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材料、化学UIUC双重博士录取 留学申请经验总结
14Fall 申请总结
本人申请时的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大部分时间我都很焦虑,这大概是不那么强大的人活着的常态。最终结果还算不错,心里盘算着,大概是上帝认为我命不该绝,要我在学术的道路上多走几年。
先谈谈基本背景:
Undergrad Institutio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MSE), SJTU;
GPA: overall 88.6/100;major: 90.3/100;
Ranking: top 5%;
GRE general: 158+170+4.5;GRE Chemistry Sub: 94%;
TOEFL: 113(speaking:28);IELTS: 8(speaking:8)
Research: 共三段,均偏chem。一段是大创,做电化学调控nano Pt表面形貌并用其催化ammonia氧化的效率来表征其表面活性;第二段是在金属基国重实验室做了近两年的bio-inspired materials,主要做nano-materials的synthesis和fabrication,研究light-matter interaction,机理解释的时候打了LSPR(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ic resonance)的擦边球,还算frontier;第三段纯粹是为了弥补本科阶段organic chemistry的课修得太少而进了一个有机合成的实验室,主要做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但对申请意义不大,这个我后面还会再谈;
Publication: 一篇AM档次的,三作,是做第二段research发的;
Reference:化学系任课老师一封(好老师啊5555);材料系老板一封;Harvard校友一封(也是我的任课老师)
再看申请结果: 主申Chemistry PhD, 辅申 Materials PhD, 还申了Upenn的Materials Master保底。光从中靶率来说,是非常不尽如人意的,很多我认为有可能甚至不咋地的学校都把我拒了。
Offer:UIUC(MSE PhD);UIUC(Chem PhD);Admission: Upenn(MSE Master)Rej: MIT MSE, Havard SEAS, Stanford Chem, Berkeley MSE, Cornell MSE, Northwestern Chem, Chicago Chem, U Washington Chem, Rice Chem Withdraw: Yale Chem, UCSD Chem, UT Austin Chem, UCLA Chem, UW-Madison Chem
我选校的标准很简单,多申top少申保底,PhD program基本都是专排前20,少数几个20-30。在我看来,去排名30开外的学校读博士还不如本科毕业直接找工作。因为,至少在美国,not so good school的教授更多做的是和工业界合作的横向project,没什么interesting basic science, 学生更可能被当作labor使用。老师更可能不care学生的发展,咱们也就更可能沦为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奴隶。Mitbbs上整天都是孟姜女哭长城,告诉我们化学是坑,材料是坑,足可见你选方向选老板选学校的重要性。我推荐人中的Harvard guy干脆跟我说:“你去15名开外的学校还不如gap一年明年来考我的博士。”惊出一身冷汗。。。这么选校的原因是因为我的各项硬件基本没有短腿,太过理想主义,这也正是我幼稚的地方——我没有意识到申请PhD尤其是化学材料化工这类PhD,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应该是connection吧。我们这种实验科学,需要人能够handle大量重复性的操作,有brilliant idea的本科生毕竟是少数,国外老板无非就是想招个聪明的且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帮他干活。我们不像数学系,genius or not和将来成功的相关性非常大;我们只需要展现自己是个智商不低的刻苦勤奋的“好孩子”。而这一点,国内本科大家做的都差不多,一个个成绩单拿出来都挺好看的,GT高的人更是比比皆是,一碗水端平,分不出伯仲。这时候,国外老板当然要招自己的好盆友推荐来的学生,或者,至少是他有过face to face接触的学生。即使这样的学生硬件不是非常牛,但他们做research的能力是接受过peer review的,他们比成绩单光鲜亮丽、推荐信随便找个谁吹得天花乱坠的人更值得信任。
Research能力强,博士阶段自然容易成功。小本的research路可不好走!对于本科生来说,你大部分时间都要用于完成学校的课业以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再加上你还要worry about各种standardized test, which means你不可能有很多时间呆在lab里面。Plus来自博士生硕士生的苦力压榨,想要做出上档次的工作,难上加难。科研这个东西,还是得有人引路你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所以你得找一个德高望重又有能力的好老师(肯为你一个小本花时间)。你的老板在美国学术界人脉如何,你做的工作大牛们是不是care,你有没有去过比较famous的课题组(world-famous, not Jiaoda-famous)做实验,这都是评判你作为一个本科毕业申请者competitiveness的依据。现在美本越来越多,本科毕业直接申grad school的美本也越来越多,还有很多去美国读个master然后接着跟我们PK的哥哥姐姐们,他们在connection方面肯定比我们做的好,僧多粥少,所以牛校越来越难进。我同学和我开玩笑,说能去美国读本科就去,去不了就去新加坡或者香港,再不行去清北,其次去科大南大复旦,千万不要来交大,why? 还不是因为交大在材料和化学领域的国际声望不行,大牛数量几乎为0,你身处在这样的环境里,想要通过建立connection赢得国外牛校offer的可能性太小太小。所以,我强烈建议学弟学妹们在搞好GPA的前提下尽量争取海外的交流交换(尤其是和海外名校)机会。那个UCLA的暑期科研项目就不错。我还知道,清华北大很多学生甚至在大三暑假前自己联系神马大S、Berkeley、UIUC的教授,然后自带funding去做两个月的科研,可能只是一个很小的project, 但一封海外牛腿的力量却是无穷的:我高中同班同学,清华本科,大三暑假去Hongjie Dai那里做实验,最后横扫了chemistry最牛的五校(MIT, Caltech, Berkeley, Harvard, Stanford),岂能望其项背?我将来的室友,Rice本科,老板是美国引用率最高的chemists第十名,也横扫了Berkeley、西北、UIUC、Cornell等材料系。当然他们自身也非常优秀,这毋庸置疑。我只是想说,相比于实力相当的小伙伴们他们拿到了far better的结果,totally 事半功倍。任何圈子都是一个社会,有他的生存以及向上爬的规则,你不live up to the rules恐怕无法stand out。
好了,最重要的讲完了,我来讲讲什么是重要的。
1.GPA是重要的。我去美国visit的时候admission committee的人亲口告诉我,GPA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智商以及长久的稳定的努力程度,是PhD录取需要考量的重要指标。一个系的第一名,毫无疑问是有加分的。而且,他们见的牛逼的人太多了,top schools绝对不会嫌你GPA太高的;
2.你修过的和所申请专业相关的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是重要的。比如我,转专业转得就很不“漂亮”:我从MSE转Chem, 虽说两个专业高度相关且我sub考得不错、也有化学实验室的工作经历,但UIUC的prof“安慰”我:“化学系显然更加favor纯化学背景的学生,because obviously they have received more rigorous training in chem.不管是理论课还是实验课,化学系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实验技能更加纯熟,对于化学问题usually比MSE的学生更有领悟力。再加上我没有牛腿和特别出彩的publication,所以,申那么多chem program基本全拒是quite reasonable的。”Anyway, 工科转理科基本死路一条,除非你修过那个专业几乎所有的main courses and perform excellently.理科转工科倒是挺可取,因为理科生普遍被认为“思维品质”比较高,什么物理转MSE、化学转MSE、物理转EECS拿到好offer的不少。
3.对于international student来说,托福是重要的,其中speaking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考到24就可以放心了,26会增加录取几率,因为你将来是要做presentation或者当助教的,表达不好怎么展现你对问题是理解的且你是牛逼的呢。4.做research的体会和感悟是重要的,不一定要有publication。你为什么要做这个东西,做出来这个东西能实现什么,who cares, 用的approach好在哪里?得到的结果好在哪里?如果实验不work out,从哪里突破去解决?Ph.D雇佣的是你的brilliant mind, 未来老板跟我说好多人跟他套磁在email里都说自己会用SEM,TEM, NMR,他根本不care,这些经过训练谁都能学会。他希望招能突破他research瓶颈的人,这种人必须“懂”化学。也就是说,他的理论功底必须扎实,遇到问题会分析而不是就知道埋头做实验。
5.请提高你的科研品味和吃苦耐劳精神,用一切方法。因为这条路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什么是不重要的】
1.GRE是不重要的,考得不要像外星人就行,根本没有必要刷分。就Phd申请来说,差不多154+167+4就不会有人卡你了(哥大招生官原话)。当然,中国人verbal考个165以上,作文考个5分还是会被认为是脱俗的啦。
2.到底申哪个系是不重要的。想要进牛校,你应该申最有可能录取的系,我的经历就是教训。先get in a school, 牛校进去以后跨系选导师甚至转专业都是有办法操作的。就材料专业来说,化学啊,化工啊、机械啊甚至EE都有老师做材料,如果background match,不妨一试。
【什么是可能重要可能不重要的】
套磁!套磁的作用众说纷纭,我保持不可知论的态度。但请记住,大部分教授都很忙,不回套磁信,尤其是本科生的套磁信,再正常不过。如果发一封不回,试着隔几天再发一次呗。我前面说的两个横扫的好友都跟我说套磁没什么效果;Harvard一个老师我前前后后发了十封,最终感动了她,回了我一个“I am sorry今年我不招学生。Best of luck at UIUC!”
申请着实不易!最后用来致谢。
特别感谢 @殷悦(287132090)。如果不是我们八个月前漫不经心打了个电话互相傻逼兮兮地吐槽自己的GRE有多糟糕,我现在可能就直接工作去了吧。感谢你在我极度迷茫痛苦的时刻教会我怎么live against the world, 我也因此收获了一枚如此珍贵的“特别好友”。我们都那么目空一切,那么骄傲又那么自卑,那么矛盾那么寂寞,那么有趣那么勇敢。想来一切都是命中注定,逃不掉的欢乐与苦楚,和你分享都觉得分外鲜活。你不嫌弃我的愚笨,反而更加善良地对待我,如此之包容和默契,在认识你之前,我从来都没有体味过。感谢 @杨帆iSH(279989231)学长,@肖希睿(231919450)学姐提供的关于申请流程的有效信息和对我的鼓励,感谢 @刘丽莎(285389079)学姐对CV的修改,其实并不熟识,对于很多次打扰再次表示抱歉。
感谢 @刘晓伟(229782270)师姐和我share学术梦想道路上的酸甜苦辣,要并肩战斗下去!
感谢史子兴老师无私的帮助与教诲,it means a lot to me.我还想真诚地感谢 @向凯(272791116)学长在申请过程中给予我的帮助,包括选校、套磁的指导和ps的修改以及后面持续的关心和support;感谢 @龚晓然(224976834)晓然哥领导了世毕盟这么effective的team,相识即是有缘,一切感恩都放在心中。
Thank God for not giving up on me.I am such a lucky guy.Amen.Alan 04/2014
第二篇:美国化学博士申请之经验总结
美国化学博士申请之经验总结(世毕盟学员)
申请背景:复旦大学化学系 GPA: 3.50; GRE: 157+170+3.0; TOEFL: 104;
Sub Chemistry: 890(95%)申请结果(化学PhD):Offer: UCSB, UMinnesota, TAMU, ASU
申请目标和选校策略
几乎从一开始,我就有出国读书的打算,但这背后也没有很崇高理想:仅是当我听说有另一个大陆的时候,我便没有办法将自己的脚再束缚在原地。而出国读书即实现自己换个地方生活的计划,又能让自己安下心来做一两件事情,不失为一个选择。
正如我身边很多的理工科朋友一样,我也会在Master和PhD之间犹豫:我没有崇高的科研理想,但也被科学探究的乐趣所吸引;想要通过博士的学习让自己了解更多前沿的技术,但也担忧一旦上了学术的道路会错失很多其他机会。这种犹豫一直持续到申请季前的暑假,不过在UCSB科研的经历不仅让我确认自己对于实验室工作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与教授和朋友的交流中也慢慢放下对读PhD的顾虑:PhD的学习并不等于掉进了学术的大坑,在这五年的时间里完全可以创造出比Master更多的学术、工作以及生活方面的各种机会。另一方面,Master的学习势必会需要自己负担大部分的费用,这笔费用显然也需要我父母的出资,世毕盟留学:www.teniu.cc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而我自身并不赞同本科后还需要父母继续资助读书的这种做法,一个有奖学金的PhD学位也就成为的申请目标。
对于一个PhD学位来说,最重要的自然是导师的科研方向。我虽然本科是化学专业,但是所进行包括以后想进行的科研都偏向于工程,行业内的教授也基本都位于化工、药学和生物医药等工程类专业。由于科研中所涉及的重点不同,我作为一个化学背景的学生申请Top 20的工程类PhD难度非常大。在我不打算先读一个工程类Master作为跳板的前提下,我在申请的过程除了联系教授所推荐的项目,挑选有比较融洽跨学科合作氛围和灵活导师制度的工程类学校,申请其化学项目。这样我在保证申请结果的前提下在五年的时间有更多的机会去从事自己喜欢的研究,获得更多的机会。
为什么选择世毕盟
世毕盟最初是清华的朋友推荐给我的,在清北口碑非常不错。在此之前我已经咨询了上海很多留学咨询机构,前期咨询所获得的信息都差不多。但是之前咨询的咨询或中介机构都在服务项目里面包含很多我不需要的服务:我希望在申请过程中自己负责选择学校、撰写文书、填写申请材料等事宜,不过我也需要一个伙伴及导师来指导这一个过程、帮助我回答其中的问题、帮我节省重新收集各方面信息的时间。
世毕盟所提供的“半DIY”的留学咨询服务正是我所需要的。相比于其他很多的大型中介机构,世毕盟的Mentor不仅自身的留学经历丰富,在学科的专业领域也有更高的素养、更能提供过来人的亲身经历,而这些是在PhD的申请中,我认为更为重要的一些因素。
科研及推荐信
目前申请季已经结束了,自己也拿到了满意的Offer。回顾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申请情况,海外科研经历以及推荐信毋庸置疑是PhD申请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体现了一个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核心素质:1)良好的科研能力、2)广泛的学术圈关系以及3)科研同行的正面评价。如果能够证明自己具备这些能力,自然也就说明了自己是一个有竞争力的申请者,并且能够在接下来的几年完成自己的学位,世毕盟留学:www.teniu.cc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并且有潜力在学术圈内外造就自己的影响力。有什么比通过导师的一封推荐信说明你以及具备这些能力更能说服录取委员会呢?
我也庆幸自己能有机会能在大三暑假去UCSB的化工系进行暑期科研,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成果;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倘若能提早开始学术科研的交流,不仅能更早认清自己的兴趣、积累自己的科研经验、拓展更多的人脉,在申请方面也会有更多的筹码。
GT考试
自己在高中的英语水平比起很多同学来说并不算好,但是进入大学之后由于自己科研以及其他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有很多的外国朋友,所以平时的所看的文献、信息以及日常交流很大一部分都是英语。一旦它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后,考试的压力也相对比较小。不过GT考试和日常的英语应用依然有比较大的区别,一个稳定的英语水平可以保证有一个较好的成绩,但是想要取得高分,还是需要大量的考试技巧的联系。因为我申请的是PhD项目,GT成绩在申请中的权重有所降低,因而我对英语成绩的要求也并不高,考试前也没有进行周密详细的准备,成绩也比较一般,在后期申请中多少影响了自己的一些自信心。
文书的撰写
我申请季的文书撰写比较顺利,在阅读了世毕盟给我提供的相关资料后,所撰写的Personal Statement、References和Diversity Statement也基本满足要求,在mentor处没有进行太多的修改。不得不承认当mentor很快通过了我的文书之后,我心中还是非常有疑虑的,所以我请一位担任过UT Austin招生官的美国朋友帮我再次确认了文书。当他同样告诉我文书质量过关的时候,我相信世毕盟的确提供了一个值得信赖的标准。
非常感谢世毕盟留学在我申请季对于我的帮助。在给我充分的自由的同时,一路以来也不断地鼓励和支持我,在申请关键点给予我及时的评估和指导,让我在申请路上有更多的动力,更相信自己。
世毕盟留学:www.teniu.cc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第三篇:留学申请经验总结
申请总结:
从13年十月正式开始,不算之后的签证,到现在六月中旬结束,持续了大概八个月的样子。忙完毕业的事情想想还是总结下来自 己的申请经过,以及从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也算是为GPA,TOEFL,GRE成绩都不出众的同学加油打气,低三维并不代表没有希望!留学的道路从来都不是 只看GPA与GT,一定要相信自己。
先介绍下我吧,我的GPA并不高,前三年算下来南邮的平均分大概80,我最后加上大四上半学期的成绩凑 成将近3.0一起申的。我的托福总分89,GRE 147+165。我发表了一篇水论文,是第一作者;参加了一个竞赛,两个学术项目,其中项目基本打酱油。可以说我的GPA和GT在所有申请者中并不出众甚 至垫底。我最终申请上的学校为:史蒂文斯理工学院,伊利诺伊理工学院,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工程管理专业,圣克拉拉大学以及最后的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以 我的GPA和GT如果想申请到什么前50的学校基本痴心妄想,除非你有些什么手段,这我就不说了。所以从选校开始我对我申请学校的定位就是专业排名 > 地理位置 > 总开销 > 综合排名。我这个水平的学生一定要对自己的水平和目标定位准确,因为你不太可能申请上像南加州大学啦,罗格斯大学啦等知名院校,所以搞清楚自己想要些什么 就尤其重要。如果你就是想去一个很出名的学校那你就看那种综合排名很高但专业排名不高的学校或换一个申请项目,譬如南卫理公会大学,和我申的马里兰大学帕 克分校的工程管理项目。我申请这两个学校也算为自己保个底,也算多两种选择。但我其他学校都是申请的EE或CE的MS,也就是学术类的研究生,这种比 MEng来说申请难度应该是较大。申请的时候我咨询了很多在国外的同学,来问他们在美国人眼里是否和国人一样看重学校的排名。从我了解的信息来说,在美国 人眼里除了非常知名的学校,其他学校在他们眼里其实差别不是很大。所以说关键还是看自己会多少东西和周围机遇的多少。就比如你在东北部的波大或POLY读 EE,周围实习和工作的机会会比加州和德州少很多。在我申请的学校名单中,前五十的之后两所,属于扔扔看的那种,其他的都是看中地域性和专业学术能力。我 总共申请了14所大学,其中德州和加州加起来8所。就是看中了那边实习的机会多,能够更好地和业界的人交流,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就比如我申请上的一所叫做 圣克拉拉大学,专业排名100,但处于硅谷中心,教授很多都是硅谷的在职人员,可以说实习的机会只要你努力,很好找到,而且生活环境比美国东北部来说好太 多。说了一大通,就是想告诉低GPA的同学,低GPA一定要准确的定位自己的需求,最大限度的拓宽自己的选择,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多多了解美国那 边的信息。不要只局限于排名表,因为更多的东西你是在排名表里看不到的,一定要多问多了解。就好像南邮,在中国大学排名里130多名,但并不是一所很差的 大学对吧。所以说一定不要局限于排名表,要多多了解大学的信息,说不定你会发现别人忽略的从而获得的比别人更多。就比如我申请上的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排名虽然不突出,而且你能找到的关于这所大学信息非常少,但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这真的是一所非常优秀且低调的大学,每年在中国招人非常少。因此中国申请 的人很少,所以竞争少。这些都是需要你自己努力去了解的。所以低GPA就要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来搜集信息,为自己争取机会。
下面聊一下在申 请过程中我遇到的各种问题。由于我平时大大咧咧的,做事情不细致,所以申请中颇多坎坷。第一个问题是推荐信导师。基本上每个学校都需要三封导师的推荐信,我到最后总共找了五个导师来帮我写。我刚开始时候联系了三个导师帮我做推荐,但之后其中一位导师由于种种原因突然告诉我他不能为我做推荐了。这在当时对我 打击还挺大的,因为每个导师手里都有很多推荐信要写,基本上都是提前打好招呼的,我这个时候再去不一定会答应我做推荐。说到这里我要非常感谢张教授,他在 手里有大量推荐要做的情况下答应了帮我写推荐信。我也要感谢电路实验课的张老师,她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所以说大家在申请前一定要
多联系几个导师,以免出现各种意外,同时也减轻下导师的工作量,因为教授们也很辛苦。第二个问题更坑爹,是名字问题。由于以前做事不认真,在注册GRE考试的时候把名字的 拼音拼反了,导致申请时候学校的系统和GRE官方的成绩对不上,而且又不能用正确的名字重新注册考试。当时的情况就是相当于我没有GRE成绩。我当时疯狂 的给每个学校发邮件解释这个问题,也给ETS官方发邮件打电话。当时做过最坏的打算就是放弃申请,因为你没有GRE成绩就根本申请不上什么像样的学校。那 个时段过的很难受。最终ETS受理了我的修改名字的申请,事情才告一段落。通过这件事情我想告诉大家,做事一定要认真,因为你不知道你以前犯的错会在你未 来的哪条道路上阻拦你,到那时候后悔真的晚了。二是,出了问题一定要冷静,想尽办法去修正弥补,因为问题出现了你着急是没用的,一定要先冷静下来思考对 策,着急只会越来越糟,要相信一切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其他出现的问题比如定成绩单等问题很小很繁琐,一定要细心去做每件事情,留学这件事情是不可能能一 帆风顺完成的。
最后说一下是否选择中介和选择哪一家中介的问题。由于我们学院的特殊性,申请的操作和其他学校有很多的不同。当然你对自己很 有自信自己申请也是可以的。对于致力于DIY的同学,我想说你们一定要多问多摸索,你会遇到很多你从来没面对过的问题,而且你在留学论坛里不一定能问到。你们可以多和我们学院的学长学姐们联系,相信我们会给你你想要的帮助的。如果你想说你自己觉得自己不一定能很好地处理学业与申请的压力,你想请一个中介来 帮助你,那你一定要找一个负责任的并且对我们学院有一定了解的中介。因为我们NYIT的背景对于我们的申请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你一定要利用好这个优势。我听说有个中介因为不了解我们学院,还曾经让学生不要用NYIT的名义来申请。我咨询了好几家中介,也都问了同样的问题。我曾经问了所有中介一个问题:以 我的水平能申请上北卡州立大学(一所大牛大学,不了解的可以自行百度)吗。其他中介都说:啊,问题不大。只有一个人对我说了:把握不大,但你想申我们会尽 量帮你做。最终我选择了这家,而且并不后悔我做的这个决定。
在最后,我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并且和我一起奋斗的同学们(水儿,杨哥,小铭,张 雨轩,志远,光B,晗叔),是你们的陪伴和共同奋斗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和鼓励,我能有这样的申请结果离不开你们的帮助陪伴和鼓励。第二我要非常感谢刘一刘老 板,没有你的帮助我肯定是达不到现在的高度。多少次我半夜和清晨都要打扰你你不辞辛苦的为我解答,多少次我遇到困难都要麻烦你你事无巨细的为我解决,可以 说我是你手里问题最多的学生。感谢你的付出和细心地操作!第三我要感谢我的女朋友,一直对我出国的事情多多包涵和理解,这一切真的非常的不容易!最后我最 感谢的是我的父母,是你们一直的支持我做的每一个决定,给我最多的自由让我自己选择,在最后一直默默地为我付出,真的非常感谢你们!
笔者:王光宇
一人一梦想教育
刘一 ***
QQ:653508263
第四篇:2018芬兰留学博士申请
www.teniu.cc
学术课程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取得专业证书是从事研究工作的第一步(中等水平),这种课程历时2到3年,一般学生在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在课程的最后阶段必须提供论文。
博士学位
在取得硕士学位后,经过四年的全日制学习可以取得博士学位。在取得学士学位后,有可能直接进入博士阶段学习,特别在自然科学方面。博士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以自学研究为主。论文必须发表,且学生要参加公开论文答辩。博士生有义务要参加研讨会,有时要参予辅助研究或出版科学论文。
申请要求
申请攻读博士学位:需有硕士学位,TOEFL600分以上或IELTS6.0分以上或大学英语六级以上证书。
申请攻读博士后:需有博士学位,TOEFL600分以上或IELTS6.0分以上或大学英语六级以上证书。
第五篇:2018瑞典留学博士申请情况
www.teniu.cc
据立思辰留学360介绍,在瑞典,通常大学会向博士生提供全额或部分奖学金。各所大学自行负责博士生的招生工作,没有申请中心系统。
申请要求
要获得研究生资格,申请者必须拥有大学学士或更高的学位(一般要求已获得硕士学位),所学专业必须与申请领域的研究课题相符。另外还必须提交一篇反映独立研究成果的该专业学位论文。
如果有用英语授课的相关课程,我们建议那些希望在瑞典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生先在瑞典取得硕士学位。获得瑞典硕士学位有可能提高你成功申请攻读博士的机会。
每个专业要求各异。相关信息请直接与你感兴趣的该系办公室联系。有关部门也会对申请者是否符合条件,有否能力完成博士学业作出评估。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英语。
申请方法
互联网留学360介绍,当享有全额或部分奖学金的博士生名额出现空缺时,学校肯定会对外公告,从而使得所有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提交申请。许多高等教育机构也会公告资助留学读博的名额。
通常各院校官方网站会发布公告。如果你考虑攻读博士学位或参加科研能力培训,你应当直接从相关院校或教授该专业的系获取特定信息和申请材料。
留学360表示,申读博士时,必须直接向该系寄交申请书,同时附上经过公证的学位证书和/或毕业证书,或学校成绩单、毕业论文和推荐信。通常需要经过认可的译本。有些系有固定的申请截止日期,另有一些系则允许学生随时提供申请资料。你可以在这里查阅到瑞典大学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