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到父母工作单位体验艰辛 感受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体会
到父母工作单位体验艰辛
感受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体会
初一五班 高先强
今天,我到了父母的工作单位,第一次感到了父母养育我们的不容易。
办公室里虽说是有空调,但在寒风瑟瑟的天气里,也显得微不足道了,批改作业都要带着手套。
我总是以为父母的工作是要多么的好玩,办公室里有说有笑。可是我错了,当我走进这屋子,一片寂静,没有人说话,每位老师都低下头,默默干着自己的事业,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为教出好的学生奋斗努力。向雷锋说过的一句话一样:“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是啊,仔细想想,父母不就是这句话中“我”的代名词吗?
晚上,父母总是六点多钟到家,这在冬天,外面早已黑的像深夜,尽管车水马龙,尽管灯光耀眼,还是有一种孤独的感觉在心边摇曳……
回到家中,父母第一件事就是做饭。但这并不无聊,之中,有我沉默中的一句笑话,爸爸沉默中的一个动作,都让我们开怀大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吃过饭,便是做作业的时间了。父母边辅导我的作业,边看着一年级的表弟完成作业。这,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每一个“难缠”的习题,父母都用他们自己的时间和智慧一步一步的解答,换做是我,就算会,也不愿意非这般耐心,但父母并非这样。
有一次,电视上的一道数学题引起了我的兴趣,开始我只是觉得这道题比较好玩,却没有考虑到它的难易程度。5分钟,20分钟,30分钟……时间一点一滴的消逝,我内心摩擦出的小火花却又总是被理性的头绪而一一击败。我彻底恼怒了,“这破题,烦死人了,不做了!”这一举动,被我的父母看得一清二楚,他们过来安慰我,让我不要放弃,我的心思早已被电视上的纪录片牢牢地吸住。父母看我动都没动,拿起我刚才用过的乱七八糟的纸和笔,默默地算起了刚才我算过的那道题……他们用了50多分钟,一起讨论。在每一个小小的成果后,一起高兴;一次次失败后,一起伤心,终于做出了这道题。他们是为了什么呢?还不是为我做一个榜样?可以说,这件事我的收获不仅仅只是表面的那一道题,那根本不算什么,我得到的,是以后面对困难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
父母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艰辛与汗水,我们又怎能在学习的道路上义无反顾呢?父母用行动告诉了我:在海浪来袭时,能迅速起飞的也许不是海鸥,而是黑雀,但真正能跨越大洋的还是它们。
一起努力,用好的成绩,去报答我们的父母,就算仅仅为了他们的付出和艰辛。
第二篇:父母的艰辛
父母的艰辛
七(3)班
放假了,好兴奋。我们放了六天假,在这些天里,老师让我们去体验父母的生活。
这一天,爸爸叫我去他的辣子厂里去体验一下他们那时是怎样挣钱的。我认为捡辣子而已,又不难,我就爽快的答应了他。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爸爸就叫我起床,我艰难地睁开了睡眼朦胧的眼睛。爸爸看我睡意十足,就冲我大喊:“起床啦!”我在一阵慌乱中收拾好了。爸爸就到我去了场子上。场子很大,放眼望去,布满了辣椒。一看,已经有很多人在干活了!中年人,年轻人,甚至还有十一二岁的小孩子。我跟着一位阿姨去拿袋子。开始干活了,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加油干!为他们多分担一些!”于是我就进入了劳累的干活状态。干着,太阳好不容易升起来了。
干了大概一个小时,我由于被辣椒的枝干扎疼而停了下来。我本想像爸爸求助,可又一想,如果我向爸爸求助,别人会怎么想?在考虑到一点,爸爸那时候,又向谁求助呢?于是我强忍了下来。
好不容易到中午了,有一个小时休息时间了,我兴奋地跑去找爸爸。爸爸说我干的太慢,让我回家。我的心里充满了纠结与高兴。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想法,说;“行了,这六个小时已经够你受的了,回去吧!”我内心的纠结似乎少了很多,就答应了爸爸。在回家的路上,爸爸掏出60元钱说:“给,这是你应得的。”我看了看,用手推向爸爸:“爸爸,我不要钱,你留着吧,还能多发一个人半天的工资呢!”爸爸皱了皱眉头:“不行,你拿着。劳动怎么能没有收获呢?”我犹豫了一下说:“好吧。”紧握这60元钱,我仿佛看到了它所包含的汗水。回家后,妈妈让我收拾一下,待会去买菜。我立刻收拾。
到买菜的时候,妈妈想要掏钱,我阻止了,我掏出钱付给他。妈妈问我:“为什么不留着自己花?”“自己花不如贡献给家里呢!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我和妈妈笑了。后来我们又去买了很多要用的东西,60元钱就这样只剩8元了。我不禁感叹道:“哎,这钱挣着容易花着难呀!”此时,我想到我以前是如何花钱的,就悔恨万分!也正因为如此,我才下定决心,以后不再乱花钱了。
通过这件事情,我充分地体会到了父母挣钱养家的艰辛。为了这个家,为了我们,您们的脸上多出了一条条的皱纹,经历了多少风霜!我一定努力学习,多替您们分担一些,让您们不再那么劳累!
第三篇:转换角色,体验父母的艰辛
转换角色,体验父母的艰辛
李叶红
1.引言:
担任班主任工作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与父母的交往最为紧密。但现在,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是几代人的希望和心肝宝贝,因此,他们在家庭中倍受宠爱,多数成了家中的小皇帝,父母老人则成了被他们吆来喝去的奴才。他们的未来令人担忧,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养成尊重长辈的好习惯呢?其实,造成这一结果的还是他们与父母接触的时间较少,很多父母每天早出晚归,经常好几天与子女见不到一面,子女与父母之间经常的沟通,造成两代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孩子不了解父母工作的艰辛,父母也不清楚子女身上的变化,这同样也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了不便。
2.背景:
我班学生朱亮亮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文静内向的男孩,平时尊敬老师,上课也比较认真听讲。通过接触,我发现他的性格中有倔强,稍不留心就会和同学闹矛盾,但通过调解,一般很快就会和好如初。他平时喜欢拼装赛车,可以说是达到了痴迷的地步,甚至不惜代价买赛车零件,一方面说明他的动手能力较强,有固定的兴趣爱好,但另一方面花钱大手大脚,根本没想到这是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甚至有时会为了要到钱,以不去上学为由向父母要挟。
3.问题的出现和解决: 一天放学后,有位预备年级的家长找到我办公室,说我们班级有同学敲诈她儿子,当时我觉得不可能,对家长说:“你可能搞错了!”因为学生都走了,我叫她明天再来。第二天,我找到那个小同学,叫他去认人,结果他把朱亮亮给认出了,真得让我大吃一惊。经过询问才知是那个小同学欠他一大笔钱,因迟迟不归还才吓他一下。当时我就把他妈妈给叫来了,问他借走的钱从哪里来,他妈妈说都是父亲和爷爷给的,而且一给就是几十块,而他呢,就这样一点点存起来,到一定数量就去买赛车零件,而那个小男孩是他的亲戚,知道他有钱,所以经常十元五元的向他借,就这样日积月累达到了三百元之多,双方父母均不知情,直到这事发生才得知。后来双方家长协商解决了此事,把欠的钱还清了。通过这事的解决,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父母应该和孩子经常的沟通了解,父母也应该让孩子了解他们工作的艰辛和赚钱的不容易。
为此,我在班级中开展了《我向鲜军哥哥学习》的活动,通过班会、十分钟队会等形式,学习鲜军的故事,如:《只拿一百五十元》、《十岁穿新衣》、《年年有压岁钱》等,教育他们要懂得关心体贴父母,珍惜父母的血汗钱,多为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4.后记
这件事给同学的震动很大,朱亮亮同学在周记中写到:“花钱对每个同学来说很容易,但我们应该想到每一分钱都是父母用他们辛苦的汗水换来的,因此我们更不应该浪费,更应该珍惜每一分钱。除此之外,我们应该更加尊敬长辈,让他们快乐开心,是我们做儿女的责任。我现在发誓决不浪费钱,我也提醒同学不要浪费钱。” 还有一位同学在周记中写了这样一个经历:“今天妈妈叫我做家务活—洗衣服、整理房间和拖地板,以往我从来不干这些事情的,可今天我却脱口而出说好。我今天是怎么了,一听到家务活就浑身有劲。我七点半起床,准备先洗衣服。今天天气特别冷,洗衣服简直是对人的一种折磨,可我还是硬着头皮干下去,洗完后,我的手指都肿了。晾好衣服后,我马上执行另一任务……等一切都过去以后,我的烦恼来了,腰、腿、手都相继疼起来。虽然如此,我还是坚持写作业;想到妈妈每天都要做这些事,我觉得特难过。而我总是埋怨她,现在我觉得我的行为是不对的,我希望妈妈原谅我!”
5.反思
平等尊重,其实是父母和子女之间有效的“情感链条”。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这种美德在一些独生子女的身上很少表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凡此种种,值得忧虑。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孝敬父母呢?为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自然,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第四篇:第一次为父母的艰辛而哭泣
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恩赐,没有我们的父母,我们不能站在这个世界。和父母抚养我们这么久,付出的艰辛,你知道吗?我不知道,但!伟大的开明教育家高德生教授的讲话影响了我的无知的心。即使对于那些努力和哭泣的父母。
在讲话开始时,高德生教授呼吁60名学生自愿来做某事,我是一个积极的因素,所以冲了起来,教授让我们排队,然后让我们舞台学生做一个手势-是我们年轻时,母亲经常拥抱的姿势。我真诚地,教授继续说,学生们!你可以知道,当你的母亲生了你,你的母亲像你一样,她不知疲倦,一个报纸是几个小时,几个小时啊!但你的母亲很高兴,急于把所有的爱都注入你的身体。仔细体验......高教授说。我在思考的时候。我似乎把我看作是一个孩子,我妈妈报了我,吻了我的额头,报了几个小时,痛苦没有放下。我看到了一点儿长大了,这个时候父母不仅工作,还来了 陪我玩,不陪我哭泣,也要教我说话,我狗屎,把尿放在家里,你要洗床单,拖地板,累了而筋疲力尽,但不谴责我。此时大量的泪水涌出,感谢我的父亲和母亲。冷静我的感觉,我的手酸,想放下,但我的母亲的想法在硬,充满力量之前。经过一个很长的高教授让我们坐下,让我们所有的学生面对父母,观察父母,我看着他的父亲。看着脸,那个英俊的年轻脸变得皱纹的脸;看着手,润滑的手已经打了愈伤组织。看着这对我花了几十万手,我哭了,我第一次为他们的父母的困苦哭泣,不再像前面的啜泣,我的眼泪像破碎的珠子像秋天。对于我的未来,父母付出了所有的努力,只有我想做,因为他们做一个农夫。我希望我能成功。我必须不让我的父母下来,我秘密地承诺这个愿望。我相信有一天我可以偿还我的父母。
我要感谢高教授,感谢他对我的教训。让我知道他们的父母的艰难。当然,我会记得我为我父母的困苦而哭泣,让它鼓励我的成长。
第五篇:体验父母工作感受
体验父母工作感受
假期作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减轻一下父母的负担,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今天我便突发奇想决定帮助妈妈干家务活„„
今天家中的厨房真是糟糕透了,用一句话来形容那真是“锅朝天,碗朝地”相当的乱,但洗碗属于我“力所能及”的家务。于是这份差事便不由分说地摊在我的头上。
自来水哗哗地流,漂亮的白瓷碗尽情的享受着流水的沐浴,油污一抹而去,瓷器恢复了它原来独特的细腻光泽。瓷碗洗净了,油污又上了手,再到自来水龙头下去冲洗,悠然自得尽情流淌的自来水,不禁让我联想到“似水流年”的人生哲理。于是,单调的洗碗,变的有情有趣,手上机械运动,脑海里却思潮澎湃。
洗一回碗,走过一段“心灵历程”,身心倍爽,仿佛自己也被洗了一遍。
在我家厨房与客厅中间有一道玻璃门,在过去的一年中它历经沧桑,门上的污渍更是五花八门,看着这历经沧桑的玻璃门,我的脑袋都大了,因为妈妈把这么“艰巨”的任务竟然交给了我。我来不及多想,马上拿起抹布在玻璃门上一顿乱擦,忙的是不亦乐乎,紧接着我用湿抹布把门上的洗涤剂擦掉,顿时玻璃门露出了它应有的本色,最后我再用报纸在玻璃门上抛光。呵!两扇门顿时光彩照人,望着他们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因为我又帮妈妈减轻了一项负担。
一通活干下来,我已经是腰酸背痛腿抽筋。看着妈妈在厨房忙碌的身影,我才体会到作一个家庭主妇是多么的不容易,我才干了这些活就已经不行了,更何况妈妈呢我想,以后只要有时间,我就帮父母干家务减轻一下父母的负担,让父母身上背的担子不再那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