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博鳌论坛讲话翻译
1、博鳌亚洲论坛之所以能够不断成长,得益于亚洲快速发展,也见证和推动了这一历史进程。
Boao Forum for Asia can promote quickly;it is up to the high development of Asia, and to witness and promote the historical process.2、亚洲发展不仅有力改变着亚洲人民命运,而且日益影响着世界发展进程。
The development of Asia does not only change the fortune of Asians, but also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world.3、亚洲的发展,得益于总体稳定的国际和地区环境,得益于深入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得益于亚洲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The promotion of Asia profits from the whole stabi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environmen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the progress of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around Asia.4、近代以来,在内外多种因素作用下,亚洲经历了曲折和艰难的发展历程
From modern times, with the various inner and outer factors, Asia experiences the intricate and difficult progress of development.5、今天人们所看到的亚洲发展成就,是勤劳智慧的亚洲人民不屈不挠、锲而不舍奋斗的结果。
Today, the achievement of progress which people can see benefits by the hardworking Asians, that is the result of their laborious endeavor.6、亚洲人民既弘扬自身优秀文化传统,又广泛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促进了亚洲和世界共同发展。
Asians spread their own outstanding culture as well as widely absorb the excellent civilization achievement of all over the world, and that facilitates the development of Asia and the world.7、步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亚洲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The promotion of Asian has stood in a new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since the second decade of 21century.8、今天的亚洲,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进步,人民信心更加坚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Now, Asian economy is more flourishing, the society has a high progress, people have more steady confidence and it has a widen evolution prospect.9、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亚洲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发展不平衡性突出,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大量存在。
Meanwhile, we also know Asia is facing the contradiction of the unreasonable economy structure, the unbalance of development, the regional usual issues, the traditional and untraditional security issues.10、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依然是摆在亚洲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With the tendency of deep going of世界多极化,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steady is still the significant problem for Asians.11、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这是时代赋予亚洲人民的共同使命。
It is the common mission for Asians in this century that propelling the common development and establishing the harmonious Asia.12、第二,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全面发展。
Secondly, transforming the development models and enhancing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13、第三,分享发展机遇,共迎各种挑战。
Thirdly, sharing the evolution opportunity and facing the various challenges.14、我们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推动地区所有成员共同发展。
We should enhance and harmonize the macroscopic economic policy, amplify the common profits and propel the common promotion of the whole members in the area.15、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地区所有成员,让全亚洲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make the whole members enjoy the achievement of development, make the life of all the people in Asian be better.16、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发展繁荣离不开亚洲,亚洲发展繁荣也需要中国。
The fact proves sufficiently that Chinese great progress can’t deviate from Asia, and the promotion of Asia also depends upon China.17、我们将更多投资亚洲和新兴市场国家,同时增加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We will invest more Asian and newly developing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add the economy aid to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Asia.18、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China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society and population,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harmony, then obey the sustainability of development.19、积极发展同亚洲各国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不断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
China will positively enhance the cooperation with mutually beneficial and friendly surroundings in Asia, further the understanding and dependence.20、努力维护有利于亚洲和平与发展的地区环境。
China will try its best to maintain the common area condition to make for the Asian peace and evolution.
第二篇:博鳌论坛专题
论坛简介
4月13日下午,在2011年年会前夕,博鳌亚洲论坛召开理事会会议。理事长、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主持会议,副理事长曾培炎等13名理事和理事代表出席,其中包括马来西亚前总理巴达维、新加坡国务咨政吴作栋、美国前财政部长鲍尔森等知名政治家和企业家。
周文重秘书长就2010年秘书处工作和2011年规划做了报告。理事会对过去一年中秘书处在内部建设、会员服务、学术研究、扩大影响力方面做出的成绩表示赞赏和认可,并批准了论坛2011年工作计划。据悉,论坛2011年将在澳大利亚、法国等地相继举行资源会议、资本会议等专题会议,是论坛“走出亚洲”的持续性努力的一部分。
论坛理事、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因行程原因,未能亲自出席理事会会议,但将出席论坛其他活动。
理事会会议结束后,博鳌亚洲论坛会员大会召开,讨论并通过了秘书长报告。会员大会是博鳌亚洲论坛的最高决策机构。
论坛宣言
新千年伊始,我们聚首中国海南省博鳌,审视亚洲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认识到在这些问题上熔铸亚洲观点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到为增进本地区的相互依存和经济整合而做出持续努力的重要性。为此,我们:
注意到亚洲国家经济与社会环境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以及文化和传统的多样性;
注意到尽管亚洲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但各国争取平等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各国都有着共同的前进愿望和决心;
认识到使用新技术,实施外向型战略,以充分挖掘亚洲巨大的自然和人力资源潜力,是消除贫困、增进繁荣、提高生活质量的最佳途径;
坚信亚洲各国之间的对话、协调与合作,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亚洲内部、亚洲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加亚洲内部、亚洲与世界其它地区之间的贸易和投资。
为此我们郑重宣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建立博鳌亚洲论坛,中国海南省的博鳌是论坛的永久所在地 博鳌亚洲论坛受以下前景、使命和战略的指导:
前景
力争将博鳌亚洲论坛办成高水准论坛,通过区域经济的进一步整合,推进亚洲国家发展目标的实现。
使命
为达致以上前景,论坛将努力:
为政府要员、商业领袖和知名学者提供一个高层对话平台,以增进和深化贸易和投资联系,推动建立伙伴关系,在应对不断出现的全球性经济挑战方面,阐明各自的观点。
增进亚洲跨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增强本地区私营团体的社会责任感。
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强化商业团体在寻求增长和进步过程中的和谐共生关系,以实现本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培育和增进区域内网络机制和地区战略联盟的概念,以增加全球化过程中,亚洲内部、亚洲与世界其它地区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机会。
为人力资源开发,以及涉及本地区及其与世界其它地区关系的重要研究活动,提供智力支持。
战略
为完成以上使命,论坛将采行以下战略:
1.经常性地举办各种会议,如论坛大会,研讨会、座谈会和讲座,讨论贸易、投资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大问题。
2.激发本地区其他机构的主动性,以促进和强化各国政府与商业团体之间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伙伴关系。
3.把握可能影响本地区经济的全球和地区性经济发展趋势。
4.甄别随时出现的、可能影响贸易和金融的各种问题并发布相关信息,揭示和彰显新出现的投资机会。
5.独立并合作开展有助于实现论坛宗旨的各类研究活动。
6.通过网络化的安排,增进本地区商业团体间的联系。
7.成为一个研究及培训中心,以增强亚洲商业团体的管理和科技创新能力。
我们还同意建立适当的机构,以实现博鳌亚洲论坛的理想和目标。
我们坚信博鳌亚洲论坛将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稳定、和谐自处且与世界其他地区和平共处的新亚洲做出重要的贡献。
2001年2月26日于中国海南博鳌 论坛章程
前言
2001年2月27日,来自澳大利亚、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王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共和国、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日本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蒙古国、缅甸联邦、尼泊尔王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菲律宾共和国、大韩民国、新加坡共和国、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泰王国、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等二十六个国家(以下简称“26个发起国”)的代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海南省博鳌召开大会,正式宣布成立博鳌亚洲论坛。
本章程根据《博鳌亚洲论坛宣言》和《博鳌亚洲论坛章程指导原则》确立的精神制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名称
本组织的名称为“博鳌亚洲论坛”(以下简称“论坛”)(英文名称为Boao Forum For Asia, 缩写BFA)。
第二条性质
论坛为非官方、非营利性、定期、定址的国际组织。
第三条宗旨
1、立足亚洲,促进和深化本地区内和本地区与世界其它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协调与合作;
2、为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共商经济、社会、环境及其他相关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
3、通过论坛与政界、商界及学术界建立的工作网络为会员与会员之间、会员与非会员之间日益扩大的经济合作提供服务。
第四条法律管辖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社会道德习俗。
第五条会址
中国海南博鳌为论坛总部的永久所在地。论坛的注册地址为中国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金海岸大道1号。
第二章业务范围
第六条业务范围
论坛的业务范围包括:
1、召开年会、研讨会以及其它学术讨论会,讨论亚洲和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包括金融、贸易、投资及环境等领域的重要问题;
2、提出地区性或全球性的倡议,促进和加强各国政府与商业实体之间在商贸和投资方面的合作关系;
3、跟踪影响全球和地区经济的动向;
4、甄别可能影响贸易、金融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搜集和发布相关信息,突显地区经济合作机会;
5、通过论坛建立的工作网络,增进区域内外企业间联系;
6、创建和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及培训中心,为商业团体提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7、独立或合作开展有助于实现论坛宗旨的会议展览、信息交流、经济评估、教育培训、电子商务等各类活动。
第三章会员
第七条会员类别
1、论坛设正式会员和非正式会员。
发起会员、荣誉会员、钻石会员和白金会员为正式会员;普通会员和临时会员为非正式会员。
2、发起会员系指26个发起国按照各国所分配的名额(每个国家2名)派出的、参加论坛所有活动,包括决策过程的前政要、知名人士 和非营利机构;
3、荣誉会员系指为论坛的创建和发展作出重要和实质性贡献的个人、企业和组织;荣誉会员不超过10名;
4、钻石会员和白金会员系指参加论坛所有活动包括决策过程、且其申请已经被批准的个人、企业和组织;
5、普通会员系指以出席、观摩论坛年会以及其他活动为目的、且其申请已经被批准的个人、企业和组织。
6、临时会员系指一次性缴费出席、观摩论坛年会及其他业务活动、且其申请已经被批准的个人、企业和组织。
第八条会员条件
1、有加入论坛的意愿;
2、同意遵守论坛章程;
3、在所从事的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4、愿意履行论坛会员义务。
第九条加入
申请人按照论坛规定的程序,提交书面申请,由论坛有关机构审核批准。
第十条会员权利
(一)正式会员享有以下权利:
1、论坛会员大会发言权、表决权以及理事会理事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对论坛年会及其他活动议题的建议权;
3、参加论坛年会;
4、与政府、商界及学术界领袖优先进行直接交流;
5、获得论坛提供的信息,并经授权,优先使用论坛网站的经济信息数据库;
6、通过论坛建立的工作网络寻求商机;
7、就“企业诊断”寻求论坛帮助;
8、委托论坛就其所关心的问题举办专题研讨会;
9、委托论坛就其商业拓展计划进行市场分析和法律咨询;
10、委托论坛推荐或培训人才;
11、优先享有论坛举办各类活动的承办权或赞助权;
12、经授权享有“博鳌亚洲论坛会员”的冠名权;
13.得到具有国际资质的审计事务所提交的审计报告;
14、享有博鳌水城给予论坛的各种优惠待遇;
15、享有论坛理事会赋予的其它权利。
但如正式会员要享受
(七)至
(十)条的权利,博鳌亚洲论坛将收取适当费用。
(二)普通会员享有以下权利:
1、出席论坛年会;
2、获得论坛提供的信息,并经授权,使用论坛网站的经济信息数据库;
3、通过论坛建立的工作网络寻求商机;
4、优先参加论坛举办的有关商务活动;
5、委托论坛推荐或培训人才;
6、享有博鳌水城给予论坛的部分优惠待遇;
7、享有论坛理事会赋予的其它权利。
(三)临时会员享有以下权利:
1、一次性出席、观摩论坛年会或其他活动;
2、享有论坛制定的与当次活动有关的待遇。
第十一条会员义务
会员义务包括:
1、遵守并执行论坛决议;
2、遵守论坛章程及有关规定;
3、按时参加会员大会及论坛相关活动;
4、保护论坛合法利益;
5、依据论坛有关规定交纳会员费;
6、向论坛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与信息;
7、论坛理事会规定的其它相关义务。
第十二条会员退会
1.会员有权利退会;
2.会员决定退出论坛时,应提前2个月书面通知论坛秘书长。一旦接到秘书处书面确认,其会员资格即被视为终止。
3.会员退会程序按会员招募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会员资格终止
任何会员有违法行为、或与论坛失去联系两年以上,秘书处报经理事会同意有权终止其会员资格,但应事前通知该会员,该会员有权要求举行听证会。
第四章 组织机构与官员任免
第十四条组织机构
论坛的主要组织机构如下:
1、论坛会员大会;
2、理事会;
3、秘书处;
4、研究培训院;
5、咨询委员会.第十五条会员大会
(一)会员大会为论坛的最高权力机构,每年举行一次。会员大会由论坛秘书处负责筹备,有关会议事宜应提前通知所有会员。
(二)因不可抗力未能将召开会议的通知送达某一或某些会员的,或某一或某些会员因故未能参加会员大会,在符合法定人数的情况
下,不影响会员大会的进程。
(三)会员大会的权力:
1、审议通过论坛章程或章程修改议案;
2、选举理事会理事;
3、通过由秘书处提交并经理事会审议的工作报告和预算;
4、讨论会议议程中规定的其它事项;
5、讨论由正式会员提出的其它书面动议,该动议应由至少四分之一正式会员签署,并在会前两个星期提交论坛秘书处。
(四)会员大会决议由参加大会的全体正式会员简单多数通过。
(五)会员大会主席由理事长担任。如果理事长不能出席,应委托副理事长或一位其他理事代替其行使职责。此外,应在正式会员中
产生若干联合主席。
第十六条会员大会法定人数及投票
出席会员大会的法定人数为全体正式会员人数的三分之一。
所有正式会员在会员大会或会员大会特别会议上均有投票权。投票采取举手表决的方式,或经至少三名正式会员或一名理事会成员的要求采取不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根据会员大会所制订的有关规则,允许会员指定代表进行投票。
第十七条会员大会特别会议
在会员大会闭会期间,理事会有权根据四分之一以上正式会员的书面提议,召开会员大会特别会议,讨论不能延至下届会员大会处理的有关紧急事项。
第十八条论坛理事会
1、理事会为会员大会的最高执行机构,向会员大会负责;
2、理事会理事由论坛正式会员在会员大会上以简单多数通过方式产生
3、理事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与会员大会同期在论坛总部所在地举行。
4、经三名以上理事提议,多数理事同意,理事长可应召开理事会特别会议。
第十九条理事会组成
1、论坛理事会由十五名理事组成,第一届理事会的任期为5年,此后的理事会每届任期3年。理事可连选连任,但任期不超过两届。理事会的选举,应考虑保持论坛政策方向和愿景实施的连续性。
2、十三名理事从各国,特别是亚洲国家中具有影响力的前政要、高级官员、专家学者、企业界领袖等人士中选出,可连选连任,但
两届;
3、论坛秘书长和东道国首席代表为理事会当然理事;
4、理事会组成要注意地理区域均衡的原则,不得有四位以上理事来自同一国家或经济体
理事会理事人数经会员大会批准后可进行增减。
第二十条理事长和副理事长
1、理事会设理事长和副理事长;
2、理事长和副理事长由出席理事会会议的三分之二以上理事选举通过产生,候选人的产生,要注意地理区域均衡的原则;
3、副理事长由东道国首席代表担任
4、第一届理事长及副理事长任期为五年,可连选连任。以后的理事会任期为3年。
5、如若理事长因故无法担任其职务,副理事长应担任代理理事长,直至下一次理事会会议;该会议选举出的理事长之任期应为前任
之任期。
第二十一条论坛理事会的职责
理事会的职责包括:
1、对整个论坛的活动监督和管理;
2、审议由秘书处向会员大会提交的论坛工作报告和预算;
3、任命论坛秘书长和副秘书长;
4、审议论坛章程修改议案;
5、批准论坛重大的规章制度;
6、决定会员大会的召开,并审议通过会员大会议程;
任期不超过理事长余下
7、会员大会授权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二条理事会决议的产生
除本章程和有关规则另有规定外,理事会决议由出席理事会会议的全体理事以简单多数通过并生效。每个理事有一个投票权。
理事会也可采取非会议形式对论坛重大问题或紧急事项做出决议。
第二十三条 理事长职责
理事长职责应为:
1、主持理事会会议和会员大会;
2、监督有助于实现论坛宗旨、促进论坛利益的中、长期计划和项目的制定;
3、经理事会授权,可代表论坛签署非协议性的、非约束性的和非行政性的往来文书和函件
4、向会员大会报告理事会的工作;
5、行使理事会赋予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四条 副理事长职责
1、协助理事长行使职责;
2、在理事长不能履行其职责时,代为行使理事长职责;
3、支持和指导论坛及秘书处的日常事务;
4、行使理事会赋予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五条秘书处
秘书处为论坛常设执行机构,其职责如下:
1、负责论坛所有会议的筹备
2、执行会员大会和理事会的决议;
3、准备论坛工作报告和预算,提交理事会审议;
4、负责论坛资金筹措和运作;
5、负责起草或修改论坛的规章制度,并报理事会批准;
6、负责会员入会、退会、日常联络等相关服务;
7、在研究培训院的协助下,组织起草并发表与论坛业务相关的经济预测;待研究培训院运转正常,这一职能就转移到研究培训院;
8、在研究培训院的协助下,负责为论坛年会、研讨会及其它专题会议提供智力资源;待研究培训院运转正常,这一职能就转移到研
究培训院;
9、在研究培训院的协助下,为会员和其它合作方提供人力资源培训;待研究培训院运转正常,这一职能就转移到研究培训院;
10、在研究培训院的协助下,负责建立亚洲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工作网络及信息交流中心;待研究培训院运转正常,这一职能就转移 到研究培训院;
11、负责理事会委托的其它事务;
12、协助理事长履行其职责。
第二十六条秘书长
秘书长为论坛的首席执行官并领导秘书处,任期三年,经理事会批准可延任,但任期不超过两任。其职责如下:
1、负责论坛的日常事务,对外代表论坛;
2、负责主持除论坛会员大会及理事会会议之外的论坛所有会议;
3、执行理事会批准的规章制度;
4、聘用、提拔及解聘秘书处职员;
5、提出调整秘书处职能部门或论坛办事处的议案,报理事会审议批准;
6、负责执行理事会委托或授权的其它事务。
第二十七条副秘书长
经理事会决定,论坛设副秘书长若干名。副秘书长可由秘书长提名,并由理事会任免。如其他理事提名副秘书长,在提交理事会批准之前,应得到秘书长同意。副秘书长任期三年,经理事会批准可延任。
副秘书长职责如下:
1、协助秘书长处理有关日常事务;
2、在秘书长无法履行其职责时,代为行使秘书长职责;
3、受秘书长委托或授权处理其它事务。
第二十八条秘书长、副秘书长职务终止
秘书长和副秘书长在下列情况下终止职务:
1、提前三个月向理事长提出书面辞呈;
2、理事会会议三分之二以上理事通过免职决议,在此情况下,其有权要求举行听证会;
3、无法履行其职务;
4、受到刑事处分。
第二十九条 研究培训院
研究培训院是论坛重要的智力支持机构。其主要职能包括:在对世界经济研究分析基础上,提出年会主题和议题;组织起草并发表与论坛业务相关的经济预测;负责为论坛年会、研讨会及其它专题会议提供智力资源;为会员和其它合作方提供人力资源培训;负责建立亚洲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工作网络及信息交流中心;待研究培训院运转正常,上述职能由秘书处转移到研究培训院。
研究培训院院长通过公开招聘后,由秘书长提名,理事会任命。
第三十条咨询委员会
1、论坛设咨询委员会,委员会成员11名,由理事会从曾经担任过理事并对论坛工作做出过积极贡献的人士以及其他各界知名人士中
选举产生。咨询委员会从其成员选举产生一名主席并视情选举产生若干副主席。咨询委员会成员任期3年,可连任,但不得超过两 届;
2、咨询委员会在论坛年会期间举行会议,或不定期就与论坛事务相关的重大问题提出咨询和意见;
3、咨询委员会成员不领取薪酬,但因履行职能所产生的费用,根据秘书处相关规定,由论坛支付。
4、咨询委员会成员每年应邀作为嘉宾参加年会。
第五章资产管理和使用
第三十一条论坛经费来源
1、会员费;
2、参会费;
3、捐款;
4、政府资助;
5、在论坛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6、论坛资金的利息;
7、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二条经费的使用
论坛所有的经费应用于实现论坛宗旨,且在本章程及其相关细则规定的范围内使用。
第三十三条财务管理
遵守国际公认的会计准则及东道国财务法规,确保所有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和完整。
每年应由具有国际认证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论坛的帐目进行审计。
论坛正式职员保险、福利及其它待遇,可参照东道国相关行政法规。
第六章章程的修改
第三十四条章程修改程序
1、章程修正案应由秘书处提交给理事会审议,并由会员大会批准;
2、章程修正案在会员大会通过后生效。
第七章论坛解散
第三十五条解散程序
论坛的解散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论坛解散议案在经理事会审议后,提交论坛会员大会;
2、会员大会根据上述议案,做出解散论坛的决议;
3、解散论坛的决议须通知东道国注册机关。
论坛在解散之前,应根据国际惯例和东道国法律法规设立清算委员会,对论坛资产及债务进行清理。
论坛资产在偿付债务和按有关规定退还会员费后,如有剩余,则应在注册机关的监督下,捐予或用于发展与本论坛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章程细则
本章程未尽事宜在相关细则中加以规定;该细则经理事会批准后生效。
第三十七条语言
本论坛的正式语言为英文和中文。
第三十八条解释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论坛理事会。
第三十九条生效
本章程自2010年 4月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博鳌召开的论坛会员大会上通过生效 论坛历史
近半个世纪以来,亚洲各国通过自身努力,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日益上升。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亚洲经济总体发展迅速,东亚经济实现了腾飞,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东亚奇迹”,并成为世纪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虽然在世纪之末,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但经过自我调整与改革,亚洲经济已迅速复苏。
由于亚洲大多数国家现已实行开放政策,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联系日益密切,双边、区域、次区域以及跨区域的合作逐步展开;各国间工商、金融、科技、交通、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增加;东亚地区合作(10+3)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东盟内部经济一体化、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合作、图们江流域合作等次区域合作正在进行;亚太经济组织、亚欧会议、东亚-拉美论坛等跨区域合作也在向前推进。可以预言,亚洲经济发展与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
跨入新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不断发展,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日趋加快、北美自由贸易区进一步发展的新形势下,亚洲各国正面临巨大的机遇,也面临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严峻挑战,一方面要求亚洲国家加强与世界其它地区的合作,同时也要求增进亚洲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如何应付全球化对本地区国家带来的挑战,保持本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强相互间的协调与合作已成为亚洲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亚洲国家和地区虽然已经参与了APEC、PECC等跨区域国际会议组织,但就整个亚洲区域而言,目前仍缺乏一个真正由亚洲人主导,从亚洲的利益和观点出发,专门讨论亚洲事务,旨在增进亚洲各国之间、亚洲各国与世界其它地区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论坛组织。鉴此,1998年9月,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和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倡议成立一个类似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亚洲论坛”。
亚洲论坛的概念一经推出即获得了有关各国的一致认同。1999年10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胡锦涛阁下在北京会见了专程为“亚洲论坛”来华的拉莫斯阁下和霍克阁下。胡锦涛阁下在认真听取两位政要有关“论坛”构想的介绍后,表示中国政府一贯重视和支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地区合作与对话,认为论坛的成立有利于本地区国家间增进了解、扩大信任和加强合作。中方将对“论坛”的设想进行认真研究和积极考虑,并尽力提供支持和合作。同时,胡锦涛副主席还强调,中国也希望进一步了解其它国家的反应,因为论坛的建立必须得到有关国家政府的重视、理解和支持。此后,亚洲有关国家的政府均对成立“亚洲论坛”作出了积极反应
在此背景下,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于2001年2月26-27日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包括日本前首相中曾根、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哈萨克前总理捷列先科、蒙古前总统奥其尔巴特等26个国家前政要出席了大会。此外,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迪尔、尼泊尔前国王比兰德拉、越南国家副总理阮孟琴等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成立大会并发表的重要讲话。大会宣布博鳌亚洲论坛正式成立,通过了《博鳌亚洲论坛宣言》、《博鳌亚洲论坛章程指导原则》等纲领性文件,取得圆满成功并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论坛总部选择在中国海南博鳌。这是亚洲地区的一些前领导人向中国高层领导提出的建议。他们认为,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中国深化与国际社会联系的实验区;海南省以建设生态省为目标,说明它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生态产业,这是亚洲和国际社会所看重的领域,符合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海南博鳌是一个专门为论坛设计的集生态、休闲、旅游、智能和会展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有着十分宜人的自然地理环境;1999年10月,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会见论坛发起人时表示,将为论坛的创建提供支持与合作;海南省政府已经为论坛的创建提供了多方面的实际支持,并承诺,继续为论坛的创建和运作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第三篇:博鳌论坛,马克强讲话
博鳌论坛2014年年会今开幕 李克强将发表主旨演讲
编辑:邢金根 来源:京华时报
2014-04-08 02:15:00 博鳌论坛2014年年会今开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将于今天在海南博鳌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应邀出席本届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本届论坛将主题确定为“亚洲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
>>议程本届论坛设60场正式讨论
作为亚洲重要高端对话平台之一,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将主题确定为“亚洲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
论坛秘书长周文重说,2014年亚洲和新兴经济体将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中国、印度、印尼等均在大力推进改革议程。在这一背景下,博鳌亚洲论坛确定这个主题,是希望通过政、商、学界领袖们的思想碰撞,在凝聚共识基础上为新一轮改革寻找切入点和新思路。本届年会议程将围绕改革、创新、可持续发展三大主线展开讨论,设置60场正式讨论。
谈及“亚洲的新未来可能是什么样”,周文重说,亚洲经济体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一直保持极强势头。在过去十几年中,有亚洲经济体参与的自贸协定数量增加了三倍多。在贸易增速减慢、一体化进程减速、全球价值链未来发展不确定的情况下,亚洲国家须不断推动经济一体化,通过结构性改革寻找新的增长引擎。他特别提到,当前与亚洲经济体密切相关的区域性经济合作谈判主要是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和以东盟为核心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相较而言,后者更提倡开放性,与全球价值链联系更紧密,因此在亚洲更具代表性。
>>嘉宾李克强将发表主旨演讲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于8日至10日应邀出席在海南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洪磊说,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哈萨克斯坦总理艾哈迈托夫、韩国总理郑烘原、老挝总理通邢、纳米比亚总理根哥布、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东帝汶总理沙纳纳、俄罗斯副总理德沃尔科维奇、越南副总理武德儋等外国领导人将应邀来华出席年会。
洪磊表示,中方将利用年会平台介绍中国经济当前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举措,阐述中方对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合作的政策主张,推动落实相关领域合作倡议。中方希望与会代表围绕年会主题,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提振信心,维护亚洲和新兴经济体经济稳定和增长势头,共同开创亚洲更加美好的新未来。
本组稿件均据新华社
第四篇:亚洲博鳌论坛2006 曾庆红讲话
亚洲博鳌论坛2006年年会曾庆红开幕词
Dear Mr.Chairman, Dear Vice Chairmen,Members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Mr.Secretary General, Distinguished Guests, Ladies and Gentlemen, Dear friends, In this lovely season, the 2006 Annual Meeting of the Boao Forum for Asia under the theme of “Asia Searching for Win-Win: New Opportunities for Asia” opens today at the picturesque Wanquan River.Let me extend, on behalf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 warm welcome to all of you.Since its founding in 2001, the Boao Forum for Asia, committed to serving Asia and opening to the world, has closely followed and responded actively to regional and global issues.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political, business and academic communities from countries and areas in Asia to conduct dialogue and exchange views, increase mutual understanding, expand mutual trust and promote regional cooperation.As the host, China will continue to support and provide facility to the Forum.We also hope that the Forum will continue to receive support from other countries and areas in Asia.Ladies and Gentlemen, Asia is the home of all of us.Peac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in Asia are crucial to the well-being of the people in our region.We are heartened to see that just as the world today enjoys overall peace and stability, so Asia is in a relatively stable and peaceful period for development rarely seen in its history.We often say that Asia should seize an opportunity for win-win progress.Now we are faced with this important opportunity.Thanks to the joint effort of the governments and peoples of Asian countries, Asia has registered an unprecedented soun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marked by the unleashing of huge market potential, effective economic restructuring in various countries and areas, accelerating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fast and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This has made Asia one of the most dynamic regions in the world.This is another opportunity that Asia should seize to make win-win progress.The overall peac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in Asia have led to fast progress in the regional cooperation process.A new type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based on equality, persity, openness and mutual benefit is taking shape.Various regional and sub-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mechanisms have grown in strength, which include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the South Asian Association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 Asia Cooperation Dialogue, those in East Asia and Central Asia, and multilateral and bilateral free trade arrangements.This is another opportunity that Asia should seize.These positive and major developments have brought about both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historical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sia.We should respect and treat each other as equals,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of development and hold our destiny in our own hands.As we do this, we will certainly achieve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progress and promote development and rejuvenation of Asia.Ladies and Gentlemen,The Boao Forum for Asia was founded five years ago when China began to implement its 10th five-year plan.Five years later, when the Forum meets for its current session, China is beginning to implement the 11th five-year plan.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China has steadily advanced its reform and opening-up program.It overcame the difficulties caused by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and prevailed over SARS and other natural disasters.It has overcome some destabilizing factors and risks in the economy and maintained fast yet steady economic growth.In 2005, China’s GDP grew by 9.5%, topping US$2.2 trillion and averaging US$1,700 per person.This has paved the way for ensuring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coming five years.The outlines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lan for 2006-2010 were approved by the 10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t its recently-convened fourth session.In the next five years, China will pursue a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nd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that will advance the interests of all social groups in a balanced way.We will work for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development in Asi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China’s development is for its people.It is an endeavor by the Chinese people to advance and protect their fundamental interests.It aims to promote all-round and integrated progress in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and social fields.In pursuing development, China strives to achieve balanced growth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coastal and inland areas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fields.Following the basic state policies of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ina pursues the go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of building a resource-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al-friendly society.At the same time, we make sure that China’s development is backed and driven by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by independent innovation.China’s development endeavor, both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 will be guided by these concepts, approaches and measures for development which have developed in its reform, opening up and modernization process over the past 20 years and more.Ladies and Gentlemen, China pursues scientific, balanced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domestically and peace, opening-up and cooperation externally.This is what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is about.As repeatedly pointed out by President Hu Jintao and Premier Wen Jiabao, China’s pursuit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is determined by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rooted in China’s history, tradition and culture, and in keeping with the global trend of development.It is a right choice that meets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in China and the world at large.By firmly pursuing peaceful development, China is growing in strength.And this has created more opportunities to its neighbors and the whole world.Particularly since it joined the WTO, China had imported close to US$500 billion of goods annually, creating about 10 million jobs for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concerned.Statistics show that China’s imports from Asian countries and areas totaled US$440 billion in 2005, up by 20% year on year, accounting for 67% of China’s total imports.Overseas investment by Chinese companies has increased by over 20% annually, with 80% of it made in Asia.In 2005, 31 million overseas visits were made by Chinese.Asia is the top choice of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tourists.All this has played and will continue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in Asia and the world.Ladies and Gentlemen, As a large and responsible country, China is politically committed to building a harmonious world of enduring peace and common prosperity, a world of harmony without uniformity.We recognize that there is persity in Asia and in the world, and that there is persity in human cultures and the differences of interests.We seek harmonious coexistence in persity and common development despite these differences.China is a part of Asia.Asia’s harmony and prosperity go hand in hand with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We will continue to pursue the principle of building good relationship and partnership with neighbors and the policy of fostering a harmonious, secure and prosperous neighboring environment.We will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Asian intra-regional cooperation, explore effective ways of achieving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outcomes for all Asian countries and promot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ooperation.We will continue to pursue a new security concept featuring mutual trust, mutual benefit, equality and cooperation.We will strengthen political dialogue among Asian countries on the basis of the UN Charter and the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to enhance mutual trust, resolve disputes, narrow differences, expand common ground and promote peac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region.China is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and Asia is the largest developing region.In the course of promoting peace and common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China will seek even closer mutual support and partnership with other Asian countries.Cooperation in persified forms is flourishing in Asia.To seek more opportunities and achieve mutual benefit and development for Asia,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 governments and peoples in Asia make unremitting effort in the following areas: First, deepen mutually beneficial cooperation to promote comm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terests of countri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inter-connected.No country can sustain its development in isolation from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and the world.With their economies being highly complementary in nature, the Asian countries enjoy broad prospects for cooperation in practical terms in finance, energy, transportation, agriculture, small-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cultural industr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ublic health.We should strengthen various regional cooperation mechanisms to enhance practical cooperation and achieve balance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at benefits all countries in the region.Second, uphold harmonious coexistence and respect and safeguard persity in the region.Diversity of civilizations is a basic feature of human society and a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for human progress.Differences in social system,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level and mod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mong Asian countries have not and should not hinder our efforts to expand exchanges, increase common understanding and strengthen cooperation on the basis of respecting persity.We believe in the value of “harmony being the most important” and “harmony without uniformity”.We believe that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should have exchanges and draw on each other and that people of different beliefs should respect and show tolerance to each other.By doing so,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can draw on each other’s strengths and coexist in peace and harmony.Third, continue to be inclusive and open to the whole world.Asia’s development and the global development are mutually reinforcing.While strengthening intra-regional cooperation, we should open further to the world and seek cooperation with the world.We should be open-minded and learn from the successes of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and welcome their participation in Asia’s peaceful development.As a Chinese saying goes, “The ocean is vast and deep because it admits all rivers.” As we follow the trend of the world and be all-inclusive, we can certainly embark upon a path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with Asian features suited to the conditions in Asia.Ladies and Gentlemen, China’s development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t of Asia.China’s development will certainly contribute to the prosperity of Asia.China will stay firmly on the path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hold higher the banner of peace,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and work with other peoples in the region to create a better future of harmony and prosperity for Asia.Thank you!尊敬的理事长、副理事长、各位理事、秘书长,尊敬的各位贵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这生机盎然的美好季节,在这风景秀丽的万泉河畔,我们一起迎来了以“亚洲寻求共赢:亚洲的新机会”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06年年会。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各位朋友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
创建于2001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已历时5年了。5年来,论坛坚持为亚洲服务、向世界开放,积极关注和应对地区及全球性问题,日益成为亚洲各国和地区政界、工商界、学术界进行对话交流和增进了解、扩大互信、推动亚洲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作为东道国,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论坛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同时也希望亚洲各国和地区的朋友们继续给予各种支持。
女士们、先生们!
亚洲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亚洲的和平、稳定、发展关系到亚洲各国人民的共同命运。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当前总体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下,亚洲也迎来了有史以来较为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我们说,要把握亚洲寻求共赢的新机会,这就是一个最重要的新机会。
在亚洲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亚洲的发展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突出表现在:亚洲巨大的市场潜能逐步得到开发,亚洲各国和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优化升级继续加快,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亚洲已成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我们说,要把握亚洲寻求共赢的新机会,这又是一个新机会。
亚洲和平、稳定、发展的整体氛围促进了亚洲区域合作进程的快速发展,一个平等、多元、开放、互利的地区合作新局面正在逐步形成。特别是以东亚、东盟、中亚、南盟、亚洲合作对话以及多双边自由贸易安排为标志,各种形式的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我们说,要把握亚洲寻求共赢的新机会,这同样也是一个新机会。
应当看到,这些积极而重大的变化,既为推动亚洲区域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亚洲各国和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只要我们继续相互尊重、平等对待,把握住发展的机会,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就一定能够促进亚洲的发展与振兴,达致互利共赢的目标。女士们、先生们!5年前,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之际,正值中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本次论坛年会开幕之时,又正逢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起步之年。在过去的5年中,中国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开放,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战胜了非典疫情等重大自然灾害,抑制了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若干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9.5%,2005年经济总量超过2.2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00美元,为中国在今后5年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前不久,中国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2006-201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国今后5年的发展,将注重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注重兼顾各个社会群体的切身利益,注重同亚洲和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中国的发展,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这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结合的发展,这就是全面发展;是统筹城市和乡村、沿海和内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就是协调发展;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的发展,这就是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还强调,坚持走改革开放道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来促进发展、支撑发展。我们的这些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是在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的,对中国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是具有长远指导作用的。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对内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这就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曾多次深刻阐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基于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总之,是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和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一方面逐步发展壮大了自己,另一方面也给周边地区和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平均每年进口近5000亿美元的商品,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约1000万个就业机会。据统计,2005年中国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进口总额达到4400亿美元,同比增长20%,占中国进口总额的67%。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也在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其中对外投资的80% 集中在亚洲地区。2005年,中国出境人数达到3100万,大量中国游客把亚洲国家和地区作为出境旅游的首选地。这对于促进亚洲和世界经济的增长,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要作用。
女士们、先生们!
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提出的一项重要政治主张。我们所倡导的和谐世界,是和而不同的世界;我们承认亚洲和整个世界的多元性,承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利益的差异性,主张在多样性中和谐共处、在差异性中求同存异。
中国是亚洲的一员,亚洲的和谐繁荣同中国的和平发展息息相关。我们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继续积极参与亚洲区域合作,努力探讨实现亚洲各国互利共赢的有效途径,促进区域合作进程健康发展。我们将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推动亚洲国家在联合国宪章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加强政治对话,增进相互信任,化解矛盾,缩小分歧,扩大共识,维护地区和平、安全和稳定。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亚洲是最大的发展中地区,在维护地区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将更加紧密地相互支持、相互合作。
当前,亚洲各种方式的合作方兴未艾。寻求亚洲的共赢、把握发展的机会,需要亚洲各国的政府和人民作出不懈的努力,并在以下方面采取积极步骤:
第一,继续深化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各国利益相互交织。脱离了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一国的发展是难以为继的。亚洲各国经济互补性强,在金融、能源、交通、农业、中小企业、文化产业以及信息技术、公共卫生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合作空间,都可以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我们要推动各种区域合作机制建设,把务实合作上升到新的水平,实现地区经济均衡、普惠、共赢的发展。
第二,坚持和谐相处,尊重和维护地区多样性。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基本动力。亚洲各国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的差异,没有也不应妨碍我们在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扩大交流、增进共识、加强合作。我们主张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主张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主张不同信仰的人们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各国和地区取长补短、和谐和睦。
第三,坚持开放包容,面向整个世界。亚洲的发展同世界的发展是互为条件的。在加强地区内合作的同时,还要进一步面向世界开放, 面向全球合作。以开阔的视野、坦荡的胸怀,学习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欢迎他们参与到亚洲的和平发展进程中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要我们顺应世界潮流,实行兼容并蓄,我们就可以走出一条符合亚洲实际、具有亚洲特色的区域发展道路。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洲,中国的发展也必将促进亚洲的繁荣。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同亚洲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开创亚洲和谐、繁荣、美好的未来!
第五篇:博鳌论坛会议精神
推动共同发展 共建和谐亚洲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2011年4月15日,海南博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尊敬的各位贵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
10年前,在亚洲有关方面和人士共同努力下,博鳌亚洲论坛宣告成立。这是新形势下亚洲团结意识日益提高、合作意愿不断增强的一个重要标志。10年来,博鳌亚洲论坛在凝聚亚洲共识、传播亚洲声音、促进亚洲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论坛之一。博鳌亚洲论坛之所以能够不断成长,得益于亚洲快速发展,也见证和推动了这一历史进程。10年来,亚洲经济快速发展,区域合作蓬勃推进,国际影响力持续提高。亚洲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率先企稳复苏,成为拉动世界经济恢复和增长的重要引擎。亚洲发展不仅有力改变着亚洲人民命运,而且日益影响着世界发展进程。
回首亚洲走过的不平凡历程,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条件下,亚洲能够发生这样深刻的变化、取得这样显著的成就,是有着重要原因的。亚洲的发展,得益于总体稳定的国际和地区环境,得益于深入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 1
作,得益于亚洲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更与亚洲人民既坚持发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又注重学习借鉴世界其他地区的有益经验密不可分。
——亚洲人民历来具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享誉世界的辉煌文明。近代以来,在内外多种因素作用下,亚洲经历了曲折和艰难的发展历程。长期以来,亚洲人民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始终以不屈的意志和艰辛的奋斗开辟前进道路。今天人们所看到的亚洲发展成就,是勤劳智慧的亚洲人民不屈不挠、锲而不舍奋斗的结果。
——亚洲人民历来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亚洲人民深知,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亚洲人民勇于变革创新,不断开拓进取,探索和开辟顺应时代潮流、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为经济社会发展打开了广阔前景。
——亚洲人民历来具有开放包容的学习精神。亚洲是充满多样性的大陆,亚洲文明在多元文化影响中融合演进,为亚洲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提供了重要文化基础。亚洲人民既弘扬自身优秀文化传统,又广泛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促进了亚洲和世界共同发展。
——亚洲人民历来具有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亚洲人民是一家。历史上,亚洲人民在掌握民族命运的斗争中曾经并肩战斗、风雨同舟。近年来,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从抗击印度洋海啸到抗击中国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亚洲人民守望
相助、患难与共。随着亚洲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亚洲人民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3月11日,日本发生特大地震海啸灾害,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亚洲人民对日本人民遭受的痛苦感同身受,纷纷伸出援手,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亚洲人民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我们相信,日本人民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灾难、重建美好家园。
总之,以上这些优良传统是亚洲精神的重要体现,是亚洲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值得倍加珍惜、发扬光大。我坚信,只要坚持发扬这些优良传统,亚洲人民必将在前进道路上创造出新的业绩,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
步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亚洲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天的亚洲,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进步,人民信心更加坚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亚洲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发展不平衡性突出,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大量存在。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依然是摆在亚洲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次年会以“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为主题,具有重要意义。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这是时代赋予亚洲人民的共同使命。我愿就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尊重多样文明,促进睦邻友好。我们应该继续相互尊重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相互尊重各自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实践探索,把亚洲的多样性转化为加强交流合作的活力和动力,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不断提高各领域合作水平。
第二,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全面发展。我们应该紧跟世界发展新趋势,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内需和外需均衡发展,同时兼顾速度和质量、效率和公平,把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三,分享发展机遇,共迎各种挑战。我们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推动地区所有成员共同发展。大国要扶持小国,富国要支援穷国,各国要相互帮助,共同把握机遇,共同应对挑战,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地区所有成员,让全亚洲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第四,坚持求同存异,促进共同安全。我们应该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观念,大力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照顾彼此安全关切,最大限度展现善意、智慧、耐心,坚持通过对话和协商化解矛盾,积极促进地区安全合作,努力维护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
第五,倡导互利共赢,深化区域合作。我们应该秉承协商一致、循序渐进的原则,尊重各方共同意愿,加强区域合作机制建设,推动各类机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并行不悖发展。我们应该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尊重地区外国家在亚洲的存在和利益。我们欢迎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各个国家积极参与亚洲合作进程,共同促进亚洲和平、稳定、繁荣。女士们、先生们!
1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国家面貌发生举世瞩目的历史性变化,为促进亚洲和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10年来,中国深化同亚洲国家的睦邻友好,广泛参与区域合作,同几乎所有亚洲国
家建立起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成为多个亚洲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2010年,中国同亚洲国家贸易额达到9316亿美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涵盖19亿人口,成为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的典范。中国同亚洲和世界联系的广度和深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发展繁荣离不开亚洲,亚洲发展繁荣也需要中国。
中国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巨大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实现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久前,中国制定并公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今后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任务。我们将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全面落实这一规划,对中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化同亚洲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未来5年,中国将着力实施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建立长效机制,释放消费潜力,着力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我们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我们将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促
进贸易收支基本平衡。这将为亚洲和世界各国扩大对华出口提供重要机遇。
未来5年,中国将着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到境外投资,积极开展有利于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的项目合作。我们将更多投资亚洲和新兴市场国家,同时增加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
未来5年,中国将着力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推动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推动建立均衡、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10+1、10+
3、东亚峰会以及中日韩合作,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稳步发展。我们将加强同周边国家在交通、能源管道、信息通信、电网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提升本地区互联互通水平。中国将继续推进同亚洲国家在旅游、文化、教育、青年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加深中国人民同亚洲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
未来5年,中国将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女士们、先生们!
近代饱经沧桑的中国人民,深知和平之珍贵、发展之重要。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把亚洲放在对外政策的首要位置,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积极发展同亚洲各国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不断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中国将继续致力于通过友好谈
判和平解决同邻国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在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地区安全对话和合作,努力维护有利于亚洲和平与发展的地区环境。中国永远做亚洲各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总之,我们对亚洲的未来充满信心。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开创亚洲更加美好的明天。
预祝年会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