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骨科临床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关键词】 骨科 【摘要】 为适应现代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在骨科的临床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我科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调整课程的设置内容及教学方法,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医学人才,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探索。关键词 医学 创新 培养 骨科【Abstract】 In order to train high-quality medicine talents,the innovative education of student is important.We have taken the renewal of teaching concepts,and the revolu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We have a lot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orthopaedic teaching.Key words medicine innovation education orthopaedic临床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模式,21世纪对医学生是要求为基础厚:有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力强:有较强的临床能力及自学、交流及科研能力;素质高: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医学职业素养,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潜力大:具备参与国际医学合作竞争的潜力和竞争力 [1]。这就要求我们在骨科医学教育的观念、课程设置、实习内容及教学方法也应变化与之相适应。1 充分认识现代医学教学的特点在传统的医学教育过程中,我们常常重视对医学生认真严谨精神的培养,全面系统的知识传授,而忽视对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应当转变教育观念,以适应新世纪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才竞争的需求。必须使医学生的培养从知识型向能力型、从单一技术型向跨学科复合型转变。2 课程的设置及内容的改变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核心。我们在对国内外骨科的课程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新的临床本科人才培养计划: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较高的医学人文素养、较宽的医学基础理论、较强的医学实践技能,具备创新能力,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依据新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我科对临床医学本科骨科教学进行优化。2.1 调整课程 在确立的培养目标基础上,经过我科教师的反复讨论及研究,每一课时由50min减少为40min,将原有的必修课程从28学时调整为24学时,共减少4学时:(1)其中总论减少1学时;(2)上肢骨折减少1学时;(3)脊柱骨折及骨盆骨折减少1学时;(4)骨肿瘤减少1学时。由于每一课时由50min减少为40min,教研室要求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减少教师板书的时间,尤其是多媒体局部解剖图像及手术图像演示大大方便了学生的理解,同时节约了讲解的时间。2.2 骨科见习改革 优化见习课程内容,在保留传统4次实习课程设置:骨科检查法、骨科外固定、骨创伤、骨病的基础上,我们对4次实习的内容进行了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