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石化不再流泪-4.24埃塞俄比亚十周年纪念
中石化不再流泪
转眼间,今年已经是“4.24埃塞俄比亚人质事件”过后的第十个年头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十年前,整个中石化都为遇难者默哀,全体中石化同事都为逝者流泪,足足95条生命啊!一共9为中石化同事呐!就这样,不幸遇难……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反思事件,总结血淋淋的教训,共同做到中石化不再流泪!
在2007年4月24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埃塞俄比亚枪击事件,期间持有火箭筒和火箭炮等武器的武装分子与负责保卫工地的100名士兵交火,枪战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保卫士兵不敌武装分子而溃散,武装分子占据工地。当埃塞俄比亚政府派出救援的一个绿抵达该工地时,武装分子已经撤走。因而造成9名中方雇员死亡,1名受伤,7名被绑架,直接经济损失一亿多元。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我方安保力量明显薄弱,该项目在开工前进行的《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并不深刻和详细,因而无法合理安排好我方的安保力量。其中:敌方兵力200人,有火箭筒、火炮等武器,而我方只有兵力100人以及一百七十多名手无寸铁的民工,因而如何可以与之抗衡?因此在今后各个项目在开工前编写《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时》——“当地武装力量”应该是该报告的重中之重。
2、我方通讯工具和应急预案极不健全。当我方和当地武装力量激战了一个多小时之久,为什么政府军迟迟没有赶到?激战如此长时间,人员为什么没有紧急疏散和撤离?因此,今后我们应该严格要求各个项目必须保障至少两种通讯方式可以立刻将消息传递到外界。同时各个项目要编写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尤其是紧急撤离方案,重点还要定期对全体人员进行讲解和演练,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4.24恐怖袭击事件”竟然有如此多的人员伤亡,因而公共安全培训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然而出国前的境外公共安全培训也尤为重要。次培训不仅能够切实的提高中石化境外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卫自救能力,还能有效防范、控制和消除境外公共安全事件可能带来的生命和财产危害,从而消除或者减少风险。
以上便是我个人从埃塞俄比亚人质事件得出和总结的经验教训,我坚信今后各个项目只要加强和重视境外公共安全方面的学习和资金投入,所有海外同事必能安全顺利的完成项目。我相信,经过了“埃塞俄比亚人质事件”所有海外项目必定重视了公共安全这方面的工作。让我们共同抓好境外公共安全,中石化必定不再流泪!
王金斌 2017年2月21日
第二篇:《让母亲不再流泪》演讲稿
《让母亲不再流泪》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母亲不再流泪》。
大家一定都看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电视画面上有一个水龙头,正艰难地往外滴着水,滴水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水枯竭了,然后画面上出现一双眼睛,从眼中流出了一滴泪水。随之出现这样一句话:“如果人类不珍惜水,那么我们能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播放广告图片)
水,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全部生命。如果没有水,人类社会就无法存在。随着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和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荒,因为水的缺乏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节约用水,保护生命之源已经刻不容缓。水资源已经日益成为人类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而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而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水污染成为新的问题,再加上人们节水意识淡薄,浪费水的现象严重, 使本来就紧缺的水资源更加雪上加霜.如同今天的石油危机一样的水资源危机正在悄悄向我们逼近.2010年云南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型旱灾,范围之广、历时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都为我们敲响了节约用水的警钟。严重干旱已经造成全省742万人、45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其中,楚雄市尤为严重,20余万农村人口面临巨打的饮水问题。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报告显示非洲有200万儿童死于缺水。这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这一个个让人心惊胆寒的数字,让我久久难以平静!(播放图片)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头顶同一片蓝天,脚踏同一方热土,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命运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留住那茂密繁盛的丛林,珍惜那蔚蓝无际的大海,保护那清澈美丽的江河,为山更青,水更净,天更蓝,校园更美丽,祖国更美好而一同奋斗!
谢谢大家!
六年六班 刘慕骐
第三篇:纪念大学毕业十周年
纪念大学毕业十周年
大学毕业十年了,总感觉像是一晃而过。但却谈不上有什么事业,房奴、孩奴,车奴,仅此而已。若说这十年已是为今后路夯实了基础,倒也罢了。关键是未来的路我依然还是没有坚定的方向,有时还很矛盾。一只手拿着论语道德经,一只手拽着经济学。生活的压力,世俗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到了这个岁数都已经很突出。可另一方面,内心却也很渴望宁静与平和,看了些修身养性的书。这恐怕是我最近经常失眠的原因。人生能有多少个十年,年华易逝,岁月无情。这么多年,追逐过高学历,也追逐过创业,可到底是只听说别人成功,自己也只是得了个不高不低的文凭,拿着一份稳定的不能再稳定的薪水,成了一个普通再普通不过的人。早已了没有当年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豪情和执着,也更没有当年的勇气和资本。而是彻底沦落到了有奶便是娘的境地。似乎彻底变了。再没有以前果决,也没以前执着,有的只是为那年复一年的忙碌烦心,以及找不着自己的失落。
记得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曾得到一个二本学校的offer, 底薪加奖金3000多元(那时还算比较高的)。但那时一心想要继续深造,觉得那么点钱光养活养活自己还行,但要同时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却很难。我选择了读研,并为自己设计好了将来,读研读博然后出国做博后,这条路虽说是艰辛清苦,但毕竟按部就班,只要努力跟恒心,是可以预见将来的。虽比不得创业做生意赚钱,但毕竟风险较小,最关键的是那时候我总想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能真正的做些对社会发展有益的事情。所以同学都徘徊的时候,我却有着坚定的梦想,并付诸行动,从研一就开始认真的准备。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实验室,充实的让人侧目。整栋实验大楼总是我最早去最后离开。整整三年,我几乎都这么坚持着。一点也不觉得苦,不觉得累,只是有过偶尔的怀疑。连其他课题组的导师都觉得这样的学生才是在做研究,给了同学们不少的压力。我老板对学生严格甚至刻薄,而且还小气,尽管我有多不满意,但是我都尽量克制,不让他挑到错处。可是慢慢的我发现,努力与成功并不存在着必然的正比关系。科研远比学习和体育运动要复杂的多。因为课题好,方向好,那些根本不怎么进实验室的人发的文章档次都比我高,而我们老板那时候是搞一些简单的工艺开发,也名不见经传,经费少的很,根本没钱去做一些好反应。记得那时连薄层色谱板还得自己铺,用过之后把硅胶洗掉,然后再自己铺,重复利用,更别提买那些过渡金属催化剂了。累死累活也发不了什么好文章,都把时间让费在简单的重复劳动上面了。那时候我算是失望透了,本想着好好努力发几篇好文章为下一步深造铺路,这么下来是彻底无望了。但到底没有挫伤我的锐气,毕竟还可以考博。但我发誓考博不再选做应用的导师,我要报考国内最好的科研院所,做研究做好的导师。这是我从考研时候就确定了的梦想,但是当时我却因为担心考不上而调剂读自费,选择了曲线进攻,在填报志愿前放弃了。但考试的结果却让我遗憾至今,因为我的成绩是完全可以上这个所的,这是我的一次错误的重要选择。更重要的是,我发现导师的人品和导师的社会关系对学生以后的成就最为重要,甚至要超过专业方向本身。看看当今中国高校和研究所的近亲繁殖现象就可想而知。想想有的导师为自己的学生推荐好的工作,好的学校深造,甚至出国。我就愤懑,想着自己这三年竟是错付了。老师从来没有管过我这些事,也不知道是否有能力管。也许他只是在做好一个名副其实的老板的较色,却忘了还有师生情谊,学生前途的这个考虑。更可气的是本属于我的成果却让别的学生享受。研三的一年是我最困难,最累也是最无助的一年。总感觉是一个人在战斗,心理苦闷,却也无处诉。谁让自己当初非得要选择这么个老师,非得要对有机化学感什么劳什子的兴趣呢。虽说痛苦,但却也没有气馁,我寄希望于考博可以改变。
研三即将毕业的时候,几番周折考上了博士,同时也拿到一份高校的工作 offer,但工资并没有比我本科时找的工资高。虽说感觉到这几年学历贬值比较厉害,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回归就业的人也越来越多。管不了那么多,毕竟我的梦想没有变。但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我小心翼翼挑选的导师却不再与我报考的学校连挂。我只能留在报考学校的导师课题
组里。很不幸的是我的博导也是偏向应用,对这种纯粹的有机全合成并不感兴趣。并且也是侧重应用开发,学生们也发不了什么好文章,发不了什么好文章对我打击比较大。但是不做点应用不拉点课题现如今是不可能,只要能,似乎谁都愿意,连有机所的导师都已经不再做吃力不讨好的全合成了。但那时我不这么想,偏执的厉害,还是转不过湾,对合成艺术很是向往。而且对于拿学生来作为廉价劳动力谋取自己的利益并且有意推迟一年毕业这个做法却让我更难以忍受。我总想早点开始博士的课题,希望能够早点毕业,但却得等一年后才开始,得先忙着帮导师干点私活。我开始有点动摇了,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理想。这么多年兢兢业业,但却总是事与愿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是我太偏执了?抑或是我太单纯。还是原本就不存在我要的那种学术?我越来越怀疑,像我这样的性格,我这样的经历,在这条路上又能走多远?更何况像我这样的完美主义者,读个硕士就对自己的现状如此不满意,博士读出来这要求还不知道高到哪去了?我不过是个只知道一味的打拼努力,过分的看重专业本身的人,又如何能够立足。学校也并不单纯,导师也并没有更高尚。无非都是谋生的手段而已,自己又何苦执着。既求财,又何必在这浪费时间,反倒落得个挂羊头卖狗肉的骂名。尤其假清高道貌岸然的玷污神圣的学堂,不如就彻头彻尾的俗人好了,要赚钱不如到企业去。有了钱,一样能为自己为别人为社会做很多事情,一样可以有价值,不过异曲同工而已,又何必抱残守缺呢?忽然想到这么些年光顾着追求那点浅薄的理想反而忘却了生活本来的意义,也忘记了身上本来的重担了,心里真是惭愧不已。家里原本就穷而且父母亲也年迈,也许眼下或者将来我更需要的是钱,得尽快多赚点钱让父母亲早日过上好一点的日子。这几年学习学习,只顾着自己省吃俭用,压根就谈不上有什么生活可言。话虽如此,但我依然纠结,纠结了半个月,也颓废了半个月,忽然觉得一个人心理没有依靠,没有了方向是多么的煎熬,多么的痛苦,结果大病了一场,也算是祭奠那逝去的梦想。痛定思痛,我几乎没有跟导师商量,也没有跟身边的朋友商量,只是把主动退学的决定告诉了导师。就这样放弃了,放弃了从大学开始就为自己设计好的路。这是我在大学毕业后的一次重要选择。但也就是在这时候不久,我遇到了我的终身伴侣。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那个时候,国内的CRO行业正进行的如火如荼,特别是上海,所以对做合成甚至是化学的人来说,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作。记得那时候去药名康德,硕士的工资是5400每月,博士正好乘以二,好学校毕业的还能更高,而且奖金是每个季度发一次,年终还有更多,满两年还有两万块钱的奖励。那时只要是个博士,就能带队当个组长,也不管你是无机材料还是高分子化学,抑或是光学,更别说专业对口的有机化学,海归就更别提了,机会多的很。即便硕士干个几年当个组长也是容易的很,那个时候有这行工作经验的人很少。甚至于很多其他专业的人也加入了进来。小公司更是雨后春笋般的出现,真是深受鼓舞。身边不停的有人尝试创业,鼓噪创业,我也张罗着,留心着,但却总觉的学的还不够,业务还不够娴熟,故而至今未踏出那一步。孰知机会不等人,现如今这个行业虽然继续,却远非昔日可比。盘子越来越大,吸纳的人也越来越多,但生意一天比一天难做,福利待遇也越来越差,机会也越来越少,怨声载道,牢骚满腹。不满的声音充斥着任何聚会,就跟现如今的中国社会一样。员工不再信任老板,总觉得老板别有用心。就跟现如今人民不相信政府一样。颇有风声鹤唳,唯恐天下不乱之状。而我也一直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了七年,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兴衰,但是却无所获。的确,这个行业是到了该转变的时候了,十年了,很多老板通过CRO行业赚的盘满钵满,但是一线的员工却是遍体鳞伤。十年过去了,现如今的应届生工资跟十年前比几乎没有什么提高,人员比例里,硕士是主体,博士跟本科加起来跟硕士一样多,博士也已不再机遇那么好,一样得亲临阵线,小海龟也不例外,远非昔日可比。但是如今物价却不知涨了了多少。05年我刚到上海的时候,大米、肉类、蔬菜,水果的价格不过是现在的一半,那时候我住的地方房价是6000元每平,现在却要2万。工作了这么多年,工资的确也是涨了一倍,但是现如今的购买力却还不如那时,实际可以说是没涨。所谓的白领,尤其是我的那些从事CRO行业的同事们(被他们自己称为合成民工),白天干着被他们自己称之为不如民工的活,晚上回去住着群租房。衣着邋遢,囊中羞涩。眼前的苦对任何人来说都没什么,但是最大的痛苦应该是他们能够预见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他们的未来—如果他们还从事这个行业的话。因为有太多像我们这样的前辈,干了那么多年了,一无所有,除了疲惫身子。可是不干这个,他们能干什么呢?所以都在纠结着,干,心有不甘;不干,衣食无着。毕竟干这行的人,尤其是一线的人,都来自农村,至少家里都不宽裕。没有资格啃老,反而却有着比锦衣玉食的人更不切实际的远大理想。改变命运乃至有一天能够飞黄腾达的欲望却又如此强烈。只能说悲催。但我想悲催的又何止是我们这些人,还有更多的人。现如今大部分的所谓白领,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不都这样么?但是又能指望谁呢?别人你是靠不住的,现如今唯一靠得住只有自己。成功必定只能属于少数人,却没有指定哪些人。正如我那些头脑活络的同学,尽管比例是低的,但是终究还是给人以希望。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十年了,从一个窝飞出来的鸟已然见了分晓,在同学中有自己开公司的,有出国留学,有在高校混的,有在中学教书的,有跑销售的,也有像我这样在企业干的技术民工。刚毕业那会,差别都不大,一味的哭穷叫苦,那些工作的同学们倒有点羡慕这些读研的同学了。起初,大家还经常联络,我宿舍一哥们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来学校所在的城市拓展业务,那时候不过是个小业务员,连住宿差旅费都得自己设法解决。这许多年未联系,忽然听说自己搞了个什么传媒公司,资产过亿了。我这心里呀真是五味杂陈。我这哥们在大学时候是不务正业,只要跟专业有关的书从来不看。但却也爱看书,是个文艺青年,才华横溢,写的一手好字。成天忙于花前月下,应酬不断,对朋友倒也算是很好的。那时也给我们展示过他写给别人的情书,劲爆火辣,在我们班也算是泡女先锋及高手了。他那时候给大伙传授追女孩子的经验是胆大心细脸皮厚。虽说是戏谑,但也确实很符合他的性格。对谁都是一张笑脸,一团和气,很少见他跟谁翻脸。他也有独处的时候,却也不像是个纨绔子弟。时间长了却也觉得他甚是有想法。尽管家里也穷,却一身轻松,丝毫看不出有什么包袱。虽说学习不上心,但是对自己想做的事情却很执着。大学毕业后,大家都去了学校捧铁饭碗,他却选择了做销售,并且立马就能换个人似地。尽管刚开始或许没有老师稳定,光鲜,现如今光说钱和地位就属他了,也算是求仁得仁,功德圆满了,但是身后的艰辛与曲折只有他自己清楚了。再说说我研究生同学。那时候CRO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要找有机合成的工作的话很快就找到了,而且在当时的众多同学中,工资还算高的,所以还有不知就里的同学很羡慕。而且在学校的时候,我的刻苦勤奋和科研业绩也都算是好的。但是有很多同学却知道这个工作很辛苦没有干这个(想不到不怕苦不怕累有时反而是件坏事)。但是现如今却一个个工资比我高。印象最深的是我那毕业后半年还没找到工作的同学。他如果要做我这一行,当然也是很快就能找到工作的,但是他不想,一是他觉得这个工作苦,二是觉得他自己不适合搞科研(尽管咱这个就是操作工的活)。所以他执意要找其它工作,客服或者销售,甚至最初都是以本科的身份去找到工作的,一开始薪水很低,但是一旦有了一个好的工作经验,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接下来的局面就好弄了。最终他还是如愿以偿了,开始的三年他的工资都不如我,现在却是我的两倍。这兄弟做什么事都慢半拍,但是有一股铆劲,就连找女朋友都是这样,一定得美女,最后也都如愿以偿。有时候,起点低点并没有什么,关键是得在对的路上。否则坚持将变成南辕北辙。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就话也许并不是那么天经地义。如果明知入错行为什么还要将错就错呢?也许是发现的太晚,再没有改变的勇气。也许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你选了什么专业,而在于你选择了做怎么样的自己。勇气和胆识远比知识重要。也许成功本就属于小部分人,可是连尝试改变的勇气都没有,又如何让成功眷顾?就拿这个遭万人嫌的有机合成外包行业来说,再怎么不好,却也总有一些人获得了机会。同样创业,有人成功有人不成功。诚然,要成功谈何容易,更何况是在我们这样到处充斥着不公平,投机取巧,好逸恶劳的国度。但是非有拨开云雾见天日的睿智和超乎常人的勇气才能更有机会。需要在正确的时候作对正确的事,在每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上作出正确的抉择。
就拿我自己来说,从入学到现在,我做出过了太多的抉择。从高考那时起,因为家里穷,而选择了免费而且有补助的师范教育,而我自己其实却对医学和法律更感兴趣。考研时因为担心调剂而选择稳操胜券的学校。工作的时候因为经济压力和好找工作而选择了CRO。这些年更是因为房奴、孩奴,车奴而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些选择都不是我真正想要的选择。我看的见将来,却抗拒不了现在。有理想,却总是少了那么一点点坚持。勤奋有余,胆识不足。总是在没有能力的时候承受着太多的包袱,为什么就不能先将包袱寄存,先忙着赶路抑或是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等自己足够强大的时候再来背上这些包袱,解决这些包袱呢?那时我并不不懂这些道理,所以才会在面对选择的时候顾虑重重,痛苦的选择哪并不想要的选择。所以才会有现在的我,上进,勤奋,热爱专业,却并没有获得些许的成就。一直以来,我总在追求技术上的进步,知识上的丰富。殊不知一个人的成功里面,又有多少是靠自己的专业技能成功的呢?也许是时候做些改变了。下一个选择我必须正确!
寄望那些刚准备工作的同学一定要慎重的选择。成功不外乎就是在正确的时机做了正确的选择。切莫本该朝气蓬勃的时候却忧心忡忡。也不要在自己很弱小的时候背负太大的压力。更不要基于找到一份工作而忘记了自我,或满足眼前利益而忘记了长远打算。眼前的利益较之于长远的发展并不重要,因为毕竟还年轻。起点再低,毕竟还有向上的空间,但若方向错误,那则是南辕北辙。
第四篇:我不再流泪了
我不再流泪了
陈雪玲
风,轻轻的摸索着我的发丝,回忆,轻飘飘地来到我的身旁,雨,已不知何时滴落在我的四周,如今的我不再需要泪水来灌溉成长,因为我心想我长大了„„——题记
小时候的泪水是无穷无尽地,可是现在我是个大人了,不能再一味的留恋小时候,有时候我在想留多少血多少泪就是不能再流泪了,风,轻轻的摸索着我的发丝,一切回忆又重新来到我身旁。回忆着与童年玩伴一件件开心和悲伤的事情,眼睛却总像坏了一样不停地流下了泪,到嘴边,轻轻地一擦总是能感觉得到,眼泪,它本身就是苦涩的。
小学毕业那天,我无情无义的走出待过六年的教室,在走出教室的那一刻我像小孩一样无助悲伤的嚎啕大哭起来,我多么的怀念这一刻?多么希望时间能逆转,回到从前的那个无知又可笑的一年级新生。可回头一看才发现自己已经走过了多少路,丢失掉多少珍贵的回忆!我哭着,走着,不知撞了多少人,可是回忆没有停,它促使着我流泪,它促使着我变得跟加软弱。朋友追了上来,抱着我颤抖的身子也留下了泪水,六年的时光一下子全部都没了,我轻轻的敲打着她们的背后,哭喊着“求你们了!不要丢下我,我真的好害怕一个人活在陌生的地方,我不要你们走!呜呜„„”
库中的眼睛看不到前面的道路,我也不想想看清,我在想;这一刻如果是永恒的那该有多好啊?“玲玲,不要哭,要坚强的活着,我们两个人会一直陪在你的身边,所以不要哭泣,好不好?”我听后哭得更加厉害,我听见自己六年以来从来没有过惧怕软弱的声音回响在走廊“你没骗我!为什么?要毕业!我以后会被爸爸妈妈带到北京读书,可是你们会一直留在温州!你们为什么要骗我说会陪着我?呜呜~”
她被我问的哭的更厉害了,泪水猛地冲出我和她的眼睛,“笨蛋陈雪玲,你这个废物,光会哭还会什么?再哭我们马上绝交,我才不要和一个爱哭鬼做朋友!”我抬头是另一个朋友的话在提醒我;你是时候该向以前一样坚强了!我的哭声慢慢减弱,对她们说“我不会再哭了,但是你们要等我到放假接着一起玩,好不好?”„„
记忆的逆转,想起之前的我,我笑了,这个笑容没有任何原因,也没有泪水的灌溉,因为我知道我是时候该长大了,泪水陪了我这么多年是时候该给它放放长假,另一个它会来陪伴我的一生,那个他就叫做——坚强!只有它会帮助我成长,因为我会一直快乐下去,一直会是个懂事的大人„„
第五篇:结婚十周年纪念感言
结婚10年,我们走在路上常常一左一右,回忆这十年的生活,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结婚十周年纪念感言,一起看看吧!
结婚十周年纪念感言【1】
十年,在人的一生中,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但十年的婚姻在人的一生中,却不能说它是短暂的。这个十年来得极为不易,这十年,载满一路的艰辛,蓄积一怀的感念,流淌一生的温暖。因为没有你就没有我们婚姻,就没有我们幸福。明天就是我们结婚十周年纪念日,因此,我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与我走过十年婚姻的爱人说声感谢!
感谢你,挽我走进婚姻的殿堂,有了一个属于我们的家;感谢你,赐予我可爱又调皮的儿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这可是家最不可少的东西;
感谢你,一路上我们搀扶同行,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你没有扔下我,我也没有丢下你,无论艰难困苦;
感谢你,与我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在这十年里,只有我知道你受过多少的难为,吃了多少的苦,也只有你才不会嫌弃我贫穷、寒酸,因为你爱着你,我也爱着我;
感谢你,为了我们一家人的幸福,辛勤地耕耘着,默默地奉献着,而无怨无悔,多么的难能可贵!
感谢你……十年的婚姻,在慢慢地走向朴素和平实,只要我们的心中永远怀有十年前一样的那份坚持,下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一百年,我们的婚姻还是一样地幸福!感谢你——老婆!
结婚十周年纪念感言【2】
10年说长不长,说不长还挺长,人生10年寒窗可成材,婚姻呢?10年的婚姻是否可以铸造成型呢?
今天是我和你结婚10周年纪念日,也就是俗称的“锡婚”,10年才能把婚姻炼成锡,看来婚姻这个工程是如此浩大而耗费心血的啊。不过有了第一个10年就会有第二个10年,也就会有第三个第四个10年,只要我们生命的在延续,那么去把锡炼成银、金甚至为钻石也不是没有可能。
17年前同窗时,没有想过会成一家人。10年前的今天,我们很意外的结婚了。结婚10年,我们不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我们每天讨论最多的是教育孩子、事业前途;
结婚10年,我们走在路上常常一左一右,坐在一起也没什么话,但是并不表示我们已不再在乎对方,只是没有了那么的形式;
结婚10年,我们去吃饭,也不用再商量半天吃什么好,只需一个人点菜,两个人都能吃得心满意足;
结婚10年,我们不再为生日或各种纪念日、节日挖空心思准备什么礼物,只要在一起就是好的,即使对方偶尔忘记,也可以原谅;
结婚10年,我们不再强迫对方一定喜欢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我们有各自的兴趣,但会时常交流互相欣赏。我们也不再要求对方时刻陪着自己,我们有各自的社交活动,但会相互提醒,共同进退;
结婚10年,我们朝夕相处,十分清楚对方的不足,所以才能及时互相指出。我们也最明白对方的优点,所以才能送上最恰当的赞美与鼓舞;
结婚10年,我们最关心的是对方的健康与安全,最大的愿望是能够相亲相爱一世,一起慢慢变老!
10年的婚姻岁月轮回中,我们由10年前懵懂、缠绵的少男少女变成了现在为生活而波奔的人父人母,无情的岁月已剥去了我们脸上往昔的那份纯真和青春取而代之的是沧桑及无奈。
回望走过的10年,平淡中蕴涵着相互的爱意,争吵中包含着相互的改变,忙碌中充满了生活的乐趣,烦恼中也孕育出点点幸福。岁月不可回,但前方还有路,激情也许已经成灰烬,但爱却可以相互搀扶走完漫漫人生。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