一个引子,简单地做一个自我介绍,以及对访学之事的大体计划。不必过于详细。对方如果对你有兴趣,自然会问及深入的问题,在以后的信件来往中还可以继续补充。国外的教授们都相当忙的(这可不是假忙,象国内我们说忙有时是借口,他们可是真忙),你整一个大几页的申请信,人家哪来的时间仔细看呢,说不定精彩的没看到,就回一封信把你拒了。

2、申请信中有一些必定的要素一定要写上: 3)专业职务及社会兼职(如是否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任国内专业协会或学会的理事); 4)出国访学的计划(为什么出国、出国要做哪些事、准备出什么成果、以后回国后如何继续研究等); 5)个人性情(如勤劳、敏锐、乐观、忍耐、善解人意要实事求是); 6)个人爱好(体育、文艺等爱好。如果自己的爱好达到一定水平,那是必须写。国外教授们有各种高水平的爱好,如果能碰到一个臭味相投的,那你走运了)7)相片。很多人认为发相片没多大用处,事实上没有相片的申请信回复率绝对没有有相片的回复率高。

3、申请信文风要温和、严谨,客气而又客观。不必太谦虚,但也不要过分谦虚,那就是虚伪了。如果你太自以为是,以为白人们都是大忽悠,不忽悠不能显示自己,那你就等着挨拒吧。另外,申请信最好采用传统的信件格式,开头写上地址和日期,结尾写上套用的一些客气话,这样就很正式。

4、申请信要根据不同的教授有所调整,厚谱教育已经向大家强调多次了,申请信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发同一封信,至少信上面的人名、地址、日期得改吧。还有信中会提到自己很想到对方的学校去访学,那这个访学的校名、院名、系名、专业名、还有program 名称等也要改吧。此外,申请信还要不断完善。要根据回信中暴露出来的蛛丝马迹,对自己的申请信不断完善。当然如果你一开始就接到对方的offer信了,这步跳过。

第五篇:访问学者总结报告

美国访问学者总结报告

我于今年××月抵达美国××××学院进行访问学习。转眼已经××个月多了,现将我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进行汇报。

一、学习情况

我在×××学院×××工程系交流访问,导师是美国人,主要从事××××方面的研究。导师平时很忙,只有每周一次的组会上能见到,项目组20多人,其中四分之一是来自大陆。通过和导师讨论,他鼓励我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如果有问题的话可以跟和讨论。因此,在实验室里,我主要从事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特别是×××方面的学习和研究。

这学期,我旁听了两门课《××》和《×××》,这两门课不但实用而且非常有趣,学习了之后感觉收获很大。这几个月,参加学术会议两个,一个是学校内部举行的××论坛,一个是在坦帕举办的系统年会。学习了相关的研究方向论文30余篇,自学了Linux服务器管理和SPSS软件,参加了5名研究生的毕业答辩。上个月在组会上第一次用英语作了一次前一阶段文献阅读的综述报告,目前按照导师的要求,准备写一篇会议论文发表。

第一次来到纯英语环境对我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且美国南部口音很重,和标准发音不太一样,很难听懂。刚来的时候,日常生活交流都很困难,打电话办事都得让朋友带着。这几个月,花了很大精力在语言关上,通过和老外聊天、自己每天练习听力、参加TOFEL培训班等方法,英语口语和听力有了一些提高,基本日常用语和聊天都基本能够对付,但是专业英语和听课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特别是专业英语演讲方面还有很多困难,下一步还得不断加强学习。

二、生活情况

西方饮食和国内差异很大,而且在外面吃饭很贵,加上小费一顿简单饭要近10美元。所以大家基本都在家做饭。每天早上做好中午饭,带到办公室,中午在办公室微波炉加热后吃。国内吃得东西在中国超市基本都可以买到,但是要贵很多。

美国是一个汽车上的民族。大部分人住在独栋房子里,没有小超市,要买东西都要去位于郊区的购物中心,没有汽车基本寸步难行,而且路上几乎也没有自行车道和人行道。这个城市是黑人聚集区,治安很不好,一个人在外面走路是有点危险的。因此,我在4月份从一个毕业的中国学生那里买了一台二手汽车代步。

这里住宿也不便宜。一居室一个月加上水电费要1200美元。刚来的时候人生地不熟,我通过网络联系了一位中国留学生,两人合租一间house居住,每个人一个月800美元左右。但是由于他找到工作马上要搬到加州工作,我最近还得找房子搬家。

美国的物价和国内比起来有的贵有的便宜。总的来说,肉类比较便宜,水果蔬菜非常贵;在外吃饭非常贵;理发修车非常贵。电子产品和国内价格差不多,奢侈品因为没有关税的原因比国内便宜。还有就是带版权的非常贵,一本教材就得一两百美元,在网络上看电影一般也得几个美元。

三、思想情况

这几个月来我密切关注国内动态,近期我细读了习主席的七一讲话全文,有很多感触。以往在国内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几个方面理解不够不深,但随着对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深入了解,对这几方面有一些感触。

我觉得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资本主义(即民主自由主义),目前社会问题非常多。首先,贫富差距大、失业率高、犯罪率高。我们晚上是不敢一个人出门的,因为路上有很多流浪汉,其中很多人还吸毒,运气好的话是问你要5美元,运气不好就直接抢了。学校的校园网几乎每周都有几起案件通报,让大家出门小心。其次,美国人的实际收入并不高,普通人交了税之后生活并不宽裕,这里流行一种二手货市场叫garage sale,很多人都喜欢去这类市场买二手衣物用品,在国内,恐怕再穷也没有人去买二手内衣吧。再次,美国的教育成本很高,普通家庭很难承受。私立大学一年学费生活费在6万美元左右,很多人包括奥巴马在毕业十多年才能还清大学贷款。美国医疗费用更是吓人,一次x光检查就要上千美元,因此留学生们都说:小病自己扛,大病回国看。

美国总在吹嘘自己的社会制度有多先进,当成“普世价值”。但看看他的邻居墨西哥,被称作“离美国最近,离天堂最远”,穷得叮当响,普通人工作一天收入只有1美元,贩毒严重,枪战之类的事也时有耳闻,连共和党总统候选人trump都说要在美墨边境修一个长城,让墨西哥人别偷渡过来。但墨西哥的社会制度和美国完全一样,也是总统制、议会制、联邦制、三权分立制。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对此我请教过不少美国人,大部分说“我也不知道”,但很多人也说“社会制度不重要,美国强大是很多因素造成的(对印第安人实施种族灭绝?解放黑奴?两次世界大战?)”。我也问过一些墨西哥人,他们却说“墨西哥穷,是因为美国”,意即美国在历史上长期欺辱掠夺墨西哥造成的。因此,我觉得,每个国家的历史不同、传统不同、文化不同,照搬别人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是很危险的。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宗教民族问题这么复杂,如果搞西方那一套,真的会分裂成春秋战国,内乱不止,老百姓都甭想有安宁日子过了。这倒是符合了美国的利益,因为美国这个国家从本质上讲就希望别的大国都一团糟自己好从中牟利当老大。对此大家一定要警惕,千万别上了别人的当。

四、其它情况

在外学习期间,我严格保密纪律。不从非公开渠道收集资料,不用非法手段收集资料。没事不出门,尽量不晚上出门,尽量不去人多的地方,绝不去不健康的娱乐场所,出门遵守交通规则,以确保人身安全。

最后,再次感谢各级组织给我的这次出国学习生活的机会,让我能够直接与西方社会接触,感受到西方社会、教育、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我将努力学习西方文明中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同时,努力对外宣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做一个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