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在动画中的应用
音乐在动画中的应用
【摘要】:动画的艺术也是“视听语言”的艺术。音乐的成功应用是动画片成功的关键要素。然而当下国内的某些动画片在创作时.逐渐形成了一种状态:“重技术应用,轻艺术表现”,特别是对音乐的应用不太考究.因此本文意在抛砖引玉,希望通过从音乐切入谈谈动画片的创作,希望能引起创作者的重视,以求体现音乐在动画片中的更大价值。
【关键词】: 音乐 角色 叙事 烘托 表现
音乐是描绘场景、烘托气氛的重要手段
音乐是塑造角色的重要组成因紊说到动画角色设计.相信很多设计者会考虑到剧本对角色的要求是什么,例如:时代特征、形体特征、外貌特征、服装特征、道具特征、动作特征、色彩特征等,但是却很少有创作者会从音乐切入对角色进行设计。在动画片的创作中,音乐对于塑造与表现角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一个比较阴暗反面的角色出场,那么伴随它的音乐可能比较阴深低沉,画面的色彩可能也会比较暗淡阴冷.视与听有效结合会让这个角色显得比较立体丰满。如果从深入刻画与表现角色的角度切入.音乐应该富有表现与层次。在进行角色创作时.反面角色也应该有某些积极正面的特点.人性的本质是“善“,因此赋予反面角色“善”的一面.这个角色就会更加鲜活。只是恶与善的比例要把握明确音乐对此也应体现出应有的比例与节奏。当然这主要是根据剧本的要求与刻画角色的需要而定。上世纪90年代国内有部比较著名的动画片《宝莲灯》就是将音乐创作放在动画片设计的前期。例如根据配音设计角色‟„二郎神‟„的形象就是根据姜文的配音设计的.视听结合很有特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音乐是叙事的皿要手段音乐具有叙事的功能。影视片中的音乐是描绘场景、烘托气氛的重要手段,主要用来渲染画面的情绪和气氛,加强画面所表现的事物的节奏特征。在动画片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或是战争、灾难等,而音乐的表情性是其最基本的属性.对于这种场景的描绘可以说是非常擅长。首先,音乐语言中的音色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如小号、圆号、长号等铜管乐器,与狩猎时的号角和战斗时的军号音色非常相似,用来表现狩猎和战争场面很合适;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弦乐器,音色优美华丽,富于表现力,适合于表现天堂、仙境的美景……除音色外,音乐的节奏、音型也具有独立的表现特征,如进行曲、圆舞曲等,或威严堂皇,或流畅优雅,对于描绘各种场景,鲜明的音乐形象本身就把画面勾勒出来了,同时气氛也随之烘托出来,欢快、恬静、紧张、恐怖等各种氛围都在音乐中表露出来。
配合剧情产生情感效果
音乐进入动画以后,成为动画这个综合艺术的一个有机部分,是一种新的音乐体裁。它在突出动画的感情、加强动画的戏剧性、渲染动画的气氛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在溶入动画以后,在它的表现形式上也发生了相应的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
1动画音乐的创作和构思必须根据动画的创作要素,即题材、内容、风格样式、人物性格等因素和条件,使动画音乐的听觉形象和画面的视觉形象完美融合,体现动画的总体构思。动画音乐根据动画剧情和画面长度分段陈述间断出现,曲式概念有了新的发展。
3动画音乐改变了以前音乐必须是用“乐音”构成的传统观念,和动画中的话语、音响等结合,形成了新的分段陈述的结构,并和“噪音”一起相结合,有时音乐与语言结合,有时音乐和音响效果结合,有时与两者都结合去恰如其分地表现抒情性、戏剧性气氛,成为一种新形式。
4另外,动画音乐的演奏、演唱必须经过录音等一系列制作工艺,最后通过放映动画才能体现它的艺术功能和效果。同时,随着录音技术和器乐、配器技术和发展,已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音色和配器效果。
动画音乐按照在动画中出现的方式分为现实性音乐和功能性音乐。现实性音乐又叫客观音乐,在动画画面上看到声音来源:如画面音乐会表演的器乐、声乐节目;剧中人物的唱歌、拉琴、街头演唱以及画面中的收音机、录音机播放音乐等。功能性音乐又称主观音乐,在银幕上看不到声音来源而有作曲家为电影创作的音乐,着中表现画面人物的心理活动、情绪和渲染环境创作的音乐,着中表现画面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情绪和渲染环境气氛等。好的动画音乐应当和影片画面结合得天衣无缝,音乐本身也优秀,并能离开画面作为一种新的音乐让人欣赏。
动画音乐和画面的结合关系通常分为音画同步和音画对位两种。音画同步表现为音乐和画面的情绪一致,节奏配合,视觉内容统一,并起到烘托、渲染画面的作用。音画对位则是让音乐和画面作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表现,使节奏、速度、情绪、和意境都表现不同,声音和画面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对位”本是音乐术语,在这里来表现声画的结合目的在于更能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生活的复杂性、多面性,从而表达动画丰富的内涵。
动画音乐根据动画需要,需要确定音乐的风格、主题音乐的性格特征、音乐布局和高潮的设置、音乐和动画中语言音响等声音的有机结合和安排、每段音乐的起止、情绪气氛以及画面的关系。动画作曲往往需要用大量音乐资料加以剪辑来改编成动画音乐,这需要熟悉音乐资料、善用音乐资料。电影音乐作曲必须懂得乐队、乐器和配器,在作曲的时候考虑用什么样的乐队、用什么类型音乐、如何配器,另外电影乐团的作曲和指挥对音乐的长度和演奏速度的把握能力也尤为突出,在和画面配音时这方面的适应能力也特别强。在音乐进入电子化时代后,对各种新颖乐器和电声乐队也必须驾轻就熟,掌握它的音响特点和表现特征。动画歌曲是电影音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分主题歌和插曲,对推动情节和揭示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极富感染力。
音乐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表现
动画片中的音乐对刻画人物性格.是非常擅长的,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拥有丰富多样的内心情感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通过音乐的配合,达到最准确的体现。在动画片中,当情节达到一定程度时,往往需要音乐加以渲染或补充,以此来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如《埃及王子》中对于人物的刻画就相当到位,音乐中共七个重点段落,分别在影片的重点段落出现,对人物刻画起到了强有力的补充。其中的《我别无所求》,是表现摩西对价值观思考的心声,是在他处于自我定位非常混乱的时候所唱的曲子。曲中表达了完全不同的角色给摩西带来的巨大冲击。此段采用超现实手法,以古埃及壁画来演绎一个梦境,由此他看见了不曾知道的残酷过去,结合颇具东方韵味和情绪性的音乐,别具一格地呈现了一场改变摩西命运的梦。再如片中最另类的音乐《魔术师的催眠》,出现在摩西进皇宫见法老,两个法师在施法时所唱的歌,充满了一种滑稽感和伪装神圣的调侃味,让人忍俊不禁
第二篇:浅谈动画中的镜头语言
浅析动画影视中的镜头语言
作者包文瑞
宝鸡文理学院
摘要:所谓“镜头语言”,是指运用形象的类似电影电视画面或画面组合的符号表达来表现事物的一种语言方式。镜头语言是形象化的艺术,即所谓,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艺术样式,镜头语言不是借助概念、判断和教条等空泛地抒情、抽象地哲理、枯燥地议论、直白地说教。而是通过“形象”这一基本单元实现电影的价值的、完成“语言”的功能的。形象则存在于生活当中,形象是“现实”的产物,形象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因此,本文在此浅析“镜头语言”如何在动画影视中如何借鉴运用。
关键字:镜头语言动画艺术表现
一、动画的艺术表现
动画为艺术的表现形式,在叙述故事、表达思想、展现生活的创作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合乎规范的动画语法,由“单词”到“句子”,到“段落”,到整部影片,有着近似作文的文法及修辞等技巧和手段,这些就构成了动画的独特语言。这有别于传统的视频模式,电影、电视是无法比及的,动画的镜头的设计是可以超越常规,在一些人力所不及的地方进行设置,更强化镜头的说服力,这也是动画镜头语言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动画更为吸引人的地方,用个票房的数据就可以说明动画的镜头语言超越传统镜头语言。
在这视频镜头显现的很关键,视频镜头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根据拍摄方法可以分为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等等。为了便于鉴赏和分析,我们按照景别把“镜头语言”分为五个类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这是视频创作的重要表现方式,也是视觉语言的基本要素,离开了这些基本要素,视频创作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创作者根据需要将拍摄的分镜头加以剪辑组合使之成为相互连贯、前后呼应的故事情节。动画也是视频的一部分,讲求的是视觉,既然有视觉元素我们就要运用镜头语言来叙事,动画中要尽快的叙述完故事的内容就需要大量的运用镜头,通过镜头语言快速的表现。镜头语言设计在动画电影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大量的镜头语言了讲述所要表达的情感故事,动画不同于舞台剧、影视剧等由真人表演完成的戏剧形式。当然,动画电影也属于视频的范畴中,他们都是研究“动”的视觉艺术。动画中的视频镜头在运用时可以做到常规拍摄所难以实现的跨度,例如:在《闪电狗》镜头跟随主人公上天入地,还有纵切地球的镜头,以及跟随直上太空的镜头,等等一系列的镜头将原本平淡的故事更加戏剧化,视觉效果更为激烈。超长的跟随镜头不但延长的观众的感官审美,而且刺激观众的心理,用镜头扣动心弦,表象力生动而有力。
二、动画中的镜头语言
动画中的镜头语言大多借鉴电影的表现形式,通过镜头的交互式切换在叙事上突显不同的任务性格形象化的再现事务矛盾以及相互冲突的地方,故事的发展更加激烈化。大卫·里恩在《阿拉伯的劳伦斯》一片中很少使用重叠镜头,以不断变化的镜头来推动事物的发展。例如影片前半部分中,劳伦斯手中的火柴被吹灭的瞬间画面切换成了拂晓前的天空,这种明快的剪辑却让人享受到了几近完美的画面[1]。快速的镜头变换和回切塑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效果,用快速拍摄而成的慢动作镜头进行快节奏的连接反复渲染画面有一种振奋人心肺的视觉效果,这种手法被转用到了动画电影《狮子王》中。使得这些传统影片中的技术已经在现有的动画影片中继续使用。所区别的是故事的主人公由人变换成了CG创作,主人公的表演更为夸张的体现,符合故事情节的需要。如出一辙的是主人公辛巴在洞中萤火熄灭的瞬间画面切换成了拂晓的天空,虽然两部影片拍摄时间相差数十年之久依然然人享受着几近完美的画面。
镜头语言是依靠镜头的运动形式来体现的。镜头的运动形式是对景别和角度的修饰和扩充,并根据固定机位的拍摄互为补充。运动摄影是电影艺术独特的表达方式,也是电影成为艺术的重要标志之一。运动摄影可以连续地表现时间和空间以及视觉中心的转换。这些转化主要是依赖摄影机的位置来完成的,摄影机的主要运动有推、拉、摇、移以及升降和跟等方式。同时镜头也是画面的潜在形式,也是构成画面的最基本的元素。就好比文章中的字和词,不认识字和词,就没法读、写文章。不了解或分辨不清影视艺术中的各种镜头,也就很难深入掌握影视艺术创作与鉴赏的规律。通常摄影机的运动有两个基本惯例。其一,是按照情节来运动,其二,在运动的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画面效果。一些镜头的语言就如同于科幻小说中描写一般,然而动画中经过镜头的特别处理真实的再现出来。剪辑方式成为充实动画镜头语言的补充方式,多种的剪辑方式同时还可以弥补动画中不足的叙事语言,表意方式以及更加接近于传统影片的视觉效果。
三、镜头语言在动画中的运用
动画镜头的运用不亚于电影、电视剧同样讲求景别、极远景、远景等镜头运用。通过对
时间、空间的转换完成运用镜头的叙事过程,这种镜头语言的运用,不可避免的要谈到后期剪辑,对影视的画面进行处理,不可避免的要运用到一些技巧。有所区别的是动画中可以借助CG技术实现超越现实的表现,这些是由于现代CG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不仅是能够虚拟现实,同时能够创造虚拟现实的景致。使得传统的剪辑技术又有了新的革新。在传统的剪辑技术中蒙太奇手法是镜头语言最难掌控的,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装配、剪切之意,指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是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它大致可分为“叙事蒙太奇”与“表现蒙太奇”。前者主要以展现事件为宗旨,一般的平行剪接、交叉剪接(又称为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都属此类。“表现蒙太奇”则是为加强艺术表现与情绪感染力,通过“不相关”镜头的相连或内容上的相互对照而产生原本不具有的新内涵[2]。CG技术使得这样的剪辑方式在镜头的变化上有了更大的突破。在电影《蜘蛛侠》系列中蜘蛛侠在纽约城市上空来回荡漾的镜头是摄影机无法进行拍摄的,动画师在进行了复杂的制作后,有了我们在电影中所看到的画面,然后通过剪辑有了这些更为带来视觉感官刺激效果,使得动画技术更为凸显。当然,剪辑的方式还有很多种,在《筋疲力尽》中吕克戈达尔就进行了革命性的跳跃式的剪辑,体现出来强有力的镜头语言,世界为之震惊。这种方式在动画师的手中更为简洁的体现,时间和空间的跳跃回切镜头语言较前更为完备[3]。新的动画电影《苹果核战记》不但完整的接纳了这些,还有了新的超越。
四、结论
不一样的剪辑制作手法创作出了不一样的视觉感官,镜头语言在此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传情达意,更多的是诠释。同时是一方面的超越,首先是技术的超越,更多视觉上的超越,镜头语言的表述更加直接、强大和完备。其次是思维的超于,有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我们就可以大胆的去做,把受传统设备所局限的想法事实的展现!颠覆传统动画影片用更强的镜头语言,和更为完美的剪辑技术说明了这一切,2008年的大作《功夫熊猫》在镜头表现力上,影片更是借助于动画技术的便利,发挥出无所不能的功效。动画迷们应当还记得《圣童降临》里动作场景中上天入地、飞旋环绕的镜头轨迹,基于表现内容的不同,《功夫熊猫》的机位与视角变化还没那么复杂,但是同样优雅而富于变化,将空间感与方位感都传神地交待给观众。当镜头在场景空间如羚羊挂角般飞腾时,银幕画面似乎具有了更为辽阔的景深,仿佛要把观众整个吸进去。
传承发展,动画的镜头语言来源于电影、电视,依靠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又发展出有着自
己特色镜头语言,更为完美,更为真实,更具有说服力,更吸引观众的目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动画自身特有的镜头语言,试目以待!
参考文献
[1]《导演功课》 [美]大卫·马梅著 曾伟祯 译
[2]《电影电视画面镜头的语法》 [英] 彼得·沃德 华夏出版社
[3]《伯格曼论电影》[瑞典] 英格玛•伯格曼
第三篇:动画中插入声音教案
在动画中插入音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能够学会在动画中插中音乐文件。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微视频合作完成给动画插入音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钻研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制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制作动画的兴趣。教学重点:在动画中添加声音文件的方法 教学难点:设置声音效果。教法:演示 学法: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一、课前导入 播放Flash动画
看完这个动画你有什么感受呢?对这个动画满意吗?
师小结:有了音乐我们的动画就不再那么的单调,显得更有动感,更使人易懂。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为动画添加音乐吧。
二、学习新课
1、为Flash动画插入音乐
教师:如果我们为自己制作的Flash插入背景音乐,这样Flash播放起来就不会那么的单调,如何插入背景音乐呢?
学生观看微视屏
师:现在同学们来自己尝试下,看能不能添加声音文件到Flash文档呢? 学生尝试操作为“生日快乐“动画添加背景音乐。
自主完成,测试体验效果。
指名学生上机演示操作。
师:由于声音是看不见的,所以舞台上没有任何变化,但在“时间轴”窗口中,可以看到动画中已添加了声音效果。
教师:刚才同学们已经尝试了导入声音文件,但是有些同学失败了,是什么原因呢?
教师:有些文件flash不支持!flash支持的声音文件有wav、MP3,同学们在导入声音时一定注意声音的格式。
2、设置声音效果
同学们都知道,很多的播放器播放音乐时,在结束播放时声音是缓缓消失,flash中会不会也有这种效果呢?
请同学们找一找,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主完成,测试体验效果。
教师:同学们很聪明,很快就发现了如何设置声音效果。
3、创作天地
刚才我们学习了如何插入声音并且设置效果,现在同学们来尝试下,为我们准备的动画素材添加背景音乐,让动画更生动。
学生:首先录制声音。
教师:Windows自带了录音机功能,我们只要在录音机里自己录制声音,并且保存为*.Wav文件,即可插入到flash中。
学生:用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录音,完成素材准备。
教师:现在我们按照两人或三人一组,由小组长监督来完成为漫画配音。:要求:
(1)根据老师提供的漫画设计情境对白。
(2)用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录音,保存文件。
(3)导入声音到库中,编辑声音图层,完成漫画配音
三、作品展示
提交作品,由学生互相点评,互相学习。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能说说今天这节课的感受吗? 学生谈感受。
教师:音乐是一种语言的结晶,它比语言更进一步,音乐以它的新潮,浪漫吸引着我们。
第四篇:象征手法在动画中的运用
《猫与月亮的故事》中的象征手法
《猫与月亮的故事》这部影片在哲理中蕴含着浪漫,他以内聚焦的形式来展开,通过一只猫的主观视觉来展现它对月亮执著的追求,从而表达创作者对自身理想世界的一种热烈的追求。这是典型的象征手法,影片中的月亮代表着光明,理想或者是某种美好的事物和情感,猫象征着创作者本人,同时也象征着每个对理想,对美好事物有着执念的追逐者。
整个影片的画面剧情很简单,通篇都在描述猫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手段试图接近月亮,可是一次又一次的以失败告终。如果说只是看画面的话你也许会为它行云流水的运动感叹,为它简洁有力的专场折服,却远不足以让你深思。对这部短片来说,旁白才是主体,用现代诗歌铺就的旁白就像是投入井底的一颗石,响起阵阵回声。猫对月亮的追寻有点类似于中国古代传说里的夸父逐日,一样的没有结果,一样的义无反顾。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激情,是每一个追梦人的共性,也是人类社会所需要的精神。
第五篇:浅析宫崎骏动画中的色彩运用
浅析宫崎骏动画中的色彩运用
摘要:色彩是提高动画作品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动画作品在用来表达内容上必不可少的构成因素。在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动画作品中对色彩的运用更是表现出了独特的魅力,研究色彩运用手段的同时也应当深入分析宫崎骏这位动画大师是如何通过色彩来体现更深层次的美学价值与人文意义,这对了解宫崎骏的动画作品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自身的美术鉴赏水平也有很大的提升。
关键词:宫崎骏;动画;色彩运用;美学 一.色彩在宫崎骏动画作品结构中的运用
(一)通过色彩来强化背景的逼真性
所有的动画作品包括宫崎骏的动画作品都属于一种虚拟的艺术,宫崎骏的动画作品需要感染观众,这就需要尽量消除动画背景与观众对事物主观认识上的距离感。而色彩成为塑造背景真实性的必要因素,人们对真实生活与自然的认识取决于人们眼睛能够看到的光和色,色彩是重塑这种光和色的有力工具,宫崎骏不仅运用色彩来强化背景的逼真性,而且能够通过这些与现实人们主观认识接近的色彩来逐步带入更加具有想象力的空间,这也是宫崎骏动画作品既现实又具有很大想象空间与浪漫情节的原因。
宫崎骏的动画影片一直以画风唯美著称,他通过对色彩合理地运用来塑造的故事背景,会在不经意间给观众一些感动与一种久违的感觉。比如《龙猫》主要讲述了在都市高速发展背景下的农村,以两个孩子的视角呈现出的富有想象力的世界。其中描绘出了一幅美好的田园风光:青蓝的天空中有大片的白云,金黄的阳光透过绿色的树叶照耀在乡间土黄色的小路上,每一个地方都有黄色的小花点缀着,水是透明灵动的 这些景色通过色彩的呈现符合观众对田园风光的认识,贴近观众的生活,而与现实不同的地方则在于动画中所塑造的事物更加纯洁,一尘不染,能够引起观众对田园的遐想与怀念
(二)通过色彩来渲染背景气氛
宫崎骏在动画作品特定的情节下运用很明显的大范围色彩来完成背景气氛的渲染,并以此来达到事件的说明以及主观思想意识的表达,同时这种突出的色彩会占据观众大部分视觉空间,从而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心理变化。《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用色彩来渲染气氛最突出的情节在于战争彻底爆发的晚上,随着马鲁克将窗户打开,画面色彩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黑色的导弹成批地落向地面,而后天空、墙壁、地面全部被红色覆盖,灰烬中都带着燃烧不完全的红色火焰,让观众体会到战争爆发的信号和危险的氛围,当哈尔把苏菲救回屋子后飞向黑红各半的天空,而城镇的景象则用像火烧云一样黑红相间的色彩来完成,体现了战争的波及面之广,结合随后地面上红色的火焰和黑色的浓烟成功地塑造出一片人间地狱的景象,给人一种压抑感以及对战争的厌恶情绪。
(三)用色彩以及色彩变化来刻画人物形象
在宫崎骏动画作品中人物形象刻画得非常鲜明,在他至今为止的作品中,主人公是少女或少男,都具有形象单纯、品德高尚的特点,而在这些主人公的塑造中,色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色彩运用来刻画主人公的情绪变化或表情变化从而表现出赋予主人公的思想,在动画影片中不同的色彩能够代表主人公不同的心理感受。比如《千与千寻》中千寻衣着颜色的变化,开篇的千寻身着浅绿色的衣服,在进入油屋后换为了红色,表现出了千寻救出父母的斗志与决心。反面角色汤婆婆塑造的也具有明显的特点: 珠光宝气、紫色眼影,说明此人十分霸气凌人。宫崎骏在其动画作品中通过色彩的合理运用成功地刻画出了一系列经典的动画主人公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二.色彩在宫崎骏动画作品中表现人文思想的运用
(一)通过色彩运用突出反战思想
宫崎骏在动画创作当中赋予动画的主题思想与其生活年代与文化传统具有很大的关系,宫崎骏目睹了战争为日本人民带来的危害与灾难,从主观上形成了反战的思想。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和平的向往主要是通过多色彩的对比来完成的,在战争全面爆发的夜晚,象征邪恶力量的黑色炮弹让世界充满红色的战火,随着黑色的浓烟和如岩浆浇过的红色地面全部呈现出来,人间地狱般的场景让人发自内心地产生对战争的厌恶感。在哈尔的城堡房门的上方有一个四种颜色的转盘,而粉色转盘进入的世界则是与战争截然不同的场景,粉色是一种代表美好的颜色,这种色彩表现出的景象与用黑色红色为主色调表现的战争形成了较大的对比,这种对比能把观众情绪引导向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对,突出了宫崎骏在喜恶之间的取舍及其反战的思想。
(二)通过色彩运用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宫崎骏动画作品中,通过色彩运用来表现美好的自然事物使人们对纯净的自然充满向往,同样通过色彩运用来表现人们破坏自然平衡而引发的灾难来引起人们的反思。这一点在《风之谷》中展现得非常强烈,土地被黄色的沙地代替,树木也大片的呈现灰色,这些令人并不十分愉快的色彩形成了动画大部分的画面,而在娜乌西卡解救人们后,人们开始觉悟并有所行动,地上开始出现绿色的小树,库夏娜带领的那些代表破坏自然的力量的黑色飞机编队也满含惭愧地离开了娜乌西卡所居住的地方。宫崎骏的《风之谷》对色彩的运用与其他作品的区别明显的体现出他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在作品中描述人们开始为此行动的画面也体现了宫崎骏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仍旧保持了乐观与信心。
三.结语 在宫崎骏的动画中观众能明显地体会出宫崎骏的创作风格,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宫崎骏对色彩这一动画因素的合理运用。色彩在宫崎骏的动画作品中具有塑造画面与表达思想的双重功能,宫崎骏对色彩的运用是提高其动画作品的一种有力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文化,其动画作品不仅带给观众一种美的享受,引发观众的共鸣,同时也能够引导观众对理想社会 人与自然以及生命的思考与反省,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不仅是宫崎骏在创作中运用色彩的手段,还有他通过色彩所表达出的更深层次的人文思想。
参考文献: [1]《论宫崎骏动画电影的风格》葛欣 [2]《论宫崎骏动画作品中的色彩运用》李颖 [3]《动画大师宫崎骏》杨晓林
[4]《童真世界—关于动画片创作的一些认识》刘娴 [5]《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三期
[6]《手绘动画VS数字动画》孙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