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个性挑战世俗,突破成就经典
个性挑战世俗,突破成就经典
------浅谈婚礼变迁之心理突破
爱情的主题永恒不变,但表达爱情的形式却时刻都在变,从我们的新娘穿上婚纱的一天起,我们就对中国的传统习俗发起了挑战,随之而来,一场场个性婚礼的出现也就一次次成为当时的经典。
第一位穿白色婚纱的中国新娘顶着遭人非议的巨大压力突破了固有的婚礼习惯,同时也为婚礼形式的变迁添上了历史性的一笔。
中国的婚礼发展到现阶段,其主流形式中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婚礼的习俗,又溶合了许多西方的理念,我们称之为偏西式婚礼或中西合璧式婚礼。对于某一场婚礼的定位,让它偏西偏到一个什么度上,就需要我们婚礼策划者权衡各种因素之后来确定,而且在追求个性时尚的前提下并不是非中既西,有很多无法以中西来衡量的新元素体现。这些西式或新式元素的增加就是一个不断创新和突破的过程。
有些婚礼主持人与新人的沟通只是把一些约定俗成的环节程序向新人介绍一遍,所谓的策划也仅仅只允许新人根据喜好来适当做些取舍或调整一下顺序罢了,而且关键时候还常以“咱们这儿都如何如何”来扼杀新人提出的一些“难对付“的问题。这就是李平老师所说的靠一套本子或几套本子过日子的主持人,或更确切地说是司仪。因为“咱们这儿都如何如何”的强大力量的作用,这些司仪不需要创新和突破也可以过个安稳日子,但是他们做出的婚礼看一次也许觉得挺热闹,可是看多了就只有乏味,一定不会成为让人津津乐道的经典婚礼。
要想让婚礼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典,就要敢于创新突破,敢于引导新人创新突破。
常有新人提出要求,婚礼要简练而新颖,但是提供素材时却更多地是告诉我们双方家长要致辞、双方领导要讲话、证婚人要读结婚证、要找位领导来主婚等等,倒是问及恋爱经历时只一味搪塞,还一个劲地说要让他们少说话。嘉宾领导十来位,礼台两侧排成队!被这种习惯所束敷的话,“简练而新颖”只能是一句空话。这就需要我们做新人的思想工作,用专业知识和先进理念来影响新人,让他们认识到婚礼的意义,婚礼仪式的内涵,婚礼表现的重点,从而让“简练”的表现是省去俗套而意义浮浅的东西,同时让保留的东西更加突出而意义深刻,相应地“新颖”也就不求自现了。现在较时尚的主题婚礼(指的是真正的主题贯穿始终的婚礼)就是对这一理论的诠释和证明。
近年来,在全国出现了几场较有影响力的婚礼秀,应该算作经典。创作者摆脱了当时固有的婚礼形式的束敷,大胆想象、创新突破,同时又最大程度地借助了声光电设施和舞台艺术表现方式,使得那些婚礼秀让人觉得有看头、有琢磨头。一时间,秀的整篇或某个片段便被全国各地的同行们给搬到了现实的婚礼之中。就凭被模仿的风靡程度,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那些婚礼秀的经典了,可是秀终归是秀,不是婚礼。而当秀被生搬硬套成为婚礼的时候,它已不再经典了。为了避免这种可惜,我宁愿把那些被广泛模仿的秀称作经典婚礼。
而世俗是与时俱进的,经典也是相对而言的,当所有的婚礼都在突破世俗时,一场不作任何突破的婚礼也会成为一种经典。一场地地道道的古典花轿婚礼会在某时某地成为被人们广为关注的新闻,而曾被喻为时尚婚礼典范的烛光婚礼在风靡之后却被看作普普通通不再受人青睐。
我们所追求的经典并不是简单意义的新奇特,它必须有社会的和人文的根基且借助适合的形式把这种内涵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学习婚礼婚俗知识,学习相关的表现艺术,学习与时俱进的应变能力,学习„„
追求个性,不是一个标杆,而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变化着的心理状态。让我们保持这种状态,去创造婚礼发展中的更多经典!
第二篇:漯河殡改,期待突破世俗迷雾
漯河殡改,期待突破世俗迷雾
漯河殡改,期待突破世俗迷雾
现实:耕地内有75万多个坟头
殡葬改革是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市是一个农业市,人均耕地不足1.2亩。对于我市的广大农民来说,土地依然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据调查统计,全市耕地内有坟头75万多个,约占耕地1.1万亩,且每年又有约1
.5万人土葬,每年仍将吞噬200多亩耕地,相当于剥夺了200多人的口粮田。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矛盾相当突出。
同时,土葬还造成其他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全市每年因土葬浪费掉的木材就多达1万多立方米,加之群众不得已而为之的丧葬活动大操大办,加重了群众的经济负担。近几年,我市农民办一起丧事一般就要花去3000多元,每年全市因丧事需要花去4500万元。此外,乱埋乱葬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民对农田的机械化收割耕作,还造成了地下水、空气的污染,直接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的对外形象和投资环境。
由于土葬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殡葬改革工作一直步履维艰。从2000年开始,我市加大殡葬改革力度,殡葬改革稳步推进。
成效:火化率逐年上升
市政府2000年4月4日发布了《漯河市殡葬管理实施办法》,2001年5月16日修改后重新发布。各县(区)结合实际,先后出台了有关殡葬管理具体规定。市、县(区)成立了殡葬管理委员会,设立了殡葬管理所,成立了殡葬执法监察大队,大多数村庄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全市殡葬管理工作不仅实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开展殡葬管理工作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法律依据,而且层层有了组织保证。各级领导对殡葬改革给予高度的重视,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把具体火化任务列入乡(镇)、村干部的责任目标,并实行责任追究制。
由于措施得力,我市的殡葬改革工作成效显著,火化率呈逐年上升势头。2002年,我市火化率达66.3%,比2001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2003年,全市火化率达96.7%,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0个百分点,由全省第三名上升为第一名。
目标:骨灰进入公墓与平坟扩耕
从2001年开始,我市加快了公益性公墓建设步伐。截至今年6月,全市已建成公墓871座,占应建公墓的70%。但入墓率只有10%,骨灰二次装棺土葬和乱埋乱葬现象严重。让骨灰进入公墓成为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难题。
平坟扩耕工作由源汇区、临颍县南街村带了个好头。1995年,源汇区政府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采取强硬措施,一举平除了辖区内所有的坟墓,扩耕还田1000余亩。临颍县南街村从1999年1月1日起,村民亡故者一律实行火化。全市大范围内平坟扩耕工作今年也要稳步展开。
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旧习俗并不那么容易改变,因此,要完成火化率100%、骨灰进入公墓及平坟扩耕的殡葬改革目的,必须各个难题各个击破。市民政局负责人认为,关键是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进一步加大领导力度。少数领导干部对殡葬改革工作重视不够、领导不力,存在畏难情绪和等待观望的思想,在殡改中不起带头作用,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反而拖后腿,引起群众的不满,影响了殡改的步伐。
继续抓好村级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并组织检查验收,为骨灰进入公墓和平坟扩耕打好基础。切实加强对丧葬用品的管理,严格审批制度,坚决取缔棺木市场和制作源地。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逐步根除人们心中的旧观念。
加大殡葬执法力度。要充分发挥市、县(区)殡葬管理所、殡葬管理检察大队的职能作用,严格执法、强化管理,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举报一起查处一起。
强化殡仪服务意识,各殡仪事业单位要加强内部管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各项收费必须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公开承诺服务,让丧户满意。
可以肯定,殡改的目标是可以完成的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前景是良好的,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是受益者!
第三篇:突破自我挑战极限
提升团队协作精神构建和谐应理家园
——“应理学苑”第二期学员户外拓展训练圆满完成为增强新员工的团队协作力,培养新员工勇于奉献的团队精神,努力打造一支团结友爱、积极进取、富有激情的工作团队。8月22日下午,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2014年新入职员工在集团公司厂区内,开展了户外拓展训练活动。
此次拓展训练共有36名新员工参加,共分为四组,每个小组自行推选一名组长。活动中,新员工们激情澎湃、甘当人梯、精诚合作,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此次拓展训练活动中,充分展示了新员工队伍团结互助、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训练结束后,队员们还意犹未尽聚在一起,分享着训练过程中的感受与收获。
此次拓展,大家感受最深的就是,拓展使队员的凝聚力、策划力、合作力等潜能得到有效发挥,而有效沟通、理解同伴的需求,则是我们提高执行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家表示,要将在训练中所得到的启示和体会应用于实际工作当中,用团队的概念、积极进取的心态,逐步熔铸一支高绩效的团队,建立对应理的归属感,为将应理集团建设成为中卫窗口单位排头兵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挑战自我,突破自我》讨论
《挑战自己,突破自我》讨论
郭铁成一、优点
1.这节课的设计遵循了心理辅导课的基本环节,注重活动、操作,注重体验、分享,给学员启示深刻,感受深刻,效果是很好的。
2.教师态度、语言符合心理辅导课的要求,比较专业,主体部分的提问引导很好。
3.热身活动《请你跟我这样做》设计很好。
4.举手仪式能很好地考验人的意志力,达到了挑战自我、突破自我的效果。
5.通过感悟砂石、水的潜力,给学生启示,人应该有更大的潜力,应该开发自己的潜力,挑战自己,突破自己,逻辑上是成立的。
二、讨论
1.砂石、水的实验只是通过物给人以启示,本质上这两个活动都不是挑战自我(水的实验本质是表面张力),而且花的时间超过了主体活动,这样设计是否合适?如果做一个真正挑战自我的小游戏,或者用几个真正挑战自我的感人故事或案例来说明挑战自我的重要性是否更好?如,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失去双臂的舞蹈演员,脚趾能穿针、绣花;感动世界的无臂、无腿演讲家能高台跳水,小脚能弹琴踢球;感动中国的小学生。都有感人的视频。
2.其实举手几分钟,学生往往觉得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开始并不觉得有挑战性。如果选择学生自己觉得做不到的事情挑战是否更好呢?这样与主题更吻合。
3.这个主题更适合在户外(教室内也行)上,借鉴户外挑战活动的做法,学生可以体验到针对自己的真正挑战。可分组,胆量小的挑战胆量,毅力差的挑战毅力,粗心的挑战细心------让学生真正突破自我。
4.本节课的设计我认为是一种模式之一,不错,成功,是一节好课。但总觉得缺点什么,如果全市比武,评一等奖也许有点悬。转换活动似乎意义不大,活动与主题联系有牵强之嫌,非主体部分时间长,联系学生实际不够。我上面谈到的第二种模式是否稍好点呢?当然,任何设计都可能有不足,不可能完美的,也不必追求完美,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风格和模式。
我的观点不一定对,仅供讨论。
第五篇:反腐倡廉新成就新突破
反腐倡廉新成就新突破
所谓反腐,便是防止官员贪污腐败。反腐倡廉,亦称“惩腐倡廉”。即反对腐败,倡导廉政。政治伦理学术语,属政治道德范畴。廉政建设的基本内容。思想道德建设的集中体现。要廉政就必须反腐,而反腐才能廉政,古今中西概莫能外。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反腐倡廉”,尤其在经济体制转换的改革开放的时期,更是把“反腐倡廉”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并实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实施修订,具有要求严格、高度聚集、衔接紧密的鲜明特征,“制度笼子”深深刻上了时代的烙印。责任追究这道难度被破解,监督执纪采用很多新举措,纪检监察体质改革有新发展,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就,“三公经费”指出大幅下降,公职人员底线意思明显增强,健康监督文化氛围开始形成,党风政风带民风加速提纯。
主要新突破有以下几点:
一、责任追究有新突破:
1、党风廉政责任有新认识,加强了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反腐败体制的改革,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厘清责任、落实责任,提出党委能否落实好主体这儿直接关系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
2、主体责任落实有新举措: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削减、调整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扎实推进司法体制等重大改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选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大问题,开门搞活动,为反腐倡廉建设找到着力点和突破点。
3、问责追责敢动真格。十八大以来,中央和中纪委敢于攻坚克难、动真碰硬,开启责任追究“压力机”,真打“板子”处理人,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落到了实处。
二、监督执纪用新举措:
1、“概莫能外”猛打“虎”拍“蝇”。意志决心是反腐败成功的首要因素,惩治最能体现反腐败的坚定意志决心。“零容忍”,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抓。***,徐才厚的落马更告诉人民法纪一视同仁。
2、坚持不懈纠正“四风”。各级纪委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铁留痕毫不松劲,越往后执纪越严,纠风效果显著,具有抓“节点小事”、“动真碰硬”、“公开曝光”的特征。
3、有力举措层层传导压力。我们党在实践中形成一套压力传导机制,比较有效地调动了各级党委和纪委的力量。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二是形成有效地约谈制度、三是以座谈调研等方式传导压力。
4、巡视审计形成强大震慑。审计之后有巡视,这是十八大后的一般性规律。审计和巡视进度加快,频率和力度明显加大,利用审计和巡视这两把反腐倡廉建设的“利剑”聚焦发现问题。
三、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有新进展:反腐败体制机制是影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成效的重要变量。纪委体质改革主要在两方面,一方面,纪检监察职能定位更清晰,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在内设机构、行政编制,增强监督执纪力量,向主责主业集中。另一方面,优化双重领导体制,党章规定下级纪委同时受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领导,减少下级纪委监督执纪履职是面临的压力和干扰,放开手脚。三年来大幅增加的信访举报、立案结案、受党纪政绩处分人数表明,查办腐败案件的干扰减少,各级纪委的监督权威和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
四、党风政风鸣凤出现新变化:
1、“三公经费”支出大幅下降。在中央的带动作用下,各地按规定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2、公职人员底线意识明显增强。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压态势下,公职人员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改变,一些习以为常的错误和积习难改的问题得到解决,公私界限逐步分明。
3、健康监督文化氛围开始形成。丰富的反腐实践为文艺作品创作提供了鲜活生动的素材,激发社会廉洁文化作品的创作热情,并以优秀廉政文艺作品来凝聚人心、汇集力量,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进行。
4、党风政风带民风加速提纯。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单位结合实际制定完善职业伦理守则、道德自律公约,不再把违法犯罪作为底线和标准,底线画得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