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届遵义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湄召开(最终版)
第二届遵义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湄召开
9月29日,第二届遵义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我县中国茶海景区召开。中国银行总行副行长祝树民,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廖少华,国际休闲产业协会高级顾问纪玉祥,贵州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中国银行贵州分行行长贾天兵,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董事长王晓明,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秉清,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余遵义,市政协主席陈凌华,上海普陀区政府区委常委、副区长裴崎,上海杨浦区政府副区长吴乾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范元平等出席会议。市委副书记管群主持会议。
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县委书记魏在平,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游明,县人大主任郑方,县政协主席张志勇,县委副书记贺玲等县四家班子在家领导,全市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参加会议。
抢抓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机遇,加快推进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步伐,移师美丽的湄潭隆重举办第二届遵义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来到湄潭就让人感觉到一股清风扑面而来。遵义是闻名遐迩的圣地、福地、宝地,集红色经典、绿色生态、国酒文化、传奇历史、地域文化于一身,是我省独具文化特质的重要旅游目的地。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下,“以红带绿,红绿共舞”的发展模式,成效逐步显现,遵义会议会址成为全国红色旅游重要地标,赤水丹霞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四在农家”、桐梓乡村旅游成为贵州特色休闲旅游的新品牌,湄潭、凤冈茶旅一体化模式,在全省形成典型示范效应,遵义已成为我省北部最具生机活力的经济和文化旅游走廊,遵义旅游产业的提速转型对全省旅游经济具有重要的带动引领作用。
傅迎春指出,在今后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中,应着手抓住几个重点。一是以建设100个旅游景区为抓手,加快产品开发。二是以新交通格局形成为契机,推进资源重组。三是以高品质资源为依托,做强做大品牌。四是以旅发大会为平台,充分发挥旅游业综合带动作用。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秉清在大会上强调,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切实提高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要集中精力打造旅游品牌,突出遵义的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地域文化,提升服务水平,形成快捷高效的旅游载体,推进个性化服务,突出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要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完善旅游发展规划,注重人才队伍建设,推进遵义大旅游的升级版形成,旅游、媒体、文化、农业、交通等要形成共识和合力,强势推进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篇:全省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在兴宁市召开
全省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在兴宁市召开 黄华华批示李容根讲话张育文部署工作
8月19-20日,省政府在梅州兴宁市召开广东省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部署我省油茶产业工作。黄华华省长对发展油茶产业作出重要批示:“发展油茶产业效益明显、前景广阔、意义重大。请有关市、县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得力措施,学习先进经验,加快推进油茶产业的发展。”副省长李容根出现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强调我省油茶产业发展正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各地要坚定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信心,把油茶产业打造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的增长极、林业生态建设的新亮点、山区综合开发的新突破。省政府副秘书长颜学亮主持会议。省林业局局长张育文在会上作《转变方式科学发展,再创我省油茶产业发展新局面》主题报告,指出要全面推动我省油茶产业发展,把油茶产业打造成山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产业和新兴朝阳产业。省林业局巡视员陈俊勤、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副总指挥杨胜强,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国土局、省农业厅、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金融办,以及油茶产区主管副市长、副县长和林业局长等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油茶发展前景广阔,全省新种油茶50万亩
据了解,油茶是我国及我省特有的乡土木本油料树种,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油茶是一种长寿树种,具有一次种植多年受益的特点,稳产收获期可达80年以上。目前,市场上油茶果的销售价格2500元/吨,油茶进入盛产期后每亩年收益可达2000元以上,约相当于1.5亩花生的产值。农户种植10亩优质油茶林,稳产期每年收入即可达2万元以上。油茶可广泛用于日用化工、制染、造纸、农药等领域,其综合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近年来,我省把发展油茶作为一项特色产业、富民产业来抓,强化领导、强力扶持、强势推进,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油茶产业体系,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日益凸显。目前我省油茶产业发展迅猛,全省新种油茶面积累计50万亩,其中,2009年达16.2万亩,今年新种23.6万亩,是近年新种面积最大的一年,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全省油茶林面积已达200万亩,全省油茶种植、加工企业共有64家,涉及油茶产业的项目总投资达23.34亿元。
政策资金扶持,培育新的增长极
张育文在主题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转变油茶产业发展方式,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油茶产业再上新台阶。重点抓好五个关键环节和五项重点工作。把握好五个关键环节:一要科学规划设计,坚持产业布局向尊重客观规律转变。二要夯实发展基础,坚持种质资源向注重良种转变。三要提高种苗质量,坚持行业监管向标准化规范化转变。四要提升经营水平,坚持耕作向科学化集约化转变。五要加强更新改造,坚持产量和质量向同步提升转变。着力抓好五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快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确保油茶良种壮苗供给。二是加快示范基地建设,带动油茶产业发展。三是加强技术研究推广,提升油茶发展水平。四是强化产品精深加工,实行油茶产业化经营。五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保障油茶产业加快发展。
李容根强调,各地要着力推进油茶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一要实现从一般品种到优良品种转变,高度重视油茶良种的基础作用,坚持不懈选育良种,全面推广使用良种;二要实现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转变,坚持新造与改造相结合,新造高产油茶扩大油茶规模,改造油茶低产林提高现有油茶林产量,推动油茶规模发展,千方百计提高集约经营水平;三要实现从初级加工生产向现代综合利用转变,以油茶林基地为依托,合理布局油茶加工企业,实行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形成产品门类齐全、综合效益良好的产业链。
李容根要求,各地要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油茶产业规模经营,围绕油茶新品种选育、种苗繁育、丰产栽培、加工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重点解决制约油茶发展的技术问题,强化经营管理,实行标准化栽培、集约化经营,像经营农作物那样经营管理油茶,真正做到“把林地当田管、把油茶当果种”,全面促进油茶高产稳产。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扶持政策,切实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整合林业生态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耕地占补平衡等涉农资金,重点扶持油茶种植基地、良种繁育基地、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以及综合加工利用技术提升等工作,加大对新造连片、规模较大油茶林基地的补助力度,逐步增加省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用于扶持油茶产业发展的额度,高标准建立一批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和种植示范基地。探索金融信贷、森林保险、林权抵押等相关政策措施,引导金融、保险机构加大对油茶产业的支持,形成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促进油茶产业快速发展。
按照《广东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到2015年,我省油茶规模将达到300万亩,2020年达到523万亩。目前,我省正加快兴宁、龙川、平远、紫金、丰顺和连州等6个国家油茶示范县的建设,建立一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示范基地,并在全省油茶生产重点区域加快建立20个油茶良种采穗圃,引导、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油茶产业。力争在2015年前全面完成120万亩老油茶林的抚育和更新改造,彻底解决现有低产油茶林的荒、老、残、疏等问题,提高油茶林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油茶产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编辑 黎明)
第三篇:全省烟草产业发展大会在贵阳召开
全省烟草产业发展大会在贵阳召开
作者:石红政策相关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93更新时间:2011-11-30
2011年11月22日,全省烟草产业发展大会在贵阳召开。省长赵克志、国家烟草专卖局副局长何泽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周,副省长禄智明、孙国强,省长助理慕德贵,省政府秘书长唐德智出席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我省“十一五”烟草产业发展经验,签订我省烟草产业“十二五”目标责任书,安排部署“十二五”烟草产业发展工作。
赵克志指出,烟草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省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我省作为全国“两烟”大省,加快烟草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加快烟草产业发展是构建我省特色优势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的有效途径,是推进扶贫开发、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赵克志指出,根据国家烟草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我省实际,“十二五”期间我省烟草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按照落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和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的要求,紧紧围绕“卷烟上水平”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坚持调结构、树品牌,强科技、转方式,拓市场、扩规模,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突出特色、统筹兼顾,着力构建“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产业格局,推动我省烟草产业跨越式发展,努力实现由烟草大省向烟草强省转变。2015年我省烟草产业力争实现“三个翻番”、“全面提升五个水平”。
“三个翻番”:全省烟草工商税利达到420元,比2010年翻一番,其中,烟草商业达到140亿元,年均增长14.9%,比2010年翻一番;烟草工业达到280亿元,年均增长15.9%,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提升五个水平”:一是全面提升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水平;二是全面提升现代烟草工业水平,卷烟生产规模280万箱,力争300万箱,比2010年增长17%,一、二、三类烟比重达到60%以上,信息化覆盖率力争达到100%;三是全面提升烟农收入水平,力争到2015年全省烟农种烟收入突破110亿元。四是全面提升“贵烟”品牌打造水平,“贵烟”品牌产销规模达到120万箱,销量年均增幅30%以上,进入全国高档卷烟行业排位前10名;五是全面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水平。
何泽华充分肯定了我省“十一五”期间烟草产业取得的成绩,对我省“十二五”期间烟草产业发展提出了要求。他指出,一要打牢烟叶、市场、品牌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二要聚焦目标。围绕“贵烟”销售收入超过400亿元的目标,做强做精“贵烟”品牌,做优做特贵 1
州烟叶,注重优化结构,注重市场需求,注重发展后劲。三要加强工商协作。要以“贵烟”品牌为载体,进一步创新协作机制,在原料基地、市场营销、技术进步、信息共享等加强合作,不断提升“贵烟”知名度和美誉度,推进“贵烟”向“461”知名品牌迈进。
何泽华指出,国家烟草专卖局将一如既往支持贵州烟草加快发展。一是大力支持贵州加快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特别是水源工程建设。二是大力支持贵州加快特色优质烟叶开发步伐。三是大力支持“贵烟”发展。国家烟草专卖局将集中研究“贵烟”的推广,从政策倾斜、原料保障、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袁周通报了我省“十二五”烟草产业发展规划情况,禄智明代表省人民政府与省烟草专卖局签订《贵州省烟草产业(烟草商业)“十二五”发展目标责任书》,与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贵州省烟草产业(卷烟工业)“十二五”发展目标责任书》。孙国强主持会议。省烟草专卖局、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在会上作了发言。
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成立了由赵克志省长任组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周任常务副组长、省长助理幕德贵任副组长,省政府有关分管副秘书长、省有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贵州省卷烟工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经信委,由省经信委主任王江平兼任办公室主任。
省政府有关副秘书长、省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市(州、地)政府(行署)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所属经济和信息化、农业部门主要负责人,烟叶生产及卷烟销售重点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有关金融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主要负责人,各级烟草专卖部门、各卷烟厂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第四篇:全市茧丝绸产业发展座谈会在我县召开
全市茧丝绸产业发展座谈会在我县召开
4月2日下午,宿迁市茧丝绸行业协会二届三次理事会暨全市茧丝绸产业发展座谈会在我县茧丝加工企业——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召开,泗绢集团、玖久有限公司等近30余家协会单位参加了会议。
会上,市茧丝绸行业协会秘书长翟正清同志首先回顾了协会2013年工作情况,并对协会2014年工作计划进行了布置;市茧丝绸协会会长韩兴旺同志重点分析了当前国内外丝绸行业面临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议。通过对当前我市茧丝绸行业市场行情、生产状况以及经营形势等情况进行交流与分析,大家一致认为:针对当前丝绸行业发展形势,及时创新观念,优化结构,加快优质原料和品牌建设,努力促进消费,推进茧丝绸行业转型升级,促进全市茧丝绸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五篇:第二届心理行业发展促进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召开
第二届心理行业发展促进大会在人民大会堂成功召开
2018年7月21日,第二届心理行业发展促进大会在人民大会堂成功召开。
本届大会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助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为主题,旨在推动“心关爱·进百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公益工程落地,助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大会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幕致辞,第二部分为“心关爱·进百城”公益工程落地实施仪式,第三部分是“心关爱·进百城”幸福大讲堂启动仪式,第四部分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主题报告,第五部分为关于开展“心关爱·进百城”公益工程的倡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致辞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首先对本次大会进行致 1 辞,指出“心理服务是非常需要的,是迫在眉睫的”,心理工作对“健康中国”目标达成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撑。
原卫生部部长 张文康致辞
原卫生部部长、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终身荣誉会长张文康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做好心理健康工作,不仅要做好心理学学术研究,更要做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
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赵蓬奇发言
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赵蓬奇做关于“新时代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与探索暨‘心关爱•进百城’公益工程”主旨报告,他指出,“心关爱·进百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公益工程,将从建设标准化心理服务阵地、配备系统化大数据心理服务平台、培养专业化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开展多元化心理服务活动、实现规范化心理服务机构运营管理、凝练科学化工作成果及提升影响力等6个方面完善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心理服务阵地长期、高效运行,确保“人人有受益、步步有成果、年年有提升”,助力实现“全民幸福”的目标。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心关爱·进百城”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公益工程专家顾问刘晓明发言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心关爱·进百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公益工程专家顾问刘晓明从5个方面介绍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具体工作:一是建立起六级联合工作团队,二是建立起四级联合培养团队,三是借力大数据心理服务平台,开展线上化管理,四是开展专项研究,坚持科学引领,五是优秀成果文集或心理服务工作年鉴的编撰。
公益工程落地实施地区的单位代表出席仪式
大会见证了“心关爱·进百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大型公益工程的落地实施启动仪式,邀请北京市、大连市、株洲市、日照、深圳市等10个公益工程落地实施地区的代表单位出席。辽宁师范大学作为见证单位之一,着力将多年沉淀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健康人格培养,与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心关爱基金合作举办,会址常设在大连的“黄海人格发展论坛”,以求深化健康人格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健康人格为核心推进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
作为助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具体行动,“心关爱·进百城”幸福大讲堂项目由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心关爱基金与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青少素质台共同发起,旨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顾秀莲委员长、张文康部长与在场的几百位嘉宾共同见证了项目的启动仪式。
顾秀莲副委员长等嘉宾出席幸福大讲堂公益项目启动仪式 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王红卫宣读了关于开展“心关爱·进百城”公益工程倡议书,她提出,为促进项目有效实施,向全社会特别是参与项目的单位倡议,充分认识习总书记十九大报告的相关讲话精神,形成“政府牵头、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社会心理服务机制,提升专业能力,强化服务本领,开展各种专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项目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为构建形成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实现幸福中国的战略目标不断奋斗!
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王红卫发言
此外,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副总编李晨玉作为主办方代表致辞;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书记、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主任宋贵伦做了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北京要努力走在全国前列”主题报告;山东省五莲县委书记马维强做了题为“康养五莲·幸福中国”的主题报告;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办事处社会建设办负责人包国珍介绍了构建基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133”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原教授、京师博仁中心主任程爱理阐述了社会力量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
据悉,本次会议由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京师博仁(北京)科技发展股份公司、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等联合主办,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心关爱基金支持。出席本次大会的有民政部原副部长、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创始理事长徐瑞新,国务院新闻办原副主任杨正泉,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中国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孙晓华,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2013-2017年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委瞿振元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原国务院参事、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教授彭聃龄,中社心关爱基金执行主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公益工程常务副组长孙啸海等来自全国各地600余位代表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