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河北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点:有事找警察
2014河北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点:有事找警察
2014年政法干警考试8月中旬即将开始报名工作,对于想在2014年政法干警考试中拼搏一把的考生们来说,提前进行有条不紊地复习备考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政法干警申论的复习,我们了解到申论热点可以帮助考生拓展解题思路,形成具体有效的思维模式,因此积累时下的申论热点是备考复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现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整理了一些申论热点供考生参考。考生可结合政法干警备考教材进行深入复习。申论热点:有事找警察
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号叫做“有事找警察”,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找警察?在对权力进行矫正的同时,我们也有一个职责与权力的界定问题。在武汉旅游的女孩小汪旅途中学雷锋做好事,送治一位头部受伤血流不止的婆婆,直到包好伤口将人家扶出医院。小汪因见婆婆失血过多,想帮着拦一辆警车送老人回家,接连拦了两辆均未停下,第三辆警车停下后问了几句不管要走。小汪很生气,照着警车车门踢了一脚。不料,她这一生气后果很严重,警察跳下来将女孩用手铐铐住拳打脚踢并踹进警车里。据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分局官方微博“平安江岸”回应称,该女子情绪激动,猛踢警车。民警不明情况,下车询问,该女孩抓住民警指责“找警车帮忙,拦了几辆车都不停”,并将民警警服、反光背心拉破等等。中公申论热点解析:
平心而论,这样的状况并非只产在武汉、只产在中国。警察滥用暴力的事件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美国的警察甚至将黑人殴打致死、将孕妇****在地,其性质的恶劣当然更胜于武汉的这一小小事件。那么,为什么世界各国的警察都会有滥用暴力的情况? 一味地指责与谩骂,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刻意地煽动对立与对抗,更是只会增加事情的复杂性。我们应该静下心来问一问的是:国家赋予了警察什么样的权力?而警察又应该如何很好地行使他们的权力?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无论是警察还是百姓,大家都存在着模糊的一面。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号叫做“有事找警察”,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找警察?在对权力进行矫正的同时,我们也有一个职责与权力的界定问题。就事论事地说,警察有没有责任将一位失血过多的老人送回家?如果他们正在执行更为紧急的公务,那么他们是否有权婉言地拒绝?这样站在警察立场上的辩解,必然会招致舆论的口水淹没。但是,职责和权力没有很好地界定,也正是造就权力滥用和警民对立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所以,这些话我还不得不说。
详细的信息可以进入唐山人才网:http://tangshan.offcn.com/?wt.mc_id=bk11225,秦皇岛人事考试网:http://qinhuangdao.offcn.com/?wt.mc_id=bk11225
当然了,事后武汉警方表示了歉意,当事民警存在“处置过当的行为”,当日,相关责任人就民警不当行为当面向当事女孩赔礼道歉。当面向当事人赔礼道歉是否就可以模糊事情的本质直至内涵? 把漂亮的“危机公关”剥离后,就不难看出,在那几个警察看来,女孩踢了警车,甚至将反光背心拉破就是对他们尊严、权力的极大挑衅。而他们心目中所谓的尊严会不会更多地是一种病态的自我放大呢? 正是这种将自己视为法律化身,才使他们有意无意地将手中的权力放大。这恰恰也是因为他们在法律面前,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权力的界定其实也是权力矫正的基础。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预祝广大考生在政法干警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详细的信息可以进入唐山人才网:http://tangshan.offcn.com/?wt.mc_id=bk11225,秦皇岛人事考试网:http://qinhuangdao.offcn.com/?wt.mc_id=bk11225
第二篇:山东政法干警考试2013申论热点警察的“暴脾气(本站推荐)
2013年山东省政法干警考试共招录217名,报名人数再度突破新的巅峰。2013年山东省政法干警考试竞争压力指数持续增加。中公教育专家为了帮助考生整合考试热点,解决疑难问题,特别针对2013年山东省政法干警考试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总结概括了2013年山东省政法干警考试的热点变化,广大考生敬请关注。
【背景链接】
7月27日,某乡派出所一名副所长和几名民警在开车执行公务途中,因前方一辆私家小轿车没有及时避让,便逼停对方,将其前挡风玻璃砸烂并试图开车门打人。此事在网上引起热议。据人民网最新消息,当事民警正在接受上级部门调查,砸车的司机系临时工,已被开除,所长、副所长已被降职处分。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其一,自我约束不足助长了砸车警察的“暴脾气”。不管是警察也好,普通市民也罢,遇到上坡路段两车相向而行,都免不了“堵一会儿”,可是我们的这位警察可能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脾气就比较火爆吧,“我是警察,在执行公务,谁敢不给我让路?”也许正是源于这样的心里作怪,再加上没有摆正在“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心态,自我约束不足,“老虎屁股摸不得”,一时火大,砸了私家车,也砸碎了警察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其二,“临时工”的特殊身份助长了砸车警察的“暴脾气”。众所周知,因为“临时工”的特殊身份使他在观念上不必有更多的顾虑、更多的约束,他所接受的专业培训也比较少;其次,由于临时工的“准入”关口相对于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要低许多,因此相对而言,整体上讲,政治和业务素质要低一些,出事的概率就更高一些;再加上所在单位对临时工的管理不严、约束不力,也助推了砸车警察的“暴脾气”。
其三,“正式工”的监管不力助长了砸车警察的“暴脾气”。作为“正式工”的副所长在现场没有及时制止协警砸车的行为,约束他的言行,从某方面来说“助长”了协警临时工的“暴脾气”,对于此次砸车事件,这名副所长有直接的领导责任,属于严重的渎职行为。如今出了事,不仅自己被降职,也连累了领导被降职,属下被辞退,这位副所长可谓“问心有愧”,既对不住他的属下,也对不住他的领导,更对不住供养他们的劳苦百姓。
[启示]
作为人民群众“保护神”的内乡县警察,如此嚣张跋扈,暴露出警察的特权意识和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同时,也暴露出了内乡县警察队伍的野蛮、粗暴以及素质上存在的严重问题。因此,对警务人员驾车肇事行为,处罚要更严厉,不管其身份如何,也不管其背景如何复杂,不仅要给予被害人相应的补偿,而且在给予其处罚的同时,要给予其党纪政纪处分,要让其名利双损。否则,这样的悲剧就还可能会在各地悲情上演,那群众的心也就该伤透了。
[措施]
对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参考 :sd.offcn.com/html/zhengfaganjing
其一,搞好内乡公安系统内部队伍建设,作为除暴安良的警察,无论是临时的还是正式的,都要思想素质过硬,才能从根本上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其二,加强监督,规范制式警车的管理及使用,制式警车是禁止非警务人员驾驶的,内乡县公安局临时工驾驶制式警车,其本身就是一种严重违规违纪行为,在处理临时工的同时,相关人员也应负监管不善的责任。
其三,警民关系如鱼水,内乡警察砸车事件无疑令内乡公安形象大跌,内乡公安应诚挚道歉,承诺限期整改不良作风,重树公安形象,重拾警爱民民拥警的警民鱼水情。
第三篇:2014河北政法干警申论热点:发展农村教育
2014河北政法干警申论热点:发展农村教育
在全国1000万中小学校教师中,乡村教师占到846万,正是这超过80%的乡村教师撑起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天空。然而,正如有关报道披露的那样,基础不稳、队伍流失、人才断层等问题,近年来一直困扰着农村教育。
甘肃省宕昌县去年输转劳务工10万人,向省外输送劳务移民3000多人。青壮年纷纷离开乡土,老人、孩子孤独留守,这样的现状在西部乡村比较普遍。原本基础薄弱的乡村教育正在逃离大山的大潮下苦苦支撑,学校和村民们之间的疏离感在加剧,逐渐沦为乡村社会的一方“孤岛”。
去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师工作和生活状况调查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农村地区存在严重短板,乡村教师群体面临物质与精神双重困境,基本福利待遇缺乏保障,“重物轻人,重生轻师”的现状使他们长期缺乏关注,人才队伍流失严重。调查发现,我国的乡村教师年龄普遍偏大,40岁以下就可以算作“年轻教师”。有人曾经发出这样的疑问:不远的将来谁来执掌农村教鞭?
近年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连续开展了“最美乡村教师”评选活动,这些教师的事迹打动了无数人的心。然而,感人的事迹却无法缓解他们面临的困境:与城市教师相比,广大乡村教师的生存状态、生活环境、工资待遇、精神生活不是用一个“差”字可以概括的。不要说寻找伴侣、生病看病这样的大事,有时甚至连吃上一碗热饭、喝上一杯干净的水、过上一个双休日等平常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小事,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奢求。不论是“最美乡村教师”还是报道中接受采访的普通乡村教师,在谈到为什么能够长期默默坚守时,给出的答案是如此惊人的相似——舍不得、放不下这些农村孩子。那么,有没有可能让这些乡村教师留下来,不仅仅是出于这样一个比较高的精神层面的追求,而是出于这个职业的吸引力,哪怕是世俗眼里物质方面的吸引力呢?
改善800多万乡村教师的生存和工作状况,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更是千百万农村孩子的前途命运所系。这需要各级政府把更多的心思花在解决困扰农村教育的实际问题上,把更多的气力用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尽快缩短城乡教育差距;需要捐资助教的企业、单位和个人,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尽最大的努力,锲而不舍地改变乡村教师的生活状况;更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不仅使乡村教育成为孩子们心中的“灯塔”,而且成为乡村文化的高地,从根本上扭转被边缘化的局面。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网服务区=================
事业单位面试课程:
河北政法干警:http://he.huatu.com/zt/zfgj/
砖题库注册:http://he.huatu.com/zt/zktmk/
*****提示:下次访问本站可以直接百度搜索:河北华图教育http://he.huatu.com*****
*
河北华图服务平台【:加微信送图书:hebhuatu】【微博:@河北华图】【河北教师资格证QQ群:
238119698】
第四篇:2014河北政法干警申论热点:百姓问政
在武汉市日前的一场“电视问政”中,群众对个别干部现场答复的满意率仅为29%。一家门户网站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者认为“百姓问政”沦为“真人秀”。
为何本应拉近与群众距离、树立干部形象和政府部门公信力的“百姓问政”却遭遇信任危机?专家表示,“百姓问政”中,如何应对群众提出的困难和问题是一面镜子,折射的是干部“为民情怀”的多少。
“托词借口”越说越顺溜 “百姓问政”渐失信任
“街边小餐饮,局长您敢吃吗?”“为啥10分钟等不来一路公交车?” “‘黑的士’为啥越打击越猖獗?”„„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成为许多电视、网络、微博“百姓问政”中“焦点”。
然而,在许多“百姓问政”后,老百姓等到的并不是问题的快速解决,而是各种各样的敷衍和推脱,甚至套话连篇。
——“明天就办”:承诺沦为“空头支票”。广西柳江一位镇党委书记曾向群众承诺:“一个月对水源污染进行整改”,群众发现一个月后完全没有整改;去年底,武汉市蔡甸区的负责人承诺对刘老伯家里的房子“尽快进行检测并维修”,截至今年7月初,刘老伯家的房子裂缝依旧。
——“重视解决”:答复变身“官话推脱”。“成因比较复杂”“要拿出彻底解决的办法”“这些问题会得到逐步解决”“已经引起我们的重视,正在调研会商中”„„在武汉、海南等地形式多样的“百姓问政”活动中,个别官员用这些官话、套话,闪烁其词地回应群众提出来的问题和困难。
——“标准回复”:以不变应万变的“懒政”。河南省沈丘县网站曾将“您好,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的”作为群众难题的统一答复,但这些“尽快处理”几乎从来没有下文。不少“微博问政”名存实亡,长时间无人更新管理,成为电子化的“僵尸”。
“只承诺不行动,这就是新的形式主义、新的‘假大空’。”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说,一些官员似乎对群众的“问政声”有了“免疫”,张口就是“道歉”“马上就办”,台下却不管不问。长此以往,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百姓问政”自然会丧失群众的信任。“为民情怀”的深浅 “百姓问政”的成败关键
海南新闻广播“政风行风热线”多年蝉联海南省广播收听率榜首。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节目的生命在于追踪落实,市县、厅局的“一把手”不但要接听群众热线,还要现场就群众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相关整改的落实,节目会定期追踪直至解决。
对此,专家表示,让群众现场提问,追踪问题落实,相当于把对官员的评判和“打分”交到群众手中,打破了地方干部与群众间无形的墙。
近年来,不少“百姓问政”逐渐成为问计于民的重要平台。“上海发布”、“平安北京”“外交小灵通”,这些宣称“不当僵尸不作秀”的政务微博,截至7月13日“粉丝”量均达到了数百万;武汉市今年已掀起“治庸问责风暴”以来的第六次电视问政。
部分“百姓问政”形式受到欢迎,其背后真正吸引民众的是参与“问政”领导干部的深厚“为民情怀”,为民谋利的真诚真心。
“如果只想捞政绩,而将‘问政’变成‘秀场’,对群众反映的难题拖延、推脱,甚至无视民众疾苦,是对有诉求群众的‘二次伤害’。”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说,这样既伤害群众的感情和信任,也损害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电视问政”现场点评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赵振宇表示,“问政”不是“真人秀”,官员更多的应该是找问题、查责任,而不是作检讨、表决心。应当少一点舞台上的豪言壮语,更多琢磨如何踏实整改。
杜绝“百姓问政”“掺水” 监督、问责齐“发力”
事实上,随着我国政务公开的领域和载体不断拓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正成为扎扎实实的行动。一些专家表示,“百姓问政”应该成为问政于民、问需于民的舞台,也应该成为检验干部、考核干部、评价干部的考场。
对久拖未决的事件处理要加大问责追究。“后续调查结果难以出炉,关键是问责处理机制未发挥作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建明说,各种问政是否流于形式,取决于是否能够发现和解决现实问题,能否真正做到人人有监督、事事有责任、件件有落实。
应该更好探索百姓问政如何取得实效的长效机制。王忠武建议,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构成链条,把各地一些有效的经验以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推动一些制度设计的长期化。
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判“百姓问政”是否取得实效的标准,建立广泛的群众监督机制,使“问政”成为“不掺水”的有效监督方式。
第五篇:2014年河北政法干警申论热点:善行河北
河北华图:http://he.huatu.com/
2014年河北政法干警申论热点:善行河北
【背景材料】
“用自己的生命为别人的生命护航,在解除患者病痛中忘记自己的病痛,青春之花在服务人民中绚丽绽放,生命之树在奉献祖国中灿然“永青”。”5月14日,河北经视《燕赵楷模发布厅》发布了省委宣传部关于授予定州青年医生贾永青“燕赵楷模”荣誉称号的决定,并鼓励广大医护人员进一步学习并弘扬她的先进事迹。
这位病人身边的好医生、同事们喜爱的好姐妹、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身患癌症后隐瞒病情,摘肾手术后7天就返回了工作岗位。行医救人的使命感,让贾永青不敢懈怠,她以自己的行动和生命诠释着梦在心中、路在脚下的青春主题,树立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
【背景拓展】
贾永青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尤其在基层卫生系统,引发医务工作者的强烈反响。5月14日,定州市人民医院、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等单位组织职工收看了河北经视《燕赵楷模发布厅》节目,学习贾永青精神。同时,一批“贾永青式”的好医生、好护士不断涌现,默默奉献在基层医疗一线。
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坚持公益性、为民看好病”是医务人员“学习贾永青”的最好方式。该院一位工作20余年的护士身患癌症,手术后,她边放化疗边坚持工作,兢兢业业承担着门诊分诊、协助医生检查等工作;一位外科医生查出患有癌症后,没有马上住院,而是坚持先为自己负责的病人做了手术,在将病人安置妥善后他才住院进行手术。这两位医务工作者至今仍坚持工作在医疗一线。他们婉拒了采访要求,认为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干一行爱一行,疾病也不能让他们放弃热爱的岗位。
【善行河北大潮的形成】
搭建平台承载“善行”。“善行河北”活动开展以来,全省11个市都以“善行河北”为主题,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道德活动平台,如石家庄市的“学雷锋 倡善行 树新风 建设幸福石家庄”、承德市的“积善承德”、邢台市的“善行邢襄情暖泉城”、廊坊市的“爱在廊坊”等,都已成为当地道德建设的品牌,推动了活动在城乡各地的广泛开展。
培树典型带动“善行”。“善行河北”活动开展以来,河北大地呈现了“好人井喷”的喜人局面:“爱心小院”高淑珍、“大孝闺女”周汝珍、大爱仁医吴殿华、“给盲人送来光明”的盲人校长穆孟杰、诚信“油条哥”刘洪安、“如山的脊梁”范振喜、科学发展带头人吕振华、河北农大果树93(01)班、郭娜陆地航空班以及“最美农民工”王俊旺、“最美学警”李博亚、多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张珊珊等“道德90后”群体,等等。两年多来,河北省发现和推出的道德模范、“河北雷锋”“身边好人”达10000多名,“中国好人榜”河北月度入选人数连续多次位列全国第一。
河北华图:http://he.huatu.com/
政策机制保障“善行”。在“善行河北”活动中,我省大力完善相关政策,切实保障那些积极行善业、做善事的人的权益,形成正向激励机制。一是在精神上给予鼓励。授予善行善举典型人物荣誉称号,号召全省人民向他们学习。二是在物质上给予扶持和帮助。出台了《河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关于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的实施办法(暂行)》等规范性文件,对见义勇为人员和生活困难道德模范人物的权益保护作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提高了奖励资助,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全国及省级道德模范享受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三是建立稳定的社会关怀机制。成立各级志愿服务基金会,引导建立一大批群众性的好人后援会,常年开展关爱、慰问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活动,使新老道德模范及其家人生活有保障、有依靠、有尊严。正是这种“好人好报”的政策导向,使人们真正感受到,在燕赵这片热土上,当好人、做好事不吃亏、有好报、受尊重、有光彩,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形成了好人好事越来越多、先进典型不断涌现的良性循环。
以知促行、以行强知、知行合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鲜明特色。我们要继续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大功夫,不断深化拓展“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在活动的深度、广度、力度上采取硬措施,在活动的广泛性、群众性、参与性上探索新办法,在活动的渗透力、影响力、感召力上取得新成效,为河北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