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第十届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大赛在人大法学院成功举行

第十届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大赛在人大法学院成功举行



第一篇:第十届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大赛在人大法学院成功举行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员Shinya Murase先生则回忆了自己参加杰赛普模拟法庭大赛的经历,鼓励大家要享受比赛,一定会受益匪浅,大家都倍感亲切。Carol Kalinnoski女士作为法官代表向与会嘉宾致辞。

最后,法学院韩院长向来参加开幕式的嘉宾、来自世界各国担任法官工作的国际法专家、各参赛队、赞助商以及组织者和志愿者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并希望这个比赛成为中国不同法学院之间以及中国与世界不同国家法学院之间交流的重要平台。韩大元院长还向已去世的原法学院院长曾宪义教授对杰赛普模拟法庭大赛在中国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表示了敬意。

“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是由美国“国际法学生联合会”主办的专业性法律辩论赛。该辩论赛旨在为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对国际公法的学习和研究,并通过模拟国际法院的审判方式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进行专业辩论的能力。所有参赛队使用的都是同一个案例,今年的案例涉及到政府的承认、使用武力的合法性、国家责任、主权豁免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等国际法的前沿问题。

自200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引进举办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月25日下午4点,

第二篇:2015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参赛赛感想

又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今天,2015年2月5日,中国第十三届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全国选拔赛(hereafter 国际法辩论赛)初赛结束了。今年共有42支代表队伍,包括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众多高校参赛。非常荣幸和四位同学,进入辽宁大学代表队参赛。经过四个多月的准备,虽然没有能够进入前八强,没有拿到去华盛顿的门票,但也算尽力了。同时感觉到英雄尽出吾辈,且强手如云,各领风骚。

我们分别与上海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武汉大学、烟台大学展开较量。其中武汉大学代表队给我的映象最为深刻。深厚的国际法功底,高超的英语表达能力,对国际判例、国际习惯法了如指掌、如数家珍,真是自愧不如啊。

追溯四个月来准备比赛的过程,以及在人民大学比赛的感想,将辩论赛参赛经验总结如下:

1.比赛性质

国际法辩论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辩论赛。而是就和自己对国际判例和国际法的理解,去说服法官,任何国际判例“ is not bounding but persuasive”怎样能够运用法律逻辑去“说服”法官是最为重要的。定义比赛的性质的意义在于为比赛准备提供一个指导思想。Jessup不是辩论赛,更加不是演讲。自己在准备的时候就进入了这个误区,按照演讲模式来准备的比赛。殊不知,演讲很大程度上是感性的、主观的,而国际法辩论赛是客观的、需要大量法律和判例进行论证。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一个argument至少有一个法律文件来进行支撑。例如,在2015国际法辩论赛中,有一个观点是R国违反了不干涉原则,然后就需要论述,什么是violat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non-intervention,在联合国2625决议中确定了几个原则,其中之一便是不干涉原则,对应原文进行论证,然后援引案例支撑,在尼加拉瓜诉美国案例205段中,intervention is wrongful when it uses methods of coercion in regard to such choices…is particularly obvious in the case of an intervention which uses force.这就又引出一个概念,coercion,这很重要,因为如果这个新概念如果在Memo中出现而不论述的话,法官就一定会问到,给法官一个圆满的答案就有可能获得更高的分数。

2.Memo写作

在Memo写作上,由于没有能够重视格式。在字体上没有完全符合rule 6.0 的标准,扣了一分。得出的经验是,一定要重视细节。在学校练习模比赛时,外经贸的冯师哥担任了我们的法官,他建议参考bluebook 或者是 Oxford的脚注。而不能混用。在以后的比赛中,一定要有一位同学对论文的格式有一定了解,这样在能够做到不至于在细节上受制于人。格式不规范会影响到书面成绩。每位同学都应当发挥自己的特长,要特别重视teamwork的作用。毕竟术业有专攻。可以参考以前的冠军Memo。不要使用口语化的句子,多用被动。研究判例后,多积累一些法律英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经典语句。例如,has no grounding to,can be exercised,according to(法律或判决)。国际法中法律英语并不难,但很专业。很多都是在这个语境中才这么用的。

3.实战经验

在比赛时,多位法官提到一定要“understand the questions of the Judge correctly”记得自己在与大连海事那场比赛是,来自日本的法官上来就问道关于国际法的适用问题。“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law is the domestic law, but why is it applicable to the international law”事实上,在喀麦隆的案例以及国际法院规约(I.C.J.Statue)中第38条就规定了国际法律渊源的问题。要是自己能够结合案例以及国际法院规约对问题加以阐述去“persuade”法官,就不至于冷场。老师都说自己第二场不如第一场发挥的好,可能和在第二场的第一个问题没有回答好有关系。

4.常问问题

法官问问题常常是有目的的。因此在正确理解法官问题的同时还要理解法官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就像在反措施(countermeasure),我们认为R国的行为是反措施。而反措施实施的前提是反措施本事是“不法行为”且反措施的规定是在国际责任法的免责条款中。在我们的案例中R国的工程师实施了撤除软件的行为,如果软件是属于“property right”那么软件便属于R国的工程师,那么R过的撤除软件的行为就是合法的行为,也就是说,不能说R国实施了反措施。这样就会导致自相矛盾,因而,我们需要运用判例去解释。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最重要的是能够自圆其说。不同的法律事实有不同的法律基础。如在决赛中,有人提到R国的不法行为既涉及到重大违约也涉及到情势变更。法官会问到,the material breach and the fundamental change.But they have the different legal bases, right? 因此需要对这两个概念都要有深入的了解。

5.成绩评判

说实话,当自己拿到成绩单的时候还在暗暗感慨。这个比赛其实就是一场考试啊。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单项口语得分,the best oral list,就是根据这个分数来评选出来的。A和R每组的Memo还会有一项得分,口语分数和Memo分数相加得出总分。感觉这次我们的Memo还有待提高,因为Memo是基础,不仅国内选拔赛,国外的比赛也是如此。培训的时候老师也说道,这个成绩还会影响到口语成绩。

说了这么多,还是在实战中总结经验是最好的。很多东西需要注意,例如写作时的判例和法律的搜索,在比赛时的语气等等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影响最为深刻的两点,一是在国际法辩论赛开幕式上,加拿大的大使谈到了能够使加拿大繁荣昌盛以及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原因,便是“the rule of law”,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jurisdiction”,另外一个,便是朱文奇老师,国际辩论赛的引入者,他说若干年后,你们终会发现,当初这段准备国际法辩论赛的经历是怎样令人惊讶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许,真正改变的,是我们对法律神圣不可侵犯的信仰以及勇于求知探索的内心。

第三篇:法学院举办第二届中国WTO模拟法庭辩论模拟赛

法学院举办第二届中国WTO模拟法庭辩论模拟赛

暨终极队员选拔赛

11月11日上午,法学院在3424会议室举办第二届中国WTO模拟法庭辩论模拟暨终极队员选拔赛。法学院副院长谭波、教师代表南海燕、万福良、鄢焱组成专门评议小组出席辩论赛,法学院2010——2012级优秀学生以及外语学院选拔出的优秀学生参加了本次终极选拔赛。

本次模拟法庭辩论赛,严格按照庭审程序,以英语为基本语言,分两场举行,三人为一小组担任控诉方或应诉方,展开法庭辩论。法庭争议的案件是虚拟的一宗发生在阿奎坦尼亚某省中因有关水资源调配和下水道服务的法规政策的多次变动影响了外资公司服务而引发的国际服务贸易纠纷的案件。

在主持人宣读完辩论的具体程序及规则后,模拟法庭辩论赛正式开始。首先,控诉方和应诉方依次派出一名代表陈述了本案件的具体情况并提出了本方的观点、阐明了立场。控诉方流利地介绍着本案案情,道明了己方的立场;应诉方不畏惧控诉方的气势,姗姗应诉,坚定地指出了本方的观点。接着,控诉、应诉双方分别派出一名代表就对方提出的口头意见提出答辩意见。利益的不一致、立场的不同引来一次次唇枪舌战、针锋相对,根据《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服务贸易总决定》等国内外的法规条约来论证己方的观点,无烟的战场、浓浓的火药味让现场气氛变得异常紧张激烈,有理有据、据理力争、思维的火花一次次碰撞,引起了现场观众的激情参与与阵阵掌声。最后,控诉、应诉双方各派一名代表重申本方观点,他们对己方观点做了补充论证,升华了己方的观点,再次坚定了立场。

最后,谭波对本次模拟法庭辩论赛做了点评,肯定了大家的为己方观点据理力争的优点,也指出了辩论中的不足,希望大家不要在乎结果,多注意法学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英语水平的提高。

最终专门评议小组将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合议庭讨论商议的模式选出最终代表学校参加第二届中国WTO模拟法庭辩论赛的队员。

至此,第二届中国WTO模拟法庭辩论选拔赛圆满结束,预祝我校在第二届中国WTO模拟法庭辩论赛上取得骄人成绩!

第四篇:韩国刑事法讲座在人大法学院举行(本站推荐)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韩国刑事法讲座在人大法学院举行

12月11日晚,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举办的“韩国刑事法讲座”在明德法学楼725会议室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刘明祥教授、刘计划副教授、程雷副教授,来自韩国东亚大学的许一泰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部分博士生、硕士生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刘明祥教授致开幕辞并主持。

此次讲座主要围绕韩国刑事法律制度的修改展开。首先由来自韩国东亚大学的许一泰教授介绍韩国刑事法律制度的总体发展情况,并提出了何为国家刑罚之目的、如何平衡预防犯罪与罚金刑、罪刑法定原则对国家本身是否适用等问题。

与会学者就许一泰教授提出了问题作出了回应,并针对中韩两国相关的刑事制度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交流与探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刘计划副教授、程雷副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深刻的点评,指出了中韩两国刑事制度尤其是刑事诉讼制度之间的异同及刑讯逼供问题在两国的不同表现。

通过中韩两国专家学者的广泛交流,使今后两国的刑事法发展路径更加明确。此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刘教授主持闭幕式,讲座得到了预期效果并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次“人格权法立法国际研讨会”分为四个单元:“英国经验和判例研究”、“隐私权立法与表达自由”、“肖像权立法与表达自由等”、“其它人格权的立法”。来自中英两国的专家、学者针对每个单元主题进行了自由友好的讨论。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Lee女士先后致辞,对本次研讨会予以了高度评价,并感谢各方对“中欧完善媒体法律保护项目”的支持。杨立新教授总结了上述项目到目前为止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提出了该项目下阶段的工作计划。

页 共 2 页

第五篇:第五届“中韩刑事司法对话研讨会”在人大法学院举行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韩方问题进行了回应并阐述了中国法语境中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标准。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4/92266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