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中医疗首创微波肿瘤消融技术全国发布(小文档网整理)
福中医疗首创微波肿瘤消融技术全国发布
生命的一大杀手。一直以来,大多采用放疗、化疗或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然而,所有这些治疗手段或成本太高,或痛苦极大且后患无穷。福中医疗高科以30年不懈求索和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领先推出新一代计算机控制型微波治疗仪(肿瘤科专用),以智能、微创、人性化治疗手段给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世界领先,填补国内空白,于202_年成为国家卫生部“瘤内免疫靶向放疗联合微波消融技术”课题(二期名为:瘤内免疫靶向放疗联合微波消融技术治疗晚期癌症临床研究)唯一指定医疗器械产品,进入全国200多家三甲医院,目前已成功实施手术数千例。全国越来越多的三甲医院主动申请参加卫生部专项课题,引进新一代计算机控制型微波治疗仪(肿瘤科专用)。
202_年4月16日,由国家卫生部率领的100多名全国顶级三甲医院一线临床专家、教授莅临中国500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中集团,参加“瘤内免疫靶向放疗联合微波消融技术治疗晚期癌症临床研究”课题发布会,并就福中医疗高科这一划时代的科技成果举行专题学术研讨。发布会由国家卫生部医药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苏同泳处长主持。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赵晓江以及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药监局、南京市卫生局、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的领导出席了课题启动会。
南京市市委常委、副市长赵晓江在启动会上致辞,勉励福中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领跑者 发布会主要围绕“瘤内免疫靶向放疗联合微波消融技术治疗晚期癌症临床研究”展开,首先对过去一年里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同时,强调了课题实施的具体要求。随后,与会专家就临床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微波肿瘤消融技术等进行了专题学术研讨,对福中医疗高科的冷循环微波刀、智能冷循环微波治疗仪给予肯定。“作为近年来国际前沿的经皮穿刺微波疗法(PMCT)的典型代表,福中医疗新一代计算机控制型微波治疗系统以其安全性高、创伤小、单刀凝固范围大、病人痛苦小等优势,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理想方法”,苏同泳处长表示,“希望福中医疗高科一如既往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研发,为中国乃至世界肿瘤疾病的治疗做出更大的贡献。”“福中医疗高科在微波医用领域拥有30年的历史,一直走在前列,先后获得14项国家专利”,福中集团常务副总裁林海涛博士表示,“众多三甲医院一线权威专家、教授的交流探讨,让我们亲眼目睹了顶尖肿瘤临床专家和研究者的风采,感受到一流科学家思维的活跃以及对科学研究孜孜以求的精神,深深地激励着我们在攻克肿瘤的征程中探索前行。”最后,国家卫生部领导为部分专家颁发了特聘专家聘书,并为新增的课题研究指导中心授牌。
国家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苏同泳处长(左一)在开幕式上讲话 据了解,“瘤内免疫靶向放疗联合微波消融技术治疗晚期癌症临床研究”课题于202_年3月6日在上海启动,该课题是由国家卫生部发起,具有世界领先水平,汇集了包括北京301、303医院,上海华山医院,上海仁济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等200余家具备雄厚技术力量的国内三甲医院。国家卫生部一位副部长介绍:“该项目的成功推进对提高中国在国际肿瘤防治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有着重要意义,对中国肿瘤防治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福中医疗高科与卫生部项目的紧密合作和深度参与,对该项目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福中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杨宗义接受媒体采访
相关链接:经皮穿刺微波治疗(PMCT)
经皮穿刺微波治疗(PMCT)是近几年来国际上新开展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作用组织时由于组织自身吸收大量的微波能,使得被作用组织内迅速产生大量的热量,在肿瘤内直接插入针状微波电极,通电后微波电极末端的微波发射器产生热效应导致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对肿瘤的治疗目的。
第二篇:浅析《喜福会》中母女冲突的存在与消融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对《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悲剧性分析 A Study of AP’s News Reports from the Angle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3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交际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 4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看《远离尘嚣》的生态悖论 5 浅析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数 “冰山理论”在海明威小说创作中的运用研究 道林格雷——《道林格雷的画像》中华丽外表下的丑恶心灵 8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95 80 35 640 9 《杀死一只反舌鸟》文本和电影的比较研究 10 浅析英语新词的翻译 温和的反叛者——论《小妇人》中的女性群像 The Conflict between Desire and Surroundings:an Analysis of Clyde in An American Tragedy 13 商标翻译分析 美国个人主义对民众生活信念的影响--以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为例 15 从原型批评理论来看<<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人物原型 16 从顺应理论的角度对广告翻译的分析 17 浅析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观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永别了,武器》 19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英文歌曲汉译探究 20 英国喜剧电影和美国喜剧电影的不同特点分析 21 《远大前程》中皮普的心路历程 22 委婉语探究:起源、构成、交际功能 23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根源 24 象征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运用 25 委婉语的适用性原则和策略 26 从台湾问题看中美关系 浅谈英语颜色词汇的象征意义 28 浅析叶芝诗歌中的象征主义特征 29 课外作业对高中英语学习的作用研究 从中英语言中的幽默表达看中西方思维差异 31 英语公益广告中隐喻的应用及翻译研究 32 浅谈英语影片名的翻译 33 英语广告中仿拟的关联分析
灵魂的真实——《达洛卫夫人》意识流剖析 35 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焦虑感及对策 36 Love and Death in The Awakening 37 论环境和社会制度对人的行为和品格的影响——以《雾都孤儿》中南希的形象分析为例 38 称呼语中的语码转换解析
《呼啸山庄》爱情悲剧根源分析 40 法律语言及其翻译研究
从电影《刮痧》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论《少奶奶的扇子》中的扇子
从文化差异角度谈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言技巧 译员主体性在歌曲《我有个梦》歌词翻译中的体现
The Comparison of Table Manner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论《红楼梦》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误读 哥特小说中的反天主教分析:《隐士》个案研究 英语教学中非言语交流与跨文化交际中能力的培养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 英汉颜色词语象征意义的对比 谈中国唐诗中数字的翻译
Angelic devil: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Catherinein Wuthering Heights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英汉品牌名的文化差异
少儿英语语言学习策略调查与研究 许渊冲的诗歌翻译理论与实践
多媒体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利与弊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
A Feminist Study of William Shakespeare’s As You Like It 《石头天使》中哈格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幽默翻译
英语动词时态的认知及隐喻概念研究 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语用分析 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论林纾翻译小说中的翻译策略
田纳西•威廉斯《玻璃动物园》中的南方淑女形象 觉醒的灵魂——解读《兔子归来》中的女性主义 项目教学法在英语写作课中的应用
对《大地》中女性人物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解读《皆大欢喜》中的浪漫主义
A Research on Frances Burnett’s “Fauntleroy” Writing Style 《小妇人》中教养方式的分析
浅析《雾都孤儿》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英汉句子状语的对比与翻译
论罗伯特•佩恩•沃伦《国王的人马》中对真理与自我认知的追求 中国人和美国人特征的比较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成长三部曲 英汉动物习语对比研究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D.H.劳伦斯《东西》中象征主义的运用 试论用英语电影进行英语文化教学
《石头天使》中哈格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分析《绯闻女孩》中的美国社会文化特征 论《喜福会》中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86 《麦琪的礼物》中环境语的分析 87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88 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 89 语法翻译法视角下的中学生英语家教辅导 90 英语中“r”的分析
从成长教育理论视角解读奥利弗退斯特的生活经历 92 论田纳西•威廉斯《欲望号街车》中的逃遁主义 93 论夏绿蒂勃朗特与简爱在意识形态上的相似之处 94 影响英语阅读速度提高的主要障碍及其解决方法 95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彼得﹒潘情结 96 论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女勇士》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98 论《紫色》的叙事现代性分析 99 浅析《简爱》中的女性意识
O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Automobile Brand Names 101 《非洲的青山》与《乞力马扎罗山的雪》中描写非洲形象的改变 102 对《名利场》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 103 人性,社会结构与格列佛游记
全身反应教学法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05 情感因素与初中生英语学习106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法研究综述
归化与异化策略在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108 论《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
分析《哈姆雷特》中两位女性的性格特点 110 《瓦尔登湖》中寂寞观的超验主义分析
对比评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尼克和盖茨比的梦想 112 分析西方末世论在美国电影中的体现 113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以红茶为例 114 论《红字》中海丝特的女性身份重构 115 浅析《理智与情感》中简奥斯汀的婚姻观 116 《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118 论《爱玛》中简奥斯丁的社会理想
从关联翻译理论看《圣经》汉译过程中的关联缺失 120 索尔贝娄《挂起来的人》的存在主义解读 121 解读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意识
An Analysis of Bernard Shaw’s Pygmal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 123 英汉语言性别歧视对比研究
英汉颜色词的认知语义分析—以红色、黄色为例 125 A Summary of Symbols of The Scarlet Letter 126 母语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27 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语用功能 128 浅析《威尼斯商人》中的金钱观
129(英语系经贸英语)浅析国际资本流动——以中国为例 130 探究中西方委婉语产生的文化背景
斯威夫特和笛福眼中的英国社会——基于对《格列佛游记》和《鲁滨逊漂流记》的比较 132 Using Maslow’s Hierarchy Needs Theory to Analyze Sister Carrie’s Destiny 133 《远大前程》中的“远大”可以是“错误”的
Discourse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Person of the Year, an Editorial in the Time Magazine 135 《雾都孤儿》中的童话模式解读 136 英汉语言中颜色隐喻的认知差异研究 137 论《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悲剧之源
合作学习法对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对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个案研究 139 艾米丽•狄金森诗歌的心理分析 140 英语广告中的礼貌原则
经贸英语中的缩略语现象及其应用 142 英汉动物习语的隐喻认知分析 143 日常生活中隐喻的认知研究 144 科技英语中名物化的功能
浅谈《基督山伯爵》的主要宗教思想 146 Cultural Impacts 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147 中西广告语言中的文化差异
浅谈跨文化视角下的英汉习语互译
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探讨消极情绪的语言表达 150 以《老友记》为例浅析美式幽默
151 合作原则在电影《暮光之城》人物心理分析中的应用 152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中餐菜单的英译 153 《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形象分析 154 《白象似的群山》中话语权利争夺探究
155 梭罗的《瓦尔登湖》和道家思想在自然观上的比较 156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商务合同的翻译 157 英汉广告中的双关语及其英汉互译
158 合作原则在小说《傲慢与偏见》对话分析中的应用 159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和中国后婚姻观的比较研究 160 论谭恩美《喜福会》中文化身份迷失与探寻
16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Wordsworth’s Nature Poem and One by Tao Yuanming 162 对《儿子与情人》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研究 163 英语课堂中的口语纠错策略 164 《白鲸》原型批判的分析
165 从圣诞节和春节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66 《老人与海》象征主义探究 167 论二十世纪后期西方服饰发展
168 On Translation of Symbolism in Pop Songs with a Case Study of Hotel California 169 中国与美国家庭教育的差别
170 从文化视角下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171 从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人物看克里斯蒂的反女权主义倾向 172 温和的反叛者——论《小妇人》中的女性群像 173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英汉数字翻译 174 目的论在广告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175 浅析电影《风雨哈佛路》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176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177 中西文化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
178 英汉语言与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179 英文商标的汉译
180 论《呼啸山庄》中的意象
181 Contrariety of William Blake--Image Analysis of 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 182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Syntactic Features of English Contracts 183 伊丽莎白.贝内特与简.爱的婚姻观之比较 184 社会因素对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影响 185 基于语义场理论的英语词汇习得研究 186 浅谈《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的婚姻观 187 耶稣成为弥赛亚以及被民众接受之原因 188 浅析《喜福会》中母女冲突的存在与消融 189 《白鲸》原型批判的分析
190 “庸人”自扰——《普鲁弗洛克情歌》主题探究
191 Analysis of the Inpidual Heroism in the American Movies 192 从《生活的艺术》看林语堂的人生艺术
193 美国拓荒运动中的新女性形象--读威拉凯瑟《我的安东妮娅》 194 The Use of Symbols in A Farewell to Arms 195 从《雾都孤儿》看查尔斯•狄更斯的善恶观
196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贵妇画像》中女主人公伊莎贝尔的选择 197 从建立商务关系的角度对比中美商务礼仪 198 《红色英勇勋章》主人公刻画手法分析 199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要素
200 英语影视作品中字幕翻译的幽默转化策略——以老友记为例
第三篇:微波传输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时代的进步和数字信息技术的进步,给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巨大改变。数字微波技术属于新型通信技术,其显著提升了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促进广播电视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分析微波传输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运用。
关键词:微波传输技术;广播电视;运用
微波传输技术是一种借助微波传输载体将数字信息传送出去的通信技术,是通信行业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在该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光纤数字和卫星数字通信的发展,微波传输逐渐由长距传输实现了短距传输,其传输质量不容易受到其他设备宽频带的影响,传输过程更加灵活、稳定、迅速,因而被广泛地运用于广播电视多点变化直播及录播中。
1广播电视应用微波传输技术的意义
一是提高信息安全性。数字微波技术保密性较强,将其运用到广播电视中能够提高信号输出的安全性,即便是利用光缆、卫星等手段也难以破坏微波信号的传播。二是提高信息稳定性。数字微波与光缆不同,前者基本上不会受到环境因素和地理区域的影响,且建设成本相对较低,能够跨越沙漠和海峡[1]。再加上传输容量大,即便是传输到偏远山区也能够确保信号的稳定性。三是实现业务自动化。数字微波技术在台站自动化管理系统中作用巨大,加快了相关设备的管理和运行管理。同时,数字微波技术在监视网建设中,实现了监控报警等业务自动化程度。四是具有较强应对能力。数字微波技术具有干扰小、集成度高等优势,即便遇到突发状况,微波也可以传输固定微波站信号,仅需摄像微波传送一体机便可以了。五是图像质量较高。微波传输技术使用的数字滤波能够降低图像噪点,即便传输距离再远也能不会影响传输量度,保证信息无损伤传输。
2微波传输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运用
2.1信号系统配置
在上节目的微波站中,必须要合理配置具备较高质量的信号源,而下节目微波站的设置中,则需要配置较好的传输信号,由此而组成上下节目。不管是信号源还是传输信号,对于广播节目来说都有重大意义。但从宏观角度上来说,无论是在上节目还是在下节目中,设置微波站都应该要严格根据相关要求来选择备份设备,同时注意配置好应急人工跳线端口。通常情况下,不仅要进一步确保信号的切换设备具有较好的主线路告警功能,以及科学合理的自选功能,还需利用本机的数据接口来实现信息的处理和设备的管理[2]。
2.2传输网络系统一般来说,借助微波技术进行信号传输采用的传输电路为SDH,需要在干线上设置对应保护波道。干线组网过程中可以采用环路方式对传输电路进行设置,利用光缆或接点传输网连接起来,最终构成传输网,且满足互为备份的需求。通常利用星型、树型方式进行组网,这样能够显著提升传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对电路波道进行设置过程中,要确保波道满足相关规定。微波传输备份系统选择无损伤切换开关,并借助ATPC技术提升传输网整体性能。在网络管理中心配备干线微波传输电路,并进行网管系统备份,主业务信道内实施网管信息安排,主业务发生变化则网管信息随之倒换。另外,在微波总站设定应急体系,利用公共通信网络完成电路廉洁,同时设置有与之对应的通信设备,各个微波站内应确保有路外线电话。
2.3电源系统配置
通常情况下,借助微波传输技术传输信号时需要在微波站外外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源,并且使用不同路由。信号传输阶段供电系统设计工作须保证电源系统正常运行,确保电源系统配置和设计符合规定和要求,电源不能出现问题,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2.4监测系统应用
结合当前节目设计标准,信号后续应用中需要对关键环节进行预先设定,主要为信号输入和接收等,在此基础上实施优化分析[3]。微波设计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号整体应用,需要在满足配置条件的前提下全面检查监测系统,确保微波信号设计系统的全面性与科学性。在监测系统中,微波应用能够使监测系统兼具查询功能、记录功能和自动报警功能,要想确保后续设计能够符合要求,则需要在现有干预基础上对基础形式实施分类整理,确保后续监测设计体系的具体化。
3结语
将微波传输技术运用到广播电视既可以显著增强技术集成化程度,提高系统功能,确保电视节目信号输出的安全性;同时,能够优化节目信号传输质量,为观众提供更优质的节目效果,满足观众视觉需求。未来,电视系统必将会向全面数字化方向发展,给人们带来更优质的视听体验。
参考文献:
[1]李仁华.数字电视微波传输技术与应用的探析[J].通讯世界,202_(19).[2]冯亚娜.广播电视微波通信技术应用探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_(10).[3]王雪梅.数字微波技术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2_(7).
第四篇:微波萃取技术及其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微波萃取技术及其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8-05-22 15:35:00 ] 编辑:studa20
作者:王志祥,李红娟,万水昌,李菊,乐龙
【摘要】微波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分离技术,也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简要介绍了微波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微波萃取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微波萃取;中药有效成分;研究方向
微波萃取技术是利用微波的热效应对样品及其有机溶剂进行加热,从而将目标组分从样品基体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新型高效分离技术。与传统萃取技术相比,微波萃取技术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被誉为“绿色萃取技术”,并已成为实现中药现代化的主要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微波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微波萃取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微波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
微波萃取主要是利用微波强烈的热效应,但微波加热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加热方式。在传统的加热方式中,容器壁大多由热的不良导体制成,热由器壁传导至溶液内部需要一定的时间;此外,液体表面气化而引起的对流传热将形成自内而外的温度梯度,因而仅一小部分液体与外界温度相当。而微波加热是一个内部加热过程,它不同于普通的外加热方式将热量由外向内传递,而是同时直接作用于内部和外部的介质分子,使整个物料被同时加热,即为“体加热”过程,从而可克服传统的传导式加热方式所存在的温度上升较慢的缺陷。微波萃取离不开合适的溶剂,因此微波萃取可作为溶剂提取的辅助措施。溶剂提取法是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差异,选用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而对无效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提取出来。采用微波协助提取,可以使溶剂提取过程更为有效。
当被提取物和溶剂共处于快速振动的微波电磁场中时,目标组分的分子在高频电磁波的作用下,以每秒数十亿次的高速振动产生热能,使分子本身获得巨大的能量而得以挣脱周围环境的束缚。当环境存在一定的浓度差时,即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实现分子自内向外的迁移,这就是微波可在短时间内达到提取目的的原因。微波萃取的机理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分析:①微波辐射过程是高频电磁波穿透萃取介质到达物料内部的微管束和腺胞系统的过程。由于吸收了微波能,细胞内部的温度将迅速上升,从而使细胞内部的压力超过细胞壁膨胀所能承受的能力,结果细胞破裂,其内的有效成分自由流出,并在较低的温度下溶解于萃取介质中。通过进一步的过滤和分离,即可获得所需的萃取物。②微波所产生的电磁场可加速被萃取组分的分子由固体内部向固液界面扩散的速率。例如,以水作溶剂时,在微波场的作用下,水分子由高速转动状态转变为激发态,这是一种高能量的不稳定状态。此时水分子或者汽化以加强萃取组分的驱动力,或者释放出自身多余的能量回到基态,所释放出的能量将传递给其他物质的分子,以加速其热运动,从而缩短萃取组分的分子由固体内部扩散至固液界面的时间,结果使萃取速率提高数倍,并能降低萃取温度,最大限度地保证萃取物的质量。③由于微波的频率与分子转动的频率相关连,因此微波能是一种由离子迁移和偶极子转动而引起分子运动的非离子化辐射能,当它作用于分子时,可促进分子的转动运动,若分子具有一定的极性,即可在微波场的作用下产生瞬时极化,并以24.5亿次/s的速度作极性变换运动,从而产生键的振动、撕裂和粒子间的摩擦和碰撞,并迅速生成大量的热能,促使细胞破裂,使细胞液溢出并扩散至溶剂中。在微波萃取中,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可使基体物质的某些区域或萃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从而使被萃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进入到具有较小介电常数、微波吸收能力相对较差的萃取溶剂中。综上所述,微波能是一种能量形式,它在传输过程中可对许多由极性分子组成的物质产生作用,并使其中的极性分子产生瞬时极化,并迅速生成大量的热能,导致细胞破裂,其中的细胞液溢出并扩散至溶剂中。从原理上说,传统的溶剂提取法如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等均可加入微波进行辅助提取,从而成为高效的提取方法。
微波萃取的特点
微波具有波动性、高频性、热特性和非热特性四大特点,这决定了微波萃取具有以下特点。
2.1 试剂用量少、节能、污染小。
2.2 加热均匀,且热效率较高。传统热萃取是以热传导、热辐射等方式自外向内传递热量,而微波萃取是一种“体加热”过程,即内外同时加热,因而加热均匀,热效率较高。微波萃取时没有高温热源,因而可消除温度梯度,且加热速度快,物料的受热时间短,因而有利于热敏性物质的萃取。
2.3 微波萃取不存在热惯性,因而过程易于控制。
2.4 微波萃取无需干燥等预处理,简化了工艺,减少了投资。
2.5 微波萃取的处理批量较大,萃取效率高、省时。与传统的溶剂提取法相比,可节省50%~90%的时间。
2.6 微波萃取的选择性较好。由于微波可对萃取物质中的不同组分进行选择性加热,因而可使目标组分与基体直接分离开来,从而可提高萃取效率和产品纯度。
2.7 微波萃取的结果不受物质含水量的影响,回收率较高。基于以上特点,微波萃取常被誉为“绿色提取工艺”。
当然,微波萃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微波萃取仅适用于热稳定性物质的提取,对于热敏性物质,微波加热可能使其变性或失活。又如,微波萃取要求药材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否则细胞难以吸收足够的微波能而将自身击破,产物也就难以释放出来。再如,微波萃取过程中细胞因受热而破裂,一些不希望得到的组分也会溶解于溶剂中,从而使微波萃取的选择性显著降低。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3.1 黄酮类物质的提取
黄酮类成分具有降压、降血脂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功能,在大部分中药中均存在。黄酮类化合物的传统提取方法主要有水煎煮法、浸提法或索氏提取法,但费时费力且收率较低。微波萃取在黄酮类物质的提取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提取过程中具有反应高效性和强选择性等特点。刘忠英等[1]采用常压回流微波提取法提取刺五加叶中的总黄酮,结果表明提取率可达48.2 mg/g,远高于索氏提取法的34.7 mg/g,而提取时间却由索氏提取法的8h缩短至14 min。刘志勇等[2]采用微波提取法萃取荆芥中的总黄酮,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可由常规法的2 h缩短至20 min,且提取液中的总黄酮含量可由常规法的0.71%提高至1.11%。周谨等[3]以水为溶剂来提取银杏黄酮,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溶剂用量及水浴浸提时间等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水提法的黄酮平均提取率为60.5%,比常规法高出40%,而提取时间为1 h,比常规法缩短了50%。
3.2 生物碱的提取
生物碱是生物体内一类含氮有机物的总称,多数生物碱具有较复杂的含氮杂环结构和特殊而显著的生理作用,是中草药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刘覃等[4]利用微波萃取技术从龙葵中提取总生物碱,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可由回流提取法的6 h缩短至8 min,产率则由8.40μg/g增加至10.77 μg/g。范志刚等[5]利用微波萃取技术从麻黄中提取麻黄碱,结果表明提取率可由常规煎煮法的0.183%提高至0.485%。查圣华等[6]利用微波萃取技术从千层塔中提取石杉碱甲和石杉碱乙,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可由传统回流提取法的2 h缩短至90 s,而石杉碱甲和石杉碱乙的回收率分别达到94.3%和93.6%,比传统回流提取法高出10%以上。
3.3 苷类物质的提取微波对某些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且在短时间内可使药材中的酶灭活,因而用于提取苷类等成分时具有更突出的优点。郭振库等[7]研究了黄芩中的黄芩苷微波提取工艺,并与超声提取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微波提取法具有提取时间短、工艺稳定等特点,提取率可达13.12%。黎海彬[8]对微波辅助水提取罗汉果皂苷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的罗汉果皂苷平均提取率可达70.5%,比常规水提法高出45%,且提取时间可缩短50%。龚盛昭等[9]利用微波萃取技术提取黄芪皂苷,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可由直接加热法的3 h缩短至8 min,而皂苷产率则由1.65%增加至2.42%。
3.4 萜类和挥发油的提取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植物中的挥发油大多富含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挥发油的沸点较低,传统提取工艺具有提取温度高、提取时间长、易破坏有效成分的缺陷,致提取收率低。而微波提取可瞬间产生高温,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等优点。成玉怀等[10]利用微波萃取技术提取红景天叶中的挥发油,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可由传统提取法的5 h缩短至20 min,而挥发油含量则由0.15%提高至0.40%。鲁建江等[11]利用微波萃取技术从佩兰中提取挥发油,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可由传统提取法的5 h缩短至20 min,而挥发油的含量则由1.830%提高至2.106%。陈宏伟等[12]利用微波萃取技术从荆芥叶中提取挥发油,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可由传统法的5 h缩短至20 min,而挥发油含量则由0.89%提高至1.10%。朱晓薇等[13]利用微波萃取技术从丹参中提取丹参酮IIA,结果表明提取率为1.815 mg/g,与传统提取法的1.808 mg/g相当,但提取时间则由传统提取法的7.6 h缩短至30 min。Hao J Y等[14]利用微波萃取技术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结果表明提取率可达92.1%,提取时间可由索氏提取法的几个小时缩短至12 min。
3.5 多糖类物质的提取
中药多糖是一类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生物大分子物质,许多多糖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抗衰老和抗病毒等作用,因而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与常规提取法相比,微波萃取法在选择性与提取时间上都表现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王莉等[15]对黄芪多糖的微波萃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时间仅为常规法的1/12,提取的多糖含量为6.55%。王莉等[16]还利用微波萃取技术从天花粉中提取天花粉多糖,结果表明提取时间仅为常规法的1/12,而多糖收率则由常规法的0.840 9%提高至18.301 2%。刘红等[17]利用微波萃取技术提取山楂多糖,结果表明提取率可由传统提取法的10.05%提高至16.07%,而提取时间则由3 h缩短至20 min。付志红等[18]利用微波萃取技术提取车前子多糖,并与水提法和超声提取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分别为65 s、1 h和30 min,而提取率则分别为1.867%,1.243%,1.764%,可见微波萃取法的提取时间最短,提取率最高。
3.6 其他物质的提取目前,微波萃取技术还用于中药中的其他物质如色素、蒽醌类、有机酸等物质的提取。黎彧等[19]利用微波萃取技术从紫荆花中提取色素,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可由溶剂浸提法的24 h缩短至30 s,而提取率则从90.2%提高至92.1%。王巧娥等[20]利用微波萃取技术提取甘草中的甘草酸,并与超声提取法、室温冷浸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微波萃取54 min与室温冷浸44.3h、索氏提取4h的甘草酸得率相当。郝守祝等[21]以正交试验筛选出的较佳微波萃取方案为实验组,与常规煎煮法及95%乙醇回流提取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微波萃取法对大黄游离蒽醌的提取效率要明显优于常规煎煮法,而与95%乙醇回流提取法的相同,但提取时间由回流提取法的2 h缩短为20 min。
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微波萃取技术是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有效手段,已成为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从中药现代化的角度,今后的研究方向主要应集中于以下两点。
4.1 加强微波萃取的基础理论研究虽然许多研究者对微波萃取植物组织中的天然产物的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基体物质和被萃取物质的复杂性,在萃取机理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今后应特别注重微波作用下的传质机理研究,并建立描述微波萃取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这对微波萃取设备的开发和过程的优化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迄今为止,有关微波萃取技术用于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或收率以及缩短提取时间方面的报道很多,但有关微波对中药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和药物疗效影响的研究则少有报道,这方面尚有许多工作要做。
4.2 微波萃取过程的工程化研究有关微波萃取技术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报道很多,但大多数微波萃取过程还停留于实验室小样品的提取及分析,所用设备较为简陋,许多甚至还在使用家用微波炉,因而不能提供工业化生产所需的基础数据。今后应加强微波萃取过程的放大研究及其配套设备的开发,以推动微波萃取过程的工程化。
可以预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微波萃取技术一定能为中药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参考文献】
[1]刘忠英,晏国全,卜凤泉,等.中药刺五加叶中有效成分的几种微波辅助提取方法研究[J].分析化学研究简报,202_,4(4):531.[2]刘志勇,王莉,鲁建江,等.荆芥中总黄酮的微波萃取及含量测定[J].武汉植物学研究,202_,20(3):243.[3]周谨,闰小燕,贺高红,等.微波提取银杏黄酮苷的方法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2_, 14(1):42.[4]刘覃,陈晓青,蒋新宇,等.微波辅助提取龙葵中总生物碱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2_,17(1):65.[5]范志刚,张玉萍,孙燕,等.微波技术对麻黄中麻黄碱浸出量影响[J].中成药,202_,22(7):520.[6]查圣华,李秀男,孙海虹,等.从千层塔中微波协助提取石杉碱甲和石杉碱乙[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2_,24(11):87.[7]郭振库,金钦汉,范国强,等.黄芩中黄芩苷微波提取的实验研究[J].中草药,202_,32(11):985.[8]黎海彬,李琳,胡松青,等.微波辅助提取罗汉果皂甙的研究[J].食品科学,202_,24(2):92.[9]龚盛昭,杨卓如,曾海宇.微波提取黄芪皂苷的工艺研究[J].中成药,202_,27(8): 889.[10]成玉怀,闰豫君,鲁建江,等.红景天叶中挥发油的微波提取初步实验[J].广东药学,202_,12(6):21.[11]鲁建江,王莉,陈宏伟,等.佩兰挥发油的微波提取法[J].时珍国医国药,202_,12(9):774.
第五篇:佛山发布施行全国首个铝蜂窝产业技术路线图
民企绘图 先行先试 把握机遇 增量扩张
佛山发布施行全国首个铝蜂窝产业技术路线图
数百亿铝蜂窝产业集群有望佛山崛起
全国首个铝蜂窝复合材料产业技术路线图今年元月在广东佛山发布。以仿生技术和轻合金加工技术研制的铝蜂窝复合材料,经过近十年的市场推广应用,如今走进社会大众的视野,成为新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材料。目前全国铝蜂窝复合材料产业正处在成长阶段,市场需求旺盛。已有相当基础的佛山,坚持高端发现的战略取向,把握机遇,增量扩张,有望形成数百亿元以上的铝蜂窝产业集群。铝蜂窝产业技术路线图是全国蜂窝复合材料企业“隐形冠军”广东佛山利铭蜂窝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经受磨炼,于202_年底向佛山市技术创新协会提出绘制的。经过多方磋商,确定由华南理工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佛山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佛山市技术创新协会组成路线图专家委员会,利铭公司总经理区廷杰为领军人物,并在佛山市技术创新协会统筹下,由广东科技厅派驻利铭公司的科技特派员华南理工大学姜立标博士组成工作团队具体组织实施。铝蜂窝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绘制工作自202_年3月开始至年底结束。工作团队在全国范围的市场问卷调研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还召开了市场需求、产业目标、技术壁垒和研发需求及绘制产业技术路线图5场专家研讨会。专家筛选出近期(3年内)、中期(3~8年)和远期(≥8年)40个研发需求要素。按优先顺序,其中,顶级研发要素13项,高级研发要素14项,中级研发要素13项。按时间节点排序,近期急需解决的问题有18个,中期有21个,远期有18个。编制工作如期在当年完成。产业技术路线图是一种技术集成战略的管理工具与政策工具,能带动企业更好理解市场和作出见多识广的技术投资决策。路线图不仅在企业发挥作用,引导企业进入产业链高端,在产业乃至政府的中长期规划等方面都发挥重要参考作用。产业龙头企业申报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国家、省有关部门现已逐渐要求提交产业技术路线图作为重要支撑材料。两年以来,全国各地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下大力气去研究产业发展的规律和路径,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路线图专家认为,佛山制造业企业积极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铝蜂窝产业路线图在佛山由一家民营科技企业提出绘制意义深远,是“先行先
试”之举,应给予高度关注和加以提升。路线图资料显示,近五年来我国铝蜂窝复合材料的产量一直保持平均22%的增长,202_年,铝蜂窝复合行业市场规模突破3550万平方米。同年铝蜂窝复合板产品突破1000万平方米。铝蜂窝产业正处在成长阶段,市场需求旺盛。铝蜂窝复合材料正朝着结构功能复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与器件集成化、制备和使用过程绿色化方向发展。铝蜂窝复合材料产业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产业涉及建筑装饰、家具、电器、能源、地铁、高铁、汽车、船舶、航天航空等众多领域。佛山利铭蜂窝复合材料公司是我国最早涉足铝蜂窝复合材料产业的民营科技企业,拥有亚洲首条铝蜂窝芯、铝蜂窝复合板、石材铝蜂窝复合板配套生产线,成功开发出全国首款可弯曲超薄天然石材复合板,以及微孔蜂窝、斜孔蜂窝和Nomex蜂窝。其孔格边长0.6毫米的微孔蜂窝为全国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利铭拥有铝蜂窝相关专利14项,承担住建部三项标准制订,其中《建筑装饰用石材蜂窝复合板标准》已在去年通过审定。在铝蜂窝产业技术路线图绘制和实施过程中,不断梳理出若干急需研发项目。因为制造和加工技术代表了企业关键的知识储备,这些项目其中部分已在利铭的努力下相机解决,在企业的发展业绩有所体现。针对新时期防火防震、环保美观、节能低碳等多项要求,202_年利铭研发成功A级阻燃铝蜂窝复合板墙体装饰材料,替代B级材料。这种A级板材到当年底在国内外大型楼堂馆所建筑工程的用量分别超过10万平方米。为扩充产能,利铭今年元月开工建设全国首条202_毫米超宽规格的铝蜂窝复合板生产线,该线设计能力为年产铝蜂窝复合板价值5亿元。根据路线图的指引,利铭近期发起筹建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的铝蜂窝复合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区域新兴产业的发展。把握铝蜂窝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机遇,增量扩张。在铝蜂窝产业路线图发布会上,有关专家指出,在铝蜂窝产业中起步早的佛山,应不失时机地对这一产业加以悉心培育。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扶持和引导,在路线图描述的时期内,一个数百亿元的铝蜂窝产业集群可望崛起。(黄志海 黄焯超)202_年元月20日